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實驗中學2018-2019學年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理(含解析)_第1頁
廣東省實驗中學2018-2019學年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理(含解析)_第2頁
廣東省實驗中學2018-2019學年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理(含解析)_第3頁
廣東省實驗中學2018-2019學年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理(含解析)_第4頁
廣東省實驗中學2018-2019學年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理(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實驗中學2018-2019學年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理(含解析)本試卷共8頁,滿分100分,考試用時60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考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卷和答題卡一并收回。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0小題,每小題2分,共10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如圖所示的古代農業(yè)灌溉工具最早出現于a. 戰(zhàn)國時期b. 秦漢時期c. 曹魏時期d. 隋唐時期【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所學者可知,翻車出現于三國曹魏時期,故c項正確;ab項早于曹魏時期,排除;d項晚于曹魏時期,排除。2.元朝王禎在農書中提出農業(yè)生產包括墾耕、耙勞、播種、鋤治、糞壤、灌溉、收獲等活動。這表明我國古代農業(yè)的特點是a. 注重農時b. 因地制宜c. 男耕女織d. 精耕細作【答案】d【解析】【詳解】農書一方面強調因時、因地制宜,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根據此原則安排墾耕、耙勞、播種、鋤治等活動,反映出古代農業(yè)重視技術和人力在土地上的投入以提高農業(yè)產量,即體現了農業(yè)的精耕細作的特征,故選d。a、b兩項均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的觀點,故排除;c項所述與材料無關,排除。3.康熙帝一生重視農耕,雍親王為投其所好,特命宮廷畫師以他自己為形象畫了二十三幅耕圖,以王妃們?yōu)樵彤嬃硕棃D,親筆題詩,組成耕織圖進獻。下面是耕織圖其中的兩幅繪圖。由此可知,我國農業(yè)的特點是a. 精耕細作技術發(fā)達b. 男耕女織的基本模式c. 農業(yè)技術領先世界d. 農民生活的富足安康【答案】b【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第一幅圖是婦女在家紡織,第二幅圖是男子在用牛耕田,這兩幅圖反映了中國古代男耕女織式小農經濟,故b項正確;材料中沒有體現出生產方式、技術和工具的改進,故a項排除;材料中沒有體現農業(yè)技術的地位和農民生活的狀況,故cd項排除。4.在漢語中,“鼎”作為權利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可追溯到a. 商周時期b. 春秋時期c. 戰(zhàn)國時期d. 秦漢時期【答案】a【解析】商周時期,青銅鑄造進入繁榮時期,“鼎”在當時代表著身份和地位。因此“鼎”作為權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應追溯到商周時期。故答案為a項。其他三項不符合題干中“至少應追溯到”的要求,排除b、c、d項。5.“它加大了風量,提高了風壓,增強了風力在爐中的穿透能力。這就大大地提高了生產能力。足夠大的鼓風能力,足夠大的爐子,是煉出生鐵的必要條件?!辈牧现忻枋龅摹八背霈F在a. 戰(zhàn)國b. 秦朝c. 漢代d. 宋朝【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足夠大的鼓風能力,足夠大的爐子,是煉出生鐵的必要條件”可得出,“它”是指一種冶鐵鼓風裝置,根據所學,只有東漢杜詩發(fā)明的水排是一種水力鼓風裝置,故c項正確。戰(zhàn)國與秦朝都沒有這種裝置,故錯誤。材料問“出現”在何時,宋朝遲于漢代,d項錯誤。6.清政府規(guī)定:“一戶所領之織機不得逾百張,以抑兼并,過則有罰?!边@反映的實質是a. 資本主義萌芽危及封建王朝的統(tǒng)治b. 紡織業(yè)內部出現了不正常的兼并現象c. 清政府嚴格限制手工工場生產規(guī)模d. 封建制度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據材料“一戶所領之織機不得逾百張,以抑兼并,過則有罰”即可知有機戶、機工的雇傭關系,政府政策反映了封建制度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故d項正確。當時資本主義萌芽很弱小,不可能危及封建王朝的統(tǒng)治,故a項排除。兼并現象是否正常,需具體分析,故b項排除。手工工場不等于資本主義萌芽,故c項排除??键c: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古代的經濟政策抑商正常7.