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及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的防治淺析_第1頁
城市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及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的防治淺析_第2頁
城市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及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的防治淺析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城市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及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的防治淺析摘要:由于人口高度集中、建筑密集,加之人類工程活動對地質環(huán)境的影響,城市地質災害發(fā)生的強度和頻度也相應較高。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是城市規(guī)劃的依據,對城市的發(fā)展至關重要。為切實避免和減輕地質災害給人民群眾帶來的生命財產損失,消除地質災害,實現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建設,廣州市開了展全市范圍內威脅100人以上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排查,并啟動地質災害隱患點搬遷避讓和勘查治理工程方案的編制。在危險性評價的基礎上,建立城市災害預測預警系統,進而應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地質災害防御系統。關鍵詞:城市地質災害; 危險性評估; 地災隱患點; 崩塌; 地面沉降; 泥石流引

2、言 城市是人類活動集中且強度最大的地域,所以城市地質災害具有影響因素復雜、災害強度局部趨勢高的特點。 城市規(guī)劃應以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為依據,建立城市地質災害防御系統。城市中若發(fā)地質災害,其直接后果必然是建筑物破壞和人員傷亡。因此地質災害防治也應列入城市總體規(guī)劃中,且應在“防”災上下功夫,同時要爭取主動,減少災害的發(fā)生。 1.城市地質災害評估的主要特點 城市地質災害首先服從于區(qū)域性規(guī)律,同時又必須反映自身特點,一座城市往往存在多種地質災害。我國沿海城市經濟相對發(fā)達、人口壓力很大、城市發(fā)展速度較快,因此人類工程經濟活動對于地質環(huán)境的改造力度較強,地災分布普遍,且災害程度和發(fā)生頻度也較內陸城市較高。

3、沿海城市地質災害類型:以地震災害(軟土震陷、砂土液化)和地面變形災害(地面沉降、巖溶塌陷、地裂縫)為主。 2.廣州市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舉例分析 2.1主要任務和工作內容 主要任務:根據關于組織實施的通知(粵府【2004】63號)等文件的精神,切實避免和減輕地質災害給人民群眾帶來的生命財產損失,消除地質災害,實現和諧社會建設,廣州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在市政府和省國土資源廳組織領導下,開展全市范圍內威脅100人以上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排查,并啟動地質災害隱患點搬遷避讓和勘查治理工程方案的編制。 工作內容:(1)勘查工作以調查為主。本次工作為地質災害勘查的前期階段,初步查明隱患點及其外圍的地形、地貌

4、條件,地層、巖性、地質構造的分布和特征;初步查明隱患點范圍內的巖土工程、水文地質條件;初步查明隱患點空間分布范圍、形態(tài)和變形特征、主要誘發(fā)因素等,預測其發(fā)展趨勢。(2)設計工作內容包括:治理方案設計、投資估算等。 2.2地質災害主要類型及防治措施建議 廣州市內威脅100人以上的重大地質隱患點26個,災害類型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其中崩塌、滑坡20個,泥石流2個,地面塌陷2個,地面沉降2個。規(guī)模類型小型中型,以小型為主。 2.2.1崩塌地質災害 (一)邊坡崩塌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隱患點:廣東省理工職業(yè)技術學校邊坡崩塌地質災害治理工程。 工程概況:地災點地處白云山景區(qū)南側坡腳,為

5、早期建設開挖形成的人工邊坡。 地質災害主要類型及特征:該區(qū)域內邊坡主要劃分為2個類型:土質邊坡:主要以土體崩塌為主。巖質邊坡主要為崩塌掉塊為主。 治理的必要性:土質邊坡,雖經人工修坡處理,但是因為坡角較陡,坡高普遍超過10m15m,仍存在進一步崩塌的可能。 危害分析:圖書館、體育館、學生宿舍各1棟,及房屋內教職工和學生。威脅人數超過100人,危害性較大。 防治設計方案:格構預應力錨索+柔性防護網(局部) (二)地面塌陷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隱患點:石井街夏茅村地面塌陷治理工程 工程概況:地災點位于廣州市白云區(qū)石井街夏茅村向西北街與沙園坊華富街。 地質災害主要類型及特征:區(qū)內已發(fā)巖溶地面塌陷和地面變

6、形災害嚴重,事故雖未造成人員傷亡,但已損毀房屋12幢,數十處房屋墻壁及地面出現開裂、變形,災害影響范圍約5000m2,直接經濟損失約300萬元,屬中型地質災害。 治理的必要性:據勘查,該區(qū)已發(fā)塌陷坑大、多,雖然后來經回填改造,但未進行壓實,結構松散,據物探勘查,充填的堆積體中到處都存在空洞。雖目前地下水活動不太強烈,但因勘查區(qū)范圍并未完全禁止抽排地下水活動,一旦環(huán)境條件發(fā)生改變,隨時有再次激活塌陷的可能。 防治設計方案:對2棟承重構件嚴重損壞的房屋和18棟屬于危房的住宅進行移民搬遷。具體措施為包括:采用灌漿法對極易塌陷區(qū)內基巖面以上1.5米高度范圍內土體進行注漿加固、采用錨桿靜壓樁對原有建筑物

