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章 糖代謝1、糖酵解(Glycolysis):在無氧條件下,葡萄糖進行分解,形成2分子丙酮酸并提供能量的過程。是一切生物有機體中普遍存在的葡萄糖降解的途徑。2、糖酵解的過程:(場所:細胞質 第一階段:酵解的準備階段、吸能階段 第二階段:放能階段) 第一步:葡萄糖的磷酸化激活(已糖激酶:催化從ATP轉移磷酸基團至各種六碳糖上去的酶。)第二步:葡萄糖6-磷酸異構為果糖6-磷酸 (磷酸己糖異構酶)第三步:第二次活化,果糖6-磷酸磷酸化(磷酸果糖激酶(PFK)是變構酶,該步反應是糖酵解關鍵步驟)第四步:果糖1,6二磷酸的裂解(醛縮酶)第五步:丙糖磷酸的異構第六步: 3-磷酸甘油醛氧化為1,3-二磷酸甘油酸第七步:1,3-二磷酸甘油酸的磷酰基轉移給ADP生成ATP第八步:3-磷酸甘油酸變位生成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變位酶)第九步: 2-磷酸甘油酸脫水變?yōu)榱姿嵯┐际奖幔≒EP)(烯醇化酶)第十步: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的磷酰基轉移給ADP生成ATP(丙酮酸激酶)3、糖酵解的調節(jié):在酵解過程中有三個不可逆反應,也就是說有三個調控步驟,分別被三個酶多點調節(jié):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己糖激酶可以控制葡萄糖的進入,丙酮酸激酶調節(jié)酵解的出口。糖酵解有二重作用:一是降解產生ATP,二是產生含碳的中間物為合成反應提供原料?;瘜W反應歷程(10步反應、10種酶)1.已糖激酶 2.磷酸葡萄糖異構酶 3.磷酸果糖激酶-1 4.醛縮酶 5.丙糖磷酸異構酶 6.甘油醛磷酸脫氫酶7. 磷酸甘油酸激酶 8.磷酸甘油酸變位酶 9.烯醇化酶 10.丙酮酸激酶3、計算糖酵解生成ATP的數(shù)目:反應 ATP摩爾數(shù)的增減反 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 -16-磷酸果糖1, 6-二磷酸果糖 -11,3-二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酸 (+1)2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 (+1)2每摩爾葡萄糖凈增ATP摩爾數(shù) +24、 丙酮酸的去路:(1)無氧條件下,丙酮酸轉變?yōu)槿樗?。?)無氧條件下,丙酮酸轉變?yōu)橐胰?,進而生成乙醇。(3)有氧條件下,丙酮酸氧化脫羧生成乙酰-CoA,進入三羧酸循環(huán),氧化供能(-CoA在能量狀態(tài)高的情況下可用于合成脂類物質)。(4 ) 丙酮酸作為其他物質合成的前體(如Ala)5、 三羧酸循環(huán)過程,能量計算:過程:1.乙酰COA與草酰乙酸合成為檸檬酸 2.檸檬酸異構為異檸檬酸 3.異檸檬酸氧化為a-酮戊二酸 4.a-酮戊二酸氧化形成琥珀酸COA+CO2 5.琥珀酸COA轉化為琥珀酸 6.琥珀酸氧化為延胡索酸 7.延胡索酸水合形成蘋果酸 8.L-蘋果酸氧化為草酰乙酸能量計算:6、 為什么說TCA是物質代謝的樞紐?(1)檸檬酸主要是絕大多數(shù)生物體主要的分解代謝途徑也是準備提供大量自由能的重要代謝系統(tǒng),在許多合成代謝中都利用檸檬酸循環(huán)的中間產物作為生物合成的前提來源。