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道路維修方法_第1頁
常見的道路維修方法_第2頁
常見的道路維修方法_第3頁
常見的道路維修方法_第4頁
常見的道路維修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常見的道路維修方法 第一、瀝青砼路面的破損處理 1、裂縫處理 、高溫季節(jié),全部或大部分可愈合的輕微裂縫,可不進行處理。不能 愈合的輕微裂縫的處治方法如下: 、將有裂縫(小于 5MM的) 路段清掃干凈并均勻噴灑少量瀝青 (低溫、潮 濕季節(jié)宜噴灑乳化瀝青 ) ,再勻撒一層 25MM的干燥潔凈石屑或中粗砂,最 后用輕型壓路機碾壓整平。 、沿裂縫涂刷少量稠度較低的瀝青。 、橫向或縱向裂縫,按裂縫寬度以如下步驟處治: 、縫寬在 3MM以內(nèi)的裂縫: 采用一布兩油的方法進行貼縫、 隔縫處理。 即: 將土工布裁剪成長條狀, 寬度不宜小于 50CM沿裂縫處理范圍內(nèi)按 m2 涂刷粘層瀝青沿裂縫粘貼條形土工布, 土

2、工布接頭搭接寬度不應小于 5MM, 搭接處應涂刷粘層瀝青粘貼完后在土工布上按 m 涂刷一層粘層瀝青 在土工布粘層瀝青上按 35m3/1000m2 均勻撒布石屑,并用輕型壓路機壓平。 、縫寬在 3 5MM以內(nèi)的裂縫: 方法一:應先清除縫中雜物將稠度較低的熱瀝青灌入縫內(nèi) ( 灌入深度 約為縫深的 2/3) 再填入干凈石屑或粗中砂, 并搗實最后將溢出縫外的瀝 青、石屑、砂等余料清除。 方法二:采用兩布三油進行處理即刷一層瀝青貼一層布再刷一層瀝青 貼一層布在第二層布上最后刷一層瀝青撒布石屑。 ( 具體方法與一布兩油 相同) 、縫寬在 5mm以上的裂縫:應除去已松動的裂縫邊緣再用熱拌瀝青 混合料或乳化瀝

3、青混合料填入縫中,搗實。 、因路面設計使用年限較長, 或瀝青老化等原因出現(xiàn)的大面積裂縫 ( 包 括網(wǎng)裂 ) ,如基層未破壞,通過技術(shù)經(jīng)濟比較,可選用下列維修方法: 、采用乳化瀝青稀漿封層,封層厚度宜為 36MM。 、加鋪瀝青混合料封層,或先按要求鋪設土工布,再加鋪瀝青混合料 封層。 、改性瀝青薄層罩面。 、因面層而造成路基、 基層破壞的嚴重龜裂, 應先按要求處理好路基、 基層后再進行面層處理。 2、擁包處理 、因施工操作不慎將瀝青漏灑在面層上而成的擁包,將擁包刨除進行 路面表面處治。 、已趨于穩(wěn)定的輕微擁包,應將擁包用機械刨削或人工鏟除后整平、 處治。 、因面層瀝青用量過多或細料集中而產(chǎn)生較嚴

4、重擁包,或路面連續(xù)出 現(xiàn)多個擁包且面積較大,但基層穩(wěn)定,則應用機械 (如銑刨機 )或人工將擁包 全部除去, 并低于路表面約 lOMM,掃盡碎屑、 雜物及粉塵后用熱拌或冷補瀝 青混合料重鋪面層。 、因基層頂部含水量過大,使面層與基層間結(jié)合不良而造成的推移變 形引起的擁包,應將擁面層全部挖除,將水分晾曬干,并用水穩(wěn)定性較好的 材料更換已變形的基層,再重作面層。 、因路基軟化、基層破壞而引起的面層擁包,應按設計要求先處理路 基、基層后再處理面層。 3、沉陷處理 、因路基不均勻沉降而引起的局部路面沉陷,若沉降穩(wěn)定,可根據(jù)路 面的破損狀況分別采取下列處治措施: 、路面略有下沉,并伴有少量輕微裂縫??稍诔?/p>