7、基礎進行加固、對于塌陷區(qū)采用厚度20cm砼進行地表硬化以及加強監(jiān)測,確保塌陷區(qū)穩(wěn)定后方可進行土地的利用等。 (三)地面沉降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隱患點:增城市新塘鎮(zhèn)漁村街1-76號地面沉降觀測 工程概況:地災點位于新塘鎮(zhèn)西南部,距良口鎮(zhèn)區(qū)約5km。 地質災害類型及特征:據調查,汛期全街常進水,水位高達1m,每次水浸后,在水泥地面下常見空洞,直徑約1m,墻腳裂縫有水冒出?,F場所見,房屋多處裂縫,少量裂縫寬約0.5cm,長約1m,初步分析為地基出現不均勻沉降所致。 治理方法:本地災隱患點采用監(jiān)測手段進行觀測,每月觀測1次,觀測3年,共36次。 (四)泥石流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隱患點:太和鎮(zhèn)大源路廣州青少

8、年心靈成長中心東側堆土場泥石流治理工程 工程概況:發(fā)生泥石流的山體邊坡坡面土體裸露,坡度4070不等,現場踏勘可見多處鋼筋砼塊體暴露在地表,土體較為松散,密度不均。 地質災害主要類型及特征:現場調查,該堆土場呈近圓形,地面以上高度約30m,主要堆積物為粉砂巖、粘性土及巖石碎塊等,坡度45-60不等。據了解,堆土區(qū)于2010年5月14日及7月24日發(fā)生泥石流(泥砂流)地質災害,沖毀一處排水渠,泥砂沿崩塌缺口沖入青少年心靈成長中心,堆積于該中心籃球場及教學樓前空地。 治理的緊迫性:危害分析:青少年心靈成長中心1棟教學樓、公用管理學院1棟教學樓、輪胎廠1棟宿舍樓及學生和員工。威脅人數450人,危害性

9、較大。 治理設計方案:排水工程:其平均斷面42m,基礎埋深2.0m;谷坊:設計可攔蓄和穩(wěn)定溝床固體物質;防護坡腳工程:對該區(qū)危險斜坡采用重力式擋土墻進行支護;綠化工程:對泥石流的整個物源區(qū)(除規(guī)劃建筑區(qū)外)進行綠化。 3.結論與建議 地質災害已成為嚴重制約地區(qū)地方經濟及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就是對某個地區(qū)或某個隱患點的歷史災害活動狀況、自然條件、地質環(huán)境條件、人類工程經濟活動狀況等進行綜合分析,從而確定其發(fā)生危及人類生命財產安全的災害事件的概率大小。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是風險管理和災害管理的基礎,是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至關重要;同時也是各類工程

10、立項決策的依據,是確保工程獲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huán)境效益的基本保障;是一項極具現實意義的重要研究課題和減輕災害損失的非工程性重要措施,其研究成果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以廣州市為例,分析26個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地質災害類型、規(guī)模大小、分布特征及危害性、危險性大小的具體特點,可見,城市地質災害具有影響因素復雜、災害強度局部趨勢高的特點。建立災害評估信息系統、組織行之有效的防災減災工作已迫在眉睫。具體建議如下: 地質災害防治應當統一規(guī)劃,突出重點,堅持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在城市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分區(qū)的基礎上,對重點災害或重度以上危險區(qū)展開勘查評價工作,根據勘查評價的結果,確定實施監(jiān)測的部位

11、,建立災害預警系統;把人口集中居住區(qū)、學校、醫(yī)院所在地和交通干線、重點水利電力工程等基礎設施應當作為地質災害防治規(guī)劃中重點防治區(qū);通過建立和實施有關法規(guī)等手段,有效地制止破壞地質自然環(huán)境的行為;對已經發(fā)生和可能發(fā)生的地質災害,采取“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全面規(guī)劃,綜合治理”的原則;加強地質災害易發(fā)區(qū)的調查與區(qū)劃工作;對區(qū)內重大地質災害防患點進行勘查。編制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綜上所述,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任重道遠。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專業(yè)工程技術人員的經驗積累,新技術、新方法、新材料等將在地質災害防治工程中得到不斷應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將得到更好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產部,等.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北京:地質出版社,1991 2.柳源.中國地質災害(以滑坡為主)危險性分析與計劃.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2003, 3.陳奇,我國沿海地區(qū)開發(fā)建設中若干環(huán)節(jié)工程地質問題.中國沿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