(2)檸檬酸循環(huán)中由于參與其他代謝途徑而失去的中間產物,必須予以及時補充才能保持檸檬酸循環(huán)順利的不間斷地轉運。(3)直接利用檸檬酸循環(huán)中間產物的生物合成途徑,葡萄糖.脂類等合成(4)對檸檬酸循環(huán)中間產物有補充作用的反應稱為填補反應,這一反應的酶為丙酮酸酶(5)有些降解途徑可產生檸檬酸循環(huán)的中間產物7、磷酸戊糖途徑有何意義?(1)產生大量的NADPH,為細胞的各種合成反應提供還原力。(2)磷酸戊糖途徑的中間產物為許多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是細胞內不同結構糖分子的重要來源。(3)非氧化重排階段的一系列中間產物及酶類與光合作用中卡爾文循環(huán)的大多數(shù)中間產物和酶相同,因而磷酸戊糖途徑可與光合作用聯(lián)系起來,并實現(xiàn)某些單糖間的互變(參見P153、221)。8、糖異生:糖異生是指從非糖物質作為前體合成葡萄糖的作用。9、糖異生與糖酵解不同的三個反應(包括催化的酶):糖酵解作用 葡糖異生作用已糖激酶 葡萄糖-6-磷酸酶磷酸果糖激酶 果糖1,6-二磷酸酶丙酮酸激酶丙酮酸羧化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反應:(1)丙酮酸羧化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2)1,6-二磷酸果糖轉化成6-磷酸果糖。(3)6-磷酸葡萄糖轉化為葡萄糖10、 下列途徑中哪個主要發(fā)生在線粒體中( B )(A) 糖酵解途徑 (B)三羧酸循環(huán)(C)戊糖磷酸途徑 (D)C3循環(huán)11、丙酮酸激酶是何途徑的關鍵酶( B ) (A)磷酸戊糖途徑 (B)糖酵解 (C)糖的有氧氧化 (D)糖異生12、糖酵解的限速酶是( A ) (A)磷酸果糖激酶 (B)醛縮酶 (C)3-磷酸甘油醛脫氫酶(D)丙酮酸激酶第八章 生物能學與生物氧化1、生物氧化有何特點?以葡萄糖為例,比較體內氧化和體外氧化異同:在活的細胞中(pH接近中性、體溫條件下),有機物的氧化在一系列酶、輔酶和中間傳遞體參與下進行,其途徑迂回曲折,有條不紊。 氧化過程中能量逐步釋放,其中一部分由一些高能化合物(如ATP)截獲,再供給機體所需。在此過程中既不會因氧化過程中能量驟然釋放而傷害機體,又能使釋放的能量盡可能得到有效的利用。生物氧化和有機物在體外氧化(燃燒)的實質相同,都是脫氫、失電子或與氧結合,消耗氧氣,都生成CO2和H2O,所釋放的能量也相同。2、何謂高能化合物?體內ATP 有哪些生理功能? 生化反應中,在水解時或基團轉移反應中可釋放出大量自由能(21千焦/摩爾)的化合物稱為高能化合物。 ATP是細胞內的“能量通貨” ATP是細胞內磷酸基團轉移的中間載體3、 氰化物和一氧化碳為什么能引起窒息死亡?原理何在?1,一氧化碳與亞鐵血紅蛋白結合的能力,比氧氣強500倍,吸入的一氧化碳大量與血紅蛋白結合,人自然就缺氧中毒了,中毒者會面色紅潤!像身體很好一樣! 2,氰化物就不一樣了,它的毒性是氰酸根CN- 它不會和亞鐵血紅蛋白結合,所以會被血液送到全身,它進入細胞后會與細胞色素4、 計算1分子葡萄糖徹底氧化生成ATP的分子數(shù)。寫出具體的計算步驟:5、呼吸鏈的各細胞色素在電子傳遞中的排列順序是( D )(A)c1bcaa3O2 (B)cc1baa3O2(C)c1cbaa3O2 (D)bc1caa3O26、 名詞解釋:氧化磷酸化:代謝物在生物氧化過程中釋放出的自由能用于合成ATP(即ADP+PiATP), 這種氧化放能和ATP生成(磷酸化)相偶聯(lián)的過程稱氧化磷酸化。