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材料作文“孔子的贊揚與批評”多維解讀【文題】 孔子有個學生看到一個孩子掉進湍急的河里,就奮不顧身地跳下去把他救上來。小孩的父親送他一頭牛表示感謝,他高興地接受了。大家議論紛紛,認為他太貪心??鬃訁s對他說,你做得對,因為你的行為向社會宣告:只要冒著危險救了人,無論多大的獎賞都可以收下,這樣可以鼓勵更多的人去救人。 春秋時魯國政府有一條規(guī)定,魯國人到國外旅行,凡是看見在外國淪為奴隸的本國人,可以先墊錢把他贖回來,回國后再到政府去報賬??鬃拥囊粋€學生贖人后卻沒有去報賬,人們夸贊他品格高尚??鬃訁s嚴厲地批評他,說他的行為妨礙了更多在外國淪為奴隸的人被贖回來。因為墊錢贖回了奴隸,不報賬自己會蒙受損失,而報賬則說明自己的品格不如孔子的學生,所以以后只好假裝沒看見。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義作文。 【簡析】 這段文字敘述了兩件類似的事情,“救人受?!焙汀摆H人不報賬”,涉及了孔子、學生一、小孩、小孩的父親、大家、學生二、魯國奴隸、魯國政府等可謂情節(jié)復雜,人物眾多。對這類材料的解讀,可以從“人物角色”出發(fā),連線現(xiàn)實逆向思考出新意。 【想之“初”】 將材料中出現(xiàn)的人物進行分類,通過對人物的解讀開啟思維。 1.關于子路與子貢(做事者): 根據(jù)呂氏春秋察微記載:“救人”的學生為子路,“贖人”的學生為子貢。原文如下: 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貢贖魯人于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鬃釉?“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于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鬃釉?“魯人必拯溺者矣。” 相關資料 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魯國人,小孔子9歲??鬃拥牡靡忾T生,以政事見稱。為人伉直魯莽,好勇力,事親至孝。除學詩、禮外,還為孔子趕車,做侍衛(wèi),跟隨孔子周游列國,深得器重。初仕魯,后事衛(wèi)。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雞,佩豚,陵暴孔子。這段記載說出了子路的三個特征:性格粗鄙,直率,喜歡勇力。 孔子的學生子貢,姓端木,名賜,子貢是字。衛(wèi)國人,小孔子31歲。善于經(jīng)商,為孔子弟子中首富。子貢利口巧辭,辦事通達。曾任魯、衛(wèi)兩國之相。 孔子在論語先進中評價子貢:“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币馑际钦f子貢他不聽我的話,跑去做生意,結果他總能賺錢。 探究思考: 思考一:子路救人的動機。網(wǎng)絡上一篇題為素食培訓收費乎?免費乎?的文章里寫道:有人掉進河里,親人在岸上喊,如果能救上他,就送一頭牛作為報酬,子路聽了馬上跳下水救起那個人,高興地接受了報酬。這段文字似乎讓我們感覺子路是為了那頭牛才去救人的。 思考二:子路的性格對他救人以及接受獎賞的影響。根據(jù)資料,可知子路是勇敢的,直率的。他救人可能不是為了得到那頭牛,他接受那頭牛時可能也沒想到別人的評價,只是率性而為。這才是真實的子路。 思考三:子貢“贖人”而不去報賬的背后。素食培訓收費乎?免費乎?中引用了另一個故事:子貢到國外去,碰到一個魯國人在那里做奴隸,就掏錢贖回了他?;貒院笏葲]有張揚,也沒去報銷所墊付的贖金。那個被贖回的人把情況講給眾人,人們都稱贊子貢仗義,人格高尚。一時間,街頭巷尾都把這件事當做美談。 思考四:子貢的性格和個人經(jīng)濟狀況對其做事的影響。和子路比較起來,子貢更注重“禮”。他不會像子路那樣魯莽,也沒有子路的直率,他懂得內(nèi)斂和謙虛,做了好事不但不會去宣傳,甚至會隱瞞。所以,從動機上看,他并沒有想利用這件事得到人們贊揚的意圖。