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復習_第1頁
中考文言文復習_第2頁
中考文言文復習_第3頁
中考文言文復習_第4頁
中考文言文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七年級部分篇目復習知識點20. 口技一、通假字:滿坐寂然(“坐”通“座”,座位)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坐,通“座”, 座位)二、詞的積累 重點詞語京中有善口技者(善,擅長。者,的人)會賓客大宴(會,適逢,正趕上。宴,宴請,用作動詞)施.八尺屏障(施,設置, 安放)眾賓團坐(團坐,圍繞而坐) 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但,只)滿坐寂然,無敢嘩者(寂然,靜悄悄)便有婦人驚覺欠伸(欠伸,打哈欠,伸懶腰)其夫吃語(吃語,說夢話)婦撫兒乳(乳,喂奶)眾妙畢備(畢,全、都)賓客意少舒(意,心情。少,稍微)中間力拉崩倒之聲(間,夾雜)雖人有百手(即使) 不能名其一處也(名,說出,用作動詞)以為妙絕(以為,認為。絕,極

2、點)變色離席(色,臉色。席,座位)奮袖出臂(奮,揚起、舉起)兩股戰(zhàn)戰(zhàn)(股,大腿。戰(zhàn)戰(zhàn),打哆嗦,打戰(zhàn))幾欲先走(幾,幾乎,差點兒。走,跑)曳屋許許聲(曳,拉) 詞類活用京中有善口技者(善,形容詞作動詞,擅長) 婦撫兒乳(乳,名詞做動詞,喂奶) 賓客意少舒(少,形容詞做副詞,稍微) 不能名其一處(名,名詞做動詞,說出) 古今異義會賓客大宴(古義:適逢,正趕上。今義:聚在一起,合攏。) 確聞有鼠作作索索(古義:隱隱約約。今義:小,細微。)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古義:其中夾雜。今義:里面。) 兩股戰(zhàn)戰(zhàn)(古義:大腿。今義:量詞。) 幾欲先走(古義:跑。今義:行走) 一詞多義指:1.手有百指(名詞,手指)2

3、.不能指其一端(動詞,指出) 絕:1.以為妙絕(副詞,極)2.群響畢絕(動詞,消失)秒:1.眾妙畢備(名詞,妙處)2.以為妙絕(形容詞,美妙,奇妙)作:1 有鼠作作索索(擬聲詞)2.百千齊作(動詞,開始,文中是發(fā)出聲音) 間:1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動詞,夾雜) 2.遂于外人間隔(動詞,間斷) 是:1.當是時(介詞,這)2.問今是何時(判斷動詞)坐:1.滿坐寂然(名詞,通“座”)2.眾賓團坐(動詞,坐)名:1不能名其一處也(動詞,說出) 2.自為其名(名詞,姓名,名稱) 古今異義伸聞屏障中撫尺一下(古義:只。今義:表示轉(zhuǎn)折的連詞。) 微聞有鼠作作索索(古義:聽。今義:用鼻子嗅。)兩股戰(zhàn)戰(zhàn)(古義:

4、大腿。今義:屁股。)幾欲先走(古義:跑。今義:步行。)里人有百手(古義:即使,表示假設的連詞。今義:雖然,表示轉(zhuǎn)折的連詞。)舍賓客大宴(古義:適逢。今義:會議。)賓客意少舒(古義:稍微。今義:數(shù)量少。)三、句式積累省略句“搶奪聲,潑水聲”中省略了 “搶奪”的賓語“財物”,可補充為“搶奪財物聲, 潑水聲?!?倒裝句“會賓客大宴”中的“賓客大宴”是賓語前置,正常語序應為“會大宴賓客”。四、常識積累作者常識林嗣環(huán),字鐵崖,明末請初福建晉江人。清順治初進土。著作有鐵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漁篇等。文體常識口技一文選自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虞初新志是清代張潮 選編的一部筆記體小說,以敘寫故事為中心。八上文言文部