生物氧化: 糖類、脂肪、蛋白質等有機物質在細胞中進行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并釋放出能量的過程稱為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其實質是需氧細胞在呼吸代謝過程中所進行的一系列氧化還原反應過程。底物水平磷酸化:代謝物在生物氧化過程中釋放出的自由能用于合成ATP(即ADP+PiATP), 這種氧化放能和ATP生成(磷酸化)相偶聯(lián)的過程稱氧化磷酸化。呼吸鏈:線粒體基質是呼吸底物氧化的場所,底物在這里的氧化所產生的NADH和FADH2將質子和電子轉移到內膜的載體上,經(jīng)過一系列氫載體和電子載體的傳遞,最后傳遞給O2和水,這種有載體組成的電子傳遞系統(tǒng)稱為電子傳遞鏈,因為其功能和呼吸作用直接相關,亦稱為呼吸鏈。磷氧比(PO): 呼吸過程中無機磷酸(Pi)消耗量和分子氧(O2)消耗量的比值稱為磷氧比。能荷:細胞所處的能量狀態(tài)用ATP、ADO和AMP之間的關系式來表示,稱為能荷。第九章 脂類代謝1、從以下幾方面比較飽和脂肪酸的-氧化與生物合成的異同:反應的亞細胞定位,?;d體,C2單位,氧化還原反應的受氫體和供氫體,中間產物的構型,合成或降解的方向,酶系統(tǒng)情況(P264 )。2、簡述油料作物種子萌發(fā)脂肪轉化成糖的機理:脂肪酸分偶數(shù)鏈脂肪酸和奇數(shù)鏈脂肪酸,偶數(shù)鏈脂肪酸降解的產物不能轉變成糖,而奇數(shù)鏈脂肪酸降解的產物能夠轉變成糖。因為偶數(shù)碳脂肪酸降解的產物是乙酰CoA不是糖異生作用的前體,它不能直接轉變成丙酮酸,因為對于每個進入檸檬酸循環(huán)的二碳單位來說,只能被降解以CO2的形式釋放。但是奇數(shù)碳脂肪酸的最后三個碳原子是丙酰CoA,它可以羧化,經(jīng)過三個反應步驟能轉變成檸檬酸循環(huán)的中間產物琥珀CoA,檸檬酸循環(huán)的中間物都是糖異生的前體。4、 乙酰CoA的代謝結局:(1)進入三羧酸循環(huán)及電子傳遞系統(tǒng),完全氧化為CO2和H2O;(2)作為類固醇的前體,生成膽固醇;(3)步入脂肪酸代謝的逆方向,成為脂肪酸合成前體;(4)轉化為酮體(乙酰乙酸、D-羥丁酸、丙酮,這三者統(tǒng)稱為酮體)。5、名詞解釋:ACP: 脂?;d體蛋白(acyl carrier protein,ACP)是一種低分子量的蛋白質,組成脂肪酸合成酶復合體的一部分,并且在脂肪酸生物合成中作為酰基的載體發(fā)揮功能。-氧化: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羧基端的位C原子發(fā)生氧化,碳鏈在位C原子與位C原子間發(fā)生斷裂,每次生成一個乙酰CoA和較原來少二個碳單位的脂酰CoA,這個不斷重復進行的脂肪酸氧化過程稱為-氧化.。酮體:在肝臟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間產物乙酰乙酸、-羥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統(tǒng)稱為酮體。第十章 蛋白質的降解和氨基酸的代謝一、 解釋下列名詞氧化脫氨基作用:在有氧條件下,氨基酸在酶的催化下脫去氨基生成相應的-酮酸的過程稱為氧化脫氨基作用。