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并非傳說_第1頁
大禹治水并非傳說_第2頁
大禹治水并非傳說_第3頁
大禹治水并非傳說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禹治水并非傳說一件記述大禹治水故事約 2900年前鑄有98字長篇銘文的西周 公盨, 近日入藏保利藝術博物館并對外展出。其上銘文記述了大禹治水與為政以德等內容,文辭體例前所未見,被 學者們稱譽為金文之最*。它是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關于大禹及德治的文獻記錄,將極大推動中 國古史研究,堪稱近年來重大文物考古新發(fā)現(xiàn)。這件公盨,是2002年春保利藝術博物館專家在海外文物市場上偶然 發(fā)現(xiàn)的。當時蓋已失,只存器身,且大半為土銹所掩,顯露出的部分銘文文辭 古奧,難以釋讀,甚至給人以無頭無尾之感。其內在價值不為人知,正輾轉各處,待價而售。雖然不識其廬山真面目,但對于上近百字的青銅銘文,保利藝術博物 館的專家預感

2、到這其中可能蘊藏著大文章。在征得貨主同意、未付款的情況下,保利藝術博物館將帶回北京邀請 專家予以審鑒。經(jīng)過清理保護,著名青銅器學者和古文字學家李學勤、馬承源、陳佩 芬、裘錫圭、朱鳳瀚、李零等先后對其進行了仔細而周祥的鑒定和研究。專家們認為,這件是西周中期國的某一代國君公所作的青銅禮器。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組長兼首席科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 所原所長李學勤教授認為,這個國即遂國,是中國古史傳說中作為三皇五 帝之一的舜的后人建立的國家。據(jù)史書記載,遂國世代恪守舜的明德,也因其德行美好,周武王將其 長女太姬下嫁給遂國的胡公滿,并封之于陳,建立了陳國。上所鑄 98 字長篇銘文,字體優(yōu)美,行款疏朗

3、字數(shù)不算很多,但字字 珠璣,幾無廢言。銘文幵篇即言天命禹敷土, 隨墮山,浚川,記述大禹采用削平一些山崗堵塞洪水和疏導河流的方法,治平了水患,并劃定九州,還根據(jù)各地 土地條件的不同規(guī)定各自的貢賦。在洪水消退后,那些躲避洪水而逃到丘陵山崗之上的民眾下山,重新定居平原之上。由于有功于民眾,大禹得以成為民眾之王、民眾之父母。隨后,銘文又以大段文字闡述德與德政,并教誨民眾以德行事。古人云長銘銅器一件,足抵尚書一篇。說的是發(fā)現(xiàn)一篇長篇青銅銘文,就如同發(fā)現(xiàn)一篇相當于尚書這樣 重要的古代文獻。這件器物的銘文不僅字數(shù)長,而且與以往所發(fā)現(xiàn)的紀名、紀事類的青 銅銘文截然不同,堪稱一篇政論性質的散文,其體例、格式前所

4、未見,別 具一格,內容更是極為重要。公盨銘文中所記述的禹, 是中華民族家喻戶曉、 千古傳唱的歷史人物, 被尊為夏、商、周三代圣王之首。他還是夏王朝的奠基人,沒有大禹,便沒有夏,更沒有華夏。 但就是這樣一位在中國歷史上功名顯赫、至為關鍵的人物,是否真有 其人,夏王朝是否確實存在,長期以來一直是廣受爭議的課題。20 世紀上半葉著名的古史辨運動,就是圍繞這一問題展開的。 時至今日,仍然有不少人并不承認大禹及夏代的存在。 個別外國學者甚至還進而懷疑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真實性與可靠性。 公盨銘的發(fā)現(xiàn),將有關大禹治水的文獻記載一下子提早了六七百年, 是目前所知時代最早也最為詳實的關于大禹的可靠的文字記錄,充

5、分表明 早在 2900 年前人們就在廣泛傳頌著大禹的功績。夏為三代之首的觀念,早在西周時期就已經(jīng)深入人心。 德是中國傳統(tǒng)倫理中一項極為重要的內容。德治的思想貫穿了整個封建中國。公盨銘中前后 6 處出現(xiàn)德,而且內涵頗為寬泛要求民眾既要注重自身 的修身養(yǎng)性,做人要齊明中正,還要孝順父母、兄弟友善、婚姻和諧,注 重對祖先和神靈的祭祀。君王及官吏要有德于民,顧念天下黎民百姓,只有這樣,百姓才能好 其德,君王統(tǒng)治才能長治久安,天下才能安定。這不僅是周人尚德的實證,還表明 2900 年前中國關于德的思想已相 當豐富、系統(tǒng),德治觀念已經(jīng)形成,而且讓人們了解到中國德治思想的淵 源孔子提出的為政以德的主張,其實只是對周人思想的總結與概括。通過專家解讀, 我們還了解到, 2900 年前我們祖先所講述的德的最核 心內容,就是有德于民,即為百姓做實事此外,公盨銘的文辭與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