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救援預案_第1頁
應急救援預案_第2頁
應急救援預案_第3頁
應急救援預案_第4頁
應急救援預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一、建設工程的基本情況:工程名稱:康盛國貿建設單位:甘肅康盛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結構類型:框剪 建筑面積: 層 數:27層 其中:地下 2 層;地上25 層。建筑物地上高度:105 基礎坑底深度:13米工程所在地址:慶陽市西峰區(qū)小十字二、任務和目的:為有效、及時的搶救高空墜落、物體打擊、觸電、傳染病、臺風、 火災、食物中毒、中暑、坍塌、機械傷害、交通事故、破壞性地震等所致傷病員,防止事故的擴大和減少經濟損失。三、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的職責、分工、組成本企業(yè)施工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分為一、二級編制,公司總部設置應急預案實施的一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工程項目部

2、成立應急計劃實施的二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1、應急預案總指揮的職能及職責(1)分析緊急狀態(tài)確定相應的報警級別,根據相關危險類型、潛在后果,現有資源控制緊急情況的行動類型。(2)指揮、協(xié)調應急反應行動。(3)與企業(yè)外應急反應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lián)絡。(4)直接監(jiān)察應急操作人員行動。(5)最大限度地保證現場人員和外援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安全。(6)協(xié)調后勤方面以及支援方應急反應組織。(7)應急反應組織的啟動。(8)應急評估、確定升高或降低應急警報級別。(9)通報外部機構,決定請求外部援助。(10)決定應急撤離,決定事故現場外影響區(qū)域的安全。2、應急預案副總指揮的職能及職責(1)協(xié)助應急總指揮組織和

3、指揮應急操作任務。(2)向應急總指揮提出采取的減緩事故后果行動的應急反應對策和建議。(3)保持與事故現場副總指揮的直接聯(lián)絡。(4)協(xié)調、組織和獲取應急所需的其它資源,設備以支援現場的應急操作。(5)組織公司總部的相關技術和管理人員對施工現場生產過程各危險源進行鳳險評估。(6)定期檢查常設應急反應組織和部門的日常工作和應急反應的準備工作狀態(tài)。(7)根據各施工現場的實際條件,努力與周邊有條件的企業(yè)為在事愿故應急處理中共享資源,相互幫助,建立共同應急救援事故網絡和制定應急救援協(xié)議。3、現場搶救組的職能及職責(1)搶救現場傷員;(2)搶救現場物資;(3)組建現場消防隊;(4)保證現場救援通道的暢通。4

4、、危險源風險評估組的職能和職責(1)對施工現場的特點以及施工過程中的危險源進行科學的風險評估。(2)指導生產安全部門安全生產措施的落實和監(jiān)控工作,減少和避免危險源的事故發(fā)生。(3)完善危險源的風險評估資料信息,為應急反應的評估提供科學的、合理的、準確的依據。(4)落實周邊協(xié)議應急反應共享資源及應急反應最快捷最有效的社會公共資源的報警聯(lián)絡方式,為應急反應提供及時的應急反應支援措施。(5)確定各種可能發(fā)生事故的應急反應現場指揮中心位置,以使應急反應及時啟動。(6)科學合理的制定應急反應物資器材,人力計劃。5、技術處理組的職能和職責(1)根據項目經理部施工生產的內容及特點,制訂其可能出現而必須運用建

5、筑工程技術解決的應急反應方案,整理歸檔,為事故現場提供有效的工程技術服務做好技術儲備。(2)應急預案啟動后,根據事故現場的特點,及時向應急總指揮提供科學的工程技術案和技術支持,有效的指導應急反應行運中的工程技術工作。6、善后工作組的職能和職責(1)做好傷亡人員及家屬的穩(wěn)定工作,確保事故發(fā)生后傷亡人員及家屬思想能夠穩(wěn)定,大災之后不發(fā)生大亂。(2)做好受傷人員醫(yī)療救護的跟蹤工作,協(xié)調處理醫(yī)療救護單位的相關矛盾。(3)慰問有關傷員及家屬。7、事故調查組的職能及職責(1)保護事故現場(2)對現場的有關實物資料進行取樣封存。(3)調查了解事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及相關人員的責任。(4)按“三不放過”的原則對相

