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傳序知識點歸納26809_第1頁
伶官傳序知識點歸納26809_第2頁
伶官傳序知識點歸納26809_第3頁
伶官傳序知識點歸納26809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二十四 伶官傳序 一、知識要點 1、選自新五代史伶官傳。作者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 士,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與柳宗元,韓愈, 王安石,曾鞏, “三蘇”蘇軾,蘇洵,蘇轍合稱“唐宋八大家”。在散文理論上提 出“以文明道”的主張,大力提倡簡潔有法和流暢自然的文風,他的六一詩話 開創(chuàng)了“詩話”這一新的體裁。著作有新五代史、歐陽文忠公文集,又與宋 祁等合修新唐書 。 2、本文是為伶官傳所作的序,是伶官傳前的序論,也可看作是一篇史 論。伶官傳是新五代史中的一篇合傳。記伶人(古代音樂工作者和演員 的稱號)景修、史彥瓊、郭門高等人的事跡。本文通過對后唐莊宗得天下、

2、失下 天的典型事例,闡述了國家盛衰主要是由人事的道理。作者作此序是為了告誡當 時北宋王朝執(zhí)政者:要吸取歷史教訓,居安思危,防微杜漸,不應滿足表面的虛 榮。 二、古今異義 1、與其所以失之者 古義:和他 今義:在比較兩件事的利害得失而決定取舍時 ,表示放棄或不贊成的一面 2、不知所歸,至于誓天斷發(fā) 古義:相當于“以至于” 今義:表示達到某種程度 3、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 古義:官名 ,這里指官員 今義:干某項事業(yè);處理,處置;辦事,辦理事務 4、雖曰天命,豈非 人事哉 古義:與“天命”相對,指人力 今義:關于工作人員的錄用、培養(yǎng)、調配、獎懲等工作;人情事理 5、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 古義:代詞”所

3、 與介詞”以 組成”所 字結構,其義為” 的原因“ 今義:常用作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 6、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 古義:推究 今義:原來 7、方其系燕父子以 組 古義:絲編的繩索,這里泛指繩索 今義:結合,構成 三、一詞多義 1、歸 而皆背晉以歸梁歸順 君臣相顧,不知所歸 返回 則遣從事以一少牢 告廟 祭告 具告以事 告訴 告之于帝稟告 3、盛 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興盛) 請其矢,盛以錦囊(裝) 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旺盛) 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強盛) 4、困 及其衰也,數(shù)十伶人 困之(圍困) 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擾) 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 困矣 (困厄) 安在公

4、子能急人之 困(困難) 5、微 禍患常積于忽微(微小的事) 微指左公處,則席地倚墻而坐(悄悄地) 從數(shù)騎出,微行入古寺(為隱藏身份而改裝) 微斯人,吾誰與歸(沒有) 6其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副詞,表肯定語氣,一定) 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 其衰也 (語氣詞) 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代詞,他)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揣測語氣) 7、而 而皆背晉以歸梁但,表轉折 及凱旋而納之表順接 以三矢賜莊宗 而告之曰表遞進 數(shù)十伶人困之, 而身死國滅表順接 8、以 與其所以失之者 介詞,與“所”組成固定詞組,表示“ 的原因 可以知之矣 介詞,憑借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 介詞

5、,用 而皆背晉以歸梁相當于“而”,表順接 盛以錦囊用,介詞 9、與 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跟,介詞 與爾三矢給,動詞 四、通假字 及仇讎已滅 讎”同仇”,仇敵 五、詞類活用 1、名詞作動詞 函:用木匣子裝 約:訂立盟約 本:探求、考察 原:推究 (1) 函梁君臣之首 (2) 契丹與吾約為兄弟 (3) 抑本其成敗之跡 (4) 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 (5) 泣下沾襟下:掉下 2、形容詞作動詞 夫夜呼,亂者四應舌L:作亂 3、形容詞作名詞 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忽微:細小的事情;智勇:智勇的人 4、名詞作狀語 (1) 負而前驅 (2) 倉皇東出 (3) 夫夜呼 (4) .亂者四應 刖:向刖 東:

6、向東 夜:在夜里 四:在四面 5、動詞作名詞 而告以成功成功:成功的消息 6使動用法 (1)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興:使興盛;亡:使滅亡 (2) 凱旋而納之 納:使收藏 (3) 至于誓天斷發(fā)使斷 六:文言句式 1、判斷句 (1) “者,也” 此三者,吾遺恨也 (2) “也”式 A、梁,吾仇也 B、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3)無標志式 燕王,吾所立 2、被動句 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 于所溺 3、倒裝句 (1)定語后置 其意氣之盛 (2)介詞結構后置 A、盛以錦囊 B、方其系燕父子以組 C、而告以成功 D、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 于所溺 E