再從經(jīng)濟情況看,他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他根本不會在乎贖回奴隸的錢。 2.關于孔子與人們(評價者): 思考五:尋找孔子對子路和子貢評價的相同點。 點撥一:孔子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鬃宇A想這種做法對他人和社會的影響,肯定子路,因為他的行為可以鼓勵人們向善;批評子貢的行為,因為他為魯國人們樹立了太高的道德標準,導致人們因權衡利弊不做或少做善事。 點撥二:孔子認為評價好事的標準應是于己于人都有好處。只有于己于人都有好處,才能促進社會道德風尚的良性循環(huán)。就子路的事情來看,它告訴人們只要做了好事就可以接受獎賞,在“利他”的同時完全可以“利己”。這樣做的意義更在于社會對“做好事”的認可。 點撥三:孔子認為,“高尚”的標準必須讓人人都能達到。孔子批評子貢,原因是繼子貢之后,魯國人再去救奴隸,“報賬”和“不報賬”都是錯誤的。“報賬”就損失了“名聲”;“不報帳”就損失了“金錢”。做了好事而受到損失與譴責,當然就不會有人去做了。 思考六:尋找“人們”對子路和子貢評價的相同點。 點撥一:以靜止的觀點看問題,就事論事。子路接受一頭牛的獎賞是“貪心”,子貢不去報賬是“品格高尚”。其思想核心是“利”與“德”的關系。 點撥二: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認為子貢不去“報賬”是“品格高尚”,子路不該接受“那頭?!?否則就是“貪心”。由此“人們”就會認為,以后做好事也必須拒絕別人的獎勵,這樣做才合乎“高尚”的標準。 3.關于小孩的父親和魯國政府(相關人物): 思考七:魯國社會的經(jīng)濟狀況。袁了凡先生在了凡四訓第三篇中談到魯國的社會現(xiàn)實說:“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眾,受金則為不廉,何以相贖乎?”依據(jù)記載,魯國在經(jīng)歷戰(zhàn)亂之后,國內(nèi)經(jīng)濟狀況不好且國內(nèi)人口數(shù)量大減。因此,小孩的父親獎給子路一頭牛,獎品有點大,才招致了人們的抱怨;而子貢則被看成是“品格高尚”。 思考八:感謝者的客觀經(jīng)濟條件和感恩心理。能夠出得起“一頭?!钡莫勝p,小孩的家經(jīng)濟條件一定比較好。如果這個獎品許諾在救人之前,那么這頭牛就實現(xiàn)了它應有的價值。如果這頭牛作為事后的感謝而送給子路,那就說明小孩的父親懂得感恩。 思考九:魯國政府的錯誤。春秋時魯國政府的那條規(guī)定,既對增加本國人口有利,也對贖人者有利。特別對于還處在貧困之中的魯國人民來說,有了這條規(guī)定,即使只有一顆同情心也同樣能做好事。這么一條很好的規(guī)定,卻在道德面前敗下陣來。政府只知道一個子貢奉獻了,卻沒意識到眾多的魯國百姓因此就不能奉獻了。政府是規(guī)定的制定者,同樣也應該是規(guī)定的執(zhí)行者和維護者。如果魯國政府在子貢不去報賬的情況下按規(guī)定強制執(zhí)行,把贖金給他,事情的結局又會怎樣呢? 【想之“果”】 在對上述人物解讀的基礎上,“求同存異”可得到這樣幾個結論: 1.動機說 孔子說過:“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庇?明白,通曉。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君子是通曉“義”的,小人才把做事的目的放在“利”上。子路跳進湍急的河里之時,一沒和小孩的父親要錢,二沒想到自身的安全,可稱為“義舉”。由此,可以肯定地說:人們對子路的批評是沒有道理的。 2.影響說 明代袁了凡先生在論述這兩件事情的好壞時說:“乃知人之為善,不論現(xiàn)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現(xiàn)行雖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則似善而實非也;現(xiàn)行雖不善,而其流足以濟人,則非善而實是也。”