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句型語法.doc_第1頁
日語句型語法.doc_第2頁
日語句型語法.doc_第3頁
日語句型語法.doc_第4頁
日語句型語法.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1課 * 1、名 名 李中國人。(小李是中國人。) 日本人。(我是日本人。) 王。(我姓王。) 相當于漢語的“是”?!啊笔侵髡Z部分,“”是謂語部分。助詞“”用于提示主題,讀做“”。 2、名 名 森學生。(森先生不是學生。) 日本人。(我不是日本人。) 田中。(我不是田中。) 相當于漢語“不是”?!?”的“”在口語中有時會發(fā)成“”。 3、名名 小野。(您是小野女士嗎?) -,小野。(是的,我是小野。) 中國人。(金女士是中國人嗎?) -,中國人。(不,不是中國人。) 相當于漢語的“是嗎?”。助詞“”接在句尾表示疑問。日語的問句在句尾不使 用“?”?;卮饡r可以只用“”或“”,也可以在“”之后加上“”,在“”之后加“”或“”。不知道的時候用“分 (不知道)”。 4、名名 從屬機構(gòu)、國家屬性 李JC企畫社員。(小李是JC策劃公司的職員) 北京旅行社中國企業(yè)。(北京旅行社是中國的企業(yè)) 大學先生。(迪蓬先生是大學老師) 一般情況下相當于漢語“的”的意思。助詞“”連接名詞和名詞,表示前面的名詞是后面名詞從屬的機構(gòu)、國家或?qū)傩浴?* 第2課 * 1、 名 “” “” “”是指示事物的詞。相當于漢語的“這、這個” “那、那個”。漢語里 有“這” “那”兩種說法,而日語里“” “” “”三種說法。其用法如下: 本。(這是書) 。(那是包) 。(那是電視機) (1)說話人和聽話人相隔一段距離,面對面時 :距說話人較近的事物說話人的范圍、領(lǐng)域內(nèi)的事物 :距聽話人較近的事物聽話人的范圍、領(lǐng)域內(nèi)的事物 :距說話人和聽話人都比較遠的事物不屬于任何一方范圍、領(lǐng)域內(nèi)的事物 (2)說話人和聽話人位于同一位置,面向同一方向時 :距說話人、聽話人較近的事物 :距說話人、聽話人較遠的事物 :距說話人、聽話人更遠的事物 2、何 何。(那是什么) 人。(那個人是誰) 不知道是什么人時用“”,不知道什么事物時用“何”詢問,分別相當于漢語的“誰” 和“什么”。句尾后續(xù)助詞“”,一般讀為升調(diào)。 注意:漢語里,句子中“誰” “什么”時,句尾不用“嗎”,但日語里,句子里即便有“ ” “何”句尾仍然要用“”。 。(史密斯先生是哪一位?) 參考:“”的比較禮貌說法是“”?!啊蓖ǔS糜趯Ψ脚c自己地位相當或 比自己地位低時。對尊長或比自己地位高的人用“”。 3、名名 所屬 (我的鑰匙) 田中車(田中先生的車) 助詞“”連接名詞和名詞,表示所屬。 4、 名名 。(這個照相機是史密斯先生的) 自転車森。(那輛自行車是森先生的) 。(那個筆記本是誰的?) 修飾名詞時,要用“” “” “”。 其表示的位置關(guān)系與“” “” “”相同。 “” “” “”與“” “” “” 5、“”“” 名 森。(森先生的包是哪個?) 長島傘。(長島先生的傘是哪一把?) 小野機機。(小野女士的桌子是哪一張?) “” “”是在三個以上的事物中,不能確定是哪一個時所用的疑問詞。單獨使用時,用“”,修飾名詞時用“”。 * 第3課 * 1、 名 。(這里是百貨商店) 図書館。(那里是圖書館) 口。(那兒是入口) 指示場時,用“” “” “”。