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2020年高考生物模擬試題逐題解析版_第1頁
山東省2020年高考生物模擬試題逐題解析版_第2頁
山東省2020年高考生物模擬試題逐題解析版_第3頁
山東省2020年高考生物模擬試題逐題解析版_第4頁
山東省2020年高考生物模擬試題逐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秘密啟用前山東省2020年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等級考試(模擬卷)生 物 試 題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已的姓名、考生號、座號填寫在相應位置,認真核對條形碼上的姓名、考生號和座號,并將條形碼粘貼在指定位置上。2.選擇題答案必須使用2B鉛筆(按填涂樣例)正確填涂;非選擇題答案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書寫,繪圖時,可用2B鉛筆作答,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保持卡面清潔,不折疊、不破損。一、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2分,共28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選擇題:本題共14

2、小題,每小題2分,共28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溶酶體參與了細胞的吞噬作用和自噬作用,作用途徑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具有吞噬作用的細胞才具有自噬作用B.清除衰老損傷的細胞和細胞器是通過自噬作用完成的C.溶酶體膜破裂釋放出的各種酸性水解酶在細胞質基質中活性不變D.營養(yǎng)物質缺乏時,細胞可通過加強自噬作用降解非必需物質以維持基本生存答案:D【命題技術分析】課標對應點:概念1細胞是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的基本單位,1.2.2闡明細胞內具有多個相對獨立的結構,擔負著物質運輸、合成與分解、能量轉化和信息傳遞等生命活動。知識與能力考查落實:本題以溶酶體為素材,考查細

3、胞器的結構與功能、酶的作用條件以及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疾鞂W生獲取信息的能力、綜合分析運用的能力。素養(yǎng)考查落實:細胞生命活動中物質、能量和信息變化的統(tǒng)一,細胞結構與功能的統(tǒng)一,生物體部分與整體的統(tǒng)一等生命觀念。解析:由圖可知,細胞吞噬作用、細胞自噬都與溶酶體有關,自噬作用與溶酶體有關,可以發(fā)生在多種真核細胞中,而吞噬作用只能發(fā)生在具有吞噬作用的細胞中,A錯誤;清除衰老損傷的細胞通過吞噬作用完成,清楚衰老損傷的細胞器可通過自噬作用完成,B錯誤;酶的活性與pH有關,細胞質基質中pH與溶酶中不同,故溶酶體中水解酶進入細胞質基質后,其活性會發(fā)生改變,C錯誤;細胞通過自噬作用降解非必體需物質并重新回收利用,

4、可以維持細胞在營養(yǎng)缺乏狀態(tài)下的生命活動,D正確。2.線粒體中的H與氧氣結合的過程需要細胞色素c的參與。細胞接受凋亡信號后,線粒體中的細胞色素c可轉移到細胞質基質中,并與Apaf-1蛋白結合起細胞凋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有氧呼吸過程產生H的場所為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基質B.細胞色素c參與有氧呼吸第三階段的反應C.細胞色素c功能喪失的細胞將無法合成ATPD.若細胞中Apaf-1蛋白功能喪失,細胞色素c將不會引起該細胞凋亡答案:C【命題技術分析】課標對應點:概念1細胞是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的基本單位,1.2.2闡明細胞內具有多個相對獨立的結構,擔負著物質運輸、合成與分解、能量轉化和信息傳遞等生命活動。知

5、識與能力落實:本題以細胞色素c為素材,考察了細胞呼吸、細胞凋亡以及ATP合成的相關知識,本題難度不大,重點考察學生獲取信息、分析問題的能力。素養(yǎng)考查落實:細胞生命活動中物質、能量和信息變化的統(tǒng)一,細胞結構與功能的統(tǒng)一,生物體部分與整體的統(tǒng)一等生命觀念。解析:有氧呼吸第一、二階段均可產生H,場所分別為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基質,A正確;細胞色素c參與H與氧氣的結合過程,該過程屬于有氧呼吸第三階段,B正確;細胞色素c功能喪失影響有氧呼吸第三階段,但有氧呼吸前兩階段也產生ATP,C錯誤;由題意可知,細胞色素c可以與Apaf-1蛋白結合引起細胞凋亡,若Apaf-1蛋白功能喪失,其不能與細胞色素c結合,則無

6、法引起細胞凋亡,D正確。3.癌癥是威肋人類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某些防癌疫苗已經投入臨床使用。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A.癌細胞表面出現(xiàn)異常的抗原B.在某部位發(fā)現(xiàn)的癌細胞可能并不來源于該部位C.同種癌癥的癌細胞基因組一定產生相同的突變D.防癌疫苗可預防病毒致癌因子引起的細胞癌變答案:C【命題技術分析】本題以癌癥為素材,考察了細胞癌變的特點、免疫以及變異的相關知識,難度不大。解析:細胞癌變后,細胞內特定基因表達產生異常抗原,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A正確;癌細胞表面糖蛋白減少,導致黏著性降低,其可以擴散和轉移,B正確;癌細胞的產生是多基因突變累加的結果,且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C錯誤;防癌疫苗主要預防生

