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知識大全——基礎(chǔ)知識.doc_第1頁
初中語文知識大全——基礎(chǔ)知識.doc_第2頁
初中語文知識大全——基礎(chǔ)知識.doc_第3頁
初中語文知識大全——基礎(chǔ)知識.doc_第4頁
初中語文知識大全——基礎(chǔ)知識.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基礎(chǔ)知識詞類實詞:表示實在的意義,能夠作短語或句子的成分能夠獨立成句動詞:舍:1. 動詞,丟棄。例句:便舍船 (桃花源記)2. 名詞,房屋。例句:屋舍儼然 (桃花源記)志:1. 動詞,做記號。例句:處處志之(桃花源記)2. 名詞,記號。例句:尋向所志(桃花源記)尋:1. 動詞,尋找。例句:尋向所志(桃花源記)尋張懷民(記承天寺夜游)2. 副詞,不久。例句:尋病終(桃花源記)3. 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例句:飛來山上千尋塔(登飛來峰)觀:1. 景象。例句:作青鶴白云觀。(童趣)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2. 看。例句:昂首觀之。(童趣) 予觀夫巴陵勝狀(岳陽樓記)知:1. 了解。例句:人不知而不慍。(論語十則)2. 知道。例句:溫故而知新。(論語十則)3. 明白。例句:知之為知之。(論語十則)4. 智慧。通“智”,例句:是知也 (論語十則)出:1. 從出來。例句: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2. 出去。例句:不復(fù)出焉(桃花源記)市:1. 買。例句:愿為市鞍馬。(木蘭詩)2. 集市。例句:東市買駿馬。(木蘭詩)買:1. 買。例句:東市買駿馬。 (木蘭詩)2. 雇,租。例句:欲買舟而下 (為學(xué))名:1. 名詞,名字。例句:并自為其名。(傷仲永)2. 動詞,說出。例句:不能名其一處也。(口技)賓客:1. 動詞,以賓客之禮相待。例句: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2. 名詞,客人。例句: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口技)就:1. 動詞,完成。例句: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傷仲永)2. 動詞,從事,做。例句:蒙乃始就學(xué)。(孫權(quán)勸學(xué))見:1. 了解。例句:見往事耳 (孫權(quán)勸學(xué))2. 認(rèn)清。例句: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孫權(quán)勸學(xué))3. 會見。例句:見公輸盤(公輸)4. 引見(音同獻(xiàn))。例句:胡不見我于王(公輸)乳:1. 動詞,喂奶。例句:婦撫兒乳。(口技)2. 名詞,奶頭。例句:兒含乳啼。(口技)絕:1. 副詞,極。例句:以為妙絕 (口技)佛印絕類彌勒(核舟記)2. 動詞,盡,消失。例句:群響畢絕 (口技)3. 與世隔絕。例句: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桃花源記)4. 極高。例句:絕巘多生怪柏(三峽)5. 消失。例句:哀轉(zhuǎn)久絕(三峽)湖中人鳥聲俱絕(湖心亭看雪)6. 獨一無二。例句:奇山異水,天下獨絕(與朱元思書)7. 停,斷。例句:猿則百叫無絕(與朱元思書)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醉翁亭記)敵:1. 動詞,敵對,在此有脅迫、攻擊之意。例句:恐前后受其敵 (狼)2. 名詞,敵人,在此指屠戶。例句:蓋以誘敵 (狼)恐:1. 擔(dān)心。例句:恐前后受其敵 (狼)2. 恐怕。例句:不治將恐深 (扁鵲見蔡桓公)意:1. 神情、態(tài)度。例句:意暇甚 (狼)2. 想,打算。例句: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云:1. 句尾語氣助詞,可不譯。例句:蓋大蘇泛赤壁云(核舟記)2. 說。例句: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銘)語:1. 說話。例句:如有所語(核舟記)2. 告訴。例句:此中人語云(桃花源記)親:1. 動詞,以為親。例句:故人不獨親其親(大道之行也)2. 名詞,指父母。例句:故人不獨親其親(大道之行也)修:1. 培養(yǎng),動詞。例句:講信修睦(大道之行也)2. 長。例句:蓋簡核桃修狹者為之(核舟記)閉:1. 阻塞。例句:是故謀閉而不興(大道之行也)2. 關(guān)。例句:故外戶而不閉(大道之行也)謂:1. 叫做。例句:是謂大同(大道之行也)2. 認(rèn)為。例句: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愛蓮說)3. 說。例句:謂為信然(隆中對)4. 對說。例句:謂先生曰(隆中對)觀:1. 景象。例句: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觀潮)2. 看。例句: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愛蓮說)無從致書以觀(送東陽馬生序)間:1. 空閑。例句:雖席地不容間也(觀潮)2. 斷開,隔開。例句:遂與外人間隔(觀潮)3. 參與。例句: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曹劌論戰(zhàn))4. 間或,偶然。例句:時時而間進(鄒忌諷齊王納諫)騰:1. 騰起。例句: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觀潮)2. 翻騰。例句:騰身百變(觀潮)言:1. 說,說話。例句:閑靜少言(五柳先生傳)2. 言語,話。例句:黔婁之妻有言(五柳先生傳)食:1. 吃。例句:食不飽(馬說)2. 通“飼”,喂。例句: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馬說)策:1. 名詞,鞭子。例句:執(zhí)策而臨之(馬說)2. 動詞,鞭打。例句:策之不以其道(馬說)書:1. 書籍。例句:每假借于藏書之家(送東陽馬生序)2. 信。例句:與朱元思書3. 書寫,動詞。例句:乃丹書帛曰“陳勝王”(陳涉世家)4. 字條,名詞。例句:得魚腹中書(陳涉世家)從:1. 