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能力提升試卷 附解析.doc_第1頁
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能力提升試卷 附解析.doc_第2頁
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能力提升試卷 附解析.doc_第3頁
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能力提升試卷 附解析.doc_第4頁
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能力提升試卷 附解析.doc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市(區(qū)縣) 姓名 準考證號 密.封線內.不. 準答. 題 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能力提升試卷 附解析注意事項:1、考試時間:120分鐘,本卷滿分為150分。 2、請首先按要求在試卷的指定位置填寫您的姓名、準考證號等信息。 3、請仔細閱讀各種題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線內答題,否則不予評分。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教育情境中,主要由教育實踐者進行的改善教育專業(yè)實踐的一種研究是( )。A.教育敘事研究B.教育行動研究C.實驗室研究D.調查研究2、為了便于學生記誦,教師經常要求學生,多次重復背誦學習內容,這種學習策略屬于( )。A.復述策略B.精細加工策略C.組織策略D.閱讀理解策略3、印度“狼孩”的事例表明,個體在早期心理發(fā)展的某一個短暫時期內,對某類刺激特別敏感,一旦錯失將難以達到應有的發(fā)展水平。心理學上把這一時期稱為( )。A、最近發(fā)展期 B、生長高峰期 C、心理斷乳期 D、發(fā)展關鍵期4、在上體育課時腳不慎扭傷,下列做法的是( )。A.馬上用熱水袋熱敷B.馬上揉搓患處C.馬上用冷水浸泡D.什么也不做5、小學生既不想完成作業(yè)又不想被老師懲罰,這種心理現象屬于( )。A.雙趨式沖突 B.雙避式沖突C.趨避式沖突 D.雙重趨避式沖突6、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模擬實物的形象,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感性材料,這屬于( )。A.模象直觀B.實物直觀C.言語直觀D.想象直觀7、在心理學實驗中,為了使小狗能夠區(qū)分開圓形光圈和橢圓形光圈,研究者只在圓形光圈出現時才給予食物強化,而在呈現橢圓形光圈時不給予強化,那么小狗便可以學會只對圓形光圈做出反應而不理會橢圓形光圈。該過程稱為( )。A.刺激分化B.刺激泛化C.刺激獲得D.刺激消退8、通常所說的備課要“備”,除了鉆研教材、設計教法之外,還包括( )。A.研究學生B.設計作業(yè)C.設計評價D.指導學法9、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課程評價功能更加強調的是( )。A、甄別和鑒定B、選拔和淘汰C、促進學生分流D、促進學生發(fā)展與改進教學實踐10、欣欣解決了一個困惑已久的數學難題,心里很高興,美滋滋的給自己點了個贊。這種情感屬于( )。A、美感B、道德感C、理智感D、責任感11、一個新教師把自己工作的重點放在維系與領導、同事的關系上,他目前處于( )階段。A.關注情境 B.自我感受 C.關注學生 D.關注生存12、按照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順序編排課程的內容。這種組織方式屬于( )。A、橫向組織B、水平組織C、縱向結構D、綜合組織13、“讓學校的每一面墻壁都開口說話”,這是充分運用了下列德育方法中的( )。 A.陶冶教育 B.榜樣示范 C.實際鍛煉 D.品德評價 14、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教師節(jié)講話中指出,教師要做學生發(fā)展的“引路人”。其內容是( )。 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 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 做學生提升能力的引路人 做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引路人 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A B C D 15、校本課程開發(fā)要遵循科學性原則( ) 自主性原則、適宜性原則、補充性原則、適應性原則。A、多角度原則B、多方位原則C、多元化原則D、單一性原則16、小麗認為自己考試成績不理想是因為試題太難。依據維納的歸因理論,這屬于( )。A穩(wěn)定、外在、不可控歸因B穩(wěn)定、外在、可控歸因C不穩(wěn)定、外在、不可控歸因D不穩(wěn)定、外在、可控歸因17、紅、橙、黃色往往使人產生暖的感覺,綠、青、藍色使人產生冷的感覺。這種現象是( )。A.感覺適應B.感覺對比C.聯覺D.錯覺18、學校利用板報、櫥窗、走廊、墻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媒介,旨在體現教育理念,實現與人功能。在課程分類中,這屬于( )。A.學科課程B.活動課程C.顯性課程D.隱性課程19、蘇格拉底的“產婆術”主要體現的教學原則是( )。A.直觀性原則B.啟發(fā)性原則C.科學性原則D.