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編]《安全環(huán)境-環(huán)保技術》之印染廢水脫色技術_第1頁
[精編]《安全環(huán)境-環(huán)保技術》之印染廢水脫色技術_第2頁
[精編]《安全環(huán)境-環(huán)保技術》之印染廢水脫色技術_第3頁
[精編]《安全環(huán)境-環(huán)保技術》之印染廢水脫色技術_第4頁
[精編]《安全環(huán)境-環(huán)保技術》之印染廢水脫色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此資料由網(wǎng)絡收集而來,如有侵權請告知上傳者立即刪除。資料共分享,我們負責傳遞知識。印染廢水脫色技術 印染廢水是指棉、毛、化纖等紡織產(chǎn)品在預處理、染色、印花和整理過程中所排放的廢水。印染廢水成分復雜,主要是以芳烴和雜環(huán)化合物為母體,并帶有顯色基團(如nn、no)及極性基團(如so3na、oh、nh2)。染料分子中含較多能與水分子形成氫鍵的so3h、cooh、oh基團如活性染料和中性染料等,染料分子就能全溶于廢水中;不含或少含so3h、cooh、oh等親水基團的染料分子以疏水性懸浮微粒形式存在于廢水中;含少量親水基團但分子量很大或完全不含親水基團的染料分子,在水中常以膠體形式存在。 印染廢水中還常

2、帶有以下助劑:中性電解質(zhì)如nacl、na2so4等;酸堿調(diào)節(jié)劑如hcl、naoh或na2co3;表面活性劑;膨化劑如尿素等;膠粘劑如改性淀粉、脲醛樹脂、聚乙烯醇等;穩(wěn)定劑如磷酸鹽等。印染廢水成分復雜、色度大、cod高,并向著抗氧化、抗生物降解方向發(fā)展,已成為我國各大水域的重要污染源。當前,疏水性或不溶于水的染料廢水脫色已基本解決,難點在于許多親水性或水溶性染料廢水的脫色,而這也正是當前公認的較難處理的工業(yè)廢水之一。印染廢水脫色主要是脫除廢水色度即染料分子和cod,現(xiàn)在廣泛應用的脫色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吸附脫色 吸附脫色技術是依靠吸附劑的吸附作用來脫除染料分子的。通常采用的吸附劑包括可再生吸附

3、劑如活性炭、離子交換纖維等和不可再生吸附劑如各種天然礦物(膨潤土、硅藻土)、工業(yè)廢料(煤渣、粉煤灰)及天然廢料(木炭、鋸屑)等。目前用于吸附脫色的吸附劑主要靠物理吸附,但離子交換纖維、改性膨潤土等也有化學吸附作用。 活性炭是第一個獲得工業(yè)應用且研究得最透徹的固體吸附劑。活性炭微孔多、大中孔不足、親水性強,限制了大分子及疏水性染料的內(nèi)擴散,適用于分子量不超過400的水溶性染料分子脫色,對大分子或疏水性染料的脫色效果較差。由于分子間偶極和變形性(決定誘導偶極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很大不同,致使物理吸附也表現(xiàn)出一定的選擇性,如活性炭對堿性染料廢水脫色率超過90%,而對酸性染料廢水脫色率僅30%40%。作

4、為水處理中廣泛使用的絮凝劑,膨潤土已被廣泛用于印染廢水脫色領域,近來進一步研制成多種復合以及改性膨潤土37。目前受到廣泛注目的是離子交換纖維,主要用于吸附重金屬及色素38且比表面大、離子交換速度快,易再生,對難處理的活性染料廢水有很好的脫色效果;某些集吸附與絮凝功能為一體的吸附劑如硅藻土復合凈水劑也已開發(fā)39,用電廠粉煤灰制成具有絮凝性能的改性粉煤灰,對疏水性和親水性染料廢水均具很高脫色率40。 2絮凝脫色 印染廢水的絮凝脫色技術,投資費用低,設備占地少,處理量大,是一種被普遍采用的脫色技術。印染廢水絮凝脫色機制是以膠體化學理論為基礎的。就無機絮凝劑而言,是鐵系、鋁系等絮凝劑發(fā)生水解和聚合反應

5、,生成高價聚羥陽離子,與水中的膠體進行壓縮雙電層、電中和脫穩(wěn)、吸附架橋并輔以沉淀物網(wǎng)捕、卷掃作用,沉淀去除生成的粗大絮體,從而達到脫色目的。對于有機高分子絮凝劑而言,除了電中和與架橋作用外,可能還存在類似化學反應成鍵的絮凝機制。對無機高分子絮凝劑改性,引入具有絡合能力的無機酸根或有機官能團,逐漸成為水溶性染料廢水脫色的新趨勢。 無機高分子絮凝劑脫色機制不同于低分子無機絮凝劑,開發(fā)新絮凝劑也是親水染料脫除的途徑之一,如近來成為熱點之一的聚硅酸鹽絮凝劑。與此同時,有機高分子絮凝劑正在迅速發(fā)展,如淀粉改性陽離子絮凝劑對濁度、色度去除率均在90%以上41。 某些物質(zhì)能與染料分子反應,掩蔽甚至打斷染料的