向。例句: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dá)執(zhí)經(jīng)叩問(送東陽馬生序)2. 跟從。例句:當(dāng)余之從師也(送東陽馬生序)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記)戰(zhàn)則請從(曹劌論戰(zhàn))3. 由,自。例句: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記)4. 聽從。例句:民弗從也。(曹劌論戰(zhàn))至:1. 周到。例句:禮愈至(送東陽馬生序)2. 到,到達(dá)。例句:至舍,四肢僵勁不能動(送東陽馬生序)樂:1. 以為樂。例句:心樂之(小石潭記)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翁亭記)2. 逗樂,嬉戲。例句:似與游者相樂(小石潭記)3. 樂趣。例句: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翁亭記)居:1. 處在。例句: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岳陽樓記)2. 停留。例句: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記)通:1. 順利。例句:政通人和,百廢待興(岳陽樓記)2. 通曉。例句: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馬說)3. 通過。例句:初極狹,才通人(桃花源記)開:1. 放晴。例句:連月不開(岳陽樓記)2. 打開。例句:開我東閣門(木蘭詩)3. 設(shè)置。例句:旁開小窗(核舟記)得:1. 能夠。例句:欲出不得2. 得意。例句:悠然自得3. 得到。例句:得道多助/ 二者不可得兼(魚我所欲也)4. 通“德”,感激。例句:所識窮乏者的我與(魚我所欲也)會:1. 適逢,恰巧遇到。例句:會天大雨(陳涉世家)2. 集會。例句:與皆來會計事(陳涉世家)將:1. 統(tǒng)率,動詞。例句: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隆中對)2. 將領(lǐng),名詞。例句:項燕為楚將(陳涉世家)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隆中對)使:1. 派遣。例句: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唐雎不辱使命)2. 出使。例句: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已:1. 停止。例句:然志猶未已(隆中對) 是亦不可以已乎(魚我所欲也)2. 已經(jīng)。例句:今操已擁百萬之眾(隆中對)3. 通“以”。例句:自董卓已來(隆中對)圖:1. 謀取。例句: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隆中對)2. 地圖。例句:圖窮而匕首現(xiàn)盡:1. 全部取得。例句:利盡南海(隆中對)2. 消失,沒有。例句:林盡水源(桃花源記)信:1. 信用。例句:信義著于四海(隆中對)2. 通“伸”,伸張。例句:欲信大義于天下(隆中對)簞:1. 古代盛飯用的圓竹筐。例句:一簞食(魚我所欲也)2. 用竹筐盛著。例句:簞食壺漿(隆中對)遺:1. 遺留。例句:以光先帝遺德(出師表)2. wi 給予。例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出師表)發(fā)1. 發(fā)跡,被起用。例句:舜發(fā)于畎畝之中(生于憂患)2. 發(fā)出。例句:發(fā)于聲(生于憂患)拂1. fu(第二聲),不順。例句:行拂亂其所為(生于憂患)2. bi(第四聲),輔弼,輔佐。例句:入則無法家拂士(生于憂患)嚇1. 語氣詞,讀he(第四聲),模仿發(fā)怒的聲音。例句:仰而視之曰:“嚇!”(莊子兩則)2. 動詞,嚇唬。例句: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莊子兩則)朝1. 早晨 zhao 例句:朝服衣冠(鄒忌諷齊王納諫)2. 朝廷 chao 例句:于是入朝見威王(鄒忌諷齊王納諫)3. 朝見 chao 例句:皆朝于齊(鄒忌諷齊王納諫)曾1. 竟然 zeng 例句: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2. 通“增”。例句:曾益其所不能(生于憂患)加1. 程度副詞,更。例句: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2. 虛夸,以少報多。例句:弗敢加也(曹劌論戰(zhàn))3. 好處。例句:萬鐘于我何加焉(魚我所欲也)亡1. 通“無”,沒有。例句: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愚公移山)2. 逃跑。例句: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陳涉世家)3. 丟失。例句:亡羊補牢,未為晚也名詞 往來:1. 表示交往的人。例句:往來無白?。毅懀?. 表示來來往往的人。例句:其中往來種作(桃花源記)端:1. 一頭,一方,名詞。例句: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核舟記)2. 正,端直,形容詞。例句:其人視端容寂(核舟記)獨:1. 老而無子的人。例句: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大道之行也)2. 單單。例句: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大道之行也)3. 惟獨。例句:與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亂:1. 造反。例句:盜竊亂賊而不作(大道之行也)2. 戰(zhàn)亂。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時亂(桃花源記)能:1. 本領(lǐng)。例句:以此夸能(觀潮)雖有千里之能(馬說)2. 能夠。例句: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答謝中書書)安求其能千里也(馬說)白:1. 白色,白茫茫。