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五運六氣與臨床應用五運六氣是外感雜病之源1 預備知識1.1 洛書1.2 河圖1.3 先天八卦1.4 后天八卦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五行屬性木火土金水五運屬性土金水木火土金水木火口訣一:甲己合土乙庚金丁壬合木水丙辛戊癸合火細分明天干五合推五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土金水木火甲己為黅天之氣所貫,故屬土;乙庚為素天之氣所貫,故屬金;丙辛為玄天之氣所貫,故屬水;丁壬為蒼天之氣所貫,故屬木;戊癸為丹天之氣所貫,故屬火??谠E四二十四節(jié)氣歌正月立春雨水節(jié),二月驚蟄與春分三月清明谷雨綿,四月立夏小滿連五月芒種見夏至,六月小暑大暑至七月立秋處暑間,八月白露入秋分九月寒露霜降遍,十月立冬小雪見子月大雪看冬至,臘月小寒到大寒關于傷寒論氣化學說的標本中氣的從化規(guī)律,ML于素問?至真要大論的經文:六氣標本,所從不同奈何,氣有從本者,有從標本者,有不從標本者也少陽太陰從本,少陰太陽從本從標,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也。故從木者,化生于木,從標本者,有標木之化,從中者,以中氣為化也。 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鄉(xiāng),庚屬大腸辛屬肺,壬屬膀胱癸腎臟,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絡同歸入癸方,(三焦陽火需歸丙,包絡從陰丁火旁)陽干宜納陽之府,臟配陰干理應當。肺寅大卯胃辰宮,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膀酉腎心包戌,亥焦子膽丑肝通。人身四柱,水火相宜,金木臨旺,土庫冠帶之地均無病,反之為有病。具體的說是寒暑濕燥火為病因,肝心脾肺腎五臟為病位。日干支強弱,刑沖克害為病理。旺為實,弱為虛;實為自病,虛為邪病。五運有中運(直接由當年天干的五運屬性決定,中運有不足及有余)為了表示五運的太過與不及,古人又引入了五音建運。即以角徵宮商羽,配木火土金水。即角配木運,徵(注:讀zhi)配火運,宮配土運,商配金運,羽配水運。五運有陰陽之分,五音有太少之別。太表示太過,少表示不及。如太角表示木運太過,少角表示木運不及;太徵表示火運太過,少徵表示火運不及;太宮表示土運太過,少宮表示土運不及;太過之年,本氣過勝;不及之年,則克己之氣反勝。如戊、癸年均為火運,但癸為陰年,故為不及,火運不及,寒氣大勝;有勝就有復,復氣是雨(復氣后有言?);凡不及之運都有災宮,不及之木災三宮,不及之金災七宮,不及之水災一宮,不及之火災九宮,不及之土災五宮。故癸未年南方有災。(注:反勝之寒氣與復氣雨,但地方是在南方開始)(注:幾宮是指九宮圖(洛書)中1-9的方位:戴九履一,左三右七,四二為肩,八六為足,中央是五,方位與與后天八卦對應)所以要這樣相配,是為了表示在推算大運和主運的時候,能太少相兼。如初運為太(太過),二運即為少(不及),三運又為太(太過)也就是說五音建運,太少相生。大運是統(tǒng)年(注:可以理解為年是一個系統(tǒng)、一個層次,五運在年是死的,太過還是不及這是變化。有固定的,有變化的,變化中有反勝,還有復氣)主運(始于木運,終于水運,恒定不變。每運主七十三日零五刻,合三百六十五日零二十五刻,根據(jù)天干的陰陽,決定五運中的相應主運的陰陽。陰為不及,陽為太過,然后按陰陽相間的次序,推算其它主運的太過與不及。例如:甲寅年,土運太過,則相應:金運不足,水運太過,木運不及,火運太過)值得注意的是,每年(注:實際是年內分季節(jié))的主運,雖然起于木,終于水,固定不變,(注:這是系統(tǒng)不變的格局)但起(初)運之太少,則需按五步推運法(五音建運之太少相兼)推定(這是系統(tǒng)格局不變中的變)。即按本年大運之太少(大運陽年就是太,陰年就是少),逆推至木角(見下圖),視其太少,而定本年主運初運之太少,然后再按太少相兼的次序定二、三、四及終運的太少。如本年為癸未年,癸為火運(戊、癸為丹天之氣所貫,故屬火)陰干,配少徵(火配徵,陰配少),再逆推至太角(逆推至木角,這是規(guī)律)。(推是由陽到陰,由陰到陽).故癸年大運的初運為太角(木),二運為少徵(火),三運為太宮(土),四運為少商(金),終運為太羽(水)。如:木 火 土 金 水太角 太徵 太宮 太商 太羽少角 少徵 少宮 少商 少羽(癸年為少徵)又如辛丑年,辛為水運不及(丙辛為玄天之氣所貫,故屬水;陰干屬不及屬少),配少羽,逆推至太商,再逆推至少宮,逆推至太徵,最后推至少角。故辛年大運的初運為少角,二運為太徵,三運為少宮,四運為太商,終運為少羽。太角 太徵 太宮 太商 太羽少角 少徵 少宮 少商 少羽(辛年為少羽)此外,五運的太過不及還表現(xiàn)在交運時間的早晚,如六元正紀大論說運有余,其先至;運不及其后至,是指太過之運,在大寒節(jié)前13日交運,不及之運在大寒節(jié)后13日交運。臟腑關系的內容如下:五運 木 火 土 金 水太過 風氣流行(肝) 火暑流行(心) 雨濕流行(脾) 燥氣流行(肺) 寒氣流行(腎)脾土受邪(脾) 肺金受邪(肺) 腎水受邪(腎) 肝木受邪(肝) 心火受邪(心)金氣來復(肺) 水氣來復(腎) 木氣來復(肝) 火氣來復(心) 土氣來復(脾)不及 燥乃大行(肺) 寒乃大行(腎) 風乃大行(肝) 炎火乃行(心) 濕氣大行(脾)生氣失政(肝) 長政不用(心) 化氣不令(脾) 收氣乃后(肺) 藏氣不政(腎)火暑流火(心) 復則埃郁(脾) 收政嚴峻(肺) 寒雨暴至(腎) 大風暴發(fā)(肝)客運(與主運類似,把一年平均分為五時,分別主持各時的五行之氣。不過它是由年干決定初運,而不同于主運的木、火、土、金、水固定主運。推算由年干決定初運,按照五行相生和太過、不及相間隔的次序,依次排出五時主運。