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高中)歷史-高中(綜合)-談培養(yǎng)高中學生辨析史料的能力_第1頁
綜合(高中)歷史-高中(綜合)-談培養(yǎng)高中學生辨析史料的能力_第2頁
綜合(高中)歷史-高中(綜合)-談培養(yǎng)高中學生辨析史料的能力_第3頁
綜合(高中)歷史-高中(綜合)-談培養(yǎng)高中學生辨析史料的能力_第4頁
綜合(高中)歷史-高中(綜合)-談培養(yǎng)高中學生辨析史料的能力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內容摘要:如何改變學生對材料解析題的畏懼心理呢?如何從高一開始培養(yǎng)學生辨析史料的能力?本文以興趣引路,激發(fā)學生對史料的興趣,把興趣與能力培養(yǎng)有機結合,逐步培養(yǎng)學生動腦動口動手辨析史料的能力,并在史料教學中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和適當補充,精心設問等方法。談培養(yǎng)高一學生辨析史料的能力 近年來隨著高考改革的深入,材料解析題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越來越偏重于考查學生對史料處理、歷史闡釋和文字表達能力。然而,學生對材料解析題往往因膽戰(zhàn)心驚、望而生畏而束手無策。如何改變這一現(xiàn)狀呢?最基本的方法是從高一引導學生閱讀理解史料,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培養(yǎng)學生辨析史料的能力;從而做好基礎年級與高三

2、歷史教學階段性的銜接,提高學生解答材料解析題的能力。而高一新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史料,內容豐富,針對性強,重點突出,閱讀障礙小,則是逐步培養(yǎng)學生運用史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最佳素材。本文結合課堂教學實踐談點粗淺的認識。 一、 運用史料,以趣引思,培養(yǎng)興趣高中的材料解析題是高層次的能力要求。要達到這種能力要求必須經過一個循序漸進、長期積累的過程,絕不能到高三才臨陣磨槍,只有從高一這個承上啟下的起始年級結網而漁。以興趣引路,激發(fā)學生的思維,逐步培養(yǎng)學生對史料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鬃釉疲褐卟蝗绾弥撸弥卟蝗鐦分?。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習成績與學習

3、興趣互為促進,進入良性循環(huán)。高一學生正處于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度期、轉型期,在能力要求急劇攀升、理性思維顯著增強時,尤其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樹立信心,消除學習上的心理障礙。歐洲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出現(xiàn)是高一學生的第一節(jié)歷史課。它理論性強、難度大,而且枯燥乏味。怎樣上好第一節(jié)課,激發(fā)學生今后學習歷史的興趣呢?我不失時機地運用課本所提供的史料。尤其是馬克思關于中國三大發(fā)明對歐洲社會的影響的論斷:火藥、羅盤針、印刷術-這是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項偉大發(fā)明?;鹚幇羊T士階層炸得粉碎,羅盤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卻變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說,變成科學復

4、興的手段,變成制造精神發(fā)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推動力?quot;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是學生感興趣又充滿自豪感的中國古代先進科學技術??墒撬鼘袊纳鐣M步并沒有充分發(fā)揮其推動作用,為什么?首先我從學生的興趣和自豪感入手:中國有哪四大發(fā)明?它們是怎樣傳入歐洲的?接著設問:你怎樣理解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羅盤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卻變成新教的工具這句話?引導學生結合課本分析討論,并由教師分析講解和歸納。為了讓學生全面了解到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在近代東西方的不同遭遇,對近代西方崛起強大而中國落后挨打的原因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思考,我補充了魯迅在電的利弊中一段新穎有趣的話:外國用火藥制造

5、子彈御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卻用它看風水;外國用鴉片醫(yī)病,中國卻拿來當飯吃。讓學生思考:中國四大發(fā)明對近代中國有沒有充分發(fā)揮其推動社會進步的作用?這揭露了中國社會的什么問題?通過中西對比,不但能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刻性。最后引導學生思考并歸納出:馬克思這段話從總體上論證了什么?這樣,使學生既有感性認識又有理性認識的升華;既生動有趣又不乏思維深刻性。二、運用史料,動腦動口動手,培養(yǎng)能力世界著名的未來學家托夫勒說:未來的文盲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在教學上,培養(yǎng)學生對材料的興趣并不是最終目的,而是要在此基礎上教會學生學會動腦動口動手

