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蘇教版九年級下冊導學案.docx_第1頁
語文蘇教版九年級下冊導學案.docx_第2頁
語文蘇教版九年級下冊導學案.docx_第3頁
語文蘇教版九年級下冊導學案.docx_第4頁
語文蘇教版九年級下冊導學案.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理解、積累“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做到會讀、會寫并理解其含義。2、收集魯迅生平和創(chuàng)作的資料,認識魯迅的人生道路,為理解魯迅作品打下基礎。過程與方法:1、 引導學生明確這篇回憶錄是按照時間的推移、地點的轉換和事情發(fā)生的先后順序記敘的。2、 復習人物描寫的方法,探究本文外貌描寫及典型事例對揭示人物思想和性格的作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學習魯迅先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學習他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崇高精神。2、學習藤野先生正直熱誠、治學嚴謹、沒有狹隘的民族偏見的高尚品格。教學重點理解選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質的寫法教學難點聯(lián)系背景解讀本文的主旨,思考和感悟人生意義。教學時間:二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理解、積累“緋紅、標致、詰責、油光可鑒、深惡痛疾”等詞語。2.回顧復習作者魯迅及相關知識;了解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時代背景材料。3.誦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理清思路。4.研讀典型事例,理解人物形象。學習運用本文選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畫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質的寫法。5.學習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質,體會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深沉的思想感情。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同學們,七年級我們學過魯迅的從百草原到三味書屋回憶起自己的啟蒙老師壽鏡吾先生,老先生的“方正、質樸、博學”,令童年魯迅信服、敬畏。但魯迅在回憶中說:“在我所認為我?guī)煹闹小?,“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卻是另外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怎樣的一個人?是什么讓魯迅這樣深情感念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去感受這段難忘的經歷、認識這位給魯迅以鞭策的先生。(出示文題、作者)二、資料助讀1.作家作品學生介紹魯迅其人及作品。2.簡介作者的留學目的魯迅是抱著尋求救國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學醫(yī)的。19041906年在仙臺醫(yī)學專門學校學醫(yī),他原準備畢業(yè)回來救治像他父親一樣被誤的病人的疾苦,來實現(xiàn)治病救人,救人救國的人生夢想??婶斞缸罱K并沒有成為一名醫(yī)生,他后來放棄了醫(yī)學,于1906年到東京開始從事文學活動,1909年回國后,繼續(xù)用文藝作為武器進行戰(zhàn)斗,成為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閱讀這篇課文。三、誦讀課文,整體感知1.學生默讀課文,標示段序,初步感知文意。疏解疑難字詞,讀準字音,弄懂詞義。2.在這篇回憶性散文中,作者寫了早年在日本留學時期的生活。請你依據(jù)文章敘述中時間的推移和地點的轉換,理清課文內容,列出結構簡表。提示:根據(jù)時間的推移、地點的轉換將全文分成三個部分。兩名學生,到講臺上板演自己列出的結構圖。文章結構層次圖如下:見藤野前,在東京相識與藤野在仙臺 相處離別相別后,深切懷念明確:從結構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為敘事線索的,圍繞表現(xiàn)藤野先生組織材料。開頭寫在東京的所見所感是作者往仙臺的緣由,接著寫到仙臺后與藤野先生的相識、相處、離別。這就是當年的仙臺醫(yī)學專門學校。(顯示圖片)最后寫離開仙臺后對藤野先生的懷念。