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教學實錄.doc_第1頁
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教學實錄.doc_第2頁
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教學實錄.doc_第3頁
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教學實錄.doc_第4頁
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教學實錄.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岳陽樓記(第三課時)課堂實錄師:同學們,讀了本文,你有什么問題呢?生:為什么要把遷客騷人的心情和古仁人的心情進行對比?生:“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這句話怎么理解?生:本文前面說“屬予作文以記之”,既然如此,作者為什么要寫“古仁人之心”呢?生:結(jié)尾寫“微斯人,吾誰與歸”這句話有什么用意?生:三、四段的內(nèi)容感覺是對比,到底是怎么對比的?師:本文最明顯的對比是三、四兩段,這兩段都寫了洞庭湖的景色和遷客騷人的心情。大家自由朗讀這兩段,想想:景色是怎么對比的?心情是怎么對比的?(課件景色是怎么對比的?心情是怎么對比的?) (學生自由朗讀三、四段)生:陰天就悲,晴天就喜。師:那么,我們齊讀一下這兩段。(學生齊讀)師:大家讀出對比的感覺了嗎?生:沒有!師:先看第三段,大家覺得應(yīng)該怎么讀?用什么樣的感情和語氣?生:用低沉的、悲哀的。師:語速呢?生:緩慢的。師:同學們自由練習一下第三段。(學生們自由練習朗讀第三段)師:誰來展示一下?生讀。師:第四段應(yīng)該用什么樣的感情、語氣讀?生齊:歡快的!師:大家自由練習一下第四段。(學生們自由練習朗讀第四段)師:誰來展示一下?生讀。師:找兩名同學讀一下。一個讀第三段,一個讀第四段,要表現(xiàn)出對比的特點。(兩名同學起立,分別讀三、四段)師:老師范讀一下!(師讀三、四段。讀畢,同學鼓掌。)師:同學們用這種表演式的感覺一齊來朗讀一下這兩段!(生齊讀,較之前有了明顯的進步。)師:具體來看看,景色怎么對比的?生:“陰風怒號、濁浪排空”與“波瀾不驚”的對比。生:“淫雨霏霏”與“春和景明”的對比。生:“日星隱曜、山岳潛形”與“岸芷汀蘭、郁郁青青”的對比。師:對比雙方是什么呢?生:一個是山都看不見了,一個是能看見茂盛青翠的花草。師:有點道理。有沒有別的意見?生:我覺得“日星隱曜、山岳潛形”與“上下天光、一碧萬頃”進行對比。因為一個是沒有光了,山都看不見了。一個是上下天色湖光,一片碧綠。師:都是從整體上寫陰和晴。有沒有人的活動呢?生:有!陰天“商旅不行,檣傾楫摧”和晴天“漁歌互答”,這也是對比。師:說得好。景色還有對比呢?生:有!“虎嘯猿啼”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的對比。師:這怎么對比的?生“虎嘯猿啼”感覺很陰森悲涼,“浮光躍金、靜影沉璧”這樣的月光景色很美麗,給人以喜悅的感覺。師:這兩段都寫到晚上的景色,怎么對比的?生:“薄暮冥冥、虎嘯猿啼”和“長煙一空、皓月千里”的對比。一個昏暗陰森,一個明亮美麗。師:說得好!有沒有聲音的對比呢?生:有?!盎[猿啼”和“漁歌互答”的對比。一個恐怖,一個歡快。師:同學們找得真不錯!我有個疑問哈。為啥陰天不寫“岸芷汀蘭”呢?陰天應(yīng)該也有呀。生:因為“岸芷汀蘭、郁郁青青”這樣的景色很優(yōu)美,不適合在第三段里寫。生:那樣就不易表達出遷客騷人的悲傷心情了。生:那樣和第三段的景色氣氛也不搭配、不和諧。師:同學們說得不錯啊。還有一個原因,陰天看得到“岸芷汀蘭”嗎?生(齊):看不到!因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師:同學們說晴天的傍晚也該有虎嘯猿啼呀。為啥不寫呢?生:因為那樣會生出悲涼,不利于表達遷客騷人在晴天觀景時的“喜”的心情。師:說得不錯!同學們看遷客騷人的心情是怎么對比的?生:“悲”和“喜”的對比。師:怎么“悲”?怎么“喜”?生:“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是“悲”;“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是“喜”。師:同學的問題有遷客騷人與古仁人的心情對比有什么作用?那得先明確遷客騷人與古仁人的心情怎么對比的?遷客騷人是陰天就悲,晴天就喜(板書:陰悲 遷客騷人晴喜 )古仁人的心情是這樣嗎?生(齊):不是!師:古仁人的感情什么樣?生(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師板書: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師:遷客騷人既然與古仁人的心情形成對比。