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整理像片調繪和紙圖調繪匯編(20210129081031)_第1頁
2019-2020年整理像片調繪和紙圖調繪匯編(20210129081031)_第2頁
2019-2020年整理像片調繪和紙圖調繪匯編(20210129081031)_第3頁
2019-2020年整理像片調繪和紙圖調繪匯編(20210129081031)_第4頁
2019-2020年整理像片調繪和紙圖調繪匯編(2021012908103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像片調繪和紙圖調繪 1、概述: 外業(yè)調繪是內業(yè)編輯及制作最終地形圖的主要依據,也是外業(yè) 所有工序中技術含量最高、最復雜的一個工序,每位同志都要認真 對待該項工作,學會各種作業(yè)方法。 外業(yè)調繪主要分為: 像片調繪和紙圖調繪兩種辦法。 一般情況下, 像片調繪主要用于中小比例尺的地形調繪,比例尺最大也不超過 1: 2000。對于大比例尺測圖,如 1:500、1:1000 依像片調繪則很難達 到精度要求, 故而都采用紙圖調繪的方法。 有時候 1:2000 也用制圖 調繪。 2、像片調繪 2.1 像片調繪必須調繪準確,描述清楚,圖式符號運用恰當,各種注記 準確無誤。 2.1.2 調繪時一般采用放大片調繪

2、, 放大倍數視地物復雜程度而定, 但一 般都不小于成圖比例尺的 1.5 倍。 2.1.3 調繪像片通常采用的是隔號像片, 有時為了避開復雜地形, 也可以 出現連號調繪片。調繪面積界線,若為全野外布點則是像控點的連 線,非全野外布點時,則是像片重疊部分的中線。如果偏離,也不 應大于調繪片上的1 cm。界線也不應分割重要工業(yè)設施和密集居民 地,也不宜順沿線狀地物和壓蓋點狀地物。界線統一規(guī)定是右、下 為直線,左、上為曲線,調繪面積不得出現漏洞。當遇到自由圖邊 時,調繪應調出范圍線0.6 cm。 2.1.4 調繪片上整飾地物時,顏色一般規(guī)定如下: 黑色:正規(guī)表示的各種地物,獨立地物;房屋及其附屬設施:

3、輪廓 線、結構、層數;大車路、鄉(xiāng)村路、小路、橋梁、道路附屬 設施、內部道路、境界、人工地貌、植被符號、管線、直線 上的電桿符號,地理名稱等。 紅色:以簡化符號表示的鐵路、公路、地類界;電力線、通信線、 拐點、叉點符號;各類植被、土質的文字注記、補調的地物、 符號“X”、變壓器放電符號、房屋附屬設施的寬度數據等。 綠色:水涯線、溝渠及寬度注記、流向、干溝、水井、泉、輸水管、 水準點及房屋數字等。 棕色:沖溝、陡崖等自然地貌和沙地、沙礫地、露巖地、石塊地等 土質符號及山脈注記等。 蘭色:調繪范圍線,接邊符號,圍墻等。 2.1.5 像片調繪可以采用先野外判讀調查, 后室內清繪。 也可采用先室內 判讀

4、清繪,后野外檢核和調查,再室內修改和補充清繪的方法。對 于像片上特別明顯且依比例尺的地物,可只作性質、數量調繪,不 用整飾外輪廓,位置、形狀以內業(yè)采集為準。 2.1.6原則上外業(yè)調繪要對像片上的所有要素定性, 對新增地物和隱蔽地 物定性定位。凡是已拆除或實地不存在的地物(地貌) ,臨時堆建 物或者影像似是而非,成圖又不必表示的東西要逐個打“X”;整 片拆除的可以不必逐個打“X” ,以地類界圈出范圍,內用紅色注 記說明:“內部原地物已全部拆除” ,內業(yè)不必采集。正在施工的區(qū) 域注“施工區(qū)” ,施工區(qū)內有固定建筑的要定性定位補調,建筑中 房屋注“建”。 2.1.7 不允許調繪的軍事機關、監(jiān)獄等,