秦律田律規(guī)定:“百姓居田舍者毋敢酤(買,賣)酒,田嗇夫、部佐謹禁御之,有不令者有罪”。漢代樂府詩羽林郎中則有“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壚(賣酒)”之句。從歷史的角度觀察,與秦相比漢代a. 商業(yè)活動沖破了時空限制b. 政府對商業(yè)活動監(jiān)管的放寬c. 草市推動了農村經濟進步d. 特色商業(yè)街促進飲食業(yè)繁榮【答案】b【解析】從材料信息可以分析得出秦朝禁止百姓買酒、賣酒,而漢朝允許私人釀酒、賣酒,說明與秦朝相比,漢朝政府對商業(yè)活動的監(jiān)管有所放寬。故答案為b項。北宋時期商業(yè)活動沖破了時空限制,排除a項;草市在唐朝時期出現,排除c項;d項材料沒有反映,排除。點睛:本題屬于材料和比較綜合的選擇題。對于這類題型的解答,首先要在讀懂材料的基礎上,透過材料發(fā)現其背后的歷史事實,然后按照題干的指向和要求,就二者反映的某一類現象進行比較,從中找出不同點。8.(史料實證宋代“市”的發(fā)展)詩歌是時代風貌的體現,下列能證明宋代“市”發(fā)展狀況的詩句是a.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b. 市人日中集,于利盡錐刀c. 勒坊內開門,向街門戶,悉令閉塞d.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答案】a【解析】詩句“深巷明朝賣杏花”說明商業(yè)活動的地點限制已經打破,能證明宋代“市”的發(fā)展狀況。故答案為a項?!笆腥巳罩屑闭f明商業(yè)活動受到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排除b項;c項反映市和坊分開,說明存在坊市制度,排除;d項說明還存在對商業(yè)活動的地點限制,排除。點睛:秦漢至隋唐,商人經商活動受到時間、地點的限制,商業(yè)總體水平還不高。宋朝時期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舊時日中為市的經營時間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晝夜相接,交易活動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監(jiān)管。9.“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時期值得注意的是,發(fā)生了一場名副其實的商業(yè)革命,對整個歐亞大陸有重大意義?!边@里的“商業(yè)革命”具體表現在a. 政府設有專門的經濟管理機構b. “市”突破了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c. “夜市”在城市生活中越發(fā)繁榮d. “草市”在商業(yè)活動中作用顯著【答案】b【解析】題干所述的“商業(yè)革命”發(fā)生在宋朝,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宋代的市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這對于古代商業(yè)的發(fā)展來說,是具有革命意義的變革,故選b;a在古代社會一直存在,故排除;cd都是發(fā)展過程中的表現,而不是出現的新現象,故與題干中的“革命”不符,所以排除。10. 東漢初年桓譚上書說:“(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長廉恥也。今富商大賈,多放錢貨收稅與封君比入?!睋送普摵侠淼氖莂. 東漢初年金融業(yè)繁榮,資本主義萌芽出現b. 東漢初年商人與封君勾結,中央集權削弱c. 在漢初年商人經濟實力強,桓譚建議厲行重農抑商d. 重農抑商是中國古代基本政策,本是譚描述的現象不存在【答案】c【解析】本題屬于材料分析型的選擇題,題目的關鍵信息是重本抑末,桓譚認為:“理國之道,舉本業(yè)(農業(yè)),而抑末利(商賈)?!笨芍侵鲝垖嵭兄剞r抑商,c選項符合題意;資本主義萌芽是明中后期,選項a不符合史實;桓譚建議重農抑商,無從提現,不符題意,d選項顯然與題意無關。【考點定位】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11.以下哪項表述是對“朝貢貿易”的準確理解?a. 朝貢貿易展示了天朝威儀b. 朝貢國可來華自由貿易c. 各朝貢國貢期一致d. 政府在朝貢貿易中獲利甚多【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朝貢貿易理解。朝貢貿易主要目的是宣揚國威, 加強與海外各國的聯(lián)系,不以經濟利益為目的的貿易行為,其原則是“厚往薄來”,所以a項正確,d項錯誤?!俺曎Q易”的主導者是明清政府,各國朝貢的貢期也不一樣,故b、c錯誤;【考點定位】明朝興亡與清前期的強盛明清對外貿易朝貢貿易的特點12.1686年,清政府設立廣州十三行。從官府的角度來說,十三行是外商的代表;從外商的角度來說,十三行又是清政府的代表。行商是得到官府承認的唯一合法機構,因此,“通過行商采購的貨物,必須由行商抽取一部分手續(xù)費,然后以行商的名義辦理出口報關”。這表明清政府a. 禁止中外貿易往來b. 重視海關稅收征收c. 維護外商經濟利益d. 廢除閉關鎖國政策【答案】b【解析】材料“通過行商采購的貨物,必須由行商抽取一部分手續(xù)費”表明清政府比較重視海關稅收的征收,在廣州作為唯一通商口岸后,粵海關的稅收成為清政府的重要財源,故b項正確;a項說法錯誤,錯在“禁止”;設立廣州十三行的目的是為了維護清政府的統(tǒng)治,故c項錯誤;廣州十三行的設立是閉關鎖國政策的重要措施之一,故d項錯誤。13.為了夢想,為了財富,揚帆起航,向著茫茫大海,向著未知的遠方西方人將15世紀中期到17世紀中期稱為“擴張時代”。這個時代產生的世界影響是a. 打破了各大洲相對孤立的狀態(tài)b. 