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到六年級各年級知識點匯總第一單元 準備課1.1數一數1、通過數數活動,初步了解學生的數數情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數的方法。2、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3、滲透思想品德教育。1.2比多少 1、使學生初步知道“同樣多”“多”“少”的含義,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3、培養(yǎng)學生互相合作精神以及用數學的意識。第二單元位置2.1認識上下和前后1、通過觀察讓學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并能應用于實際生活。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方位感。2.2認識左右1、通過觀察動手操作讓學生初步理解左右的位置關系。2、聯(lián)系生活實際,能解決生活中有關簡單的問題。第三單元 1-5的認識和加減法3.1 1-5的認識 1、認識15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知道15的數序,會正確讀寫15各數。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3、體驗與同伴互相交流學習的樂趣。3.2 比多少 1、使學生認識符號“”、“”和“”的含義,知道用詞語(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2、初步建立學生的數感,培養(yǎng)學生與人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能力。3、掌握自己喜歡的比較方法,培養(yǎng)學生與人合作交流的意識。3.3 幾和第幾 1、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學會區(qū)分基數和序數的,理解幾個和第幾的不同,并通過生活實例使學生充分感知無論第幾都只有一個,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幾個則表示事物的多少。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推理、判斷的能力,以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3、使學生感知與同伴合作學習的樂趣,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意識。3.4 分與合 1、掌握5以內數的組成。2、培養(yǎng)學生有序的分析問題的能力。3.5 加法 1、使學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義,認識加號和等號,能正確讀出加法算式。2、學會加法的計算方法,能熟練口算得數是5以內的加法3、養(yǎng)成仔細計算的良好習慣。3.6 15的加法 1、進一步認識加法的意義,會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2、初步體會用數的組成來計算5以內的加法是最簡便的方法。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獲得成功體驗,增強自信心。3.7 減法 初步了解減法的意義,認識減號,會讀減法算式,并能用數的組成正確口算5 以內的減法。3.8 5以內的減法1、進一步了解減法的意義,熟練口算5 以內的減法,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2、體會用數的組成來計算5以內的減法是最簡便的方法。3、結合課堂教學滲透遵守公共秩序的思想教育。3.9 加減法的練習1、能正確、較迅速地計算5以內的加法和減法。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3、初步滲透辨證統(tǒng)一的思想,體驗生活與數學的聯(lián)系。3.10 0的認識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0的兩種含義,能較工整的書寫0。2、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合作、探究能力。3、培養(yǎng)學生認真書寫的好習慣。3.11 有關0的加減法1、知識目標初步理解并掌握有關0的加減法的計算。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學會0的加減法計算。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觀察、發(fā)散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3、情感目標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初步體會函數思想。第四單元 認識圖形 4.1認識立體圖形1、通過操作和觀察,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它們的名稱;會辯認識這幾種物體和圖形。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3、通過學生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和創(chuàng)新意識。4.2我會拼圖1、通過學生動手拼一拼、擺一擺,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特征辨認和區(qū)別這幾種圖形。2、通過拼擺,使學生初步感知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第五單元 6-10的認識和加減法:5.1 6和7的認識 1、通過觀察、操作、演示,使學生熟練地數出6、7兩數,會讀、會寫這兩個數,并會用這兩個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會比較它們的大小。2、在教學過程中,滲透講衛(wèi)生、愛勞動、愛集體、與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3、通過學生觀察、操作、表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5.2 6、7的組成 1、使學生掌握6、7的組成。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5.3 6和7的加減法1、引導學生經歷根據一幅圖寫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并算出得數的探索過程,感受調換兩個相加的數的位置得數一樣的客觀事實。2、掌握得數是6和7的加法及6減幾、7減幾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相應的口算。3、利用“一圖兩式”的學習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5.4 6和7加減法的練習1、使學生能比較熟練地計算有關6、7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2、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加減法算式的寫法。 5.5 用數學1、使學生認識大括號和?號,會選擇正確的計算方法解答。2、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5.6 用數學練習課1、進一步掌握6、7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2、進一步提高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水平。3、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充滿數學,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5.7 8、9的認識 1、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數數量是8、9的物體,體會8和9的基數含義。