5、分篇目復習知識點三峽(酈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學家、散文家 )1、文學常識:作者:酈道元 ,北魏著名地理學家、散文家 。三峽 文出自水經(jīng)注這是記敘我國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書。2、實詞:自:從。嶂:像屏障一樣的高山。曦月:太陽,月亮。 襄:漫上。 沿:順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御:駕。獻:極高的山峰。 良:實在、真。肅:寂靜。屬:連續(xù)。弓I:延長。絕:消失。清榮峻茂素;白色。旦;早晨。3、特殊用法:奔:飛奔的馬。 湍:急流的水。4、區(qū)別:屬:屬引凄異(連續(xù))絕:久絕(消失)。 自三峽(在)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類)絕獻:極自非(如果) 屬予作文以記之(囑咐)。 阻絕:斷5、通假字:闕;同“缺”,中斷。6

6、、重點句翻譯: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雖乘奔御風 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7、理解性背誦:1 )寫山連綿不斷(長)的句子: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2)寫山高峻的句子:重巖疊嶂,隱天蔽日。從側(cè)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3 )寫夏水的句子:(1)寫水勢兇險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絕。(2)寫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4)寫春冬三峽水的特點的句子: 素湍綠潭,回清倒影。5)烘托三峽秋景凄涼的語句是; 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6)引用漁歌反襯三峽深秋清幽寂靜的句子是: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7、8、中心內(nèi)容及結(jié)構(gòu):文章先寫三峽地貌,(總寫)(第一段)再寫三峽四季壯麗景色,表現(xiàn)作者對祖國山水的熱愛之情。(分寫)9、運用:(1) 2003年6月,世界人民見證了 “三峽蓄水 315高峽出平湖的 壯麗景象,酈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 猿鳴三聲淚沾裳。” 的三峽秋日的凄異景象將一去不復返。(2)由李白的“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边@一詩句,你想到三 峽中與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10、探討:(1)文章為何先寫夏而后寫春冬、秋,春冬為何放在一起寫?(2)文章第一段寫山,第二段寫水,這樣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寫山的特點, 為寫水設置了條件或為下文作鋪墊,山高

8、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11、欣賞:(1)你喜歡文中那一點?說出喜歡的原因。女口;用詞精當,趣; 表愉快心情?;?引用漁歌起反襯作用。(2)本文語言精致、洗煉,用語俏麗貼切,選一點分析。(如:描寫三峽深秋清幽靜寂,說明人們感傷程度。女口:描寫三峽春冬時,因急流險灘,雪浪飛濺,故以“素”字修飾“湍”,因潭水澄碧,深沉寧靜,故以“綠”字修飾“潭”字。)答謝中書書(作者:陶弘景)南北朝 精要筆記-(1)寫普通山川之美,清麗自然,渾然天趣,表露居身其中的歡樂、愉悅、悠然 自在之情。(2)先仰視“高峰入云”,再俯視“清流見底”,又平看“兩岸石壁” “青林翠 竹”,最后又分“曉”,“夕”兩層來寫,一句

9、一景,次第井然。同時注意了山 水的相映、色彩的配合、晨夕的變化,動靜的結(jié)合等。(3)高峰為靜,流水為動;林青竹翠為靜,五色交輝為動;日出霧歇為靜,猿鳥 亂鳴為動;日落山暝為靜,游魚躍水為動。一、解釋下列詞語:答案1五色交輝2四時俱備3曉霧將歇4未復有能與其奇者二、翻譯句子1高峰入云,清流見底 2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3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4實是欲界之仙都三、簡答:殳相輝映季消散 參與,這里指欣賞巍峨的山峰直插云霄,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太陽快要落山了,潛游在水中的魚爭相跳出水面。 頭在是人間天堂。1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表達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與古今知音共賞