引起歐洲的資產階級革命c. 加快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衰落d. 推動了歐洲工業(yè)革命發(fā)展【答案】a【解析】【詳解】依據材料中“西方人將15世紀中期到17世紀中期稱為擴張時代”信息結合所學可知,“擴張時代”指的是新航路開辟,新航路開辟的世界意義是打破了各大洲相對孤立的狀態(tài),使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因此a選項正確。b、c選項都是新航路開辟對歐洲的影響,不是其世界意義,不符合題意;d選項錯誤,歐洲工業(yè)革命開始于18世紀中后期,也是對歐洲的影響,與材料時間及題意不符。故正確答案為a選項。14.1522年9月6日,某國國王舉行褒獎儀式,特地制作了一個地球儀,贈送給生還的18位勇士,說:“你們第一個擁抱了地球。”這18位勇士隸屬于a. 達伽馬船隊b. 哥倫布船隊c. 麥哲倫船隊d. 迪亞士船隊【答案】c【解析】【詳解】依據材料中“1522年9月6日”、“第一個擁抱了地球”等信息結合所學可知,這指的是麥哲倫船隊的環(huán)球航行。麥哲倫船隊環(huán)球航行是在1519-1522年間,船隊在經過菲律賓時,麥哲倫卷入菲律賓的部族沖突中不幸被殺,其余船員繼續(xù)完成了環(huán)球航行。麥哲倫船隊航行橫跨三大洋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huán)球航行,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性,從而“第一次擁抱了地球”。因此c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14971498年,葡萄牙人達伽馬在迪亞士航行的基礎上,繞過非洲,到達印度,從而找到了通向東方的新航路,與題意不符;b選項錯誤,1492年,哥倫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資助下,率領船隊橫渡大西洋,到達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與題意不符;d選項錯誤,1487年,葡萄牙人迪亞士率船隊沿非洲西海岸南下,歸途中發(fā)現了好望角,與題意不符。故正確答案為c選項。15.“這是一次國際貿易的巨大調整,是國際經濟財富的轉移亞平寧半島(意大利)諸城市迅速衰落,里斯本、安特衛(wèi)普、倫敦等城市成為世界貿易中心。”這一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a. 經濟區(qū)域集團化b. 新航路開辟c. 工業(yè)革命d. 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答案】b【解析】從材料中的“亞平寧半島(意大利)諸城市迅速衰落,里斯本、安特衛(wèi)普、倫敦等城市成為世界貿易中心”來看,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是新航路開辟。新航路開辟使歐洲的貿易中心由原來的地中海區(qū)域轉到大西洋沿岸,故答案為b項。其他三項沒有帶來材料信息反映的世界貿易中心的變化,排除a、c、d項。16.荷蘭詩人馮德爾曾寫道:“我們阿姆斯特丹人揚帆遠航利潤指引我們跨海越洋。為了愛財之心,我們走遍世界上所有的海港?!鄙鲜銮樾巫羁赡艹霈F在a. 15世紀b. 16世紀c. 17世紀d. 19世紀【答案】c【解析】17世紀的荷蘭被稱為“海上馬車夫”,荷蘭商船販運著世界各地的商品,因此答案為c。17.布羅代爾說:“這場戰(zhàn)爭的結果將決定大西洋歸屬宗教改革派還是歸屬西班牙人,歸屬西歐人還是歸屬伊比利亞人?!薄斑@場戰(zhàn)爭”a. 英國獲勝,開始確立了海上霸權地位b. 荷蘭取得獨立,成為了“海上馬車夫”c. 使歐洲貿易中心轉移到了大西洋沿岸d. 西班牙失敗,丟失了海外廣大殖民地【答案】a【解析】【詳解】依據材料“這場戰(zhàn)爭的結果將決定大西洋歸屬宗教改革派還是歸屬西班牙人,歸屬西歐人還是歸屬伊比利亞人”可知,這場戰(zhàn)爭指的是信奉新教的英國與伊比利亞半島上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間的海外貿易之爭。結合所學可知,為了爭奪海上霸權,西班牙和葡萄牙與1588年8月在英吉利海峽進行了一場大海戰(zhàn),在這場戰(zhàn)爭中,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開始確立海上霸權地位,因此a選項正確。b選項錯誤,1581年荷蘭擺脫西班牙的統(tǒng)治而取得獨立,資本主義工商業(yè)迅速發(fā)展,成為“海上馬車夫”,但這場戰(zhàn)爭并非是荷蘭和西班牙爭奪海上霸權地位的戰(zhàn)爭;c選項錯誤,貿易中心由歐洲貿易中心轉到大西洋沿岸是新航路開辟的結果;d選項錯誤,此役西班牙戰(zhàn)敗并未喪失大量海外殖民地。故正確答案為a選項。18.“這個大戰(zhàn)的結果,在海外方面,是英國成為北美和印度的主人翁,為英國他日雄飛于世界立下一個基礎?!辈牧现械摹按髴?zhàn)”指a. 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b. 三次英荷戰(zhàn)爭c. 英法七年戰(zhàn)爭d.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答案】c【解析】【詳解】依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英法七年戰(zhàn)爭使英國從法國手中奪取北美和印度的殖民地,建立了海上霸權,因此c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英國打敗西班牙使西班牙的海上霸主地位衰落,西班牙的殖民地主要在中南美洲,與題意不符;b選項錯誤,三次英荷戰(zhàn)爭使英國奪得了荷蘭在北美的殖民地,并未涉及印度,也未使英國成為北美的主人翁;d選項錯誤,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英國早已成為世界霸主,此時北美也早已擺脫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獲得獨立。