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論戰(zhàn)中考題及答案_第1頁
曹劌論戰(zhàn)中考題及答案_第2頁
曹劌論戰(zhàn)中考題及答案_第3頁
曹劌論戰(zhàn)中考題及答案_第4頁
曹劌論戰(zhàn)中考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 1.阜新市(09遼寧省) (一)閱讀回答912題。(10分) 9.解釋句中加點的詞語。(2分) (1)神弗福也_ (2)彼竭我盈 _ 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11.有人認為,甲文中的魯莊公是“ 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實他并不“鄙”。請結(jié)合原文內(nèi)容闡釋其“不鄙”的理由。(2分) 2.河南省(09) 1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3分) (1)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鄙 (2)忠之屬也。 屬 18、翻譯下列句子。(4分) (1)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19、結(jié)合(一、二)段內(nèi)容,說說作戰(zhàn)要想取得勝利需要做到哪些? (3分) 3.懷柔區(qū)(

2、09北京市) 四、文言文閱讀(共8分)閱讀曹劌論戰(zhàn),完成1012題。 10.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3分) (1)齊師伐我 伐: (2)犧牲玉帛 犧牲: (3)小大之獄 獄: 11.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3分) (1)肉食者鄙 翻譯: (2)可以一戰(zhàn) 翻譯: (3)一鼓作氣 翻譯: 12. 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現(xiàn)了曹劌的“遠謀”?(2分) 答: 4.莆田市(09福建省) (二)閱讀下文,完成5-8題。(15分) 5.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3分) (1)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間: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 (3)既克,公問其故。 故: 6.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

3、。(3分)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7.按下列要求,用選文的原句回答。(5分) (1)魯莊公的答復(fù)中最符合曹劌“取信于民”這一思想的句子是: (2)齊軍大敗后,魯莊公“將馳之”,曹劌說:“未可?!辈軇リU述理由的句子是: 1 8.出身下層的謀士曹劌毛遂自薦,輔佐魯莊公取得長勺之戰(zhàn)的勝利。曹劌的成功給你什么啟發(fā)?(4分) 5.天水市(09甘肅省)(二)(15分) 16.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2分) (1)小惠未徧 (2)又何間焉 18.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19.理解填空(用原文回答)。(2分) (1)“忠之屬也

4、”具體指的是: (2)“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的原因是: 20.一直以來,長勺之戰(zhàn)中的魯莊公被人們以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實他并不“鄙”。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探究一下他不“鄙”的原因。(4分) 6.義烏市(09浙江省) 16、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又何間(參與)焉 B、肉食者鄙(地位低) C、戰(zhàn)則請從(跟隨) D、便要(通“邀”,邀請)還家 17、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相當(dāng)于“的”的一項是( ) A、肉食者謀之 B、長跪而謝之曰 C、輟耕之壟上 D、小大之獄 18、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2分)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19、曹劌認為作戰(zhàn)取勝的先決條件是

5、什么?(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2分) 五.簡要回答:(1分17格=17分) 1.出自本文的成語有 等 2.曹劌認為,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主要因素是 ,文中相關(guān)的句子是: 3.曹劌認為進軍、反攻的有利時機是 ;追擊開始的時機是 。 4.本文說明了必須才能取得戰(zhàn)爭勝利的道理。 5.本文“論戰(zhàn)”的中心是“ ”; 本文以 線索,表現(xiàn)了曹劌政治上的 和軍事上的 。 6.曹劌請見的原因是 ;他不顧同鄉(xiāng)勸阻“請見”,表現(xiàn)了他勇于為國分憂的愛國熱忱。 7.“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前文與該句呼應(yīng)的句子是“ ” 8.“既克,公問其故?!币痪湓诮Y(jié)構(gòu)上的作用是 。 1、(一)9.(1)賜福、保佑。(2)充滿,這里指士氣正