相當于漢語的“這兒是” “那兒是” 和“那兒是”的意思。所表示的位置關(guān)系與“” “” “”相同。 2、名名詞場所 食堂七階。(食堂在百貨商店的7層) 。(廁所在這兒) 小野事務(wù)所。(小野女士在事務(wù)所) 表示“名詞”存在于“ 名詞場所”。 3、名 。(廁所在哪兒?) -。(在那兒) 。(你的包在哪兒?) -。(我的包在這兒) 用于詢問存在場所。 4、名名 JC企畫。JC企畫。(這里是JC策劃公司的大樓。那里也是JC策劃公司的大樓) 李中國人。張中國人。(小李是中國人。小張也是中國人) 中國人。(你也是中國人嗎?) 提示助詞“”基本相當于漢語的“也”。 5、名名,名 売場一階,二階。(賣包的柜臺在1層還是2層?) 今日水曜日,木曜日。(今天是星期三還是星期四?) 林韓國人,日本人,中國人。(林先生是韓國人?日本人?還是中國人?) -日本人。(是日本人) 答案有多種可能,而詢問其中的一種時,可以重復使用謂語“”。相當于漢語的“是”,“還是(呢)”的意思。因為這里詢問的是哪一種,不能用“” “”來回答。 6、名 。(這個多少錢?) 服。(那件衣服多少錢?) 車。(那輛車多少錢?) -198000円。(198萬日元) 詢問價錢時,用“”相當于漢語“多少錢” * 第4課 * 1、“”和“” 表示事物的存在時,最常用的謂語是“”和“”?!啊庇糜诨?、草、桌子等不具意志的事物?!啊庇糜诰哂幸庵镜娜?、動物或昆蟲。使用“” 和“”的句型有以下兩種。 名詞場所 名詞物/人 部屋機。(房間里有桌子) 本。(這里有書) 庭何。(院子里有什么?) 部屋貓。(房間里有一只貓) 公園子供。(公園里有孩子) 。 (那里有誰?) 表示存在,相當于漢語的“有”。 名詞物人 名詞場所 部屋。(椅子在房間里) 本。(書在這兒) 図書館。(圖書館在哪兒?) 吉田庭。(吉田先生在院子里) 子供公園。(孩子在公園) 犬。(狗在哪兒?) 表示位置,相當于漢語的“在”。 小野家。(小野女士的家在哪里?) -小野家。(小野女士的家在哪里?) 林。(林先生在哪里?) -林。(林先生在哪里?) 2、名名 并列 時計眼鏡(表和眼鏡) (啤酒和威士忌) 居間。(起居室里有電視機和錄像機) 助詞“”加在兩個名詞之間表示并列,意思相當于漢語的“和”。 3、 上 下 前 後 中 外 機上貓。(桌子上有一只貓) 會社隣花屋。(公司旁邊有花店) 貓箱中。(貓在箱子里) 売店駅外。(小賣部在車站的外邊) 表示具體位置時,用“名詞方位。漢語說“椅子上” “桌子下”,而日語說“上 ” “機下 ”,“”不能省略。 4、 確認 犬。(那兒有一只狗?。?新聞林。(這報紙是林先生的吧) 駅前銀行。(車站前面有家銀行吧) 當說話人就某事征求聽話人的同意時,句尾用助詞“”,讀升調(diào)。相當于漢語的“ 吧”。 5、疑問詞 動詞(否定) 教室。 (教師里誰也沒有) 冷蔵庫何。(冰箱里什么也沒有) 表示全面否定。相當于漢語的“都不(沒)” “什么也(都、沒)”的意思。 第5課 * 1、今時分 今4時。(現(xiàn)在是4點) 今何時。(現(xiàn)在幾點?) -8時30分。(8點30分) 表現(xiàn)在的時間示時,常用“今 時 分 ”。相當于漢語“點分”。雙 方都明確在講現(xiàn)在的時間時,“今 ”可以省略。詢問具體時間時用“何 時 ”。 今午前8時半。(現(xiàn)在是上午8點半) “ 30 分 ” 可以用“*半 ”代替,有時表示具體時間的詞前還可以加上“*午 前 ”或“*午 後 ”。 2、動動 動動 森毎日働。(森先生每天工作) 田中明日休。