詳見表九。例:辛巳年,首運為水(不及),依次為木(太過)、火(不及)、土(太過)金(不及。五運分析:有平氣、太過、不及三種情況。除此外,還有勝復、郁發(fā)兩種異常情況。i. 平氣 a) 形成因素有兩種情況 l運太過而被氣抑制,或運不及而得氣的扶持。 n例:戊辰年,歲火太過,太陽寒水司天,為平氣。例:癸巳年,歲火不及,而巳本屬火,亦為平氣。交運之氣其日干或時干與運同屬相合。n例:辛巳年,如交運之日干火時干為丙,丙辛相合,則為平氣。 b) 運氣分析平氣之年,氣候平和,不易暴發(fā)疾病。l五運平氣的表現(xiàn):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備化,金曰審平,水曰靜順。勝復:a) 概念勝,即五行關系中“勝我”之氣。五運不足之年,則可能有“勝我”之氣相乘。復,報復之意。當勝氣行運一段時期后,便會有“我生”之氣來克制,稱為復氣。另外,在五運太過時,也有“復氣”的產生可能。常是在其“勝己”之時令,其勝己之氣所產生的復氣。 例如:辛巳之年,水運不足,則可能土運勝之,木運復之。郁發(fā):a) 概念五運之氣,被克制太過,郁久而本氣暴發(fā)。2 六氣六氣:由紀年的地支推算當年的主氣、客氣,及由此造成的氣候與發(fā)病影響。主氣:概念將一年平均分為六個階段,依厥陰、少陰、少陽、太陰、陽明、太陽的次序分別由六氣主持,時間固定,年年不變。客氣:概念由地支決定初運,將一年按厥陰、少陰、太陰、少陽、陽明、太陽的流轉順序(與主氣不同),分別由相應六氣主持。六氣中有司天(三之氣)、在泉(終之氣)、間氣(初、二、四、五之氣)三種,各自影響范圍和地位上不相同。推算推算客氣,不是先推初之氣,而是先推司天之氣。司天之氣:概念客氣中的三之氣,主要影響全年中上半年的氣候,稱司天之氣。推算由地支的六氣屬性,決定當年的司天之氣。例:辛巳年,巳屬厥陰風木,故為厥陰風木司天。初之氣在陽明。客氣的情況較為復雜,有司天、在泉及左右間氣之別。三之氣為司天,終之氣為在泉。二之氣、四之氣為司天的左右間氣,五之氣、初之氣為在泉的左右間氣。六氣的排列,先陰后陽,均按一二三的次序排列。即:厥陰風木、少陰君火、太陰濕土、少陽相火、陽明燥金、太陽寒水。(這個順序與主氣有點不同,即把少陽相火退后一步,插在太陰濕土與陽明燥金之間)初之氣 二之氣 三之氣 四之氣 五之氣 終之氣在泉左間 司天右間 司天 司天左間 在泉右間 在泉厥陰風木 少陰君火 太陰濕土 少陽相火 陽明燥金 太陽寒水客氣的順序是以司天為標準排列的。即子午之歲,少陰君火司天,其化為熱;丑未之歲,太陰濕土司天,其化為濕;寅申之歲,少陽相火司天,其化為火;卯酉之歲,陽明燥金司天,其化為燥;辰戍之歲,太陽寒水司天,其化為寒;巳亥之歲,厥陰風木司天,其化為風。其它在泉及左、右間氣由司天之氣而定,順次排列。如子午之歲:初之氣 二之氣 三之氣 四之氣 五之氣 終之氣在泉左間 司天右間 司天 司天左間 在泉右間 在泉少陰君火 如2003年(癸未)的客氣為:初之氣 二之氣 三之氣 四之氣 五之氣 終之氣在泉左間 司天右間 司天 司天左間 在泉右間 在泉厥陰風木 少陰君火 太陰濕土 少陽相火 陽明燥金 太陽寒水由于各個年份司天與在泉不同,對人體發(fā)病的影響也不同。一般來說,司天主上半年,在泉主下半年;如子午年少陰君火司天,氣候偏熱,疾病就以熱病、心病為多,并出現(xiàn)胸中煩熱、嗌干等癥狀加之火能克金,還會出現(xiàn)肺病的癥狀,如寒熱、咳喘、唾血等。下半年陽明燥金在泉,氣候偏燥,疾病以燥病、肺病多見,由于金能克木,肝臟也受到損害,出現(xiàn)嘔吐、太息、脅痛不能反側,甚至嗌于等癥狀。而左、右間氣各主一步(節(jié))之氣候。在泉之氣:概念客氣中的六之氣,主要影響全年中下半年的氣候,稱在泉之氣 l 推算與司天之氣相對應(間隔三位)。 n 例:辛巳年,厥陰風木司天,少陽相火在泉。 例:甲寅年,少陽相火司天,厥陰風木在泉。意義影響全年中下半年的氣候。間氣:概念除司天、在泉以外的其余各氣。意義不對氣候特征產生影響。客主加臨:主氣固定不變,客氣逐年輪替。如果某個時段的客氣與主氣相克,則會引起相應的疾病。其表現(xiàn):客主加臨客主加臨是以客氣的司天之氣與主氣的三之氣相對,在泉之氣與主氣終之氣相對,其余四個間氣依次相加。根據(jù)主、客氣之間相生相克關系可以判斷該年四季氣候變化正常與否。若客主相生、或客主同氣則為相得,相得則和,人不病;若客主相克,為不相得,為逆.則氣候容易反常而使人生??;但其中又有主勝逆(主氣勝客氣為大逆),客勝從(客氣克主氣為小逆,客氣是太歲,時間短,但厲害)之說。從者病輕,逆者病重。這是因為主氣為常氣,而客氣時間暫短的緣故。2003年(癸未)的客主加臨情況為:六 氣 初之氣 二之氣 三之氣 四之氣 五之氣 終之氣主 氣 厥陰風木 少陰君火 少陽相火 太陰濕土 陽明燥金 太陽寒水客 氣 厥陰風木 少陰君火 太陰濕土 少陽相火 陽明燥金 太陽寒水客主加臨 客主同氣 客主同氣 主生客和 客生主和 客主同氣 客生同氣此外,素問剌法論中還有不遷正、不退位的說法。不遷正是應值司天之氣不足,不能按時主值;不退位是舊的司天之氣太過應讓位而在原位的意思。如己亥年厥陰風木司天,若風木太過,留而不去,而次年的司天之氣不足,也不能遷正,這樣在氣候變化與其它方面就會仍然出現(xiàn)厥陰風木的特點。運氣同化的分析 運氣同化,是指運和氣的屬性出現(xiàn)某種程度的類同。其運氣分析也有特殊之處。i. 天符 a) 概念歲運之氣與司天之氣的五運屬性相同。 b) 年份戊寅、戊申、戊子、戊午、乙卯、乙酉、丁巳、丁亥、丙辰、丙戌,共12年。ii. 歲會 a) 概念歲運與歲支的五行屬性相合。 b) 年份丁卯、戊午、甲辰、甲戌、己丑、己未、乙酉、丙子,共8年。 iii. 同天符 a) 概念歲運太過之氣,與客氣在泉之氣的五行屬性相合。 b) 年份甲辰、甲戌、庚子、庚午、壬寅、壬申,共6年。iv. 同歲會 a) 概念歲運不及之氣,與客氣在泉之氣的五行屬性相合。 b) 年份癸巳、癸亥、癸卯、癸酉、辛丑、辛未,共6年。 v. 太乙天符 a) 概念既是天符,又是歲會,兩者兼合。 