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級 老師用)第七講:盈虧問題.doc_第1頁
(高年級 老師用)第七講:盈虧問題.doc_第2頁
(高年級 老師用)第七講:盈虧問題.doc_第3頁
(高年級 老師用)第七講:盈虧問題.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品淘奧數(shù)(高年段 老師用)第七講:盈虧問題專題簡析:盈虧問題又叫盈不足問題,是指把一定數(shù)量的物品平均分給固定的對象,如果按某種標準分,則分配后會有剩余(盈);按另一種標準分,分配后又會有不足(虧),求物品的數(shù)量和分配對象的數(shù)量。這種一盈一虧的情況,就是我們通常據(jù)說的標準的盈虧問題。盈虧問題的基本數(shù)量關(guān)系是:(盈+虧)兩次所分之差=人數(shù);還有一些非標準的盈虧問題,它們被分為四類:1、兩盈:兩次分配都有多余;2、兩不足:兩次分配都不夠;3、盈適足:一次分配有余,一次分配夠分;3、不足適足:一次分配不夠,一次分配正好。一些非標準的盈虧問題都是由標準的盈虧問題演變過來的。解題時我們可以記?。?、“兩盈”問題的數(shù)量關(guān)系是:兩次盈數(shù)的差兩次分得的差=參與分配對象總數(shù);2、“兩虧”問題的數(shù)量關(guān)系是:兩次虧數(shù)的差兩次分得的差=參與分配對象總數(shù);3、“一盈一虧”問題的數(shù)量關(guān)系是:盈與虧的和兩次分得的差=參與分配對象總數(shù)。小試牛刀1、老猴子給小猴子分梨。每只小猴子分6個梨,就多出12個梨;每只小猴子分7個梨,就少11個梨。有幾只小猴子和多少個梨?分析與解答:每只小猴子分6個梨則多12個梨;每只小猴子分7個梨就少11個梨,這說明小猴子的總只數(shù)為:121123(只),也就是說:不足的個數(shù)多余的個數(shù)小猴子的只數(shù)。即:小猴子的只數(shù)為:121123(只)梨子的個數(shù)為:23612150(個)或:23711150(個)2、麗麗阿姨給幼兒園小朋友分蘋果。如果每人分3個,多16個;如果每人分5個,那么就差4個。有多少個小朋友?有多少個蘋果?分析與解答:先比較兩種分法中各個量之間的關(guān)系:每人分3個,余16個蘋果。每人分5個,還差4個蘋果。這兩次分蘋果,每人相差的個數(shù)為:532(個)。第1次余16個,第2次少4個,那么第2次與第1次總共相差蘋果的個數(shù)為:41620(個)。每人相差2個,結(jié)果總數(shù)就相差20個。即:有小朋友的人數(shù)為:20210(人)有蘋果的個數(shù)為:3101646(個)或510446(個)綜合算式:(416)(53)10(人),3101646(個)。3、小朋友分糖果,若每人分4粒則多9粒;若每人分5粒則少6粒。問:有多少個小朋友分多少粒糖?分析與解答:由題目條件可以知道,小朋友的人數(shù)與糖的粒數(shù)是不變的。比較兩種分配方案,第一種方案每人分4粒就多9粒,第二種方案每人分5粒就少6粒,兩種不同的方案一多一少相差9615(粒)。相差的原因在于兩種方案的分配數(shù)不同,第一種方案每人分4粒,第二種方案每人分5粒,兩次分配數(shù)之差為541(粒)。每人相差1粒,多少人相差15粒呢?由此求出小朋友的人數(shù)為15115(人),糖果的粒數(shù)為:415969(粒)。即:(96)(5-4)15(人),415969(粒)。4、泉州實驗小學學生乘汽車到西湖公園去春游。如果每車坐65人,則有15人不能乘車。如果每車多坐5人,恰好多余了一輛車。一共有幾輛汽車?有多少學生?分析與解答:每車多坐5人,也就是每車坐70人,恰好多余了一輛車,也就是還差一輛車的人,即70人。因此,問題轉(zhuǎn)化為:如果每車坐65人,則有15人不能乘車。如果每車坐70人,則還差70人。求有多少人和多少輛汽車。即:(1570)(7065)17(輛),6517151120(人)。5、老師拿來一批樹苗,分給一些同學去栽,每人每次分給一棵,一輪一輪往下分,當分剩下12棵時不夠每人分一棵了,如果再拿來8棵,那么每個同學正好栽10棵。問參加栽樹的有多少名同學?原有樹苗多少棵?分析與解答:當分剩下12棵時不夠每人分一棵了,如果再拿來8棵,那么每個同學正好栽10棵。通過這一句話,我們可以知道參加種樹的同學一共有12+8=20人,加上再拿來的8棵,一共有2010=200棵。所以,原有樹苗=200-8=192棵。即:有同學12+8=20名,原有樹苗2010-8=192棵。挑戰(zhàn)自我1、少先隊員去植樹,如果每人挖5個樹坑,還有3個樹坑沒人挖;如果其中兩人各挖4個樹坑,其余每人挖6個樹坑,就恰好挖完所有的樹坑。請問,共有多少名少先隊員?共挖了多少樹坑?