例句: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2. 指酒杯。例句:余強飲三大白(湖心亭看雪)上:1. 向上。例句:負(fù)勢競上(與朱元思書)2. 上面。例句:橫柯上蔽(與朱元思書)許:1. 處所,地方。例句: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五柳先生傳)2. 表示估計,左右、多。例句:子阜陽至桐廬一百許里(與朱元思書)行:1. xng 行軍途中。例句:行收兵(陳涉世家)2. hng 行列。例句:陳勝、吳廣皆次當(dāng)行(陳涉世家)3. 品性。例句:性行淑均(出師表)4. hng 古代軍制,25人為一行。例句:行陣和睦(出師表)利:1. 物資。例句:利盡南海(隆中對)2. 有利的條件。例句:天時不如地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秋:1. 時。例句:危急存亡之秋(出師表)2. 年。例句: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效:1. 大業(yè)。例句: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fù)之效(出師表)2. 有功效,實現(xiàn)。例句:不效則治臣之罪(出師表)方:1. 方向。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公輸)2. 方圓。例句:宋之地方五百里(公輸)類:1. 類推(事理)。例句: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公輸)2. 種類,類型。例句: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公輸)城:1. 內(nèi)城。例句:三里之城(得道多助)2. 城墻。例句:城非不高也(得道多助)士:1. 獄官。例句:管夷吾舉于士(生于憂患)2. 賢士。例句:入則無法家拂士(生于憂患)形容詞、副詞、連詞等清:1. 水清。例句:濯清漣而不妖(愛蓮說)2. 清香。例句:香遠(yuǎn)益清(愛蓮說)遠(yuǎn):1. 遠(yuǎn)播,形容詞用作動詞。例句:香遠(yuǎn)益清(愛蓮說)2. 距離長。例句: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愛蓮說)數(shù):1. 幾,幾個,sh,表示不確定的數(shù)目。例句:見宮殿數(shù)十所。(山市)卒數(shù)萬人(陳涉世家)2. 計數(shù)。例句:數(shù)至八層。(山市)3. shu 屢次。例句:廣顧數(shù)言欲亡(陳涉世家)鮮:1. 少,音同“顯”。例句:陶后鮮有聞(愛蓮說)2. 鮮艷,音同“先”。例句: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桃花源記)奇:1. 奇妙,形容詞。例句: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yuǎn)(核舟記)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答謝中書書)2. 零頭,名詞,j。例句: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故:1. 因為。例句:是故謀閉而不興(大道之行也)2. 所以。例句:故外戶而不閉(大道之行也)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劌論戰(zhàn))3. 原因,緣故。例句:既克,公問其故。(曹劌論戰(zhàn))4. 特意。例句: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見蔡桓公)5. 舊的,原來的。例句:溫故而知新(論語十則)屬:1. 連接。例句:屬引凄異(三峽)2. 類。例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桃花源記)更:1. 古代夜間的計時單位。例句:是日更定(湖心亭看雪)2. 還,geng(四聲)。例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湖心亭看雪)一:1. 數(shù)詞,一(條、只等)。例句:余拿一小舟(湖心亭看雪)2. 全。例句: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長煙一空(岳陽樓記)3. 一片。例句:一碧萬頃(岳陽樓記)若:1. 好像。例句:燁然若神人(送東陽馬生序)2. 如。例句:不知口蹄指縫不若人也(送東陽馬生序)清:1. 清澈。例句:下見小譚,水尤清冽(小石潭記)2. 冷清。例句: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記)和:1. 和樂。例句:政通人和(岳陽樓記)2. 和煦。例句:至若春和景明(岳陽樓記)秀:1. 秀麗。例句: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醉翁亭記)2. 滋長。例句:佳木秀而繁陰(醉翁亭記)時:1. 時常。例句:凍風(fēng)時作(滿井游記)2. 時候。例句:春和景明之時乍:1. 初,開始。例句:波色乍明(滿井游記)2. 突然,忽然。例句:冷光之乍出于匣也(滿井游記)次:1. 編次。例句:陳勝、吳廣皆次當(dāng)行(陳涉世家)2. 旅行或行軍在途中停留。例句: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陳涉世家)比:1. 等到。例句:比至陳(陳涉世家)2. 并列,接近。例句:天涯若比鄰?fù)剑?. 空,此處引申為光著。例句:亦免冠徒跣(唐雎不辱使命)2. 只。例句: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遂:1. 就。例句:由是先主遂詣亮(隆中對)2. 終于。例句:然操遂能克紹(隆中對)始1. 開始。例句: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齜(愚公移山)2. 才。例句: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愚公移山)虛詞:一般不表示實在的意義,不作短語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詞例外),它們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語法關(guān)系常見虛詞之1. 