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中考物理試題匯編—機械效率.doc_第1頁
08年中考物理試題匯編—機械效率.doc_第2頁
08年中考物理試題匯編—機械效率.doc_第3頁
08年中考物理試題匯編—機械效率.doc_第4頁
08年中考物理試題匯編—機械效率.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08年中考物理試題匯編(機械效率)30(2008福州)某實驗小組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得到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實驗裝置分別如圖甲、乙、丙所示。 (1)比較第1次實驗和第2次實驗,可得結(jié)論:使用同樣的滑輪組,提起的鉤碼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 。(2)第3次實驗中所做的有用功是 J,機械效率是_。(3)第3次實驗中動滑輪個數(shù)比第2次實驗多,動滑輪自重增大,對動滑輪所做的額外功 (選填“增大”或“減小”),因而,由第2、3次實驗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動滑輪自重大小有關(guān)。(4)綜合上述結(jié)論,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有增大有用功, 額外功(選填“增大”或“減小”)。答案:(1) 高 (2) 0.4 727 (3) 增大 (4) 減小19(南京)一物體質(zhì)量為18kg,其所受重力為_N如圖所示小星用定滑輪將該物體在4s內(nèi)勻速提高2m,所用拉力為200N此過程中小星做的有用功是_J,定滑輪的機械效率是_,拉力的功率是_W(取g=10Nkg)解析:G=mg=18kg10N/kg=180N W有=Gh=180N2m=360J W總=Fs=200N2m400J =360J/400J=90% P=W/t=400J/4s=100W答案:180 360 90% 10028.(2008常州)小文同學(xué)在“測定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勻速吊起鉤碼,并記錄了如下實驗數(shù)據(jù):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小文同學(xué)計算機械效率的過程如下:有用功 W有用=(G1+G2)h=(4十0.4) 0.1J=0.44J總功 W總=FS= 1. 6 0.3J=0. 48J機械效率:答:當勻速吊起4N重的鉤碼時,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約為91.7 小文同學(xué)的計算過程是否正確?如有錯誤,請在下方空白處寫出錯誤之處并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作出正確解答答案:18(2008廣東)如圖所示是小明測量杠桿機械效率的實驗情景(杠桿的重力忽略不計)(1)請在下表中把相關(guān)的數(shù)據(jù)填寫完整物體重GN物體上升的高度hcm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N彈簧測力計移動的豎直距離Scm有用功W有J總功W總J機械效率430(2)為提高本實驗中杠桿的機械效率,請?zhí)釛l合理的建議:。答案:(1)物體重GN物體上升的高度hcm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N彈簧測力計移動的豎直距離Scm有用功W有J總功W總J機械效率4152.4300. 60.7285.7(2)選擇支點靈活的杠桿。31(2008蘇州)在不計繩重和摩擦的情況下,利用一滑輪組勻速提升物體下表是在利用該滑輪組將一物體勻速提升到一定高度時采集到的信息 (1)通過計算確定該滑輪組提起物體的繩子段數(shù),并在右邊虛線框 中畫出該滑輪組的組裝示意圖(2)用該滑輪組將重為800N的物體勻速提升1m時,拉力做的總功為多少? (解答要求:寫出依據(jù)的主要公式或變形公式,有數(shù)據(jù)代入,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答案:(1)s=W總/F=1200J/200N=6m h=W有/G=1000J/500N=2m n=s/h=3 滑輪組的組裝示意圖略 (2)G動=3F-G=600N-500N=100N W總=W有W額=Gh+G動h=800N1m100N1m=900J5、(2008達州)在不計繩重和摩擦的情況下利用如圖所示的甲、乙兩裝置分別用力把相同的物體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用甲,乙表示甲、乙兩裝置的機械效率,W甲、W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下面正確的是( ) A.甲乙,W甲W乙 B.甲乙,W甲W乙 C.甲乙,W甲W乙 D.甲乙,W甲W乙解析:在在不計繩重和摩擦的情況下,額外功就是對動滑輪自身所做的功,由于甲、乙動滑輪自重相同,所以用甲和乙做相同的有用功,所做的額外功也相同,總功相同,機械效率相同。答案:A33(2008徐州)斜面也是一種簡單機械。