6、關人員進行處罰、教育、總結。8、后勤供應組的職能及職責(1)協(xié)助制訂施工項目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儲備計劃,按已制訂的項目施工生產應急物資儲備計劃,檢查、監(jiān)督、落實應急反應資物的儲備數量,收集和建立并歸檔。(2)定期檢查、監(jiān)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管理人員的到位和變更情況及時調查調整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更新和達標。(3)定期收集和整理項目經理部施工現場區(qū)的應急反應物資資源信息,建立檔案并歸檔,為應急反應行動的啟動做好物資資源數據儲備。(4)應急預案啟動后,按應急總指揮的部署,有效地組織應急反應物資資源到施工現場,同時提供后勤服務。(二)二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各部門的職能及職責1、事故現場副指揮的職能及

7、職責(1)所有施工現場操作的協(xié)調,包括與指揮中心的協(xié)調。(2)現場事故評估。(3)保證現場人員的公眾應急反應行動的執(zhí)行。(4)控制緊急情況(5)做好與消防、醫(yī)療、交通管制、搶險救災等各公共救援部門的聯(lián)系。2、現場傷員營救級的職能與職責(1)引導現場作業(yè)人員從安全通道疏散;(2)對受傷人員進行營救至安全地帶。3、物資搶救組的職能與職責(1)搶救可以轉移的場區(qū)的物資;(2)轉移可能引起新危險的物資到安全地帶。4、消防滅火組的職能和職責(1)啟動場內的消防滅火裝置和器材進行初期的消防滅火自救工作。(2)協(xié)助消防部門進行消防滅火的輔助工作。5、保衛(wèi)疏導組的職能和職責(1)對場區(qū)內外的進行有效的隔離工作

8、和維護現場應急救援通道暢通的工作。(2)疏散場區(qū)內外人員撤出危險地帶。6、后勤供應組的職能和職責(1)迅速調配搶危物資器材至事故發(fā)生點。(2)提供和檢查搶險人員的裝備和安全防護。(3)及時提供后續(xù)的搶險物資。(4)迅速組織后勤必須供給的物品,并及時輸送物品到搶險人員手中。(三)應急反應組織機構人員的構成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在應急總指揮、應急副總指揮的領導下由各職能科室、項目部的人員分別兼職構成。1、應急總指揮由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擔任。2、應急副總指揮由公司的副總經理擔任。3、現場搶救組組長由項目經理擔任,項目部成員為組員。4、危險風險源評估組組長由公司的總工擔任,總工辦其他人員為組員。5、技術處理組

9、組長由公司的技術經營科科長擔任,科室人員為成員。6、善后處理組組長由公司的工會、辦公室負責人擔任,科室人員為成員。7、后勤供應組組長由公司的財務科、機械管理科、物業(yè)管理科長擔任,科室人員為成員。8、事故調組組長由公司的質安科科長擔任,科室人員為成員。9、事故現場副指揮由項目經理部的項目經理擔任。10、現場傷員營救組由施工隊長擔任組長,各作業(yè)班組分別抽調人員組成。11、物資搶救組由施工員、材料員各作業(yè)班組抽調人員組成。12、消防滅火組由施工現場各作業(yè)班組抽擔人員組成。13、后勤供應組由施工現場后勤人員、各作業(yè)班組抽調人員組成。施工現場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小組名單序號姓名項目部職 務組內具體責 任聯(lián)系

10、電話1樓世忠 項目經理指 揮2朱建明常務經理副指揮3褚鶴林安全員副指揮4姚公明技術負責成 員5盧康新現場負責成 員6陳秀亮施工負責成 員7劉家強施工員成 員8朱駿施工員成 員9陳衛(wèi)施工員成 員10邵中春施工員成 員四、應急物資:1、 搶救傷員常備藥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繃帶、無菌敷料)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擔架、止血袋。2、 其它應急物資:客貨兩用汽車、木工工具、電工工具、焊工工具、氣割氣焊機具、鋼釬、鋤頭、安全帽、保險繩、雨衣、雨鞋、應急燈、地震篷等。3、各種應急物資應根據實際情況及天氣預報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五、應急救援預案:(一)、高空墜落、物體打擊應急救援預案1、現場職工發(fā)現發(fā)生高空墜落