6、旺盛。(3)為什么。(4)對感到驚奇。10.(1)衣食這類養(yǎng)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享用,一定要把它分給他人。 11.廣開言路、禮賢下士;盡職盡責(zé),取信于民;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虛心求教,不恥下問。12. 語言 ; 機智、聰穎、聰敏、機敏、聰明、隨機應(yīng)變等(答出其中一個詞語即可) 2 2、17、(1)目光短淺 (2)本分內(nèi)的事 (3)滿一年 18、(1)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氣,第二次擊鼓士氣減弱,第三次擊鼓士氣完全耗盡。(2)所以想要戰(zhàn)勝別人,就一定要先戰(zhàn)勝自己。19、(1)政治上取信于民;(2)軍事上抓住戰(zhàn)機,知己知彼;(3)想要戰(zhàn)勝別人,首先要戰(zhàn)勝自己。20、描繪了隆重而豐盛的宴會場面;反襯作者

7、悲憤、失望的情緒。21.積極、樂觀,對前途充滿信心;如結(jié)尾“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對前途仍然充滿信心。 3、10.答案:(1)討伐,進攻(2)古代祭祀用的豬、牛、羊等(3)案件11.答案:(1)居高位、享厚祿的貴族官僚們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2)可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3)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士氣。12.答案:表現(xiàn)曹劌“遠謀”的地方有:在戰(zhàn)爭之前,曹劌就預(yù)見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在實戰(zhàn)過程中,不急于進攻和追擊,表現(xiàn)了他在戰(zhàn)略上的深謀遠慮。評分:戰(zhàn)爭之前、實戰(zhàn)過程中兩個要點各1分。 4、5. (1)問:參與(2)福:賜福、保佑(3)故:緣故、原因6.大官們眼

8、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解釋出“鄙”“謀”的意思各得1分,整體大意對,語句通順得1分)7. (1)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3分,每個分句1分。)(2)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8.)示例:能力的展現(xiàn)需要一個舞臺,當(dāng)機遇尚未到來時,應(yīng)該積極為自己能力的展現(xiàn)尋找機會,讓別人認識你,欣賞你,愿意為你提供施展才華的平臺。 5、 (15分)16、(1)同“遍”,遍及;普遍。(2)參與 17、C 18、用來祭祀的牛、羊、豬、玉器和絲織品,我不敢虛報,一定以實情相報。(2)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勇氣,第二次擊鼓士氣就衰退了,第三次擊鼓士氣就沒有了。19、(1)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2)夫大

9、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20、例:從四個方面表現(xiàn)魯莊公的不“鄙”:廣開言路;禮賢下士;盡職盡責(zé),取信于民;知人善用,用人不疑;虛心求教,不恥下問。 6、,即使不能每件都了解清楚,也一定要按實情來判斷。19.政治上要取信于民(2分,意思對即可) 五、1、(一鼓作氣)、(再衰三竭)、(轍亂旗靡)、(彼竭我盈)2、是否取信于民/民心向背 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玻梢砸粦?zhàn)。”3、“彼竭我盈 / 齊人三鼓”之時 轍亂旗靡之時4、取信于民;運用正確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善于把握戰(zhàn)機。 5、遠謀 長勺之戰(zhàn)的經(jīng)過為 遠見卓識 杰出才能 6、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7、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8

10、、承上啟下 一、答案: (1)于是 原故(原因) 倒下 “詘”通“屈” (2)B“克敵制勝”的“克”與例句“克”相同。 “下不為例”的“為”與例句“為”相同。 (1)大國,是難以測度的。 舉例:從公輸?shù)慕Y(jié)局看,面對人國的不義之戰(zhàn),不但要從道義上揭 露其不義,還要從實力上作好準備,這樣才使他們的侵略野心無法得逞。 這個道理,不僅在歷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大也不無借鑒意義。 二、 答案:9A 10(這只是)小信用,未能(受到神靈充分)信任,神靈不會保佑你的。福:解釋為賜福也可。 1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2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本題是開放題,可從“有功”“無

11、能”或“兼而有之”三個角度來答題,能自圓其說即可。從“有功”方面答:魯莊公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虛心聽取曹劌的意見,作為決策者,有一定的功勞。也可從“無能”方面答:魯莊公是個平庸的國君,作為統(tǒng)治者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他把戰(zhàn)爭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靈的保佑上,說明他政治上、軍事上的無能,完全依靠曹劌的才能才取得這場戰(zhàn)爭的勝利。也可以把“有功”“無能”結(jié)合起來答。 13A 三、參與 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略 從戰(zhàn)前、戰(zhàn)時和戰(zhàn)后三方面回答 四、答案:9 福:賜福,保佑 獄:案件 10 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聽從您的 11政治上取信于民 12愛國熱情;深謀遠慮 五、11參與 鄙