如圖5所示,已知斜面上木箱的質(zhì)量m=40kg,人對木箱的拉力F=75 N,斜面長s=4 m,斜面高h=O5 m。求:木箱受到的重力(g取10 Nkg);斜面的機械效率。答案:(1)G=mg=40kg10Nkg=400N (2)W有用=Gh=400N05m=200 J W總=75N4m=300 J(1分) =W有用W總=200 J300 J=667(1分)39(2008河北)小明利用如圖21所示的滑輪組將重為900N的物體從一樓勻速提升至六樓,所用的拉力為360N,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0.3ms。(己知每層樓高3m)求:(1)小明所用的時間; (2)拉力的功率; (3)所做的額外功: (4)在此基礎(chǔ)上再加一個滑輪做動滑輪使用,組成一個新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將如何改變?為什么?答案:(1)小明所用的時間 (2)拉力的功率 (3)所做的額外功 (4)變小 提升相同的重物到相同的高度,所做的有用功相同;由于新滑輪組增加了 一個動滑輪,所做的額外功增加,使得總功增大,所以新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變小。G29(2008宿遷)一名工人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起450N的重物,繩自由端的拉力F為200N,重物在5s內(nèi)勻速上升了1m. 則拉力的功率是 W,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 .解析:P=W/t=200N3m/5s=120W =W有用W總=450N1m/600J=75答案:29. 120 759(2008安徽)如圖(a)所示是一臺正在建筑工地作業(yè)的起重機,吊臂上的滑輪組如圖(b)所示,將質(zhì)量為1.2103kg的重物豎直勻速提高3m,拉力F的大小為8000N,則拉力F做的功為_J,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解析:W=Fs=8000N3m3=72000J=W有用W總=1.2104N3m/72000J=50%答案:72000 50%40.(2008樂山)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某實驗小組提出了“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傾斜程度有關(guān)”的猜想:下表是該小組根據(jù)此猜想進行實驗所記錄的數(shù)據(jù):請將表格中空格處的數(shù)據(jù)填寫完整;由以上表格小明得出“斜面越陡機械效率越高”的結(jié)論,要得到此結(jié)論需要控制不變的因素有:_分析表格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還可推知:高度相同的斜面,越長越_(填“省力”或“費力”);斜面在我們生活中的應(yīng)用有_(只寫出一條即可)。解析:=W有用W總=1J/1.25J=80% W有用=Gh=5.0N0.3m=1.5J答案:27(2008鎮(zhèn)江)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勻速提升重為480N的物體G,所用拉力F為200N,將重物提升3 m所用的時間為10s求:(1)重物上升的速度(2)拉力所做的有用功(3)拉力的功率(4)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答案:6(2008河南)為了省力,工人師傅常用圖3所示的斜面把物體搬運到汽車上。設(shè)斜面長為s,高為h,把重為G的物體沿斜面勻速推到車上所用力的大小為F。則搬運物體所做的有用功為_,該斜面的機械效率為_100(用題中代表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答案:Gh Gh/FsGF16(2008株洲)如圖所示,在大小為500 N的拉力F作用下,滑輪組將800 N的重物提升了l m。在此過程中( )A做的有用功是500 J B做的總功是800 JC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62.5 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80答案:D10(2008聊城)“塔吊”是建筑工地上常見的起重設(shè)備,在汶川地震災(zāi)區(qū)救援現(xiàn)場,用“塔吊”可將很重的水泥板方便地吊起并安放到工作區(qū)域內(nèi)。(g取10N/Kg)(1)現(xiàn)有一“塔吊”如圖所示,它有一水平臂AB,AO叫平衡臂,OB叫吊臂。C為可移動的滑輪組,C移動的范圍是從O點到B點。已知:AO10m,OB=50m。若“塔身”的寬度和鐵架、滑輪組所受重力及摩擦均不計,在A端所裝配重的質(zhì)量為5t,要想起吊質(zhì)量為1.25t的水泥板,為安全起吊,C應(yīng)移動到離O點多遠的地方?(2)若“塔吊”20s內(nèi)將質(zhì)量為1.25t的水泥板勻速提高了4m,那么,“塔吊”提升水泥板的功率是多少?如果機械做的額外功是3104J,“塔吊”的機械效率是多少?