在這段話中,他肯定了“善”的標準,不在“現(xiàn)行、一時和一身”上,而在“流弊、久遠和天下”。這和孔子的思想一致。因此,他并不以是否收受獎賞和個人的無償付出來評價“善”行,而是以其對“社會和他人”的影響為標準去評價。這就是孔子表揚子路而批評子貢的原因。 3.名利說 古人云:“義與利,人之所良友也?!边@句話告訴我們,“義”和“利”并不矛盾,它們都是人類的好朋友。只不過中國人的傳統(tǒng)思維方式是要“名”就不能要“利”,“做了好事不能留姓名”。因此,人們才會評價子路受牛“貪心”,子貢不報賬“品格高尚”。 4.道德說 魯迅說:“道德這事,必須普遍,人人應做,人人能行,又于自他兩利,才有存在的價值?!苯Y合魯迅的說法,只有那些普遍,且又于自己和他人兩利的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因此,道德并不意味著一味的奉獻。子路的做法沒有錯,他告訴人們,做了好事是可以接受獎賞的,有付出就應該有回報,而且這種做法可以調(diào)動人們做好事的積極性,促進社會的良性發(fā)展。然而,子貢則錯在“當時魯國社會的窮人多而富人少,窮人贖人而報賬則品德不如子貢高,不報賬則損失了金錢,甚至影響到自己的正常生活,子貢為人們樹立的是道德的高標,在貧窮的魯國社會,人們只能仰望這樣的道德。 5.法律說 戰(zhàn)國時期法家代表韓非子說:“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币馑际钦f法律執(zhí)行力量的強弱是影響國家強弱的基礎。魯國政府既然已經(jīng)做出了相應的規(guī)定卻不能保障執(zhí)法的嚴格性,這是導致這條法律不能維持下去的主要原因。 再從子貢的角度來看,犧牲了金錢贖回了魯國的奴隸,這本來是該得贊揚的,可是他卻觸犯了魯國的法律。不同的是,一般人談到觸犯法律的時候,都是因為做了對他人對社會有害的事,而子貢卻因為奉獻而犯法,這似乎讓人覺得荒謬。 6. 感恩說 “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這是我們?yōu)槿颂幨碌脑瓌t。小孩子的父親因為子路救了他的孩子而報之以“一頭?!?是感恩的表現(xiàn)。感恩必須是自愿的,而且應該是能力所及范圍之內(nèi)的。這樣的感恩當成為社會的一種美德。 【想之“準”】 面對一段特別復雜的材料,寫作前必須確定主題。確定主題的訣竅在于抓住兩段材料的中心和把握材料的傾向性。 抓中心和傾向性最直接的方法是結合文字的多寡進行分析。材料中寫“評價者”所用的文字相對較多,在評價者中,寫“孔子”的文字又是較多的。因此,可以確定這段文字的中心是在宣揚孔子的思想,而孔子之所以與眾不同,在于他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由此,可以“影響說”作為作文的主題。 抓中心和傾向性的第二個方法是抓沖突。在這段材料中,可以發(fā)現(xiàn)“兩件事情在性質上獲得了一致性”,即都是好事。所不同的是一個人“受牛”,一個人“不報賬”。這是爭論的焦點。人們認為,好事不能和“利”掛鉤,或者不能“受人之大禮”。而孔子則認為,“利”和“禮”都不重要,只有有利于社會發(fā)展的事情才是好事,從這一認識上的沖突著手,可以“名利觀”及由此引申的“道德觀”作為作文的主題。 【想之“深”“新”】 “連線現(xiàn)實”可增加認識問題的深度,“逆向思維”可提高認識問題的新意。 關于做事者“動機”的思考。子路作為救人者,最可寶貴的就是他的直率和勇敢。這表現(xiàn)在他救人時“奮不顧身”及事后接受報酬上。相對于子路的行為,連線現(xiàn)實生活,做一個比較: 湖北省新洲縣農(nóng)民程新安為搶救落水兒童獻出了年輕寶貴的生命,而當人們要求打撈隊去打撈英雄的遺體時,一個打撈隊的開價是5000元,另一個打撈隊的開價是1000元,還說這是“看在英雄救人的份上”。還有在上海黃埔江畔,有人失足落水高呼救命時,岸上人竟然問:“給多少錢?”還說,不說好價錢就不下水。 這些人救人討價,和子路的奮不顧身形成鮮明對比,你是否感覺到子路的高尚了呢? 關于評價者“價值觀”的思考?!叭藗儭焙汀按蠹摇痹诓牧现凶鳛樵u價者站在孔子的對立面。他們對于子路“救人受?!