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踏莎行》課件 蘇教版選修《唐詩宋詞選讀選讀》.ppt_第1頁
高中語文《踏莎行》課件 蘇教版選修《唐詩宋詞選讀選讀》.ppt_第2頁
高中語文《踏莎行》課件 蘇教版選修《唐詩宋詞選讀選讀》.ppt_第3頁
高中語文《踏莎行》課件 蘇教版選修《唐詩宋詞選讀選讀》.ppt_第4頁
高中語文《踏莎行》課件 蘇教版選修《唐詩宋詞選讀選讀》.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踏莎行 秦觀 霧失樓臺 月迷津渡 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 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 魚傳尺素 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 郴江幸自繞郴山 為誰流下瀟湘去 譯文 漫霧遮沒樓臺 暗淡的月色蒙住津渡 桃源美境任你怎樣盼望都是無法找到之處 怎能忍受這孤獨的館舍正緊緊關(guān)住春天的冷寒 特別是在杜鵑悲啼不停夕陽將暮 驛站寄來了梅花 魚雁傳送到書素 堆砌起來的怨恨重重疊疊無法指數(shù) 郴江幸運而又悠然自得地環(huán)繞著郴山 為了何人又要流向瀟湘去 秦觀 北宋詞人 字少游 太虛 號淮海居士 揚州高郵 今屬江蘇高郵 人 三十六歲中進士 曾任蔡州教授 太學(xué)博士 國史院編修官等職位 在新舊黨之爭中 因和蘇軾關(guān)系密切而屢受新黨打擊 先后被貶到處州 郴州 橫州 雷州等邊遠地區(qū) 最后死于藤州 故宮藏圖 秦觀是 蘇門四學(xué)士 之一 以詞聞名 文辭為蘇軾所賞識 其詞風(fēng)格婉約纖細 柔媚清麗 情調(diào)低沉感傷 愁思哀怨 向來被認為是婉約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對后來的詞家有顯著的影響 有 淮海集 淮海居士長短句 又名 淮海詞 秦少游所寫的常是那種最柔婉的 最幽微的一種感受 一種很敏銳的感覺 他的詞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比較早期的詞 表現(xiàn)了一種柔婉幽微的感受 一類是他經(jīng)過政治挫傷以后 所寫的寄慨身世的詞 北宋后期 王安石變法失敗后 新舊兩黨爭斗激烈 由政見的不合而發(fā)展為意氣用事 甚至出于一己私利 而互相傾軋 黨同伐異 元祐間新黨重新執(zhí)政 蘇軾因為舊黨而坐罪 秦觀受牽連同遭貶謫 他先貶杭州通判 再貶監(jiān)處州酒稅 最后又被人羅織罪名 貶徙郴州 并削去了所有的官爵和俸祿 接二連三的貶官 理想破滅 前途渺茫 萬分哀怨 悲憤交加 他到郴州后寫下了這首詞 以委婉曲折的筆法 抒寫了謫居之凄苦與幽怨 成為詞壇的千古絕唱之一 詩詞鑒賞的基本方法 直接抒情 找詞眼 明詞情 間接抒情 找意象 悟詞意 聯(lián)系詞人生平和寫作背景 多讀 經(jīng)常讀 反復(fù)讀 詞的上闋中詞人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 詞上片中描寫了哪些景色 這些景色哪些是實些 哪些是虛寫 樓臺津渡桃源 虛 孤館斜陽 實 由此看 詞的上片除了借景抒情 還用了什么藝術(shù)手法 虛實相生 詞文賞析 踏莎行 是他最悲哀的詞 他從悲哀中開拓出一種意境 是他獨特的成就 傳統(tǒng)的讀詞中注意形象與情意的結(jié)合 情中生景 景中生情 給讀者以更直接更鮮明的感動興發(fā)的力量 這種形象和情意都是現(xiàn)實的 1 可堪孤館閉春寒 杜鵑聲里斜陽暮 