7、物致癌因子對人體的影響,如宮頸癌疫苗等,不能預防物理致癌因子、化學致癌因子引起的細胞癌變,D正確。4.果蠅的性別決定是XY型,性染色體數(shù)目異常會影響果蠅的性別特征甚至使果蠅死亡,如: 性染色體組成XO的個體為雄性,XXX、OY的個體胚胎致死。果蠅紅眼和白眼分別由基因R和r控制。某同學發(fā)現(xiàn)一只異常果蠅,該果蠅左半側表現(xiàn)為白眼雄性,右半側表現(xiàn)為紅眼雌性。若產生該果蠅的受精卵染色體組成正常,且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兩個細胞核中只有一個細胞核發(fā)生變異,則該受精卵的基因型及變異細胞核產生的原因可能是A.XRXr;含基因R的X染色體丟失 B.XrXr;含基因r的X染色體丟失C.XRXr;含基因r的X染色體結構變

8、異D.XRXR;含基因R的X染色體結構變異答案:A【命題技術分析】知識能力考查:本題以果蠅為素材,全面考察了有絲分裂、染色體數(shù)量變異、染色體結構變異等相關知識,難度偏大,重點考察學生獲取信息、綜合運用信息的能力。解析:由題意可知,該果蠅一半為白眼雄性,基因型可能為XrY或XrO;另一半為紅眼雌蠅,基因型可能為XRXR或XRXr。而該果蠅受精卵正常,第一次分裂產生的一個細胞異常。若受精卵為XrY或XrO,則不會出現(xiàn)一半的紅眼雌蠅;受精卵為XRXR,不會出現(xiàn)一半的白眼雄蠅;受精卵為XRXr,且第一次分裂時XR丟失,可能出現(xiàn)一半白眼雄蠅(XrO),一半紅眼雌蠅(XRXr),故選A。5.雙脫氧核苷三磷

9、酸(ddNTP)與脫氧核苷三磷酸(dNTP)的結構如圖所示。已知ddNTP按堿基互補配對的方式加到正在復制的子鏈中后,子鏈的伸延立即終止。某同學要通過PCR技術獲得被32P標記且以堿基“C”為末端的、不同長度的子鏈DNA片段。在反應管中已經有單鏈模板、引物、DNA聚合酶和相應的緩沖液等,還需要加入下列哪些原料dGTP,dATP,dTTP,dCTP dGTP,dATP,dTTP位32P標記的ddCTP位32P標記的ddCTPA. B. C. D. 答案:A 【命題技術分析】本題以核苷酸的結構為重點提供新情境,圍繞DNA復制展開,考察了DNA復制、PCR的條件等知識,難度偏大,重點考察了學生獲取信

10、息、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解析:由題意可知,該同學的目的是為得到放射性標記C為末端的、不同長度的子鏈DNA片段。則必須提供四種dNTP,如果沒有dCTP則所有片段長度均一致,因為所有子鏈在合成時均在第一個C處摻入雙脫氧的C而停止復制,故選。由圖可知,ddCTP要作為DNA復制的原料則需要脫去兩個磷酸基團,故應將放射性32P標記于位,故選。6.機體的多種生理、生化反應是在內環(huán)境中進行的。下列反應發(fā)生于內環(huán)境的是A.吞噬細胞在組織間隙中吞噬細菌B.病毒的DNA整合到宿主細胞的染色體上C.腸道中的蛋白質被胰蛋白酶降解D.淚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細菌的細胞壁答案:A【命題技術分析】本題提供多個素材,主

11、要考察內環(huán)境的相關內容,難度不大解析:內環(huán)境指機體內主要由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huán)境,即機體內細胞外的環(huán)境。組織液間隙屬于機體內細胞外,即內環(huán)境,A正確;病毒DNA整合到宿主細胞的染色體上,發(fā)生在細胞內,不屬于內環(huán)境,B錯誤;腸道屬于機體外,不屬于內環(huán)境,C錯誤;淚液不屬于體液,屬于體外,D錯誤。7.褪黑素是由哺乳動物和人的松果體產生的激素,它能縮短入睡時間、延長睡眠時間,從而起到調整睡眠的作用。褪黑素的分泌調節(jié)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該過程不能體現(xiàn)激素的分級調節(jié)B.長時間光照會使褪黑素的分泌減少C.該過程中褪黑素的分泌存在反饋調節(jié)D.微量注射褪黑素作用于下丘腦能促進動物睡眠答案:D【命