助詞,相當(dāng)于“的”。例句: 故時有物外之趣。(童趣) 忘路之遠(yuǎn)近(桃花源記) 水陸草木之花(愛蓮說) 無懷氏之民歟(五柳先生傳) 雖有千里之能(馬說) 2. 代詞,它,他,她,他們等,指代人或物或事。 例句: 昂首觀之。(童趣) 又?jǐn)?shù)刀斃之 (狼) 漁人甚異之(桃花源記) 3. 助詞,補充音節(jié),沒有實在意思。 例句: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處處志之(桃花源記)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馬說) 悵恨久之(陳涉世家) 4. 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表舒緩語氣。不譯。 例句: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陋室銘) 與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倩女之靧面(滿井游記)5. 倒裝標(biāo)志,不譯。 例句: 何陋之有(陋室銘) 馬之千里者(馬說) 宋何罪之有。之,助詞,賓語前置標(biāo)志。(公輸)6. 限定關(guān)系,以。 例句: 郊田之外(滿井游記)7.去,往,到。 例句: 輟耕之壟上(陳涉世家)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陳涉世家) 多助之至。之,動詞,到。(得道多助) 為 1. 因為。 例句: 項為之強。(童趣) 2. 表示被動,被。 例句: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童趣) 僅有“敵船”為火所焚(觀潮) 山巒為晴雪所洗(滿井游記) 賢能為之用也(隆中對) 3.對,向。 例句: 不足為外人道也 (桃花源記)為天下唱(陳涉世家) 4. 為了。(第四聲) 例句: 不必為己(大道之行也)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魚我所欲也)今為宮室之美而為之(魚我所欲也) 5. 名詞,行為,活動。例句: 或以二者之為(岳陽樓記) 6. 動詞,當(dāng)作,作為。 例句: 以叢草為林。(童趣) 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傷仲永) 武林人捕魚為業(yè)(桃花源記) 海浪涌為郭(觀潮) 7. 動詞,成為,變?yōu)?。例句?卒之為眾人。(傷仲永) 以弱為強者(隆中對) 化為鄧林 (夸父逐日) 8.動詞,是。 例句: 中軒敞者為艙(核舟記) 天下為公(大道之行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觀潮) 9. 動詞,表示“做”等具體的動作。 (1)做 例句: 共工與顓頊爭為帝 (共工怒觸不周山) 為宮室(核舟記) 今為宮室之美而為之(魚我所欲也) (2). 寫。 例句: 故為之文以志之(滿井游記)(3).修筑。 例句: 為壇而盟(陳涉世家) (4). 唱。 例句: 好為梁父吟(隆中對) 10給,替(第四聲)例句: 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公輸) 11. 句末語氣詞,表疑問語氣(第二聲) 例句: 夫子何命焉為而1.順接連詞,可譯為“并且”。例句:學(xué)而時習(xí)之。(論語十則)2.轉(zhuǎn)折連詞,可譯為“卻”。例句:學(xué)而不思則罔。(論語十則)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馬說)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醉翁亭記)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3.順承連詞,可譯為“就”“然后”。例句:與人期行,相委而去。(陳太丘與友期)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醉翁亭記)聚室而謀曰(愚公移山)4.連詞,連接狀語和謂語。例句:執(zhí)策而臨之(馬說)5.表并列的連詞。例句: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記)6.表遞進的連詞。例句: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記)7.表修飾(狀語與中心詞間)。例句:朝而往(醉翁亭記)8.表時間,不久。例句:已而夕陽在山(醉翁亭記)9.承接連詞,連接兩個動作。例句:蹴爾而與之/呼爾而與之(魚我所欲也)10.修飾關(guān)系連詞。例句: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以1.用。例句:蒙辭以軍中多務(wù)。(孫權(quán)勸學(xué))不以千里稱也(馬說)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以衾擁覆(送東陽馬生序)以牒為械(公輸)2.認(rèn)為。例句:自以為大有所益(孫權(quán)勸學(xué))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公輸)3.按照。例句:策之不以其道(馬說)必以情(曹劌論戰(zhàn))4.憑借。例句: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雎不辱使命)以此夸能(觀潮)以此自終(五柳先生傳)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道多助)何以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5.把。例句: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唐雎不辱使命)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師表)因以為號(五柳先生傳)人多以書假余(送東陽馬生序)必以分人(曹劌論戰(zhàn))6.因為,連詞。例句:以中有足樂者(送東陽馬生序)以其境過清(小石潭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7.