b) 年份戊午、乙酉、己丑、己未,共4年。 分析:以上情況,由于天干與地支的運氣屬性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類同,故對于發(fā)病來說,一般都彼此加重其影響。另外,素問*六微徵大論中還認為,天符之年,發(fā)病緩慢;歲會之年,發(fā)病迅速;太乙貴人之年,發(fā)病容易出現(xiàn)暴死。3 閃光觀點3.1 時空醫(yī)學1.內經的運氣學說是以干支甲子系統(tǒng)進行演繹,將天地萬物、四時氣候、人體的生理、病理等進行歸納總結后,而建立的包涵有氣象醫(yī)學、時間醫(yī)學的內容。3.2 恒動關2. 萬氏的觀點頗為符合中醫(yī)學恒動觀的宗旨,因為仲景在序言中已經強調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余所集,思過半矣。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臟,經絡腑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由此可見,如果單純通過方證對應的方法來應用經方,否則會局限經方的使用范圍,很難達到見病之源的目的。有學者強調病變萬千,難以窺測,原不可以執(zhí)著于某一方藥。況且要六經鈐百病的話,就要從通天下一氣耳的天人一體觀的角度來解讀六經、病癥和經方的涵義,才能辨證論治時圓機活法,頭頭是道。3.3 唯物辨證觀3.唯物辨證觀:例如,噪聲污染會破壞人之聽力;大氣層中臭氧層的破壞,會將照射到地面上的紫外線的數(shù)量增加,從而引起皮膚癌的發(fā)病率的上升,諸如此類自然科學的常識均可證明,氣化學說中天人相應觀的正確性、科學性。又如,傷寒論的氣化學說認為疾病具有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特征,且疾病的病程具有動態(tài)變化的特征。而唯物辯證法,認為萬物的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正邪是相對的,可以互相轉化的,這些觀點和氣化學說的觀點不謀而合。3.4 中醫(yī)與現(xiàn)代醫(yī)學現(xiàn)代醫(yī)學是建立在有形的解剖和實驗結果的基礎上的醫(yī)學,它強調的是有形的生物體,忽略了無形的氣化過程。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作為中醫(yī)學的哲學基礎和文化背景,從而使得中醫(yī)學科具有明顯的中國人文特色。它認為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上者謂之道(大)。器為道之載體,道為器之靈魂,二者相互依存。馬克思認為人在本質上是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這就超越了現(xiàn)代醫(yī)學僅僅將醫(yī)療的目光著眼于自然人的局限層面。傷寒論的氣化學說的同構觀,即是將社會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進行取類比象,相對于單純的生物模式,更為先進。并且主導了未來醫(yī)學模式的發(fā)展方向即生物醫(yī)學模式向生物一心里一社會醫(yī)學模式再到環(huán)境一社會一心理一工程一生物醫(yī)學模式不斷的進展。3.5 張志聰?shù)膶W術特色淺析目前公認為張志聰是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的首創(chuàng)者小結:由上可得出結論:張志聰?shù)闹螌W思維模式是悟性思維,這與由此及彼,由近及遠的辯證法思維頗有些相通之處。其理論來源是:內經的運氣七篇大論及傷寒論條文;其哲學思想背景為程朱理學。無形之氣包括有形之臟而不是排除有形之臟;仲景論脈法是為評估和判斷病氣的狀態(tài)。3.6 陳修園孔子云吾道一以貫之。而陳修園在凡例中強調疾病千端,治法萬變,統(tǒng)于六經之中,即吾道一以貫之之義,可見儒家的元氣觀同樣占據(jù)了陳修園的學術思想,影響了其治學傷寒的思維方式。陳修園強調六氣之標本中氣不明,不可以讀傷寒論,并非偏執(zhí)無形之氣化,而是要全面理解六氣標本中氣的涵義。小結:以傷寒論淺注原文為依據(jù),可知陳修園氣化學說的特點如下:治學思維模式是:悟性思維,尊經思維,氣化思維。其理論來源自內經傷寒論難經,近取張志聰?shù)臍饣碚?,并吸收了張景岳等其它醫(yī)家的觀點;其哲學思想為:儒家元氣觀。其氣化學說將無形之氣化和有形之臟腑并重;注重氣化理論的臨床實用性。3.7 黃元御的學術特色淺析傷寒懸解(懸解即大徹大悟之意),在卷首中黃氏提出人有十二經,仲景傷寒,但立六經,從六氣也,在傷寒說意中他再次強調經有十二,六氣統(tǒng)之,兩經一氣,故曰六經,在四圣心源中,他再三強調仲景傷寒,以六經立法,從六氣也可見黃氏對仲景著作的徹悟是指六經氣化觀,雖然他己經54考鏡靈蘭之秘,詎讀仲景傷寒,一言不解,遂乃博搜箋注,傾浙群言,縱觀近古傷寒之家數(shù)十種,雖猶爾茫若,仰鉆莫從??梢?,黃元御對內經,難經以及歷代諸家的全面研究之后,都不能滿意。所以,經過一段時間的空明研悟之后恍然解矣。這說明其治傷寒的思維方式也是悟性思維。小結:以傷寒懸解和傷寒說意的原文為依據(jù),可得出黃元御的學說特點:治學思維模式是:悟性思維,氣化思維,天人相應觀,人身整體觀。其理論直來源內經運氣學說、傷寒論的條文;其哲學思想為:儒道氣化觀;創(chuàng)造性的提出了手足經同化的思想;注重扶陽抑陰和里氣主病,將六經氣化學說推崇備至。3.8 唐容川的學術特色淺析其氣化學說的主要著作傷寒論淺注補正。其于傷寒論氣化學說的貢獻,是從物質基礎上對陳、張的氣化觀予以補正,完善。他在凡例中指出修園書遵從二張,兼采各家,至為精當,而猶有缺誤者,只因唐宋后無人親見臟腑,于內經所論之陰陽氣化多不著實。