故正確答案為c選項。19.“在17世紀,(英國)煤的運輸方面的困難,曾是其作為燃料的一大缺陷,但到19世紀30年代后,煤就可以自己運輸自己了?!辈牧犀F象反映了a. 煤炭已成為工業(yè)主要能源b. 英國急需煤炭的大量進口c. 鐵路是煤的主要運輸方式d. 近代電力工業(yè)發(fā)展迅速【答案】c【解析】【詳解】結合工業(yè)革命的內容可知題干中“煤自己運輸自己”指的是,以煤作燃料的蒸汽機車成為運輸煤的重要工具。因此c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題意并非為體現煤炭的地位;b選項錯誤,題意并非為體現英國煤的來源,同時英國工業(yè)革命產生的條件可知,此時英國煤炭基本自給;d選項為第二次工業(yè)革命重要標志,錯誤;【點睛】本題在理解題意結合工業(yè)革命的成果即可得出答案。20. 有人描述某一時期英國人生活的情景:以前,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艱苦卻很悠閑。現在,社會的節(jié)奏變快了。時間支配了整個社會,時鐘成為人們的日常生活用品。導致生活節(jié)奏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工業(yè)化b. 信息化c. 城市化d. 電氣化【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強調了人們對時間觀念的改變,時鐘的使用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這說明時間對人們很重要了,不用再受到太陽的約束。這是工業(yè)革命的結果和影響,因此選擇工業(yè)化?!究键c定位】工業(yè)社會的來臨英國工業(yè)革命社會結構與生活方式的變化21.托克維爾指出:“從這條污濁的排水管中,排出人類工業(yè)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潤全世界,從這條骯臟的下水道中,排出純金的潮流。在這里,人類的發(fā)展成就既是最完備的,又是最野蠻的。”對此觀點的全面理解是a. 工業(yè)文明創(chuàng)造了巨大財富b. 工業(yè)文明創(chuàng)造了環(huán)境污染c. 工業(yè)文明開創(chuàng)了世界市場d. 工業(yè)文明帶來了雙重影響【答案】d【解析】從材料中可以看出工業(yè)革命產生了環(huán)境的污染,但同時創(chuàng)造了巨額財富,即工業(yè)文明帶來了雙重影響,故d項正確;a b項只表明了工業(yè)革命一個方面,是片面的,故錯誤;材料反映了工業(yè)革命對世界市場的影響,但同時也講到了工業(yè)革命污染了環(huán)境,故c項表述是片面。 點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全面把握材料信息,abc只符合材料的部分信息。22.如果沒有麥克斯韋在理論上證明無線電波的存在以及赫茲的實驗驗證,除了幻想家外,誰都不會想到不要導線就可以傳遞信號。材料可用于說明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中a. 電報成為標志性成就b. 科學與技術真正結合c. 技術推動了科學理論進步d. 電報發(fā)明具有偶然性【答案】b【解析】本題以麥克斯韋和赫茲的貢獻為切入點,考查考生對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理解。材料信息“如果沒有麥克斯韋在理論上證明無線電波的存在以及赫茲的實驗驗證,除了幻想家外,誰都不會想到不要導線就可以傳遞信號”說明科學理論的重大突破推動了技術的發(fā)展,這進一步說明科學和技術緊密的結合了,故b正確;a、d項不符合材料信息;c項與材料邏輯關系顛倒。點睛:根據排除法可知,a項本身正確,但是不符合材料信息;第二次工業(yè)革命開始,科學走在了技術前面,科學理論的重大突破推動了技術發(fā)展,故c項邏輯關系錯誤。23. 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會上,璀璨耀眼的展覽場館和高聳入云的建筑物成為新亮點。為此提供物質基礎的是a. 電力與蒸汽b. 電力與鋼鐵c. 蒸汽與煤炭d. 煤炭與鋼鐵【答案】b【解析】1900年巴黎世博會上主要展出的是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工業(yè)成果,這也是此次世博會的物質基礎,蒸汽、煤炭屬于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成果,電力與鋼鐵屬于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成果,故b項符合題意。24.在1925年,美國16家最大財閥控制著全國國民生產總值的53,到1929年15家大公司集團控制了全美電力的80,20個集團控制了98.5的跨州輸送電路等。這反映了a. 羅斯福新政的實施有利于競爭兼并b. 美國財閥致力于拓展國內市場c. 技術革命刺激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d. 壟斷組織控制經濟命脈的事實【答案】d【解析】羅斯福新政是從1933年開始,時間不對,故a項錯誤;據材料可得壟斷組織控制國內市場,b偷換了主語,故b項錯誤;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促使壟斷組織產生和發(fā)展,c項在材料無體現,故c項錯誤;據材料可得壟斷組織(如財閥、大公司集團等)控制了電力等國家經濟命脈,故d項正確。