5、陷處噴灑或涂刷粘層 瀝青,再用細粒式或砂粒式瀝青混合料將沉降部分填補,并壓實平整。 、路基沉陷導致路面破損嚴重,礦料松動、脫落而形成的坑槽,應按 照坑槽的維修方法予以處治。 、因路基或基層結(jié)構(gòu)破壞而引起的路面沉陷,應按要求處理好路基、 基層后,再重做面層。 4、車轍處理 、車行道表面因車輛行駛推移而產(chǎn)生的縱向車轍,應將出現(xiàn)車轍的面 層銑刨清除后,重鋪瀝青面層。在城市主干道上可采用普通瀝青混合料、改 性乳化瀝青混合料、稀漿封層等來修補車轍;次干道及以下等級道路可用冷 補瀝青混合料修補。 、路面因受橫向推擠形成的橫向波形車轍,可將凸出的部分刨除,在 波谷噴灑或涂刷粘層瀝青并填補瀝青混合料找平、壓實

6、。 、因面層與基層間存在不穩(wěn)定夾層而形成的車轍,應將面層挖除,清 除夾層后,重作面層。 、因基層局部下沉破壞而造成的車轍,應先處治基層,再按要求處治 面層。 5、波浪與搓板處理 、屬于面層原因形成的波浪或搓板可按下述方法進行維修: 、路面僅有輕微波浪或搓板,可在波谷部分噴灑瀝青,并均勻撒布適 當粒徑的礦料,找平后壓實。 、波浪( 搓板)的波峰與波谷高差起伏較大時,應順行車方向?qū)⑼钩霾?分銑刨削平, 并低于路表面約 lOMM。在削除部分均勻噴灑熱瀝青, 并撒布一 層粒徑不大于 lOMM的礦料,掃勻、找平、壓實。 、嚴重的、大面積波浪或搓板,應將面層全部挖除,重鋪面層。 、因面層與基層之間存在不穩(wěn)

7、定的夾層而形成波浪 ( 搓板) ,應挖除面 層,清除不穩(wěn)定的夾層后,噴灑粘層瀝青,重鋪面層。 、因基層局部破壞、 失穩(wěn)而造成的波浪 (搓板) ,應先對基層進行處治, 再重鋪面層。 6、坑槽處理 、基層完好,僅面層有坑槽時按下述方法進行維修: 、冷切熱補處理: 按照“圓洞方補、斜洞正補”的原則,劃出所需修補坑槽的輪廓線所 劃輪廓線開鑿至坑底穩(wěn)定部分,其深度不得小于原坑糟的最大深度。 ( 如果 坑槽深達 7CM以上,應將坑槽按 4CM一層鑿開,每層接縫應錯開 20CM左右 ) 清除槽底、槽壁的松動部分及粉塵、雜物,并涂刷粘層汲青填入瀝青混 合料并整平用小型壓實機具或手扶振動夯將填補好的部分壓 (

8、夯) 實。新填 補部分的混合料應略高于原路面 ( 如果坑槽深達 7CM以上,應將瀝青混合料 分兩次或三次攤鋪和壓實 ) 。 、熱刨熱補處理: 采用熱修補養(yǎng)護車,用加熱板加熱坑槽處路面翻松被加熱軟化鋪裝 層,噴灑乳化瀝青, 加入新的瀝青混合料, 然后攪拌鋪平壓路機壓實成型, 其壓實度應達到 96(馬歇爾標準密度 ) 。 、若因基層破壞而形成坑槽,應按規(guī)定先處理基層,再修復面層。 7、麻面與檢散處理 、因嵌縫料散失出現(xiàn)輕微麻面, 應均勻撒布適量瀝青、 嵌縫料, 找平、 掃勻、壓實。 、大面積麻面應噴灑稠度較高的瀝青,并撒布適當粒徑的嵌縫料,麻 面部分中部的嵌縫料應稍厚,與原路面銜接處要稍薄,定型應

9、整齊,并碾壓 密實成型。 、因瀝青老化失去粘結(jié)性而造成的松散,應將松散部分全部挖除后, 重鋪面層。 8、泛油處理 、只有輕微泛油的路段,可不作處理。 、泛油較重的路段,可先撒 5 10MM粒徑的碎石,用壓路機初壓,待 穩(wěn)定后,再撒 35MM粒徑的石屑或粗砂,并用壓路機壓實。 、面層已形成軟層的嚴重泛油路段, 可視情況采用下述方法進行處理: 先撒一層 S9 或 S10碎石,用壓路機將其強行壓人面層,待基本穩(wěn)定后, 再分次撒上 S12 粒徑的碎石,并碾壓成型 (采用撒布法處理泛油,應選在炎 熱季節(jié)節(jié)進行 ) 將含油量過高的軟層銑刨清除后,按要求重鋪面層。 9、脫皮的處理 、瀝青面層層間產(chǎn)生脫皮,應