2、了解8和9在自然數中的排列順序,會比較O一9各數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數含義。能規(guī)范正確的書寫8和9。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5.8 8、9的組成 1、讓學生在拼擺的過程中去理解掌握8和9的組成。2、引導學生通過聯(lián)想,看到一組組成,會想到另一組組成。3、讓學生在參與學習中提高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增強小組合作交流的意識。5.9 8、9的加減法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感受加減法之間的聯(lián)系,會計算8、9的加減法。2、通過課堂活動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表達能力。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探索意識、評價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5.10 8、9加減法的練習1、使學生能比較熟練地計算有關8、9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2、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加減法算式的寫法。5.11 10以內加減法的計算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掌握加減法的聯(lián)系和10以內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使學生能夠正確掌握算理,能根據已知量和問號之間的關系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列式并計算。4、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感知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5、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方面的教育。6、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集體的智慧,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意識與合作精神5.12 10的認識1、引導學生經歷認識10的過程,發(fā)展學生的數感。2、學會10的數數、認讀、寫數、大小比較和l0的組成,對10的數概念獲得全面認識和掌握。3、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觀察能力及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4、引導學生感受數l0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5.13 10的加減法1、通過復習讓學生進一步熟悉l0的組成。2、通過精心設計活動,組織教學,讓學生獨立與合作相結合,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從而掌握l0的加減法。3、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使命交流意識和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5.14 填未知加數1、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數的意義。2、會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數。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逆向思維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5.15 10加減法的練習1、使學生能比較熟練地計算有關10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2、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加減法算式的寫法。5.16 連加1、引導學生從實際情景中抽象出連加計算數學問題的過程,直觀理解連加計算的意義。2、掌握連加計算的方法,能正確地計算10以內的連加計算。3、初步學習用連加計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體會連加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5.17 連減1、使學生初步理解連減的含義,正確地掌握10以內的連減的計算。2、培養(yǎng)學生的記憶能力和想象力。3、初步感知連加、連減算式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5.18 加減混合1、認識加、減混合運算式題,掌握加、減混合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能正確計算加、減混合式題。2、能看圖列出加、減混合算式。3、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4、培養(yǎng)學生認真做題,計算正確、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5、在學習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5.19 加減混合計算的綜合練習1、通過練習使學生掌握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運算順序,能正確計算有關式題。2、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3、指導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5.20 整理和復習5.20.1 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法的整理和復習1、通過復習使學生加深對l0以內數的認識,能正確熟練地書寫010各數。2、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法的含義,熟記加法表,較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法。3、通過復習,使學生更進一步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5.20.2 10以內減法和綜合練習的整理復習1、通過減法表的復習,使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10以內減法,提高計算熟練程度。2、使學生能正確解答用圖畫表示的應用題。3、通過綜合練習,使學生對本單元所學內容進一步鞏固和加深理解。第六單元 11-20各數的認識:6.1 1120各數的認識1、會準確地讀出和數出1120各數,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及大小。2、初步認識計算單位“”和“”,直觀地了解1120各數都是由一個和幾個一組成。6.2 1120各數的寫法1、使學生初步認識“十位”和“個位”;2、認識計數器,并能正確地書寫1120各數。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遷移類推能力。3、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6.3 十幾加幾和相應的減法1、通過實際操作鞏固1120各數的認識,并為下一步學習進位加法做準備。2、運用1120各數的組成,掌握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正確地計算。