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xué)知識文庫集部詩藏·陳石遺先生談藝錄_第1頁
國學(xué)知識文庫集部詩藏·陳石遺先生談藝錄_第2頁
國學(xué)知識文庫集部詩藏·陳石遺先生談藝錄_第3頁
國學(xué)知識文庫集部詩藏·陳石遺先生談藝錄_第4頁
國學(xué)知識文庫集部詩藏·陳石遺先生談藝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國學(xué)知識文庫集部詩藏:陳石遺先生談藝錄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獻陳石遺先生談藝錄以供大家參閱。為便于閱讀,除簡體字外,盡量保持原樣。由于部分古籍有損,有些古體字在電腦上打不出,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請諒解。字數(shù):2583陳石遺先生談藝錄 民國 黃曾樾輯 序 歲辛亥,余年十六,方讀書京師大學(xué),始識石遺先生。越十有五年,納交於黃子蔭亭。蔭亭新自海外歸。時相過從。出示所作詩古文辭,類淵雅,躋於作者之林。因為言石遺先生於商量舊學(xué),雅極殷拳。蔭亭亦既飫聞先生名,深以得及先生之門為可樂。如是者又三年,蔭亭與余邂逅南都,則知其有石遺先生談藝錄之作。問序於余。余受而讀之。其於詩古文辭,凡所論列,皆鞭入,能抉其奧,不

2、作一膚淺語。而臧否選體詩、桐城派古文,以暨近人樊山、伯嚴詩各則,與余所見,幾合符節(jié)。獨謂劉後村詩僅工七言絕句,似未知後村之真者。後村詩無一體不工,蓋出入於杜、韓、蘇、黃、東野、臨川間,淹有諸家之長。其尤勝處,在寫實甚美。以此法作詩,庶幾近數(shù)十年以來之中國,可一一於詩歌表而出之。今之語體詩,瞠手後矣。不諗先生以為何如?談藝錄文筆雋永,敘述簡潔,讀之如飲龍井茗,清芬沁人心脾。有志於舊文藝者,人手一編,余知其於詩古文辭入門之途徑,必有護也。信惟蔭亭足以傳先鋒一,亦惟先生之孳孳於商量舊學(xué)若此其篤。余別先生九年,睹此編,猶恍然置身於便坐雅談時。噫!先生遠矣。民國十九年八月眾難林庚白序於秣陵 序 吾閩文教

3、之開,較中土為晚。隋唐間始有詩人,迨唐末五代,秦系、韓偓、崔道融之倫,流寓入閩,詩教乃盛。自宋而益昌,楊徽之、楊億、劉子翚、朱熹、蕭德藻、徐璣、劉克莊、嚴羽、謝翱諸人,後先蔚起,各成派別。朱明一代,閩中十子、鄭善夫、高、傳、二謝、二徐、曹學(xué)佺雖迭以詩鳴,然皆不出明人貌以漢魏、盛唐之習(xí)。沿至勝清道咸之間,和侍郎、祁相國、以杜、韓、白、蘇倡於京師,為世宗仰,而八閩詩人尚株守其鄉(xiāng)先輩,摹仿成法。同光而還,鄭海藏、陳聽水、陳木菴三先生出,以宛陵、半山、東坡、放翁、誠齋諸大家為宗,同時江右陳散原先生力祖山谷。於是數(shù)百年來之為詩者,始一亦其窠臼。大抵以清新真摯為主,海內(nèi)推為“同光派”。而吾師陳石遺先生則不

4、唐,不宋,不漢魏,不六朝;亦唐,亦宋,亦漢魏,亦六朝。三百篇為體,經(jīng)史諸子百家為用。其著詩話,編詩鈔,鼓吹之力,蓋自有說詩、選詩以來,得未曾有焉。先生以名世之才,蘊經(jīng)世之學(xué),壯歲橐筆,為劉壯肅、張文襄諸公上客。所為擘畫措施,胥關(guān)民生國計。顧世獨以樸學(xué)辭章重先生,豈知此殆先生流落人間者泰山一毫芒耳。其以宛陵、半山、東坡、誠齋況先生之詩者,自皮相矣。然自先生出,而朋從氣類相感召,講壇著述所提倡,實有左右中原文獻之功,不特移易閩中宿習(xí),開閩派之新聲。而勝清一代主持詩教如王文簡之亻堇亻票神韻、沈文愨之專主溫柔敦厚者,先生殆有過之。嘗聞先生論吾閩僻處海澨,而禹貢三江,南江發(fā)源長??;漢代五岳,霍山實在寧德