6、去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同樣不是一朝一夕能達到的,它需要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動腦,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動口,培養(yǎng)學生的讀說能力;動手,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簡而言之,就是要求學生學會材料處理、歷史闡釋和文字表達能力。所以,在史料教學和訓練中,除了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外,還必須把學生的思維激活,把興趣和能力培養(yǎng)有機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授之而漁;并潛移默化地交給學生一把掌握材料解析題的鑰匙,從而達到能力培養(yǎng)和提高的目的。目前,中學生對漫畫作品興趣頗濃,我抓住這一契機,激發(fā)學生對漫畫等史料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培養(yǎng)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能力。新教材下冊20年代的國際關系一節(jié)中有一幅一

7、戰(zhàn)后德國、英法和美國之間的經濟關系的漫畫。(如右圖)針對漫畫,結合所學過的知識,提出了以下問題讓學生思考:圖中顯示英法 德和美各國之間的經濟關系分別是怎樣?說明了怎樣的歷史事件?圖中所指的核心問題最后的結果是怎樣的?首先,指導學生閱讀理解材料,找準材料(漫畫)的關鍵詞。如時間關鍵詞:戰(zhàn)爭時、戰(zhàn)后,空間關鍵詞: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歷史名詞:貸款、償還、賠款,以及圖中箭頭所示方向。接著審題,有幾問,問什么,每一小題又有幾個小問。其次,結合所學的知識,將史料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分析,對史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簡單而言,就是知識回位。通過對

8、一戰(zhàn)結果、一戰(zhàn)對四國產生影響的分析、思考、鑒別,歸納出漫畫所反映的歷史事件就是美國利用戰(zhàn)爭大發(fā)橫財,是最大的債權國。核心問題則是德欠英法的戰(zhàn)爭賠款,英法欠美的戰(zhàn)時貸款。最后,構思作答,進行史論結合的口頭或文字評述。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不但鍛煉了學生動腦能力,而且鍛煉了學生的動口、動手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根據(jù)近年高考材料解析題出現(xiàn)的新趨勢,能力要求的力度加大,不但要求表述成文,而且限定字數(shù),對歷史闡釋和文字表達能力的要求也進一步提高了。所以單純依靠動腦、動口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求學生表述成文,動手操作。這樣才能避免學生題意理解了,但要表述成文卻詞不達意,概念不清邏輯性不

9、強。為此,基礎年級的教學應該規(guī)范教學要求,表述時要思路明晰、文字通順、語句流暢,并加強訓練的力度。不但要動腦學習思維,而且還要動口動手掌握實際操作能力;從而達到興趣與能力培養(yǎng)的有機結合,進而為高二、高三進一步的能力培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三、史料教學中應遵循的原則和方法在漫長的歲月里,歷史上的史料汗牛充棟,有各種典籍、圖表、筆記、碑文、民謠等等,它是人們了解和認識歷史的重要來源。因此,史料是歷史教學的必要前提和基礎。在運用史料進行教學時,一方面要激發(fā)學生對史料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辨析史料能力;另一方面還應該遵循以下的原則和方法。1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新教材引用的史料很多,一般地可分為文字史料和圖片史料

10、兩大類。教師對史料的運用一要有所選擇,二要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所選史料或所提問題必須符合客觀的認知規(guī)律,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無論是一段式還是多段式的史料,所設計的問題應該要有一定的啟發(fā)性,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無論是一題多問還是幾題幾問,問題之間要相互聯(lián)系,又彼此區(qū)別,角度應有所不同,層次有深有淺,形成立體結構。 2適當補充,加深理解。在教學上,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史料是非常必要的,但也不是說,就只能完全局限于課本的史料。教師應根據(jù)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并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適當補充相關史料和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從而逐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精心設問,培養(yǎng)能力。在運用史料進行教學時,教師必須精心設問,進行學法指導;學生必須動腦動口動手,學會方法,從而達到能力培養(yǎng)的目的。 設問時,要有適當難度,讓學生跳一跳,摘果子。問題要有啟發(fā)性,或促進知識遷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