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一分能干什么》教案.doc_第1頁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一分能干什么》教案.doc_第2頁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一分能干什么》教案.doc_第3頁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一分能干什么》教案.doc_第4頁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一分能干什么》教案.doc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9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一分能干什么教案教學內容:第六單元時、分、秒教學目標:1結合學生自己的生活經驗,通過各種具體的活動,初步建立1分和1秒的時間概念,使隱性概念轉變?yōu)閷W生看得見、摸得著的顯性概念。2嘗試估計經歷的時間。知道1分60秒。3讓學生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shù)學活動過程,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教學準備:課件、投影、活動的項目準備(皮球、跳繩、呼啦圈、口算卡、珠子)、學具鐘。教學過程:一、導入引新師:同學們,今天有這么多老師來聽大家上課,你們高興嗎?生:高興!師:那你們應該怎樣表現(xiàn)呢?生1:要積極發(fā)言。生2:大聲地說話。生3:傾聽同學的發(fā)言。生4:開動腦筋思考。生5:( 評析 看似這段設計跟教學內容沒有關系,其實這正是教師的精心安排,為后面自然引入1分做好鋪墊。)師:今天,就看誰的表現(xiàn)最棒。剛才打上課鈴時是11:05,現(xiàn)在是11:06,時間剛好過去了1分,那么1分的時間到底有多長呢?讓我們聽一段1分的音樂,好嗎?(電腦播放1分的音樂,屏幕中鐘面上分針悄悄地走著,學生靜靜感受1分。)( 評析 讓所有同學一起初步感受1分的長短,教學中,若能邊聽邊劃拍子更好,這樣,學生感受到的1分將更加具體。)二、探究新知1感知1分(活動1:做口算題)。師:接下來,請同學們估計一下,你們在1分里能做哪些事情呢?生:師:以上都是大家估計的情況,剛才有位同學估計1分能做道口算題,那么你們1分大概能做多少題呢?接下來,我想請你們估計一下,1分能做多少道口算題?生:師:每個人都把自己估計的題數(shù)記在心里。記住了嗎?那么每一分到底能做多少題呢?我們一起來試試吧。請同學們拿出口算紙,準備,開始。停,請把筆放下。請同學們交換口算紙,我們一起對答案。對的打。說說你們1分做對了多少題?(3人說)全體同學一起說吧。我1分做對題。哎呀,我們南師附小二(8)班同學的口算水平真棒呀。( 評析 把體驗1分和估算活動巧妙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具體感知1分的長短。不但發(fā)展了學生的估算能力,而且較第一次活動,更能讓學生建立起個性化的1分概念。而且也有助于學生進一步了解自己的估算能力。)2體驗1分(活動2)。師:口算是我們在課堂內經常進行的活動,那么課下你們喜歡進行哪些有趣的活動?生1:我喜歡跟爸爸下象棋。生2:我喜歡與同學比賽拍皮球。生3:我平時喜歡轉呼啦圈。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跳繩、皮球、呼啦圈、珠子(師說一種示意一下這種器材),同桌商量,選擇1項你倆最喜歡的活動。1分活動完后,還要評比各項比賽能手,有信心挑戰(zhàn)嗎?先商量好了的,就到這兒領取器材(學生領器材),準備好了嗎?準備開始。(電腦再現(xiàn)1分的音樂及時鐘,學生活動)師:停!把活動器材放回原處(上位)。現(xiàn)在老師要現(xiàn)場采訪一下,你1分干了什么? (師貼課題:1分能干什么)跳繩的先來說吧。哪些是跳繩的(揮手),站起來。(師貼:跳繩,板書下)生:1分跳了下。師:1分跳下,(板書:下)祝賀你,跳繩能手(師發(fā)獎)。師:拍皮球的匯報吧。(拍皮球、轉呼啦圈、夾珠子的依次匯報,選出各項能手。)( 評析 通過學生喜歡的各種活動,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到1分的長短。把抽象的1分概念轉化為我跳下是1分。)3.認識分與秒的關系。師:緊張的比賽結束了,聽,什么聲音又向我們走來。(電腦里顯示秒針走5秒的滴答聲鐘面)( 評析 此處課件使用恰到好處。把在實際教學中不易操作的活動用課件來展示,幫助學生觀察、直觀感知秒針的走動及其聲音。)生:滴答聲。師:這是鐘面上哪根針走動的聲音?生:秒針。師:對,就是這根又細又長的秒針在鐘面上跑得最快,(點擊:閃動秒針)它可以記錄比1分還短的時間。師:看,秒針滴答一聲走多遠?(電腦顯示秒針走1秒的滴答聲鐘面)生1:走1小格。生2:1秒。師:它走1小格是1秒。誰能學學秒針走1秒的滴答聲?( 評析 這一設計看似多余,但其實是在讓學生感知1秒的長短。)(生學)學得怎么樣?我們再來聽一遍。(點擊)還有誰想學。師:那它走5小格是幾秒?生:5秒。師:誰能模仿秒針走5秒的滴答聲?她學得怎么樣?那么你能試試嗎?誰會用數(shù)數(shù)的方法數(shù)出5秒?師:同學們,猜一猜,1分內你能聽到多少次秒針走的滴答聲?生猜想(幾人說)。( 評析 這一猜的活動,可以引發(fā)學生估計,也可引發(fā)學生推理。)師:到底多少次呢?我們來做個實驗吧。請大家拿出學具鐘,撥動秒針1圈,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操作匯報。生:我發(fā)現(xiàn)秒針走1圈,走了60小格,是60秒。