12、題技術分析】本題以褪黑素的分泌過程為新情境,考察了激素的分級調節(jié)、反饋調節(jié)等內容,難度不大,主要考察學生獲取信息,利用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解析:分級調節(jié)是一種分層控制的方式,常見的調控為下丘腦垂體內分泌腺,圖中所示調節(jié)方式屬于神經-體液調節(jié),其中下丘腦為神經中樞,松果體為效應器,未體現(xiàn)激素的分級調節(jié),A正確;由圖可知,暗信號可促使褪黑素增多,則光信號會抑制褪黑素分泌,導致褪黑素分泌減少,B正確;由圖可知,褪黑素含量增多時,其抑制下丘腦向松果體傳遞興奮,即存在反饋調節(jié),C正確;由題意可知,褪黑素可促進動物睡眠,注射褪黑素,導致褪黑素含量過高,其抑制下丘腦的功能,導致褪黑素分泌減少,抑制動物睡

13、眠,D錯誤。8.草莓果實表面有許多瘦果。將生長一致的草莓,植株分為四組,對照組S0不作處理,Sl、S2和S3組植株上的幼果去除瘦果,再在S2組葉片上、S3組幼果上分別噴施一定濃度的生長素(IAA)溶液,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果實開始發(fā)育后,瘦果內能夠合成生長素促進果實長大B.S1組的果實略有增大可能是由來源于其他組織的IAA引起的C.S2組的結果表明噴施到葉片上的外源IAA可運輸?shù)焦麑岲.S3組成熟果實的大小與IAA溶液的濃度總是呈正相關答案:D【命題技術分析】本題以草莓的發(fā)育探究實驗為中心,系統(tǒng)考察了生長素的合成、分布、運輸、功能及作用特點等內容,信息量大,但難度不大。解析:

14、S1組與S0組相比,去除瘦果后草莓發(fā)育顯著減小,說明瘦果可以分泌IAA促進果實發(fā)育長大,A正確;其他植物器官也可以產生IAA,可運至果實促進果實發(fā)育,B正確;S2組和S3組均在在葉片上噴施IAA,與S1組相比果實增大,說明IAA可由葉片運輸至果實,促進果實發(fā)育,C正確;IAA具有兩重性,即低濃度促進果實發(fā)育,高濃度抑制果實發(fā)育,D錯誤。9.植物葉片脫落酸積累會導致氣孔關閉。大豆葉片相對含水量、氣孔開放程度、脫落酸含量隨時間變化情況如圖所示。第14天持續(xù)干旱,第5天測定后澆水。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干旱會加速葉片的脫落B.隨干旱時間延長,氣孔關閉,葉片光合速率降低C.澆水后,葉片脫落酸含量隨含水量

15、的升高而降低D.葉面噴施適宜濃度的脫落酸能增加葉片水分散失答案:D1、 【命題技術分析】本題以脫落酸為核心分析探究曲線,考察了學生獲取信息,分析數(shù)據(jù)和實驗結果的能力,難度不大。解析:由圖可知,第14天脫落酸含量增加,由此可推測干旱引起脫落酸含量增加,脫落酸可促進葉片脫落,A正確;由圖可知,干旱時間延長,氣孔關閉,導致二氧化碳供應不足,光合速率降低,B正確;由圖可知,第5天澆水后,葉片含水量逐漸增加,而脫落酸含量逐漸降低,C正確;由圖可知,脫落酸含量增加,可導致氣孔關閉,故噴施脫落酸會引起氣孔關閉,會減少葉片水分散失,D錯誤。10.草方格沙障是用干的麥草、稻草、蘆葦?shù)仍煞礁裥螤罟潭ㄓ谏持校⒃?/p>

16、方格中播撒固沙植物的種子,用來防風固沙、涵養(yǎng)水分的一種治沙方法。某地用該方法治理正在沙化的土地并取得良好效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草方格能蓄積降水促進固沙植物生長B.微生物對草方格材料的分解改善了土壤結構C.該過程改變了演替速度但沒有改變演替方向D.該方法可增大治理區(qū)域的物種豐富度答案:C【命題技術分析】本題貼近生活、貼近環(huán)境保護實際,提供新信息和新情境,考察環(huán)境保護、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等相關知識,難度不大。解析:由題意可知,草方格是將麥草、稻草、蘆葦?shù)日コ煞礁窆潭ㄓ谏持校湫罘e降水,進而促進方格內植物的生長,A正確;微生物可將方格內的麥草、稻草和蘆葦?shù)确纸?,進而改善方格內的土壤環(huán)境,B錯誤;草方