5、不注記部隊番號或單位名稱,只 注記“軍事管理區(qū)”或“禁區(qū)”等字樣。禁區(qū)內的地物只要表示合 理就行。 2.1.8 測區(qū)內無坐標的已知水準點,根據點之記定位判刺標注在調繪片 上,注明點號和高程, 有坐標的已知點由內業(yè)展繪按相應符號表示。 2.2 居民地 2.2.1 房屋表示均以墻基為準,故而在野外要對房屋進行房檐改正。原 則是大于圖上0.2伽的房檐均要在像片上相應位置標注其實量寬度 (cm),字頭方向垂直于房屋邊線,并按光線法則來注記。 2.2.2 1:500、1:1000比例尺地形圖,房屋應逐個調繪表示,一般不 綜合,逐個注明建筑材料和層數,臨時性建筑物可舍去。簡單房屋 要從左下至右上角繪斜線,

6、建筑中房屋注“建”或“ J”,棚房注“P”, 破壞房屋注“ H”等。 1:2000 地形圖,房屋一般只注記層數,不注記建筑材料,并可 適當綜合取舍,凹凸部分圖上小于 0.4伽,簡單房屋小于0.6伽時, 可用直線連接。寬度在1m以下的次要巷道可不表示。 2.2.3 四周被房屋包圍的天井和空地,圖上面積小于6mm2 時可以進行 綜合,大于時外業(yè)注“ K ”定性(空地)。結構復雜的復合式房屋, 外業(yè)要繪外輪廓線和不同層次的分割線,不能只注層數,否則內業(yè) 可能會分不清分隔線在哪里。 2.2.4 臨時性房屋(如工棚) ,居民地院內房前屋后私人打建的不正規(guī) 房屋以及小于6川的小房,如廚房、煤房、牲口棚和家

7、用小廁所等 可不表示。 2.2.5 公共廁所、變電室、水泵房、絞車房等只注定性符號(或文字) 不注層數。 2.2.6 房屋的附屬設施如陽臺、挑廊等,按圖式規(guī)定調繪表示。 2.3 獨立地物 2.3.1 獨立地物能依比例表示的應清繪外輪廓,并填繪符號;不能依比 例表示的,準確表示其定位點或定位線。 2.3.2 地下建筑物一般不表示, 但地下出入口和天窗、 通氣孔等要表示。 2.3.3 對于圖式上無對應符號的特殊地物,清繪其外圍幾何形狀,在范 圍內文字注記專用名稱。 2.4 道路及附屬設施 2.4.1 道路一定要調準位置,等級分明,線段曲直和交叉位置的形狀要 和實地一致,附屬設施如涵洞、路堤、路塹等

8、要表示清楚,關系明 確,注記要齊全。 2.4.2 道路通過居民地不宜中斷, 應按真實位置繪出。 公路進入城區(qū)后, 公路符號以街道線代替。城區(qū)街道較窄時,以兩邊房屋邊線表示成 自然街區(qū)線,城區(qū)內固定性的安全島、人行道、綠化帶和街心花園 等要表示。 2.4.3 鐵路、道路等均要調注相應名稱。 2.4.4雙線道路如果邊線不清時, 須實地量取路寬, 并量距定出至少一條 路邊線,注記到相應位置。 2.5 管線和垣柵 2.5.1 永久性的電力線、通訊線均要表示。電桿、鐵塔、變壓器等均應按 實際位置清繪在像片上。同一桿上有各種線路時,表示其中主要的 線路,如同時有高壓線和低壓線時,只表示高壓線。實地要會區(qū)分

9、 高壓、低壓、通訊線等管線性質。變電站內的電桿、支架一般不表 示,只繪放電符號即可,有名稱的要注記名稱。 2.5.2地面上及架空管線一般均要表示, 并注記輸送物質。 地下管線不表 示,但其入口、檢修井、污水篦子等一般要表示,按圖式上相應符 號表示。檢修井要學會辨認性質,如下水井蓋上有“雨水、排污” 等字樣,上水井蓋上有“自來水公司” 等字樣。其它如電信檢修井、 電力檢修井、煤氣檢修井等均有相應文字標識或者對應的花紋圖 案。 2.5.3 圍墻在 1:500、1:1000圖上用依比例符號表示,若在圖上寬度小 于0.5 mm時,用0.5 mm的圍墻表示。1: 2000圖上圍墻一般都是用不 依比例尺符