11、、物體打擊事故,應就地進行搶救及呼救,并立即報告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揮部知曉發(fā)生事故后,應立即通知應急救援組織進行搶救。2、立即撥打120 救護中心與醫(yī)院取得聯(lián)系,并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本部門的聯(lián)系電話,并派人到路口接應。3、人員從高處墜落,現場解救不可盲目,不然會導致傷情惡化,甚至危及生命。應首先觀察其神志是否清醒,并察看傷員著地及傷勢,做到心中有數。4、傷員如昏迷,但心跳和呼吸存在,應立即將傷員的頭偏向一側,防止舌根后倒,影響呼吸。5、將傷員口中可能脫落的牙齒和積血清除,以免誤入氣管,引起窒息。6、對于無心跳和呼吸的傷員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摩,待傷員心跳、呼吸好轉后,將傷員

12、平臥在平板上,及時送往醫(yī)院搶救。7、如發(fā)現傷員耳朵、鼻子出血,可能有腦顱損傷,千萬不可用手帕、棉布或紗布去堵塞,以免造成顱內壓力增設和細菌感染。8、如外傷出血,應立即用清潔布塊壓迫傷口止血,壓迫無效時,可用布鞋帶或橡皮帶等在出血的肢體近軀處捆扎,上肢出血結扎在臂上1/2 處,下肢出血結扎在大腿上2/3 處,到不出血即可。注意每隔25-40 分鐘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 分鐘。9、傷員如腰背部或下肢先著地,下肢有可能骨折,應將兩上肢固定在一起,并應超過骨折的上下關節(jié);上肢如骨折,應將上肢挪到胸前,并固定在軀干上,如果懷疑脊柱骨折,搬運時千萬注意要保持軀體平伸位,不能讓軀體扭曲,然后由3 人同

13、時將傷員平托起來,即由一人托及脊背,一人托臀部,一人托下肢,平穩(wěn)運送,以防骨折部位不穩(wěn)定,加重傷情。10、腹部如有開放性傷口,應用清潔布或毛巾等覆蓋傷口,不可將脫出物還原,以免感染。11、搶救傷員時,無論哪種情況,都應減少途中的顛簸,也不得翻動傷員。(二)、觸電應急救援預案1、現場職工如發(fā)現觸電事故應立即報告應急救援指揮部,并當機立斷地脫離電源,盡可能的立即切斷總電源(關閉電路),亦可用現場得到的干燥木棒或繩子等非導電體移開電線或電器。指揮部知曉發(fā)生事故后,應立即通知應急救援組織進行搶救。2、立即撥打120 救護中心與 醫(yī)院取得聯(lián)系(醫(yī)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醫(yī)院),應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并

14、派人到路口接應。3、觸電急救分秒必爭,立即就地迅速用心肺復蘇法進行搶救,并堅持不斷地進行,同時及早與醫(yī)療部門聯(lián)系,爭取醫(yī)務人員接替救治前,不應放棄現場搶救,更不能只根據沒有呼吸或脈搏自判定傷員死亡,放棄搶救。4、觸電急救,首先要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越快越好。因為電流作用的時間越長,傷害越重。5、脫離電源就是要把觸電者接觸的那一部分帶電設備的開關、刀閘或其他斷路設備斷開;或設法將觸電者與帶電設備脫離,在脫離電源中,救護人員不準直接用手觸及傷員,因為有觸電的危險。如觸電者處于高處,脫離電源后會自高處墜落,因此,要采取預防措施。6、觸電者觸及低壓帶電設備,救護人員應設法迅速切斷電源,如拉開電源開關