17、格可以治理沙化土地,改變了該區(qū)域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錯誤;草方格內種植了固沙植物,可以增加該地物種數(shù)量,從而增加物種豐富度,D正確。11.某山區(qū)的一些退耕地,隨著退耕年限的增長,優(yōu)勢物種由喜陽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逐漸向耐陰的多年生草本轉變,有的地段可出現(xiàn)灌木林,甚至森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退耕地逐漸轉變?yōu)樯值倪^程屬于群落演替 B.喜陽植物形成的遮陰環(huán)境有利于耐陰植物生長 C.該山區(qū)從低到高植被分布不同,體現(xiàn)了群落的垂直結構 D.森林形成后水土流失減少,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的價值答案:C2、 【命題技術分析】本題提供簡單信息,考察了群落演替、垂直結構和生物多樣性等知識,屬于基礎題。解析:退耕

18、地具備一定的土壤條件,則退耕地演變?yōu)樯值倪^程屬于次生演替,A正確;喜陽植物比較高大,在其下方形成一定的遮陰環(huán)境,為耐陰植物生長提供了生長環(huán)境,B正確;山區(qū)從低到高的植被分布是由于地勢高低引起,應屬于群落的水平結構,C錯誤;減少水土流失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D正確。12.互花米草植株高大、根系發(fā)達,入侵濱海濕地后,低矮的本地草本植物逐漸被替代。同時,互花米草入侵也可以改變蟹類等底棲動物的物種豐富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與低矮的本地植物相比,互花米草在光照、養(yǎng)分等方面占有競爭優(yōu)勢B.某些底棲動物能夠攝食植物幼根,加速物質循環(huán),屬于分解者C.采用樣方法對蟹類進行調查,往往會造成調查結果不準確

19、 D.引進外來物種時應對其進行生態(tài)風險評估答案:B【命題技術分析】本題以互花米草為素材,系統(tǒng)考察了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等相關知識,屬于基礎題。解析:由題意可知,與低矮的本地植物相比,互花米草高大,其在光照、養(yǎng)分等方面占有競爭優(yōu)勢,A正確;底棲動物攝食植物根,屬于消費者,B錯誤;蟹類動物活動能力較強,樣方法無法準確測定種群密度,C正確;引進外來物種時,應充分評估風險后再行引種,否則可能導致生物入侵,D正確。13.在實驗室中可利用酵母菌發(fā)酵的方式制作葡萄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葡萄糖在酵母菌細胞的線粒體內被分解B.制作葡萄酒時酵母菌先在有氧條件下大量增殖 C.制作過程中酵母菌始終處于堿性環(huán)境 D.

20、酵母菌的發(fā)酵產物不會抑制自身的代謝活動答案:B【命題技術分析】本題主要考察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以及果酒的制作等內容,屬于基礎題。解析:葡萄糖在細胞質基質中被分解,線粒體不能分解葡萄糖,A錯誤;有氧條件下,酵母菌可快速繁殖,故釀酒時需先在有氧條件下讓酵母菌繁殖,增加酵母菌數(shù)量,然后再無氧發(fā)酵產生酒精,B正確;發(fā)酵后期由于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謝廢物溶解于發(fā)酵液中,發(fā)酵液將處于酸性環(huán)境,C錯誤;發(fā)酵產物(如酒精)會抑制酵母菌的生長,D錯誤。14.下列關于單克隆抗體制備的說法,正確的是A.將特定抗原注射到小鼠體內,可以從小鼠血清中獲得單克隆抗體B.經特定抗原免疫過的B淋巴細胞在體外培養(yǎng)時可分泌單克隆抗體C.誘

21、導B淋巴細胞和骨髓瘤細胞融合后,發(fā)生融合的細胞均為雜交瘤細胞D.篩選出雜交瘤細胞后,需利用特定抗原再次篩選分泌單克隆抗體的細胞答案:D【命題技術分析】本題主要考察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難度不大,主要考察學生的理解記憶水平。解析:制備單克隆抗體過程中,可體外雜交瘤細胞的培養(yǎng)液中,或體內小鼠腹腔中獲得純化的單克隆抗體,A錯誤;免疫過的B淋巴細胞高度分化,不能增殖,無法分泌單克隆抗體,B錯誤發(fā)生融合的細胞可能有三種:B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骨髓瘤、骨髓瘤-骨髓瘤,C錯誤;制備單克隆抗體時,需篩選兩次,第一次得到雜交瘤細胞,第二次得到既能無限增殖又能產生單克隆抗體的雜交瘤細胞,D正確。二、

22、選擇題:本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有選錯的得0分。15.龍須菜是生活在近岸海域的大型經濟藻類,既能給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提供光合產物,又能為人類提供食品原料。某小組研究C02濃度和光照強度對龍須菜生長的影響,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已知大氣CO2濃度約為0.03%,實驗過程中溫度等其他條件適宜,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A.實驗中CO2濃度為0.1%的組是對照組B.增加CO2濃度能提高龍須菜的生長速率C.高光照強度下光反應速率快從而使龍須菜生長較快D.選擇龍須菜養(yǎng)殖場所時需考慮海水的透光率等因素答案