5、;大海則東控日本;三十六洞天,第一、第十六皆在福建。然則山川靈淑清明之氣,蘊千百年而後鐘於先生者,豈獨幔亭屴崱已邪!信哉詩人之杰,為今日詩教剝復(fù)時之山斗矣。曾樾幸生鄉(xiāng)國,自有知識,則知景仰先生,竊揆梼昧,不敢自致於門墻。丁卯孟冬初弦,由董仲純丈介謁先生於文儒坊三官堂之匹園,呈詩文為贄。師年七十有二,精神矍鑠,長身頒白,貌清癯,望之如六十歲人。談?wù)摼蔁òl(fā),娓娓無倦容,樂育之意,晬面盎背。嗣後每遇休沐,常隨杖履。其說詩旨趣,大抵散見於所著書中。有所請益,必為暢言。退而錄之,以備遺忘。隨聞隨記,無有匯次,名曰談藝錄,紀實也。昔桐城姚惜抱先生為文章,私淑其鄉(xiāng)方侍郎,而以未得及身親炙為憾。曾樾何幸,得

6、及大賢之門,而荷其拂拭,把筆記錄名言讜論,蓋不勝玷辱師門之忄瞿云。丁卯季冬黃曾樾。 (正文) 師云:詩之為道,足以怡養(yǎng)天機,作者固宜求工,然過事苦吟,未免自錄苦惱。蓋作詩不徒於詩上討生活,學(xué)問足,雖求工,亦不至於苦也。俞恪士自卸疆提學(xué)使任回京,嘗言此後當(dāng)不復(fù)作詩,某詩功恐亦止於是。每一詩成,刻畫景物,非無逼肖處,然幾病怔忡矣。俞先生西行後詩大異於昔,惟不久竟下世。 求詩文於詩文中,末矣。必當(dāng)深於經(jīng)、史、百家,以厚其基。然尤必其人高妙,而後其詩能高妙。否則,雖工不到甚么地步去。 師云:生之詩文,可以成家。文學(xué)桐城,詩學(xué)選體,皆取法甚正。夫漢魏六朝詩豈不佳,但依樣畫胡蘆,終落空套。作詩當(dāng)求真是自己

7、語。中晚唐以逮宋人,力去空套。宋詩中如楊誠齋,非亻堇筆透紙背也。言時摺其衣襟,既向摺,又反而向表摺。因指示曰:他人詩只一摺,不過一曲折而已,誠齋則至少兩曲折。他人一折向左,再摺又向左,誠齋則一折向左,再折向左,三折總而向右矣。生看誠齋集,當(dāng)於此等處求之。 師云:學(xué)文字,當(dāng)取資大家。小名家佳處有限,看一遍可也。唐之杜、韓、白,宋之蘇,此四家集,可取資者十五六至十七八。杜則人知其好矣。世尊韓文為文章泰斗,而韓詩之工,實在文上。白詩號稱老嫗?zāi)芙?,皆非白之佳者,其佳境頗非前人所有。韓白二家,皆能於李杜外另境界,皆人杰也。蘇得於天者甚優(yōu),其運典之靈後確切,黃陳二家亦能及。雙井固佳,然實無若何深遠高妙處。

8、此外則放翁、誠齋耳。陸取其七律、七絕,楊取其七絕、五七古。清初詩人,王、朱外,足觀者少。嘉、道間和恩澤、祁雋藻尚有取焉。 師云:清初詩人,吳梅村固是大家,然即其擅長之七古論,只能備一格,作詩史觀。後人無彼之題,即不必作彼之計。還是朱、王可喜處多。大抵漁洋七言多佳者,七絕尤佳。五古則優(yōu)孟王孟耳。 師云:漁洋雖喜用典,而用得恰好處,簇簇生新,蓋以少許勝人多許也。梅村則近於堆垛。 師云:王湘綺除湘軍志外,詩文皆無可取。詩除一二可備他日史乘資料外,馀皆落套。散文尤惡劣,不可讀。至用“泥金”、“捷報”等字,豈不令人齒冷。馬通伯文時有佳者,但於桐城規(guī)則外,不敢一步放手行。陳散原文勝於詩,姚叔節(jié)詩勝於文。鄭海藏詩實有動人處,近作漸就枯窘,或身世使然。然果是大手筆,不怕無詩作也。 師云:朱梅崖文在王遵嚴上,高雨農(nóng)次之,張怡亭、李古山又次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