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選修一 明治維新.doc_第1頁
高中歷史選修一 明治維新.doc_第2頁
高中歷史選修一 明治維新.doc_第3頁
高中歷史選修一 明治維新.doc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路井中學2014級學案 科目:歷史 期數(shù):第33期 時間:2012年12月31日教師寄語: 成功 = 艱辛勞動 + 正確方法 + 少說空話編寫:雷院欣 同智強 領導審核: 班級: 組名: 姓名: 第8講日本明治維新 走進文本 問題導讀單【教學目標】1.知道明治維新的歷史條件。2.概述明治維新的主要過程和基本內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樣性。3.分析明治維新在日本近代化過程中的歷史地位?!咀灾鲗W習】一、德川幕府統(tǒng)治下的日本-幕府統(tǒng)治危機,社會矛盾尖銳1、幕藩體制: A、幕府的最高首領是 ,由德川家族的人世襲擔任。 B、“藩”的首領 享有藩的世襲統(tǒng)治權,但必須聽命于將軍。 C、將軍、大名都有自己的家臣 。 D、天皇名義上是國家的最高統(tǒng)治者,但沒有實權。2、等級制度的形成: 德川幕府統(tǒng)治下,日本社會分為 等不同的身份等級。3、鎖國政策: 為防止外部勢力對日本的侵入,德川幕府推行鎖國政策,嚴禁日本人與外國貿易, 把外國商人和傳教士驅逐出境。只允許同 、 .和荷蘭等國通商。4經濟緩慢發(fā)展: 到19世紀初,日本農業(yè)、手工業(yè)和商業(yè)都有了一定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 。5社會矛盾尖銳: 農民受到沉重的剝削和壓迫,起義不斷;工商業(yè)者不滿幕府嚴格限制和恣意掠奪; 一些 迫于生計,不得不屈身從事過去瞧不起的商業(yè)或手工業(yè),逐漸產生了反抗思想。二、日本被迫開國與社會危機1黑船事件: 年,美國海軍準將 率領一支艦隊來到日本,要求同日本建 立外交關系和進行貿易。這一事件稱為“ ”。1854年,佩里再次率船 隊來到日本,同幕府簽訂了 。從此,日本的國門被打開。2影響:日本社會危機的加劇(1)、民族危機進一步加強:開國后,日本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 和原料產地。(2) 、社會矛盾的進一步激化:列強侵略、經濟混亂使人民生活更加困苦,農民起義不斷。(3) 、資本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殖民侵略給日本人民帶來了無盡災難的同時,客觀上也 刺激了日本 的發(fā)展(4)、統(tǒng)治階級結構發(fā)生分化: 日本開國后,出現(xiàn)了大量 和 ,他們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但政治上無權,對幕府統(tǒng)治愈加不滿;長期受幕府排擠的 、 等西南諸藩,大名也不滿現(xiàn)狀;這一切反映了幕府統(tǒng)治基礎的進一步動搖。三、倒幕運動和明治政府的成立1“尊王攘夷”: 隨著日本民族危機的加劇,要求改革的呼聲日益高漲。他們以“尊王攘夷”為口號,走上日本的政治舞臺,被稱為尊攘派?!白鹜跞烈摹本褪?,趕走外來侵略者。1863年,幕府對尊攘派進行了嚴厲的鎮(zhèn)壓,尊王攘夷運動失敗。2 倒幕運動:A、 原因:尊王攘夷運動失敗后,許多有識之士認識到,要想改變日本現(xiàn)狀,實現(xiàn)富國強兵, 必須推翻幕府統(tǒng)治。于是,尊王攘夷運動演變?yōu)?。B、條件:(1)、自1865年起,倒幕派的代表人物高杉晉作、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和西鄉(xiāng) 隆盛等人逐漸掌握了長洲、薩摩等藩的政權。 (2)、 成為倒幕運動的根據(jù)地。 (3)、武裝倒幕開始,全國許多地區(qū)農民起義和市民暴動風起云涌,嚴重動搖了 幕府的統(tǒng)治。3明治政府的建立 1867年,長州、薩摩等藩利用天皇的名義頒布討伐幕府的密詔。幕府為保住實際權力,上書天皇,表示把政權奉還天皇,史稱“ ”。1868年,倒幕派以天皇的名義宣布廢除幕府統(tǒng)治,建立以天皇為首的新政府。經過一年多的內戰(zhàn),幕府的勢力被徹底消滅,長達200多年的德川幕府統(tǒng)治從此結束。四、明治維新的內容1廢除舊體制(1)、“廢藩置縣”。 1871年明治政府宣布廢藩置縣,廢除 ,設立 。這樣日本 的局面徹底結束,統(tǒng)一的 國家開始建立起來。(2)、廢除封建等級制度。 廢除封建等級制度,取而代之的是 、華族、 和平民四種身份,并宣布“四民平等”。 2發(fā)展新經濟(1)、幣制改革:1871年幣制改革,以金本位的 作為全國唯一貨幣。(2)、土地改革:1872年廢除 所有制,確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買賣。(3)、“殖產興業(yè)”政策:利用政府力量引進技術和設備,扶植和保護私人資本主義的發(fā)展。3倡導“文明開化”-倡導學習 ,即所謂“文明開化”。(1)、派遣留學生,翻譯西方著作,(2)、進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體制。(3)、在生活習俗方面,政府也大力推行西化。4建立新軍隊(1)、實行 制,仿照歐美組建一支常備軍。(2)、改進軍事裝備,引進先進武器,設立現(xiàn)代化軍工企業(yè),仿制先進武器。