(田中先生明天休息) 田中今日働。(田中先生今天不工作) 森明日休。(森先生明天不休息) 森先週休。(森先生上周休息) 昨日働。(我昨天沒上班) 肯定地敘述現(xiàn)在的習慣性動作、狀態(tài)以及未來的動作、狀態(tài)時,用“”,其否定形式是“”??隙ǖ財⑹鲞^去的動作時“”要變成“”,其否定形式是“ ”。 田中明日働。(田中先生明天上班嗎?) 李先週休。(小李上周休息了嗎?) 疑問句要在句尾加“”。在許多情況下漢語只用“昨天”即可表示過去, 但日語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把句尾變成“”或“”。 3、名詞時間 動 森7時起。(森先生7點起床) 學校8時半始。(學校8點半開始上課) 表示動作發(fā)生的時間時,要在具體時間詞語后面加上助詞“”,如“3時 ”“9時 ” 明日休。(我明天休息) 敘 述包含數(shù)字的時間時后續(xù)助詞“”,要說成“3月 14日 ”“2008年 ”,但“今” “昨日 ” “今日 ” “明日 ” “ 去 年 ” “ 來 年 ”等詞后不能加“”。星期后一般加“”,如“日 曜 日 ”,但也可以不加。 4、名詞時間 名詞時間 動 9時5時働。(我9點到5點工作) 森月曜日水曜日休。(森先生星期一到星期傘休息了) 表示動作發(fā)生在某個期間時,用“”。相當于漢語“從開始到結(jié)束”的意思。 9時働。(我從9點開始工作) 森2時勉強。(森先生學習到2點) “”和“”也可以分別單獨使用。 5、動 試験始。(什么時候開始考試?) 仕事何時終。(工作幾點結(jié)束?) 詢問某動作或事態(tài)進行的時間用“”,詢問的時間很具體時,在表示時間的詞語后 加“”,如“何時 ” “何 曜 日 ” “ 何 日 ”,另外在句尾還要加上“”,變成“ ”的形式。 展覧會始。(展覽會什么時候開始?) 張何曜日休。(小張休息到星期幾?) -火曜日。(休息到星期二) 詢問持續(xù)性動作或事態(tài)的起點或終點時,用“”“何曜日”等。 6、 對比 小野今日休。(小野女士今天休息) 森毎朝何時起。(森先生,你每天早晨幾點起床?) -7時。(我一般是7點左右起床) 第1課學習了提示主題的助詞“”?!啊边€可以表示對比。對比時“”要略微發(fā)重 一些。 * 第6課 * 1、 名詞場所 動 吉田中國行。(吉田先生去中國) 森日本帰。(森先生回日本) 李行。(小李去哪兒了?) 使用“行 ” “帰 ”等表示移動的動詞時,移動行為的目的地用助詞“” 表示,這時的“”讀做“” 2、 名詞場所 動 李先月北京來。(小李上個月從北京來) 方來。(那個人是從哪兒來的?) 使用移動動詞時,移動的起點用助詞“”表示。相當于漢語的“從(地方)來 (去) (回)”等。這里的“”與第5課表示時間起點的“”是同一助詞。 3、名人 動 小野友達帰。(小野女士和朋友一塊兒回去了) 李日本來。(小李和誰一塊兒來日本的?) 共同做某事的對象用助詞“”表示。 4、 名詞交通工具 動 上海飛行機行。(到上海坐飛機去) 家?guī)?。(我乘公汽車回家?李歩帰。(小李步行回到公寓) 京都何來。(你怎么來京都的?) 交通手段用助詞“”表示。相當于漢語“坐”的意思。不使用交通工具而步行時用“歩 ”。 5、 名詞場所 名詞場所 動 森東京広島新幹線行。(森先生從東京乘新干線去廣島) 李駅歩帰。(小李從車站走回公寓) 表示移動范圍時,范圍的起點用“”范圍的終點用“”。 6、“” 部屋電話。(我的房間沒有電話) 韓國行。中國行。(我去了韓國。