詞人是在郴州的一個客舍里的 他說怎么能忍受這種凄涼的滋味 孤館閉鎖在春天的料峭的寒意之中 聽了一天杜鵑的啼聲 不如歸去 不如歸去 他在貶謫途中 他的家人妻子沒有伴隨著他 他是一個人被遷貶在外的 所以他這樣說 哪一天才能回到妻子身邊去團聚呢 所以 這兩句者寫實的情景 2 霧失樓臺 月迷津渡 桃源望斷無尋處 樓臺 高大 崇高 詞人少有大志 喜讀兵書的時候 心中有一個高遠的理想和目標(biāo) 好像是一個樓臺一樣 可是 經(jīng)過這么多的挫傷 是 霧失樓臺 在云霧的遮蔽之中 這個理想的樓臺迷失了 再也看不見了 津渡 是一個出路 一個出口 是登船上路的碼頭 在夜月的迷蒙之中 這津渡也迷失找不到了 這里的霧和月 與后面寫的 杜鵑聲里斜陽暮 的現(xiàn)實情景是不相符合的 這兩句所寫的不是現(xiàn)實的情景 而是他內(nèi)心之中的一咱破滅的感覺 而把內(nèi)心破滅的感覺 用這種假想的 不是現(xiàn)實的形象表現(xiàn)出來 就使它有了一種象征的意味 桃源 象征著一種追求的理想世界 是一個理想世界破滅的象征 秦少游想到了桃源的故事 才說 桃源望斷無尋處 由這句的聯(lián)想 想到了 霧失樓臺 月迷津渡 是一個美好理想的破滅 而他們現(xiàn)實生活則是 可堪孤館閉春寒 杜鵑聲里斜陽暮 3 驛寄梅花 魚傳尺素 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 他說懷念自己的家人親友 想托驛使帶去一封家信 飲馬長城窟行青青河畔草 綿綿思遠道 遠道不可思 宿昔夢見之 夢見在我傍 忽覺在他鄉(xiāng) 他鄉(xiāng)各異縣 輾轉(zhuǎn)不相見 枯桑知天風(fēng) 海水知天寒 入門各自媚 誰肯相為言 客從遠方來 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 中有尺素書 長跪讀素書 書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 下言長相憶 砌 字賞析 感情的品質(zhì)和感情的數(shù)量 是代表這個作者的品格和質(zhì)量的 此字有力感 有份量感 和李后主的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是寫流去的恨 而此處的恨是一塊一塊堅硬的磚石砌起來的 是那樣的沉重 是重重疊疊的恨 數(shù)不清說不盡的恨 同時 也化虛為實 賦予愁以具體可感的形態(tài) 4 郴江幸自繞郴山 為誰流下瀟湘去 最為蘇軾所欣賞 少游已矣 雖萬人莫贖 郴江發(fā)源于郴山 而它的下游流到了瀟湘水中去了 這是地理的現(xiàn)實 秦少游問的無理 他說郴江從郴山發(fā)源 就應(yīng)該永遠留在郴山 它為什么居然要流到瀟湘的水中去了呢 何日桑田俱變了 不教伊水向東流 寄遠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無理之語 卻是至情之辭 正是那生活遭遇到極大憂患挫傷苦難的人 才對天地之間的不平發(fā)出這樣的詰問 所以這兩句詞的意思是 郴江就應(yīng)該留在郴山 有美好志愿的人 應(yīng)該成就美好的志愿 為什么樣不能使美好的東西永遠留下來呢 表情沉痛 找出主要意象和關(guān)鍵動詞和形容詞 主要意象 霧 樓臺 月 津渡 桃源 杜鵑 斜陽 驛 梅花 尺素 郴江 郴山關(guān)鍵動詞和形容詞 失 迷 望 尋 閉 寄 傳 砌 霧 月 是指什么 本身的虛無縹緲 喻不可克服的現(xiàn)實阻礙 失 迷 的用法及其表現(xiàn)作用 使動用法 使 失 使 迷 既準(zhǔn)確地勾勒出月下霧中樓臺 津渡的模糊 又恰切地寫出了作者無限凄迷的意緒 樓臺 津渡 喻指什么 心中的理想與希望 胸中的抱負與出路 桃源 