10、號表示?;h笆、鐵絲網、柵欄等均用相應的符號表示。 臨時性的或次要的不正規(guī)的可不表示。街道中間或兩旁的隔離欄桿 一般不用表示。如果甲方要求表示則需表示。 2.6 水系及附屬設施 2.6.1 河流、湖泊、水庫的水涯線,一般繪在攝影時的水涯線,若攝影 時間為枯水期,可在野外實地調繪出一個常水位點,刺在像片上, 再由內業(yè)采集水涯線。有名稱的要調注名稱。 池塘的水涯線一般也是以攝影時的水涯線為準,當水涯線與坎 邊線在圖上的距離小于1 mm時,水涯線繪在岸邊線位置上,否則分 開分別清繪。按用途注記“塘” 、“魚”等。 水渠、貯水池等以坎沿為準清繪。 海岸線一般按攝影時的影像表示。 262 溝渠寬度在圖上大

11、于11: 2000地形圖上大于0.5 mm)時用 雙線依比例表示,小于1 m( 1 : 2000地形圖上小于0.5 mm)時用 單線表示。 河流圖上寬度大于0.5 m的用雙線依比例表示,小于 0.5 m的用 單線表示。 2.6.3 陡崖是指崖坡比較陡峭, 坡度在 70以上的地段, 陡崖需區(qū)分石 質與土質,陡崖下緣與水涯線間河灘寬度大于圖上 2 m時,應調注 土質、植被等。 2.6.4 道路兩旁一般都有排水溝,外業(yè)調繪時要查詢清楚,確實不起灌 溉作用的此類溝渠按干溝表示。 2.7 植被 2.7.1 對于大面積的成片分布的植被,調繪時用紅色清繪地類界。里面 用紅色文字作簡要說明,也可用符號表示。整

12、張相片上如果只有一 種植被(土質),可以在片邊加注統一說明。 2.7.2 地類界與地面上有實物的線狀符號(如道路、水渠、陡坎等)重 合,或者平行且間隔小于2伽時,地類界可省略不繪。當與境界、 管線符號重合時,地類界符號移位 0.2伽繪出。 2.7.3 樹林、竹林、灌木等外業(yè)調繪時需量注平均高度,以供內業(yè)采集 等高線。 2.8 地貌和土質 2.8.1 不能用等高線反映的天然或人工地貌元素,如陡坎、斜坡、崩崖 等應按圖式規(guī)定調繪在像片上。 2.8.2 各種天然形成和人工修筑的坡、 坎等,坡度在 70以上時表示為 陡坎,70以下時表示為斜坡。斜坡在圖上投影寬度小于2 mm時表 示為陡坎,當陡坎在圖面

13、上投影寬度大于 2m時可測繪范圍線,上 緣用陡坎符號表示,寬度依比例表示。1:2000 比例尺地形圖上梯 田坎過密時可適當取舍(一般情況下以8 m為界)。 2.8.3 地裂縫按實地情況按圖式分別用不依比例尺和依比例尺符號表 示,并適當量注裂縫深度。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地裂縫還應適當量注 裂縫寬度。 2.8.4 矸石堆、礦渣堆、垃圾堆、亂掘地、沙礫地、露巖地、崩塌殘蝕 地貌等均要一一調注 2.9 境界 縣(區(qū))以上境界要實地調繪,鄉(xiāng)(鎮(zhèn))界、國營農場界則按 用圖需要調繪。兩級以上境界重合時,只繪高級境界線,各級名稱 要同時調注。 2.10 地理名稱調注 2.10.1 地理名稱是地形圖上的主要內容之一

14、, 是讀識地形圖的直接依據, 應準確調注居民地、 市鎮(zhèn)街巷、工礦企業(yè)、機關學校、 醫(yī)院、農(林) 場、大型文化體育建筑、名勝古跡以及山嶺、溝谷、河流、湖泊、 海港等名稱。 2.10.2 居民地應調注當地常用的自然名稱,較大的居民地,應根據實 地情況調注總名(行政村名)和分名(自然村名) 。并以不同的字 體注在調繪片上。水系、山名等只調注遠近知名的統一固定名稱。 2.11 調繪像片接邊 每張調繪片整飾完畢后一定要和相鄰調繪片接好邊,不能出現 任何不接邊現象,并在調繪片四周注明接邊片號(或自由圖邊) 。 2.12 檢查 調繪片整飾完畢并接好邊后,交給檢查員統一檢查,檢查員則 按圖式規(guī)范及設計書要求