沒有去中國) 這時“”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加在“” “” “” “”“” “”的后面 構(gòu)成一種復合形式。 * 第7課 * 1、名 名 李毎日飲。(小李每天喝咖啡) 毎日。(我每天慢跑) 新聞?wù)i。(我不看報) 李毎朝何食。(小李每天早晨吃什么) 動作的對象用助詞“”表示,這里的“”讀做“”。 2、 名詞場所 動 李図書館勉強。(小李在圖書館學習) 弁當買。(我在便利店買盒飯) 今日新聞?wù)i。(今天,你在哪兒看報紙了?) 動作的場所用助詞“”表示。相當于漢語“在做”的意思。存在的場所和動 作進行的場所在漢語里都用“在”來表示,但在日語里前者為“”,后者為“”。 3、 名名 毎朝粥食。(我每天早晨吃面包或稀飯) 休何曜日。(你星期幾休息?) -休月曜日火曜日。(我星期一或星期二休息) 對若干名詞進行選擇時,名詞和名詞之間加“”,相當于漢語的“或者”。 4、 名 。(請給我可樂和蛋糕) 申込書。(請給我一張申請表) 本。(我買這本書) 買東西或者在餐廳點菜時,用“”的形式。此形式既可用于花錢購物, 也可以用于不花錢的索取。 * 第8課 * 1、 名詞工具 動 李日本語手紙書。(小李用日語寫信) 手紙速達送。(用速遞寄了信) 新聞紙紙飛行機作。(用報紙折了紙飛機) 何作。(用什么做了面條) “”還可以用來表示其他手段以及原材料。 2、 名1人 名2人 名3物 小野土産。(我送給小野女士禮物) 小野森。(小野女士給了森先生巧克力) “”相當于漢語“給”,通常在物品以“第一人稱 第二人稱 第三人稱” 或“第三人稱 第三人稱”的形式移動時使用。物品用助詞“”表示,接受者用助詞“” 表示。 弟小野花。(弟弟送花給小野女士) 母長島。(母親送葡萄酒給長島先生) 另外,當?shù)谌朔Q的其中之一是說話人親戚時,按說話人的立場處理。 3、 名1人 名2人 名3物 小野辭書。(我從小野女士那兒得到一本詞典。/小野女士給了我一本詞典。) 長島寫真。(我從長島先生那兒得到了照片) 森長島。(森先生從長島先生那兒得到了小冊子) “”與“”相反,表示物品以“第三人稱 第二人稱 第一人稱” 或“第三人稱 第三人稱”的形式移動,相當于漢語的“得到” “接受”等意思。物品用“” 表示,贈送者用助詞“”表示。贈送者也可以看成是物品移動的起點,用助詞“”來 表示。 母小野。(小野女士送給母親手絹) 弟長島本。(弟弟從長島先生那兒得到一本書) 另外,當?shù)谌朔Q的其中之一是說話人的親戚時,按說話人的立場處理。 4、 名人 會 李明日長島會。(小李明天見長島先生) 駅森會。(我在車站遇見了森先生) “”相當于漢語的“見”。所見到的對象用助詞“”表示。 5、 提醒 ,李。(請問,小李在嗎?) -帰。(已經(jīng)回去了) 毎日食。(我每天都吃冰激凌) -太。(那你要發(fā)胖的) 助詞“”用于提醒對方注意其不知道、不了解的事情,讀升調(diào)。根據(jù)使用場景的不同 分別表示告知、提醒、輕微的警告等。 6、 晝飯食。(你吃過午飯了嗎?) ,食。(是的,我已經(jīng)吃過了。) 表示完了。意思基本相當于漢語的“已經(jīng)”。* 第9課 * 1、 名一類形 四川料理辛。(四川菜很辣) 冷。(那個湯是涼的) 茶熱。(這茶很燙) 日語的形容詞分兩類。其中,一類形容詞是以“”結(jié)尾的形容詞。做謂語時要在后面加“”。 2、 一類形做謂語時的否定形式 熱。(這個湯不熱) 今日寒。(今天不冷) 本高。(這本書不貴) 一類形容詞做謂語時的否定形式是將詞尾的“”變成“”再加上“”或“”?!