25.一個文弱書生最終成為駕馭干軍萬馬的最高統(tǒng)帥,成就了“無湘不成軍”的傳奇,被譽為“中興第一名臣”和“洋務派之父”。此人是a. 曾國藩b. 李鴻章c. 奕d. 左宗棠【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曾國藩。依據題干,此人的關鍵信息有“文弱書生”“統(tǒng)帥湘軍”,讓自己的湘軍最終成為政府的支柱,還被譽為“中興第一名臣”和“洋務派之父”。結合所學知識,曾國藩書生出身,最后編練湘軍,鎮(zhèn)壓了太平天國運動,其湘軍也成為清后期維護清朝統(tǒng)治的支柱,其本人也成為晚清中興的第一名臣,其攻陷安慶時就設置安慶機械所,在與太平軍交戰(zhàn)中早就認識到西方科技的先進之處,是學習西方先進技術較早的代表,可稱為“洋務派之父”。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键c:天朝的危機洋務運動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及其影響【名師點睛】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他從湖南雙峰一個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書生入京赴考,中進士留京師后十年七遷,連升十級,37歲任禮部侍郎,官至二品。因母喪返鄉(xiāng)恰逢太平天國巨瀾橫掃湘湖大地,他因勢在家鄉(xiāng)拉起了一支特別的民團湘軍,歷盡艱辛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為一等勇毅侯,成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歷任兩江總督、直隸總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謚文正。曾國藩所處的時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轉而為沒落、衰敗,內憂外患接踵而來的動蕩年代,由于曾國藩等人的力挽狂瀾,一度出現同治中興的局面,曾國藩正是這一過渡時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各個方面產生了令人注目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僅作用于當時,而且一直延至今日。從而使之成為近代中國最顯赫和最有爭議的歷史人物。26.李鴻章認為“中國積弱,由于患貧。西洋方圓千里、數百里之國,歲人財賦動以萬計,無非取資于煤鐵五金之礦、鐵路、電報信局、丁口等稅?!币韵陆髽I(yè)的創(chuàng)辦體現李鴻章這一思想的是a. 福州船政局b. 江南制造總局c. 上海輪船招商局d. 天津機器制造局【答案】c【解析】【詳解】依據材料中“歲人財賦動以萬計,無非取資于煤鐵五金之礦、鐵路、電報信局、丁口等稅?!钡刃畔⒖芍?,這體現了是李鴻章通過創(chuàng)辦民用企業(yè)達到求富目的的思想,結合所學可知,上海輪船招商局是李鴻章創(chuàng)辦的民用工業(yè),因此c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福州船政局是左宗棠創(chuàng)辦的洋務軍事工業(yè);b選項錯誤,江南制造總局是李鴻章創(chuàng)辦的洋務軍事工業(yè);d選項錯誤,天津機器制造局是洋務軍事工業(yè)。故正確答案為c選項。27. 下列四項為中國近代不同時期的考題,其中19世紀70年代初洋務學堂使用的考題應是( )a. “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b. “論吾國銀行失信用之可懼?!眂. “試比較英、美、法、瑞士、中國行政機關元首之產生方法。”d. “法國大革命對于歐洲民族主義之發(fā)展,有何影響?試舉例明之?!薄敬鸢浮縜【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對洋務運動的分析與認識。依據所學,洋務運動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為指導思想,學習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以維護封建的專制統(tǒng)治。同時注意時間“19世紀70年代初”。分析選項,a符合題意;“論吾國銀行失信用之可懼”體現出來的是金融危機,b項被排除;c、d兩項主要體現的是中國學習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與洋務運動的內容不符?!究键c定位】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中體西用”28. 19世紀80年代的上海誕生了一批由民族資本家創(chuàng)辦的企業(yè),這些企業(yè)集中在a. 石油化工業(yè)b. 冶金采礦業(yè)c. 機器制造業(yè)d. 輕工紡織業(yè)【答案】d【解析】中國民族資本家創(chuàng)辦的企業(yè)資金少、規(guī)模小、技術落后,因此民族資本家主要以投資與日常生活相關的輕工業(yè)為主,a、b、c項屬于重工業(yè),d項屬于輕工業(yè)。29. 1897年,有人指出:“中國創(chuàng)行西法已數十年,皆屬皮毛,空言無補。至今兩年來,忽大為變動,如郵政、銀行、鐵路,直見施行,今天津亦有火輪,風氣之開,人力誠難阻隔也?!碑a生上述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 維新變法運動迅速興起b. 