6.4 十幾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混合練習通過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以及從前所學內容的混合練習,為教學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準備。6.5排隊中的學問1、通過教學使學生學會解決求兩數之間數字個數的問題。2、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和優(yōu)化策略。第七單元 認識鐘表7.1 認識整時1、使學生學會看鐘表上的整時。2、培養(yǎng)學生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生活、學習習慣。7.2 認識整時練習課1、使學生結合操作進一步學會看整時、知道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動手能力。第八單元 20以內的進位加法8.1 九加幾 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自己得出9加幾的方法;2、使學生初步理解“湊十法”,初步了解“9加幾”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并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正確計算9加幾的口算。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合作交流和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散學生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4、在學習活動中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8.2 九加幾的鞏固練習1、鞏固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的計算方法,使學生較熟練計算9加幾的口算題。2、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 3、初步滲透函數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8.3 8、7、6加幾 1、使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自主探索得出計算8、7、6加幾的各種方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湊十法”,并能正確熟練地口算8、7、6加幾。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及概括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類推能力。3、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和數學應用的意識。 8.4 8、7、6加幾的鞏固練習1、鞏固8、7、6加幾的計算,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和計算速度。2、培養(yǎng)學生細心計算和認真仔細審題的學習習慣。8.5 5、4、3、2加幾 1、使學生掌握5、4、3、2加幾可以用交換加數的方法和想大數加小數進行計算。2、培養(yǎng)學生用9、8、7、6加幾技能學習5、4、3、2加幾的計算,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遷移能力和計算能力。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和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8.6 5、4、3、2加幾的練習課 1、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和正確率,使學生能正確、迅速地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2、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和正確率。3、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8.7 用數學(一)1、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使學生會用學過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的實際問題,體驗同一個問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3、感受數學在日常工作中作用。8.8 用數學(二)1、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使學生學會用學過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求原來有多少”這類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并能正確解答。3、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8.9 整理和復習1、通過復習20以內進位加法表,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20以內進位加法表中的排列規(guī)律,初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綜合能力。2、通過20以內進位加法和10以內加減法的復習,提高學生計算能力。3、培養(yǎng)學生仔細看題的良好學習習慣。8.10 整理和復習練習課1、通過復習20以內進位加法表,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20以內進位加法表中的排列規(guī)律,初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綜合能力。2、通過20以內進位加法和10以內加減法的復習,提高學生計算能力。3、培養(yǎng)學生仔細看題的良好學習習慣。一年級下冊一、認識圖形1、平面圖形的拼組 區(qū)分正方形和長方形長方形的特點:相對的兩條長邊相等,相對的兩條短邊相等。 正方形的特點:四條邊長度都相等。 正方形(四條對稱軸) 長方形(兩條對稱軸)(2) 常見拼組: 兩個完全相同的長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長方形。 兩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長方形。 四個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長方形。2、立體圖形的拼組(?。﹨^(qū)分正方體和長方體 長方體:有6個面,相對的面相同。 正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相同,都是正方形。(2)常見拼組 兩個完全一樣的長方體,可以拼成長方體。 八個完全一樣的正方體可以拼成一個大的正方體。 當有好多個正方體重疊在一起的時候,不要忘數最底層或者最后面被遮掉的小正方體。二、20以內的退位減法1、方法:相加算減 分解法 過程: 如:129= 3 12 9 = 3 把12分解成10和2過程:想9+ 3 =12 先算:10-9=1 則12-9= 3 10 2 再算:1+2=3 12、應用題: 已知條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總數,用加法計算。問題里常見的關鍵字:一共、共、總的、原有等。 已知條件里知道了總數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減法計算。 問題里常見的關鍵字:還剩、還有、應找回等。三、分類與整理1、理解分類的含義,掌握分類計數的方法,學會自主分類,并會用簡單的統(tǒng)計表呈現(xiàn)分類計數的結果。2、學會單一標準的分類和按不同標準的分類,特別是不同分類標準,分類結果也不一樣。