二張力求精深,于理頗詳,而于形未悉,不知形以附氣,離形論氣絕非確解。,這說明唐氏注解傷寒論的特點以依形論氣為出發(fā)點的。而彌補修園等氏學術缺憾的方法是西醫(yī)之形跡;循求內經之氣化,則印證愈明??梢?,唐氏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西醫(yī)解剖學的知識,但作為進士的他,必有雄厚的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所以,他在醫(yī)易通說中,余每談醫(yī),輒引易義,聽著多河漢其言,不知人身臟腑本于天地陰陽,而發(fā)明天地陰陽者,莫備乎易見有合于醫(yī)理者,必引申之,為醫(yī)學探源??梢娨椎恼軐W思想,對其思想影響。小結:唐氏的學書特色:治學思維模式是:悟性思維,實證思維;其理論遠自內經,傷寒論,近取張志聰、陳修園,旁取西醫(yī)學的解剖學;其哲學思想為:易經(元氣)哲學;提出了 依形論氣的觀點。3.9 傷寒論氣化學說理論和臨床應用探討-博士論文通過分析四位最具代表性醫(yī)家的學術特色,可知四位醫(yī)家的共性:共同的依據(jù)-內經的氣化學說,傷寒論條文;共同思想基礎:道家、儒家的哲學理論;共同的思維方法:悟性思維、天人相應觀、人身整體觀、實證思維。不同點有:張氏:注重無形之氣,不排除有形之臟;仲景脈法是為評佔和判斷病氣的狀態(tài)。陳氏:無形之氣化和有形之臟腑統(tǒng)一而觀,尤其注重氣化理論的臨床實用性。黃氏:創(chuàng)造性的提出了手足經同化的思想;注重扶陽抑陰和里氣主?。惶剖吓匀∥鲗W,主張依形論氣。3.10 元氣學說的基本觀點述要3.10.1 元之字義考查古今漢語常用字典,查古代辭書:說文,據(jù)象形字典所載:小結:從文字發(fā)牛.學的角度上來看,元的字形和意義在不斷的發(fā)生變化(見圖1),由代表物質到功能描述的變化;但始終都具有物質和功能相統(tǒng)一的特點;都和原始,木原,統(tǒng)領,通達,一體,圓等意緊密聯(lián)系。3.10.2 氣小結:從造字學的角度上來看,氣內涵也是極為豐富的,它是一種恒動性很強、可出入于人體、彌散于天地間,負責溝通天地的物質存在。其古義等同元的,必要時互相連用以表達更深更豐富的涵義。所以,在此就理通了公羊傳元者,氣也的觀點。而九家易說:元者,氣之始也。,則將氣運動變化的初步(開始)狀態(tài),定義為元,可見元氣分用與合用的意義是一樣.的。3.10.3 大與太字義考辨綜上所述,從文字學的角度上來看:元氣一太大等都有共同的特性,都可以互用或同用或連用,都表示元氣具有恒動的,普遍存在的,自發(fā)的,溝通的一種物質存在;且元具有圓的特性,因為圓是混沌無角的,推斷元氣作為一種物質存在,它的運動模式可能是半徑為一范疇的單位圓。而大,有時可以并列于-兀、氣、一等物質存在的范疇,似更傾1?于以人為木體的概念。3.10.4 先秦兩漢元氣學說先秦兩漢時期的哲學家們奠定了元氣一元論的哲學基礎和理論體系,同時也為此期的醫(yī)學準備了思想條件和理論基礎。從內經難經傷寒論等中醫(yī)學的經典著作,均可以看到元氣一元論學說根蒂。而在古代哲學與醫(yī)學常常是密不可分的,有些哲學家即是醫(yī)學家。所以從這一點來看,哲學上的元氣學說與中醫(yī)學的元氣學說具有同一性。二者的觀點常常用來互相闡釋,互為依據(jù),相互轉化,從而構成了獨特的中國元氣醫(yī)學。哲學上的元氣一元論的觀點包括:天地人萬物一體,共同傳承了元氣的一系列性質;元氣的性質是:恒動性;自發(fā)生化性;普遍存在性;運動地有序性;有終始;可量化;質、形、氣一體性;作為稟賦特征對人的生命長短、形態(tài)特征等具有決定性;與數(shù)字同一性。天地、陰陽、四時(春夏秋冬)、五行是元氣的分體,是對元氣運動狀態(tài)的描述;是元氣功能的象征。元氣及其運動是陰陽變化、四時更替、五行運動的動力源泉和混沌統(tǒng)一的整體狀態(tài);而陰陽又是四時、五行的總稱。3.10.5 黃帝內經的氣化學說概要由于氣化學說的主體是氣,而且內經中沒有明確提出元氣的名稱,難經是首次將元氣概念,引入中醫(yī)學的著作。因此,針對元氣的概念和本質,當代學者做了大量研究,現(xiàn)綜述如下:小結:當代學者對元氣的認識,表明當前學術界傾向于元氣即是氣同義詞,有多種稱謂,如真氣等;元氣是諸氣的本原與主宰,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內經中氣的運動形式,稱之為氣機或氣化,有眾多可互相參用的名稱如神機、樞機、氣立、病機、變化等。由于所要說明的范圍、對象不同,氣機和氣化有豐富的內涵,具體的包括:-天(六氣)地(五運)之氣:地氣上升,天氣下降,降已而再升,升已而再降,上下有序,循環(huán)往復,永不停息的周流運動;陰陽五行之氣的升降出入,生化承制,循環(huán)無端的周流運動;樞(神)機觀:在內之神借助開、合、樞機而有出入的周流運動;在外之氣立的升降往來的周流運動;人體五臟之氣的生化出入,貫通循環(huán)的周流運動狀態(tài);本氣自病,氣宜相感的病機觀;萬(植)物之氣的生長化生藏的循環(huán)運動;生(動)物的生長壯老已的循環(huán)運動;無形之氣生有形之器,賦予器的氣化功能;器為氣的運動提供了載體和空間。人體的解剖部位,指關節(jié)。3.10.6 金元明清醫(yī)家的元氣觀述略李東垣認為?脾胃論卷下脾胃虛則九竅不通論:元氣與真氣、生氣、清氣、衛(wèi)氣、陽氣天氣、地氣、人氣、三焦本質是統(tǒng)一的。真氣又名元氣,乃先身生之精氣也,元氣者,生氣也,清氣也,衛(wèi)氣也,陽氣也,又天氣、人氣、地氣,乃三焦之氣,分而言之則異,其實一也,不當作異名異論而觀之。元氣靠后天胃氣滋生-非胃氣不能滋之。胃氣與谷氣、榮氣在本質上是統(tǒng)一的:胃氣者,谷氣也,榮氣也。蕭京的元氣觀點:元氣即哲學之太極,是陰陽、水火、氣血的總體屬性和狀態(tài)。