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初中復習閱讀題集).ppt_第1頁
《三國演義》(初中復習閱讀題集).ppt_第2頁
《三國演義》(初中復習閱讀題集).ppt_第3頁
《三國演義》(初中復習閱讀題集).ppt_第4頁
《三國演義》(初中復習閱讀題集).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三國演義 第一講 三國演義 開欄小語 俗話說 亂世英雄起四方 在三國時代的亂世中 各路諸侯都自稱英雄 然而 曹操卻聲稱當時只有兩個人可以稱為英雄 一個是曹操本人 那么另一個被曹操看重的人會是誰呢 選中 易中天品三國之青梅煮酒 三國是一個風云變幻 英雄輩出的時代 不知多少蓋世英雄在那里大顯身手 叱咤風云 正可謂江山如畫 一時多少豪杰 讓我們走進千年前紛亂的歷史 去感受宏大的歷史變遷 卻印證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講壇上的三國與羅貫中的三國竟有怎樣的異同 1 了解 三國演義 故事的時代背景 2 了解 三國演義 主要人物 3 了解 三國演義 主要故事情節(jié) 4 理解 三國演義 的藝術(shù)特色 5 熟讀 三國演義 中的重要精彩片段 目標導航 走進名著 名著亮相 三國演義 是我國古代長篇章回小說的開山之作 描寫了三國時期的歷史故事 表現(xiàn)了統(tǒng)治者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 三國演義 是我國古代歷史演義小說的代表作 明代小說家羅貫中依據(jù)有關(guān)三國的歷史 雜記 在廣泛吸取民間傳說和民間藝人創(chuàng)作成果的基礎(chǔ)上 加工 創(chuàng)作了這部長篇章回小說 小說通過驚心動魄的軍事 政治斗爭 運用夸張 對比 烘托 渲染等藝術(shù)手法 成功的一塑造了諸葛亮 曹操 關(guān)羽 張飛等一批鮮明 生動的人物形象 在中國古典小說中 三國演義 具有特殊的地位 近300年來 被人們稱為 第一才子書 或 第一奇書 放射出經(jīng)久不衰的歷史魅力和藝術(shù)魅力 作者名片 羅貫中 1330約 1440約 元末明初小說家 戲曲家 名本 字貫中 號湖海散人 山西太原人 羅貫中是我國元末明初的一位杰出的古典小說家 是他把意回體小說這一文學式樣推向成熟的階段 后來的很多學者和作家曾給予他極高的評價 把他同馬司遷 關(guān)漢卿相提并論 他的偉大的文學創(chuàng)作成就 成為中國文學 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珍貴財富 他所創(chuàng)作的 三國志通俗演義 不僅在國內(nèi)家喻戶曉 婦孺皆知 而且被翻譯成十多個國家的文字 風行全世界 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 在國外 他的 三國演義 被稱之為 一部真正具有豐富人民性的杰作 第一位知名的藝術(shù)大師 諸葛亮 諸葛亮 號臥龍 181 234 字孔明 三國蜀漢瑯琊郡陽都人 今山東省沂水縣 少年時父母雙亡 逐隨叔父避亂荊州 隱居于南陽隆中 常自比管仲 樂毅 愛唱 梁父吟 結(jié)交龐德公 龐統(tǒng) 司馬徽 黃承彥 石廣元 崔州平 徐庶等名士 其智謀為大家所公認 人稱 臥龍 娶黃承彥之女為妻 181年 誕生于瑯邪 207年 因劉備三顧茅廬 而出山輔之 208年 說服孫權(quán)抵御曹操于赤壁 214年 被封軍師將軍 221年 被封蜀國丞相 225年 討伐南蠻 將其平定 諸葛亮治國治軍的才能 濟世愛民 謙虛謹慎的品格為后世各種杰出的歷史人物樹立了榜樣 歷代君臣 知識分子 人民群眾都從不同的角度稱贊他 歌頌他 熱愛他 可以說 諸葛亮在歷史上的巨大影響已超過了他在三國歷史上的政治軍事實踐 三國演義 雖然突出了諸葛亮一生性格 