15、或刀閘,拔除電源插頭等;或使用絕緣工具、干燥的木棒、繩索等不導電的物體解救觸電者,救護人員也可站在絕緣墊上或干木板上。7、觸電者觸及高壓帶電設備,救護人員應迅速切斷電源,或用適合該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靴并用絕緣棒)解救觸電者。救護人員在搶救過程中應注意保持自身與周圍帶電部分必要的安全距離。8、觸電傷員如意識喪失,應在10 秒內用看、聽、試的方法,判定傷員呼吸心跳情況??纯磦麊T的胸部、腹部有無起伏動作;聽用耳貼近傷員的口鼻處,聽有無呼氣聲音;試試測口鼻有無呼氣的氣流,再用兩手指輕試一側(左或右)喉結旁凹陷處的靜動脈有無搏動。9、若看、聽、試結果,既無呼吸無頸動脈搏動,可判定呼吸

16、心跳停止。10、觸電傷員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時,應立即按肺復蘇法支持生命的三項基本措施,正確進行就地搶救。通暢氣道;口對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擠壓(人工循環(huán))。11、觸電傷員呼吸停止,重要的是始終確保氣道通暢。如發(fā)現傷員口內有異物,可將其身體及頭部同時側轉,迅速用一個手指或用兩手指交叉從口角處插入,取出異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將異物推到咽喉深部。12、通暢氣道可取用“仰頭抬頜法”,用一只手放在觸電者前額,另一只手的手指將其下頜骨向上抬起,兩手協(xié)同將頭部推向后仰,舌根隨之抬起,氣道既可通暢,嚴禁用枕頭或其他物品墊在傷員頭下,頭部抬高前傾,會加重氣道阻塞,且使胸外按壓時流向腦部的血流減少,甚至消失。13

17、、在保護傷員氣道通暢的同時,救護人員用放在傷員額上的手指捏住傷員鼻翼,救護人員與傷員口對口緊合,在不漏氣的情況下,先連續(xù)大口吹氣兩次,每次1-1.5 秒。如兩次吹氣后試測靜動脈仍無搏動,可判斷心跳已經停止,要立即同時進行胸外按壓。14、除開始時大口吹氣兩次外,正常口對口(鼻)呼吸的吹氣量不需過大,以免引起胃膨脹。吹氣和放松時要注意傷員胸部應有起伏的呼吸動作。吹氣時如有較大阻力,可能是頭部后仰不夠,應及時予以糾正。15、觸電傷員如牙關緊閉,可口對鼻人工呼吸,口對鼻人工呼吸時,要將傷員嘴唇緊閉,防止漏氣。16、正確的按壓位置是胸外按壓效果的重要前提。確定正確的按壓位置的步驟: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觸電

18、傷員的右側肋弓下緣向上,找到肋骨和胸肌接合處的中點;兩手指并齊,中指放在中點,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另一只手的掌根緊挨食指上緣,置于胸骨上,即為正確按壓位置。17、正確的按壓姿勢:使觸電傷員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護人員在傷員一側肩膀,救護人員的兩肩位于傷員胸骨下止方,兩臂伸直,肘關節(jié)固定不屈,兩手掌根相疊,手指翹起,不接觸傷員胸壁;以髓關節(jié)為支點,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將正常人胸骨壓陷3-5 厘米(兒童和瘦身者酌減);壓至要求程序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時救護人員的掌根不得離開胸壁。18、按壓必須有效,有效的標志是按壓過程中可以觸及勁動脈搏動。胸外按壓要以均速度進行,每分鐘80 次左右,每次按壓和

19、放的時間相等;胸外按壓與口對口(鼻)人工呼吸同時進行,其節(jié)奏為:單人搶救時,每按壓15次后吹氣兩次,反復進行;雙人搶救時,每按壓五次后由另一人吹氣一次,反復進行,按壓吹氣一分鐘后,應用看、聽試方法在5-7 秒內完成對傷員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復的再判定。19、若判定勁動脈搏動但無呼吸,則暫停胸外擠壓,再進行2 次口對口人工呼吸,接著每5 秒吹氣一次(即每分鐘12 次)。如脈搏和呼吸均未恢復,則繼續(xù)堅持心肺判定時間均不得超過5-7 秒。在醫(yī)務人員未接替搶救前,現場搶救人員不得放棄現場搶救。20、心肺復蘇應在現場就地堅持進行,不要為方便而隨意移動傷員,如確需移動時,搶救中斷不得超過30秒。21、移動傷員

