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印刷媒介_第1頁
第二章印刷媒介_第2頁
第二章印刷媒介_第3頁
第二章印刷媒介_第4頁
第二章印刷媒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二章印刷媒介 第二章第二章 印刷媒介印刷媒介 第二章印刷媒介 本章主要教學(xué)內(nèi)容本章主要教學(xué)內(nèi)容 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印刷油墨印刷油墨 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承印材料承印材料 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制版感光材料制版感光材料 第二章印刷媒介 本章教學(xué)要求本章教學(xué)要求 l掌握油墨的定義、構(gòu)成要素、分類、印刷掌握油墨的定義、構(gòu)成要素、分類、印刷 適性等。適性等。 l了解紙張的構(gòu)成、紙張的制造、分類;掌了解紙張的構(gòu)成、紙張的制造、分類;掌 握紙張的規(guī)格及印刷適性。握紙張的規(guī)格及印刷適性。 l了解感光材料的構(gòu)成、分類;掌握感光材了解感光材料的構(gòu)成、分類;掌握感光材 料的感光原理。料的感光原理。 第二章印刷媒介 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2、印刷油墨印刷油墨 l油墨構(gòu)成要素 l油墨的種類 l油墨印刷適性 第二章印刷媒介 油油 墨墨 第二章印刷媒介 l定義定義:由色料、連接料、填充料和附加劑按照一 定的比例相混合,經(jīng)過反復(fù)研磨、軋制等工藝過 程后形成的復(fù)雜膠體。 l特性特性:具備流動性、顏色鮮艷、印刷性能良好、 干燥速度適當(dāng),并具有一定的耐溶劑性、耐化學(xué) 藥品性、耐光性、耐熱性、耐水性等特點。 第二章印刷媒介 一、油墨構(gòu)成要素一、油墨構(gòu)成要素 l顏料顏料 l油墨的主要成分,它是能反射特定波長光線的固 體粉末狀物質(zhì)。顏料不溶于水、油和其他介質(zhì), 并能均勻地分散在連接料中。油墨的顏色、著色 力以及耐酸、耐堿、耐水、耐光等性質(zhì),完全由 顏

3、料性質(zhì)決定。 第二章印刷媒介 l連接料連接料 l油墨中的流體組成部分,顏料顆粒均勻地分散在 連接料中成為漿狀膠體,印刷后在承印物表面干 燥并固定下來,形成墨膜,并使印刷品有一定光 澤。 l連接料對油墨的印刷適性,如流動性、黏度、干 燥性等起主要作用。 l兩個作用:顏料的載體、粘合劑。 第二章印刷媒介 l填充料填充料 l白色、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粉狀物質(zhì),是油 墨中的固體組成部分。 l作用:降低一些顏色的飽和度,減少顏色的用量, 降低油墨的成本。同時,調(diào)節(jié)油墨的性質(zhì),如流 動性、黏度等。 l氫氧化鋁、硫酸鋇、碳酸鎂、碳酸鈣等。 第二章印刷媒介 l附加劑附加劑 l作用:改善油墨的印刷適性。 l干

4、燥劑、調(diào)墨劑、沖淡劑、撤黏劑、提色劑等。 第二章印刷媒介 二、油墨種類二、油墨種類 l按印版類型分:按印版類型分: l凸版油墨、平版油墨、凹版油墨、孔版油墨、電 子靜電油墨。 l按被印刷的物體分:按被印刷的物體分: l印報油墨、書刊油墨、彩色包裝油墨、塑料油墨、 玻璃油墨、陶瓷油墨等。 第二章印刷媒介 l按印刷機性質(zhì)分按印刷機性質(zhì)分 l單張印刷機油墨、輪轉(zhuǎn)印刷機油墨、打樣機油墨。 l按干燥方式分類按干燥方式分類 l滲透干燥型、氧化結(jié)膜干燥型、揮發(fā)干燥型、紫 外線固化型、熱固型油墨、冷卻固化型等。 第二章印刷媒介 l按油墨用途分按油墨用途分 l磁性油墨:由細微粉末磁性材料與合成樹脂等混 合而成。