15、仔細檢查每張調繪片,主要檢查地圖要素 綜合取舍的合理性, 主要地物、地貌有無丟漏, 符號運用是否合理, 像片整飾清晰程度,名稱注記有無丟漏,像片之間測區(qū)四周接邊情 況等。要做詳細的檢查記錄,對出現的每個問題返還作業(yè)員一一修 改。修該完畢確認沒問題后方可把調繪片提交下工序(內業(yè)采集、 編輯)作業(yè),檢查記錄提交質檢科整理。 2.13調繪片接合圖 當測區(qū)調繪完畢提交下工序前,必須制作調繪片接合圖,注明 調繪片的分布及接邊情況,以便下工序作業(yè)時方便查找。 3、紙圖調繪 像片調繪僅適合于中小比例尺的測圖。目前大比例尺測圖基本 上都是采用紙圖調繪,咱的也俗稱為二外。紙圖調繪即就是先內業(yè) 按模型全要素采集,

16、再野外調繪的方法。 3.1 調繪主要內容 3.1.1 對圖上所有地物定性調繪,對已拆除或實地不存在的地物(地貌) 逐個打“X”。圖上不能出現既沒打“X”又沒定性的線條。 3.1.2 對攝影死角,影像不清及陰影下的地物進行定位、定性調繪。 3.1.3 補測、修測內業(yè)數據采集中漏采、采錯、變形的地物。 3.1.4 逐個調繪建筑物結構性質、房屋層次、量注房檐。 3.1.5 調繪房屋附屬設施,如陽臺、檐廊、挑廊、廊房、柱廊、門廊等。 3.1.6 補測必要的新增地物。 3.1.7 調注地理名稱:如單位、道路、街道、河流、湖泊、水庫、鐵路、 橋梁、山脈及其它專有名稱。大比例尺測圖中視需要情況調注二級 單位

17、名稱,如大禮堂、車間、倉庫等。 3.1.8 對采集圖上的道路等級定性、定位、量注寬度。 3.1.9 對電力線、通訊線、各種檢修井、污水篦子、隱蔽地物等按規(guī)定進 行定位、定性,遺漏的要補調。 3.1.10調繪各類土質、植被。 3.1.11補調各類獨立地物。 3.1.12在0.5m等高距區(qū)域根據設計書規(guī)定,用水準儀或全站儀測定高程 注記點,并注在圖上相應位置。 特別是在一些特征點上應測注高程。 3.2 調繪方法 外業(yè)調繪時使用兩套原始采集數據回放圖紙。一套供野外調繪 使用,另一套作為整飾用圖。依照圖紙,在野外進行全野外調繪, 修補測各類地物,然后在電腦上對原始數據進行編輯。對于零星新 增、變化、遺

18、漏地物用皮尺進行堪丈補繪,對于大范圍新增地物則 用儀器野外實測其輪廓坐標,結合勘丈尺寸定位或用平板補測。同 時在地物密集地區(qū)可采用水準儀直接在圖上測量高程注記點。在地 物稀少, 不易判定準確位置的地方用全站儀測定帶平面坐標的高程 注記點,展點標注即可(地物密集處也可用此法) 。 3.3 外業(yè)調繪作業(yè)的技術規(guī)定 3.3.1 一般規(guī)定 3.3.1.1 整飾圖使用顏色規(guī)定 一般統一用綠、蘭、紅三種顏色,具體規(guī)定如下: 綠色:房檐注記、水系線、流向線、水系名稱注記、行樹樹圈等。 蘭色:房屋層數、建筑結構、除水系外的所有名稱注記、地物的長 度尺寸、定位距離及其定位時所繪的輔助指示線、直線上的 電桿符號。

19、 紅色:所有修改地物的線條,補調地物的圖形,各類植被符號,土 質性質簡注,各類性質說明注記,地類界,電線拐點及交叉 點,變壓器等符號,房體與附屬設施的分隔線,廊寬尺寸, 陽臺寬尺寸,各種附屬設施的簡化定性符號(或字母) ,所 有的打“X”符號,各種獨立地物的定性符號,簡單房屋斜 線,除以上規(guī)定使用綠色和蘭色以外的其它所有整飾。 3.3.1.2整飾圖用圓珠筆、 鋼筆、小筆尖均可, 但要表示清楚, 表示合理, 要讓編輯人員能看懂。 3.3.1.3 房檐、陽臺、挑廊、廊房、檐廊等寬度尺寸為方便注記,一般以 分米為單位,其它尺寸均以米為單位。 3.3.1.4 不允許進入的軍事管理區(qū)或其它禁區(qū),說明“禁

