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線知識大全.doc_第1頁
均線知識大全.doc_第2頁
均線知識大全.doc_第3頁
均線知識大全.doc_第4頁
均線知識大全.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 錄均線,什么是均線1均線的設置和使用技巧1均量線2均線系統(tǒng)在實際操作中的運用5移動均線與成本均線7均線指標的原理是什么?8均線和趨勢分析結合研判行情10如何利用夾層均線11來判斷股票的強弱特征11如何運用均線系統(tǒng)研判行情12均線對均線的助漲作用13回落均線買股法15均線背離15如何利用均線做反彈18十日均線法的實戰(zhàn)價值19移動平均線八大買賣法則23均線理論之三線開花(一)24均線理論之三線開花(二)27由移動平均線判斷買入時機(一)33由移動平均線判斷買入時機(二)35由移動平均線判斷買入時機(三)37由移動平均線判斷買入時機(四)40均線兵法大全(1-6)43均線兵法大全(7-12)45均線兵法大全(13-18)47均線兵法大全(19-24)49均線兵法大全(25-30)53均線兵法大全(31-36)57看盤技巧如何辨別莊股與主力股60均線,什么是均線均線是指股票一段時間收盤價格的平均線,比如5日均線就是指追溯到前面5天收盤價的的均進價格的連線,常用的還有10日均線,30日均線,60日均線,120均線(俗稱半年線),250日均線(俗稱年線)均線指標實際上是移動平均線指標的簡稱。由于該指標是反映價格運行趨勢的重要指標,其運行趨勢一旦形成,將在一段時間內繼續(xù)保持,趨勢運行所形成的高點或低點又分別具有阻擋或支撐作用,因此均線指標所在的點位往往是十分重要的支撐或阻力位,這就為我們提供了買進或賣出的有利時機,均線系統(tǒng)的價值也正在于此。均線向上是均線多頭均線向上產(chǎn)生的交叉是金叉,反之是死叉。以每天的前九天和當天共十天的收盤價取算術平均值,再以若干天的這種算術平均值而連結的曲線就是十日均線。同樣,有十分鐘均線、十小時均線、還有以周、月、年等不同的時間單位作成的各種均線。通常10個時間單位的均線統(tǒng)稱為10均線。20均線就是20個時間單位的均線其它都是同樣的意思。以上是常見的做法。還有人取每天的平均價,還有的取均權平均值等等,做法不一。K線圖中常標以MA5、MA10、MA20、MA30以前,都是自己計算而繪制的,現(xiàn)在,所有的技術分析軟件中都可以在某一時間周期的K線圖中找到相對應的均線。由于均線對股價趨勢有一定的比照作用,所以,它對于技術分析相當重要。一般以日線MA5、MA10分析短期走勢,以MA30、MA60分析中期走勢,以M125和M250分析中長期走勢。而以5-30分鐘K線做短線操作,以周、月、年K線中的均線走向分析長期走向。由于從均線可以動態(tài)分析股價的走勢,所以,常有人以均線來設置止損點及止賺點(高拋點),其實就是起到一種通過技術分析而確定的活動標尺的作用。都只有相對的參考價值。均線的設置和使用技巧均線是最常用的分析指標之一,所反映的是過去一段時間內市場的平均成本變化情況。均線和多根均線形成的均線系統(tǒng)可以為判斷市場趨勢提供依據(jù),同時也能起到支撐和阻力的作用。一、均線的構成均線,按照計算方式的不同,常見地可分為普通均線、指數(shù)均線、平滑均線和加權均線。這里主要介紹普通均線和指數(shù)均線。普通均線:對過去某個時間段的收盤價進行普通平均。比如20日均線,是將過去2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相加然后除以20,就得到一個值;再以昨日向前倒推20個交易日,同樣的方法計算出另外一個值,以此類推,將這些值連接起來,就形成一個普通均線。指數(shù)均線:形成方式和普通均線完全一致,但在計算均線值的時候,計算方式不一樣。比如20日均線,指數(shù)均線則采取指數(shù)加權平均的方法,越接近當天,所占的比重更大,而不是像普通均線中那樣平均分配比重。所以指數(shù)均線大多數(shù)情況下能夠更快地反映出最新的變化。二者的優(yōu)劣:沒有絕對的優(yōu)劣,在不同的運行階段,(文章由搜股中國收藏整理)二者可以體現(xiàn)出不同的效果,選取時的經(jīng)驗成分相對更大。個人更習慣于使用指數(shù)均線,用多根指數(shù)均線的結合來輔助判斷市場趨勢。下圖是歐元/美元日線圖上所體現(xiàn)的兩種不同均線的效果,這里的均線參數(shù)設置都是20,其中紅色均線為普通20日均線,藍色均線為20日指數(shù)均線。從圖片中可以看出,大多數(shù)情況下指數(shù)均線的拐頭速度都相對早于普通均線,能相對更快地跟上市場的趨勢。說明:一般而言,均線的計算價格用收盤價,但也可根據(jù)需求的不同使用最低價、最高價或者開盤價。二、均線系統(tǒng)的設置如果將多根有規(guī)律的均線排列在一起,這是就可以形成一個對分析更有幫助的均線系統(tǒng)。均量線均量線均量線亦是根據(jù)成交研判股價走勢的技術分析工具,構成均量線的均量值計算很簡單,同移動平均值的計算方法一樣,只不過移動平均線用的是每日收盤價,均量線用的是每日成交量(亦可以用成交金額)而已,然后連點便可成線。均量線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市場平均成交情況即交投趨勢的技術性指標。一般情況下,均量線以10日為采樣天數(shù),也可以同時選用10日和30日繪制兩條均量線,其中10日均量線代表中期交投趨勢,30日均量線代表長期交投趨勢。均量線在成交量的柱狀圖之間穿梭波動,研判時將其與股價線相互配合,根據(jù)組合原理,不難發(fā)現(xiàn)股價線與均量線無非有下面四種關系:第一,兩者俱是上升。