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語境與中國的文化問題——評戴錦華的當代中國文化研究_第1頁
全球化語境與中國的文化問題——評戴錦華的當代中國文化研究_第2頁
全球化語境與中國的文化問題——評戴錦華的當代中國文化研究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全球化語境與中國的文化問題評戴錦華的當代中國文化研究文章來源 畢業(yè)論文網(wǎng)    研究在中國的興起并日益成為”顯學”的看法,在學界大概不會遭遇歧義。我們不僅隨處可以看到前沿雜志發(fā)表的文化研究的文章,看到不斷出版的文化研究的專著,而且在著名的大學課堂上已經(jīng)開設了文化研究的專門課程,成立了專門的”文化研究研究室”1同時也出現(xiàn)了專業(yè)性的文化研究雜志。2這一現(xiàn)象證實了文化研究地位在中國的確立,而且其本身就是文化研究有趣的話題之一:一方面,文化研究的范疇歧義叢生,學科界限模糊不清;一方面,文化研究又規(guī)模巨大,參與熱情空前高漲。這一領域,就像一個嘈雜紛亂的建材,每個專業(yè)工人都懷

2、抱著新型的,奔向沒有邊界的建筑工地,然后在一個沒有藍圖的建筑方案上,搭建不知所終的宏偉樓盤。但也正是這樣一塊自由的理論”飛地”,為研究者和實踐者提供了理論想象與構建的巨大空間:腳下是無邊的”千座高原”,前方是沒有盡頭的天高地遠。       文化研究于20世紀50年代在英國獲得立足點之后,雖然出版了理查德.霍加特的文化的用途、雷蒙.威廉姆斯的文化與、e.p.湯普森的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等經(jīng)典著作,為文化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和研究對象范例。但對文化研究作為一個學科的理解仍然莫衷一是。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文化研究的興起與在西方的現(xiàn)代復興有密切關系。這不止是說葛

3、蘭西的”文化領導權”理論點燃了文化研究理論的靈感,推動了文化研究的發(fā)展,而且從文化研究關注的某些對象上,也可看到馬克思主義的深刻影響。3盡管至今文化研究的界限仍不清晰,但它的大致范疇還是可以描述并大致可以達成共識的。這就是:1.與傳統(tǒng)研究注重經(jīng)典不同,文化研究注重研究當代文化;2.與傳統(tǒng)文學研究注重精英文化不同,文化研究注重大眾文化,尤其是以影視為媒介的大眾文化;3.與傳統(tǒng)文學研究注重主流文化不同,文化研究重視被主流文化排斥的邊緣文化和亞文化,如社會中的工人階級亞文化,女性文化以及被壓迫的文化經(jīng)驗和文化身份;4.與傳統(tǒng)文學研究將自身封閉在象牙塔中不同,文化研究注意與社會保持密切的聯(lián)系,關注文化

4、中蘊涵的權力關系及其運作機制,如文化政策的制訂和實施;5.提倡一種跨學科、超學科甚至反學科的態(tài)度與研究方法。4這一描述雖然粗略,但大致可以窺見文化研究的基本邊界。         文化研究作為一個跨國性的理論現(xiàn)象,與全球化的語境密切相關,同時也與在全球化的影響下,中國文化出現(xiàn)的新的復雜的文化景觀密切相關。因此,文化研究在中國的興起,就不應僅僅看作是對西方理論潮流的時尚性追逐。但值得注意的是,文化研究在我國興起之后,仍然是理論討論多于訴諸具體的批評實踐。如上所述,當諸如文化研究的定義、范疇、學科界限被爭論得一塌糊涂的時候,再糾纏這些問題就顯得瑣屑

5、而空洞。對于的現(xiàn)實而言沒有實際意義。         著名學者戴錦華是研究史的專家,是著名的中國研究者。進入90年代以后,她在自己的專業(yè)領域展開學術活動的同時,也對當下中國文化問題進入了深入而卓有建樹的研究。這主要反映在她的隱形書寫-90年代中國文化研究和書寫文化英雄-世紀之交的文化英雄兩本著作中。這兩本著作是針對中國當下、特別是90年代以來文化現(xiàn)實做出的重要的研究成果。進入90年代,具體地說是1993年之后,中國的大眾文化和文化消費市場才真正得以建立。大眾文化雖然在80年代初期就已經(jīng)在中國登陸,但由于不同的歷史處境,那一時代的大眾文化還處在地