20、或將傷員送醫(yī)院時,除應使傷員平躺在擔架上并在其背部墊以平硬闊木板,移動或送醫(yī)院過程中應繼續(xù)搶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繼續(xù)心肺復蘇搶救,在醫(yī)務人員未接替救治前不能中止。22、應創(chuàng)造條件,用塑料袋裝入砸碎冰屑做成帽狀包繞在傷員頭部,露出眼睛,使腦部溫度降低,爭取心肺腦完全復蘇。如傷員的心跳和咀嚼經搶救均已恢復,可暫停心肺復蘇法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復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驟停,應嚴密監(jiān)護,不能麻痹,要隨時準備再次搶救。(三)、傳染病應急救援預案1、公司職工如發(fā)現傳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應立即報告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并對與傳染病人或疑似病人直接接觸人員或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和現場情況由衛(wèi)生防疫人員綜合評定的人員進行重大觀察

21、和隔離。2、指揮部發(fā)現符合實施重點觀察人員,應在半小時內報告市疫病預防控制機構(或撥打120)和市主管部門。3、及時為相關人員配備全套隔離用具,做好個人防護。4、可疑疫點內的人、動物和物品應留在原地,嚴禁移動或外出。5、聽候并積極配合防疫部門的處理。6、按有關規(guī)定設置警戒范圍。7、落實24小時值班和保障人員。8、項目部應負責配合相關單位做好可疑疫點的后勤保障工作。9、疫點內的人員生活垃圾每天消毒后,由環(huán)衛(wèi)部門用專車運至指定的焚燒爐內及時焚燒。(四)、防臺風搶救應急救援預案1、現場如出現臺風事故應立即報告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對一般險情,由項目部自行搶救;對臺風造成危害程度較大的險情,由項目部應急

22、救援指揮部報告公司突發(fā)事件指揮部組織搶救。2、應急救援指揮部通知電力部門斷電。3、項目負責人、施工員負責與有關部門配合迅速疏散工地人員。4、施工員、班組長與有關部門負責控制人員在危險區(qū)域10米以外。5、項目負責人或安全員與有關部門負責做好搶險安全監(jiān)護,搶救現場受傷人員,及時與120聯(lián)系,送醫(yī)院救治。6、影響場外交通的首先分派人員維護交通秩序,并通知122前來處理。對有可能危及附近居民安危的情況,應立即疏散居民,采取措施,確保安全。7、項目部組織落實現場值班人員,防止意外事故再次發(fā)生。(五)、火災應急救援預案預案一:火勢猛,現場無力撲滅時1、現場起火發(fā)現火勢猛,項目部無力撲滅時,應由電工立即切斷

23、總電源;項目負責人應立即報告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揮部立即報警(119)請求救援。2、項目負責人對火災附近區(qū)域所有人員進行疏通,并負責清點現場人員。對缺人員應立即查找去處,并報告指揮部。3、消防隊救出傷員后,將傷員立即脫離危險地方,項目負責人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救。4、應急指揮部立即撥打120救護中心與醫(yī)院取得聯(lián)系,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應。預案二:火勢剛起,現場有能力撲滅時1、現場火勢剛起時,要立即組織現場人員進行撲救,救火方法要得當,滅火前必須先切斷蔓延材料,針對不同類型,采用不同滅火方法。1)油料起火可用泡沫滅火器或采用隔離法壓滅火源,不宜用水撲救。2)電氣設備起火時,

24、應盡快切斷電源,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千萬不要盲目向電器設備上潑水,這樣容易造成觸電、短路爆炸等并發(fā)性事故。3)如果化學材料起火,更要慎重,要根據起火物性質選擇滅火方法,同時要注意救火人員的安全,防止中毒。4)密閉的地下室起火時采用窒息滅火法,這些部位發(fā)生火災的初期,在火場上運用窒息法撲滅火災時,可采用石棉布,浸濕的棉被、帆布、海草席等不燃或難燃材料覆蓋燃物或封孔洞;利用建筑物原有的門以及生產設備上的部位,阻止新鮮空氣流入,以降低區(qū)內氧氣的流量,從而達到窒息滅火的目的。采取窒息法滅火后,必須確認火已熄滅時,方可打開孔洞進行檢查,嚴防早打開封閉的房間或生產裝置,而使新鮮空氣流入燃燒區(qū),引起新的燃

