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臨床路徑」.doc_第1頁
「帶狀皰疹臨床路徑」.doc_第2頁
「帶狀皰疹臨床路徑」.doc_第3頁
「帶狀皰疹臨床路徑」.doc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帶狀皰疹臨床路徑(2009年版)一、帶狀皰疹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一)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帶狀皰疹(不伴有并發(fā)癥)(ICD-10:B02.9)(二)診斷依據。根據臨床診療指南-皮膚病與性病分冊(中華醫(yī)學會編著,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臨床技術操作規(guī)范-皮膚病與性病分冊(中華醫(yī)學會編著,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皮疹為單側性。2.沿周圍神經分布而排列成帶狀、簇集成群的水皰。3.可伴有神經痛。(三)治療方案的選擇。根據臨床治療指南-皮膚病與性病分冊(中華醫(yī)學會編著,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臨床技術操作規(guī)范-皮膚病與性病分冊(中華醫(yī)學會編著,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抗病毒劑。2.止痛:藥物治療。3.物理治療。4.神經營養(yǎng)藥。5.糖皮質激素。6.免疫增強劑。(四)標準住院日為7-14天。(五)進入路徑標準。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ICD-10:B02.9帶狀皰疹(不伴有并發(fā)癥)疾病編碼。2.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但在住院期間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六)入院第1天。1.必需的檢查項目:(1)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大便常規(guī);(2)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感染性疾病篩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X線胸片、心電圖。2.根據患者病情選擇的項目:(1)腫瘤相關篩查:腫瘤抗原及標志物,選擇行B超、CT、MRI檢查,消化道鋇餐或內窺鏡檢查;(2)創(chuàng)面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七)藥物的選擇與治療時機。1.抗病毒劑:阿昔洛韋等,用藥時間為1周左右。2.止痛藥物:非甾體類抗炎藥、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卡馬西平、曲馬多、加巴噴丁等,用藥時間視病情而定。3.神經營養(yǎng)藥:甲鈷銨、腺苷鈷銨、維生素B1等,用藥時間視病情定。4.糖皮質激素:潑尼松等,用藥時間視病情而定,一般為3-10天。5.免疫調節(jié)劑:胸腺肽、丙種球蛋白等,用藥時間視病情而定。 6.局部藥物:爐甘石洗劑、抗病毒及抗菌制劑、外用止痛劑等,用藥時間視病情而定。7.抗生素:必要時使用,應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衛(wèi)醫(yī)發(fā)2004285號)執(zhí)行,根據創(chuàng)面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結果及時調整用藥。8.物理治療:可選用氦氖激光或半導體激光、紫外線等,治療時間視病情而定。9.支持治療及并發(fā)癥的治療。(八)入院后復查的檢查項目。 面繼發(fā)感染者 根據患者情況復查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等。 (九)出院標準。 1.皮疹痊愈:無水皰、皮疹或創(chuàng)面已結痂。2.沒有需要住院處理的并發(fā)癥。(十)變異及原因分析。1.神經痛劇烈、常規(guī)治療無效者,需請神經內科或鎮(zhèn)痛科會診協(xié)助治療。2.伴有其他基礎疾病或并發(fā)癥,需進一步診斷及治療或轉至其他相應科室診治,延長住院時間,增加住院費用。二、帶狀皰疹(不伴有并發(fā)癥)臨床路徑表單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帶狀皰疹(不伴有并發(fā)癥)(ICD-10:B02.9)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 門診號: 住院號: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標準住院日:7-14天時間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主要診療工作 詢問病史及體格檢查 完成住院病歷 完成初步的病情評估和治療方案 患者或其家屬簽署“告知及授權委托書” 上級醫(yī)師查房 根據實驗室檢查的結果,完成病情評估并制訂治療計劃 必要時請相關科室會診 簽署“接受糖皮質激素治療知情同意書”(必要時)重點醫(yī)囑長期醫(yī)囑: 皮膚科護理常規(guī) 普食 抗病毒劑 止痛藥 營養(yǎng)神經藥 局部藥物治療 物理治療(必要時)臨時醫(yī)囑: 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大便常規(guī) 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感染性疾病篩查 胸片、心電圖 腫瘤抗原及標志物,選擇行B超、CT、MRI檢查,消化道鋇餐或內窺鏡。(必要時) 創(chuàng)面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必要時)長期醫(yī)囑: 免疫增強劑(必要時) 止痛藥(必要時) 糖皮質激素(必要時)臨時醫(yī)囑: 相關科室會診(必要時)主要護理工作 進行疾病和安全宣教 入院護理評估 制定護理計劃,填寫護理紀錄 靜脈取血(當天或明晨取血) 指導病人進行心電圖、胸片等檢查 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填寫護理紀錄 創(chuàng)面護理病情變異記錄無 有,原因:1.2.無 有,原因:1.2.護士簽名醫(yī)師簽名時間住院第3-6天住院第7-14天(出院日)主要診療工作 上級醫(yī)師查房 注意觀察皮疹及疼痛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觀察并處理治療藥物的不良反應 患者或其家屬簽署“自費用品協(xié)議書”、“輸血治療同意書” (泛發(fā)性或出血壞死型患者需使用丙種球蛋白療法時) 主治醫(yī)師進行診療評估,確定患者是否可以出院 完成出院小結 向患者及其家屬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項,預約復診日期 并發(fā)惡性腫瘤的患者告知其前往相應科室治療重點醫(yī)囑長期醫(yī)囑: 抗生素:根據創(chuàng)面培養(yǎng)及藥敏結果用藥 丙種球蛋白(必要時) 停糖皮質激素(根據病情) 停止痛藥(根據病情)臨時醫(yī)囑: 復查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必要時)長期醫(yī)囑: 停/調整抗生素(根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