表時間,“以”。例句:受命以來,夙夜憂嘆(出師表)8.以致。例句:以塞忠諫之路(出師表)9.連詞,表目的,來,用來例句:家貧,無從致書以觀(送東陽馬生序)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以光先帝之德(出師表)10.而,連詞。例句: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觀潮)俯身傾耳以請(送東陽馬生序)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記)然1.代詞,這樣。例句:父利其然也。(傷仲永)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必取宋(公輸)2.形容詞詞尾,的樣子。例句:泯然眾人矣。(傷仲永)3.連詞,然而。例句: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公輸)也1.與“者”連用,表示判斷語氣。例句: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醉翁亭記)2.用于句尾,表確定語氣。例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醉翁亭記)者1.的人。例句:以君為長者(唐雎不辱使命)2.的原因。例句: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于1.介詞,比。例句:賢于材人遠(yuǎn)矣。(傷仲永)所欲有甚于生者(魚我所欲也)皆以美于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2.介詞,引出動作的對象、處所,在。例句:于舅家見之。(傷仲永)受任于敗軍之際(出師表)而飛于北海。于,介詞,引出動作處所。(莊子兩則)于是鴟得腐鼠(莊子兩則)戰(zhàn)于長勺(曹劌論戰(zhàn))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3.介詞,從。例句:受地于先王(唐雎不辱使命)夫鹓鶵發(fā)于南海。于,介詞,引出動作處所。(莊子兩則)傅説舉于版筑之間(生于憂患)4.到。例句: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還于舊都(出師表)箕畚運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5.對。例句: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出師表)6.對于。例句:萬鐘于我何加焉(魚我所欲也)7.向。例句:告之于帝(愚公移山)焉1.怎么。例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湖心亭看雪)2.句末語氣助詞,啊。例句: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愛蓮說)始一反焉(愚公移山)3.疑問代詞,哪里。例句: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乃1.才。例句:去后乃至。(陳太丘與友期)2.竟然。例句: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桃花源記)3.是。例句: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dāng)立,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4.于是,就。例句:陳勝乃立為王(陳涉世家)5.你的。例句: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夫1.音同“服”,指示代詞,那,那些。例句:今夫不受之天(傷仲永)予觀夫巴陵勝狀(岳陽樓記)2.音同“敷”,名詞,丈夫。例句:夫起大呼(口技)3.發(fā)語詞,無義。例句:夫戰(zhàn),勇氣也。(曹劌論戰(zhàn))4.成年男子。例句: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愚公移山)并1.連詞,并且。例句:并自為其名。(傷仲永)2.副詞,全,都。例句:黃發(fā)垂髻,并怡然自樂。(桃花源記)3.和。例句:對聯(lián)、題名并篆文(核舟記)自1.代詞,自己。例句:并自為其名。(傷仲永)2.介詞,從。例句: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傷仲永)3.在。例句:自三峽七百里中(三峽)4.如果。例句:自非亭午夜分(三峽)與1.和,同。例句:與兒女講論文義。(詠雪)2.與相比較。例句: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六國論)3.一起。例句:念無與樂者(記承天寺夜游)4.參與,欣賞。例句: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答謝中書書)5.給。例句:呼爾而與之(魚我所欲也)6.通“歟”,語氣詞。例句: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魚我所欲也)因1.介詞,可譯為“乘”“趁”。例句: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詠雪)2.連詞,可譯為“因而”“于是”“就此”等。例句: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黔之驢)因屏人曰(隆中對)3.憑借。例句: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隆中對)或1.有時。例句:而或長煙一空(岳陽樓記)2.或許。例句:或以二者之為(岳陽樓記)所以 1. 的原因。 例句:此先漢所以興隆也(出師表) 2. 用來。 例句: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出師表) 可 1. 大約,副詞。 例句: 高可二黍許(核舟記) 潭中魚可百許頭(小石潭記) 2. 可以,動詞。 例句: 珠可歷歷數(shù)(核舟記) 不可久居(小石潭記) 是1. 代詞,這。 