這是全文的一條明線。這篇文章還有另外一條暗線,那么全文的暗線是什么呢?我們先按下暫且不表。下面先來看作者在文中是如何描述藤野先生的。四、研讀,分析藤野形象1.學生采用跳讀方式。閱讀有關寫藤野先生的內容學生瀏覽610段,找出有關描寫人物外貌、語言等方面的語句。(投影顯示如下)跳讀課文,找出文中作者關于藤野先生的描寫,說說作者初到仙臺時,目睹耳聞的藤野先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課文如何描寫藤野先生的形象?目睹印象治學嚴謹耳聞親見生活儉樸學者形象讀到此,一個生活儉樸、治學嚴謹?shù)膶W者形象已展現(xiàn)在我們的目前了,這是作者,也是我們讀者對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讓我們繼續(xù)讀下去,看作者為我們敘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過這些事情,我們將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內在品質。大家找找看,一共寫了我與藤野先生之間的幾件事情,分別體現(xiàn)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質。2.學生朗讀1123段,要求學生給每件事情擬一個小標題。明確每件事情分別體現(xiàn)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質。添改講義認真負責糾正解剖圖嚴格要求關心實習熱情誠懇了解裹腳求實精神結論:課文具體寫了四個典型事例,從不同的側面表現(xiàn)了藤野先生治學嚴謹、正直熱誠、沒有民族偏見的高貴品質。提問:學了623段文字,我們懂得了學寫類似作文要注意哪幾點?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小結。明確:學會選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質的寫法敘事應該有詳略上下文注意過渡敘事時要注意刻畫人物的神態(tài)讀到此,我們更深地了解到藤野先生為人正直,他真誠地關心著魯迅,熱情地幫助魯迅,對待魯迅沒有絲毫的民族偏見。讀到此,我們會想:在這樣一位老師的真誠幫助下,魯迅定然能實現(xiàn)自己做醫(yī)生的夢想,學成回國后去治病救人,救人救國??婶斞缸罱K卻作出了棄醫(yī)從文的決定,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小結:原因有二:一是因為日本學生懷疑魯迅考試得了60分是先生泄露了題目,他們根本看不起中國人,因為當時中國是弱國。二是因為看電影時,魯迅看到中國人為俄國人作偵探被日本人抓獲要槍斃時,日本學生拍掌歡呼,對中國人民大肆污蔑。魯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同時感到中國人思想的麻木。這時魯迅覺得,“醫(yī)學并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要喚醒人們麻木的思想,當首推文藝。為此,他決定棄醫(yī)從文。前面我們閱讀了有關直接寫藤野先生的一些文字,文中還有一些內容沒有直接寫藤野先生,這些事情與藤野先生有何聯(lián)系?作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來統(tǒng)攝全文的?這也就是全文的一條暗線。3.領會作者的愛國主義思想作者是抱著什么目的去日本的?為什么又離開日本去了仙臺?(出示自題小像)找找看,文中還有哪些地方表現(xiàn)了作者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學生思考,研討交流,教師小結。A.在東京所見所聞清國留學生的丑態(tài)不學無術 思想腐朽所感厭惡之極,不屑與之為伍B.去 仙 臺日暮里:觸發(fā)憂國之情愛 國水戶:反清志士客死之地C.棄醫(yī)從文(顯示圖片和電影資料)匿名信事件個人與祖國的尊嚴受到侵犯愛 國電影事件思想受極大震動,民族自尊心受到嚴重挫傷D.離開仙臺,懷念先生直抒懷念之情 熱情贊頌 高度評價藏講義 愛懷念付諸行動掛照片寫文章 國五、布置作業(yè):抄寫詞語并明確詞義第二課時教學過程:一、檢查作業(yè)采用小組自改互查的方式,組長點評完成情況。二、研讀關鍵語段,深透理解文意1.指名學生朗讀課文1、2語段,思考:(1)“東京也無非是這樣”與后文哪幾句話相呼應?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緒?(2)“實在標致極了”改為“實在丑極了”可以嗎?學生交流后回答,教師明確:(1)與“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就往仙臺的醫(yī)學專門學校去”呼應。作者以極其厭惡的情緒和辛辣諷刺的筆觸。描寫了東京清國留學生惡濁庸俗的生活。“我以我血薦軒轅”的遠大抱負與灰色的環(huán)境形成了尖銳的矛盾,失望、痛苦、厭惡的復雜心緒包容在這感慨良多的一句話里面。