23、:AB【命題技術分析】本題以龍須菜的光合作用為素材,系統(tǒng)考察了實驗設計的原則、光合作用的條件等問題,重點考察學生獲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解析:由題意可知,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約為0.03%,則該組為對照組,CO2濃度為0.1%的組是實驗組,A錯誤;由圖1可知,高光和低光條件下,兩種CO2濃度條件下,龍須菜的生長速率相差不大,即增加CO2濃度龍須菜生長速率基本不變,B錯誤;由圖2可知,與低光條件相比,高光條件下龍須菜光反應速率顯著增加,C正確;綜合兩圖可知,龍須菜生長主要受到光強的影響,因此選擇龍須菜養(yǎng)殖場所時需考慮海水的透光率等因素,D正確。16.研究人員用三種基因探針,通過分子雜交技術分別對某

24、動物三種細胞中的mRNA進行檢測,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三種探針的核苷酸序列不同 B.有雜交帶出現(xiàn)表明相應基因發(fā)生了轉錄C.用上述探針分別檢測三種細胞的DNA,實驗結果不變D.可用mRNA逆轉錄產生的DNA制作相應基因的探針答案:C【命題技術分析】本題以分子雜交技術為素材,重點考察了DNA轉錄、基因選擇性表達、基因的序列的相關細節(jié),難度中等。解析:三種基因不同,三種探針的核苷酸序列也不相同,A正確;由題意可知,用基因探針檢測的是三種細胞的mRNA,若出現(xiàn)雜交帶說明該細胞中出現(xiàn)mRNA,即細胞發(fā)生了特定基因的轉錄,B正確;三種細胞來自同一生物體,則三種細胞所含DNA相同,若用上述探

25、針檢測三種細胞中的DNA,均會出現(xiàn)雜交帶,C錯誤;分子探針可以通過逆轉錄過程獲得,D正確。17.鮮食玉米顏色多樣、營養(yǎng)豐富、美味可口。用兩種純合鮮食玉米雜交得F1,F(xiàn)l自交得到F2,F(xiàn)2籽粒的性狀表現(xiàn)及比例為紫色非甜:紫色甜:白色非甜:白色甜=27:9:21: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紫色與白色性狀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B.親本性狀的表現(xiàn)型不可能是紫色甜和自色非甜 C.Fl的花粉離體培養(yǎng)后經秋水仙素處理,可獲得紫色甜粒純合個體 D.F2中的白色籽粒發(fā)育成植株后隨機受粉,得到的籽粒中紫色籽粒占4/49答案:AC【命題技術分析】本題考察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三對等位基因)、隨機交配等遺傳分析

26、,難度較大,區(qū)分度高。解析:子代性狀分離比27:9:21:7,比值之和為64=43,說明籽粒顏色和甜度由三對自由組合的等位基因控制,其分離比可轉化為(97)(31),其中紫色:白色=9:7,說明籽粒顏色由兩對自由組合的等位基因控制(假設為A、D);非甜:甜=3:1,則甜度由一對基因控制(假設為B)。且A和D同時存在為紫色,其余均為白色;B_為非甜,bb為甜,A正確;F2發(fā)生性狀分離,則F1的基因型應為AaBbDd,親本的基因型可為AAbbDDaaBBdd,其表現(xiàn)型為紫色甜、白色非甜,B錯誤;F1的基因型為AaBbDd,可產生AbD的配子,經秋水仙素加倍后可獲得純合紫色甜粒玉米,C正確;白色籽粒

27、基因型可能為A_dd、aaD_、aadd,且比例為3/7(AAdd 1/7、Aadd 2/7)、3/7(aaDD 1/7、aaDd 2/7)、1/7,其所產生的配子及比例為AdaDad=223,則隨機交配后產生紫粒(AaDd)的概率為2/72/72=8/49,D錯誤。18.橋本氏甲狀腺炎是一種常見的甲狀腺疾病,患者血液中可檢測出抗甲狀腺細胞的抗體,隨病情發(fā)展,許多患者會表現(xiàn)為甲狀腺功能減退,稱為橋本氏甲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橋本氏甲狀腺炎是一種自身免疫病B.橋本氏甲減出現(xiàn)的原因是甲狀腺細胞受損C.橋本氏甲減患者會表現(xiàn)出體溫偏高的癥狀D.橋本氏甲減可通過補充甲狀腺激素減輕癥狀答案:ABD3、

28、【命題技術分析】本題以橋本氏甲狀腺炎為情境,考察了甲狀腺激素的功能以及自身免疫疾病相關知識,考察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析:由題意可知,患者體內出現(xiàn)抗甲狀腺細胞的抗體,即抗體可作用與甲狀腺細胞,使甲狀腺細胞受損,屬于自身免疫病,A、B正確;橋本氏甲減患者體內,甲狀腺功能減退,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降低,機體代謝減緩,產熱減少,C錯誤;橋本氏甲減患者甲狀腺激素分泌降低,可通過補充甲狀腺激素減輕癥狀,D正確。19.放牧是草地生態(tài)系統(tǒng)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家畜只采食一種牧草會減弱該牧草的競爭力B.放養(yǎng)的家畜數(shù)量可根據(jù)牧草的種群密度確定C.越長的放牧間隔越有利于牧草的可持續(xù)增長