例句:是日更定(湖心亭看雪) 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魚我所欲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這種做法(魚我所欲也) 2. 判斷動詞,是。 例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湖心亭看雪) 斯是陋室(陋室銘)雖 1. 雖然。 例句: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必取宋(公輸)2. 即使。 例句:雖殺臣,不能絕也(公輸)則 1. 連詞,就。 例句: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魚我所欲也) 2. 連詞,假如。 例句:入則無法家拂士(生于憂患) 爾1. 助詞。 例句:呼爾而與之(魚我所欲也) 2. 代詞,你。 例句:與爾同消萬古愁(將進酒) 固 1. 本來。 例句:子固非魚也(莊子兩則) 2. 固然。 例句:我非子,固不知子矣(莊子兩則) 3. 頑固。 例句: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愚公移山) 4. 鞏固。 例句: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得道多助) 5. 堅決。 例句:吾義固不殺人(公輸)名詞:表示人和事物名稱的詞表示人的名稱, 如同志、作家、父親、主人、老李;表示具體事物,河流、高山、森林 湖泊;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學(xué) 效率、品德、;表示時間名稱,上午、夏天、春天、現(xiàn)在、立春、星期二、剛才;表示處所名稱:上海、中國、頤和園、商店、亞洲、北京;表示方位名稱:上、下、東、西、里、前、內(nèi)(簡稱方位詞)名詞的語法特點:表示人稱的名詞,可以在后頭加“們”表示多數(shù)方位詞常用在其他名詞后頭,組成表示處所、范圍或時間的方位短語名詞一般不受副詞修飾動詞:1、是表示動作行為、發(fā)展變化、心理活動等意義的詞2、動作動詞:表動作、行為如,走 看 說 進行 開始3、心理活動動詞 如,想 愛 恨 怕 希望 喜歡 擔(dān)心4、使令動詞:表指使、命令或請求如,使 叫 讓 派 請求禁止5、能愿動詞(助動詞)如,能 會 可以 愿 肯 敢 要 應(yīng)應(yīng)該(跟動詞、形容詞等組成能愿短語如,能夠解決 )6、趨向動詞 如,來去 上 進 出 回 過 開 上來 起來7、判斷動詞:主要是“是”,以及同“是”相當(dāng)?shù)?“為”等動詞的語法特點:動詞一般受副詞“不”的修飾動詞后面可以帶“著、了、過”,表示動態(tài)一部分動詞可以重疊,表示時間短暫或嘗試的意思判斷詞“是”主要是聯(lián)結(jié)句子的主語和賓語能愿動詞后面不能跟名詞,能愿動詞可以和后面的動詞一起作謂語中心語,也可以單獨作謂語中心語趨向動詞可以單獨作謂語中心語,也可以在謂語中心語后面作補語形容詞:是表示事物的形狀、性質(zhì)、狀態(tài)的詞表示事物形狀的:高、矮、胖、瘦弱;表示事物性質(zhì)的:紅、甜、干凈、清楚、漂亮、結(jié)實;表示事物狀態(tài)的:快、慢、雪白,滾燙,亮晶晶,淚漣漣;形容詞的語法特點:一部分形容詞可以用重疊形式來加強語義大多數(shù)形容詞可以受副詞“很”修飾數(shù)詞:是表示數(shù)目的詞表確數(shù)(表示分?jǐn)?shù),整數(shù)和倍數(shù));表概數(shù):幾、許多;表序數(shù):第一、老三;數(shù)詞的語法特點:數(shù)目增加,可以用分?jǐn)?shù)表示,也可以用倍數(shù)表示數(shù)目減少,只能用分?jǐn)?shù),不能用倍數(shù)量詞:是表示事物和動作、行為單位的詞表示事物單位的量詞叫數(shù)量詞表示動作、行為單位的量詞叫動量詞表示事物單位的:個、只;表示動作、行為單位的:次、回,有時也借用某些名詞來表示,如:腳、年;量詞的語法特點:量詞經(jīng)常和數(shù)詞連用,組成數(shù)量短語,也稱為數(shù)量啟數(shù)量詞表示物量的數(shù)量詞常用在名詞的前面表示動量的數(shù)量詞數(shù)量詞常用在動詞的后面代詞: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詞代詞分為人稱代詞、疑問代詞、指示代詞三類1. 人稱代詞包括三種代詞:第一人稱:我、我們、咱、咱們;第二人稱:你、你們、您、您們;第三人稱:他、她、它、他們、她們、它們、別人、大家2. .疑問代詞是表示疑問點的,如:誰、什么、哪里、多少3. .指示代詞包括近指的這,遠(yuǎn)指的那,以及由它們構(gòu)成的合成指示代詞,如:這里、那邊、這陣子、那會兒代詞的語法特點:第二人稱的敬稱“您”不用于復(fù)數(shù),如果需要表示復(fù)數(shù),就用“您幾位”“您諸位”第三人稱復(fù)數(shù)代詞“他們”可專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們”則專指女性注意“我們”和“咱們”用法的區(qū)別“我們”指說話人,有時也可以包括聽話人;“咱們”一定包括說話人和聽話人指示代詞“那”用于遠(yuǎn)指,“這”用于近指代詞用得不恰當(dāng),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副詞:一般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邊,表示行為、動作或性質(zhì)、狀態(tài)的程度、范圍、時間、頻率、情勢、語氣等表示范圍:都、全、單、共、光、盡、凈、僅、就、只、一共、一起、一同、一道、一齊、一概、一味、統(tǒng)統(tǒng)、總共、僅僅、惟獨等;表示語氣:可、倒、一定、必定、必然、卻、就、幸虧、難道、何嘗、偏偏、索性、簡直、反正、多虧、也許、大約、好在、敢情;表示否定:不、沒、沒有、別;表示時間:剛、恰好、正、將、老(是)、總(是)、早就、已經(jīng)、正在、立刻、馬上、起初、原先、一向、永遠(yuǎn)、從來、偶爾、隨時、忽然;表示程度:很、極、最、太、更、更加、格外、十分、極其、比較、相當(dāng)、稍微、略微、多么;表示情勢:仿佛、漸漸、百般、特地、互相、擅自、幾乎、逐漸、逐步、猛然、依然、仍然、當(dāng)然、毅然、果然、差點兒副詞的語法特點:副詞主要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在動詞、形容詞前面作狀語副詞有時用在形容詞后面,補充說明程度、結(jié)果,作補語副詞不能修飾名詞、代詞連詞:是用來連接詞、短語或句子的詞一般連詞:和、與、并、或、及;關(guān)聯(lián)詞:主要用來連接復(fù)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不但 