10、將脫落及松動部分清除,在下層瀝青面 上涂刷粘層瀝青,并重鋪面層。 、面層與基層之間因粘結(jié)不良而產(chǎn)生的脫皮,應先清除掉脫落、松動 的面層,找出粘結(jié)不良的原因。若面層與基層間所含水份較多,應將面層刨 去,露出基層晾曬或烘干;若面層與基層之間夾有泥砂層,則應將泥砂清除 干凈,噴灑透層瀝青后,重鋪面層。 第二、路面翻修 一、路面破損嚴重,采用其他方法仍不能使路面恢復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時, 為保證必要的服務功能,應進行翻修。 二、翻修前,應對需要翻修路段的路面結(jié)構(gòu)、結(jié)構(gòu)材料特性和交通量等 進行調(diào)查分析,并按原設計要求的材料和厚度進行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 三、面層翻修時可按下列步驟進行: 1、根據(jù)調(diào)查分析資

11、料或厚度設計需要,翻修部分或全部瀝青面層時, 宜采用銑刨機進行銑刨作業(yè),按預定翻修厚度正確削刨,應避免損壞完好的 下面層或基層。如翻修的面積較小,可采用小型機械或人工翻挖。 2、清掃碎屑、灰塵后,下層表面澆灑 m2 粘層瀝青;與不翻修路段 接界的原路側(cè)壁涂刷 m2 左右粘層瀝青。 3、采用與原瀝青面層相同 ( 或按施工要求 ) 的瀝青混合料和厚度進行鋪 筑。 4、用壓路機進行碾壓密實。 5、翻修完工后應根據(jù)具體情況做好初期養(yǎng)護工作。 四、面層、基層同時翻修時應按下列要求進行: 1、將瀝青面層刨除后翻挖基層,瀝青面層的刨除范圍應超出基層翻修 范圍的邊緣線 30CM左右,使基層、面層接縫錯開。 2

12、、應避免雨天翻修,設置必要的排水設施,防止路床積水。 3、路基表面整平壓實后,應采用與原路段相同 ( 或原設計要求 ) 的基層 材料鋪筑。基層碾壓時,每層壓實厚度應不大于 20CM;當翻修面積小,壓路 機難以碾壓時,可采用小型振動壓路機或振動夯壓實,每層壓實厚度應不大 于 15CM。 4、基層達到要求強度后,澆灑 m2 透層瀝青,與不翻修路段接界的 原路面?zhèn)缺谕克?m2左右粘層瀝青。采用與原路段相同 (或原設計要求 )的瀝青 混合料鋪筑面層。 5、翻修完工后應根據(jù)具體情況作好初期養(yǎng)護工作。 五、如路基軟弱導致路面損壞時,應對軟弱路基按要求進行處理并達到 質(zhì)量標準后再鋪筑基層、面層。 第三、水泥

13、混凝土路面的維修 一、裂縫處理: 1、對寬度左右的輕微裂縫,可采取擴縫灌漿封縫。 30MM 15-20MM 、順著裂縫擴寬成的溝槽, 宜為 35CM, 最大深度不得超過 2/3 板厚。 、清除混凝土碎屑,吹凈灰塵 、根據(jù)選用的灌縫材料聚氨脂或環(huán)氧樹脂砂漿,按規(guī)定進行配比,混 合均勻后,及時灌入擴縫內(nèi)。 、灌縫材料固化后,達到設計強度,即可進入下道工序施工。 2、對貫穿全厚的大于 3MM的中等裂縫,可采取條帶罩面進行補縫。 150MM 150MM 300MM 、在裂縫兩側(cè)切縫時,應平行于縮縫,且距裂縫距離應不小于15CM。 、鑿除兩縫內(nèi)的混凝土,深度以 7CM為宜。 、每間隔 50cm 打一對鈀