轉氨基作用:在轉氨酶的催化下, -氨基酸的氨基轉移到-酮酸的酮基碳原子上,結果原來的-氨基酸生成相應的-酮酸,而原來的-酮酸則形成了相應的-氨基酸,這種作用稱為轉氨基作用或氨基移換作用。聯(lián)合脫氨基作用:這種脫氨基是轉氨基作用和氧化脫氨基作用偶聯(lián)進行的,所以稱為聯(lián)合脫氨基作用。在這一過程中的酮戊二酸實際上是一種氨基傳遞體,它可由三羧酸循環(huán)大量產生。二、 填空題1.轉氨作用是溝通糖代謝和蛋白質代謝的橋梁。2.尿素循環(huán)中涉及的天然蛋白質氨基酸是Arg。3.氨的去路有生成新的氨基酸、生成銨鹽和酰胺;酰胺生成的生理作用是貯存NH3和解毒作用。4.氨基酸通過脫氨、脫羧和羥化降解,脫羧后產生CO2和胺,此過程需磷酸吡哆醛作輔基。5.Trp脫NH3,然后脫羧后生成吲哚乙酸。6.Tyr羥化后生成多巴后者經(jīng)脫羧生成多巴胺。7.氨基酸脫氨基后,變成了酮酸。根據(jù)酮酸代謝的可能途徑,可把氨基酸分為兩大類,即生酮氨基酸和生糖氨基酸。三、 單項選擇1.轉氨酶的輔酶是( B ) : (A) TPP (B) 磷酸吡哆醛 (C) 生物素 (D) 核黃素2.生物體內氨基酸脫氨的主要方式是( D ) (A)氧化脫羧 (B)直接脫羧 (C) 轉氨作用 (D)聯(lián)合脫氨3.能直接轉變?yōu)?酮戊二酸的氨基酸是( C ) (A) Asp (B) Ala (C) Glu(D) Gln 4.下列哪個氨基酸不能直接通過TCA中間產物經(jīng)轉氨作用生成( A ): (A) Ala (B) Asn (C) Glu (D) Asp5.嘌呤核苷酸循環(huán)的實質是( B )(A) 生成尿素 (B) 轉氨基和脫氨基聯(lián)合進行的方式 (C) 合成嘌呤核苷酸 (D)分解嘌呤核苷酸6. 以下對L-谷氨酸脫氫酶的描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 D )(A)它催化的是氧化脫氨反應 (B) 它的輔酶是NAD+ 或NADP +(C)它和相應的轉氨酶共同催化聯(lián)合脫氨基反(D)它在生物體內活力很弱7. 氨基轉移不是氨基酸脫氨基的主要方式,因為( D ) (A) 轉氨酶在體內分布不廣泛 (B)氨酶的輔酶容易缺乏 (C)轉氨酶作用的特異性不強 (D)轉氨酶催化的反應只是轉氨基,沒有游離氨產生8. 白化病患者體內缺乏什么酶?( B ) (A) 苯丙氨酸羥化酶 (B) 酪氨酸酶 (C) 尿黑酸氧化酶 (D)酪酸酶轉氨酶9.通過鳥氨酸循環(huán)合成尿素時,線粒體提供的氨來自( A ) (A) 游離NH3 (B)谷氨酰胺 (C)谷氨酸 (D)天冬氨酸10.下述氨基酸除哪種外,都是生糖氨基酸或生糖兼生酮氨基酸?( ) (A)Asp (B) Arg (C) Phe (D) Asn四、 問答題1.氨基酸脫氨基以后生成的-酮酸有哪些代謝途徑?(1)通過轉氨基作用合成非必需氨基酸(2)轉變成糖、脂類(3)氧化供能2.蛋白質和氨基酸分解代謝所產生的氨有哪些出路?在動物體內和植物、微生物體內有何不同?3.試述細胞內蛋白質降解的方式和意義。方式:溶酶體途徑、泛肽(ubiguitin)途徑、半胱天冬酶降解途徑。意義:細胞成分的更新有利于細胞內部的正常代謝的進行,從免疫角度來說可以幫助機體識別自己清除在胸腺成熟的絕大多數(shù)T細胞。