注釋 理想的寄托 心中的樂土 作者苦苦追尋 多方探尋 卻是 望斷無尋處 望斷 寫出了詞人怎樣的情態(tài)和心情 望穿秋水 無處可覓 為伊尋得人憔悴 桃源樂土無處覓 詞人尋覓理想境界的悵惘目光及其失望痛苦心情 此三句所營造的境界 所描繪的畫面 夜霧凄迷 月色朦朧的畫面 凄楚迷茫 黯然銷魂的境界 此三句所用的表現(xiàn)手法對仗 用典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可堪孤館閉春寒 杜鵑聲里斜陽暮 莫道不銷魂 一失一迷一望斷 孤館春寒今又是 杜鵑斜陽正傷心 淪落天涯 春寒料峭 獨處客館 往事紛紛 不寒而栗 閉 有何妙處 鎖住了料峭春寒中的館門 也鎖住了那顆希冀的心靈 一是襯托荒涼而又寂寞的環(huán)境 二是逃避襲人的 春寒 閉戶不出 三是妄圖借此阻止進入耳鼓的杜鵑的哀啼 四是妄圖阻擋映入眼簾的落山的夕陽 有人認為 斜陽暮 語義重復(fù) 你是如何認為的 夕陽在漸漸西沉人生在慢慢耗費理想在緩緩磨滅痛苦在時時滋長這三字表明著時間的推移 為 望斷 作注 夕陽偏西 是日斜之時 慢慢沉落 始開暮色 暮 為日沉之時 這時間順序 蘊含著詞人因孤寂而擔(dān)心夜晚來臨更添寂寞難耐的心情 其實正是這種重復(fù) 才強化了感情的濃度 也真切地表達出作者對漸次加深的黃昏陰影的心理感受 試問為什么寄的是 梅花 呢 傲霜斗雪 希望詞人能抗擊風(fēng)雨 千磨萬擊還堅勁想象一下 尺素里面寫的是什么內(nèi)容 有朋友和親人的來信應(yīng)該讓游子倍感寬慰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按理應(yīng)該欣喜 但身為貶謫之詞人 北歸無望 卻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每一封裹寄著親友慰安的書信 觸動的總是詞人那根敏感的心弦 奏響的是對往昔生活的追憶和痛省今時困苦處境的一曲曲凄傷哀婉的歌 每一封信來 詞人就歷經(jīng)一次這個心靈掙扎的歷程 正是 梅花尺素?zé)o重數(shù) 此恨綿綿無絕期 砌 字有何妙處 試作分析 堆疊 之意 一朵朵梅花 一封封書信 如磚石壘墻般 砌 起一道高高的 無法逾越的 恨 墻 將那無形的傷感形象化 恨誰 恨什么 一切盡在不言中 怎樣理解 郴江幸自繞郴山 為誰流下瀟湘去 一 郴江也不耐山城的寂寞 流到遠方去了 可是自己還得呆在這里 得不到自由 二 自己好端端一個讀書人 本想出來為朝廷做一番事業(yè) 正如郴江原本是繞著郴山而轉(zhuǎn)的呀 誰會想到如今竟被卷入一切政治斗爭漩渦中去呢三 在深重堅實之苦恨中 面對無情之天地 發(fā)出的無理問天之語 濃霧淡月倆朦朧樓臺津渡互迷離極目遠望 桃源仙境在哪里 孤寂客館 料峭春寒怎忍受 杜鵑哀啼鳴不停 斜陽無聲漸西沉 驛站寄來梅花魚雁傳送書信恨墻堆砌離愁別緒重重又疊疊郴江呵 你生來就圍繞著郴山 為何竟向瀟湘水流去 譯句 鵲橋仙秦觀纖云弄巧 飛星傳恨 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柔情似水 佳期如夢 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 拓展 毛澤東與三絕碑 1960年3月12日 毛澤東到湖南視察時 問起 三絕碑 所謂 三絕 指的是秦詞 蘇跋 米書 即秦少游作詞 蘇東坡寫跋 米芾書法 蘇小妹三聯(lián)三難秦少游 小妹雖小 小手小腳小嘴 小巧但不小氣 你要小心 少游年少 少家少室少妻 少見且又少有 愿娶少女 古代官員任免升降常用詞語 謫 貶官 降職并外放 貶 降職并外放 與 謫 相近 黜 罷免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