人身之氣的種類繁多,但皆由元氣所生所主:衛(wèi)氣、宗氣、營氣、胃氣的升,都是由于元氣,元氣者,其體地,為胃氣、營氣、宗氣、衛(wèi)氣之根,動則充塞于三焦,靜則仍藏于命門,命門為三焦之本,三焦為命門之標,門以命稱,在父母生我為生命之本,而我生男女,為立命之原。故人從胞胎中,雖察于精血,便有此點真陽蘊蓄其間,必在父母先天精血堅厚,生我則元氣充實,便見胃氣強盛,營氣灌濡,宗氣升健,衛(wèi)氣固密。內而脈氣,外而形氣,無一非實也。元陽之氣可等同元氣,主張陽主陰從:火為元陽為真火即元氣,為諸氣之原,真陰之主,人身之本也。真陰真陽交濟于命門為生化的基礎。先天后天互相滋養(yǎng):人之資始,賴先天以生后天,人之既育,賴后天以養(yǎng)先天。小結:綜述以上醫(yī)家的觀點;元氣學說實際上在內經時就完備,并且被賦予了多種的名稱和功能涵義。元氣的具有生化不息的特點;化生并主宰人身其它諸氣。小結:內經中所涉及的氣的種類太多,無法一一舉例說明,現(xiàn)將元氣的主要分體進行總結:從天地之氣、四時之氣、人氣、營衛(wèi)之氣的運動方向來看,都是由內而外,由外到內的出入循環(huán)運動。這說明諸氣的運動都具有方向性、有序性和環(huán)周性。此處可以說明內經中的正常生理之氣雖然表現(xiàn)和名稱多樣,但都有元氣的性質。所以,元氣變化而為諸氣,諸氣合而為元氣的思想貫穿于整個內經之中,而各種病氣的產生,則氣(包括諸氣和元氣)的運動失序所造成的。3.10.7 傷寒論氣化學說基本內容探討張志聰SI:風寒暑濕燥火,在天之六氣也;三陰三陽,合于地之十二支,而上奉天之六氣,是以天氣為本,而三陰三陽為標,故本之下,中之見也,見之下,氣之標也,六元者,謂天有此三陰三陽之六氣,地亦有此三陰三陽之六氣,天地渾元三陽三陰謂之六氣,天有此六氣,人亦有此六氣。無病則六氣運行,上合于天,外感風寒,則以邪傷正,始則氣與氣相感,繼則從氣而入于經。可見,張志聰認為三陰三陽是奉天氣,合地支的媒介。三陰三陽是六氣的代指,因為元氣統(tǒng)一天地人于一體。故三者皆有之。而三陰三陽即是元氣的運動狀態(tài)的描述。3.10.8 從文字探討小結:標、木中,從文字學的角度就有密切的關系。標,為樹木的末梢或樹枝,樹木牛.于大地之內,長于大地之上,天氣之內,其特點是明顯、標志、引人注目;本,樹木的根系,在地面下活動,為樹木牛-長的源泉和根本。中的木意指旗桿,是由樹木的4vT部分所做成。標本中的配屬規(guī)律如同一個樹木的整體。類似于植物學的光合作用原理。標指綠色植物的樹葉,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的光能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物(牛.物能),供給樹木的各個部分,包括根系;木指樹木的根系,具有保持大地中的水源,將地下的水和無機鹽吸收到樹木的體內,運輸于樹木的其它部位,包括樹梢和樹丁?,及固定植物個體的作用。中是連接樹梢和樹根的部分,既可以作為支撐連接二者的結構基礎,又布滿了 導管和篩管兩個管道系統(tǒng),篩管將在上的樹梢所收集的有機物(由太陽能所轉化的牛物能)運輸?shù)皆谙碌母岛蜆淠緳C體的各個部位;導管又可以將根系所吸收的水分和冗機鹽運送到在上的樹梢和樹葉等部位利用,起到中軸樞轉平衡的作用。所以,從文字學和植物科學相結合的角度上看,標、本、中用來表述氣的運動變化過程概念,與植物學的光能生物能的轉化原理是契合的,所以是正確的、科學的。3.11 運氣學體質觀的來源體質是指人體生命過程中,在先天享賦和后天獲得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形態(tài)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tài)方面綜合的、相對穩(wěn)定的固有特質。體質學說,重在研究正常人體的生理特殊性,強調臟腑經絡的偏頗和精氣陰陽的盛衰對個體差異的決定性作用。體質與發(fā)病、診斷、治療、病證轉歸、以及預防密切相關,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通過干預調節(jié)偏頗體質,有利于防病治病。3.11.1 運氣學體質觀的基本內容運氣體質觀是以患者出生時的運氣信息為內容,以患者出生時的日期為依據(jù),進行農歷的干支換算。依據(jù)運氣學的基本內容而判斷??紤]到筆者學力有限,水平較低,尚不能對運氣學信息所有的因素做全面的考察,所以僅將中運、主氣、客氣作為運氣學體質的基本內容,具體如下:中運體質:中運即歲運,包括五運:木運、火運、水運、土運、金運、水運總稱,是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氣在天地間的運行變化,分別代表風、熱、濕、燥、寒等氣候。根據(jù)素問,天元紀大論說:甲己之歲,土運統(tǒng)之;乙庚之歲,金運統(tǒng)之;丙辛之歲,水運統(tǒng)之;丁壬之歲,木運統(tǒng)之;戊癸之歲,火運統(tǒng)之。因天干的陰陽屬性不同分為太過、不及兩大類。陽干表太過,陰干表不及。所以對應人體的體質類型分別為:風木(太木、少木)運、熱火運(太過、不及)、寒水運(太過、不及)、濕土運(太過、不及)、燥金運(太過、不及)。主氣體質:即厥陰風木、少陰君火、少陽相火、太陰濕土、陽明燥金、太陽寒水六氣,每個主氣各包括四個節(jié)氣(厥陰風木:大寒、立春、雨水、驚蟄;少陰君火: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少陽相火: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太陰濕土:大暑、立秋、處暑、白露;陽明燥金: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太陽寒水:小雪、大雪、冬至、小寒。),有日期范圍(見附錄3)??蜌猓贺赎庯L木、少陰君火、少陽相火、太陰濕土、陽明燥金、太陽寒水。