29、D.禁止放牧一定能增加草地物種多樣性答案:AB【命題技術分析】本題基于實際生活情境放牧這一素材,考察了種群密度、種間關系、生物多樣性等問題,著重考察學生將理論運用實際的能力和水平。解析:若家畜只采食一種牧草,則該牧草的種群數(shù)量會減少,導致其競爭能力減弱,A正確;牧草的數(shù)量可決定家畜種群數(shù)量的最大容納量(K值),因此應根據(jù)牧草種群密度合理放牧,B正確;放牧間隔較長時,牧草種群密度較大,種內斗爭加劇,導致牧草種群生長速率減慢,不利于牧草的可持續(xù)增長,C錯誤;禁止放牧可以導致群落中某種牧草快速繁殖,成為優(yōu)勢種,不利于生物多樣性的增加,D錯誤。20.生長圖形法是一種測定微生物營養(yǎng)需求的簡便方法。為探究

30、某嗜熱菌所需生長因子的種類,研究小組把該菌的懸浮液與不含任何生長因子但含有其他必需營養(yǎng)物質的培養(yǎng)基混合后倒成平板,然后在平板上劃分數(shù)區(qū),將甲、乙、丙三種生長因子分別添加到不同區(qū)域,培養(yǎng)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倒成平板后直接培養(yǎng)可判斷有無污染B.倒成平板后需要進行滅菌處理C.圖示結果表明該菌需要生長因子乙或丙D.生長圖形法還可用于某些菌種的篩選答案:AD【命題技術分析】本題提供生長圖形法這一新情境,考察了現(xiàn)代生物技術實踐中關于培養(yǎng)基配制、無菌技術、微生物培養(yǎng)和分離的細節(jié),主要考察學生的獲取信息的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解析:平板上不含任何生長因子,若倒成平板后直接培養(yǎng),出現(xiàn)菌落說明已被雜菌

31、感染,因為該嗜熱菌不能在缺乏生長因子的培養(yǎng)基中生長,A正確;制備平板時,先滅菌再倒平板,B錯誤;圖中菌落生活在乙丙區(qū)域之間,說明同時需要乙和丙,C錯誤;不同菌種所需生長因子不同,可利用生長圖形法篩選菌種,D正確。三、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54分。21.(8分)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授予在低氧感應方面做出貢獻的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合成促紅細胞生成素(EPO)的細胞持續(xù)表達低氧誘導因子(HIF-1)。在氧氣供應正常時,HIF-1合成后很快被降解;在氧氣供應不足時,HIF-1不被降解,細胞內積累的HIF-1可促進EPO的合成,使紅細胞增多以適應低氧環(huán)境,相關機理如下圖所示。此外,該研究可

32、為癌癥等諸多疾病的治療提供新思路。(1)如果氧氣供應不足,HIF-1進入細胞核,與其他因子(ARNT)一起與EPO基因上游的調控序列結合,增強該基因的 ,使EPO合成和分泌增加。EPO刺激骨髓造血干細胞,使其 ,生成大量紅細胞,從而提高氧氣的運輸能力。(2)正常條件下,氧氣通過 的方式進入細胞,細胞內的HIF-1在脯氨酰羥化酶的作用下被羥基化,最終被降解。如果將細胞中的脯氨酰羥化酶基因敲除,EPO基因的表達水平會 (填“升高”或“降低”),其原因是 。 (3)一些實體腫瘤(如肝癌)中的毛細血管生成滯后,限制了腫瘤的快速發(fā)展。研究發(fā)現(xiàn),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能促進血管內皮細胞增殖和毛細血管的生成。假設

33、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合成與EPO合成的調節(jié)途徑類似,且途徑有兩個:途徑相當于圖中HIF-1的降解過程,途徑相當于HIF-1對EPO合成的調控過程。為了限制腫瘤快速生長,可以通過調節(jié)途徑和途徑來實現(xiàn),進行調節(jié)的思路是 。答案:(1)表達水平(轉錄) 增殖和分化(2)自由擴散 升高 該基因被敲除后,缺少脯氨酸酰羥化酶,HIF-1不能被降解,其進入細胞核與ARNT一起與EPO基因上游的調控序列結合,增強EPO基因的表達(3)促進途徑,抑制途徑【命題技術分析】本題文字信息和圖像信息量都很大,考察學生基因表達、細胞分化、科學探究的相關知識,重點考察學生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題“原因是”