25、燒,導致火勢猛烈發(fā)展。5)撲救各種固體、液體和氣體火災采用隔離滅火法,就是將燃燒物體和附近的可燃物質與火源隔離或疏散開,使燃燒失去可燃物質而停止。采取隔離滅火法的具體措施有:a.將燃燒區(qū)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質,轉移到安全地點。b.關閉閥門,阻止氣體、液體流入燃燒區(qū)。c.設法阻攔流散的易燃、可燃液體或擴散的可燃氣體。d.拆除與燃燒區(qū)相毗連的可燃建筑物,形成防止火勢蔓延的間距。2、現場火險撲救時,現場負責人判斷要準確,當不能馬上撲滅的要及時報警,請消防部門協(xié)助滅火。在消防隊到現場后,現場負責人要及時而準確地向消防人員提供電器、易燃、易爆物的情況。3、火災區(qū)內如有人等,要盡快組織力量,設法

26、先將人救出,然后再全面組織滅火。4、滅火以后,要保護火災現場,不得留有暗火,并設專人巡視,以防復燃。保護火災現場是查找火災原因的重要措施。預案三:火災區(qū)內人員急救措施1.保持鎮(zhèn)靜。明辨方向。突遇火災,面對烈火濃煙,首先要強令自己保持鎮(zhèn)靜,迅速判斷危險地點和安全地點以決定逃生辦法。撤離時要注意,朝明亮處或外面空曠地方跑。要盡量往樓層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煙火封阻,則應通過陽臺、氣窗等往室外逃生或跑到屋頂等待救援。2. 簡易防護,捂鼻匍匐。逃生時經過充滿煙霧的路線,要防止煙氣中毒、預防窒息,可采用濕毛巾、口罩捂鼻、匍匐撤離的辦法。3.善用通道,莫入電梯。發(fā)生火災時,要根據情況選擇進入相對較為安全的樓梯

27、通道。在高層建筑中,普通電梯的供電系統(tǒng)在火災時會斷電或因熱的作用電梯變形而使人被困在電梯內,同時由于電梯井猶如上下貫通的煙囪,有毒煙霧會直接威脅被困人員的生命安全。因此,千萬不要乘普通電梯逃生。4.緩降逃生,滑繩自救。高層、多層公共建筑內一般都設有高空緩降器或救生繩,人員可以通過這些設施安全地離開危險的樓層。在沒有專門設施、安全通道又已被堵和救援人員不能趕到的情況下你可以迅速利用身邊的繩索或 床單、窗簾、衣服等自制簡易救生繩,并用水打濕,從窗臺或陽臺沿繩緩滑到下一樓層或 地面,安全逃生。5.避難場所,固守待援。假如用手摸房門已感到燙手,可采取自創(chuàng)避難所、固守待援的辦法。首先關緊迎火的門窗,打開

28、背火的門窗,用濕毛巾、濕布塞堵門縫,或用水浸濕棉被蒙上門窗然后不停地用水淋透房間,防止煙火滲入。固守在房內,直到救援人員到來。6.暴露自己,尋求援助。被煙火圍困無法逃離的人員,應盡量站在陽臺、窗口等易于被人發(fā)現且能避免煙火的地方。在白天向窗外晃動鮮艷衣物,或外拋輕型耀眼的東西;在晚上可以用手電筒不停地在窗口閃動或者敲擊東西,及時發(fā)出求救信號,引起救援者的注意。7.火若燒身,切勿驚跑?;饒錾系娜巳绻l(fā)現身上著火,千萬不可驚跑或用手拍打,因為跑或拍打時會形成風勢,助長火勢。當身上著火時,應趕緊脫衣服或就地打滾壓滅火苗,及時跳進水中或讓人向身上澆水、噴滅火劑。(六)、食物中毒應急救援預案1、現場如發(fā)