這表明股價的上升有成交量的支持,行情自然看好;第二,兩者俱是下降。這表明股價雖然下跌,但仍無主力托盤,股民們已對其失去信心,行情明顯看壞;第三;股價線上升,均量線卻不升甚至掉頭向下。這表明股價的上升,已進入高價圈,成交不支持,上升行情即將終結。所以,這是一個賣出信號;第四,股價線下降,均量線不降甚至反升。這說是股價過低,有人托盤,廣大投資者亦愿接手。因而,這是一個買人信號。在設有兩條均量線的成交量圖上,當10日均量線處于30日均量線上方并繼續(xù)上揚時,說明行情還會保持上漲勢頭;反之,當10日均量線處于30日均量線下方并繼續(xù)下跌時,說明跌勢仍將繼續(xù)。均量線不論由上升趨向下跌,或是由下跌趨向上升,都預示股價可能轉勢,這是一種警戒信號。當10日均量線與30日均量線交叉出現(xiàn)移動平均線與股價線那樣的黃金叉或死亡叉時,則是對行情逆轉的確認。這時可結合其他技術指標進行研判,及時作出正確的投資抉擇?;粍訛橹鲃泳烤€研判主力的成本,才有可能了解他的動機,才能在撲朔迷離的走勢中適者生存。這樣,不少市場的高手把焦點聚集在均量線中,越來越對它的波動敏感。由于主行為是波段式操作,故中、小投資者因不察或不清,屢屢處于被動的局面而不主動的出擊往往需借助該“突破輔助訊號”。這樣,有必要增加其透明度。(一)均量線是一種反映一定時期內市場成交情況,即交投趨勢的技術性指標將一定時期內的成交量相加后平均,成交量的柱形圖中形成的較為平滑的曲線,即均量線。一般以10作為采樣天數(shù)。股價越往上走(下行),可以加高(縮短),采樣天數(shù)有利于嗅出變量的“異味”。其要訣如下:1、在上漲行情初期,均量線隨股價不斷創(chuàng)新高,顯示市場人氣的聚集過程;行情進入尾聲時,盡管股價再創(chuàng)新高,滾量線如已疲軟,表明市場追高跟進意愿發(fā)生變化;股指不斷跌出新低,而均量線也已雯平,還有上升跡象,表明股價已經(jīng)到底,伺機買入。2、五日均量線在十日均量線下方持續(xù)告跌,且無拐頭走勢,提出警戒訊號:跌勢仍將繼續(xù)。五日均量線在日均量線上方上升,顯示仍將反復上漲。1993年第一季度的“二紡機(行情論壇)”即是典型“93。1。18”該股的五日均量線和十日均量線開始同步向上發(fā)散,股價雖有反復,但由于五日均量線和十日均量線都創(chuàng)出新高,表明該股人氣已聚,正進入主升段,但到了30元區(qū)域,五日均量線明顯疲軟,“93。2。22”股價仍勉強創(chuàng)出32。48元的新高,但此時的五日均量線已在十日均量線以下運行,表明市場追高意愿不足,股價處于相對高位區(qū)域(這個價位也是目前為止的天價)。(二)筆者認為:一些強勢股之所以能一漲再漲,和其主力收集籌碼的成本有重要關系,而這些均逃不過均量線的掃描,因為它能反映出成本的高低和持倉量的大小。如其成本較高且持倉量大增,則不易出局,認識到這一點,在其成本價的1。1倍亦能適量“乘船”,如均量線和股價明顯不匹配就要時刻防備主力的低成本而隨時可能出現(xiàn)的兌付現(xiàn)象。1996年末及1997年初,為什么有些股反彈強勁,而大多數(shù)股“默默無聞”,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前者在1996年年終啟動時的均量體現(xiàn)出主力的理論成本及持倉比例。例如深市“蘇三山”,“96。10。4”均量線隨股價創(chuàng)出新高,同時由于十日均量線的加速上揚,表明主力的成本在4元區(qū)域,且持倉量大?!?6。12。25”股價跌至4。20元后,悄然止跌,并隨后出現(xiàn)了三個漲停板。均量線反映的是市場交投的主要趨向,是市場的本質屬性,當不少人夸夸其談時,事實教育我們:只有打主動仗,才能立于不敗之地,這就是推崇內在氣質均量線的真正內涵。巧用均量線均量線參數(shù)分別設為日、日和4日。一般來說,如果日、日與4日均量線均向上運行,特別是4日均量線剛剛從止跌企穩(wěn)狀態(tài)中勾頭向上,則說明本輪上攻行情剛剛啟動。投資者可以大膽買入,買入點可以選在股價回調,成交量經(jīng)過大幅縮小之后。在一輪主升浪當中,僅用日均量線也可以尋找出買入信號,即在日均量線走出圓弧底形態(tài)時可以考慮買入。在研究大盤的賣點時,應首先看大盤的4日均量線、日均量線、日均量線三者之間,是否會在股價上行一段時間后走出空頭排列狀態(tài)。如果走出空頭排列狀態(tài),則說明盤面已接近頂部,特別是4日均量線從上升轉為走平甚至微跌時,則其頂部征兆(至少是短期頂部征兆)確定無疑。如果成交量也大幅縮減的話,則大頂部來臨。雙凹洞量在底部構造過程中,日均量線上穿日均量線,成為凹洞量也叫成交量圓底。股價恢復上漲后,再次縮量回落,當再次出現(xiàn)凹洞量時,就是雙凹洞量為底部結束標志。(文章由搜股中國收藏整理)凹洞的水池越深,上漲力量越大。另如中信證券。急量雙三在下跌過程中,低位以放量漲停脫離底部,起動當天換手超過,如果第二天繼續(xù)大陽線伴隨急量左右換手,就代表該股將進入強烈的反漲階段,第三天可馬上介入,在換手再倍量附近賣出。均線系統(tǒng)在實際操作中的運用看一些股評文章,經(jīng)常提到5日線、10日線、年線等,它們究竟有怎樣的作用?投資者如何在操作中運用它們進行分析?讀者提到的這個問題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均線。均線也叫移動平均線,是技術分析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分析工具,在使用的時候往往與K線相結合,對趨勢和技術形態(tài)進行判斷。均線的計算是一段時間內收盤價和收盤點位的算術平均值,連續(xù)均值的連線便形成了均線。不過,這只是普通均線,它還可以衍生出加權均線、成交量均線等等。我們通常使用的都是普通均線。