5、用于需自動化處理的印刷品上,如支票、 帳票的磁碼印刷、信用卡、IP卡等的磁卡印刷。 l芳香油墨:為提高宣傳效果,配合印刷圖案,使 用芳香油墨印制。 第二章印刷媒介 l金屬粉油墨:由金屬粉做成的油墨。一般分為金 油墨與銀油墨。常用于各式高級包裝盒的底色印 刷。 l珍珠光油墨:指在油墨中滲入具有珍珠光澤的粉 劑而調(diào)成的油墨。用于化妝品的包裝盒、香皂包 裝紙及文具禮品的禮盒包裝印刷。 第二章印刷媒介 l防偽油墨:指用于支票、股票等有價證券類或身 份證、護照的底紋印刷,以防止偽造或改變的油 墨。 l感溫油墨:有些發(fā)色劑對熱能會產(chǎn)生不同的色彩 變化,將它加入油墨中即可制成不同功能的感溫 油墨。 第二章印

6、刷媒介 l隱形油墨:有的油墨在干燥時透明看不見印跡, 當(dāng)印跡遇到水時,隱形印跡馬上顯現(xiàn)出來,這種 油墨稱為隱形油墨。另外一種隱形油墨,平時看 不出來,必須在特殊光源下才會顯現(xiàn)出來。 l刮刮油墨:不透明、低黏度的油墨,常用于彩券、 有獎廣告宣傳上。 第二章印刷媒介 l復(fù)寫紙油墨:A、B型油墨(透明油墨)。 l腐刻油墨:是具有腐蝕性的油墨,通常使用于玻 璃與水晶上的圖文蝕刻,使玻璃與水晶的表面經(jīng) 印刷后產(chǎn)生凹刻的圖文,常用于工藝品上的蝕刻。 第二章印刷媒介 l按油墨呈色法分類按油墨呈色法分類 l原色版油墨:指彩色印刷疊色專用的C C(青青)、MM (品紅品紅)、Y Y(黃黃)三原色油墨加上K(黑)

7、色版 組合的原色版油墨,這種油墨為透明油墨,適用 于各式彩色疊色印刷使用。 l專色油墨:指由印刷油墨制造廠所出品的810色 基本色油墨組成,在各印刷廠共同使用。 第二章印刷媒介 三、油墨印刷適性三、油墨印刷適性 l印刷適性:是指油墨與印刷條件相匹配以適合于 印刷作業(yè)的性能。 l黏度:是指油墨在自身內(nèi)部作用力的影響下所產(chǎn) 生的阻礙其分子運動的能力。黏度過大,會造成 傳墨不均勻,引起紙張的脫粉、拉毛或分層剝離 現(xiàn)象。黏度過小,流動性增大,容易產(chǎn)生油墨乳 化現(xiàn)象,造成印品粘臟。 第二章印刷媒介 l著色力:是指油墨的濃度,它是由印刷油墨中所 含顏料的多少和顏料的分散程度來決定的。 l遮蓋力:是指油墨的

8、透明度。決定產(chǎn)品的印刷色 序。 l干燥性:是表示油墨轉(zhuǎn)移到承印物表面后固著而 形成的油墨膜層的性能。 第二章印刷媒介 l觸變性:是指油墨在外力攪動下流動性增大,停 止攪動后流動性逐漸減小,恢復(fù)原狀的性能。 l屈服值:使液體開始流動前所需要的最小剪切應(yīng) 力。對于膠印、凹印,為重要檢測指標(biāo)。 l流動性:油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像液體一樣流 動的性能。 l墨絲長度:油墨被拉伸成絲狀而不斷裂的程度。 第二章印刷媒介 l膠印油墨特點:膠印油墨特點: l連接料要具有很好的抗水性能; l膠印油墨膜厚度較薄,因此油墨中顏料的比例要 高,顏料的著色力也要強。顏料必須為抗水性很 強的顏料。 l粘度要適中。過高,在墨

9、輥間的流動性不佳,影 響油墨正常傳遞;過低,會增加油墨的乳化值, 影響干燥及印刷質(zhì)量。 第二章印刷媒介 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承印材料承印材料 l印刷紙張 l塑料薄膜 l其他材料 第二章印刷媒介 第二章印刷媒介 一、印刷紙張一、印刷紙張 l紙張結(jié)構(gòu)紙張結(jié)構(gòu) l紙張制造紙張制造 l紙張的規(guī)格紙張的規(guī)格 l紙張評價指標(biāo)紙張評價指標(biāo) 第二章印刷媒介 1、紙張結(jié)構(gòu)、紙張結(jié)構(gòu) 纖維:動物纖維、植物纖維和人造纖維。 填料:是指一些基本不溶于水的白色礦物質(zhì)粉末, 如高嶺土、滑石粉、碳酸鈣、石膏粉、硫酸鋇等。 第二章印刷媒介 l作用:提高紙張表面的平整光滑程度及白度,減 少纖維間的縫隙,提高紙張的緊度、光澤度及對 油