20、測區(qū)”或“軍事 管理區(qū)”,里面不必注記部隊番號等名稱,內部地物只要圖面表 示合理即可。 3.3.2 具體內容和要求 3.3.2.1 測量控制點 有平面坐標的控制點由內業(yè)按等級展繪, 無平面坐標的水準 點等由外業(yè)調繪人員按解析法測定坐標補繪或者按勘丈法補繪 在圖上。 3.3.2.2 居民地 3.3.2.2.1 房屋以外圍墻角輪廓為準,二外調繪時必須量注房檐改正數, 結構層次、建筑材料、主房和附屬房屋、附屬建筑物都應仔細分 割表示。房屋分類按圖式規(guī)定分為普通房屋、簡單房屋、建筑中 房屋、棚房、破壞房屋等五種。 33222各類建筑物的支柱門墩,圖上小于等于 1 mmX 1伽的按記號性 表示,大于1

21、mmX 1伽的依比例尺表示。記號性支柱門墩等以中 心定位。 3.3.2.2.3房檐改正 量取房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實量法、滴水線法、垂線投影 法、量取房子長寬反算法、間接量取法,如從房內量距加墻厚、 量取夾巷寬、量取垂直距離等方法反求房檐,房檐量注精度在圖 上小于 0.1 mmo 一般情況下房檐用綠色標注,以分米為單位。注記在被改房 邊線的內側,其它長度、間距尺寸用蘭色注在房邊線外側,所有 字頭方向應垂直于房邊線或指示線,并按光線法則注記。 房檐一般應逐邊注記,對于零房檐也應標注(防止丟漏)。如果 各邊房檐相同,可用房檐加括號的方法簡單注記在房子中間(如 (5)。 毗連房屋調注房檐時,一般

22、不能使用括號簡注的方法,以免因交 待不清而造成誤會。房檐應分別注記,并在旁邊加注房子是否分 開,分開多少等。或者量注相鄰房子的長度或寬度等。如果房子 不分開,則只標注高層房檐,低層不用標注,高層改檐后,低層 房邊線靠上即可。 毗連房屋改正房檐時,還應注意相鄰兩房檐與墻之間關系, 不能由于改檐后引起新的矛盾,如房邊線本來是齊的,而因房檐 改正不同而引起錯位等。這種情況下只標注房檐易量的一邊,另 一邊線不用標注,但應在外側文字注記房邊線齊還是不齊,不齊 時則應注記兩房邊線的錯開距離。 形狀復雜房屋房檐的調繪 a可采用標注部分房檐與括號簡注相結合的注記方法,對于房檐 寬度有三種以上尺寸的房檐則要慎用

23、,盡量逐邊注記。 b、在同一幅圖中,如果有幾幢房屋的結構、形狀、層數完全一樣, 可以只調注其中一幅房屋的房檐、結構形狀及相關尺寸,在其 中注記大寫字母(如M),其余各幢可不再調繪只要在內部注 記“同M”字樣即可。 c、斜房檐和既有女兒墻又有房檐的房屋一定要實量房屋邊長反 求房檐。 F面是一些例子: T L 0 2 1 1 - K 2 1 2 圖利用圍墻或零房檐的房屋外框線作為參考線圖給出一個正確房檐尺寸,然后拉齊 圖圖圖 1 1 X 1 1 (0) 圖延長線改正房檐 12.58 圖實量零房檐邊線到有房檐邊線的垂距 圖量取房子長(寬)反求房檐 (此法注意兩邊房檐要一致) 圖兩相鄰房屋邊線齊而且分

24、開時 ,齊 30 0 4 (2) /怦* 拐 0.30 圖兩房不齊也不分開時 對于房屋的附屬建筑物如陽臺、檐廊、廊房、雨罩、柱廊、挑廊、 臺階、樓梯等,根據用圖單位的具體要求來調繪,并在設計書中 明確規(guī)定調注方法,但應注意以下幾點: a、建筑時整體封閉的陽臺除特殊要求外,一般都綜合進房屋主體, 不用單獨分開表示陽臺,其它情況陽臺則應準確調繪。 b、陽臺、雨罩及各種廊與房檐的關系,要一一調查清楚,除量注 有關尺寸外,還應調注互相間的關系,并按照規(guī)定的符號、線 條、尺寸注記,必要時可用漢字注明。 c、對于結構復雜的房屋,圖內不易標注清楚時,應在圖廓外繪放 大圖表示清楚。 3.3.2.3隱蔽地物和新