均線的參數(shù)是時間,技術分析軟件中往往給出缺省設置的5日、10日、20日、30日、60日、120日、250日均線。120日均線和250日均線通常被稱為半年線、年線(其中考慮到節(jié)假日的因素)。由此不難看出,均線實際上反映的是一段時間的平均成交價格,即籌碼成本。時間參數(shù)偏小,均線所反映的平均成本便屬于短期性質,如5日、10日為短期均線;20日、30日、60日中期均線則反映中期成本;120日、250日則是長期均線,反映長期成本。在均線系統(tǒng)使用方面,主要分以下幾類:一是趨勢。短期均線上翹,說明股票或指數(shù)短期處于上升趨勢。同樣,中期均線、長期均線上翹,則反映中長期的上升趨勢。如果不是上翹,而是下探,則顯示為跌勢狀態(tài)。若是均線斜率不大,處于橫向運行狀態(tài),則顯示盤整格局。在持續(xù)性的長期升勢中,一般短期均線在上方,中期均線在中間,長期均線在下方。在持續(xù)性的長期跌勢中,一般短期均線在下方,中期均線在中間,長期均線在上方。當然,短期、中期、長期均線有時方向并不一致。如近期的上證綜合指數(shù)短期均線掉頭向下,而中期均線、長期均線仍維持上行趨勢。不過,后勢若跌勢延續(xù)時間較長,中期均線和長期均線的走勢也會發(fā)生改變。二是交叉突破。我們可以從均線系統(tǒng)的交叉,判斷個股或大盤可能出現(xiàn)的突破型走勢。如2月初至3月初的上證綜合指數(shù),5日、10日、20日、30日均線距離很近,處于反復交錯的匯合狀態(tài)。這顯示大盤在此期間失去方向感,處于震蕩整理期,短期成本和中期成本十分接近。然而,通常情況下,盤整往往不會持續(xù)很長時間,否則就成了死水一潭。最終,盤整將轉為突破,3月9日的5日均線上穿10日均線,不久10日均線又上穿20日均線,形成了向上的交叉形態(tài),預示著向上突破的確立。判斷跌勢也是如此,目前,5日均線靠近10日均線,后市若相繼下穿20日均線,則預示著跌勢的確立。三是發(fā)散形態(tài)。發(fā)散是指短期、中期、長期均線相互之間距離越來越大,特別是短期均線此時往往走勢十分陡峭,即斜率很大。如果是上翹狀態(tài),則意味著短期成本遠遠高于中期、長期成本,獲利籌碼大增,短期面臨套現(xiàn)壓力。如果是下跌狀態(tài),則說明短期成本遠遠低于中期、長期成本,套現(xiàn)壓力減弱,短期面臨反彈。四是支撐位和阻力位。均線和K線結合使用,往往便起到了支撐位和阻力位的作用。如果K線觸及短期均線并在上方收陽,預示著受到短期支撐,(文章由搜股中國收藏整理)后勢仍將走高;若距離過大,則說明短期獲利籌碼增大,有壓力。如果K線觸及短期均線并在下方收陰,說明受到短期阻力,后市跌幅較大;若拉大和短期均線的距離,則會有反彈出現(xiàn)。同樣,K線在上漲或下跌的時候,觸及中期或長期均線,均線都會產(chǎn)生支撐或阻力的作用。若K線跌破支撐,或突破阻力,都預示著運行趨勢的確立。當然,這里僅是談及均線的簡單使用方法。在實際應用中,投資者可以結合K線自己設置時間參數(shù),找到適合股票的參數(shù)。另外,在使用時,投資者需要結合基本面因素活學活用,不可照搬照抄。上市公司因重大實質性利好連續(xù)出現(xiàn)暴漲,均線系統(tǒng)即便極度發(fā)散,但也未必會立刻出現(xiàn)回落??傊瑔蝹€技術指標不是靈丹妙藥,投資者在作分析時需要結合多方面因素,才能作出理性的判斷。移動均線與成本均線均線系統(tǒng)是投資者進行技術分析的一個重要工具,通常大家使用的是移動均線系統(tǒng)和成本均線系統(tǒng)。大家在營業(yè)部看行情的電腦中看到的5日均線、10日均線等一般都是移動均線。它的算法是以每個交易日的收盤價為基準。比如5日移動均線就是從今天往前數(shù)5個交易日的收盤價的算術平均價的連線,10日、30日移動均線的算法依此類推。在使用方法上,移動均線理論可以概括為三點。第一,利用移動均線的多頭和空頭排列判斷大盤的熊市和牛市;第二,移動均線有助漲和助跌作用;第三,當股價遠離均線時,均線對股價有吸引作用。但移動均線本身由于算法中未考慮成交量的因素,僅以收盤價為計算依據(jù),(文章由搜股中國收藏整理)這使得移動均線本身在很大程度上比較容易被人為操縱。而成本均線在計算中考慮進了成交量的因素,它的算法是每個交易日的不同相應價格與該價格堆積的不同成交量的乘積的加權平均,5日成本均線是5日內的加權平均價的連線,其余類推,而無限長的成本均線則表示市場上所有持有該股票的平均建倉成本。成本均線比用移動平均線作為一段時間的平均成本要準確,所以比移動均線更能反映市場真實情況。比如,成本均線的多頭或空頭排列相當穩(wěn)定,在行情沒有反轉之前,出現(xiàn)的假交叉要比移動均線少得多;成本均線表現(xiàn)出明顯的支撐和壓力作用,尤其是30日成本均線和無窮成本均線,其支撐和壓力作用更為明顯。成本均線中最重要的一條是無窮成本均線,它是市場牛熊的重要分水嶺,股價在此之上,市場在玩追漲游戲,是牛市;股價在此之下,市場在玩割肉游戲,是熊市。無窮成本均線的速率相當穩(wěn)定,相比之下,有限時間內的移動均線都有隨行情波動不夠穩(wěn)定的特點。在熊市中可以明顯看到無窮成本均線構成了一次一次反彈的高點,直到它最終被一輪有力的帶量上漲突破,才宣告熊市結束。在牛市中,無窮成本均線則很難被短期回調打穿,成為明顯的支撐;而當股價最終跌破這條線的時候則常常成為最后的出逃機會。移動均線由于其算法未考慮成交量的因素,僅以收盤價為依據(jù),這就使得只要控制了收盤價就等于控制了移動均線,而控制收盤價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的,只要在尾市發(fā)力就行了。而要控制成本均線就要難得多了,單靠尾市發(fā)力就不夠了,因為這樣雖然可以影響收盤價,但對全天的加權均價卻影響很小。所以,我們建議投資者重點研究一下成本均線。均線指標的原理是什么?