品德 功業(yè)等的積極方面 但又把它無限夸大 把他描寫成智慧的化身 忠貞的代表 并將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 魯迅評論說 狀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 因此 三國演義 中的諸葛亮不是真實的歷史人物 而是歷史小說人物 名人點擊 劉備 劉皇叔 161 223 中國三國時期漢國 習稱蜀國 開國君主 漢昭烈帝 字玄德 涿郡涿縣人 漢朝皇室疏宗 早年販履織席為業(yè) 好交結(jié)豪俠 靈帝末年 從官府進行鎮(zhèn)壓黃巾起義有功 任安喜尉 后投靠公孫瓚 徐州牧陶謙為曹操所攻 備率兵相救 陶謙死 劉備據(jù)其遺命 代為徐州牧 與盤踞壽春的袁術(shù)相拒 為另一軍閥呂布所乘 敗歸曹操 很為曹操看重 因謀殺曹操事泄 逃到徐州 統(tǒng)眾數(shù)萬人 建安五年 200 被曹操擊破 往依袁紹 官渡之戰(zhàn)后南奔劉表 因聲望日高 劉表對他有所防備 十三年 曹操南伐 劉表去世 子劉琮降 劉備逃至夏口 采納諸葛亮之議 與孫權(quán)聯(lián)合 大敗曹操于赤壁 見赤壁之戰(zhàn) 據(jù)有荊州之地 十六年 率軍數(shù)萬人應(yīng)益州牧劉璋之請 西入蜀 后劉備攻下成都 推翻劉璋統(tǒng)治 奪得益州 二十四年 擊斬曹操大將夏侯淵 曹操率軍親征 無功而還 劉備遂占領(lǐng)漢中 為漢中王 同年 關(guān)羽被殺 荊州為孫權(quán)奪去 蜀國規(guī)模自此基本確定 陳壽對劉備的評價是 弘毅寬厚 知人待士 蓋有高祖之風 英雄之器焉 及其舉國托孤于諸葛亮 而心神無二 誠君臣之至公 古今之盛軌也 機權(quán)干略 不逮魏武 是以基宇亦狹 但他 折而不撓 終不為下 在 三國演義 中 作者把劉備描寫成 仁 的代表 漢室皇權(quán)正統(tǒng)的繼承者 因而對劉備的仁愛 寬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著力描畫 極盡夸張 但在突出其 仁愛 時卻又落入了 無能 一面 給人以 無能 和 虛偽 的感覺 電視劇中的劉備常常以淚洗面 哭與淚雖然表現(xiàn)了劉備的 仁 但又給人以劉備的天下是哭出來的印象 扭曲了劉備是 梟雄 人杰 的真實形象 關(guān)羽 關(guān)羽 字 河東解梁 今山西運城市常平村 人 東漢末年 他與劉備 張飛結(jié)義起兵 共建蜀漢大業(yè) 官拜前將軍 封漢壽亭侯 于公元219年 兵敗麥城 卒別人世 有 桃園三結(jié)義 義薄云天 單刀赴會 驍勇蓋世等生平軼事 他以忠義仁勇著稱于世 倍受人們崇仰 加之歷代統(tǒng)治者屢次加封倡導 使其之靈侯而王 王而帝 帝而圣 步步青云 千秋奉祀 位齊孔圣 歷史上的關(guān)羽為 萬人之敵 一虎將 傲上而不悔下 恩怨分明 以信義著稱 但 剛而自矜 勇猛有余 智略不足 馬超投降劉備后 封為平西將軍 時關(guān)羽督荊州 修書與諸葛亮 問超人才可誰比關(guān)羽的 絕倫逸群 關(guān)羽 省書大悅 以示賓客 這是典型的有勇少謀的武將性格 但在 三國演義 中 因為他是劉備陣營中的人 又有講信義的特點 所以 就被塑造成 義 的化身 他跟隨劉備 不避艱險 下邳被俘 投降曹操 但心系劉備 只是有感于曹操待他甚厚 因而在離曹歸劉前為曹操殺了袁紹的大將顏良 解白馬之圍 但是 三國演義 中寫關(guān)羽下邳投降時相約三事 曹操以三日一小宴 五日一大宴的厚禮待他等卻是子虛烏有 總之 在 三國演義 中 作者是不惜筆墨 把關(guān)羽刻畫成 義重如山之人 因而其形象也被嚴重的扭曲了 張飛 字翼德 冀州涿郡涿縣人氏 蜀漢名將 張飛與劉備 關(guān)羽在桃園結(jié)義 張飛排行第三 隨劉備征討黃巾賊 立下大功 使劉備受封平原相 徐州城破 張飛占據(jù)古城 自任縣令 讓無家可歸的劉備有了安身之處 曹操平定荊州 張飛引二十余騎 