啊钡姆穸ㄊ恰?”或“” 3、 一類形做謂語時的過去形式 旅行楽。(旅行很愉快) 昨日寒。(昨天不冷) 昨日寒。(昨天不冷) 一類形容詞做謂語時的過去形式是將詞尾的“”變成“”再加“”。其過去形式的否定形式則是把詞尾“”變成“”或者“”。 。(好吃。)正在吃的時候 。(好吃。)吃完以后 描述過去體驗過的事物的性質(zhì)時,日語必須使用過去式?!啊钡倪^去形式是“”,過去否定形式是“”。 4、 一類形名 広國(幅員遼闊的國家) 青海(藍色的大海) 料理(可口的飯菜) 白紙(白紙) 一類形容詞可直接修飾名詞。形容詞和名詞之間不能加“”?!傲?理 ”。 5、“”“” 本李。(這本書是從小李那兒得到的)話題 飲。(我不喝咖啡)對比 “飲 (喝咖啡)”中的“”前面的名詞作話題,或者進行對比時, 使用第5課、第6課學過的助詞“”,構(gòu)成“飲 ” “飲 ” “飲 ”的形式。這時候原來的“”必須去掉,不能變 成“”的形式。 6、一類形動(否定) 熱。(這個湯不太熱) 試験難。(考試不太難) “”與后面的否定形式呼應,表示程度不高。 7、表示程度的副詞 “” “” “少” “” “” “全 然 ”等都是表示程度的副詞?!啊?“全 然 ”要與后面的否定形式呼應使用。他們之間的輕重程度如下: (很,非常)少(一點兒)(不太 )全然 (根本不) 料理。(這個菜非常好吃) 少辛。(這個湯有點辣) 試験全然難。(考試一點兒也不難) 漢語中形容詞前面的“很”有時并不表示程度很重,而日語中如使用“”等,則強調(diào)程度非常重。 8、常用的一類型容詞 新-新.古-舊.熱-熱,燙.冷-涼.高-高.低-矮,低.暑-熱.寒-冷.高-貴.安-便宜.多-多.少-少.難-難.易-容易.広-寬廣.狹-窄.大-大.小-小.遠-遠.近-近.-好.悪-不好,壞.楽-愉快.-無聊 * 第10課 * 1、 名二類形 京都紅葉有名。(京都的紅葉很有名) 通靜。(這條街很安靜) 町。(這個城市從前很熱鬧) 二類形容詞是不以“”結(jié)尾的形容詞。做謂語時要在后面加“”。過去形式是“ ”。 2、 名二類形 通。(這條街不熱鬧) 昨日暇。(昨天沒空) 二類形容詞做謂語時的否定形式是“二類形容詞”。過去形式的否定形容是“”。在口語里的“”一般說成“” 3、 名二類形 名 奈良靜町。(奈良是座很安靜的城市) 奈良町。(奈良不是個熱鬧的城市) 二類形容詞修飾名詞時,用“二類形容詞 名詞”的形式。 4、 名 昨日日曜日。(昨天是星期日) 休。(前天是休息日) 昨日雨。(昨天沒下雨) 曇。(前天不是陰天) 名詞做謂語時的過去形式是“名詞”。其否定形式是“名詞() ”。 5、名 橫浜町。(橫濱是個什么樣的城市?) -町。(是個非常熱鬧的城市) 張人。(小張是什么樣的人?) -親切人。(是個很熱情的人) 詢問人或事的性質(zhì)時用“名詞”?!啊毕喈斢跐h語的“什么樣的”。 參考:“何”和“” “何”有詢問內(nèi)容和材料兩種用法。如:“何 本 自 動 車 本 (什么書?關(guān)于汽車的書。 )” ,“何 料 理 魚 料 理 (什么菜???魚。 )” “”只用于詢問詢問性質(zhì)。如:“本(什么樣的書?非常有趣的事。 )”, “料 理 辛料 理 (什么樣的菜?有點兒辣的菜。 )” 6、 料理。(這個菜怎么樣?) 京都。(京都怎么樣?) 茶,。(您喝杯茶吧) -。(謝謝) “”是詢問對方對某狀態(tài)的意見或感想時的表達方式。如果詢問的是現(xiàn)在的 或未來的事情時用“”,詢問的是過去的事情時則用“”。另外,“ ”有時還用于勸誘對方進行某動作。 7、“”和“” 部屋狹。