由司天在泉的相互運動產生,每年的第三個客氣與司天同,第六個客氣與在泉同,依據(jù)天地人一氣的原則,運氣的常變規(guī)律,賦予了人體氣化的規(guī)律特點,決定了相應的發(fā)病傾向。太過之運:與中運相同屬性的臟容易發(fā)病。如,土運太過者容易胃??;所被克之臟容易發(fā)病:土運太過者,容易見腎病。不及之運:與中運相同屬性的臟容易發(fā)病。如,木運不及出生的人,容易患肝??;克我之氣成為致邪因素并因偏允而??;例如,木運不及患者的疾病會在燥金之氣旺盛時加重;我所勝之臟偏亢成?。耗具\不及者,容易患胃土系統(tǒng)的疾病。六氣的發(fā)病規(guī)律:主氣:主氣太過而成為邪氣:如風木之人容易患胃土系統(tǒng)疾?。恢鳉庀鄳K受?。猴L木之人容易出現(xiàn)肝木系統(tǒng)的疾病;主氣太過而乘所勝之臟、侮所不勝之臟:風木系統(tǒng)的人容易胃土系統(tǒng)和肺金系統(tǒng)的疾病。主氣恒居不變,靜而守位,初之氣始于厥陰風木,終之氣始于太陽寒水。依靠相生的順序運行,常年如此??蜌獾倪\動不息,是由司天在泉的運動產生的,所以與固定的主氣不同,如客之往來而不定。所以從稟賦的角度上來看,主氣對于患者的發(fā)病規(guī)律更有意義。綜合來看,土性之人易稟濕氣;木性之人稟風氣;火性之人,易稟熱氣;金性之人稟燥氣,水性之人稟寒氣。3.12 朱章志教授臨床經驗朱章志教授潛心研究傷寒論20余年,他認為:陽氣虛弱乃百病之因,氣化失常,乃百病之機。失常者,不外乎兩端:一者,五行氣化不前,而致使生化不足之??;二者,氣化太過,致使生化太過之病。然二者之總綱皆是元氣虛弱導致天之六氣與人之六氣相感而為病故也。臨床治療原則上,朱師認為疑難大病主張扶正驅邪的總方法。具體的講就是扶陽氣、顧胃氣、調氣機、暢通道以恢復元氣的氣化循環(huán)狀態(tài)。用藥以溫為主,正如祝味菊所言:非溫不足以振衰憊,非溫不足以彰氣化,但仍然視病勢而靈活多變,不能一味溫補,要根據(jù)具體的氣機,而靈活輔助以清消諸法。筆者學識淺薄,不能完全暢達朱師之元氣思想,現(xiàn)將導師在內分泌代謝病的主要經驗介紹如下:臨床上許多疾病都可以用傷寒論氣化學說的原則加以分析,用仲景經方加以治療。朱師治學傷寒論,以內經的元氣觀為基點,以傷寒論氣化學說為主軸,以周易學說為原理,以仲景六經辨證為準繩,以運氣體質觀為特色,融天地人一體的思想于臨床辨證之中,從而擴大了經方的臨床應用范圍。(1)在搜集整理文獻過程中發(fā)現(xiàn)六經氣化學家所遺留的臨床驗案比較零散,不夠豐富,也阻礙了這一學說的臨床可信度;希望更多的中醫(yī)學者會整理更多的有關理論著作和臨床驗案,來為證實這一學說提供更多的依據(jù)。3.13 標本中素問六微旨大論 :“少陽之上,火氣治之,中見厥陰;陽明之上,燥氣治之, 中見太陰 ;太陽之上 ,寒氣治之, 中見少陰;厥陰之上 ,風氣治之, 中見少陽;少陰之上,熱氣治之, 中見太陽 ;太陰之上 ,濕氣治之 ,中見陽明 。所謂本也。本之下, 中之見也 。見之下, 氣之標也 。本標不同, 氣象異也 ?!彼貑栔琳嬉笳撝赋?“少陽太陰從本, 少陰太陽從本從標 ,陽明厥明 ,不從標本 ,從乎中也是故百病之起 ,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標者 ,有生于中氣者 。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標而得者,有取中氣而得者 ,有取標本而得者 ,有逆取而得者 ,有從取而得者 ?!憋L 、寒、暑、濕 、燥、熱六氣為本。本,即事物的本體、本質。因為六氣是氣候物化現(xiàn)象產生的根源, 故謂六氣為“本” 。標,標志、標象, 即三陰三陽, 是用以表示 , 或者標記六氣的標志。這是人們?yōu)榱吮阌谡莆蘸驼J識六氣而附加的符號 。中 ,即中見之氣,是與標本相互聯(lián)系,且與標為表里關系者即為中氣 。六氣的標、本、中氣關系如下(表 1):張介賓可謂是解讀其中奧理之最早者、最著者 。張氏深諳其中之旨, 指出:“臟腑經絡之標本, 臟腑為本居里, 十二經為標居表,表里相絡者為中氣居中。所謂相絡者, 為表里互相維絡, 如足太陽膀胱經絡于腎、足少陰腎經絡于膀胱也。余仿此”(類經圖卷四)?,F(xiàn)將介賓的圖例示如下表(表 2):六經氣化學派 。這一學派的核心思想就是:六經為病 , 就是六經的氣化為病 。正如張志聰所注:“治傷寒六經之病 , 能于標中求之,思過半矣”(素問集注卷八 。下同)。現(xiàn)在以傷寒論六經病為例 ,對標本中氣理論的臨床應用作以示范 。張志聰也有相同見解, 他說 :“少陽標陽而本火,則宜散之以清涼 ?!睆堉韭斔?:“太陰標陰而本濕 ,故當治以四逆輩?!焙笕艘嘤小爸纹⒉辉谘a,而在運其濕”之論 。王冰注曰:“太陽本為寒, 標為熱;少陰本為熱 ,標為寒?!眱烧邩吮井悮? 故其發(fā)病 ,有從其本者,也有從其標者 。臨證應用如張志聰所云 :“且如太陽病,頭痛發(fā)熱,煩渴不解, 此太陽之本病也。如手足攣急 ,或汗漏脈沉,此太陽之病標也 ?!鼻罢呷鐐摰牡?4 、6、11、26 、34 、63、76、77、79 條者是 。后者如第 1、2、3、6、7 、12、35 條等。可見太陽本寒而標陽, 標本異氣 ,故太陽病既有“必惡寒”之太陽傷寒證(從本化);也有發(fā)熱 ,“不汗而煩躁”之里熱(從標化)。仲景制麻黃湯以治太陽從本而化之寒證(如麻黃湯 、小青龍湯證、麻黃附子細辛湯證等),又創(chuàng)大青龍湯治療既從本(寒)又從標之入里化熱證 ?!吧訇幹緹? 其標陰。”張志聰在論述其臨證用藥原則時指出:“如少陰病 ,脈沉者急溫之, 宜四逆湯 ,此少陰之病標也。如少陰病 ,得之二三日, 口燥咽干者 ,急下之, 宜大承氣湯,此少陰之病本也 ?!庇捎谏訇幹練鉃闊?, 其標屬陰為寒 ,因此臨證常見的傷寒少陰病 , 有從本而病的“少陰熱化證” , 如仲景所論的“少陰病 ,得之二三日以上, 心中煩 , 不得臥 ,黃連阿膠湯主之”(第 303 條), 此為心火旺 ,腎陰虛證 。