第十一章 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的代謝1、氨甲酰磷酸可以用來合成( B )(A) 尿酸 (B)嘧啶核苷酸 (C)嘌呤核苷酸 (D)膽固醇2、嘌呤核苷酸從頭合成途徑中產生的第一個核苷酸是( B )(A)XMP (B) IMP(C) GMP (D) AMP3、人體嘌呤分解代謝的終產物是( B )(A )尿素 (B )尿酸 (C )氨(D)丙氨酸(E)氨基異丁酸4、 脫氧核糖核苷酸生成的方式是( B )(A)在一磷酸核苷水平上還原(B)在二磷酸核苷水平上還原(C)在三磷酸核苷水平上還原(D)在核苷水平上還原(E)直接由核糖還原5、嘌呤核苷酸與嘧啶核苷酸合成的比較。嘌呤核苷酸嘧啶核苷酸相同點1. 合成原料基本相同2. 合成部位對高等動物來說,主要在肝臟3. 都有兩種合成途徑(從頭和補救途徑)4. 都是先合成一個與之有關的核苷酸,然后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合成核苷酸不同點1. 在5-P-R基礎上合成嘌呤環(huán)2. 最先合成的核苷酸是IMP3. 在IMP基礎上完成AMP和GMP的合成1. 先合成嘧啶環(huán)再與5-P-R結合2. 先合成UMP3. 以UMP為基礎,完成CTP,TMP的合成第十二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1、何謂DNA的半保留復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答:DNA在進行復制的時候鏈間氫鍵斷裂,雙鏈解旋分開,每條鏈作為模板在其上合成互補鏈,經(jīng)過一系列酶(DNA聚合酶、解旋酶、鏈接酶等)的作用生成兩個新的DNA分子。子代DNA分子其中的一條鏈來自親代DNA,另一條連鏈是新合成的,這種方式稱半保留復制。2、比較DNA聚合酶I、II和III性質的異同:在E.coli中,共發(fā)現(xiàn)了3種DNA聚合酶,即DNA聚合酶1,2,3。DNA聚合酶1是個多功能酶,具有53聚合功能;35外切功能以及53外切功能。DNA聚合酶2與DNA聚合酶1功能相似,但沒有53外切功能。DNA聚合酶3與DNA聚合酶2功能相同,但其聚合活性比DNA聚合酶1高1000倍,是E.coli DNA復制中的最主要酶。3、何謂DNA的半不連續(xù)復制(semi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 ?何謂岡崎片段?答:DNA的雙螺旋結構中的兩條鏈是反向平行的,當復制開始解鏈時,親代DNA分子中一條母鏈的方向為53,另一條母鏈的方向為35 。DNA聚合酶只能催化53 合成方向。在35方向的母鏈為模板時,復制合成出一條53方向的前導鏈,前導鏈的前進方向與復制叉的進行方向一致,前導鏈的合成是連續(xù)進行的。而另一條母鏈仍以35段方向作為模板,復制合成一條53方向的隨從鏈,因此隨從鏈會成為方向的與復制叉的行進方向相反的。隨從鏈的合成是不連續(xù)進行的,先合成許多片段,即岡崎片段。最后各段再連接成為一條長鏈。由于前導鏈的合成是連續(xù)進行的,而隨從鏈的合成是不連續(xù)進行的,所以從總體看DNA的復制是半不連續(xù)復制的。 岡崎片段:在DNA的53鏈上依次合成的互補的許多小的不連續(xù)的DNA單鏈片段,由日本學者岡崎發(fā)現(xiàn),故名為岡崎片段。4、何謂復制體?試述其主要成分的功能:答:與DNA復制有關的酶和蛋白質因子由30多種,他們在復制叉上形成離散的復合物,彼此配合,進行高度精確地復制,這種結構稱為復制體。 復制體主要成分有,Dna A、Dna B、Dna C、組蛋白樣蛋白(HU)回旋酶、單鏈結合蛋白(SSB)、引物合成酶、RNA聚合酶、DNA旋轉酶,Dam甲基化酶以及DNA聚合酶等。