10、墨吸收的均勻性,同時降低紙張的透明度。還 可節(jié)約纖維用量,降低成本,增加重量等。用量 一般為紙張重量的20%,用量過多,印刷時易產(chǎn) 生糊版現(xiàn)象。 第二章印刷媒介 膠料:膠料的作用是填塞纖維與纖維之間的空隙, 減少其毛細管作用,降低紙張的吸濕變形,改善 紙張的光澤、手感、強度等性能,并且不影響紙 張對油墨的吸收能力。用量約為紙重的0.259%, 用量過多會影響紙張吸墨能力和干燥速度。 第二章印刷媒介 色料:作用是校正和改變紙張的顏色。 l顏料:顏料:不溶于水,填充在紙張纖維的空隙中,容 易產(chǎn)生兩面顏色不一致的現(xiàn)象,還會影響紙張的 強度,具有較強的防光照和防化學(xué)藥品性。 l染料:染料:可溶于水,吸

11、附在纖維上,具有染色均勻 的特點,但防光照和防化學(xué)藥品性不如顏料。 第二章印刷媒介 2 2、紙張制造、紙張制造 制漿:利用化學(xué)方法或機械方法或兩者結(jié)合的方 法,使植物纖維離解成本色漿或漂白漿的生產(chǎn)過 程。包括備料、離解、篩選、漂白等工序。 l備料:將收集來的造紙原料進行初步加工。 l離解:包括機械制漿、化學(xué)制漿、機械化學(xué)制漿 三種方法。 第二章印刷媒介 l漂白:經(jīng)過化學(xué)蒸煮或機械磨解方法制得的制漿, 叫本色漿,本色漿都有一定的顏色,深的呈暗褐 色,淺的呈灰白色。漿料中的木質(zhì)素是制漿呈色 的主要原因。 l兩類漂白方法:一類氧化性漂白劑,氯氣和次氯 酸鹽。另一類還原性漂白劑。過氧化氫、過氧化 鈉等

12、。 第二章印刷媒介 打漿調(diào)料 l打漿:就是利用機械方法處理水中的纖維,使其 具有滿足造紙機生產(chǎn)要求的特性,使生產(chǎn)的紙張 能達到預(yù)期的質(zhì)量指標(biāo)。 l調(diào)料:根據(jù)紙張不同用途要求,向打漿完畢的漿 料中加入各種輔料,如膠料、填料和色料等,以 制成適合造紙機抄造紙頁的紙料。 第二章印刷媒介 抄紙:是將紙漿中的水分排除,制成連續(xù)的成型 紙張的過程。 壓光涂布整飾處理 紙頁的涂布加工:是在由纖維形成的凹凸不平和 有較大孔隙的普通紙表面上,覆蓋上一層細微粒 子組成的對油墨吸收性良好的涂料,以便得到具 有良好的均勻性和平滑度的紙面。 第二章印刷媒介 l印刷涂料紙的生產(chǎn): 原 紙 的 選 擇 涂 料 準(zhǔn) 備 分

13、切 或 復(fù) 卷 涂 布 機 涂 布 干 燥 壓 光 或 表 面 整 理 第二章印刷媒介 蔡倫像蔡倫像 蔡倫紙蔡倫紙 第二章印刷媒介 漢代造紙工藝流程圖漢代造紙工藝流程圖 第二章印刷媒介 東巴人造紙工藝流程東巴人造紙工藝流程 第二章印刷媒介 造紙工藝流程圖郵票造紙工藝流程圖郵票 第二章印刷媒介 第二章印刷媒介 第二章印刷媒介 現(xiàn)代造紙工藝流程現(xiàn)代造紙工藝流程 第二章印刷媒介 造紙工藝流程圖造紙工藝流程圖 第二章印刷媒介 楊木碎片楊木碎片 造紙毛毯造紙毛毯 第二章印刷媒介 抄抄 紙紙 第二章印刷媒介 3 3、紙張的規(guī)格(包括類型、尺寸、重量)、紙張的規(guī)格(包括類型、尺寸、重量) l類型:平板紙和卷