少陰病亦有從標而化之“少陰寒化證” 。仲景說:“少陰病, 脈沉者, 急溫之, 宜四逆湯”(第323 條)。又說 :“少陰病 , 身體痛 , 手足寒 , 骨節(jié)痛 ,脈沉者,附子湯主之”(第 305 條)。由于此即為少陰寒化證 ,治當溫補心腎少陰之陽 。此外 ,亦有既從標又從本化而病的陰盛格陽證 , 仲景用白通湯(第 314 條), 以及白通加豬膽汁湯(第 315 條)。正如張志聰所說:“陽明病,發(fā)熱而渴, 大便燥結, 此陽明之病陽也 。如胃中虛冷 ,水谷不別 ,食谷欲嘔 ,脈遲惡寒 ,此陽明感中見陰濕之化也?!迸R證中, 厥陰為病 ,常見寒熱錯雜, 或相火妄行,肝陽上亢而有頭暈、耳鳴、四肢抽搐之癥 ,宜用清熱瀉火 ,熄風止痙治之 ,亦屬“從乎中氣”的病理變化。從上述仲景在傷寒論中對標本中氣論理的應用情況來看, 任何一經的發(fā)病, 都有“從本” 、“從標” 、“從乎中氣”三者 。內經之所以說“少陽 、太陰從本” ,“太陽、少陰從標從本”, “陽明、厥陰從乎中氣” ,一是突出其易生之病, 如太陰之本濕標陰其病多濕,少陽之本陽標陽故多陽熱之證等。二是強調病情的復雜, 如少陰病有寒化、熱化之證,太陽為病有從本而化的表寒, 表里俱寒(如麻黃附子細辛湯證),也有從標從本之表寒里熱證(如大青龍湯證)。三是強調不為人們重視的疾病 ,如陽明多為實熱證, 但從中氣者 ,也有寒濕證(如 359 、343 條之吳茱萸湯證),厥陰“從乎中氣”則發(fā)寒熱錯雜證等 。臨證時應當權變圓活, 不可拘泥, 故素問至真要大論說 :“知標與本 ,用之不殆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診 , 足以亂經 夫標本之道 , 要而博, 小而大, 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足見這一理論在臨證中的重要價值 。3.14 “病機歸于五運六氣”論內經 理論充分體現(xiàn)了 天人合一 的整體觀,認為天地自然規(guī)律和人體生命規(guī)律之間有內在的聯(lián)系, 在認識人體生理、疾病以及診斷、治療時都應以天地相參。五運六氣學說是中醫(yī)學術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其中包含了天文、歷法、氣象、物候、醫(yī)學等多學科的學術內涵, 它把自然氣候變化與人體生命現(xiàn)象、發(fā)病乃至預防、治療、用藥規(guī)律統(tǒng)一起來, 從天體運動角度來探討自然氣候變化與人體的密切關系。 素問 中提到的 氣宜 、天道 均指五運六氣而言, 人處于氣交之中, 隨著運氣變化而變化, 運氣的常與變與人體疾病的發(fā)生有密切關系??梢哉f,天人合一 是中醫(yī)陰陽五行學說的靈魂, 五運六氣是這一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 1。3.14.1 非其位則邪, 當其位則正素問 五運行大論 : 非其位則邪, 當其位則正 , 這里的正、邪是就自然氣候而言, 自然氣候的正常變化為 正 , 自然氣候的反常變化為 邪 , 六氣在一年中的運行, 是 行有次, 止有位 , 按時、有序的,應當至則至, 若未至而至則為異常。如冬天應該天寒地凍, 萬物閉藏, 若溫暖如春, 則為異常, 這種異常之氣便是邪氣, 人們多病。就人體而言, 生命活動的和諧狀態(tài)是正氣, 生命活動的失和狀態(tài)是邪氣。人和自然相統(tǒng)一, 人與自然順應, 氣得其和則為正氣,人逆自然之態(tài), 氣失其和則為邪氣 2。3.14.2 陰陽氣血, 應時而變每年從大寒節(jié)前后開始主運是木運 火運 土運 金運 水運; 主氣是厥陰風木 少陰君火 少陽相火 太陰濕土 陽明燥金 太陽寒水。故在初之運時應該調養(yǎng)肝氣, 二運時應注意調養(yǎng)心氣, 三運時注意調養(yǎng)脾氣, 四運時注意調養(yǎng)肺氣, 五運時注意調養(yǎng)腎氣, 如果不注意按照時令節(jié)氣養(yǎng)生, 因五臟與四時相對應, 則傷及臟腑, 易變生為病天地有四時氣候的變化, 還有晝夜晨昏之變換,天地陰陽日有所變, 人亦應之還有陰晴圓缺的更替, 人體陰陽氣血也隨著日月陰晴圓缺的更替相應變化。運氣變化, 天地自然有四時節(jié)律、日節(jié)律、月節(jié)律, 人體陰陽氣血隨之出現(xiàn)規(guī)律性變化, 人體陰陽自我調節(jié)達到平衡。3.14.3 3 預測疾病, 初定病位素問 運氣七篇為我們揭示了氣候、物候、人體疾病之間穩(wěn)定的、規(guī)律性的關系, 雖然其中含有機械的推測成分, 但從認識論而言, 將人置于整個自然界中, 結合時間、空間去分析, 將人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 綜合考慮可能影響到人的每一環(huán)節(jié)。根據(jù)具體情況綜合判斷, 只有這樣診察信息才能全面準確, 才符合運氣學說的精神實質, 才是 審查病機, 無失氣宜 、謹候氣宜, 無失病機 的真正內涵。3.14.4 4 審查病機, 歸于人體的五運六氣素問 至真要大論 故可認為, 病機 19 條是在運氣學說的基礎上把諸多臨床癥狀總結歸納與人體五臟、人體六氣相結合的理論, 病機 19 條歸于人體的五運六氣, 此處的五運為五臟, 六氣為人體五臟因平衡失調而產生的六氣。素問 六節(jié)藏象論 不知年之所加, 氣之盛衰, 虛實之所起, 不可以為工矣。一個醫(yī)生, 必須 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中知人事 , 方不至于動手便錯。人作為天地自然的一部分, 與天地息息相關, 在審查病機時不僅要看疾病的表現(xiàn), 還要綜合考慮天時地理等其他環(huán)境因素以及社會、人文因素等等, 當然運氣有常有變, 要正確看待運氣, 不可拘泥。周 易中的八卦及六十四卦之卦體均 由陰丈或/ 和 陽 艾所組成,故曰“一陰一陽之謂道”。