14、釘孔,鈀釘孔的大小應略大于鈀釘直徑2 4MM。 、鈀釘宜采用 d16MM螺紋鋼筋,使用前應予以除銹。鈀釘長度不小于 20CM,彎鉤長度為 7CM。 、鈀釘孔必須填滿砂漿,方可將鈀釘插人孔內(nèi)安裝。 、切割的縫內(nèi)壁應鑿毛, 并清除松動的混凝土碎塊及表面塵土、 松石。 、澆筑前均勻涂刷水泥漿或環(huán)氧水泥漿,宜澆筑鋼纖維膨脹快硬混凝 土并及時振搗密實、抹平、噴灑養(yǎng)護劑。 3、對于 35MM的裂縫還可以采用兩布三油進行貼縫、隔縫處理,其方 法與瀝青面層貼縫的處理相同。 4、對寬度大于 5MM的嚴重裂縫應采取全深度切縫、鑿除、補塊的方法 進行處治。其方法有整塊翻修更換,設置傳力桿,設置加強鋼筋等方法。 、整

15、塊翻修更換法 舊板宜用液壓鎬混凝土破碎機鑿除, ( 鑿除時應注意不損壞相鄰板塊及 基層,保留原有拉桿、傳力桿,并及時清運破碎混凝土塊) 基層損壞部分 應清除干凈,宜采用 C15 貧混凝土對基層進行補強 (其補強混凝土厚度不宜 小于 8CM,頂面高程應與舊路面基層頂面高程相同 ) 宜在混凝土路面板接縫處 的基層上涂刷一道寬 20CM瀝青帶更換板面的混凝土配合比及所選用的材 料應符合原設計要求 ( 可根據(jù)施工工期的要求摻用 JK、AS、SC等快速修補材 料,也可采用硫鋁酸鹽水泥配制達設計要求的混凝土 ) 按澆筑混凝土路面 的要求,進行攤鋪、振搗、抹面、養(yǎng)生、切縫、灌縫等施工。 、設置傳力桿法 在裂

16、縫兩側(cè)劃線,線應與板面垂直,線距應不小于,線長為板面寬度 沿劃線采用全深度切縫,將切縫范圍內(nèi)的混凝土破除、清渣并進行基層處理 處理基層后,應修復、安設傳力桿和拉桿 ( 傳力桿或拉桿折斷時,應用與 原規(guī)格相同的鋼筋焊接或重薪安設 ) 安裝前,應在板厚 12 處鉆比傳力桿 或拉力桿直徑大 2 4MM的孔( 傳力桿、拉桿的型號、直徑、長度、孔距應符 合原設計要求 ) 將孔中塵屑吹凈,注入環(huán)氧砂漿,將傳力桿和拉桿固定在 保留板規(guī)定的位置上光圓鋼筋傳力桿的伸出端應均勻涂刷少許瀝青 ( 傳力 桿、拉桿傾斜或松動失效,應予以校正或更換 ) 按原設計要求進行混凝土 配合比設計 (根據(jù)工期要求可摻用 JK AS

17、、SC等快速修補材料,也可用硫鋁 酸鹽水泥配制達到設計要求的混凝土 ) 按澆筑混凝土路面的要求,進行攤 鋪、振搗、抹面、切縫、灌縫、養(yǎng)生等施工。 原砼板 縮縫 全深度補塊 施工縫 、設置加強鋼筋法 在裂縫兩側(cè)劃線,線與板面垂直,線距應不小于 70CM 線長為板面寬度, 沿線用鋸縫機深切縫,將切縫范圍內(nèi)的混凝土破除、清渣并處理基層安裝 加強鋼筋 ( 受力鋼筋宜采用直徑為 12-14MM的螺紋鋼筋,間距宜為 150 200MM,箍筋宜采用直徑為 68MM的圓鋼, 間距宜為 200200MM,距混凝土 頂面不小于 50MM,底部保護層為 30MM左右) 澆筑混凝土前在保留板側(cè)面均 勻涂刷一層水泥漿按

18、原混凝土板面的要求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拌制、 攤鋪、振搗、收漿、抹面、養(yǎng)生等施工 40MM 50MM 30MM 受力筋 二、板塊脫空與唧泥的處理: 1、水泥混凝土面板脫空位置的確定 、采用彎沉測定法確定,須用長桿彎沉儀及相當于 BZZ 100 重型標 準汽車在活動板塊上測試。凡彎沉超過的,應確定為面板脫空。 、采用壓路機探壓確定, 即用 15t 以上重型壓路機在板面上慢速行走, 標記上下活動板決的位置 2、壓漿材料 壓入板底的材料應具備顆粒粒徑小、流動性大、能順利壓進板底空隙、 收縮性小、干固后不產(chǎn)生收縮裂縫、凝固后具有較高的強度等特征。宜采用 水泥漿、水泥粉煤灰漿和水泥砂漿等灌漿材料填隙。