復制體在DNA復制叉上進行的基本活動包括:雙鏈的解開,RNA引物的合成,DNA鏈的延長,切除引物,填補缺口,連接相鄰的DNA片段,切除和修復尿嘧啶和錯配堿基。5、DNA的復制過程可分為哪幾個階段?其主要特點是什么?6、比較原核和真核細胞DNA復制特點:7、DNA聚合酶的反應特點:(1)以四種脫氧核糖核苷三磷酸作底物;(2)反應需要接受模板的指導;(3)反應需要有引物3羥基存在;(4)DNA鏈的生長方向為5 到 3 ;(5)產物DNA的性質與模板相同。8、比較前導鏈和滯后鏈復制特點:前導鏈(leading strand) :當復制叉沿DNA向前移動時,由于兩條模板鏈是反向平行的,而DNA聚合酶只能以53的方向合成新鏈,同時新鏈必須與模板鏈反向平行,堿基配對。這樣,以走向35的親代鏈為模板,子代鏈就能連續(xù)合成,稱為前導鏈;滯后鏈(lagging strand) :以走向53的親代鏈為模板 ,在其上DNA也是以53方向合成,因此和復制叉移動的方向正好相反,所以隨著復制叉的移動,形成許多不連續(xù)的片段,最后連成一條完整的DNA鏈,該鏈稱為滯后鏈 。9、比較DNA復制與RNA轉錄的異同:基本化學機制相同:(1)兩者都由模板指導;(2)鏈的延伸都有極性,即5向3方向;(3)兩者都用核苷5 三磷酸(dNTP 或NTP)為原料。不同方面:(1)轉錄不需要引物;(2)轉錄只涉及大的DNA分子中一段;(3)只用互補雙鏈DNA中的一條鏈為模板;(4)轉錄酶無糾錯功能。10、比較DNA聚合酶與RNA聚合酶催化作用的異同:DNA:在DNA聚合酶催化的鏈延長反應中,鏈的游離3羥基對進入的脫氧核糖核苷三磷酸-磷原子發(fā)生親核攻擊,形成3 ,5 磷酸二酯鍵并脫下焦磷酸。RNA:11、DNA復制的高度準確性是通過什么來實現(xiàn)的?DNA復制過程是一個高度精確的過程,據(jù)估計,大腸桿菌DNA復制5109堿基對僅出現(xiàn)一個誤差,保證復制忠實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1)DNA聚合酶的高度專一性(嚴格遵循堿 基配對原則,但錯配率為7 10-6 )(2)DNA聚合酶的校對功能(錯配堿基被3-5外切酶切除)(3)起始時以RNA作為引物12、名詞解釋:半保留復制:即每個子代分子的一條鏈來自親代DNA,另一條鏈則是新合成的,這種方式稱為半保留復制。 半不連續(xù)復制:當DNA復制時,一條鏈是連續(xù)的,另一條鏈是不連續(xù)的,因此稱為半不連續(xù)復制。轉錄:轉錄是遺傳信息從DNA流向RNA的過程。即以雙鏈DNA中的確定的一條鏈為模板,以ATP、CTP、UTP、GTP四種核苷三磷酸為原料,在RNA聚合酶催化下合成RNA的過程。反轉錄:反轉錄是以RNA為模板,通過反轉錄酶,合成DNA的過程,是DNA生物合成的一種特殊方式。翻譯:翻譯是蛋白質生物合成過程中的第二步,翻譯是根據(jù)遺傳密碼的中心法則,將成熟的信使RNA分子中“堿基的排列順序”解碼,并生成對應的特定氨基酸序列的過程。有意義鏈:反意義鏈:DNA雙鏈中按堿基配對規(guī)律能指導轉錄生成RNA的一股單鏈,稱為模板鏈,也稱反意義鏈。相對的另一股單鏈是編碼鏈,也成為有意義鏈。內含子:內含子是真核生物細胞DNA中的間插序列。這些序列被轉錄在前體RNA中,經(jīng)過剪切被去除,最終不存在于成熟RNA分子中。外顯子:基因組DNA中出現(xiàn)在成熟RNA分子上的序列。外顯子被內含子隔開,轉錄后經(jīng)過加工被連接在一起,生成成熟的RNA分子。