均線指標實際上是移動平均線指標的簡稱。由于該指標是反映價格運行趨勢的重要指標,其運行趨勢一旦形成,將在一段時間內繼續(xù)保持,趨勢運行所形成的高點或低點又分別具有阻擋或支撐作用,因此均線指標所在的點位往往是十分重要的支撐或阻力位,這就為我們提供了買進或賣出的有利時機,均線系統(tǒng)的價值也正在于此。一般而言,均線指標具有這樣的幾個特性:1。趨勢追蹤。均線指標的構造原理決定了它具有反映價格運行趨勢的特性,因此其指標可以對價格運行起到趨勢跟蹤的作用,也許在某一天或者某一時刻,價格的波動會暫時脫離原來的運行趨勢,但只要其均線系統(tǒng)沒有出現(xiàn)相應的變化,我們就不能肯定價格的運行趨勢出現(xiàn)了轉折。2。穩(wěn)定和滯后。由于均線是對價格收盤價進行算術平均以后產(chǎn)生的新的價格點連線,因此均線相對于價格的變化來說就更為穩(wěn)定。而正是因為均線系統(tǒng)的穩(wěn)定和對趨勢所具有的這種跟蹤特性,相對于價格趨勢的變化來說,均線指標又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即當價格趨勢已經(jīng)出現(xiàn)變化的時候,均線指標還會按照慣性再繼續(xù)維持原來的方向運行一段時間,而不是立即改變現(xiàn)在運行的方向,這是均線指標的不足之處。3。助漲助跌性。這是使用者務必注意的一個問題,當價格對均線形成突破后,均線指標將對價格突破后的運行產(chǎn)生助漲或助跌的作用,尤其是當均線系統(tǒng)多頭發(fā)散或者空頭發(fā)散時,所產(chǎn)生的助漲助跌性就更為強烈。在了解了均線指標的特性后,我們就來歸納一下均線系統(tǒng)的應用原則:二。葛蘭威爾法則。該法則主要描述了買入和賣出兩種情況,當出現(xiàn)以下三種情況時,可視為買入信號;均線從下降開始走平,股價自下而上穿越均線;股價連續(xù)上升遠離均線后突然下跌,但在均線附近重新企穩(wěn)上升;股價跌破均線,并連續(xù)大幅度下跌,遠離均線,這三種現(xiàn)象都是買入信號,應當作出看多的反應。而出現(xiàn)以下三種情況時,可視為賣出信號:均線從上升開始走平,股價自上而下穿越均線;股價連續(xù)下跌遠離均線后突然上升,但在均線附近再次下跌;股價上穿均線,并連續(xù)出現(xiàn)大幅度上漲,遠離均線,這三種現(xiàn)象都是賣出信號,應當作出看空的反應。2。交*原則。當價格自下而上穿越均線時,我們稱這種交*為黃金交*,一般來說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買入信號,而當價格自上而下穿越均線時,我們視之為死亡交*,這一現(xiàn)象往往是一個值得重視的賣出信號。但需要強調的是,當價格走勢進入牛皮市道時,即價格走勢既不向上也不向下,而是保持著水平方向的移動時,價格走勢與均線系統(tǒng)的交*現(xiàn)象往往會變得十分頻繁,在這種情況下要作出買入或賣出的操作計劃,必須借助于其他一些技術指標或者形態(tài)理論來綜合分析。均線和趨勢分析結合研判行情在使用均線的過程中,會遇到頂?shù)着袛鄦栴},但如果結合了趨勢分析,一切就好辦了。簡單說來,趨勢通常就是沿著均線走;趨勢到頭和均線會到頭往往是不同步的,這里還要結合形態(tài)來判斷。一般是創(chuàng)出一個新高后進行盤整,均線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下行后,在往上延伸,待再進行一次沖高,一般是做個雙頂后,趨勢才會發(fā)生改變。這個雙頂?shù)男纬?,往往就是轉勢的開始,而下跌的幅度可參考雙頂間的距離及離頸線距離。在見頂?shù)腒線形態(tài)上,一般是在出現(xiàn)一個高點調整后,形成連續(xù)兩根或兩根以上的調整K線,突然冒出一根陽燭,但只是沖出另一個新高后就不再上沖了,其實這恰好就是放空點。為什么?趨勢未能延續(xù),趨勢不能延續(xù),極有可能轉勢。趨勢不能延續(xù)那就是轉勢的開始。通常一旦上升趨勢轉勢了,這時大家要留意均線,(文章由搜股中國收藏整理)在大盤創(chuàng)出階段性新低后,均線往往會來一次纏繞,而長期均線就開始與短期均線聚合的跡象。這樣行情也就會來了。趨勢的研判加均線,實際是表現(xiàn)行情的最佳選擇?;蛟S有人要質疑了,均線不就是趨勢了嗎?為什么還要研判趨勢呢?其實這就是問題的關鍵點,均線實際是表現(xiàn)趨勢的,而在非趨勢行情中,均線表現(xiàn)就往往傻點,在無趨勢狀態(tài),均線表現(xiàn)往往是橫走或纏繞,此時均線不能表現(xiàn)趨勢。市場分析有純技術分析者,有基本面分析者,還有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結合者??梢钥隙ǖ恼f,沒有一個單純的技術分析者或者基本面分析者。只有技術分析加入了基本面分析,才能滲透到市場的本質里去,而道氏理論內涵的趨勢,其實是對市場最好的歸納。只有對趨勢和均線有了本質的、聯(lián)系的認識,你才能真正把握好趨勢,這里可能說得簡單了點,要深刻理解只有靠刻苦和悟性了。如何利用夾層均線來判斷股票的強弱特征支撐和壓力是股價特定區(qū)域買賣能量大小的體現(xiàn),而他們的表現(xiàn)方式除了相對高點和低點、以及成交密集區(qū)外,還有更為直觀的表達途徑,那就是長期均線的指導意義,如果從深層次來講,其顯示的遠遠不只是這么簡單,對股價由強轉弱、由弱轉強的趨勢變換信號也能起到積極的作用,這些恰恰是實戰(zhàn)中運用的關鍵,尤其當股價波動于長期均線夾層時,所帶來的操作信號往往是及時的,而且是致關重要的。