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辦企業(yè)c. 列強對華資本輸出減少d. 政府放寬了興辦實業(yè)的限制【答案】d【解析】由材料時間“1897年”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現象發(fā)生在甲午戰(zhàn)爭之后,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后清政府為賠償日本,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故答案為d。維新變法運動發(fā)生在1898年,故排除a項,b項是在洋務運動期間。c項與史實不符合,甲午戰(zhàn)爭后,列強侵華以資本輸出為主,商品輸出為輔?!究键c定位】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fā)展晚清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和民族工業(yè)的興起民族工業(yè)的初步發(fā)展點睛: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閱讀材料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材料提供了時間,降低了題目的難度,但后邊的材料又為學生解題設置了一重障礙,它沒有直接提及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得到很好發(fā)展,這也是出題者智慧的一種體現。30.清末狀元張謇認為:“救國為目前之急,譬之樹然,教育猶花,海陸軍猶果也,而其根本則在實業(yè)。”為此張謇創(chuàng)辦了a. 發(fā)昌機器廠b. 繼昌隆繅絲廠c. 大生紗廠d. 漢陽鐵廠【答案】c【解析】【詳解】依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張謇是我國近代史上著名的狀元實業(yè)家,他主張實業(yè)救國,創(chuàng)辦了大生紗廠,促進了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因此c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發(fā)昌機器廠是方舉贊和孫英德于1866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中國近代第一家民族資本主義工業(yè)企業(yè);b選項錯誤,繼昌隆繅絲廠是陳啟源于1873年在南海創(chuàng)辦的近代中國第一個民族資本經營的機器繅絲廠;d選項錯誤,保興面粉廠是1902年榮氏兄弟在無錫創(chuàng)辦的著名企業(yè)。故正確答案為c選項。31. 下圖是我國“一五”計劃期間為配合大規(guī)模建設而繪制的宣傳海報。對其解讀正確的是a. 遠處的工廠寓意工業(yè)化基本實現b. 圖下的文字宣傳了綠色環(huán)保觀念c. 往來的船只說明交通運輸業(yè)基礎良好d. 工作的場景展現工人投身建設的熱情【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迄今,我國尚未實現社會主義工業(yè)化,故a項的表述錯誤;圖片中未涉及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故排除b項;c項的表述與建國初期,我國重工業(yè)基礎薄弱的現狀不符,故排除;圖片中“一五”計劃期間,工人們在荒蕪的土地上開展重工業(yè)建設的場景體現了工人投身于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建設的熱情。故選d。考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20世紀50年代探索“一五”計劃32.1956年7月,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生產的第一批國產解放牌載貨汽車出廠,鼓舞了中國人民的建設熱情。這一成就的取得是由于a. 一五計劃的實行b. 中共八大方針的指導c. 大躍進運動的開展d. 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的提出【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中“1956年7月,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試制的第一批國產解放牌載貨汽車出廠”,結合所學可以知道,這是新中國實施一五計劃,重點發(fā)展重工業(yè)的結果,故a項正確;中共八大召開是在1956年9月,與題干時間不符,故b項錯誤;大躍進運動的開展是在1958年,與題干時間不符,故c項錯誤;八字方針是在1960年提出的,與題干時間不符,故d項錯誤?!久麕燑c睛】本題考查一五計劃,抓住關鍵信息“1956年7月,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生產的第一批國產解放牌載貨汽車出廠”,運用所學一五計劃相關知識解答即可。33. 下圖主題與下列口號精神相近的是a.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b. 公共食堂好,吃飯不花錢c. 自愿又互利,發(fā)展合作社d. 聯(lián)產承包制,走上富裕路【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對歷史題目的唯一秘籍。漫畫主題是浮夸風、共產風、高指標、瞎指揮,只有a.