34、、“思路是”兩大設問,重點考察學生的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和語言表達能力。解析:(1)若氧氣供應不足,HIF-1進入細胞核,與ARNT一起與EPO基因上游的調控序列結合,增強該基因的表達水平,使EPO合成和分泌增加。EPO(促紅細胞生成素)可刺激骨髓造血干細胞增殖和分化,生成大量紅細胞,從而提高氧氣的運輸能力。(2)氧氣進入細胞的方式為自由擴散;若脯氨酰羥化酶基因被敲除,細胞中缺少脯氨酸酰羥化酶,則HIF-1不能被降解,其積累后,可進入細胞核與ARNT一起增強EPO基因的表達。(3)由題意可知,毛細血管生成滯后可限制腫瘤的快速生長,而毛細血管生成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調控。結合圖解可知,途徑會降低細

35、胞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含量,進而抑制毛細血管的生成,可限制腫瘤的快速生長,途徑則會增加細胞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含量,因此為限制腫瘤快速生長,應促進途徑、抑制途徑。22.(8分)白紋伊蚊分布廣泛,可傳播登革病毒,雌蚊吸血,雄蚊不吸血而吸植物汁液。某科研團隊培育了攜帶新型共生菌的白紋伊蚊,其中的雄蚊與野生雌蚊交配,產生的受精卵不能發(fā)育。該團隊在試點小島上大量釋放攜帶新型共生菌的雄蚊,降低了野生白紋伊蚊的種群數(shù)量。該實驗探索出的防治白紋伊蚊的新途徑,有助于控制登革病毒的傳播。(1)研究人員釋放雄蚊后連續(xù)監(jiān)測白紋伊蚊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以檢驗實驗效果。該實驗選擇封閉性較好的小島而不是更開放的環(huán)境作為試點,

36、從影響種群數(shù)量變動的直接因素考慮,其原因是 。 (2)有人擔憂降低白紋伊蚊數(shù)量后,會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產生影響。而多年的實驗結果表明該舉措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影響較小,這主要是因為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 能力,其基礎為 調節(jié)。(3)雄蚊可通過感知雌蚊扇動翅膀發(fā)出的聲波來辨別雌蚊的方位,該過程體現(xiàn)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 功能。請據(jù)此原理設計一個降低白紋伊蚊種群數(shù)量的方案 。答案:(1)避免遷入和遷出對種群數(shù)量的影響(2)自我調節(jié) 負反饋(3)信息傳遞 干擾雌蚊發(fā)出的聲波或擬雌蚊發(fā)出的聲波吸引雄蚊,聚而殲之,降低種群數(shù)量【命題技術分析】本題提供白紋伊蚊與登革熱病毒新情境,重點考察種群、生態(tài)系統(tǒng)相關知識,設問科學、

37、合理,能夠很好的考查學生分析能力,尤其是最后設計一個方案,很好地突出了生物學素養(yǎng)中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的考察。解析:(1)封閉性好的小島,可防止白紋伊蚊的遷入和遷出,進而影響種群數(shù)量,干擾實驗。(2)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可抵抗一定的外界干擾,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基礎是負反饋調節(jié)。(3)雌蚊翅膀振動發(fā)生的聲波屬于物理信息,上述過程體現(xiàn)了生態(tài)系統(tǒng)信息傳遞的功能;可通過干擾雌蚊發(fā)出的聲波,影響雄蚊與雌蚊的交配,也可通過模擬雌蚊發(fā)出的聲波吸引雄蚊,將雄蚊殺死,降低白紋伊蚊的種群數(shù)量。23.(15分)水稻的育性由一對等位基因M 、m控制,基因型為MM和Mm的個體可產生正常的雌、雄配子,基因

38、型為mm的個體只能產生正常的雌配子,表現(xiàn)為雄性不育,基因M可使雄性不育個體恢復育性。通過轉基因技術將基因M與雄配子致死基因A、藍色素生成基因D一起導入基因型為mm的個體中,并使其插入到一條不含m基因的染色體上,如圖所示?;駾的表達可使種子呈現(xiàn)藍色,無基因D的種子呈現(xiàn)白色。該方法可以利用轉基因技術大量培育不含轉基因成分的雄性不育個體。(1)基因型為mm的個體在育種過程中作為母本(填“父本”或“母本”),該個體與育性正常的非轉基因個體雜交,子代可能出現(xiàn)的基因型為Mm、mm。(2)圖示的轉基因個體自交,F(xiàn)l的基因型及比例為mmmmADM=11,其中雄性可育(能產生可育的雌、雄配子)的種子顏色為藍色