钡脑u價是“貪心”,對于“子貢贖人不報賬”的行為則大加贊賞,其思想根源在于他們僅認同“中國式的奉獻”,即只能付出不能索取。連線現(xiàn)實: “雷鋒”“焦裕祿”“李素麗”是我們歌頌的對象,他們只奉獻不索取;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振聲只奉獻不索取。相反,德國克里斯托小鎮(zhèn)鎮(zhèn)長卻強迫中國青年楊立奉獻之后必須“索取”。事情是這樣的:中國青年楊立在經(jīng)過克里斯托小鎮(zhèn)時撿到一個皮夾,他把皮夾交到市政廳沒有留下姓名就離開了。小鎮(zhèn)鎮(zhèn)長為了獎勵他竟然發(fā)動了“百余名警察”尋找他。這在楊立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死锼雇墟?zhèn)的鎮(zhèn)長知道楊立的想法后,用英語說了句“東方式思維”,然后嚴肅地說,施恩不圖報,并不是你們中國人眼中簡單的個人問題,可以說,你拒絕我們的請求,已經(jīng)相當于在破壞我們的價值規(guī)則。那些獎勵你可以不在乎,但你必須接受,因為那不僅僅是對你個人的認可,也是整個社會對每個善舉的尊重;對善舉的尊重,是我們每個公民的責任,也讓我們有資格去勸勉更多的人施援向善,所以我們不能因為你的無私放棄而不去履行自己的責任。 【習作展示一】 從人們的評價談起孔子有個學生冒著生命危險救了一個落水的小孩,小孩的父親送他一頭牛,他高興地接受了??墒谴蠹覅s認為他太貪心。而孔子另一個學生到國外去旅行的時候贖回了一個做奴隸的魯國人,沒有按照魯國政府的規(guī)定去報賬,人們卻夸他品格高尚。 同樣是做了好事,卻因為對待物質與金錢的態(tài)度不同而得到了人們不同的評價。為什么呢? 究其原因,在人們的心中,中國一向是禮儀之邦,只有謙虛和無私奉獻才是好人。子路就沒有做到這一點。一頭牛,在兵戈相見的春秋時期,算是很貴重的禮物了,而子路就那么輕易地接受了;看看人家子貢,花自己的錢為公家做貢獻,不計較不抱怨,那才是真正的有義之人啊! 利與義,猶如魚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受“利”而無“義”; 得“義”而失“利”,這就是人們的價值觀。這種觀念統(tǒng)治中國2000多年,“做好事不留姓名”幾乎成為每一個中國人自覺的行為,直到現(xiàn)在,我們在做了好事之后,不但不敢不會不想接受別人的獎賞,甚至在被別人夸贊的時候還會臉紅。這真的是正常的嗎? 看過中國青年楊立在德國的一段經(jīng)歷以后,深深被克里斯托小鎮(zhèn)鎮(zhèn)長的話所感動。把撿到的裝有錢和信用卡的皮夾交到市政廳,這在中國實在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事情了,可是克里斯托小鎮(zhèn)的鎮(zhèn)長為了讓楊立領回一枚獎章和500歐元的獎金,竟然發(fā)動了百余名警察進行尋找。 克里斯托小鎮(zhèn)的鎮(zhèn)長還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他在了解了楊立想法以后,嚴肅地說:“施恩不圖報,并不是你們中國人眼中簡單的個人問題,可以說,你拒絕我們的請求,已經(jīng)相當于在破壞我們的價值規(guī)則。那些獎勵你可以不在乎,但你必須接受,因為那不僅僅是對你個人的認可,也是整個社會對每個善舉的尊重;對善舉的尊重,是我們每個公民的責任,也讓我們有資格去勸勉更多的人施援向善,所以我們才不能因為你的無私放棄而不去履行自己的責任?!?一個小鎮(zhèn)的鎮(zhèn)長,把對善舉的尊重看成是自己的責任,嚴格執(zhí)行獎勵制度,這種精神,這種執(zhí)著,這種信念,令我深思:我們的傳統(tǒng)觀念到底還能走多遠? “義”和“利”真的不能兼得嗎? 【點評】此文圍繞人們對子路和子貢的認識來挖掘“義與利”的關系,將中國傳統(tǒng)價值觀念與德國克里斯托小鎮(zhèn)人的觀念進行對比,最終得出全社會都應該尊重善舉的結論;這種尊重不應僅是精神層面上的肯定,也應是物質層面上的獎勵。 【習作展示二】 贊 孔 子孔子是我心目中的圣人,對于孔子我一直以來只能仰望,讀完“子路救人受?!