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和漫畫主題吻合,所以此題答案選a.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b.公共食堂好 吃飯不花錢、c.自愿又互利,發(fā)展合作社、d.聯(lián)產承包制,走上富裕路均根本不能反映漫畫主題浮夸風、共產風、高指標、瞎指揮??键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實踐大躍進、人民公社34.如圖為商務印書館1978年12月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中的一個詞條。它反映出當時a. 對“大躍進”運動有了客觀認識b. “撥亂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c. “左”傾思想影響依然比較嚴重d. 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答案】c【解析】試題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圖片中的信息正確解讀的能力。由題目中的信息“大躍進(使)我國在工業(yè)、農業(yè)等各方面出現的飛躍發(fā)展”即可排除a、b、d三項,選擇c項。35.以下是四幅新中國不同時期的宣傳畫。該畫中主題體現的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教材知識的記憶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對圖片的解讀能力。選項發(fā)生在1958年;選項是文革時期,主要時間段是1966-1976年;選項發(fā)生在1954年;選項發(fā)生在1997年,所以的順序正確,本題選擇b選項。36.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市場經濟體制緊密結合在一起,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chuàng)性事業(yè),是社會主義發(fā)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實現這一“重大突破“的會議是a.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b. 中共十二大c. 中共十四大d. 中共十五大【答案】c【解析】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故c選項正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但沒有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故a選項錯誤;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也沒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一概念,故b選項錯誤;中共十五大確立鄧小平理論為黨的指導思想,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無關,故d選項錯誤。故選c。37. “走向世界叢書”于20世紀80年代開始出版,所收著作記錄了近代國人親歷西方的見聞感言,如容閎的西學東漸記、康有為的歐洲十一國游記等,反響極大。該叢書的出版展現了近代國人走出國門、了解世界的歷程改變了近代中國閉關鎖國、盲目自大的局面為中國改革開放、融入世界提供了歷史借鑒開創(chuàng)了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局面a. b. c. d. 【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正確解讀材料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所收著作記錄了近代國人親歷西方的見聞感言”可以看出正確;錯誤,該叢書的出版時間是20世紀80年代,不是近代;正確,出版近代中國親歷西方的見聞感言是可以問80年代后的中國改革開放和融入世界提供歷史借鑒的;錯誤,該叢書的出版不是外交的表現;故本題答案選c項??键c: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改革開放對歷史的借鑒38.1979年7月,中共中央做出決定,要求廣東和福建兩省“發(fā)揮優(yōu)越條件,抓緊當前有利國際形勢,先走一步”。其直接結果是a. 推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b. 設立經濟特區(qū)c.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d. 開展國企改革【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開創(chuàng)是在安徽和四川,故a項錯誤;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是在1992年,故c項錯誤;國企改革是在1984年開始,故d項錯誤;1980年全國人大批準在廣東、福建兩省建立經濟特區(qū),所以本題答案為b項??键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新時期社會主義建設對外開放【名師點睛】本題以1979年中共中央的決定為切入點,考查考生對改革開放過程的理解和認識,意在考查考生閱讀和獲取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以及因果邏輯推理的能力。