,。(我的房間很小,但是很干凈) 部屋狹。,汚。(我的房間很小,而且很臟) “”是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的連詞。一般只用于口語,而不用于正式的書面語?!啊笔潜硎静⒘嘘P(guān)系的連詞。 8、常用的二類形容詞 好喜歡嫌討厭熱鬧靜安靜 便利方便不便不方便漂亮暇空閑 元気健康簡単簡單親切熱情有名有名 * 第11課 * 1、 名1 名2一類形 二類形 小野歌好。(小野女士喜歡唱歌) 王肉嫌。(小王不喜歡吃肉) 林犬怖。(林先生害怕狗) “好 ” “嫌 ” “怖 ”等表達情感的形容詞可以以“名詞1 名詞2 一類形容詞二類形容詞的句型使用?!懊~1”表示情感的主體,“名詞2” 表示情感的對象。 2、 名1 名2分 韓國語分。(史密斯先生懂韓語) 。(我不會用電腦) 小野料理上手。(小野女士擅長做飯) “分 ” “” “上 手 ” “下手 ” “苦手 ”等有關(guān)能力的詞語 也可以以“名詞 1 名詞 2 動詞 一類形容詞二類形容詞”的句型 使用。 3、 名名 吉田時中國韓國行。(吉田先生有時去中國呀韓國什么的) 森野球好。(森先生喜歡足球呀棒球什么的) 店野菜果物。(我在店里買了蔬菜呀水果等等) 助詞“”與“”一樣,也用于連接名詞,兩者的差異在于“”用于列舉所有的項目,而“”用于只列舉許多項目中的兩項,相當于漢語的“呀什么的”。并且“” 常常和“”呼應使用,構(gòu)成“”。 4、“”和“” 原因、理由 森酒好,毎日飲。(森先生喜歡喝酒,每天都喝。) 寒,窓閉。(因為太冷了,我要把窗戶關(guān)上。) 窓閉。寒。(我要把窗戶關(guān)上,因為太冷了。) 說明原因、理由時用助詞“”。 “”位于陳述原因、理由小句的句尾。通常是 在說明原因、理由之后再陳述結(jié)論,但有時也可以先陳述結(jié)論再說明原因、理由,不過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必須接在表示原因、理由小句的句尾。構(gòu)成復句的句子我們稱之 為小句。 野菜嫌。,野菜食。(金女士不喜歡蔬菜,所以不怎么吃。) 明日休。,子供動物園行。 “”是表示原因、理由的連詞,意思相當于漢語的“所以”,其比較禮貌的說法是“”。助詞“”構(gòu)成表示原因、理由小句的一部分,而連詞 “”獨立使 用在結(jié)果的句子前面。 5、表示頻率的副詞 行。(我偶爾去聽聽音樂會) 李時映畫見。(小李有時看電影) 田中橫浜行。(田中先生不太去橫濱) “” “” “時” “” “”“全然”等是表示頻率的副詞?!啊?“全然”后面須接否定形式。 6、* 甲:來月。(我下個月還來這里) 乙:。(為什么) 甲:友達結(jié)婚式。(因為朋友要在這里舉行結(jié)婚典禮) 詢問事由時使用“”,相當于漢語中的“為什么”?;卮饡r在謂語后面加 “”。 * 第12課 * 1、 名1 名2一類形 二類形 李森若。(小李比森先生年輕) 中國日本広。(中國比日本遼闊) 上海北京。(上海比北京熱鬧嗎) 比較“名詞1”和“名詞2”,“名詞1”比“名詞2”更具有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zhì)時使用這個句型。 中國日本広。(中國比日本遼闊得多) 程度差異較大時用副詞“”加以強調(diào)。 2、 名1 名2一類形 二類形 日本中國広。(與日本相比,中國更遼闊。) 北京東京暖。(與北京相比,東京更暖和。) 大阪東京。(與大阪相比,東京更熱鬧嗎?) 