岡崎片段:相對比較短的DNA鏈,是在DNA的后隨鏈的不連續(xù)合成期間生成的片段。突變:是指細胞中的遺傳基因發(fā)生的改變。它包括單個堿基改變所引起的點突變,或多個堿基的缺失、重復和插入。端粒酶(telomerase):端粒酶是一種含RNA的蛋白復合物,實質上是一種逆轉錄酶,它能催化互補于RNA模板的DNA片段的合成,使復制以后的線形DNA分子的末端保持不變。 第十三章 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一、填空題 1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是以 mRNA作為模板,_tRNA_作為運輸氨基酸的工具,核糖體作為合成的場所。 2細胞內多肽鏈合成的方向是從N端到C端,而閱讀mRNA的方向是從5端到3端。 3核糖體上能夠結合tRNA的部位有P位點部位,A位點部位。 4蛋白質的生物合成通常以AUG作為起始密碼子,有時也以GUG作為起始密碼子,以UAA,UAG,和UGA作為終止密碼子。5SD序列是指原核細胞mRNA的5端富含嘌呤堿基的序列,它可以和16SrRNA的3端的嘧啶 序列互補配對,而幫助起始密碼子的識別。6原核生物蛋白質合成的起始因子(IF)有3種,延伸因子(EF)有3種,終止釋放(RF)有3種;而真核生物細胞質蛋白質合成的延伸因子通常有2種,真菌有3種,終止釋放因子有1種。 7原核生物蛋白質合成中第一個被摻入的氨基酸是甲酰甲硫氨酸。8無細胞翻譯系統(tǒng)翻譯出來的多肽鏈通常比在完整的細胞中翻譯的產物要長,這是因為沒有經(jīng)歷后加工,如剪切。9已發(fā)現(xiàn)體內大多數(shù)蛋白質正確的構象的形成需要分子伴侶的幫助。10分子伴侶通常具ATPase酶的活性11蛋白質內含子通常具有核酸內切酶的活性。 12某一tRNA的反密碼子是GGC,它可識別的密碼子為GCU和GCC。13.在真核細胞中,mRNA是由DNA經(jīng)轉錄合成的,它攜帶著DNA的遺傳信息。它是由hnRNA降解成的,大多數(shù)真核細胞的mRNA只編碼一條多肽鏈 14生物界總共有64個密碼子。其中61個為氨基酸編碼;起始密碼子為AUG;終止密碼子為UAA,UAG,UGA。15氨酰- tRNA合成酶對氨基酸和tRNA均有專一性,它至少有兩個識別位點。16原核細胞內起始氨酰- tRNA為fMet-rRNA;真核細胞內起始氨酰- tRNA為 Met-tRNA。17原核生物核糖體50S亞基含有蛋白質合成的氨?;课缓碗孽;课?,而mRNA結合部位大小亞基的接觸面上。18許多生物核糖體連接于一個mRNA形成的復合物稱為多核糖體。 19肽基轉移酶在蛋白質生物合成中的作用是催化和肽鍵的形成。 20核糖體小亞基上的16sRNA協(xié)助識別起始密碼子。 21延長因子G又稱移位酶,它的功能是催化核糖體沿mRNA移動,但需要GTP。22ORF是指開放的閱讀框架,已發(fā)現(xiàn)最小的ORF只編碼7個氨基酸。23基因表達包括轉錄和翻譯。 24.遺傳密碼的特點有方向性、連續(xù)性、簡并性和通用性。25氨酰- tRNA合成酶利用ATP供能,在氨基酸羧基上進行活化,形成氨基酸AMP中間復合物。26原核生物肽鏈合成啟始復合體由mRNA 70s核蛋白體和fMet-tRNA組成。 27真核生物肽鏈合成啟始復合體由mRNA 80s核蛋白體和Met-tRNA組成。28肽鏈延伸包括進位、轉肽和移位三個步驟周而復始的進行。29原核生物肽鏈合成后的加工包括裁剪和天然構象的形成。