14、筒紙 l尺寸:A、B、C l卷筒紙尺寸(mm):1575,1562,1092, 880,850,787。 l平板紙:10001400,9001280, 8001230,7871092。 l偏差均為3mm 第二章印刷媒介 平板紙平板紙 第二章印刷媒介 卷筒紙卷筒紙 第二章印刷媒介 l重量 l定量:又稱克重,是每平方米紙張的規(guī)定重量, 用克/平方米表示,最低25g/m2,最高達到 250g/m2,凡超過250g/m2以上的稱為紙板。 l令重:表示每令紙張的總重量(1令紙為500張全 張紙),根據(jù)紙張面積和定量計算,單位千克。 l令重=一張全張紙的面積(m2)500 定量 (g/m2)/1000 第

15、二章印刷媒介 4 4、紙張評價指標(biāo)、紙張評價指標(biāo) 物理性能:表述紙張在尺寸和重量方面的性能 。 l厚度:指紙張在一定的壓力下上下表面之間的垂直 距離,以微米為單位表示。 l密度與松厚度 :密度指的是紙張單位體積的重量, 以g/cm3為單位表示,一般是由定量和厚度計算 而得。松厚度則是密度的倒數(shù)。 第二章印刷媒介 光學(xué)性能:光學(xué)性能是人類肉眼可以識別的紙張 特性,它包括光線在紙張表面的反射程度及穿透 紙張的能力等特性。 l亮度與白度 :亮度描述的是紙張對光的反射能力。 CIE 白度值是指含熒光增白劑或不含熒光增白劑 的白紙在日光(C/2或D65/10)照射下所 呈現(xiàn)的視覺效果。 第二章印刷媒介

16、l不透明度:紙張透射光或吸收光的能力 。 l光澤度:光澤度是指當(dāng)光線以75角入射紙張時, 在紙張表面同樣以75度角所反射的光線的量。 第二章印刷媒介 表面性能:表述了紙張表面的性能及強度。 l粗糙度(平滑度):紙張的粗糙度或平滑度是指 在一定的測試條件下,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紙張與某 個特定平面之間的空氣流通量,以ml/min為單 位表示。 l表面強度:表面強度表述的是紙張表面抗拉毛的 能力,指的是紙張表面纖維與填料之間相互結(jié)合 的緊密程度。 第二章印刷媒介 強度性能: l抗張強度:抗張強度是指單位寬度的紙張在斷裂 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張力,由纖維強度、纖維長度 以及其交織程度等要素所共同決定。 l撕裂

17、度:指單張紙在預(yù)先有切口的情況下,沿著 切口將紙張撕開到一定程度所需要的力。 第二章印刷媒介 l內(nèi)結(jié)合強度:指將單位面積的紙張從內(nèi)部快速分 層所需要的能量。 l挺度:物體的彈性指標(biāo),即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 發(fā)生形變時所具有的抵抗能力。 第二章印刷媒介 適印性能: l印刷適性:紙張在印刷時能夠按預(yù)期設(shè)定的目標(biāo) 正確而無瑕疵地復(fù)制圖像的能力,被稱為印刷適 性。 l著墨性能:紙張從印刷油墨中吸收溶劑(油)的 能力。 第二章印刷媒介 l紙張的油墨吸收性: 表面被印刷油墨潤濕的能力 表面吸收一定油墨組分的能力 表面固定和保留均勻墨膜的能力 l紙張吸收油墨分兩個階段: 印刷機壓印瞬間,依靠壓力將油墨壓入到大

18、孔隙 內(nèi)。 依靠紙張的毛細管作用力吸收油墨。 第二章印刷媒介 l起泡:是在熱固輪轉(zhuǎn)印刷中,紙張中的水分因紙 張表面被油墨部分或全部覆蓋而無法及時從紙中 散發(fā)出來而導(dǎo)致的。 其他性能 l含水量:指紙張中所含有的水分占總量的百分比。 第二章印刷媒介 二、塑料薄膜二、塑料薄膜 l塑料薄膜是由以合成樹脂為基本成分的高分子有 機化合物制成的。 l塑料印刷材料主要是透明、無毒、無味的塑料薄 膜。 第二章印刷媒介 l應(yīng)用食品包裝(糕點、糖果、奶粉、茶葉、調(diào)味 品、冷凍食品等)、纖維制品包裝(服裝、針棉 織品、化纖制品等)、日化用品包裝(洗衣粉、 洗滌劑、化妝用品)、藥品包裝(片劑、粉劑) 等領(lǐng)域。 第二章印