(3)、設立軍事院校,培養(yǎng)軍事人才。五、明治維新在日本近代化過程中的歷史地位1亞洲第一個立憲國家(1)1889年的日本憲法的頒布: 1885年,日本實行 制, 出任日本政府第一任內閣首相。 年,明治政府以天皇名義頒布欽定的日本帝國憲法。(2)1889年日本憲法的內容:日本實行 制,天皇擁有絕對的權力。日本國民稱臣民,享有法律范圍內的言論、通信、出版、集會和結社的自由。日本議會由 和眾議院組成。議會的權力有限。設立內閣和 。內閣是行政機關,內閣只對天皇負責。 是天皇的最高顧問,由明治維新的領導人組成,實際上成為國家 的 機關。(3)1889年憲法的影響: 明治憲法帶有濃厚 性,但它畢竟是近代亞洲的第一部 憲法。它規(guī)定了人民的某些基本權利,形式上確立了 的國家體制,有利于社會進步和歷史發(fā)展。它的頒布標志著日本地主資產階級聯(lián)合專政的統(tǒng)治秩序基本確立,鞏固了新確立的日本 制度。2崛起為東方強國(1)、經濟上:19世紀90年代初,日本已經初步實現(xiàn)了資本主義工業(yè)化,成為亞洲資本主義 經濟最發(fā)達的國家。(2)、軍事上:日本建立了一支現(xiàn)代化的軍隊,并不斷得到加強。明治領袖們的 “ ”夢開始得到實現(xiàn)。(3)、外交上:20世紀初,日本完全廢除了西方列強強加的不平等條約,獲得國家主權的獨 立和完整。并逐步成為帝國主義列強的一員。3踏上對外擴張之路(1)、侵略朝鮮:1876年,日本強迫朝鮮簽訂 ,迫使朝鮮開放通商口岸,并 獲得 等不平等權利。后來,取得在朝鮮駐兵權。(2) 、侵略中國:1874年,日本派軍入侵臺灣。1879年正式吞并琉球。1894年挑起中日甲午戰(zhàn)爭,打敗中國清政府,強迫清政府簽訂 。1900年,日本參加八國聯(lián)軍侵華。日本在侵略中國、稱霸亞洲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窘處燑c撥】 背景政治:幕府統(tǒng)治危機,矛盾尖銳;經濟:資本主義發(fā)展;外交:黑船事件,民族危機加深;軍事:倒幕運動成功,明治政府建立內容政治:廢藩置縣;廢除等級制度,四民平等經濟:土地私有;殖產興業(yè)文化:文明開化,教育體制,習俗西化軍事:建立新軍隊,接受武士道精神法制:頒布1889年憲法結果原因成功。A、資本主義發(fā)展水平較高,封建統(tǒng)治相對薄弱B、倒幕派掌握實權,武裝推翻幕府C、符合國情的政策,強制推行,全面改革D、有力的國際環(huán)境性質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作用進步:A、經濟:資本主義工業(yè)體系確立B、政治:資產階級代議制制建立 C、軍事:建立現(xiàn)代化軍隊D、外交:廢除不平等條約,實現(xiàn)民族獨立局限:保留大量的封建殘余;踏上對外擴張道路特點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在推翻舊政權基礎上的改革; 內容全面; 有利于日本近代化【合作探究】1、分析明治維新在日本近代化過程中的歷史地位。 2、試分析倒幕武裝迅速打敗幕府軍隊的原因。 課后鞏固-問題訓練評價單2007年4月,溫家寶總理出訪日本,這是中國總理時隔七年后來首次訪問日本,被稱為中日關系發(fā)展史上的“融冰之旅”。溫總理在日本國會發(fā)表演說時指出:“我還想說,明治維新以后,日本社會快速發(fā)展,中國大批志士仁人來到日本,學習近代科學技術和民主進步思想,探求振興中華之路,促進了中國的發(fā)展和進步?!蹦嘲嗤瑢W在收看了有關的電視新聞后,對明治維新對日本的影響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出現(xiàn)了以下四種觀點:甲:明治維新的措施中,對日本發(fā)展影響最大的措施是建立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乙:明治維新的措施中,對日本發(fā)展影響最大的措施是推行殖產興業(yè)。丙:明治維新的措施中,對日本發(fā)展影響最大的措施是倡導文明開化。丁:明治維新的措施中,對日本發(fā)展影響最大的措施是建立新軍隊。請回答:(1)你認為以上四種觀點各自的依據(jù)是什么?(2) 明治維新后,日本社會發(fā)生了重大變化。某人在明治維新前屬于賤民,明治維新后,他的身份和權利發(fā)生了什么變化?19世紀中期,中日兩國相繼走上近代化道路;而在甲午戰(zhàn)爭中,中國卻敗于日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為了勸阻西方列強以“修約”為借口要挾中國,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國駐華公使蒲安臣率使團于1868年2月至1870年10月訪問了歐美11個國家。該使團以記名海關道志剛、禮部郎中孫家谷為辦理中外交涉事務大臣,英國使館翻譯柏卓安、法籍海關稅務司德善為左右協(xié)理。經蒲安臣使團交涉,美、英等國表示對華將采取“節(jié)制和溫和”的政策。志剛等人還記載了出訪的行程和外國的風土人情。使團回國以后,由于人微言輕,對政府決策沒有產生什么影響。1871年12月至1873年9月,日本政府為了修改不平等條約、“求知識于世界”,派巖倉使節(jié)團訪問歐美12個國家。該使團以右大臣巖倉具視為特命全權大使,參議木戶孝允、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輔伊藤博文、外務少輔山口尚芳為副使。巖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