分析與解答:這是一個典型的盈虧問題,關(guān)鍵在于要將第二句話“如果其中兩人各挖4個樹坑,其余每人挖6個樹坑,就恰好挖完所有的樹坑”統(tǒng)一一下。即:應(yīng)該統(tǒng)一成每人挖6個樹坑,形成統(tǒng)一的標準。那么它就相當于每人挖6個樹坑,就要差(6-4)2=4個樹坑。這樣,盈虧總數(shù)就是3+4=7,所以,有少先隊員7(6-5)=7名,共挖了57+3=38個坑。即:盈虧總數(shù)等于3+(6-4)2=7,少先隊員有7(6-5)=7名,共挖了57+3=38個樹坑。2、某班學生去劃船,如果增加一條船,那么每條船正好坐6人;如果減少一條船,那么每條船就要坐9人。問:學生有多少人?分析與解答:本題也是盈虧問題,為清楚起見,我們將題中條件加以轉(zhuǎn)化。假設(shè)船數(shù)固定不變,題目的條件“如果增加一條船,那么每條船正好坐6人”表示“如果每船坐6人,那么有6人無船可坐”;“如果減少一條船,那么每條船就要坐9人”表示“如果每船坐9人,那么就空出一條船”。這樣,用盈虧問題來做,盈虧總額為69=15(人),兩次分配的差為9-63(人)。即:(69)(9-6)5(條),656=36(人)。3、王師傅加工一批零件,每天加工20個,可以提前1天完成。工作4天后,由于改進了技術(shù),每天可多加工5個,結(jié)果提前3天完成。問:這批零件有多少個?分析與解答:每天加工20個,如果一直加工到計劃時間,那么將多加工20個零件;改進技術(shù)后,如果一直加工到計劃時間,那么將多加工(205)375(個)。盈虧總額為75-055(個)。兩種加工的速度比較,每天相差5個。根據(jù)盈虧問題的公式,從改進技術(shù)時到計劃完工的時間是55511(天),計劃時間為11415(天),這批零件共有20(15-1)280(個)。4、幼兒園將一筐蘋果分給小朋友。如果分給大班的小朋友每人5個則余10個;如果分給小班的小朋友每人8個則缺2個。已知大班比小班多3個小朋友,問這筐蘋果共有多少個?分析與解答:分給大班的小朋友每人5個則余10個,大班比小班多3個小朋友,相當于分給小班的小朋友每人5個則余10+35=25個,盈虧總數(shù)=25+2=27,小班人數(shù)=27(8-5)=9人,蘋果有95+25=70個。5、同學們暑假前到圖書館借書,如果每人借4本,則最后少2本;如果前2人每人先借8本,余下的人每人借3本,這些圖書恰好借完,書的總數(shù)是多少?分析與解答:第二種借法中如果每人借3本,則余下:(83)210(本); 兩種借法每人相差:431(本);兩種借法相差本數(shù):10212(本) 借書的總?cè)藬?shù):12112(人);書的總數(shù):412246(本)智慧一加一1、張宇上午7時25分從家里出發(fā)到校上課。如果每分鐘走50步,離上課還有7分鐘;如果每分鐘走35步,就要遲到5分鐘。求學校的上課時間。分析與解答:這種盈虧問題的另一種比較常見的類型。主要是在計算盈虧總數(shù)時必須注意量的單位的統(tǒng)一。這里,盈虧總數(shù)不是7+5=12分,而是750+535=525步。所以,準點到校用時為525(50-35)=35分鐘。所以,上課時間是8點。 即:準點到校的用時=(750+535)(50-35)=35分鐘,學校上課時間為8點。2、有兩根同樣長的繩子,第一根平均剪成5段,第二根平均剪成7段,第一根剪成的每段比第二根剪成的每段長2米。原來每根繩子長多少米?分析與解答:第一根剪成的每段比第二根剪成的每段長2米。那么,如果同樣是5段的話,第二種就要比第一種少52=10米,現(xiàn)在第二種7段和第一種5段一樣長,說明第二種的兩段長是10米,也就是說每一段為102=5米。所以,繩子長為57=35米。即:原來每根繩子長為7(252)=35米。3、小明的爺爺買回一筐梨,分給全家人。如果小明和小紅每人分4個梨,其余每人分2個梨,還多出4個梨。如果小明1人分6個梨,其余每人分4個梨,又差12個梨。小明家有多少人?這筐梨子有多少個?分析與解答:第一種分法是小明、小紅各4個梨,其余每人2個梨,多余4個梨。假設(shè)小明、小妹也分2個梨,那么會多多少個梨呢?很容易想,多出:2248(各)。第二種分法是小明一人得6個梨,其余每人4個梨,差12個梨。假設(shè)小明也只分4個,那么就只差:12210(個)。即:小明家的人數(shù)為:224(122)2182=9(人)。梨子的個數(shù)為:422(92)426(個)或:64(91)1226(個)。4、蘋果和梨各有若干只。如果5只蘋果和3只梨裝一袋,蘋果還多4只,梨恰好裝完;如果7只蘋果和3只梨裝一袋,蘋果恰好裝完,梨還多12只。那么蘋果和梨共有多少只?分析與解答:7只蘋果和3只梨裝一袋比5只蘋果和3只梨裝一袋多了2只蘋果,梨從剛好到多12只,相當于把原來裝好的袋拿出了123=4袋,抽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