30鏈霉素和卡那霉素能與核蛋白體亞基結合,改變其構象,引起30s導致合成的多肽鏈一級結構改變。31氯霉素能與核蛋白體50s亞基結合,抑制肽基轉移酶活性,從而抑制蛋白質合成。 32乳糖操縱子的控制區(qū)啟動子上游有分解代謝基因活化蛋白結合位點,當此位點與CAP-cAMP復合物結合時,轉錄可增強一千倍左右。33真核生物蛋白質因子與DNA相互作用的基元較常見的有辛指和亮氨酸拉鏈。 34分泌性蛋白質多肽鏈合成后的加工包括信號肽的水解切除、剪裁和天然構象的形成。(二)、簡答題1、簡述蛋白質合成的過程:蛋白質生物合成的過程分四個步驟:(1) 氨基酸活化 1、氨基酸在摻入肽鏈前必須活化,在胞液中進行。 2、氨基酸的活化是指各種參加蛋白質合成的AA與攜帶它的相應的tRNA結合成氨酰- tRNA的過程。活化反應在氨酰-tRNA 合成酶的催化下進行。 3、活化反應分兩步進行:活化和轉移。(2)肽鏈合成起始:起始密碼子的識別:(30S復合物形成)起始AUG一般位于距5端25個核苷酸以后,并在其上游(5端)約10個核苷酸處有一段富含嘌呤的序列(SD序列),原核生物核糖體30S小亞基上的16SrRNA3端富含嘧啶的序列能與之互補配對,這樣30S亞基能與mRNA結合(IF3參加,識別起始密碼子AUG),在IF1參與下,30S-mRNA-IF3進一步與fMet-tRNAf、GTP結合,并釋放IF3,形成30S復合物:30S-mRNA- fMet-tRNAf (3)肽鏈的釋放 1、進位:新的氨酰- tRNA進入A位。需要消耗GTP,并需EF-Tu(熱不穩(wěn)定), EF-Ts(熱 穩(wěn)定)兩種延伸因子。 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谷物磨制企業(yè)戰(zhàn)略規(guī)劃與市場定位策略考核試卷
- 藥用提取設備與有效成分分析考核試卷
- 紡織面料鞋的廢舊資源再利用技術考核試卷
- 紙張印刷與印后加工考核試卷
- 羽絨加工企業(yè)工藝優(yōu)化與成本降低實踐考核試卷
- 車輛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技術考核試卷
- 傳染病敗血癥診療與防控要點
- 寵物美容連鎖店品牌加盟、技術培訓與設備租賃合同
- 綠色環(huán)保住宅售后返租投資協(xié)議
- 婚前商標權權屬爭議調解及執(zhí)行協(xié)議
- 園林綠化安全培訓課件
- DB14T 3231-2025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通則
- 八省聯(lián)考陜西試題及答案
- 腔隙性腦梗塞護理常規(guī)
- 2025年入團積極分子培訓考試題庫及答案
- 人工智能在價格預測中的應用-深度研究
- 《新聞傳播學》課件
- Unit 3 The world of Science 大單元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高中英語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冊
- 延邊大學《物聯(lián)網(wǎng)技術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山東省濟南市中考英語試題卷(含答案解析)
- 2025中考英語作文預測:19個熱點話題及范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