我們看古仁人的心情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么遷客騷人的心情就是生(齊):以物喜,以己悲?。◣煱鍟阂晕锵?,以己悲)師:什么叫“以物喜,以己悲”?生(齊):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師:古仁人呢?生(齊):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師:遷客騷人受外界環(huán)境和個人得失的影響,古仁人卻不受這些影響。古仁人的“仁”字是什么意思?生:品德高尚。師:古仁人的品德高尚肯定不只表現(xiàn)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上。還表現(xiàn)在哪些語句上呢?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第五段來思考。(課件:朗讀課文第五段。思考:哪些語句體現(xiàn)了“仁”?)(同學朗讀)生: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生:進亦憂,退亦憂。生: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師:具體說說這些語句怎么表現(xiàn)了“仁”?(課件:反復朗讀體會仁: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進亦憂,退亦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讓我們反復朗讀這幾話。看看你喜歡把重音放在哪個字上?(學生自由朗讀)師:先看“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這句話。誰來說說你喜歡把重音放在哪個字上?并試著讀一下。然后大家跟著齊讀。生:放在“憂”上。(生讀。生齊讀。)生:放在“君”和“民”上。(生讀。生齊讀。)生:放在“高”和“遠”上。(生讀。生齊讀。)生:放在“居”和“處”上。(生讀。生齊讀。)師:再來看“進亦憂,退亦憂”這句話。生:放在“亦”上。(生讀。生齊讀。)生:放在“憂”上。(生讀。生齊讀。)生:放在“進”和“退”上。(生讀。生齊讀。)師:最后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生:放在“先”和“后”上。(生讀。生齊讀。)生:放在“憂”和“樂”上。(生讀。生齊讀。)生:放在“天下”上。(生讀。生齊讀。)師:同學們想想,為什么自己要重讀這些字。結(jié)合課件的問題前后小組討論一下。(小組討論)生:我重讀君和民是因為體現(xiàn)了憂君憂民。師:憂君憂民?生:他沒有擔心自己的事,他應(yīng)該是憂慮民生、憂慮君主。師:大家有沒有想過他憂慮君主什么?憂慮百姓什么?生:他憂慮君主不用好人,只用壞人。師:這國家就生:滅了。廢了。師:憂君其實就是憂國。對嗎?嗯。生:憂民就是怕百姓吃不飽、穿不暖,怕他們生活不好。師:那這樣看來“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憂君憂民確實能夠表現(xiàn)古仁人的高尚。對吧。剛才有同學說他就沒憂自己,沒寫自己。還有沒有什么地方體現(xiàn)高尚?生:高和遠。師:說說看!生:做大官了自己吃飽了就不用想什么了,但他還憂慮百姓吃飽沒吃飽,生活怎么樣。師:做那么大官自己吃飽了就行了唄。要是我想,遷客騷人居廟堂之高一定會喜,處江湖之遠一定會憂。對不對?可是古仁人不這樣。請繼續(xù)說生:處江湖之遠他自己也是一個老百姓,但他首先想的不是自己家的那點雞毛蒜皮的事,他首先想的是君主。如出師表中所寫的那樣“親賢臣,遠小人”師:他想是不自己的的謫遷,不是自己家的雞毛蒜皮。他想的是什么,是君主,君主有沒有任用賢臣哪,有沒有給國家治理得更好啊。生:進和退。進是指他進朝作官,退是指他退隱為民。師:說說看!那怎么體現(xiàn)高尚的?生:他進朝為官沒有因為自己身份尊貴忘記了百姓的生活。師:沒忘本。是嗎?生:對。自己退隱為民時沒有因為自己身份卑賤而傷心,而是又擔心君主。師:有這么一句話叫“天下興亡”生(齊):匹夫有責!師:是這樣。對吧。在任何情況下都始終憂心不改,憂國憂民,憂君憂民。還有沒有?生:“先”和“后”?!跋取笔窃谔煜氯藨n之前先憂,“后”是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師:(對其他同學)他覺得這塊兒能體現(xiàn)高尚。能不能繼續(xù)說?生:因為在天下的人擔憂之前先擔憂,在天下的人快樂之后才快樂。師:我給范仲淹的這兩句話改一下,“為天下之憂而憂,為天下之樂而樂”。大家想一下,我改完之后,和原句有沒有區(qū)別?哪個境界更高?