29、現有員工發(fā)生中毒,立即報告應急救援指揮部并通知全體職工停止就餐,并由廚師、現場安全員立即封存食堂內所有可疑食物、配料,聽候衛(wèi)生防疫部門的檢驗。2、現場負責人組織人員將中毒人員立即脫離危險地方,組織安全員、急救員進行搶救。3、應急救援指揮部立即撥打120救護中心與醫(yī)院取得聯(lián)系(醫(yī)院在附后的直接送往醫(yī)院),應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應。4、中毒局勢得到控制后,及時協(xié)助有關部門對封存樣本進行化驗。(七)、中暑應急救援預案:1、 中暑類型的判斷。中暑類型有以下三種:a. 先兆型在高溫環(huán)境下工作一段時間后,出現大量出汗、口渴全身疲乏、頭暈、胸悶、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體溫往往超過3

30、7.5,這時如果及時休息,離開高溫環(huán)境,短時間內癥狀就會消失。b. 輕型凡是有先兆中暑癥狀并且不能繼續(xù)勞動的人,屬于輕度中暑,通常體溫在38以上,臉色發(fā)白、胸悶、皮膚灼熱、惡心嘔吐、大量出汗、皮膚濕冷。輕度中暑者,經過治療,一般在4-5小時身體可以恢復正常。c. 重型通常體溫40以上,出現昏倒或痙攣,臉色發(fā)白、胸悶、皮膚灼熱、惡心嘔吐。重度中暑后,一般都需要經過冶療,不要寄希望于自動好轉,以免耽誤治療,導致其它嚴重后果。2、中暑急救a. 迅速轉移應將中暑者迅速移到陰涼通風的地方,解開衣服,脫掉鞋子,平臥、頭部不要墊高。b. 降溫用涼水或50%酒精擦洗全身,直到皮膚發(fā)紅,以促進散熱,有條件的可在

31、病人頭部、腋下、腹股溝等處放置冰袋,必要時可將病人放入涼水中浸浴降溫。降溫時必須加強護理,密切觀察休溫、血壓和心跳狀況,當體溫降到38左右時,應立即停止降溫,以免病人虛脫。c. 補充水分和無機鹽類對能喝水的病人,應鼓勵他喝足加鹽涼開水或其它飲料。對不能飲水的病人,應馬上送醫(yī)院輸液。d. 口服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涂抹清涼油等,以消毒解暑。也可采用民間刮痧法。(八)、 坍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搶救休克的傷員:休克傷員的癥狀是:皮膚蒼白或發(fā)青,咬舌、口齒不清,發(fā)冷,皮膚潮濕或出汗,瞳孔放大,眼睛凹陷;惡心、擅抖、口渴;心臟跳動加快;搶救方法:a.可把休克的傷員(頭部、胸部、腹部或大腿處骨折者除

32、外)雙腿抬高離地面0.2-0.3米,讓其背部朝下躺著,再使用合適的物體把雙腿墊起。這樣,能使血液順暢地流動,達到各器官維持生命所必須的程度。b.如果休克的傷員呼吸困難,應讓其斜倚或側臥,使其呼吸順暢。c.如果傷員有一只腿受傷,可將另一只腿墊高直至使其它器官獲得維持生命所必須的血液。d.如果傷員出現嘔吐,應讓其側臥,并給些飲料。2、搶救骨折者:骨折包扎應包括包扎骨折處的肌肉、健、血管和韌帶。有的骨折容易發(fā)現,有的骨折在皮膚的肌肉里面不容易發(fā)現,應通過觀察傷員的肢體組織有無變形和傷員自我感覺來判斷。處理骨折的主要方法是把骨折斷面加以固定,并在較長時間內保持良好的固定狀態(tài)。簡易固定方法有:a.就地取材,如使用薄木板,筆直的棍棒等。b.護墊用布或毛巾,放于薄木板和傷口之間。c.兩片薄木板之間領帶或布條系緊。d.不能用繃帶正對傷口包扎。3、止血:對一般流血傷口的控制:a.把傷口的衣服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