19、 3、水泥灌漿法 壓漿設備主要有:鉆孔設備、制漿儲漿設備、壓漿設備、緊固裝置。 具體的工藝流程為: 定位鉆孔制漿壓漿壓漿孔封堵交通控制 彎沉檢測。 推薦選用膨脹水泥加粉煤灰漿液或水泥加膨脹劑漿液,水灰比采用,既 便于施工,且強度較高,收縮量較小。 、灌漿孔的布置 、灌漿機械設備可用壓力灌漿機或壓力泵,灌注壓力宜為1 2MPa。 、灌漿作業(yè)應先從沉陷量大的部位開始, 逐步由小間隙到大間隙進行。 當相鄰孔或接縫中冒漿,可停止泵送漿液,每灌完一孔應用木楔堵孔。 、待漿體抗壓強度達到時,用水泥砂漿封孔。 、壓漿完成 3 天后進行彎沉值檢測,當彎沉值超過時,應重新鉆孔補 壓。 4、壓漿效果檢驗 混凝土板

20、底壓漿的目的在于填充板底空隙,給板塊提供一均勻的承托, 通過以下幾種方法來檢驗壓漿效果: 、直觀觀察壓漿前后重型車輛通過脫空板時的位移情況 ( 限于壓漿前 有明顯垂直位移的板塊 ) 。 、鉆孔取芯檢查灰漿充填情況。 、采用標準軸載車及貝克曼梁逐塊檢測壓漿板四角的彎沉值。 5、唧泥處理 、處理前,應按路面施工要求,設置排水設施,疏通排水系統(tǒng)。 、水泥混凝土路面唧泥病害,應采取壓漿處理,其要求應按 “壓漿 處理”的規(guī)定執(zhí)行。 、水泥混凝土面板進行壓漿處理后,應對接縫及時切縫灌縫,灌縫應 飽滿,不得有漏切、漏灌現(xiàn)象。 三、錯臺處理: 1、錯臺的處治方法有磨平法和填補法兩種,可按錯臺的輕重程度選定。

21、2、高差小于等于 10mm的錯臺,可采用磨平機磨平,或人工鑿平。 、應從錯臺最高點開始向四周擴展,邊磨邊用三米直尺找平,直至相 鄰兩塊板齊平為止。 、磨平后,接縫內(nèi)應將雜物清除干凈,并吹凈灰塵,及時將嵌縫料填 入。 3、高差大于 10mm的嚴重錯臺,可采用細石水泥混凝土或細粒式、砂粒 式瀝青混凝土進行處治。 、細石水泥混凝土修補方法及要求: 1) 應將錯臺下沉板鑿除 2-Scm深,修補長度按錯臺高度除以坡度 ) 計算。 未沉板 鑿除修補 下沉板 100H 2) 鑿除面應將雜物灰塵清除干凈,澆筑前,在鑿除面均勻涂刷一層水泥 漿。 3) 澆筑高強細石混凝土,其配合比通過試驗確定。 4) 混凝土達到

22、通車強度后,即可進行面層施工。 、細粒式瀝青混凝土修補方法及要求: 1) 在修補前應將路面雜物和灰塵清除干凈, 并噴灑一層熱瀝青或乳化瀝 青,瀝青用量為 m2。 2) 修補面縱坡變化應控制在 i 。 3) 瀝青混凝土符合配合比設計要求,攤鋪后宜用輪胎壓路機壓實。 四、沉陷處理 1、沉陷處理前應按路面施工要求設置排水設施,疏通排水系統(tǒng)。 2、對沉陷水泥混凝土破碎板,應按“設置加強鋼筋法”或“整塊翻修 更換法”的規(guī)定進行處理。 五、拱起處理: 1、板端拱起但板面完好時,應根據(jù)板塊拱起高度,計算切除板塊的長 度,將拱起板塊兩側(cè) 1 2 條橫縫切割擴寬,待應力充分釋放后,切除拱起 端,逐漸將板塊恢復原