立馬于長阪橋 三聲喝退曹軍百萬雄兵 保劉備于平安無恙 劉備入蜀后 張飛率軍沿江而上 攻略城池無數(shù) 并且義釋大將嚴顏 后被封為蜀漢五虎大將之一 關(guān)羽死后 張飛悲痛萬分 每日飲酒鞭打部下 為其帳下張達 范疆趁睡覺時殺死 曹操 曹操 155 220年 字孟德 小名阿瞞 譙 今安徽亳縣 人 他是歷史上最有爭議的人物之一 肯定他的 說他胸懷大志 唯才是舉 芟夷群丑 平定北方 登高必賦 文武兼資 御軍三十余年 自著兵書十萬余言 是個大政治家 大軍事家 大文學家 否定他的 說他 名托漢相 實為漢賊 是個善于玩弄權(quán)術(shù) 殘忍嗜殺的 奸雄 而歷史小說 三國演義 則無疑大大的強化了曹操作為奸雄的一面 由于 三國演義 的普及 所以曹操就留下了千古罵名 他的個人形象 也幾乎被定格在 三國演義 的形象上了 從那以后的許多文學作品 都把曹操塑造的非常不堪 他無賴 嗜殺 殘忍 虛偽 在京劇之中 藝術(shù)家給他的是一個白鼻子 是一個用來取笑的小丑 大江東去 浪涌浪卷 千古人物 已煙消云散 當時具體情形 已經(jīng)難以考察 幾卷史書 也難以還原當初鮮活的形象 撇開道德色彩不論 單論才藝 韜略 曹操無疑是三國之中的佼佼者 比孫權(quán) 劉備不知強多少倍 首先就文學成就而言 曹操的地位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都是極為崇高的 他的四言詩 甚至可以說是卓絕千古 后無來者 在用人方面 他能夠知人善任 史言曹操 知人善察 難眩以偽 拔于禁 樂進于行陳之間 取張遼 徐晃于亡虜之內(nèi) 皆佐命立功 列為名將 其余拔出細微 登為牧守者 不可勝數(shù) 魏書 孫權(quán)謂操 御將 自古少有 三國志諸葛謹傳 史家對曹操的教令頗為贊賞 胡三省認為操以 遼 典勇銳 使之戰(zhàn) 樂進持重 使之守 由上可知 操是善于用將的 此外 曹操還能夠因才授職 建安元年 為解決軍糧供應(yīng)問題 操用棗祗 韓浩等議 興辦屯田 后命任峻為典農(nóng)中郎將 據(jù) 三國志 任峻傳 記載 軍國之饒 起于棗祗而成于峻 至于象郭嘉 荀彧等這樣的卓越文臣 曹操更是招用有術(shù) 不中這些好的方面復贅言 周瑜 歷史上的周瑜 性度恢廓 謙讓服人 有 雅量高致 劉備稱他 文武籌略 萬人之英 孫權(quán)則贊他有 王佐之資 但在 三國演義 中 周瑜成了諸葛亮的墊底人物 寫周瑜 是為了抬高諸葛亮 因此 三國演義 中的周瑜氣量狹小 智謀也總是遜諸葛亮一籌 根本不像蘇軾所歌頌的周瑜 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 談笑間 檣櫓灰飛煙滅 的 千古風流人物 成了 三國演義 中蒙受最大冤屈的人物 三國演義 描寫了漢末到晉初這一歷史時期魏 蜀 吳三個封建統(tǒng)治集團間政治 軍事 外交等各方面的復雜斗爭 通過這些斗爭 作者揭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腐朽 譴責了統(tǒng)治者的殘暴和丑惡 反映了人民在動亂時代的災(zāi)難和痛苦 也表現(xiàn)了他們對統(tǒng)治集團的愛憎和向背 以及他們反對戰(zhàn)爭分裂 要求和平統(tǒng)一的愿望 在對三國歷史的把握上 作者表現(xiàn)出明顯的 擁劉反曹 傾向 把蜀漢矛盾當做全書矛盾的主導方面 書中極力宣揚了劉 關(guān) 張的義氣 對劉備集團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頌 對曹操則極力揭露鞭撻 表現(xiàn)出封建時代人民對 明君 的擁護 對 暴君 的憎惡 但是 三國演義 的思想內(nèi)容也存在一些明顯的缺點 作者從封建社會立場出發(fā) 污蔑黃巾起義軍是 劫掠良民 的 盜賊 雖然在具體描寫中 作者也指出朝政的種種黑暗 腐敗是起義的原因 但這并不能掩蓋作者對農(nóng)民起義的偏見 名著內(nèi)容 