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改進自準直法測量透鏡焦距Improvement on focal length measurement of thin lens by auto collimation methodPeng DongqingJimei university , Xiamen , 361021 , China:Since the experiment effort was large in focal length measurement of thin lens by traditionalauto collimationmethod because of the clear image can not be
2、 found exactly. By use of eyepiece with cross reticule to observe image,using a plate with a cross pattern as object screen, andusing the method of eliminate optical parallactic error to estimate accurately the image , the traditional auto collimation method to measure focal length of thin lens was
3、improved in the thesis.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experiment device was simple, and the result wascorrect.透鏡焦距的測量是幾何光學實驗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 1 。通 常,完成透鏡焦距的測量需要具有置于光具座上的光源、物屏、 透鏡、像屏等物品以及較暗的實驗室環(huán)境。 由于是直接用眼睛判 斷像屏上像的清晰程度, 受人眼分辨率較低的影響, 成像的真正 位置難以判斷,因此常會造成較大的誤差 2 。近年來出現(xiàn)了用帶有十字刻線分劃板的目鏡組代替像屏, 用帶有幾何圖案或文字 的平板代替光源和物屏的改進型幾
4、何光學實驗裝置 3 ,測量過 程中采取消視差的方法, 大大提高了測量精度, 也豐富了實驗內(nèi) 容,同時有助于學生對光學儀器工作原理及結(jié)構(gòu)的直觀認識。 但 是無論在儀器說明書還是有關(guān)文獻中 2 3 ,均未提及利用改進 型幾何光學實驗裝置進行自準直法測量透鏡焦距的具體做法和 內(nèi)容??紤]到教學中通常需要先用自準直法測量出未知透鏡的焦 距以便布置的物屏和目鏡組距離大于四倍焦距, 從而實現(xiàn)對“物 距像距法”測量焦距前光學系統(tǒng)的等高共軸調(diào)節(jié)。 缺少自準直 法測量透鏡焦距的內(nèi)容, 將給后續(xù)實驗帶來不便。 筆者在 GSZF 8 型幾何光學綜合實驗裝置基礎上, 對傳統(tǒng)的自準直法測量透鏡焦 距的實驗方法進行了改進,
5、 采用帶有十字刻線分劃板的目鏡組代 替像屏, 自制附有十字架圖案物屏的套管套在目鏡組上面,調(diào)節(jié)物屏位置與分劃板相同, 通過消視差的方法來判斷像的位置, 裝 置簡單,操作方便,結(jié)果可靠,既完善了改進型的幾何光學實驗 裝置及實驗內(nèi)容,又促進了實驗教學的開展。1 自準直法原理如圖1a所示,位于凸透鏡焦點處的物點 SO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 過凸透鏡 L1 發(fā)生折射,成為平行于主光軸的平行光。若在前面 放置一個平面鏡 M這束平行光將被原路垂直反射回去,經(jīng)凸透 鏡 L1 在焦點處成像 SO ,此時物像共點。若物點SO處在焦平面上的其他位置(如圖 1b所示),物點SO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 L1的折射,成為平行于副