在本輪行情中,大盤指標股的輪換活躍對指數(shù)的上漲起到了四倆拔千斤的作用,與此同時指數(shù)大漲的背后僅有20%的個股跑贏大盤,而占有市場80%份額的個股在下跌,通過二者的形態(tài)對比卻發(fā)現(xiàn),處于極度弱市的80%個股始終位于長期均線的壓制之下,有多數(shù)以上形成了均線夾層區(qū)徘徊后破位加速下跌,造成這方面的原因歸根于缺少場外資金的介入,同時對股價接近長期均線后所產(chǎn)生壓力的一個提前性的技術性共鳴,而這個共鳴的最高點正好是投資策略的轉折點,對倉位實施動態(tài)調控的一個絕佳時機,因為股價接近長期均線后長時間的無量橫盤意味著股價很難在短期內實現(xiàn)突破,唯一能夠選擇的就是價格的下跌,那么在操作中這時也只能以賣出為主,否則將蒙受更大的損失。均線夾層是指三條長期均線(20日、120日、250日)之間的空隙距離,按照均線所處的形態(tài)可劃分為單線夾層和雙線夾層兩種情況:1、單線夾層。股價經(jīng)過持續(xù)下跌后出現(xiàn)暫時止跌起穩(wěn)的走勢,波動范圍始終位于20日和120日均線之間,因此而稱“單線夾層”。隨著20日均線的不斷上移,120日均線的不斷下移,就形成了一個壓力與支撐相互對峙的局面,導致股價的波動幅度逐漸收窄,操作中若價格長時間不能夠有效突破120日線,意味此時的夾層區(qū)壓力大于支撐,應及時賣出。如000769菲菲農(nóng)業(yè)自2003年1月7日到2003年2月20日形成了“單線夾層”,股價始終未突破120日線,隨后便出現(xiàn)破位下跌。2、雙線夾層。這種走勢恰好是“單線夾層”的一個良性演化,是指股價單線夾層破位后重新蓄市并且一舉走出突破20日和120日均線,在250日均線(年線)附近遇阻回落并再次同時跌破20日和120均線的過程,由于夾層區(qū)是以20日和120日兩條均線為基準的單條均線,再附加250日均線就構成了一個“雙線夾層”。這個區(qū)域仍然是股價遭遇250日線(年線)無力突破而出現(xiàn)下跌的一種形態(tài),操作中股價接近年線出現(xiàn)量能不能放大、走勢偏軟的跡象時應及時賣出。象600305的恒順醋業(yè)從2003年4月15日到2003年4月29日形成了“雙線夾層”,過后股價跌破了所有長期均線。均線夾層走勢純屬重要的股價弱市特征,無論是單線夾層還是雙線夾層,都是股價缺少量能配合無力突破重要阻力區(qū)的體現(xiàn),而其中可怕的、殺傷力最大的是股價結束夾層走勢后往往會出現(xiàn)加速度下跌的跡象,那么在實戰(zhàn)中只有結合兩種不同的均線夾層走勢及時的做出賣出決策,才可避免大的損失。如何運用均線系統(tǒng)研判行情一,中短期均線的研判(20,30,60,120日均線)、要有寬闊的底部,日及其增加線回歸粘合,股價站穩(wěn)于線上,并于這一階段中,股價經(jīng)歷漫長的下跌后最好經(jīng)一次放量反彈后再次縮量二次探底創(chuàng)新低后止跌,其后不斷有溫和的成交量放大現(xiàn)象,并于幾次主動放量上攻觸及日均線,主動修復乖離過大的均線系統(tǒng),使、日線走平粘合后即可考慮進入。、滿足第一點的券種中,尋找當前價位距離其前期密集成交區(qū)高點與平臺較遠或已經(jīng)向上突破,突破之前長短均線收攏粘合時間較長,股價在線上下微幅振蕩并于某一結點處放大量拉長陽(或向上跳空形成突破缺口)并經(jīng)有效回抽確認(縮量,回抽較淺,日線支撐有力且仍保持上升趨勢)勇敢介入。、一旦一只股票進入拉升期,、日均線應始終保持上升,這一階段,止損點應定于這兩條線處,該兩線不應走平,更不應該出現(xiàn)拐點,一旦出現(xiàn),立即離場。同時計算每日漲幅與大盤漲幅的比,若主動強于大盤,則繼續(xù)持有,并應注意短中長期均線之間的乖離率,過大意味著短線利潤豐厚,隨時可能轉勢或至少會出現(xiàn)回檔調整。健康良好的均線系統(tǒng)不應“過分”向上發(fā)散(盡管這意味強勢,單只能是短線強勢),而良好的均線形態(tài)應是短中長期均線均保持同步平行勻速向上的,這樣的漲勢長久而穩(wěn)健。、當市場由不屑到關注,再到一致看好時應留心其可能出現(xiàn)的震蕩,隨時警惕。、日線一旦走平,立即考慮離場;中期均線之間的反壓是大幅調整的。二,長期均線的研判(120,250日均線)對于長期均線、的研判中有一些小的經(jīng)驗,那就是這些均線一定要在特定的時間區(qū)間內才起作用,要注意經(jīng)驗公式可能成立的條件,例如股價行至、日均線之間,兩條均線成剪刀之態(tài)勢,是比較艱難的情勢,(注意,我們所說的是艱難,而不是看淡?。┮驗橐话阆滦械氖侨站€,上行的日均線,根據(jù)均線原理,說明日周期的持有者的成本在上升,日在下降,這時莊家倘若向上動作,一方面面臨長線買家套現(xiàn)的壓力,且這類投資者并不會為短期的技術走勢所影響,逢高拋出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具長期觀察,對于那些長莊慢牛的券種日線一般是主力的平均成本區(qū),(文章由搜股中國收藏整理)同時對大多數(shù)低位建倉的股票日線都是他們的成本,當這條均線在股價上方時,走平是最好的情況,向下一則同于日均線向下,二則說明主力至少未曾全身投入甚至根本未進場!要知道均線向上推進時主力成本同市場成本同步遞增,這樣會把他活活累死!而且一旦市場風吹草動或行至前期阻力面臨短線客離場便會高位套牢。何況一只股票里莊家有可能不是一個,而成本卻是向上推進者支付的。真正的突破,比較穩(wěn)健的是使日線從走平到微微上翹。反過來說,股價跌到這個區(qū)間也不會是一個小跌,時間也相對較長,價位比較實在,向下打壓一般是要靠市場的利空傳聞,否則反而損失籌碼,那時莊家可能丟掉明天的飯碗。換句話說,勢成雞肋!同樣,這兩條均線單獨出現(xiàn)上述情形時也會起到相同作用,只是力度相對較弱而已。均線對均線的助漲作用學習過格蘭威爾移動平均線八大法則的投資者,都知道移動平均線對股票價格走勢的助漲助跌作用。