6、下或半地下狀態(tài)。5鄧麗君盡管已經(jīng)被大陸青年所接受甚至喜愛,但她仍然被主流意識形態(tài)認為是個”異數(shù)”,是個資本主義的抒情歌星。因此,大眾文化在80年代還不具有生產和消費的合法性。1993年之后,”南巡講話”的精神得以貫徹,文化領域意識形態(tài)控制的松動和文化市場的初步形成,以及以為代表的大眾傳媒的激進發(fā)展,不僅促進了大眾文化生產的規(guī)模,同時也使這一文化形態(tài)獲得了未作宣告的合法性地位。然而,突如其來的文化生產有限度的自由,卻使文化生產和消費市場慌亂而無序:中國的大眾文化生產就像一個巨大的實驗場所,幾乎無奇不有。這一東方奇觀雖然為官方的治理整頓帶來了空前的麻煩,而對于文化研究者來說卻恰逢其時。  

7、;       戴錦華較早地意識到了大眾文化時代到來對文化研究者意味著什么:90年代中國社會轉型對人文學者們所構成的挑戰(zhàn),不僅僅意味著研究與關注對象的轉移與擴展,而且意味著對既定知識結構、話語系統(tǒng)的質疑;它同時意味著對發(fā)言人的現(xiàn)實立場和理論立場的追問。如果說,站立于經(jīng)典文化的”孤島”上,將雜蕪且蓬勃的”大眾”文化指斥為”垃圾”并慨嘆當代的”荒原”或”廢都”,是一種于事無補的姿態(tài),那么,熱情洋溢地擁抱”大眾”文化,或以大理石的基座、黑絲絨的襯底將其映襯為當代文化的”瑰寶”,則同樣無益且可疑。在此,且無論中國是否已進入或接近了一個”后現(xiàn)代”境況,也不論西方的

8、”后現(xiàn)代”情境是否真正”填平了雅俗鴻溝”,在今日之中國,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是,”大眾”文化不但成了日常生活化的意識形態(tài)的構造者和主要承載者,而且還氣勢洶洶地要求在漸趨分裂并多元的社會主流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簡單的肯定或否定都無助于拓清這一班駁多端而又生機勃勃的文化格局。6這一明確的意識既可以看作是戴錦華在欠發(fā)達的中國語境中,對文化研究的一種理解,也可以看作是她對當下中國大眾文化的一種立場和態(tài)度。       在沒有邊界的文化研究中,傳媒是一個沒有爭議的關鍵詞。這不止是說網(wǎng)絡的發(fā)展為人們描繪了一幅”天涯若比鄰”的幻覺,”地球村”在電子幻覺中已然落成,重要的

9、是,在中國的語境中,”傳媒系統(tǒng)的爆炸式的發(fā)展與呈幾何級數(shù)的擴張?!?這一判斷我們在其他數(shù)據(jù)中也獲得了證實:至90年代末期,我國的表演團體已達2632個,有2767所,廣播電臺296個,電影制片廠31個,每年生產故事片150余部(已占世界第六位)  ,電視臺357座,每年生產電視劇6227部(集),出版社530家,每年出版圖書14萬多種,其中文學圖書占百分之十左右,雜志有8187種,其中文學刊物約537種,報紙2038種。再加上數(shù)以萬計、難以統(tǒng)計的盒式錄音帶、cd  、vcd音像制品等,一個在傳媒宰制下的龐大的文化市場已經(jīng)形成。因此,與大眾文化相關的消費形式幾乎都與傳媒密切相

10、關,但其間隱含的權力關系卻沒有得到真正的揭示。在戴錦華的文化研究中,一方面,她看到了進入90年代以來,”昔日的經(jīng)典權力開始以種種途徑轉化為企業(yè)資本或個人資本”,而在傳媒系統(tǒng),由于多種資金以不同渠道的介入和商業(yè)操作因素的日益擴張,電視傳媒系統(tǒng)已經(jīng)”成為聚斂金錢的聚寶盆”,因此,”多種資金涌入電視/傳媒系統(tǒng)的事實,并未徹底改變中國傳媒之為權力媒介的特征”,8”而且在轉型期的社會現(xiàn)實中,事實上成了某種超級權力的形式,履行著超載(或曰越權)的多重社會功能?!?在相關的文化研究著作中,這就是被稱為媒體帝國主義的傳媒霸權。10       在傳媒的權力結構中,引導消費時尚,制造虛假的”大眾”意愿,是其突出的功能之一。在戴錦華的文化研究活動中,她踐諾了決不簡單肯定/否定的情感立場,而是通過堂而煌之的合法性符號,拓清了隱含的所指。比如對”大眾”這一概念的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