思想性原則20、教師不是分學科進行系統的知識傳授,而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環(huán)境,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在教室或其他場所自由學習。這樣的教學形式屬于( )。A.在線課堂B.網絡課堂C.開放課堂D.翻轉課堂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1、簡還知覺的基本特征。2、簡述小學教師撰寫操行評語的注意事項。3、簡述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 四、材料分析(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1、在小稻秧脫險記一文中,有這樣一段描寫:與小稻秧爭奪營養(yǎng)的雜草在除草劑的作用下,“有氣無力的說”:“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了?!鄙险n時,于老師問學生:“誰能把雜草的話讀一讀?”小鵬舉手站起來后,聲音洪亮而又流利的讀完了。于老師笑了笑說“你沒完,要么你的抗藥性太強,要么這除草劑是偽劣產品。來,我再給你噴灑點?!闭f完,用手比劃著朝小鵬“嗤嗤”地噴了幾下。學生大笑起來,小鵬心領神會,耷拉著腦袋緩慢而小聲的又讀了一遍“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啦?!庇诶蠋熣f,好,掌聲鼓勵,這才是“有氣無力”。問題:(1) 評析這一教學片斷中于老師的教學行為。(2)結合材料談談你對“教學是一門藝術”的認識。2、上課前,徐老師剛走到教室門口,冷不防從教室里飛出一個足球,正好從徐老師頭上 擦過,同學們一下子驚呆了,心想:這下可闖了大禍!可是事件的發(fā)展卻出乎同學們的意料,徐老師并沒有嚴厲斥責踢球的同學,而是從容地回過身,撿起足球,微笑著走上講臺, 說:“好厲害的一腳,踢個正著,得分!不過要想練好射門功夫,還是到操場上練吧。如果以后還有人在教室里碭足球,我就會出示紅牌,將他罰出教室!”聽了徐老師的話,那位踢球的同學羞愧地低下了頭,其他同學會意地笑了。緊張的氣氛一下得到了緩和。同學們帶著輕松愉快的心情開始上課了。問題:(1)請評析徐老師應對課堂突發(fā)事件的策略。(2)試說明教師處理突發(fā)事件應注意哪些方面。 五、教學設計(本大題共1小題,每小題40分,共40分)1、美麗的小興安嶺我國東北的小興安嶺,有數不清的紅松、白樺、櫟樹幾百里連成一片,就像綠色的海洋。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山上的積雪融化了,雪水匯成小溪,淙淙 地流著。溪里漲滿了春水。小鹿在溪邊散步,它們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側著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夏天,樹木長得蔥蔥蘢蘢,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擋住了人們的視線, 遮住了藍藍的天空。早晨,霧從山谷里升起來,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里,太陽出來了,千萬縷像利劍一樣的金光,穿過樹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門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開著各種各樣的野花,紅的、白的、黃的、紫的,真像個美麗的大花壇。秋天,白樺和櫟樹的葉子變黃了,松柏顯得更蒼翠了。秋風吹來,落葉在林間飛舞。 這時候,森林向人們獻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捧子,鮮嫩的蘑菇和木耳,還有人參等名貴藥材。冬天,雪花在空中飛舞。樹上積滿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軟,常常沒過膝蓋。西北風呼呼地刮過樹梢。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進各自的洞里。紫貂捕到一只野兔當美餐,黑熊只好用舌頭給著自己又肥又厚的腳掌。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樹洞里的松子過日子,有時候還到枝頭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來臨。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誘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問題:(1)請分析本文景物描寫的特點。(2)如指導中年級小學生學習本文,試擬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3)圍繞教學重、難點,設計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并簡要說明理由。第 5 頁 共 5 頁參考答案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答案】B。專家解析:教育行動研究是由教育實踐者(一般是老師)進行的教育研究,目的是為了改善教學。2、【答案】A。專家解析:復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記憶中為了保持信息,運用內部語言在大腦中重現學習材料或刺激,以便將注意力維持在學習材料上的策略。