1250均線法則是從移動平均線格蘭威爾八大法則的基礎上,發(fā)展總結出來新的自成體系的均線實戰(zhàn)理論,它與格氏法則有理論延續(xù),所以格氏法則中的許多結論都在1250法則中有它對應的形態(tài),除了前面介紹的1250均線系統(tǒng)各條移動平均線對股價走勢的助漲助跌作用外,由于在1250法則中我們是由多條均線形成的均線組系統(tǒng),相應的均線系統(tǒng)中各均線之間也有助漲助跌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是指長期均線120日均線和250日均線對中短期20日均線的助漲助跌作用。助漲作用在120日(250日)均線處于上漲或走平的狀態(tài)時更加有用。首先我們看圖例火箭股份(600879)在1999年至2000年4月間的1250均線系統(tǒng)走勢,可以發(fā)現(xiàn)有兩個明顯的助漲點,一個在1999年11月時,20日均線趨近于120日均線受到助漲作用,股價向上運行,由于當時市場大勢的不配合,股價走勢并沒有繼續(xù)上揚。另一個點在2000年1月,20日均線受到120日均線的支撐,隨后大勢向好,股票價格走勢在成交量的有效配合下大幅上漲。這兩個點就是明顯的均線之間的助漲點。其他的例子還有許多,類似這樣的20日均線受到大均線的助漲作用而產(chǎn)生的行情,在股票市場中常見,大家可以打開滬深股票市場中的股票走勢圖,會發(fā)現(xiàn)大量這樣的走勢形態(tài),從中我們也就不難發(fā)現(xiàn)其蘊含的市場機會。對于這種均線助漲的走勢形態(tài),不難發(fā)現(xiàn)它的形成機理,其實我們在前面介紹的20日均線與大均線的金叉穿越所形成的買點機會,就已經(jīng)揭示了這樣一種觀點:“股價穿越大均線并不意味著未來趨勢延續(xù),20日均線的穿越才是趨勢延續(xù)的確認”。實際上就是說:“股價好做價位騙線,而趨勢騙線就難了許多”。實際上這種“均線反彈”是有效識別莊家主力騙線的好方法之一,(文章由搜股中國收藏整理)有許多的技術分析人士也非常注意120日均線和250日均線的作用,注意將120日均線和250日均線設為技術止損的位置,所以有些莊家主力就有意將股價擊破大均線的支撐,制造“空頭陷阱”迫使技術盤止損離場,這樣莊家主力就達到了清洗技術跟風盤的目的。但由1250均線系統(tǒng)法則中的均線反彈,我們可以清晰的看清其真實目的和操盤底線。所以我們采用1250法則中的“均線反彈”原理,即可以識別出主力的空頭騙線又有獲利的市場機會。與上面講述的助漲作用非常類似但完全反向的就是均線間的助跌作用,簡單說明就是,120日均線和250日均線對20日均線有助跌作用。尤其是下降趨勢非常明顯的120日均線或250均線。20日線并沒有穿越大均線,反而在近乎穿越的時侯,形成了均線之間的助跌現(xiàn)象,也就是250日均線反壓20日均線向下運行,隨后股票價格走勢下跌。直到股價放量上漲,20均線有效穿越過120日均線和250日均線后,才宣告了股票價格走勢由熊轉牛了。這種均線反壓的走勢在股票市場中有許多,投資者可參看股票的具體走勢圖?;芈渚€買股法回落均線買股法俗話說:一招鮮,吃遍天。做股票也一樣,只要一招就夠,下面給大家介紹一種傻瓜式的買股法:回落均線買股法?;芈渚€買股法:股票之前有一波升幅,之后回調,調整到20或30日均線上方時,收出縮量的小陰線或小陽線,此時可以買進,成功率非常高!這里要提醒大家,買入的同時要設好止損價位,股票一旦破位下跌,要及時止損賣出,股市里沒有100%盈利的方法,如果有誰告訴你,我的方法能做到100%盈利,那他100%是騙子。均線背離均線理論的本質是市場的成本趨勢,而股價的漲跌始終圍繞市場成本,因此代表成本的均線在實際抄做中十分重要。股價在一般情況下都是沿著均線的方向波動,而均線的周期長短是十分關鍵的因素,周期短的均線的敏感度高,但是準確性相對較低,而周期長的均線敏感度低,但穩(wěn)定性和準確度相對較高,例如,3日均線比5日均線敏感,240日均線比120日均線的周期長,但240日線所代表的趨勢的方向更準確,周期越長的均線越重要。均線背離現(xiàn)象在實際抄做中經(jīng)常能夠遇到,它對于把握短線機會很有幫助,所謂均線背離是指兩種情況:1,當股價下跌見底后,從底部上漲時,此時中長期均線的運行方向一般都是向下的,當股價突破一條均線以后,股價的運行方向與所突破的均線的方向是“交叉”并相反的,這就是均線背離。2,另一種情況是,當股價上漲見頂后,快速下跌的過程中,此時的中長期均線的運行方向仍然向上,當股價快速擊穿一條中長期均線后,此時股價的方向向下,而被擊穿的均線的方向確是向上的,股價與被擊穿的均線的方向也是“交叉”并相反的,這也是均線背離的現(xiàn)象。均線背離現(xiàn)象一般發(fā)生在暴漲或者暴跌時,他對于判斷底部和頂部很有幫助,股價對均線有拉動的作用力,而同時均線對股價也有吸引的作用力,股價與均線的方向發(fā)生交叉背離,這是一種不正常的市場狀態(tài),是短期的行為,由于均線的吸引力,將導致這一現(xiàn)象得到修正。同時由于均線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趨勢的方向,而一個趨勢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結果,因此趨勢會對出現(xiàn)偏差的股價進行修正,從而出現(xiàn)反彈或者回調,這一方法對于判斷短期的底部和頂部很有效。例如,在本輪行情中,大盤從4月9日以后在指標股的帶動下,快速上拉,并快速突破了年線。這樣的走勢一般都是一鼓作氣,此時,雖然大盤上漲力度較強,但是被指數(shù)突破的年線的方向仍然向下,年線的方向與指數(shù)的方向完全相反,此時就發(fā)生了均線方向上的交叉背離,此時一旦大盤出現(xiàn)高位震蕩,并跌破短期的10日均線的話,則表明大盤短線見頂。