四、100以內數的認識1、10個十是100,讀作一百。 100是由10個十或100個一組成,它是一個三位數。2、數數時,可以一個一個的數,也可以二個二個的數,五個五個的數,十個十個的數。3、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百 十 個 (右邊) 第三位 第二位 第一位4、讀數和寫數,都從高位起。當計數器上個位或十位一顆珠子都沒有時,就寫0占位。 5、用計數器表示一個數時,計數器各數位上的珠子數和這個數的個位,十位,百位上的數字相對應。6、只有個位的數是一位數,如5、7、2; 最大的一位數是9。 有個位、十位的數是兩位數,如32、20;最小的兩位數是10,最大的兩位數是99。有個位、十位、百位的數是三位數,如100。100是最小的三位數。7、一個數,個位上是幾,表示有幾個一;十位上是幾,表示有幾個十。反之,這個數有幾個一,個位上就是幾;有幾個十,十位上就是幾。8、數的順序 百數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3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舉例:以33 34 35為例: 和34相鄰的兩個數是33和35;33 和 35中間的數是34。 比34少1的數是33,比34多1的數是35。 34前面的數是33,后面的數是35; 35比34多1,33比34少1。 以52為例: 52和60之間的數是:53、54、55、56、57、58、59 ;(即大于52小于60的所有數) 52前面的五個數是:51、50、49、48、47;后面的五個數是:53、54、55、56、57。 52前面的第五個數是:47;后面的第五個數是:57。9、兩位數比較大小,先看十位,十位上大的數就大,當十位相同時,就比個位,個位大的數就大。10、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用法。 兩個數相差很大時就用多得多,少得多。相差很小時就用多一些,少一些。例如:37 6 34 相比較后,37和6相差很大,就說37比6多得多或6比37少得多。 37和34相差很小,就說37比34多一些或34比37少一些。11、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如:30+2=32 (想:3個十和2個一組成的數是32。) 322=30(想:32里去掉2個一,剩下3個十)口算方法:個位相加,十位不變;個位相減,十位不變。五、認識人民幣1、1元=10角(1元錢可以換10個1角) 1角=10分(1角可以換10個1分) 1元=100分(1元錢可以換10個10分,即100分)2、簡單的計算: 單位相同,才能相加減。也就是元和元,角和角,分和分單位都相同的才能計算。課本51頁。3、小數表示法。 小數點左邊是幾表示幾元,小數點右邊第一位是幾表示幾角,第二位是幾表示幾分。 寫作幾元幾角幾分時,是0的可以不寫出。 左 右 元 。 角 分 小數點 六、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1、100以內的加減法的口算,相同數位相加減,從個位算起,個位加減個位,十位加減十位。要算得即對又快,必須分清不進位,進位,不退位,退位。進位加法可用接數法計算。2、用豎式計算進位加法時: 數位對齊,即個位對齊個位,十位對齊十位。 從個位算起,個位滿10向十位進1。 十位要加上個位進上來的1。 如:24 + 8=32 十 個 2 4+ 1 83 23、用豎式計算退位減法時: 數位對齊,即個位對齊個位,十位對齊十位。 從個位算起,個位不夠減,向十位退1,個位作10,個位計算完成后,十位要減去1。如:368=28 十 個。 103 6 8 2 84、各類分解法(1)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 35 + 2 =3 7 想:先算:5+2=7 30 5 再算:30+7=5 7進位: 35 + 8 =43 35 + 8 =43 想:先算:5+8=13 想:先算:35+5=40 30 5 再算:30+13=43 5 3 再算:40+5=45 13 40不退位: 35 2 =3 3 想:先算:52=3 30 5 再算:30+3=33 退位: 35 8 =27 想:個位不夠減,從十位拿出一個10和個位合起來再 減,十位3個十拿掉1個十,剩2個十,即20。 20 15 先算:15-8=7 再算:20+7=277 個位不夠減時,要從十位拿出1個十,與個位數合在一起再減,同時十位數必須減少1。(2)兩位數加、減整十數35 + 20 =55 35 20 =55 想:先算:30+20=50 想:先算:3020=10 30 5 再算:50+5=55 30 5 再算:10+5=15 50 105、補充:各部分名稱相應計算公式加法算式加數+加數=和加數=和加數減法算式被減數減數=差被減數=差+減數 減數=被減數差七、找規(guī)律1、通過顏色,形狀找規(guī)律。2、通過數字的變化找規(guī)律,當每個數都不相同時,先算出每兩個數之間相差幾,然后再找規(guī)律。常用規(guī)律:單數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雙數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長度單位1.1 統(tǒng)一長度單位 1、學生初步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知道長度單位的作用。2、讓學生在具體活動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計量單位去測量同一長度,來經歷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1.2 認識厘米 用厘米量1、認識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進行正確地測量物體。(限整厘米)2、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實踐活動了解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3、在建立長度觀念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第二單元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2.1 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1、在具體情境下,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的道理。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時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初步掌握筆算加法的法則,能熟練的計算。3、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書寫工整的習慣。2.2 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1、通過學生的交流,發(fā)現(xiàn)以內兩位數進位加法的多種計算方法,體驗算法的多樣性。2、能選擇合理的算法,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3、能運用數學知識嘗試解決問題。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2.3 兩位數加兩位數練習課1、鞏固兩位數與兩位數的加法運算,加深加法意義的理解,為退位減法的學習做準備。2、讓學生有機會在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造的氣氛中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3、引導學生在辨識的練習中體驗數學學習的趣味性、挑戰(zhàn)性,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學習的能力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2.4 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法)1、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學問題,逐步培養(yǎng)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2、鼓勵學生進行算法探索,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的筆算方法。