此題采取多次重復背誦學習內容的方式便于學生記誦。3、D4、C5、【解析】B。寫作業(yè)和教師懲罰都是學生力圖回避的威脅性目標,產生的是雙避沖突。6、A7、A8、【解析】A。9、D10、C11、D12、C13、A14、C15、C16、A17、【答案】C。專家解析:聯覺是一個刺激不僅引起一種感覺,同時還引起另一種感覺的現象。18、B19、B20、C二、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1、答案如下:(1)知覺的選擇性。知覺的選擇性是指當面對眾多的客體時,知覺系統會自動地將刺激分為對象和背景,并把知覺對象優(yōu)先地從背景中區(qū)分出來。(2)知覺的理解性。知覺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識經驗為基礎對感知的事物加工處理,并用語詞加以概括、賦予說明的加工過程。(3)知覺的整體性。知覺的整體性是指人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觀事物的多種屬性整合為統一整體的過程。(4)知覺的恒常性。知覺的恒常性是指客觀事物本身不變,但知覺條件在一定范圍內發(fā)生變化時,人的知覺映像仍相對不變。2、答案如下:(1)操行評語要實事求是,抓住主要問題,有針對性,能反映學生思想品德的全面表現和發(fā)展趨向。(2)操行評語要充分肯定學生進步,適當指出他們的主要缺點,指明努力方向,不可羅列現象,主次不分。(3)操行評語的文字要簡明、具體、貼切,使人一看就明白,能夠接受,切忌空洞、抽象、一體化,嚴防用詞不當,傷害學生感情,造成家長誤解。3、答案如下: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多元智能理論,該理論認為人的智力結構中存在著七種相對獨立的智力,一:語言智力,二:邏輯-數學智力,三:視覺-空間智力,四:音樂智力,五:身體動覺智力,六:人際智力,七:自知智力。每種智力都有其獨特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每個人身上的組合方式不同。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為我國新課改“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與支持。四、材料分析(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解析材料中余老師的教學行為遵循了新課改的理念,值得學習。具體分析如下:余老師的教學行為踐行了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新課程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材料中余老師在上課時讓學生讀一讀雜草的話,并和學生討論。使得學生積極參與其中,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于老師的教學行為調動了學習的學習興趣。材料中余老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有氣無力”的意思,用詼諧幽默的方式來引導,從而學生能夠心領神會,而且使得課堂氣氛輕松愉快,達到了讓學生理解的目的。于老師的教學行為貫徹了啟發(fā)性教學原則。啟發(fā)性原則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激發(fā)學生思維活動。材料中,余老師在課堂中積極弓|導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從而促進問題的解決。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的發(fā)展。(2)解析對“教學是一門藝術”的理解,具體分析如下:教學是一門藝術,是指教學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表現在教學方法上的不斷更新。材料中,余老師打破常規(guī)的教學方式,用新穎獨特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從而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教學是一門藝術,表現在教師在課堂中要讓課堂充滿活力,提升師生的生命力。材料中,余老師并沒有只過于重視學生的訓練,讓學生做練習,而是重視學生的態(tài)度和情感,尊重學生的判斷,重視學生的知識經驗,從而實現了在課堂中生命的發(fā)展。教學是一門藝術,表現在教師要用語言舉止,用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材料中,余老師在課堂中用幽默詼諧的方式感染學生,有舉止有風度,從而深深地感染學生。綜上所述,教師在應該把教學當作一門藝術,在教學方法上不斷更新,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積極促進學生的發(fā)展。2、答案如下:(1)面對課堂中的突發(fā)事件,徐老師充分發(fā)揮了他的教育機智,采用了幽默調侃的方式進行了藝術的處理。徐老師并沒有為了維護“師道尊嚴”對在教室里踢球的學生進行嚴厲的批評,也沒有采用視若無睹的方式進行冷處理,而是采取調侃的方式,幽默地“夸獎”該生“好厲害的一腳,踢個正著”“得分”;并在“夸獎”的同時,委婉地告誡學生“要想練好射門功夫,還是到操場上練”,幽默地警告全班同學下次再有人在教室里踢球就“出示紅牌”“罰出教室”。徐老師這種處理課堂突發(fā)事件的方式,充分體現了尊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