12、陋目光短淺 絲織品 倒下 12.D13.大小的案件雖不能一一明察,一定以實情判斷。 14.語言描寫 議論15.戰(zhàn)前: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戰(zhàn)中:齊人三鼓。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夫戰(zhàn),勇3 氣也。16.有政治遠見和卓越的軍事才能。 政治遠見表現(xiàn)在戰(zhàn)前對可否一戰(zhàn)的討論。軍事才能表現(xiàn)在掌握戰(zhàn)機,詳察敵情,結(jié)合課文也可摘取原文相對應(yīng)語句 六、8(1)參與 (2)離開,離去。 9B(2分) 10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以實情判斷。(或:大大小小的案件,雖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處理得合情合理。)( 2分。直譯或意譯均可

13、,酌情評分。) 11(1)遠謀 鄙 (2)戰(zhàn)前準備(或:戰(zhàn)前謀劃、條件準備) 戰(zhàn)爭過程(或:戰(zhàn)爭經(jīng)過及結(jié)果) (3)取信于民 八、參考答案17(1)擊鼓(2)戰(zhàn)勝18我看見他們的車轍印混亂,望見他們的軍旗倒下,所以追擊他們19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擔(dān)心齊國有埋伏) 表現(xiàn)了曹剛沉著、冷靜、謹慎的特點(一問1分。共2分) 20魯莊公對曹劌言聽計從,可謂“將能而君不御” 魯國君臣一心,可謂“上下同欲” 曹劌在選擇進攻和追擊的時機上審時度勢,可謂“知己知彼” 九、答案:18(1)“充滿”或“士氣正旺盛”(2)倒下(3)偏愛 (4)“方圓”或“縱橫” 19(1)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氣,第二次擊鼓勇氣

14、衰退,第三次擊鼓勇氣已經(jīng)消失了。 (2)全國的老百姓沒有不有求于您(大王)的。20故克之 故逐之 設(shè)喻(類比)王之蔽甚矣 21(1)智慧表現(xiàn)在:能夠針對敵我雙方的實際,選擇恰當(dāng)?shù)姆磽魰r機和追擊的時機,顯示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 (2)說話要注意對象,要講究方式方法。 十、答案:17(I)參與 (2)擊鼓進軍 (3)追趕、追擊 (4)倒下18(1)劌(曹劌) (2)之(它)19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氣,第二次擊鼓士氣就減弱了,第三次擊鼓士氣就竭盡了。20取信于民?;颍盒〈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 十一、答案:12(4分)(1)獨l葉(2)盡力做好本分的事(3)追趕,追擊(d)擊鼓(進軍)13 (2分

15、)火火小小的案件,我雖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據(jù)實情米處理。14(2分)戰(zhàn)前魯莊公的“鄙”表現(xiàn)在把戰(zhàn)爭取勝的希望寄托在貴族的擁護和神靈的保佑上。15(2分)長勺之戰(zhàn)勝利的根本原因在于魯莊公取信于民,并能聽從曹劌的指撟; 十二、11參與 鄙陋 絲織品 倒下12.D13.大小的案件雖不能一一明察,一定以實情判斷。14.語言描寫 議論15.戰(zhàn)前: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戰(zhàn)中:齊人三鼓。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夫戰(zhàn),勇氣也。16.有政治遠見和卓越的軍事才能。政治遠見表現(xiàn)在戰(zhàn)前對可否一戰(zhàn)的討論。軍事才能表現(xiàn)在掌握戰(zhàn)機,詳察敵情, 十三、20

16、倒下。22略23彼竭我盈,(故克之);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2分)24知己知彼 或抓住戰(zhàn)機。(答出其中一點即給分) 十五、答案:11答案:A 12答案:(1)同“遍”,普遍 (2)充滿,這里是士氣旺盛 13答案:()衣食一類養(yǎng)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給別人()這種小信用不能受到神的信任,神靈是不會降福的14答案:大國難測,怕有埋伏;通過考察敵情,弄清齊軍退卻真相,再決定是否追擊齊軍。 既克,公問其故。 十六、19、B20、略21、曹 劌:具有愛國思想,且政治上擁有遠見的卓識的人。魯莊公:政治上缺乏遠見,目光短淺,但能善于納諫(如用課文從具體做法闡述亦可) 十七、答案:14