焙汀白迂曏H人不報賬”的故事以后,我才真切體會到孔子的思想高就高在他的與眾不同上。 孔子與眾不同的第一點是他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子路救人接受了一頭牛的獎賞而被人們罵為“貪心”,孔子卻表揚他,說他做得對,因為他的行為向社會宣告:只要做了好事,得到獎賞是應該的,這樣可以鼓勵更多的人去救人。試問,幾千年以來有多少人鼓勵過做好事的人接受獎賞呢?特別是接受較貴重的獎賞??鬃泳筒灰粯?。他不看問題本身,而是以發(fā)展的眼光進行審視。他覺得只有鼓勵人們“向善”的行為才是真正值得夸贊的。子路“冒著生命的危險”救人,得到了“獎勵”是對民眾的一種鼓舞,讓民眾認識到“有付出就會有回報”。 我國籃球明星姚明在為一個身患白血病的少年捐獻造血干細胞以后說:“我希望大家改變觀念,就是做好事應該留名。每個人都應該告訴大家,這件事我做了,希望你也來做,要帶動身邊的人都來做?!?姚明的思想對于中國的“做好事不留姓名”的傳統(tǒng)觀念是猛烈的沖擊,引人深思。他的這種思想和2500年以前的孔子的思想一致,且同時作為一種輿論導向而被人認可。 孔子與眾不同的第二點是他認識問題的高度。當人們批評子路而贊揚子貢,將目光著眼于“就事論事,就人論人”的時候,著眼于“做好事與利益無緣”的時候,孔子早已站到了超越世俗的高度。他不回避金錢,不回避獎賞,將“好事”的性質闡述得一針見血。他嚴厲地批評子貢,說他的行為妨礙了更多的魯國奴隸被贖回來,因為人們假如墊錢贖回了奴隸,不報賬自己會蒙受損失,而報賬了則說明自己的品格不如孔子的學生,于是以后只好假裝沒有看見。 看看聰明的猶太人吧。他們在幫助落難的同胞時,不是把吃的喝的送到落難者的碗里,而是采用“自助”的方式幫助人。據(jù)說,假若是一個鞋商,他會先借錢讓落難者在自己生意的“盲區(qū)”開設分店,并提供貨源,等打開局面有了盈利再銀貨兩訖??窟@種方式,全球2600多萬猶太人創(chuàng)造了即便是西方發(fā)達國家也無法創(chuàng)造的“奇跡”:雖然不個個是富翁,但是在世界任何地方至少不會見到以乞討為生的猶太人。 再來看看我們的鄰國日本。他們的物權法規(guī)定,對拾獲他人丟失物品并歸還者,失主應該給予10%的酬謝。 更讓我們驚奇的是德國人。他們?yōu)榱税选?00歐元獎金和一枚榮譽市民獎章”送到拾金不昧的中國青年楊立的手中,居然發(fā)動上百名警察尋找,并嚴肅地批評楊立:“你拒絕我們的請求,已經(jīng)相當于在破壞我們的價值規(guī)則,那些獎勵你可以不在乎,但你必須接受,因為那不僅僅是對你個人的認可,也是整個社會對每個善舉的尊重;對善舉的尊重,是我們每個公民的責任,也讓我們有資格去勸勉更多的人施援向善,所以我們不能因為你的無私放棄而不去履行自己的責任。” 朋友,看完這些,你是否已經(jīng)對我們的大圣人孔子肅然起敬了呢? 【點評】這是一篇從“孔子”的角度入筆的作文,從孔子對子路和對子貢的不同態(tài)度不同評價出發(fā),深刻挖掘孔子閃光的思想,進而對孔子進行贊揚,也表明了作者的態(tài)度,鼓勵大家接受獎賞,從而使更多的人樂于行善,為社會做更多的貢獻。 議論文如何寫好論證段一、標準語段的學習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一個標準的議論段應該依次包含如下五種功能不同的句子:觀點句、闡釋句、材料句、分析句、結論句。材料: 五十年代初,錢學森沖破重重阻攔,終于回到了新中國的懷抱。美國海軍次長金波爾在得知他要回國時,立即給美國移民當局寫信,聲稱:“我寧肯把這家伙斃了,也不能讓他回國。因為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的東西,他知道得太多了。任何時候,他一個人都足以抵得上五個現(xiàn)代加強機械師。” 可見,知識就是力量。例如:知識就是力量。(觀點句)它首先是一種難以量化的、偉大的精神智慧,當然更可轉化為具體的、可見的、巨大的物質力量。(闡釋句)一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卻可以坐知天下之事。(材料句)憑什么?知識,以及知識帶來的預見性。(分析句)史蒂芬.