10、美景的得意之情。2、“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边@句話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表達了作者 怎樣的感情?言外之意是自從南朝謝靈運以來,只有自己才會欣賞這種奇境。表達了作者對 謝靈運的仰慕之情,又抒發(fā)了欣賞山水時不同凡響的審美感受,以及自我欣賞、 自鳴得意之情。記承天寺夜游一、作者:蘇軾,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學過他的文章 有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江城子 密州出獵二、解釋句中加點的詞: 念:考慮,想到寢:睡但:只是相與:共同,閑人:清閑的人空明:形容水的清澈透明。 戶:窗戶水(月光)中藻、薦(水草,這里指竹子和柏樹的影子)交橫 。三、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1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11、張懷民也沒睡,于是我們一起在庭院散步。2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薦交橫,蓋竹柏影也。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積水那樣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錯 的藻和薦(水草)。3、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哪一夜沒有月亮呢?哪里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很少有像我們兩個這樣 的“閑人”罷了!四、填空1、全文以“月光”為線索,依據(jù)作者的行蹤,以詩的筆觸描繪了夏夜月光 圖,創(chuàng)設了一種清冷皎浩的意境,表達了作者曠達心境。2、文中描寫月光美景的語句是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薦交橫,蓋竹柏 影也。3、表達作者微妙復雜的感情語句是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 兩人耳。(主旨句)4、用簡潔的語言

12、概括作者的復雜感情。(曠達胸懷)(1)貶謫悲涼。(2)人 生感慨。(3)賞月喜悅;(4)漫步悠閑。五、結(jié)構(gòu):本文運用了哪幾種表達方式,請按不同的表達方式劃分層次,并 寫出各層次大意。記敘描寫議論。第一層:(仁3句)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庭院漫步。(表達方式是敘述,交 代清楚了時間、地點、同游者、游歷的緣由)第二層:(4句)觀月賞景。(寫景、描繪月夜庭中美景)第三層:(最后3句)月夜問天,自喻閑人。(庭中月色或月光如水,議論, 點出作者曠達樂觀的襟懷)六、思考1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閑人”的含義?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種種微妙復雜的感情盡在其中。(或表現(xiàn)作者雖遭貶謫仍強作輕松

13、愉快的復雜心情。既有由賞月詠月而發(fā)的自豪自慰,又有為”閑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悵和苦悶。)2、文章表現(xiàn)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曠達(豁達)樂觀的胸懷。3 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戶,無與為樂。五、欣賞、“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薦交橫,蓋竹柏影也?!边@一段寫出 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點?點染出一個怎么樣美妙的境界?(此句用比喻手法寫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 點染出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 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八下文言文部分篇目復習知識點與朱元思書(吳均、南朝梁文學家)(閱讀課)譯文:煙霧都消散盡凈,天空山巒都是同樣的顏色。(船)隨著江流飄浮蕩漾,一會 兒向東,一會兒向西。從富陽到桐廬,一百多里地,奇

14、山異水, (可以說是)世上 獨一無二。江水都是青白色,水深千丈清澈見底。水中游魚,水底細石,一直看下去可 以看得清清楚楚。急湍的水流,比箭跑得還快;兇猛的浪頭,好像狂奔的馬群。兩岸的高山上生滿讓人看了感到寒意的樹木。山峰憑依高峻的形勢爭著向上,仿佛都在爭先向高處和遠處伸展;它們爭先恐后筆直地向上,形成無數(shù)的山峰。 泉水沖激巖石,泠泠地發(fā)出聲響;美麗的鳥兒相向和鳴,和諧動聽;鳴蟬長久不 斷地叫著,群猿哀鳴經(jīng)久不絕。那些為名為利極力攀高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高 峰,就會平息他那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治理社會事物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 谷,就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木在江面上邊遮蔽著,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陰

15、暗; 枝條稀疏的地方,有時又可見到明亮的陽光。1 作者:吳均,南朝梁文學家。解題:“與”:給予?!皶保盒?。題目的意 思是寫給朱元思的一封信。信中述說旅行所見,寥寥一百四十余字,把富春江富 陽到桐廬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繪得生動逼真,使人讀后悠然神往,就像置身于奇山異水之間,是六朝駢體文中描寫山水景物的妙品2 解釋重點字。風煙:指煙霧。共色:同樣的顏色俱:都。許:附于數(shù)詞之后,表約數(shù),相當于“左右”。 獨絕:獨一無二;絕,到了極點。 從流飄蕩:乘著船隨著江流飄浮蕩漾。這句是作者敘述自己的行動的,省 略了主語。(7)急湍:急流的水 (8)寒樹:使人看了感到有寒涼之意的樹。(9) 負勢競上:憑依(高峻的