23、位,清除縫中雜物,灌注接縫材料。 拱起板 切除部分 拱起板 2、拱起板端發(fā)生斷裂或破損時,按下面“ 接縫處理 ”的規(guī)定處理。 3、拱起板兩端間因硬物夾入發(fā)生拱起,應將硬物清除干凈,使板塊恢 復原位,并清除接縫內(nèi)雜物和灰塵,重新灌注填縫料。 4、脹縫處因施工時傳力桿設置不當,使板受熱時不能自由伸長而發(fā)生 拱起,應將傳力桿部位的混凝土全部切除,重新設置傳力桿、澆筑路面混凝 土,重新設置脹縫。 六、坑洞處理: 1、個別的坑洞,應清除洞內(nèi)雜物,用水泥砂漿或環(huán)氧樹脂砂漿等材料 填補,進行整平壓實。 2、較多坑洞且連成一片的,應采取薄層修補方法進行修補: 、畫出與路中心線平行或垂直的切割圖形邊線。 、用切

24、割機沿邊線切割,切割深度應不小于 7CM。 、用風鎬將切割面內(nèi)的混凝土破碎并除盡槽內(nèi)的混凝土碎屑。 、將切割面內(nèi)的立面鑿毛,填入與原路面強度等級相同的混凝土拌和 物,振搗密實,其頂面與原混凝土面板齊平 、宜噴灑養(yǎng)護劑養(yǎng)生 、待混凝土達到通車強度后,方可進行面層施工。 * 、也可用砂粒式瀝青混凝土進行補坑調(diào)平處理。 七、接縫處理 1、接縫填縫料損壞維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接縫中的舊填縫料、雜物、塵土,應清除干凈。 、在脹縫修理時,應將熱瀝青均勻涂刷縫壁,再將脹縫板壓入縫內(nèi)。 對脹縫板接頭及脹縫與傳力桿之間的間隙, 必須用瀝青或其他填縫料填實抹 平,上部應用嵌縫條及時嵌入縫中。 、用加熱式填縫料修

25、補時,必須將填縫料加熱至灌入溫度。宜用嵌縫 機灌注,填縫料填灌應飽滿。在氣溫較低季節(jié)施工時,應先用噴燈將接縫預 熱。 、用常溫式填縫料修補時,除無須加熱外其施工方法與加熱式填縫料 相同。 、填縫料的技術(shù)要求與施工質(zhì)量驗收標準,應符合水泥混凝土路面施 工及驗收規(guī)范的規(guī)定。 2、縱向接縫張開維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當相鄰行車道面板橫向位移,縱向接縫張開寬度在10MM以下時, 宜采取聚氯乙烯膠泥、焦油類填縫料和橡膠瀝青等加熱施工式填縫料,其方 法參照“接縫料損壞維修”的方法執(zhí)行。 、當相鄰車道面板橫向位移,縱向接縫張口寬度在 10 15MM以上時, 宜采取聚氨脂類常溫施工式填縫料進行維修 維修前應將

26、縫內(nèi)雜物、 塵土清除干凈應按材料配合比配制填縫料宜 采用擠壓法壓入填縫料填縫料固化后,方可進行面層施工。 、當縱向接縫張口寬度在 15MM以上時,采用瀝青砂或細粒式瀝青混 合料填縫。 3、接縫縫邊碎裂時,接縫維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在破碎部位外緣,應切割成規(guī)則長條形圖形,其切割面應垂直于面 板,切割深度應致。 、清除混凝土碎塊及雜物,吹凈灰塵,并保持干燥狀態(tài)。 、宜用高模量補強材料,進行填充維修,其材料技術(shù)性能應符合有關(guān) 產(chǎn)品質(zhì)量標準的要求。 、修補材料達到設計規(guī)定強度后,方可進行面層施工。 第四、人行道維修 路緣石的鋪筑: 設定基準點設置基準線沿基準線砌筑路緣石 (基 礎與路緣石內(nèi)平面平齊) 路面磚基準點和基準線的設定: 路緣石邊設定基準點設置兩條相互 垂直的基準線(其中一條基準線與路緣石基準線的夾角為00 或 450)設置 間距為 5 10m并縱橫平行于路面磚的基準線。 基準線 基準線 路緣石 基準點 基準線 基準線 45 0 45 0 路緣石 基準點 砂墊層的攤鋪: 確認砂的質(zhì)量由試驗(試驗段)確定虛鋪厚度采 用刮板法、耙平法、攤鋪法等攤鋪不得有任何擾動。 路面磚的鋪筑: 從路面磚的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