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統(tǒng)編版九年級上學期語文第11課《醉翁亭記》同步練習(I)卷.doc_第1頁
人教統(tǒng)編版九年級上學期語文第11課《醉翁亭記》同步練習(I)卷.doc_第2頁
人教統(tǒng)編版九年級上學期語文第11課《醉翁亭記》同步練習(I)卷.doc_第3頁
人教統(tǒng)編版九年級上學期語文第11課《醉翁亭記》同步練習(I)卷.doc_第4頁
人教統(tǒng)編版九年級上學期語文第11課《醉翁亭記》同步練習(I)卷.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統(tǒng)編版九年級上學期語文第11課醉翁亭記同步練習(I)卷姓名:_ 班級:_ 成績:_一、 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 (共8題;共21分)1. (2分)選出下列劃線字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 )A . 棲息(q) 拾級(sh) 烙印(lu) 潸然淚下(shn)B . 安謐(m) 星宿(xi) 逶迤(wi) 悲天憫人(mn)C . 肆虐(le) 尷尬(n) 積淀(din) 咄咄逼人(do)D . 喧囂(xio) 凝重(lng) 招徠(li) 泰然處之(ch)2. (2分)下面文段中加橫線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 不復出焉 , 遂與外人間隔。A . 乃:于是B . 要:同“邀”,邀請C . 絕境:與外界隔絕的地方D . 焉:于之,從這里3. (2分)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A . 于是入朝見威王 才美不外見(馬說)B . 皆以美于徐公 有好事者船載以人(黔之驢)C . 受上賞 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魚我所欲也)D . 聞寡人之耳者 天下奇聞4. (2分)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 . 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蛞詾樗?,或以為亡。B . 吳廣以為然。然足下卜之鬼乎?C . 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D . 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當立者乃公子扶蘇。5. (2分)下列句子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 A . 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B . 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C . 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D . 其將/固可襲而/虜也6. (2分)下面對甲文(陋室銘)乙文(愛蓮說)內容和寫法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 兩文都托物言志,甲文以陋室不陋,表達了作者對高潔情操的追求,乙文以蓮之愛表達作者潔身自好的純潔情操。B . 乙文中開篇以“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總提,為下文將要說到的“菊之愛”“牡丹之愛”“蓮之愛”張本,是入題的準備。C . 乙文從始至終以“菊之愛”“牡丹之愛”襯托“蓮之愛”,層層深入地寫來,其中涵蓋了大量社會現(xiàn)象,文雖短而意蘊無窮。D . 甲文作者在結尾處引用孔子的話,意在表明只要環(huán)境清幽寧靜,生活閑適,“陋室”就不陋。7. (2分)選出對下面句子翻譯恰當?shù)囊豁棥#?)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A . 山水的樂趣,在心里得到它,而寄托在酒上。B . 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里,而寄托在酒上。C . 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里,而和酒融合在一起。D . 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的樂趣上。8. (7分)根據(jù)課文默寫古詩文。 (1)鄉(xiāng)書何處達?_。 (2)_,風正一帆懸。 (3)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_。我寄愁心與明月,_。 (4)天凈沙 秋思中,點明主旨句子是:_,_。 (5)曹操觀滄海一詩中展現(xiàn)大海宏偉氣魄和詩人博大胸懷的句子是:_,_,_,_。 二、 文言文閱讀 (共3題;共45分)9. (9分)閱讀下文,完成后面的題。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范仲淹岳陽樓記)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歐陽修醉翁亭記) (1)解釋下列加線字的意思。薄暮冥冥( )多會于此( )春和景明( )不以物喜(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3)上面兩段文字都寫到了景物的變化,作者寫這些變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4)從全文看,歐陽修的“覽物之情”,體現(xiàn)了他什么樣的思想?他的這種“覽物之情”與范仲淹筆下“遷客騷人”們的種種“覽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區(qū)別?10. (13分)(2011鹽城)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完成下列各題。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1)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語。環(huán)滁皆山也環(huán):_林壑尤美尤:_山行六七里山:_飲少輒醉輒:_(2)翻譯文中畫線語句。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11. (23分)閱讀出師表選段,完成后面小題。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1)解釋下列劃線詞語的意思。夙夜憂嘆_斟酌損益_咨諏善道_(2)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 .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徒以有先生也B . 還于舊都/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C . 以彰其咎/望其旗摩D . 以傷先帝之明/欲報之于陛下也(3)選文中,諸葛亮為說明出師的理由,多次提到“先帝”,其用意是什么? 第 7 頁 共 7 頁參考答案一、 基礎知識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