17、(2分。每小題1分)(1)擊鼓(擊鼓進軍) (2)已經(jīng) 16齊人三鼓 十八、答案:6(1)間:參與;(2)以:憑借;(3)等:同樣。7(1)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兵的士氣,第二次擊鼓士兵的士氣就消退了,第三次擊鼓兵的士氣就衰竭了。8 十九、11. 曹劌為什么必待“齊人三鼓”而后才認為可以擊鼓進軍?曹劌為什么在“齊師敗績”之后還要“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然后才認為可以追擊? 12. 政治上取信于民;運用正確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和掌握時機。 4 曹劌論戰(zhàn)中考題集錦四 文言文閱讀 閱讀曹劌論戰(zhàn),完成第1114題。 1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 A肉食者謀之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B又何間焉 數(shù)

18、月之后,時時而間進 C弗敢加也 萬鐘于我何加焉 D忠之屬也 屬予作文以記之 12解釋句中加點的詞語。(2分) (1)小惠未徧 徧:( )(2)彼竭我盈 盈:( ) 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 (1)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譯文: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譯文: 14曹劌“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話回答)第段中,魯莊公的“鄙”表現(xiàn)在哪里?(用原文回答)(3分) 答: 答案:11答案:A 12答案:(1)同“遍”,普遍(2)充滿,這里是士氣旺盛答案:13()衣食一類養(yǎng)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給別人()這種小信用不能受到神的信任,神靈是不會降福的

19、14大國難測,怕有埋伏;通過考察敵情,弄清齊軍退卻真相,再決定是否追擊齊軍。 既克,公問其故。 二)文言文閱讀(10分)14(2分。每小題1分)(1)擊鼓(擊鼓進軍) (2)已經(jīng) 15(5分)(1)(2分。每個分句1分)(他)下車察看齊軍戰(zhàn)車的車轍(輪跡),登上車前的橫木遠望齊軍的陣容。 (2)(3分。每個分句1分)(對方人多而我們?nèi)松?,趁著他們還沒有完全渡過泓水,請(您)下令進攻他們。16(3分。每處1分)齊人三鼓 (1)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如答后半句也可)(2)既濟而未成列員 2008年威海市初中升學(xué)考試 (一)閱讀下面語段,完成912題。(8分 ) 10.下列句中加點詞語意義和用法不

20、同的一項是( )。(2分) A雖不能察,必以情 雖錐末倒眥而不瞬也 B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C登軾而望之 先天下之憂而憂 D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 其真無馬邪 5 11.結(jié)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話說說“既克,公問其故”中的“其”指代什么?(2分) 12.從曹劌的論述來看,弱國戰(zhàn)勝強國的必要條件有哪些?(2分) (一)(共8分)9. C(2分)10. D(2分)11. 曹劌為什么必待“齊人三鼓”而后才認為可以擊鼓進軍?曹劌為什么在“齊師敗績”之后還要“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然后才認為可以追擊?(意思對即可,每條1分,共2分) 12. 政治上取信于民;運用正確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和掌握時機。(意

21、思對即可,每條1分,共2分) 2008 年四川省宜賓市高中階段學(xué)校招生考試語文試卷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2 題(12 分) 2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2分) A、十年春,齊師伐我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ㄕ撜Z) B、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 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酈道元三峽) A、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木蘭詩) D、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諸葛亮出師表) 21、理解文段內(nèi)容,然后填空。(每題3分,共6分) (l)本文涉及到的戰(zhàn)爭,指的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戰(zhàn)例之一 。這場戰(zhàn)爭中魯國取勝的原因是 。 ( 2)曹劌“請見”的原因是 。他認為“可以一戰(zhàn)”的理由是 (均用原句答) 22、寫出下列句子的大意。(4 分) (l)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譯文:_ (2)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譯文:_ (三)(12分)20、D(A:前一個“師”為”軍隊”,后一個“師”為“老師”;B:前一個“屬”為“一類”,后一個“屬”為“連接”;C:前一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