反襯出一個愛國志士憂國憂民的悲憤。(2)句中“標致”是反語,用以諷刺。“實在”表示“的確”的意思,用“實在”加強“標致”,增強了這一反浯的諷刺力量,更強烈地表達了作者對清國留學生的鄙夷和反感。而改動后則語意直露,缺乏諷刺意味。2.學生集體誦瀆第5語段,思考:(1)初到仙臺的“我”受到優(yōu)待。究其緣由是“物以希為貴”.那么句中的“大慨”可以用“因為”替代嗎?(2)“居然睡安穩(wěn)了”句中“居然”是什么意思?對表達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教師點撥:(1)“大概”表示似有此事,但不完全肯定.與句末語氣的“罷”合用,更加強了不肯定語氣。作者用詼諧的口氣猜測他在仙臺受“優(yōu)待”的原因,有點自謙、自喜,還有點隱含的感激之情。作者把初到仙臺受到的優(yōu)待,推斷為“物以希為貴”,包含著一個弱國國民的辛酸.同時也反映出作者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而“因為”則表達不出這層意味。(2)“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想不到。前面說明這個客店居住條件不好,不易安睡,但出乎意料的睡安穩(wěn)了,表露了作者對生活環(huán)境的惡劣不以為意?!熬尤弧币辉~加強了整個句子的幽默感。3.學生自讀課文第24至3l語段,合作探究:(1)怎樣理解“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shù)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這句話?(2)“在講堂里的還有一個我。”作者為什么要這樣特意寫明呢?(3)“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采”句中“何嘗”是什么意思?(4)匿名信和看電影事件促成作者棄醫(yī)從文的轉變,對這兩件事的敘述側重點有什么不同?學生思考、交流后發(fā)言,教師明確:(1)這是在考試風波一事使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人格受到極大傷害后寫下的一句極為憤慨的話。這句話不是直接、正面表述作者的憤慨,而是以歧視中國的日本人的心理來寫的:在他們看來,貧弱中國的國民是低能兒,分數(shù)六十分以上,是老師漏題,而不是個人能力所能達到的。這種出于偏見而武斷作結論,侮辱人格的做法引起作者極大憤慨,這種憤慨不僅是因個人的人格遭到侮辱,更因民族衰弱在列強面前遭到歧視而產生的悲哀。所以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極強的民族自尊心和憂盼祖國強盛的愿望。(2)文中看電影事件中所敘述的中國人的情形,是依著一個要被槍斃的中國人、一群圍著看槍斃的中國人和一個“我”的次序來說的。特意寫明:“在講堂里的還有一個我”說明作者沒把自己看做局外人,旁觀者。(3)“何嘗”與“不”連用,以反詰的語氣加強肯定,說明他們無一例外的幸災樂禍.麻木不仁,強烈地表達了作者對人們精神麻木的極其沉痛的情感。“酒醉似的喝采”原指日本學生看到槍斃中國人時興高采烈的表現(xiàn)。句中的“他們”指麻木的中國人。(4)匿名信事例中作者有意揭示日本“愛國青年”的荒謬邏輯,表現(xiàn)在遭受屈辱后極為辛酸和憤懣的感情??措娪笆录从匙髡唠y以抑制的激憤。這兩件事各有側重,第一件事側重寫弱國國民受人歧視,從而激發(fā)作者立志使自己祖國富強的志向,第二件事寫中國國民的不覺悟這是造成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這兩件事促使作者棄醫(yī)從文。4.學生自讀課文38語段,教師點撥:語段中“良心發(fā)現(xiàn)”一詞是指作者熱愛祖國、勇于斗爭的思想受到觸動;“增加勇氣”是指作者長期遭受反動勢力的迫害,一想到藤野先生對自己乃至對中國的希望,便增加了勇氣;“正人君子”指帝國主義、封建勢力、反動政府的御用文人等。這句話的意思是作者決心以筆做刀槍,與反動勢力斗爭到底,為中國的光明繼續(xù)奮斗。文章這一結尾,把對藤野先生的深切懷念之情與愛國主義思想統(tǒng)一起來,把對往事的回憶與現(xiàn)實政治斗爭結合起來,從而深化了主題,使文章更具現(xiàn)實意義。5.學生齊讀課文1、5、2431、3638段,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讀要求:第1段要讀出辛辣嘲諷意味,第5段以輕松親切語調表現(xiàn)友好之情,2431段則充滿憤激,3638段應滿溢感激。三、合作研討,體驗反思1.關于課文主旨的理解,淪爭頗為熱烈,對于下面的說法,你更傾向于哪一種?結合文(3)課文寫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寫了藤野先生,又寫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