而且、雖然 但是語法特點:一般連詞的前后兩部分可以調(diào)換而基本意思不變關(guān)聯(lián)詞的主要在復(fù)句中進行運用介詞:介詞經(jīng)常用在名詞、代詞等的前面,和這些詞合起來,表示動作、行為、性狀的起止、方向、處所、時間、對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較等1、表時間:在 于 自自從 從 當(dāng) 由 趁 隨著 到2、表處所:從 打 朝 向 在 沿著 順著3、表排除:除 除了4、表對象、范圍: 對于 和 跟同 與 替 將 把 關(guān)于 被5、表方式、手段: 按照 依 依照 根據(jù) 以 憑 本著 用6、表目的、原因:為 為了 為著 因 由常用介詞及其用法(順口溜)自、從、以、當(dāng)、為、按照,由于、對于、為了、到和、跟、把、比、在、關(guān)于除了、同、對、向、往、朝用在名詞、代詞前,組成介賓短語后,修飾、補充“動”“形”要記牢助詞:是附著在實詞、短語或句子上面,起輔助作用的詞助詞可分三類:結(jié)構(gòu)助詞、動態(tài)助詞、語氣助詞結(jié)構(gòu)助詞:的、得;動態(tài)助詞:著、了、過;語氣助詞:的、了、嗎、吧、呢等嘆詞:表示感嘆、呼喚、應(yīng)答等聲音的詞如啊、嗯等語法特點:一般獨立成句,用逗號或感嘆號隔開擬聲詞:是摹擬人或事物的聲音的詞語法特點:在句子中相當(dāng)于一個形容詞容易理解有誤的詞語傳:老師傳授的知識。不能理解為“傳授”。例句:傳不習(xí)乎?(論語十則)三:虛指,非確切數(shù)字,可譯為“幾個”。不能理解為“三個”。例句: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ㄕ撜Z十則)方:指正,而不是剛剛。例句: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童趣)明:指視力好,而不是明亮。例句: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童趣)詞類的辨別:區(qū)分名詞和非名詞,名詞前不能加“不”和“很”區(qū)分形容詞和動詞,形容詞可以用“很”來修飾,動詞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除外)區(qū)分形容詞和副詞,形容詞能修飾名詞,前面能加“很”;副詞不能修飾名詞,前面不能加“很”區(qū)分連詞和介詞,前后能互換的是連詞,前后不能互換的是介詞區(qū)分動詞和介詞,作謂語中心語的只能是動詞,組成介賓短語修飾、補充動詞、形容詞的是介詞區(qū)分語氣助詞和嘆詞,語氣助詞一般用在句尾,嘆詞往往獨立成句,一般在句首區(qū)分介詞和副詞,介詞后面跟名詞、代詞,副詞后面是動詞或形容詞短語:是由詞和詞組合而成的語言單位并列短語:由兩個或由兩個以上的名詞、動詞或形容詞等并列組成的短語,基本結(jié)構(gòu)有:名名、名代、代代、動動、形形、數(shù)量數(shù)量特點:并列短語前后的詞性一致(名詞和代詞除外)并列短語兩部分之間是平等關(guān)系,沒有修飾、限制關(guān)系并列短語中的詞一般顛倒過來意思不變并列短語中詞和詞之間可以直接組合,也可以借用虛詞組合偏正短語:定義參見課本基本結(jié)構(gòu):中心語是名詞時,修飾限制成分是定語,用()表示有如下結(jié)構(gòu):形名、數(shù)量名、名名、代名中心語是動詞或形容詞時,修飾語是狀語,用表示有如下結(jié)構(gòu):形動、副動、數(shù)量動、副形動賓短語:動詞后邊帶上一個受動詞支配的詞,組成一個短語,這種短語叫做動賓短語基本結(jié)構(gòu):動名、動代特點:動賓短語前邊的動詞直接支配后邊的名詞、代詞,后邊的名詞、代詞受前邊的動詞的支配,它們之間是支配和被支配的關(guān)系動賓短語中受動詞支配的名詞、代詞,是賓語賓語一般在動詞后面回答“誰”、“什么”的問題使用動詞短語時,要注意動詞和賓語意義上的配合,否則造成動賓不搭配后補短語:包括動補短語和形補短語兩大類語法特點:在動詞、形容詞后面起補充、說明作用的成分是補語,用表示這類短語的中心語在前,前后兩部分是被補充和補充的關(guān)系補語在動詞或形容詞后邊補充說明怎么樣、多久、多少等問題有的補語前頭常用結(jié)構(gòu)助詞“得”主謂短語:定義詳見課本基本結(jié)構(gòu):名(代)動、名(代)形、名(代)疑問代詞特殊的有:名名,如今天星期一;名數(shù)量,如紙三張?zhí)攸c:主謂短語前邊的詞表示“誰”或“什么”,后面的詞說明前邊的詞“怎么樣”“干什么”或“是什么”前后兩部分是被陳述和陳述的關(guān)系使用主謂短語加上語氣,書面上加上標(biāo)點就是一個單句,表達(dá)的意思是完整的介賓短語:由介詞和它的賓語構(gòu)成的短語基本結(jié)構(gòu):介詞名詞、介詞代詞語法特點:介賓短語在句子中作為一個整體充當(dāng)句子成分介賓短語在為主中心語前做狀語,在謂語中心語后面作補語介賓短語有時也做定語,后頭必須帶“的”句子:句子是由詞或短語構(gòu)成、帶著一定語調(diào)、表示相對完整意思的語言使用單位。分類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根據(jù)結(jié)構(gòu)可分為單句和復(fù)句句子的主干就是把句中定語、狀語、補語壓縮后剩下的部分單句公式:【狀語】,(定語)主語+【狀語】謂語 +(定語)+賓語句子組成包括主語、謂語、賓語、定語、補語、狀語六種主語:是句子中的陳述對象,說明是誰或什么;常作主語的有:名詞、代詞、數(shù)量詞組、聯(lián)合詞組、“的”字結(jié)構(gòu)。動賓詞組、主謂詞組、偏正詞組、動詞、形容詞也可作主語。謂語:是對句子的主語作陳述的成分,說明主語是什么或怎么樣;經(jīng)常作謂語的有:動詞、形容詞及由它們組成的聯(lián)合詞組。名詞、數(shù)量詞組、主謂詞組也可作謂語。賓語:是謂語動詞的支配成分,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結(jié)果、處所、工具等。經(jīng)常作賓語的有:賓語在后面,表示動作、行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誰”或“什么”一類的問題。能做主語的詞、詞組,一般都能做賓語。定語:是名詞前面的連帶成分,用來修飾、限制名詞,表示人或事物的性狀、數(shù)量、所屬。