霍金,被盧伽雷氏癥(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禁錮在輪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動”的,除了眼睛,只剩一根食指,但這并不影響他能夠成為繼愛因斯坦之后當代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享有國際聲譽的偉人、超人。(材料句)靠什么?知識關于宇宙奧秘:天體物理、時空本質的最新知識,最富有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智慧。(分析句)可見,知識能夠改變世界,知識能夠決定命運,知識能夠給人自由。(結論句) 二、學會分析:中學生的議論文,大多不善分析,只是停留在論點加論據(jù)上,致使議論顯得空洞,缺乏說服力,因此,中學生要想盡快突破議論文的寫作障礙,提高議論文寫作的能力,就必須學會分析.三、分析例子,就例析理(一)為什么要分析事例? 分析是聯(lián)系論點和論據(jù)的橋梁,是豐富文章內(nèi)容的關鍵。用事例論證不是做數(shù)學的證明題,不能擺個事例就了事。圍繞論點擺出論據(jù)后之后,一定要圍繞論點對論據(jù)從理論上加以分析,分析一下它與論點之間有什么關系,講清它們?yōu)槭裁茨茏C明論點,千萬不能擺事實而不講道理,只是單純地羅列事例。(二)怎樣分析事例?1、歸納分析法 在列舉了幾個屬性相同的事例后,對其進行歸納分析,歸納概括出結論。例勤出成果。馬克思寫資本論,辛勤勞動40年,閱讀了數(shù)量驚人的書籍,其中作過筆記的就有1500種以上。 司馬遷著史記,從二十歲起就開始周游,足跡遍及黃河、長江流域,匯集了大量的社會素材和歷史素材,為史記的創(chuàng)作奠定了基礎。 歌德花了58年時間,搜集了大量材料,寫出了對世界文學界和思想界產(chǎn)生很大影響的詩劇浮士德。我國現(xiàn)代數(shù)學家陳景潤,在攀登數(shù)學高峰的道路上,翻閱了國內(nèi)外的上千本有關資料,通宵達旦地看書學習,取得了震驚世界的成就。可見,任何一項成就的取得都是與勤分不開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2、假設分析法例如:為了證明“立志”的重要性引用了王羲之練字的事例。王羲之9歲就開始練字,立志要做書法家,無論酷暑嚴寒,還是刮風下雨,從不間斷。他在紹興蘭亭的一個水池邊練字,池水都被他洗筆硯洗黑了,他那俊秀飄逸的字體,千百年來被人們奉為瑰寶。假如王羲之根本沒有想過當什么書法家,只是平庸過日子,那么他絕不可能有什么堅強的意志去練字,那么王羲之其人也不為我們后人所知。正因為他從小立下了苦練書法,才會成為一代書法家。3、探究原因法 例如:五十年代初,錢學森沖破重重阻攔,終于回到了新中國的懷抱。美國海軍次長金波爾在得知他要回國時,立即給美國移民當局寫信,聲稱:“我寧肯把這家伙斃了,也不能讓他回國。因為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的東西,他知道得太多了。任何時候,他一個人都足以抵得上五個現(xiàn)代加強機械師。”(材料句)為什么他(錢學森)一個人任何時候都足以抵得上五個師呢?還不是因為為他的頭腦里掌握了太多高深、前沿的現(xiàn)代科學理論和高精尖的現(xiàn)代科學技術?還不是因為這些關于“原子能量”的“知識”足以增強一個國家的實力甚至改變整個世界、決定人類命運?(分析句)可見,知識就是力量。(結論句) 請比較下面兩個論證段,看哪個段落論證得更好。磨難,能歷練人生。貝多芬雙耳失聰,卻能在這樣的磨難下創(chuàng)造出不朽的交響曲,撼人人心靈;司馬遷遭受腐刑,卻能在這樣的恥辱中寫成史記,汗青溢光;一代體操王子李寧淚灑漢城后黯然退出了體壇,卻又另辟天地,讓“李寧牌”系列運動用品風靡體育用品市場。磨難,能帶領人沖破黑暗,綻放光彩。磨難,能歷練人生。貝多芬雙耳失聰,卻能在這樣的磨難下創(chuàng)造出不朽的交響曲,撼人人心靈,那是因為他不屈服命運的壓打,頑強抗拒厄運,才譜出了人類的心靈之歌;司馬遷遭受腐刑,卻能在這樣的恥辱中寫成史記,汗青溢光,那是因為他有堅定如山的信念,剛毅如鐵的意志,于誹謗譏嘲中堅持自己的志向,才成為一代“史圣”; 一代體操王子李寧淚灑漢城后黯然退出了體壇,卻又另辟天地,讓“李寧牌”系列運動用品風靡體育用品市場,那是因為他懂得承受失敗,不為失敗所嚇倒,才能在失敗中開拓出一條新路。