答案:14(2008柳州)如圖所示,用滑輪組把重為200N的貨物提到9m高的樓上,所用拉力為80N則總功和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分別是( )A1800J 833 B2160J 833C1400J 80 D1800J 80答案:B30(2008連云港)如圖是搬運工人用滑輪組將倉庫中的貨物沿水平軌道拉出的示意圖。已知貨物的質(zhì)量為600kg,所受軌道的摩擦力為其重力的0.1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5。若人以0.5m/s的速度勻速前行,經(jīng)100s將貨物拉出倉庫,g取10N/kg,。求在此過程中: (1)人做的有用功為多大? (2)人的拉力為多大? (3)人拉力的功率為多大?答案:W有用fs物 代入數(shù)據(jù)得:W有用1.5104 J = 代入數(shù)據(jù)得: F=400N P=或PFv 代入數(shù)據(jù)得:P=200W 21(2008廈門)如圖所示物體重為180N,所用拉力F=100N,方向豎直向上,將物體勻速提高1m時,繩子自由端提高了_m,則滑輪的機械效率為_解析:動滑輪有兩股繩子吊起重物,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是物體升高距離的2倍。=G/2F180N/200N=90答案:2 9021(2008重慶)中國移動重慶公司的搶險隊作為第一支到達災(zāi)區(qū)的移動通信搶險隊,隊員們用鮮血和生命架起了一條條抗震救災(zāi)無形的生命線,為抗震救災(zāi)提供了強有力的通信保障。如圖所示,在通訊線路的搶修現(xiàn)場,起重機正將一箱箱設(shè)備吊裝到3m高的施工臺上。其中起重臂下的鋼繩是繞在一個動滑輪上的。若每箱設(shè)備均重4000N,施工臺距離地面的高度為3m。如果起重機沿豎直方向勻速提升一箱設(shè)備時,動滑輪上每段鋼繩的拉力為2500N,在忽略鋼繩重和摩擦的情況下。(1)起重機提升一箱設(shè)備時,對箱子做的有用功是多少?(2)動滑輪在提升這箱設(shè)備時的機械效率是多大?(3)在安全操作的前提下,為了節(jié)省時間,加快施工進度,起重機同時將兩箱設(shè)備以0.1m/s的速度勻速提升到施工臺。求這種情況下,動滑輪上鋼繩自由端拉力的功率為多大?20(2008江西)做物理實驗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芳芳同學(xué)按照圖所示裝置對動滑輪特點進行了探究,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通過分析數(shù)據(jù)。她覺得與“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的力”的結(jié)論偏差較大。你一定也做過這樣的實驗,回想你的實驗經(jīng)歷,回答下列問題:(1)該實驗中出現(xiàn)這樣結(jié)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除此之外還應(yīng)滿足什么條件時“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的力”?(2)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你還發(fā)現(xiàn)該裝置的機械效率隨物重的增大怎樣變化?答案:24(2008宜昌)如圖所示,用甲、乙兩個不同的滑輪把同一貨物提到同一高度, 使用 滑輪能夠省力,使用 滑輪機械效率較高。 答案:乙(動) 甲(定)31、(2008北京)用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裝滑輪組有兩種繞線方法。聰聰和明明各選取一種方法做實驗。(1)聰聰采用了如圖甲所示的繞線方法組裝滑輪組。他通過滑輪組用2N的拉力F將重4.2N的物體勻速提升了0.1m的距離,則有用功為J,此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2)明明采取了另一種繞線方法組裝滑輪組,請幫助明明在圖乙中畫出滑輪組的繞線。答案:0.42 70% 繞線如圖所示30(2008黃岡)建筑工地上,施工人員用起重機吊臂上的滑輪組吊起建筑材料(如圖)。繞在滑輪組上的鋼絲繩最大拉力為6103N,不計滑輪、吊鉤、繩的自重及摩擦,一次最多能起吊 N的建筑材料,實際使用該滑輪組最多只能吊起5.4103N的建筑材料,且將建筑材料1s內(nèi)勻速吊起了1m,起重機的功率是 W,機械效率為 。若吊起的建筑材料 重力減小,機械效率將 。(“增大”、“減小”或“不變”)答案:1.8104 1.8104 30 減小17(2008梅州)將重物從長4m、高1m的斜面底部勻速推上斜面的頂端。已知沿斜面所用的推力是300N,斜面的機械效率是75,則推力做的總功為_J,推力做的有用功為_J,物體所受的重力為_N。解析:W總Fs300N4m1200J W有W總75900J G= W有/h900N答案:1200 900 9005(2008濟寧)用相同的滑輪和繩子分別組成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把相同的物體提升相同的高度,在不計繩重及機械摩擦的情況下,甲所用的拉力 乙所用的拉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