比較“名詞1”和“名詞2”,“名詞2”比“名詞1”更具有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zhì)時使用這個句型。 3、 名1 名2一類形 二類形 東京冬北京寒。(東京的冬天沒有北京的冬天那么冷) 神戸大阪。(神戶沒有大阪那么繁華) 部屋王部屋。(我的房間沒有小王的房間那么整潔) 比較“名詞1”和“名詞2”,“名詞1”比“名詞2”更不具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zhì)時使用這個 句型。句尾必須使用否定形式。 4、 名1 中 名2一類形 二類形 中。(在各種體育活動中,足球最有意思。) 日本料理中壽司。(日式飯菜中,壽司最好吃。) 在某個范圍內(nèi),表示“名詞2”最具有形容詞性質(zhì)時使用這個句型?!懊~1”為表示“名詞2”所屬范圍的名詞。 日本高山富士山。(日本最高的山是富士山) 1年寒月2月。(一年當中最冷的月份是2月份) 參考:如“名詞1”表示場所或時間,則后面不加“中”,而使用“名詞1場所時間一類形二類形名2名3的句型。 5、 名1 名2一類形 二類形 日本語英語 難。(日語和英語,哪個難學?) -日本語難。(日語難學) 紅茶。(咖啡與紅茶,更喜歡哪個?) -紅茶好。(更喜歡紅茶) -好。(哪個都喜歡) 詢問兩種事物當中哪一種更具有形容詞的性質(zhì)時使用這個句型?!啊笔嵌哌x一時使用的疑問詞?;卮饡r用“”。如果兩者程度相當,則使用“ ”。“”在口語中有時說成“”。 詢問的范圍為兩種事物時,無論是人是物還是時間,都可以使用“”。但詢問 范圍為三種以上的事物時,則不能使用“”。(詳見第6點) 6、名何 一類形 二類形 中料理 。(在這些菜當中,哪個菜最好吃?) -料理。(這個菜最好吃。) 季節(jié)中 。(四個季節(jié)當中,你最喜歡哪個?) -春好。(我最喜歡春天) 詢問三個以上事物當中哪一個更具有形容詞的性質(zhì)時,根據(jù)所詢問的對象的不同,須區(qū)別使用幾種疑問詞;是人則使用“”,是物的則使用“” “”或者“何”,是時間則使用“”。 中好。(蘋果,梨和香蕉當中你最喜歡什么?) 果物中何好。(水果當中你最喜歡什么) 被選擇的事物已見于上下文或存在于眼前時,使用“”或“”,反之 則使用“何 ”。* 第13課 * 1、名數(shù)量動 數(shù)量詞用在動詞前面。量詞因所修飾的事物種類而不同。 卵1個食。(吃一個雞蛋) 本2冊買。(買了兩本書) 緑茶3杯飲。(喝了3杯綠茶) 教室學生4人。(教室里有4個學生) 車5臺。(車庫里有5輛車) 引出鉛筆10本。(抽屜里有10支鉛筆) 切手何枚買。(買了多少張郵票?) 詢問數(shù)量時,在“ 何 ”的后 面加量詞,如“何個 (多少個)” “何 本 (多少根)” “何 冊 (多少本)”這里“何 ”必須讀做“”??傮w看來,日語的量詞比漢語的量詞搭配更為廣泛,因而其用法相對簡單些。如 指動物時,大動物用“頭 ”,小動物用“匹 ”。沒有漢語中的“條” “只”等。 動物園象2頭。(這個動物園內(nèi)有兩頭大象) 友達貓1匹。(從朋友那里得到1只貓) 2、名時間動 李毎日7時間働。(小李每天工作7小時) 晝1時間休。(中午休息1小時) 森9時間寢。(森先生睡9小時) 表示時間數(shù)量的詞語和動詞一起使用時,說明動作,狀態(tài)的持續(xù)時間。這時候表示時間 數(shù)量的詞語后面不能加“”。 3、名時間 名次數(shù)動 李1週間2回行。(小李一周去游泳池游泳兩次) 花2年1度咲。