生(齊):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生: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比如說天下發(fā)生了一個壞事,天下人為之憂慮,古仁人已經(jīng)先替天下人憂慮了。等天下人都享受了好事的好,才感受到它的快樂,范仲淹才感受快樂。師:為君為民為天下先憂后樂,這就是古仁人。同學們能不能給這句話寫個上聯(lián)?寫寫遷客騷人呢?(老師板書:為君為民為天下先憂后樂)(學生動筆寫)生:為錢為權(quán)為自己先喜后悲。師:為啥先喜后悲?生:因為有錢他就快樂,沒錢他就悲傷呀。師:那叫或喜或悲。請坐!生:為物為己為得失或喜或悲。師:好!她說為物為己為得失或喜或悲。(老師板書:為物為己為得失或喜或悲)師:同學們,當初有同學不懂遷客騷人和古仁人兩方面怎么對比的。其實他們心情的不同反映了什么不同?生:層次不同。師:怎么不同?生:遷客騷人為自己著想,古仁人為天下著想。師:這叫什么不同?生:覺悟不同。師:覺悟不同。思想不同。境界不同。通過這樣的對比,通過這種對比,我們就能感受作者的情感傾向。一開始有同學說寫岳陽樓就寫岳陽樓唄,景色都寫完了,“屬予作文以記之”,都寫完了,為啥還非得寫古仁人之心呢。同學們想一想,他為了說古仁人的什么呀。生(齊):品德高尚。師:哪句話看出品格最高尚?生: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課件:主旨: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師:那它就是本文的主旨。咱們一起讀一遍。生(齊):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師:記得有同學有問題說“噫,微斯人,吾誰與歸”這句話有什么用意?咱們從朗讀入手,品一品“噫”這個詞能讀出什么味道來?大家自己練習一下。(生練習讀這句話)生:對皇帝不用他的氣憤。讀出氣憤。師:哪塊寫出氣憤了?生:自己猜的。師:自己猜的不行。還有誰讀?生:無奈。師:無奈于什么?生:別人不重用他。生:遺憾。遺憾沒有和他一樣的人。生:贊美。贊美滕子京和他一樣。師:你怎么讀出贊美的?生:因為滕子京和古仁人都是這樣的人。師:因為滕子京就是這樣的人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滕子京是這樣的人嗎?生(齊):是!師:理由呢?生:“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師:能不能自己的話說說?(生翻譯了一遍)師:看來滕子京屬于古仁人這樣的人。是不是?同學們說到“斯人”是古仁人,是滕子京,還是誰是斯人呢?微斯人,吾誰與歸?(老師重讀“吾”)生:還有范仲淹自己。師:怎么知道呢?生:因為“吾誰與歸”。師:啥意思?生:我同誰一道呢?師:嗯。他希望和這樣的人一道。這說明他也是這樣的人。他也是這樣的人,有什么依據(jù)呢?大家說一說。生:因為他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師:這句話是在原文中抽出來的,原句怎么寫的?大家讀一讀。生: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師:什么意思?生: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吧。師:還是猜測的語氣的。誰說的話?生:范仲淹說的。生:和他一樣的一類人。師:到底誰說的?寫沒?生(齊):沒。師:范仲淹代古圣賢立言,代替古圣賢說這樣的話。所以范仲淹也是這樣的人。寫岳陽樓為啥還要寫古仁人,同學前面那個問題還是沒有辦法真正解決。還是從這句話生發(fā)。“噫!微斯人,吾誰與歸?”他贊美滕子京,他感嘆世上這種崇高境界的人太少太少了??呻泳┱媸沁@樣的人嗎?同學們我要介紹介紹滕子京的另一面。滕子京很有才華,正如文中所寫“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確實,從這一點來說,他確實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墒沁@樣的人,他這個人雖然才高志大,但常發(fā)牢騷,這些牢騷話傳到范仲淹的耳朵里,范非常怕他這個老同學滕子京嘴巴惹禍,想規(guī)勸他又苦于沒有機會。當滕子京重修岳陽樓寫信給范仲淹托范為岳陽樓寫一份宣傳廣告時,范仲淹正好借這個機會曲折地規(guī)勸滕子京,讓他向古仁人學習。讓他做到什么呢?生(齊):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師:這樣崇高的思想境界范仲淹希望老友滕子京能做好的。你是不是這樣的人呢?生(個別):是!師:有的同學說是。更多的同學沒吱聲,大家可能想,這樣的境界太高了。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