本題的解答比較容易,試題的命制契合了當今全球化的時代熱點,解題的關鍵是把握材料給出的時空信息。這說明高考試題對時空意識的考查從來沒有淡化,這是考生必須掌握的基本素養(yǎng)。39.1990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從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長遠戰(zhàn)略著眼。做出的決定是a. 開放沿海港口城市b. 開放長三角地區(qū)c. 建立上海自貿區(qū)d. 開發(fā)開放上海浦東【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的時間1990年及“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信息,可以得出是開發(fā)開放上海浦東,故d項正確。a項是1984年,b項是80年代,c項是2013年,故排除。40. 1921年成都警察廳發(fā)布通令:“近日婦女每多剪發(fā)齊眉,并梳拿破侖、華盛頓等頭式(流行的男式發(fā)型),實屬有傷風俗,應予以禁止,以挽頹風如敢固違,定以婦女坐法并處罰家長?!睂Υ私庾x正確的是a. 剪發(fā)齊眉成為婦女的普遍選擇b. 男女平等思想逐漸深入人心c. 新潮女性的行為沖擊傳統(tǒng)習俗d. 處罰措施體現民國法治精神【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材料中描述的是個別現象,并不是婦女的普遍選擇,故a項錯誤;男女平等思想在近代并沒有深入人心,故b項錯誤;材料中“實屬有傷風俗,應予以禁止”說明政府在限制該行為,體現當時女性新潮行為沖擊了傳統(tǒng)習俗,故c項正確;材料中并沒有說明進行處罰,提現不出法治精神,故d項錯誤??键c:近代社會生活變遷物質生活變遷習俗改變41.20世紀初,復報登載了學生編的新歌:“世界新,男女重平等,文明國,自由結婚樂。我中華,舊俗直堪遞,抑女權,九州鑄鐵錯?!焙蟠蠊珗笊陥蟮认嗬^刊載。這一現象反映了a. 婚姻自由成為普遍時尚b. 民生主義影響巨大c. 婚俗中西合壁土洋結合d. 婚嫁舊俗受到沖擊【答案】d【解析】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報刊相繼刊載婚姻自由等新風尚不能說明婚姻自由成為普遍時尚,故a選項錯誤;民生主義指平均地權,與婚姻自由無關,故b選項錯誤;材料反映了除舊布新的主張,不能反映中西合壁土洋結合,故c選項錯誤;材料中“文明國,自由結婚樂。我中華,舊俗直堪遞”說明婚嫁舊俗受到沖擊,故d選項正確。故選d。42. 旗袍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成為中國城市女性的時尚著裝。其社會原因是a. 西式服飾傳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b. 中華民國建立,人們思想觀念變化c. 城市化進程中,女性開始引領時尚d. 旗袍典雅大方,體現女性的曲線美【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依據所學可知旗袍是中國特有服飾與西方國家無關,a項錯誤;b項旗袍原本是滿族服飾,民國時期成為城市女性追求的時尚著裝,這能夠說明女性思想的解放和平等觀念的興起,這直接得益于辛亥革命的巨大貢獻;c項說法顯然與違背史實,也無法解釋旗袍受青睞的獨特性; d項是旗袍本身的特征而非社會原因,故答案選b??键c: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化服飾的變化43.人們的穿著反映了社會生活的變化,新中國成立以來,西裝開始成為社會時尚是在a. 新中國成立初期b. 大躍進時期c. 文革時期d. 改革開放時期【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解答本題須從時代政治和經濟背景分析。新中國成立初期、“大躍進”時期和“文革”時期,政治上是兩極格局下國際形勢緊張,經濟是貧困,故主要是以軍裝、中山裝等為時尚,排除abc項;改革開放后,國際形勢趨向緩和,經濟的發(fā)展,特別是對外開放和思想解放,西裝開始成為社會時尚,d項正確??键c: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化物質生活的變遷44.南京浦口火車站是中國唯一完整保留歷史風貌的“百年老火車站”,它也見證了中國鐵路事業(yè)的發(fā)展變遷。中國歷史上自主修建的第一條鐵路是a. 淞滬鐵路b. 唐胥鐵路c. 寶成鐵路d. 青藏鐵路【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中國歷史上自主修建的第一條鐵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淞滬鐵路是中國最早建成的一條鐵路,原為吳淞鐵路,由英資怡和洋行投資興建,不是中國自主修建,故a選項錯誤;唐胥鐵路是中國自建的第一條鐵路,起自唐山,止于胥各莊,于1881年完工,故b選項正確;寶成鐵路是溝通中國西北、西南的第一條鐵路干線。北起寶雞,南至成都,1952年修建,故c選項錯誤;青藏鐵路,被譽為“天路”,東起青海西寧市,南至西藏拉薩市,2006年運營,故d選項錯誤。故選b。45.申報記載:“俄聞放氣聲,在旁之西人亦吹口號,即搖搖前行。初猶遲,嗣即逐漸迅疾,但聞轍軌摩蕩聲甚厲,而人已如電掣飚馳?!痹摻煌üぞ呤?( )a. 火車b. 輪船c. 飛機d. 汽車【答案】a【解析】由“聞放氣聲”、“在旁之西人亦吹口號,即搖搖前行”、“但聞轍軌摩蕩聲甚厲”是在描述蒸汽作動力的軌道交通工具火車的發(fā)動以及運行的的情形,故選a;bc不屬于軌道交通工具,故排除;d中的汽車不可能“聞放氣聲”,故排除d。點睛:“有一份材料說一分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