25、增地物的補調 3.3.2.3.1對于成片的或者無法量距定位的隱蔽地物和新增地物,要求采用儀器野外實測主要定位點坐標,調繪人員則必須量取所補地 物的自身所有尺寸及相關栓距,以便編輯上圖。 33232在條件允許的地方,可采用各種交會法定位,外業(yè)作業(yè)人員按 照大補小、主補次、外補內的原則準確量距交會定位,具體方 法有距離交會法、截距法、直角關系法、似直角關系法、平行 線法、方向交會法等。參照物必須準確無誤。以房角為參照物 時,盡量使用無檐房角,困難時使用有房檐的房角時,以只能 使用墻體實部拐角,不能使用房檐虛拐角。而內業(yè)編輯時也必 須在改檐后才能交會定位所補地物。 33233交會角必須在30 150

26、之間,不能太大或太小,否則難以 保證定位精度。下面介紹幾種補測方法: 距離交會法:如圖所示,A、B兩點已知,P點待求。量取AP和BP兩段距離, 利用Microstation 、AutoCad等軟件很容易求出 P點。 內外分點法:又稱截距法,如圖所示,A為已知點,AB為已知邊。求待定點P 時,可以先量取AM求出輔助點M,再由A M兩點量取AP和MP采用距離交 會法求出P點。 似直角關系法:如圖所示,A為已知點,AB為已知邊,P為待定點,0為垂 足,量取A0和0P即可求出P點。但是在實際作業(yè)時,垂足 0是很難確定的, 而用畫弧法丈量待求點P到AB的垂直距離0P比較容易,然后再丈量斜距 AP, 這樣

27、仍可求得P點。這里要求垂距 OP不能過長,根據距離交會角度的限定范 圍30150,可以利用余弦公式推算出垂距 OP和斜距AP之間的關系。cos / APO=cos30 =OP/AP=V3/2=0.87,OP=APX 0.87,即 OF不能大于 0.87 倍的 AF。 B 平行線(垂距)交會法:如圖所示,已知一個房屋的四個角AB、C、D,求取天井的位 置。那么分別量取待定點 P到AB和BC的垂直距離 0P和OR,這樣即可利用 AB和BC的 平行線相交求出 P點。同樣方法或采用其它方法如量取PP2、PP4、PP3、P3P4,再分別作各 邊的平行線,相交即可求出P2、P3、P4點.類似情況均可使用此

28、法 延長線交會法:如圖所示,已知A、B兩點,待求點P落在水域當中,人難以到位,此時 即可利用此法求出 P點。先在AP和BP的連接線上確定兩個點 D和C,再量取AC AD BC BD,利用距離交會法求出 C D兩點,這樣就可利用延長線交會法求出P點。需要注意的 是,不能用短邊來定長邊,因此AD和BC兩邊不能太短。 方向交會法(前方交會法):如圖所示,A、B為已知兩點(測站),要測定河對岸的 P點 時,因位置不太合適又不能采用延長線交會法,這時就可用方向交會法。利用儀器在A、B 兩處分別架站,測出/ ABP和/ BAP,這樣就可以求出 P點.如果A B兩點不通視,還可利 用其它能通視的已知點進行方

29、向交會。圖也可利用此法求得 變形距離交會法:如圖所示,AB為已知邊,C為已知點,P為待定點,量取 CP和P點到 AB邊的垂直距離OR即可求出P點。 D A P P 水r*域 P/ 3 P 天井 lJ c d / 2 P i i B A ryd c/ B J O 2 圖 圖 圖圖 3.3.2.3.4調繪時已建成的永久性建筑物必須補測,而內業(yè)誤采集的不必 表示的地物則打“X 3.3.2.3.5檢修井、污水篦子、消防栓、閥門、電線桿等內業(yè)米集不到的 點狀地物,盡量用量距交會定位,無定位點時,或交會角度太 差時則應該由儀器實測。 33236拆遷區(qū)、施工區(qū)外圍用地類界圈定范圍,內注“拆遷區(qū)”或“施 工區(qū)