1 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三國演義 是一部英雄志士的頌歌 塑造了一系列獨具神采的人物形象 其中 影響最大的是毛宗崗所說的 三絕 即 古往今來賢相第一奇人 諸葛亮 古往今來名將第一奇人 關(guān)羽 古往今來奸雄中第一奇人 曹操 2 虛與實的結(jié)合 清代的章學誠認為 三國演義 是 七分事實 三分虛構(gòu) 羅貫中較好地處理了歷史真實與藝術(shù)虛構(gòu)的關(guān)系 從而使 三國演義 產(chǎn)生了巨大的藝術(shù)魅力 3 善于通過錯綜復雜的故事情節(jié)表現(xiàn)種種矛盾 尤其擅長描寫戰(zhàn)爭 三國演義 描寫戰(zhàn)爭成就之高 堪稱獨步 小說共描寫了大大小小的戰(zhàn)爭上百次 在作者的大手筆下 可謂驚心動魄 千變?nèi)f化 各具特色 作者善于集中筆墨 著重描寫戰(zhàn)爭雙方?jīng)Q戰(zhàn)前的力量對比 形勢分析和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的運用 從而揭示出戰(zhàn)爭勝負的原因 如官渡之戰(zhàn) 蠡陵之戰(zhàn)各不相同 均成為著名的戰(zhàn)例 七擒孟獲 長坂坡 失街亭等也各有特色 4 語言極富特色 文不甚深 言不甚俗 的淺近文言 有利于營造歷史的氣氛 雅俗共賞 形成了一種適合于歷史演義的獨特語體風格 其敘述語言以粗筆勾勒見長 簡潔 明快 人物語言注意個性化 藝術(shù)特色 1 周瑜謀荊州 陪了夫人又折兵2 周瑜打黃蓋 一個愿打一個愿挨3 煮豆燃豆萁 自家人整自家人4 關(guān)羽降曹操 身在曹營心在漢5 對著張飛罵劉備 找氣惹6 草船借箭 滿載而歸7 關(guān)羽開刀鋪 貨真價實8 張飛吃秤砣 鐵了心9 孔明借東風 巧用天時10 呂布戲貂蟬 英雄難過美人關(guān) 歇后語 11 蔣干盜書 聰明反被聰明誤12 諸葛亮玩狗 聰明一世糊涂一時13 龐統(tǒng)當知縣 大材小用14 孔明草船借箭 有借無還15 看三國掉淚 替古人擔憂16 董卓進京 不懷好意17 劉備的江山 哭出來的18 阿斗的江山 白送19 魯肅服孔明 五體投地20 曹操諸葛亮 脾氣不一樣 1 髀肉復生 劉備 形容長期清閑 事業(yè)毫無成就 2 如魚得水 劉備與諸葛亮 比喻得到了與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qū)ψ约悍浅:线m的環(huán)境 3 三顧茅廬 劉備與諸葛亮 形容求才若渴 后用來比喻多次專誠拜訪 4 初出茅廬 諸葛亮 形容剛出來做事 缺乏實際經(jīng)驗 比較幼稚 5 集思廣益 諸葛亮 指集中眾人的意見 擴大工作的效果 6 鞠躬盡瘁 諸葛亮 形容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死了方休 7 望梅止渴 曹操 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8 才高八斗 曹植 形容學問高 文采好 9 七步之才 曹植 形容才學高超 文思敏捷 10 超群絕倫 關(guān)羽 形容高出眾人之上 沒有人能與其相比 12 如嚼雞肋 楊修 比喻很乏味 13 老牛舐犢 楊修的父親楊彪 比喻父母愛撫子女 14 勢如破竹 杜預 比喻軍隊一路連打勝仗 形勢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樣的順利 15 車載斗量 吳國的中大夫趙咨 形容數(shù)量很多并不稀罕 成語超市 16 吳下阿蒙 吳國名將呂蒙 形容沒有學識的粗人 17 出言不遜 張郃 形容說話不客氣 沒有禮貌 18 大器晚成 崔琰 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經(jīng)過長時間的鍛煉才能成器 19 負重致遠 人稱 鳳雛 