7、、莊宗受而藏之于廟 4、省略句 A、還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B、以三矢賜(于)莊宗而告之曰 C、請其矢,盛(之)以錦囊 D、豈獨(莊宗之困于)伶人也哉 E、(莊宗)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于)廟 5、.固定句式 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多么 啊 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難道嗎 6翻譯 1 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翻譯:推究莊宗取得天下的原因,與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這個道理了 2. 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翻譯:交給你三枝箭,你千萬不要忘記你父親報仇的志向啊。 3. 故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shù)十伶人困之,而身死 國滅,為天下笑。

8、翻譯:因此,當他興盛時,全天下的豪杰,沒有誰能和他相爭;到他衰敗時,數(shù) 十個樂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國滅,被天下人恥笑。 七、課文簡析 (一)論證方法 1、例證法 本文屬于史論。寫史論一般都要使用例證法,以論帶史,以史證論。運用這 種方法,關鍵在于準確地選擇典型事例。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以莊宗得天下和失天 下的史實為論據(jù),但在具體選材上,卻以晉王三矢”這一不能確定為史實的傳說 作為事例,并加以詳述,體現(xiàn)了作者精于選材的匠心。文章并沒有寫莊宗如何 逸 豫”但通過 晉王三矢”這一典型的、生動的事例,充分地體現(xiàn)了莊宗的憂勞” 突出了人事”的作用,再輔之以評論莊宗盛衰時所涉及的點滴史實,就使人對于 莊宗的

9、由 盛”而 衰”由憂勞”到 逸豫”不言而明,達到了以材料論證觀點的目 的,起到了以古鑒今、舉一反三的作用。 2、對比論證法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盛衰之理,由于人事。這一論點本身就是一個既正反對立 又合而為一的命題。全文以 盛衰”二字貫穿始終,從 盛”衰”兩個方面,圍繞著 人事”進行層層深入的對比論述。本文的對比論證在總體上著眼于 盛”衰”與 憂 勞”逸豫”的因果關系,從中心論點到論據(jù),從論證過程到結論,不論是所用的 事例或史實,還是作者抒發(fā)的感慨和議論,都是對比性的。通過正反兩方面的鮮 明對比,既突出了中心論點,使說理深刻、透徹,也使文章一氣貫通,前后呼應, 脈絡清晰,結構嚴謹。 (二)語言特色

10、1、語言委婉,氣勢充沛 本文作為一篇總結歷史教訓,為在世及后世君主提供借鑒的史論,毫無生硬 的說教,而是娓娓道來,婉轉動人。即使是在慨嘆莊宗敗亡時,也只是寓惋惜之 意而無責難之詞,可謂意正言婉。全文從 嗚呼”起筆,到 豈獨伶人也哉”收尾, 一嘆再嘆,以嘆始終,于反復嘆詠之中顯現(xiàn)委婉的韻致。在議論的文字中,多用 反問句、疑問句,使說理委婉而令人深思;多用對稱語句,特別是在關鍵的地方, 采用語言凝練、對仗工整的格言式的駢句,造成鮮明的對比感和節(jié)奏感;適當運 用長句,調節(jié)語勢,有張有弛。疑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駢句與散句,長句與 短句,錯綜有致,讀起來抑揚頓挫,一唱三嘆,感情飽滿,氣勢充沛。清代文學

11、 家沈德潛認為伶官傳序:抑揚頓挫,得史記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 文字?!焙髞碜鍪氛摰娜送鶎W這種抑揚頓挫的筆法。 2、文筆酣暢,波瀾起伏 文章開篇突兀而起地提出論點,馬上落到立論根據(jù)上,再落入晉王三矢” 的敘事,又語勢猛然一升,發(fā)出對莊宗之 盛”贊嘆,而后語勢陡然一降,發(fā)出對 莊宗之 衰”的悲嘆,繼而步步緊逼,設疑問、引古語而得出 自然之理”然后再 次評論莊宗盛衰,語勢再升再降,在大起大落之中引出發(fā)人深省的教訓, 戛然而 止,將全文的語勢穩(wěn)穩(wěn)地落在結尾上。篇幅雖短小,卻寫得起伏跌宕。全文一氣 呵成,淋漓酣暢。 3、平易自然,簡約凝練 文中沒有佶屈聱牙的措辭,也不堆砌詞藻,用平實的語言生動地敘說事例, 深入地說明道理,語言平易近人,自然曉暢。 八、解題 1、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是轉折關系的反問句,強調人事的作 用,意思是盛衰之理,不僅在于天命,更在于人事。這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論點: 盛衰之理,由于人事。 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這句話,具有提挈全文的作用,即全文 都圍繞它進行論證: (1) 緊接著這句話點出莊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說明提出盛衰之理,雖 曰天命,豈非人事哉”這一認識的歷史根據(jù)。 (2) 第二段敘述莊宗和執(zhí)行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