39、。F1個體之間隨機授粉,得到的種子中雄性不育種子所占比例為3/4 ,快速辨別雄性不育種子和轉基因雄性可育種子的方法是白色種子為雄性不育種子,藍色種子為轉基因雄性可育種子。(3)若轉入的基因D由于突變而不能表達,將該種轉基因植株和雄性不育植株間行種植,使其隨機授粉也能挑選出雄性不育種子,挑選方法是在雄性不育植株上收集種子。但該方法只能將部分雄性不育種子選出,原因是轉基因植株上也存在雄性不育的種子。因此生產中需利用基因D正常的轉基因植株大量獲得雄性不育種子。答案:(1)母本 Mm、mm(2)mmmmADM=11 藍色 3/4 白色種子為雄性不育種子,藍色種子為轉基因雄性可育種子(3)在雄性不育植株

40、上收集種子 轉基因植株上也存在雄性不育的種子【命題技術分析】本題以水稻育種為載體,考察了遺傳變異、轉基因技術、育種技術等相關知識,試題信息量大,能夠很好的考察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解析:(1)基因型為mm的個體只能產生正常的雌配子,故其育種過程中只能作為母本;育性正常的非轉基因個體的基因型為MM或Mm,則基因型mm的個體與育性正常的非轉基因個體雜交,子代可能的基因型為Mm、mm。(2)由圖可知,轉基因個體產生的雄配子為m,雌配子為m、mADM,二者比例為11,則轉基因個體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mmmmADM=11,其中mmADM為雄性可育,種子表現(xiàn)為藍色;F1所產的雌配子的種類及

41、比例為mmADM=31,雄配子為m,則其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mmmmADM=31,其中mm為雄性不育,所占比例為3/4,雄性不育種子的顏色為白色,轉基因雄性可育種子的顏色為藍色。24.(11分)用微電極記錄細胞膜上的電位變化是研究神經沖動產生、傳導和突觸傳遞原理的常用方法。根據(jù)以下實驗方法和結果,分析和解決相關問題。(l)當圖1中的微電極M記錄到動作電位時,突觸小泡將依次產生的反應是向突觸前膜移動,與突觸前膜融合釋放神經遞質。突觸后膜上將依次產生的反應是突觸后膜上的受體與神經遞質結合,產生動作電位。(2)研究表明,在突觸小體未產生動作電位的情況下,微電極N上也會記錄到隨機產生的、幅度幾乎相等的

42、微小電位變化,如圖2所示。結合突觸的結構和突觸傳遞的過程,分析導致該電位變化產生的原因:突觸小泡破裂釋放少量神經遞質進入突觸間隙,引起突觸后膜產生微小的電位變化。(3)在某些突觸中,突觸小體產生動作電位后,微電極N上記錄到電位負值增大的抑制性突觸后電位(IPSP),如圖3所示。已知K+和C1-通道都參與了IPSP的形成,IPSP產生的原理是K+通道開放導致K+外流,C1-通道開放導致C1-內流。(4)已知從刺激開始到動作電位產生有一短暫的延遲,且與刺激強度有關。為了規(guī)避該延遲對測量精度的影響,請利用微電極記錄技術設計實驗,精確測量動作電位在神經軸突上的傳導速度: 。(實驗儀器:微電極記錄設備、

43、刺激器、計時器、刻度尺等。)在神經軸突上選取兩點,插入微電極記錄設備,用刻度尺測量兩微電極之間的距離,用刺激器刺激兩微電極同一側的軸突某點,分別計時微電極測得動作電位的時間,用微電極間的距離除以二者產生動作電位的時間差即為動作電位在神經軸突上的傳導速率。答案:(1)向突觸前膜移動,與突觸前膜融合釋放神經遞質 突觸后膜上的受體與神經遞質結合,產生動作電位(2)突觸小泡破裂釋放少量神經遞質進入突觸間隙,引起突觸后膜產生微小的電位變化(3)K+通道開放導致K+外流,C1-通道開放導致C1-內流(4)在神經軸突上選取兩點,插入微電極記錄設備,用刻度尺測量兩微電極之間的距離,用刺激器刺激兩微電極同一側的

44、軸突某點,分別計時微電極測得動作電位的時間,用微電極間的距離除以二者產生動作電位的時間差即為動作電位在神經軸突上的傳導速率。【命題技術分析】本題以微電極測量電位為載體,考察神經沖動產生、傳導和突觸傳遞的相關知識,主要考察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每一小問都涉及一些新情境,能夠有效考察學生提取信息、利用信息的水平,最后的實驗設計更能考察學生科學思維和科學探究的素養(yǎng)。解析:(1)微電極M記錄到動作電位時,即興奮傳至軸突末梢,此時突觸小泡會向突觸前膜移動,并與突觸前膜融合釋放神經遞質導突觸間隙,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相應受體結合,導致突觸后膜形成動作電位。(2)突觸小體為產生動作電位時,其所含的突觸小泡可能會破裂,可釋放少量神經遞質,引起突觸后膜產生微小的電位變化。(3)由圖3可知,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