磨難,是禍,又是福。它對于意志堅強者,只不過是人生上的一簾風雨,只要勇敢地走過去,前方是另一片藍天。添加的分析文字,針對每個事例分別作了原因探究,并構成排比句,不但揭示了人物在磨難中作出非凡成績的原因,而且增強了說理的力度,氣勢充沛,這樣,就使結句的論點順理成章了。添加因果分析的議論文字時,最好用上引導詞“之所以”、“是因為”“為什么”等,如此,不但能起到引領思維的作用,更可以使說理層次分明。4、評析法 這種方法通過揭示論據(jù)所蘊涵的作用、意義,或予以高度評價,或揭示其危害,從而證明論點提出的看法和主張的影響、價值、效果等。 例:崇高的理想正因為偉大的理想合乎社會的進步,合乎人民的利益,合乎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所以對于一些具有偉大理想并為偉大理想而斗爭的人,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在尊重他們,懷念他們,紀念他們。如眾所周知的,夏禹在治水十三年中,三過家門而不入;李冰父子為了解決當時成都平原的水利問題,不知克服了多少困難,終于修成了澤被后世的都江堰;扁鵲深入民間,“周游列國”,“隨俗為變”,解除人民疾病的痛苦;岳飛,為了挽救國家的危亡,離妻別母,轉戰(zhàn)疆場,最后和自己的兒子一起屈死在風波亭上。林則徐,堅決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和腐朽的當權派作斗爭,及至充軍伊犁,他一點也不灰心,一直沒有忘記帝國主義對我國的侵略,而且在那里和群眾一道修水利、栽葡萄,為當?shù)厝嗣裨旄?。孫中山,為了推翻清朝,為了建立一個強盛的中國,他奮斗了四十年所有這些人,都是有偉大理想并堅決為他們的偉大理想而斗爭的人。他們的理想不是為了哪個人,而是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符合廣大的人民的利益。他們?yōu)榱俗约旱膫ゴ蟮睦硐?,有些人家可以不要,有些人官可以不做,有些人生命可以拋棄,有些人真正是做到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樣的一些人,是永遠不會從人民的心中消逝的。5、正反對比法 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二手房購房合同范本》
- 2025附條件股權轉讓合同范本
- 2025關于軟件開發(fā)勞動合同范本
- 商業(yè)攝影電子合同協(xié)議
- 款項協(xié)議書范本格式
- 2025倉庫租賃合同協(xié)議
- 和液化氣簽協(xié)議合同
- 商場漢服租賃合同協(xié)議
- 2025資產(chǎn)與股權附條件贈與合同應如何擬定
- 2025公司員工保密協(xié)議范本 勞動合同
- 醫(yī)學美容美學設計師培訓
- GB/T 44569.1-2024土工合成材料內(nèi)部節(jié)點強度的測定第1部分:土工格室
- 《智能網(wǎng)聯(lián)汽車智能傳感器測試與裝調(diào)》電子教案
- 阿米巴管理模式培訓
- DB3501T 006-2022 工業(yè)(產(chǎn)業(yè))化工園區(qū)環(huán)境綜合管理導則
- 《居民參與社區(qū)治理問題及對策探究:以L街道為例》
- 2024年事業(yè)單位考試模擬300題(含答案)
- HY/T 0273.2-2023海洋災害風險評估和區(qū)劃技術導則第2部分:海浪
- 高空作業(yè)施工方案四篇
- 四川省2024年中考數(shù)學試卷十七套合卷【附答案】
- GB/T 2423.17-2024環(huán)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Ka:鹽霧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