的龐統(tǒng) 陸績 顧邵 背著沉重的東西送到遠方 20 樂不思蜀 劉禪 比喻樂而忘本 21 言過其實 馬謖 指言語浮夸 超過實際才能 后也指話說得過分 超過了實際情況 22 寶刀未老 黃忠 形容人到老年還依然威猛 不減當年 23 草船借箭 運用智謀 憑借他人的人力或財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24 不知所云 不知道說得是些么 形容說話內(nèi)容混亂 無法理解 25 萬事具備 只欠東風 比喻一切都已俱備 只差最后一個重要條件 26 三足鼎立 比喻三方面對立的局勢27 作奸犯科 為非作歹 觸犯法令 28 欲擒故縱 故意先放開他 使他放松戒備 充分暴露 然后再把他捉住 29 刮目相待 呂蒙 比喻去掉舊日的看法 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人或事物 30 妄自菲薄 出師表 自己看不起自己 31 手不釋卷 呂蒙 書本不離手 形容勤奮好學 32 堅壁清野 荀彧 對付強敵入入侵的一種方法 使敵人既攻不下?lián)c 又搶不到物資 1 蘇東坡 念奴嬌 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 浪淘盡 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 人道是 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 驚濤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 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 小喬初嫁了 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 談笑間 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 多情應(yīng)笑我 早生華發(fā) 人生如夢 一尊還酹江月 2 杜牧 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3 辛棄疾的 南鄉(xiāng)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何處望神州 滿眼風光北固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 悠悠 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 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 天下英雄誰敵手 曹劉 生子當如孫仲謀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 英雄無覓 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 風流總被 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 尋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 金戈鐵馬 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 望中猶記 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 佛貍祠下 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 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 詩詞匯集 4 