經(jīng)常作定語的有:是名詞前面的連帶成分,用來修飾、限制名詞,表示人或事物的性狀、數(shù)量、所屬。除副詞外,實詞和詞組一般都可以做定語。狀語:是動詞或形容詞前面的連帶成分,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表示動作的狀態(tài)、方式、時間、處所或程度。副詞、形容詞經(jīng)常做狀語。表示時間、處所的名詞經(jīng)常做狀語,一般名詞不做狀語。補語:補語是動詞或形容詞后面的連帶成分,一般用來補充說明動作、行為的情況、結(jié)果、程度、趨向、時間、處所、數(shù)量、性狀等。能做補語的有:動詞、形容詞、數(shù)量詞、介詞結(jié)構(gòu)和由動詞、形容詞組成的詞組。分析步驟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謂,先把句子一分為二,分成主語和謂語,一般是主語在前,謂語在后;第二步,找賓語,有的句子有,有的則沒有,動詞支配的對象就是賓語;第三步,壓縮句子找中心語,中心語是受修飾、補充或能支配賓語的主干成分;第四步,找定、狀、補語定語到主語中心語的前邊和賓語中心語的前邊去找,狀語在謂語中心語前面,補語在謂語中心語后面常用分析單句成分的符號見課本復(fù)句復(fù)句的構(gòu)成和分析 復(fù)句的構(gòu)成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方式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句結(jié)構(gòu)按照一定的語法關(guān)系直接組合起來,成為一個復(fù)句;一種方式是借助虛詞構(gòu)成。這些起連接作用的虛詞大都是連詞和副詞,統(tǒng)稱關(guān)聯(lián)詞語,在復(fù)句中,關(guān)聯(lián)詞語可以合用,也可以單用。組成復(fù)句的單句結(jié)構(gòu)叫分句。 一般復(fù)句擴展成二重復(fù)句,主要有三種方式:一、復(fù)句中前一個分句是單句結(jié)構(gòu),后一個分句擴展成復(fù)句結(jié)構(gòu);二、前一個分句擴展成復(fù)句結(jié)構(gòu),后一個分句是單句結(jié)構(gòu);三、復(fù)句中的每個分句都擴展成復(fù)句結(jié)構(gòu)。用符號法分析二重復(fù)句,第一層次在分句之間用“”表示,第二層次在分句間用“”表示。分句間的關(guān)系在豎線下標(biāo)明。例如: 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wù)的,所以,我們?nèi)绻腥秉c,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 因果 假設(shè) 復(fù)句的主要類型 復(fù)句中的分句之間有一定的事理關(guān)系,根據(jù)分句之間不同的事理關(guān)系,可以把復(fù)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加點的是關(guān)聯(lián)詞語): 并列復(fù)句 云薄了,霧又上來了。 我們青年人不是要空談,而是要實行。 遞進復(fù)句 他不但學(xué)習(xí)好,而且思想品質(zhì)也好。 他不但不聽勸告,反而鬧得更厲害了。 選擇復(fù)句 或者跪著生,或者站著死。 不是跪著生,就是站著死。 與其跪著生,不如站著死。 轉(zhuǎn)折復(fù)句 他雖然年紀(jì)小,但是膽子可不小。 我一再邀請,然而他執(zhí)意不去。 因果復(fù)句 因為它們的內(nèi)容重要,所以選錄了。 他們既然深入調(diào)查,就有發(fā)言權(quán)。 假設(shè)復(fù)句 如果相信我,就說實話。 即使不相信我,也得說實話。 條件復(fù)句 只有破壞舊的腐朽的東西,才能建設(shè)新的健全的東西。 只要有肥料,一年就可能稻麥兩熟。 國無論大小,都各有長處和短處。 常用的關(guān)聯(lián)詞 單用:也,又,還,而且,并且,況且,何況,或者,還是,寧可,要么,但,而,卻,然而,不過,其實,可是,只是,因此,既然,以致,否則,不然,便,只要,就,才。合用(有的不一定必須配對):既,也;不是,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尚且,何況;不是,就是;與其,不如;寧可,決不;雖然,但是;因為,所以;由于,就;之所以,是因為;既然,就;如果,那么;要是,就;即使,也;只有,才;只要,就;無論,都;除非,才。 句群 句群是由前后銜接、表達(dá)中心語義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句子組成的語言使用單位。例如: 1.漠是人類最頑強的自然敵人之一。2.有史以來,人類就同沙漠不斷地斗爭。3.但是從古代的傳說和史書的記載看來,過去人類沒有能征服沙漠,若干住人的地區(qū)反而為沙漠所并吞。(竺可楨向沙漠進軍的第一段) 知識應(yīng)用 理解和使用實詞、虛詞 教學(xué)詞類知識,有助于學(xué)生了解各類詞的特點,以便準(zhǔn)確使用。 正確組合、使用名詞、動詞、形容詞 在漢語中,只要合乎事理、合乎習(xí)慣,極大多數(shù)名詞、動詞、形容詞都能夠自由地組合。對一小部分名詞、動詞、形容詞,要防止詞性誤用。 不要把一些抽象名詞誤用作動詞例如: 教師們愿望同學(xué)們考出好成績。(“愿望”是名詞,誤用作動詞??筛摹霸竿睘椤芭瓮被颉耙蟆?。) 不要把不及物動詞用作及物動詞,硬帶上賓語,例如: 今天出發(fā)了一排三班的戰(zhàn)士。(“出發(fā)”是不及物動詞,不能帶賓語。應(yīng)把“出發(fā)了”挪至“戰(zhàn)士”的后面。) 不要把一些表示狀態(tài)的形容詞誤用作動詞或名詞,例如: 老師批評她遲交作業(yè),她一聽,眼睛里就飽滿了眼淚。(“飽滿”是形容詞,誤用作動詞??筛摹帮枬M”為“飽含”。) 他的兩句話頓時增加了我們一種無可名狀的沉重。(“沉重”是形容詞,誤用作名詞。可改“沉重”為“沉重感”。) 名詞、動詞、形容詞的使用對表達(dá)語義至關(guān)重要。這幾類詞,使用頻率高,要注意理解運用。下面例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描寫下雨的情景,如果抓住了畫橫線的名詞或短語、加點的動詞(的有帶狀語),就把握了雨狀。又如,例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