3、結合情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2.5 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2、通過情景的創(chuàng)設,增強學生的愛國這情。2.6 兩位數減兩位數(練習課)1.通過練習,使學生掌握兩位數與兩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較正確、熟練地計算兩位數與兩位數的加減法。2.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檢查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2.7 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1、引導學生學習用減法解決“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的問題。2、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100以內的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3.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生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8 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練習課)1、使學生能夠熟練運用所學的100以內的加減法知識解決“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的簡單問題。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9 連加、連減1、通過同學間的交流,掌握用豎式連寫的方法,會正確計算三個數的加、減法。2、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計算習慣。3、鞏固100以內的加、減法。2.10 加減混合1、使學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內數的加減混合的方法。2、發(fā)展學生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2.11 加、減法估算1、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加、減法估算,并說明估算的思路。2、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培養(yǎng)數感,體會算法多樣化的思想。2.12 整理與復習1、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100以內數的加減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2、通過練習,培養(yǎng)學生提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培養(yǎng)學生分析、概括、和運用知識的能力。2.13 我長高了1、進一步鞏固對長度單位的實際感知,鞏固測量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互相合作的精神。2、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對統(tǒng)計知識的掌握,并通過統(tǒng)計表獲得一些有用的信息。3、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第三單元 角的初步認識2.1 角的初步認識1、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尺畫角。2、結合生活情景能辨認角。2.2 直角的初步認識結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動,學生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2.3角在生活中的應用緊密結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動,學生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應用。第四單元表內乘法(一)4.1 乘法的初步認識 1、通過動手操作等實踐活動,使學生能夠正確理解乘法的含義。2、認識乘號、因數、會讀寫乘法算式。4.2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使學生知道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稱,被乘數和乘數在乘法算式中的位置。會正確地寫出乘法算式。4.3 練習課(一)1、通過動手操作等實踐活動,使學生能夠正確理解乘法的含義。2、會讀寫乘法算式。4.4 練習課(二)使學生熟悉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稱,因數和因數在乘法算式中的位置。會正確地寫出乘法算式。4.5 5的乘法口訣 1、學生知道5的乘法口訣的來源,初步記住一5的乘法口訣。2、會用口訣進行計算。3、過乘法口訣的學習,訓練學生觀察、比較和歸納的努力 4.6 2、3、4的乘法口訣 1、使學生知道2、3、4乘法口訣的來源,初步記住2、3、4的乘法口訣。2、初步會計算4以內的兩個數相乘4.7乘加和乘減1、使學生學會用含有乘加或乘減的算式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減的算式的運算順序。3、能夠正確地進行乘加或乘減的運算,并通過計算幫助自己記憶乘法口訣。4、進一步學會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建立對數學學習的興趣。4.8簡單的乘法應用題1、學會用乘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2、進一步提高學生收集數學信息,發(fā)現(xiàn)數學問題的能力。3、通過解決問題,樹立學生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形勢下的現(xiàn)代漢語考試試題及答案
- K2學校STEM課程實施效果2025年課程實施效果分析與改進報告
- 2長租公寓行業(yè)盈利模式變革與2025年市場前景展望報告
- 企業(yè)級知識管理與應用-基于數字化、尤其是基于數孖的技術革新
- 基于數字化的企業(yè)辦公文化建設探討
- Photoshop調色板應用題目及答案
- Photoshop性能優(yōu)化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工業(yè)互聯(lián)網NFV技術在工業(yè)互聯(lián)網設備連接與控制中的應用實踐報告
- Photoshop調色板使用詳解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裝備制造業(yè)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的技術創(chuàng)新評價體系研究報告
- 安全生產與破窗理論
- 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路演課件
- 2020年7月大學英語英語四級考試真題組合卷
- 供應鏈運營與生產交付管理教材
- 《欣賞課敦煌莫高窟》課件
- 幼兒體重控制知識講座
- 提升供應商管理能力計劃
- 碳化硅與氮化鎵功率器件
- 內鏡下擴張術的臨床應用最終版
- 汽車資產評估報告
- 投資項目評估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jié)答案2023年下中央財經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