30、”。 3.3.3各級道路及附屬設施均應在野外一一檢查定性,量注必要的尺 寸,內業(yè)采集丟漏時,外業(yè)應進行補調,道路的鋪面材料,等級 名稱等也應調繪。 3.3.4 各級電力線、通訊線、各種管線按設計書要求的取舍原則,外業(yè) 一一進行定性、定位,連接走向,必要時再加漢字注記定性,內 業(yè)漏采的電桿要一一補調。 3.3.5 各種工礦建筑及其它設施按設計應一一調繪, 該加文字說明的一 定要加注文字說明。如“乙炔”灌等。 3.3.6 垣柵的調繪:圍墻、柵欄、鐵絲網、籬笆等調繪時按設計書要求 進行綜合取舍。 3.3.7 植被、土質:各種植被及地貌土質按圖式規(guī)范調繪表示,或用符 號定型,或用文字 說明。 3.3.

31、8 水系:野外調繪水系流向及其附屬設施,保證水系流向暢通,不 得出現圖面矛盾。同時要調注水系的名稱。顏色用綠色表示。 3.3.9 名稱注記 3.3.9.1 按圖式規(guī)范調注各種地名。同一大院有多個單位名稱時,應調注 擁有產權的單位名稱,臨時性單位名稱不調。 3.3.9.2 機關單位、工廠、學校、住宅小區(qū)、新村、地理名稱、水系名稱、 街道名稱、鐵路名稱、山脈名稱等要調注。大比例尺測圖時,還 應調注一些二級單位名稱,如圖書館、大禮堂、XX車間等。臨 街面標志性的大商場、飯店、大廈、賓館等要調注名稱,一般小 店及租賃單位名稱不注記。 總之,外業(yè)調繪時,必須認真負責,對于調繪的全部內容進 行檢查,不足之

32、處要認真修改,以保證圖面數學精度的可靠性和 地理景觀的合理性。對圖上所有的廢線條均應打叉,不能出現既 未定性又沒打叉的線條。調繪完畢后一定要嚴格進行圖幅之間的 接邊,并要求每幅圖都要落款簽名及填寫日期,之后方可提交檢 查員檢查。 3.3.10檢查: 檢查員應對調繪成果進行100%的外業(yè)和內業(yè)檢查, 檢查的 主要內容有: 圖面表示綜合取舍的合理性、 地物定性正確與否、符 號運用是否恰當、 外業(yè)調繪有無丟漏、房檐調注是否準確、補測地 物交會尺寸及交會角度有無問題、 圖面整飾清晰程度等。 對出現的 問題要求作業(yè)員盡快修改,所有問題均要填寫檢查記錄。 3.4 高程注記點的測定 在0 .5 m基本登高距

33、地區(qū),高程注記點一般要求外業(yè)實測。 實踐證明,采用圖根水準結合光電測距導線(三角高程導線)是 比較合適的。在城區(qū)地物復雜地區(qū),采用圖根水準直接在明顯地 物點上測注高程。在地物稀少地區(qū),如大片耕地、草地、空曠且 地形復雜地區(qū)則應該采用光電測距導線施測, 平面坐標和高程同 時進行測量,由內業(yè)直接展繪在圖上即可。 3.4.1 圖根水準的施測 根據測區(qū)的具體情況和已知水準點的分布情況,全面布設測 區(qū)內圖根水準線路,圖根水準點亦可作為高程注記點。圖根水準 路線在等外水準以上的水準點上可布設為附合路線、閉合環(huán)或結 點網、支導線等形式。 341.1圖根水準點均應設置固定的臨時標志,以便后續(xù)工作使用。 341

34、.2圖根水準在高級點間附合路線、閉合環(huán)線長度不得超過8km, 結點之間路線長度不得超過 6km,支線長度不得超過4km。 一般使用1角小于2 0的水準儀,按中絲讀數法單程觀測(支 線應往返觀測),估讀至mm。前后視距應大致相等,且不宜大于 10 0m,個別情況不應超過150m。 3.4.1.3路線閉合差不得超過4 0 iL (mm) (L為路線長度,km), 計算可采用簡易平差配賦。高程取位至cm。 3.4.2光電測距導線的施測 在高差起伏較大或地物稀少空曠的地方,采用光電測距導線 同時施測平面坐標和高程。導線應起閉于高等級控制點上,邊數 不應超過12條,邊數超過規(guī)定時,應布設成結點網。導線垂直 角應該對向觀測,極坐標法測圖根點及高程注記點時,垂直角可 以只進行單程觀測。 3.4.3高程注記點的具體施測方法 3.4.3.1根據圖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