指數(shù)需要向其所突破的均線回調,這是市場本身的一種客觀規(guī)律。在前期4月分大盤見頂前后,我當時在一篇帖子里和大家說過,帖子的題目是“關注行情的生命線”里面提到10日均線是行情的生命線。其理論根據(jù)就是均線交叉背離。再例如,97年5月-7月間,由于大盤暴漲暴跌,當時曾經(jīng)多次發(fā)生均線交叉背離,并產(chǎn)生反彈,97年5月中旬股價在暴跌中快速擊穿30日線,但此時30日線仍然向上,而指數(shù)擊穿均線向下,此時就是均線交叉背離,并出現(xiàn)反彈。97年6月中旬,大盤擊穿60日線后,60日線仍然向上,指數(shù)與均線再次出現(xiàn)交叉背離并出現(xiàn)反彈。97年7月初,當大盤擊穿120天線時,也是指數(shù)與均線出現(xiàn)交叉背離,后來也出現(xiàn)反彈。股價與均線的交叉背離現(xiàn)象是很常見的,這種方法只是技術上的一種參考指標,并不是絕對的,但是它作為一種參考指標,還是很有應用價值的。我們在運用均線背離時應當注意幾個問題:1,股價的K線與均線必須發(fā)生交叉,并且在方向上相反,如果股價與均線沒有發(fā)生交叉時,即使此時兩者方向相反,也不屬于均線背離。2,在均線背離發(fā)生后,判斷短期的底和頂時,應當注意:股價必須出現(xiàn)劇烈震蕩的情況下才可靠。如果在均線發(fā)生背離后,股價并沒有出現(xiàn)劇烈的震蕩,而是出現(xiàn)強勢盤整或者下跌抵抗的情況下,表明市場并不理會均線背離,原有的上漲或下跌狀態(tài)仍將持續(xù)。例如000002,萬科在今年3月初時突破120日均線后,股價與120日均線發(fā)生交叉背離,但此時他的股價在高位進入控盤狀態(tài),小陰小陽的方式震蕩上行,股價在均線背離的情況下,并未發(fā)生劇烈的震蕩,因此,此時均線背離已不適用,因為股價進入控盤后的“超強狀態(tài)”,此時所發(fā)生的現(xiàn)象屬于另一種均線狀態(tài)-“均線扭轉”。關于“均線扭轉”的問題以后再和大家討論。(文章由搜股中國收藏整理)再例如,滬深大盤在2001年7,8月份時的大頂破位后,當時也出現(xiàn)了短時間的“均線背離”現(xiàn)象,但是大盤后來所出現(xiàn)的是在均線下方進行下跌抵抗來修復均線背離,此時表明市場進入“極弱狀態(tài)”,這時的情況下,也不能運用均線背離技術,此時的均線狀態(tài)也屬于“均線扭轉”的一種情況。3,均線背離技術只適用于一般狀態(tài)下的市場,當市場進入“極強”或“極弱”狀態(tài)時,應當運用“均線扭轉”理論來判斷大勢。此時的市場狀況是有兩種情況:A,極強市場。此時是連續(xù)放巨量突破均線與均線發(fā)生背離,突破后股價在高位強勢整理拒絕回調,判斷這種現(xiàn)象的關鍵因素在于“連續(xù)”放巨量,成交量的“連續(xù)”是十分重要的。B,極弱市場。此時是連續(xù)陰跌破位后所出現(xiàn)無量的下跌抵抗,股價無力回彈,即使股價暫時起穩(wěn),也不能進場搶反彈,因為股價是在半山腰被動等待均線下壓,屬于均線的被動修復,一旦上方的均線壓下來,股價仍將破位下跌。如何利用均線做反彈投資者小劉昨天問,這兩天大家都在講“60日均線”,說大盤在60日均線會站穩(wěn)反彈,而他自己也觀察到,大盤確實在6月5日、6月26日兩天,跌到一條綠線就開始反彈了,這個就是均線嗎?還有經(jīng)常提到的5日均線、10日均線、60日均線等,它們到底有什么作用?如何運用它們指導操作?均線也叫移動平均線,是技術分析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分析工具。我們通常使用的一般是普通均線,它是一段時間內股價的收盤價或收盤點位的算術平均值,連續(xù)均值的連線便形成了均線。也就是說,均線就是一段時間的股價平均成交價格(或稱作籌碼成本)。普通均線還可以衍生出加權均線、成交量均線等等。另外,制作均線時,參照的時間坐標是不同的,均線參照的時間長短與否,反映的平均成本性質不同。5日、10日為短期均線,反映股價的短期成本;20日、30日、60日中期均線則反映中期成本;120日、250日則是長期均線,反映長期成本。目前,技術分析軟件中往往給出5日、10日、20日、30日、60日、120日、250日均線。120日均線和250日均線通常被稱為半年線、年線(其中考慮到節(jié)假日的因素)。均線的支撐和阻力作用一般情況下,投資者在使用均線的時候,還要與K線相結合,從而對股價趨勢和技術形態(tài)進行判斷。而均線和K線結合使用,便產(chǎn)生了支撐和阻力的說法。技術派分析人士認為,如果K線觸及短期均線(5日、10日均線為短期均線)并在上方收陽線(收盤價高于開盤價),預示著股價受到短期支撐,后市仍將走高;若K線與短期均線距離過大,則說明短期獲利籌碼增大,股價上漲有壓力;如果K線觸及短期均線并在下方收陰,說明受到短期阻力,后市下跌的可能性較大;若K線拉大和短期均線的距離,則會有反彈出現(xiàn)。同樣,K線在上漲或下跌的時候,觸及中期(30日、60日均線為中期均線)或長期均線(半年線或年線)時,均線都會產(chǎn)生支撐或阻力的作用。這在近期的市場中表現(xiàn)尤其明顯。比如說,大盤從5月30日至6月4日連續(xù)暴跌900點后,6月5日,在60日均線附近站穩(wěn),并于當日展開強有力反彈,當日大漲近100點。6月26日,大盤在經(jīng)過連續(xù)下跌后,也是在60日均線展開反彈。均線也有失效的時候值得投資者警惕的是,不管是均線還是K線,這些圖形描述的,都是過去股價的運行軌跡。盡管它能一定程度為我們預測股價未來走勢提供依據(jù),(文章由搜股中國收藏整理)但圖形本身并不能決定未來股價走勢。投資者在運用這些技術指標時,不可過于教條。在使用時,投資者還需要結合基本面因素活學活用。換句話說,如果K線跌破支撐均線,或突破阻力位均線,并不斷延續(xù)這一趨勢,就證明短期的支撐和阻力位失效。