(這種花每兩年開一次) 表示在一定時間內(nèi)進行若干次動作。 4、動詞的“形” 我們把“ 働 ”“休 ”“起 ”“寢 ”等形式稱作動詞的“ 形”。5、名場所 動 行 來 午後郵便局荷物出行。(下午去郵局寄包裹) 小野泳行。(小野女士去游泳池游泳) 李家遊來。(小李來我家玩了) 表示移動行為的目的。句型中的名詞為表示場所的名詞,表示移動行為的目的地;動詞 用“形”去掉“”的形式,表示移動行為的目的。 6、名數(shù)量 3個500円。(這種蛋糕3個500日元) 1個200円。(這種蛋糕1個200日元) 用于不稱重量而以數(shù)個的方式售物。不過,數(shù)量是1個時,不加“”。 * 第14課 * 1、動詞的“形” 動詞因其形態(tài)變化方式不同,可以分為三類。動詞的“形”去掉“”后的最后 一個音位于“段”的動詞絕大部分屬于一類動詞;最后一個音位于“段”的動詞,以及 位于“段”的一小部分動詞屬于二類動詞;“來 ” “”兩個動詞,以及“ 勉 強 ” “*卒 業(yè) ”等使用“”的動詞都屬于三類動詞。 一類動詞“形”的變換方式是“形”去掉“”后加“”,加“”的時候 發(fā)音會有一些變化。即“”“”,“”“”,“、”“”,“、 、”“”,“”“”。 二類動詞和三類動詞的“形”都是“形”去掉“”后直接加“”。 2、動 動 相繼發(fā)生 昨日,買物。(昨天去商場買東西了) 家?guī)?,宿題。(回家,然后做作業(yè)。) 図書館行本借,家?guī)?。(去圖書館借書,然后回家。) 表示兩個以上的動作依照時間順序相繼發(fā)生時,可用“動詞形動詞”的形式來表示。 3、動動相繼發(fā)生 李毎晩聞寢。(小李每晚聽了收音機后睡覺) 晝飯食出。(吃了午飯后出門) 家?guī)?,一度日本語勉強。(回家后,再學一遍日語。) 表述兩個以上的動作依照時間順序相繼發(fā)生時,也可以使用“動詞形動詞” 的表達形式。其語義和“動詞形動詞”基本相同,但“”不能在一個句子中反復 使用兩次以上。 4、動 住所名前書。(請在這里填寫住址和姓名) 荷物航空便送。(請用航空方式寄這件包裹) bbb請求某人做某事時使用“動詞形” 5、名場所 動 經(jīng)過 離開 駅前通。(這趟公共汽車經(jīng)過車站一帶) 道行,橋渡。(順這條路一直走,再過那座橋。) 李毎朝7時家出。(小李每天早晨7點離開家) 來年大學卒業(yè)。(我明年大學畢業(yè)) 經(jīng)過的場所用助詞“”表示,常用的動詞有“通 ” “渡 ” “過 ” 等。此外,“”與動詞“出 ” “卒業(yè)”等搭配使用時,表示離開的場所。 * 第15課 * 1、動 正在進行 小野今新聞?wù)i。(小野女士現(xiàn)在正在看報) 森今仕事。(森先生正在工作) 太郎飲。(太郎在喝咖啡) 表示動作或變化正在進行時,使用“動詞形”。 2、動 家仕事。(在家里工作也可以) 寫真撮。(這兒可以拍照嗎) -。(可以) 家?guī)?。(可以回家嗎?-,帰。(是的,可以回家。) 表示許可時,使用“動詞形”。表示說話人的許可是,使用“” 常常簡略說成“,”。這種表達方式一般不用于尊長,因為那樣顯得很傲慢。 3、動 飛行機中吸。(飛機上不能吸煙) 教室物食。(教室里不能吃東西) 部屋入。(不能進這個屋子嗎) -,入。(是的,不能。) -,入。(不,可以進。) 表示禁止時,使用“動詞形”。對尊長一般不用“ ”而使用“ ”。 4、名附著點 動 小野公園乗。(小野女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