16、)形勢,爭著向上。這一句說的是“高山”,不 是“寒樹。(10) 軒邈:軒,高;邈,遠。這兩個字在這里作動詞用,意思是這些高山 仿佛都在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11) 泠泠:形容水聲的清越。(12)相鳴:互相和鳴 (13)戾天:到天上;戾,至(14)息心:平息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15)經(jīng)綸:籌劃、治理。(16)忘反:流連忘返;“反”同“返”(17)橫柯上蔽:橫斜的樹枝在上邊遮蔽著。上,在上,(18)猶:好像,如同。 (19)交映:互相掩映。(20)見:同“現(xiàn)”,顯現(xiàn),顯露。(21)縹碧:青白色。3、中心:與朱元思書一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陽至桐廬沿途所見,歷歷 如畫,令人有同行親見之感。同時,也表

17、現(xiàn)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4、結(jié)構(gòu):第一段是文章的總起,概括描寫了自富陽至桐廬一路上的奇山異 水。第二段 以簡練傳神的筆法從靜態(tài)和動態(tài)兩方面描寫了富春江的異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 “異”的特點:。第三段描寫了 富春江夾岸的奇山,并抒發(fā)了作者愛慕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 志趣。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總寫富春江奇特秀麗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 自然段中的“奇山異水”來寫;第二自然段寫異水,運用比喻和夸張將富春江“異 水”(水清、急的特點)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第三自然段寫“奇山” (緊扣山高、樹 多、景美的特征):作者從視覺、聽覺感受的角度來寫,給景物蒙上了一層清淡幽 雅的色彩。5 .結(jié)合文

18、中語句說說作者有怎樣的志趣和情懷。(4分)(1) 從“從流飄蕩,任意東西”句中表現(xiàn)作者對自由的渴望;(2) 從“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 則百叫無絕”句中表現(xiàn)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命的歌頌;(3) 從“鶯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句中表現(xiàn)對山水風光的熱愛,對功名利祿的鄙視,對官場的厭惡。(重點)6、理解背誦。按要求寫出句子。寫登舟縱目總體感受的: o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寫江上放舟自由情態(tài)的: 0 (從流漂蕩,任意東西)總的概括贊嘆富春江景的:(總領全文的句子)0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寫富春江水清澈的: 0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

19、,直視無礙)寫江流氣勢磅礴的: 0 (急湍甚箭,猛浪苦奔)寫聽覺感受的: 0 (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不絕(對偶句) 寫山“奇”的句子: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竟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 千百成峰。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一句是寫水流湍急,三峽一文中那句話與它有異曲同工之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 疾也。7、重點句翻譯。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煙霧全部消散盡凈,晴空和青山呈現(xiàn)同樣顏色。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一飛騰的急流,比箭更快;洶涌的浪滔,與快馬 無異。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一一緊貼兩岸的山上,長滿了常青(陰森森)的

20、樹 木。 鶯飛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為名為利極力攀高的人,看到這些雄奇 的高峰,就會平息他那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 橫柯上蔽,在晝猶昏。 橫斜的大樹枝遮蔽著天空,即使白天與黃昏無 異。 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治理社會事物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 流連忘返。 橫柯上蔽,在晝猶昏橫斜的樹木在江面上邊遮蔽著,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 樣陰暗。8、欣賞。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特點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馬。作者在此連 用兩個比喻,將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勢表現(xiàn)得十分生動形象9、中心:“鶯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表現(xiàn)對山水風光的熱愛,對功名利祿的鄙視,對官場的厭惡。(重點)(也是本文表現(xiàn)作者的思想感情)10、討論?!捌嫔疆愃?,天下獨絕”是對這里的山水的總的評價,試根據(jù)作 者的描寫,分析這里的山“奇”在何處?答:奇在“負勢竟上,互相軒邈;爭高 直指,千百成峰?!本渲羞B用“負、竟、軒、邈、爭、指”等字,把原本靜止的重 山疊嶺寫活了,似乎仍在生成變化中,其次寫山中各種聲音,簡直是一只自然交 響曲,使人感到山間處處勃發(fā)生機。11 練習,看到富春江的奇山異水,作者發(fā)出了什么樣的感慨?你怎么樣理 解他發(fā)出的這些感慨?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