(板書:60秒)生:分針走了1小格,是1分。(板書:1分)師:是這樣的嗎?我們一起看屏幕,大家邊觀察邊默數(shù)。(電腦課件進行驗證)師:秒針走1圈,同時分針走1小格,那么分與秒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同桌互相說一說。( 評析 此處不是直接告知學生結果,而是讓學生在前面充分體驗的基礎上,自己去探究分與秒之間的關系,體現(xiàn)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生1:1分=60秒。生2:60秒=1分。師:原來你們都有同樣的發(fā)現(xiàn)。(板書:1分60秒)把你們的發(fā)現(xiàn)大聲讀一讀吧。(生齊讀:1分=60秒,60秒=1分)4.估計1分。師:剛才,同學們通過觀察鐘面發(fā)現(xiàn)1分60秒,那么沒有鐘、也沒有表,怎樣掌握1分的時間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 評析 讓學生逆向思考多久是1分,有助于學生從不同角度理解1分的概念。)生1:默數(shù)60下。師:數(shù)給大家聽聽。生2:數(shù)脈搏。師:我們一起來試試。右手指尖搭在左手的脈搏上,就可以感到脈搏在跳動。生3:打60個點。師:示范一下。生4:數(shù)心跳。師:示范一下,注意把手放在胸部偏右一些的位置。師:同學們有的是默數(shù),下面,用你們喜歡的方法閉上眼睛估計1分的時間,可不要發(fā)出聲響。時間到了,就輕輕地舉手示意,看誰估計的時間最接近1分,明白嗎?師:閉眼,開始。(電腦顯示1個無聲的鐘面)師:好,估計的最準確。你真了不起。5.總結。師:同學們太了不起了,今天我們進行了許多1分時間的活動,你們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能和大家聊聊嗎?生:師:同學們說的都不錯,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從活動中體驗了1分時間的長短,認識了分和秒的關系,懂得要珍惜時間。三、新知拓展師:下面我們一起玩1分競猜游戲。在珍惜時間這4個板塊的后面都藏有判斷題。請第一小組組長選擇題板第一組選擇的是珍,對用yes錯用no,明白嗎?答對的就贏得一枚金牌。( 評析 此處教師適時融入了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育人目的。)四、總結全課師:在競猜游戲中,我們獲取了許多有關1分的信息,同時也覺得時間過得真快啊。我們一起看比賽結果,今天的冠軍是第組,祝賀他們。希望大家今后能像現(xiàn)在這樣珍惜時間,做時間的主人。五、案例點評宋以后,京師所設小學館和武學堂中的教師稱謂皆稱之為“教諭”。至元明清之縣學一律循之不變。明朝入選翰林院的進士之師稱“教習”。到清末,學堂興起,各科教師仍沿用“教習”一稱。其實“教諭”在明清時還有學官一意,即主管縣一級的教育生員。而相應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員者則謂“教授”和“學正”。“教授”“學正”和“教諭”的副手一律稱“訓導”。于民間,特別是漢代以后,對于在“?!被颉皩W”中傳授經學者也稱為“經師”。在一些特定的講學場合,比如書院、皇室,也稱教師為“院長、西席、講席”等?;顒釉O計有層次。如播放音樂是教師對學生的統(tǒng)一要求,做口算題是讓學生個性化地感知1分的長短。有利學生結合自己的經驗感知1分的長短,建立1分的具體表象。接下來的又一活動是讓學生做一些自己喜歡的活動,旨在加強學生對1分的直觀感受,寓教于樂。但感覺教師安排的跳繩拍皮球等活動,活動強度較大,不宜在課堂教學中進行。課本、報刊雜志中的成語、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學生寫作文運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運用也很難做到恰如其分。為什么?還是沒有徹底“記死”的緣故。要解決這個問題,方法很簡單,每天花3-5分鐘左右的時間記一條成語、一則名言警句即可??梢詫懺诤蠛诎宓摹胺e累專欄”上每日一換,可以在每天課前的3分鐘讓學生輪流講解,也可讓學生個人搜集,每天往筆記本上抄寫,教師定期檢查等等。這樣,一年就可記300多條成語、300多則名言警句,日積月累,終究會成為一筆不小的財富。這些成語典故“貯藏”在學生腦中,自然會出口成章,寫作時便會隨心所欲地“提取”出來,使文章增色添輝。課堂中的活動教學不宜太過花哨?;顒拥哪康氖菫榱俗寣W生在活動中體驗做數(shù)學的過程,加強對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理解。所以,課堂中的活動只要能說明問題就好,不必太多、太花哨。有的課堂教學活動很多,一個接著一個,讓人眼花繚亂,課堂中學生也都愿意參與,表面看起來熱熱鬧鬧,但過后學生學到了什么數(shù)學知識?是否達到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恐怕很難說,教學目標被熱鬧的活動沖淡了,數(shù)學本質的東西反而被掩蓋起來了。語文課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選的比較優(yōu)秀的文章,還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選擇循序漸進地讓學生背誦一些優(yōu)秀篇目、精彩段落,對提高學生的水平會大有裨益?,F(xiàn)在,不少語文教師在分析課文時,把文章解體的支離破碎,總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結果教師費勁,學生頭疼。分析完之后,學生收效甚微,沒過幾天便忘的一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