在實際應用中,投資者也可以結合K線自己設置時間參數(shù),找到適合股票的參數(shù)。另外,上市公司因重大實質性利好連續(xù)出現(xiàn)暴漲,均線系統(tǒng)即便極度發(fā)散,但也未必會立刻出現(xiàn)回落,這時候,均線理論也告失效。總之,單個技術指標不是絕對真理,投資者在作分析時需要結合政策面、市場面等多方面因素,才能作出合理的判斷。十日均線法的實戰(zhàn)價值十日均線法的提出筆者曾在股海搏殺多年。心有感觸。茲發(fā)表一些意見,供各位參考。1。小股民少參與股市筆者每逢知道親朋好友初涉股市,總是奉勸他們不要涉足。無他,因為中國小股民的錢實在太容易賠了。每次我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百分之百需要出貨時,仍然有許多小股民在接貨。這些人必然都成為套牢一族。職業(yè)炒手與業(yè)余股民無論從心理和技術比較均不在一個檔次,小股民焉能不敗。2。不要相信股評相信許多朋友都同意,跟著股評做股票不可能賺錢。筆者從不寫股評,主要是不想騙人和浪費別人時間筆者的一些朋友和同事做股評,有的還相當有名。據(jù)我觀察,來來去去都是些“逢高出貨,逢低吸納”之類的廢話。真正具備炒手素質的極少。偶有幾個高手又多半在替大機構炒股。由于利益沖突,關鍵時刻就很難期望他們給你說真話。3。炒股策略上上策:金盤洗手一段時間,多干點正事,股市不是唯一門路。等候下一波牛市。這是炒手的最高境界。上策:精研技術,只做中級行情。中下策:勤抄底,做反彈。4。幾點炒股竅門基本面與技術面。在中國,技術面為主,基本面為輔。基本面中,多一些宏觀的(經(jīng)濟形勢),少一些微觀的(分紅,個別公告)。技術面,一些古典指標(KD,MACD,MA等),一些現(xiàn)代指標(波浪理論,四度空間等)并用。5。簡易操作法可能有的人會認為我說的太泛,對實際操盤沒有多少幫助。對于那初入市的股民和屢戰(zhàn)屢套的老股民,我推薦一個最簡易的買賣原則:收盤價在十天平均線上,才可以考慮買入股票。股價跌破十天平均線時,必須賣出股票。有的人一定會覺得這太簡單。難就難在你做不做得到。不信各位股友回顧一下自己一年來的買賣史,如果那一次你剛買股票就被套住,九成九你是在十天平均線下買入的。如果那一次你剛賣股票就踩空,九成九你是在十天平均線上賣出的。如果你堅持該原則,一定會多賺少賠。十日均線法的詳解十日均線的提法是:收盤價在十天平均線上才可以考慮買入股票。收盤價在十天平均線下必須賣出股票。比如你現(xiàn)在空倉,準備買入股票,必須等到股價上升到十日均線上,才可以考慮買入股票。有的股民馬上就問某某股票已在十日均線上,是否可以買了。還有人問股票最高價通常在十日均線上,買入豈非套住?請注意我可沒說過在十日均線上買入必賺。其實這只是前提條件之一。另一個隱含的條件是該股須有較大的上升空間。在我看來至少有20%的獲利空間才行。但有無上升空間恐怕是最難回答的問題。涉及的因素很多,比如:大勢如何(牛市,熊市,調整市),有無題材,莊家實力,離十日均線,歷史套牢位的距離且在不同的階段,各種因素的影響比重是不同的。這里難以一一贅述。最后的決定將取決于你個人的經(jīng)驗和感覺,有時甚至還要靠點運氣。買入的決定應該是最難下的。這就是我說的買入要謹慎。實際上沒有任何買入是穩(wěn)賺的,只有贏面大小。一但買入,情況就簡單了(其實要做到也不簡單)。如果你買對了,該股繼續(xù)上升,你就一直等到該股最后跌破十日均線才獲利了結,否則就一直持有。這就是我說的買對了要守得住。如果買錯了,該股沒幾天就跌破十日均線,你也必須斬倉或平倉了結。也就是賣出要堅決。其實此簡易十日均線法背后蘊含不少股市的訣竅。十日均線法的依據(jù)十日均線法的理論根據(jù),或者說為什么十日均線法贏面較大?先分析一下為什么要在十日均線以上買入。你可以觀察一下,一只股票的上升和下跌過程,顯然在股票上升過程中買入,只有一點是錯誤的(最高點),在股票下跌的過程中買入,只有一點是對的(最低點)。因此我們認為股票上升過程中買入贏面較大(假定為90%),而股價在十日均線上的技術意義是該股正在上升,因此在十日均線上買入股票贏面較大(90%),而如有的股民那樣專在十日均線下買入的贏面就很小(10%),至少短期被套的概率很大。再分析一下為什么要等到股價跌破十日均線才賣呢?多數(shù)股民一見手中的股票漲了20%-30%,甚至只有10%,不等破十日均線就趕緊拋出。如果一下套住,就是破了十日均線也舍不得斬倉認賠。做法與十日均線法正好相反。我們不妨比較一下,假定我們在十元買進一只股票,有兩種可能的情況,一是該股繼續(xù)上升,直至15元后破十日均線向下;二是繼續(xù)下跌至5元,兩種情況的概率假定相當(如你在十日均線下買入上升概率更低)。以十日均線法,情況壞時一破位就賣出,我賠一點(如1元),好的時候我賺5元,總的來說我每股賺4元;他們的方法呢,情況不好賠5元,情況好也只能賺2元,加起來還要賠3元。十日均線法顯然優(yōu)勝。這其實是強調要懂得控制風險,一旦買對了就要賺到盡,以彌補一旦買錯可能招致的損失。這樣兩步綜合起來,十天平均線法的贏面就更大了。有的股民股價下跌時覺得股價便宜就去買,一上漲,稍有贏利又很擔心再跌回來,就想賣,套住了又舍不得賣,最后必然多賠少賺,這都是人的心理弱點。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很多人就是做不到。除了有必要的理論修養(yǎng),修心也非常重要。要賺大錢又能不理會一時的金錢得失,理性地分析,平常心看市,何嘗不是炒手追求的最高境界呢。十日均線法與魚身理論不少朋友看了我的文章后問,如果按十日平均法,非要等到股價漲到十日均線上才買,往往已經(jīng)損失了從最低價上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