中醫(yī)認 為陰陽是 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根本規(guī)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丈是組成卦體的最基本單位,八卦 中的每一 卦體由三個義而為,八卦相互配合一起,即“八卦相蕩”,為六 十四重卦。無論是八卦、還是六十四卦中任何一艾的變化,便形成一個新的卦.有動即有變化,故釋“丈也者,效天下六 動者也”,“艾者,言乎變者也”。若以卦言天下,可見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現(xiàn)象,每時每刻處在動態(tài)的平衡與不平衡的交替變化之 中.“成敗倚伏生乎動,動而不已 則作變矣” .這正是 ( 素問六微 旨大論中所言,事物 (包括人 ) 本身總是因運動才起變化地,具有整體恒動觀念.看周易伏羲先天八卦園圖中卦氣流行六順逆,分析其陰丈,陽丈的排列與組合,是處在陽丈消減陰艾增長,陰多消減陽丈增長的變化之中。觀圖以左轉為順,從乾一,兌二到坤八,是陽丈逐漸少、陽消陰長的變化過程;從坤八起右轉逆看.陰極盛于坤 震始交陽而一陽生,兌 至乾 為陽極 盛.可見在八卦之 中每一艾的變化,都決定這一卦的性質即陰陽之偏盛偏衰,其轉花過程也正是從量變 (漸變 ) 開 始,以質變 ( 突變 ) 而告終.正如明代 醫(yī)學家張 景岳 在 類經 附具醫(yī) 易 中所易者也,具陰陽動靜之妙, 合陰陽消長之機”。八卦中之一卦的三文 以位分上 中下三位,以時分初中未三時,以 象分為少壯老三象.八卦的變化是 由陰艾、陽艾的排列,組合發(fā)生了陰陽數(shù)量及位t 的變動,卦的性質也起了相應的轉化。這一切正 是我文明古 國科學史上用定性 與數(shù)學的定t 結合起來分析事物,認識事物科學方法的當形六經不僅只是反映 出人體正氣強弱、營衛(wèi)氣血、臟腑經絡氣化,而且有時間,空間的綜合概念.繼承發(fā)揚了八 卦學說中用定性與定t 相結合來分析問題的科學方法,對生理與病理進行了比單純 以陰陽定性更深化的定量綜合分析。人體的陽氣和 陰氣都是抗御病邪的正氣。“陰陽之氣各有 多少,故曰三陰三陽也”。隋楊上善更認為“三陽為外門,三陰為 內門” .( 太素)從人之體表入內,外門 自有三道屏障,即太陽、陽明、少陽.內門亦有三道屏障,即太 陰、少陰、厥陰;而每道屏降之中還有不同低層次的抗邪能力,也能 自成體系。各道屏障和不同層次的抗病力之間依經絡、氣化、臟腑絡屬、筋、脈 等組織聯(lián)系,內門與外門相互配合默契.傷論是以伏羲先天八卦圖的卦氣流行之左轉、陰艾陽艾消長為依據(jù),有機的結合了 內經 中“氣有多少,形有盛衰”的認識,來觀察生理與疾病。見下表震為少陽,一陽出于二 陰之下;翼為少陰,一陰出于二陽之下??搽x二卦雖未與六經直接配合,然坎離為水火,為日月,水陰火陽,月陰 日陽,日月水火為天地之大用,人依者生,失者而亡,離 為陽中有陰,坎 為陰中有 陽,水火相交,陰陽既濟,實乃天地和人體之常也,故未與六經相伍。從表中可以 看出:內經 和 傷寒論 中的三 陰三 陽及次序與八卦 中陰交陽交消長的關系,正是卦象之交從初中未三時之初起計分 陰陽、定多少的。太陽之 陽氣最盛,居人體最外層,統(tǒng)攝營衛(wèi);陽明次盛居太陽之里;少陽為初生之 陽,陽氣最 少 (和太陽陽明比較),居陽明之內;太陰之陰氣最盛;居諸陰之外,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重點達標名校2025年初三階段性測試(五)數(shù)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上海杉達學院《國際經濟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網絡營銷專業(yè)技能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信息系統(tǒng)項目管理師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
- 臺州市臨海市2025年數(shù)學三下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上海民遠職業(yè)技術學院《唐詩選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未來醫(yī)療行業(yè)發(fā)展趨勢與相關護理考試試題及答案
- 泰山護理職業(yè)學院《水利工程專業(yè)導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qū)2024-2025學年聯(lián)考第一次診斷性考試化學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禮嘉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4月高考二模英語試題含解析
- 《福建省城鎮(zhèn)道路清掃保潔作業(yè)指導價》
- 第三類醫(yī)療器械崗前培訓
- GB/T 23444-2024金屬及金屬復合材料吊頂板
- 2024用電信息采集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第2部分:集中器和采集器
- 代理招商合作合同樣本
- 2023年非車險核??荚囌骖}模擬匯編(共396題)
- 《阻燃材料與技術》課件 第1講 緒論
- 化工廠設備安裝施工方案
- 人作與天開-中國古典園林藝術 課件-2024-2025學年高中美術人美版(2019)美術鑒賞
- 2024年重慶市中考化學試題(A卷)含答案
- 你比我猜題庫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