19、刷媒介 1、聚乙烯:簡稱PE,是乙烯進行加聚而成的高分 子有機化合物。包裝袋用量最大的一種材料。公 認接觸食品的最佳材料。無毒、無味、無臭。有 三種類型: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 2、聚丙烯:簡稱PP,是塑料薄膜印刷工業(yè)中用量 僅次于聚乙烯的基材。 第二章印刷媒介 3、聚氯乙烯:簡稱PVC。一般聚氯乙烯具有增塑 劑特有的臭味并且其單體(VCM)含有致病物質(zhì), 所以不用于食品包裝。聚氯乙烯容過改性也可制 成無毒制品。目前用于食品包裝的是改性無毒 PVC薄片壓制成的塑料盒。 第二章印刷媒介 4、玻璃紙:簡稱PT,是再生纖維薄膜,也稱水化 纖維素薄膜,是一種非熱塑性薄膜。玻璃紙常用 于各種食品包裝,

20、如點心、面條、干燥處理的食 品、咸菜、肉食品等。 第二章印刷媒介 5、鋁箔:是將鋁材壓展成厚度為720m的箔片 制成,性能優(yōu)良。國外采用蒸鍍鋁膜新技術(shù),即 將鋁材加熱稱為蒸汽狀態(tài)附著在各種薄膜上,形 成蒸鍍鋁薄膜,作為鋁箔代用材料, 厚度僅為 0.030.05m;作為復(fù)合薄膜使用,具有良好 的防潮性、阻氣性、防紫外線照射等。 第二章印刷媒介 三、其他材料三、其他材料 l金屬材料:主要采用平版膠印或凹版膠印印刷。 表面亮麗、光澤度好。 l陶瓷及玻璃:在陶瓷或玻璃器皿上印刷常用貼花 印刷、移印、絲網(wǎng)印刷等方式。 第二章印刷媒介 l木材:印刷木材多是膠合板。膠合板是在木材的 表面形成填料層與底涂層,

21、多用凹版膠印的方法 印刷木紋或圖案。 l紡織材料:也稱印染,常用絲網(wǎng)印刷、凹印、靜 電印刷等。 第二章印刷媒介 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感光材料及感光原理感光材料及感光原理 感光材料感光材料 感光原理感光原理 第二章印刷媒介 一、感光材料一、感光材料 l感光材料:感光材料:是指凡見光能發(fā)生變化,并經(jīng)過曝 光和一定的化學(xué)、物理等加工處理后,能得到固 定影像的材料的統(tǒng)稱。 銀鹽感光材料:以鹵化銀為感光物質(zhì)。 非銀鹽感光材料:其他材質(zhì)為感光物質(zhì)。 第二章印刷媒介 感光材料的結(jié)構(gòu):感光材料的結(jié)構(gòu): 保護層:防止乳劑層被刮傷或受污染保護層:防止乳劑層被刮傷或受污染 乳劑層:鹵化銀乳劑層:鹵化銀+明膠明膠+添加劑添

22、加劑 見光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見光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 片基:支持體片基:支持體 以紙基為支持體稱照相紙以紙基為支持體稱照相紙 以滌綸片為支持體稱感光膠片以滌綸片為支持體稱感光膠片 防光暈層:吸光物質(zhì)防光暈層:吸光物質(zhì)+黏合劑黏合劑 吸收穿過感光層照射在片基上的光線,吸收穿過感光層照射在片基上的光線, 防止因銀鹽顆粒閃射和片基防止因銀鹽顆粒閃射和片基 反射形成的光暈,即不該暴反射形成的光暈,即不該暴 光部位的微量曝光光部位的微量曝光 底涂層:底涂層: 中間層、黏合劑中間層、黏合劑 第二章印刷媒介 l感光材料的分類:感光材料的分類: 按感色性分按感色性分 感色性:感光材料對不同光波長的敏感程度。 A.A.色盲片:色盲片:只感受白光中的藍紫光,對其它色光不感 受, 用黃光作安全光。 B.B.正色片:正色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