杜甫的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 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 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八陣圖 功蓋三分國 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zhuǎn) 遺恨失吞吳 5 劉禹錫 蜀先主廟 天下英雄氣 千秋尚凜然 勢分三足鼎 業(yè)復五銖錢 得相能開國 生兒不象賢 凄涼蜀故妓 來舞魏宮前 6 李商隱的 東阿王 國事分明屬灌均 西陵魂斷夜來人 君王不得為天子 半為當時賦洛神 7 杜宣的 江陵懷古之二 春風吹遍古荊州 西蜀雄關(guān)壯兩眸 三國英雄茅屋里 綸巾羽扇說千秋 了解了大概 是不是該鞏固一下呢 一起來熱熱身吧 一 填空題 1 是 三國演義 的思想精髓和靈魂 俄國學者稱贊 三國演義 是 一部真正具有豐富人民性的杰作 2 三國演義 主要人物中被稱為 三絕 的分別是 奸絕 智絕 義絕 3 三國演義 中 桃園三結(jié)義 是指哪三個人 他們各自的性格怎樣 4 群英會中計 誰中誰的計 兩個人的性格怎樣 5 七擒孟獲是誰擒了孟獲 為什么要七擒 義 曹操 諸葛亮 關(guān)羽 劉備 喜怒不形于色 城府極深 關(guān)羽 羽善待卒伍而驕于士大夫 張飛 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蔣干中了周瑜的計 周瑜生性多疑 心胸狹窄 蔣干則狡猾 善變 諸葛亮七擒孟獲 因為當時少數(shù)民族叛亂 如果不徹底感化他們 等平定大軍走后 他們勢必又會叛亂 6 巧擒連環(huán)計 涉及哪兩個人物 為什么要獻連環(huán)計 7 三國演義 中 過五關(guān)斬六將 的是誰 斬了誰手下的六將 為何要過關(guān)斬將 8 三國演義 中 賠了夫人又折兵 的是誰 鞠躬盡瘁 死而后已 的又是誰 10 三國演義 中 三英戰(zhàn)呂布 的 三英 指哪三個人 11 丹鳳眼 臥蠶眉 面如重棗 青龍偃月刀 這一肖像描寫寫的是哪些寫的是哪部小說中的哪個人物 12 曹操說 寧教我負天下人 休教天下人負我 你怎么看待他的這種觀點 曹操與龐統(tǒng) 龐統(tǒng)獻連環(huán)計表面上是為解決曹軍不習水戰(zhàn)暈船的難題 前者為周瑜 后者為諸葛亮 關(guān)羽斬殺曹操手下 因為這六人阻擋他尋找大哥劉備的去路 劉備 張飛 關(guān)羽 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中的關(guān)羽 體現(xiàn)了曹操的野心和他的生性多疑 13 杜牧 赤壁 詩中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的句子寫是哪一場戰(zhàn)役 涉及到哪兩個人物 14 三國演義 中智者的化身當屬軍師 他未出茅廬 便知天下三分之事 書中記敘了有關(guān)他的許多膾炙人口的事跡 如 空城計 揮淚等 15 填人名 補足歇后語 1 借東風 巧用天時 2 借荊州 有借無還 3 進曹營 一言不發(fā) 4 打 一個愿打 一個愿挨16 周瑜 字公瑾 東吳 官名 有勇有謀 有儒將風度 但與諸葛亮較量卻屢屢失敗 故死時長嘆 赤壁之戰(zhàn) 涉及到曹操與周瑜 諸葛亮 火燒赤壁 七擒孟獲 六出祁山 智退司馬懿 斬馬謖 孔明 劉備 徐庶 周瑜 黃蓋 水陸大都督 既生瑜 何生亮 17 水鏡先生 是指 臥龍 是指 鳳雛 是指 小霸王 是指 美髯公 是指 常勝將軍 是指 18 劉備字 關(guān)羽字 張飛字 19 請說出 三國演義 中至少三個與數(shù)字 三 有關(guān)的事件 20 臥龍鳳雛 分別指 與他們有關(guān)的一個情節(jié)是 21 三國演義 中桃園三結(jié)義的三弟兄分別是雙股劍的 