6、光軸的平行 光。若這束平行光在平面鏡面 M處發(fā)生反射,經(jīng)過凸透鏡 L1的 折射將成像在焦平面上,所成像與原物等大、倒立,左右反轉(zhuǎn), 此時物像共面。所以,只要前后移動凸透鏡,使物屏上得到一個 反射回來的清晰、等大、倒立的實像 SO ,也就是使物像共面, 這時物屏必在透鏡的焦平面上,透鏡光心O到焦平面的距離就是 該凸透鏡的焦距 f 。a b圖 1 凸透鏡自準直法示意圖圖 2 所示為用自準直法測量凹透鏡焦距的原理圖。當物點SO經(jīng)凸透鏡L1所成倒立放大的實像S1正好位于被測凹透鏡L2 像方焦點上時(如圖2a所示),該實像作為凹透鏡 L2的虛物, 將由凹透鏡L2成像于無窮遠,即為平行光。若用一個平面鏡
7、M 將平行光反射回去,重新通過凹透鏡L2和凸透鏡L1,將成像SO 在物點上,此時物像共點。如果物點SO經(jīng)凸透鏡L1所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S1位于被測 凹透鏡L2焦平面F的其他位置上,也將會在物屏上成一等大倒 立實像SO (如圖2b所示)。以上分析說明,只要物點經(jīng)過凸 透鏡、凹透鏡和平面鏡后在物屏上成像,也就是物像共面,這時 物屏經(jīng)凸透鏡所成實像必在凹透鏡的焦平面上, 測量出凸透鏡所 成實像 S1 位置和凹透鏡的位置,便可求出凹透鏡的焦距 f 。a b圖2 凹透鏡自準直法示意圖2 實驗改進實驗中采用帶有十字刻線分劃板的目鏡組代替像屏, 目鏡組 插在滑座, 可在帶有讀數(shù)尺的導軌上滑動。 由于滑座中間
8、箭頭指 示出分劃板的位置, 因此分劃板位置與插桿中軸位置相同。 自制 附有十字架圖案物屏的套管套在目鏡組上面, 可在目鏡組上左右 移動,可通過指針準確移動到插桿中軸線位置, 使分劃板位置與 物屏位置相同。也就是說,只要像清晰成在分劃板上,物像就共 面。測量凸透鏡和凹透鏡焦距的實驗裝置分別如圖 3a 和圖 3b 所 示。測量過程中,采取消視差的方法來判斷像是否與分劃板共面。a b圖3 改進型的自準直法實驗裝置圖 下面以凸透鏡為例給出利用改進型自準直實驗裝置測量的 過程。將所用平面鏡、透鏡、目鏡組等插入光具座的滑塊中,然 后靠攏,調(diào)節(jié)使物屏、透鏡、目鏡組的平面均與導軌垂直。并注 意使目鏡組中心略高于透鏡光心, 以便目鏡組分劃板能成像。 向 外緩慢移動目鏡組, 直至觀察到一個與分劃板十字叉無視差的倒 立、等大、清晰實像。記下凸透鏡在導軌上的位置 L1 及目鏡組 的位置M1凸透鏡和目鏡組的距離 L1 M1就等于凸透鏡的焦距 f ??紤]到透鏡光心與滑座刻痕不一致會引起焦距誤差, 實驗過 程可翻轉(zhuǎn)凸透鏡, 重新進行測量, 然后取兩次測量結(jié)果的平均值。 測量了焦距f=10 cm的凸透鏡,結(jié)果為f= 土 Uf= (10.52 0.08 ) cm。3 結(jié)束語在幾何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倉儲規(guī)劃師崗位面試問題及答案
- 浙江省杭州七縣區(qū)2025屆化學高二下期末學業(yè)質(zhì)量監(jiān)測試題含解析
- 2025屆寧夏銀川市第六中學高一化學第二學期期末預測試題含解析
- 北京市清華大學附中2025年化學高二下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
- 江西省新余第四中學、上高第二中學2025屆高一化學第二學期期末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
- 發(fā)票搖獎資金管理辦法
- 園區(qū)企業(yè)梯隊管理辦法
- 江蘇工地進度管理辦法
- 佛教用品規(guī)范管理辦法
- 農(nóng)業(yè)公司戰(zhàn)略管理辦法
- 2025年度職業(yè)技能鑒定國家題庫維修電工高級技師復習題庫及答案(完整版)
- 項目管理班子配備情況
- 精選常熟市化工企業(yè)名單
- GB/T 3723-1999工業(yè)用化學產(chǎn)品采樣安全通則
- FZ/T 73044-2012針織配飾品
- 長白綠葉冰泉人參飲料商業(yè)計劃書0714
- 船舶修理92黃本
- 安措費使用計劃報審表(施工報-監(jiān)理審-業(yè)主批)
- Q∕SY 02625.2-2018 油氣水井帶壓作業(yè)技術(shù)規(guī)范 第2部分:設備配備、使用與維護
- 調(diào)研報告:農(nóng)村糧食經(jīng)紀人現(xiàn)狀、存在問題及建議
- 鋼筋平行檢驗記錄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