使丈八蛇矛槍的是和使的關(guān)羽 22 試舉 三國演義 中一例以少戰(zhàn)多的戰(zhàn)役 作戰(zhàn)雙方分別是 23 桃園三結(jié)義 劉 關(guān) 張即與黃巾作戰(zhàn) 其中黃巾軍的首領(lǐng)分別為 諸葛孔明 龐統(tǒng) 司馬徽 趙云 孫策 關(guān)羽 翼德 云長 玄德 三顧茅廬 三氣周瑜 三結(jié)義和 三英占呂布 諸葛孔明 龐統(tǒng) 火燒赤壁 劉備 張飛 青龍偃月刀 赤壁之戰(zhàn) 周瑜 曹操 天公將軍 張角 地公將軍 張寶 24 下面描寫的人物分別是誰 用兩三個詞概括其主要性格特點 1 綸巾羽扇 身衣鶴氅 素履皂絳 面如冠玉 唇若抹朱 眉清目朗 身長八尺 飄飄然有神仙之概 人物 性格特點 2 頭戴三叉束發(fā)紫金冠 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 身披獸面吞頭連環(huán)鎧 腰系勒甲玲瓏獅蠻帶 坐下嘶風赤兔馬 人物 性格特點 25 三國演義 中有兩匹千里馬 分別是 他們最終的主人是 28 孔明最后一次北伐時病死在 諸葛亮死后蜀中的支柱是 功蓋三分國 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zhuǎn) 遺恨失吞吳 是所著 諸葛亮 足智多謀 忠心耿耿 沒有主見 目光短淺 見利忘義 呂布 的盧 劉備 關(guān)羽 赤兔 五丈原 姜維 杜甫 26 請指出下列語句與何人有關(guān) 望梅止渴杯水車薪鞠躬盡瘁 賠了夫人又折兵樂不思蜀 勿以惡小而為之 勿以善小而不為 寧我負天下人 休叫天下人負我 27 被劉備 孫權(quán)封為 虎威將軍 的分別是 二 選擇題 1 下列謎語都與書中哪個人物有關(guān) 請選擇謎底正確的一組 1 鑿壁偷光 2 嘴里進蚊子 3 相貌堂堂A 孔明張飛顏良B 趙云顏良孔明C 孔明 文丑張飛2 三國演義 三英戰(zhàn)呂布 中的 三英 是指A 趙云諸葛亮關(guān)羽B(yǎng) 趙云張飛關(guān)羽C 劉備趙云關(guān)羽D 劉備關(guān)羽張飛 周瑜 曹操 諸葛亮 劉禪 劉備 曹操 孟達 周泰 趙云 3 下列謎語都與書中哪個人物有關(guān) 請選擇謎底正確的一組 1 漢朝文書 2 賞罰分明 3 四面屯糧A 劉表 蔣干 周倉B 劉表 法正 周倉C 周瑜 蔣干 周倉4 下面這首詩選自 三國演義 它所稱贊的人物是藐視吳臣若小兒 單刀赴會敢平欺 當年一段英雄氣 尤勝相如在澠池 A 諸葛亮B 黃忠C 關(guān)羽D 張飛5 三國演義 中有一位英雄 他是蜀國 五虎上將 之一 劉備為其加封號為 虎威將軍 他的英名是在單騎救主一戰(zhàn)中奠定的 在截江奪后主更是聲名遠播 這位德才 膽識 謀略都高過同輩的真英雄是A 關(guān)羽B(yǎng) 張飛C 趙云D 馬超 6 三國演義 三英戰(zhàn)呂布 中的 三英 是指A 趙云諸葛亮關(guān)羽B(yǎng) 趙云張飛關(guān)羽C 劉備趙云關(guān)羽D 劉備關(guān)羽張飛7 王允利用貂禪除掉董卓的過程中用了哪些計策A 美人計B 苦肉計C 聲東擊西計8 官渡之戰(zhàn)中雙方的主要指揮者是A 袁術(shù)B 袁紹C 曹操D 劉備9 奠定了三國鼎立基礎(chǔ)的戰(zhàn)役是A 官渡之戰(zhàn)B 赤壁之戰(zhàn)C 彝陵之戰(zhàn)D 虎亭之戰(zhàn)10 長坂坡一戰(zhàn)中 被魏將程昱稱為 萬人敵 的是誰A 關(guān)羽B(yǎng) 張飛C 趙云11 諸葛亮初出茅廬 第一次 運籌帷幄之中 決勝千里之外 的戰(zhàn)役是A 火燒新野B 火燒博望坡C 安居平五路D 火燒赤壁 13 被劉備稱為 虎威將軍 的是 被孫權(quán)封為 虎威將軍 的是A 關(guān)羽B(yǎng) 朱忍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