6、親水基團或破壞染料分子的發(fā)色結構,降低染料分子的水溶性,使其變?yōu)槭杷苑肿踊螂x子。某些具有空軌道的金屬離子如mg2+、fe2+、ca2+,能接受孤對電子,能與含有孤對電子的染料分子絡合生成結構復雜的大分子,使染料分子具有膠體性質(zhì)而易被絮凝除去。某些有機分子也可與染料分子形成絡合物達到降低染料分子水溶性的目的,如帶長鏈的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銨對含磺酸基團的水溶性染料廢水42。 近年來發(fā)現(xiàn)氧化亦會促進絮凝,其機制在于有機分子在氧化劑作用下發(fā)生一定程度耦合43或氧化劑打斷染料分子親水基團44。對含陽離子染料的印染廢水,以鐵系、鋁系為代表的無機絮凝劑對脫色基本無效,因為這些無機絮凝劑水解

7、生成的聚羥陽離子與水體中復雜染料陽離子具有同種電荷,由于同性相斥的原因,凡靠陽離子的聚沉作用進行絮凝脫色的絮凝劑,包括無機絮凝劑,大部分陽性高分子絮凝劑,對陽離子染料都自然無能為力。如果能將水中的染料陽離子通過某種方式轉化為陰離子或中性分子,則可用無機絮凝劑或陽離子高分子絮凝劑除去。據(jù)報導,國外采用射線輻射絮凝工藝,大大提高了對陽離子染料的去除率。無論氧化,還是射線輻射絮凝工藝,都是將陽離子染料變?yōu)橹行曰蜿幮裕龠M一步處理而獲得好的脫色效果。 3氧化脫色 染料分子中發(fā)色基團的不飽和雙鍵可被氧化斷開、形成分子量較小的有機物或無機物,從而使染料失去發(fā)色能力。氧化法包括化學氧化、光催化氧化和超聲波氧

8、化。雖然具體工藝不同,但脫色機制卻是相同的。化學氧化是目前研究較為成熟的方法。氧化劑一般采用fenton試劑(fe2+-h2o2)、臭氧、氯氣、次氯酸鈉等。 采用fenton試劑在ph45時催化h2o2生成oh,使染料氧化脫色,所生成的新生態(tài)fe2+ 還具有促凝作用。用鐵屑 h2o2處理印染廢水,在ph12時可生成新生態(tài)fe2+,其水解產(chǎn)物有較強的吸附絮凝作用,可使硝基酚類、蒽醌類印染廢水色度脫除99%以上;用鐵粉 h2o2對印染廢水脫色時,當鐵粉含量為1g/l、h2o2為1mmol/l、ph23時,脫色效果極佳45。光催化氧化法利用某些物質(zhì)(如鐵配合物、簡單化合物等)在紫外光的作用下產(chǎn)生自由

9、基,氧化染料分子而實現(xiàn)脫色。如亞甲基藍溶液46及毛紡染整廢水等47的光催化脫色及降解;以鐵草酸、鐵檸檬酸或鐵丁二酸絡合物作催化劑,在紫外光照射下和ph24時進行印染廢水脫色實驗,鐵羧酸配合物能生成烷基、羥基等多種自由基使印染廢水氧化脫色48;紫外線還可強化 對重氮染料的脫色效果45。鐵草酸鹽絡合物可用于光解活性艷紅x-3b,其光解機制也已作了充分論述49。超聲波處理印染廢水是基于超聲波能在液體中產(chǎn)生局部高溫、高壓,高剪切力,誘使水分子及染料分子裂解產(chǎn)生自由基,引發(fā)各種反應并促進絮凝。用超聲技術降解濃度44.4mg/l酸性紅b水,在投加nacl約1g/l,處理50min時,酸性紅b廢水脫色率近9

10、0%50。 總之,氧化法是一種優(yōu)良的印染廢水脫色方法,但如果氧化程度不足,染料分子的發(fā)色基團可能被破壞而脫色,但其中的cod仍未除盡;若將染料分子充分氧化,能量、藥劑量消耗可能會過大,成本太高,所以氧化法一般用于氧化絮凝或絮凝氧化工藝。采用氧化絮凝工藝,目的是通過氧化法將水溶性染料分子變?yōu)槭杷曰蚴龟栯x子染料分子轉變?yōu)橹行?、陰性分子,以利絮凝除去。反之,采用絮?氧化工藝則是將氧化作為后處理步驟,對印染廢水做深度處理以進一步去除殘余色度及cod。 4生物法脫色 生物法脫色是利用微生物酶來氧化或還原染料分子,破壞其不飽和鍵及發(fā)色基團。脫色微生物對染料具專一性,其降解過程分兩階段完成,先是染料分子

11、的吸附和富集,接著再生物降解。染料分子通過一系列氧化、還原、水解、化合等生命活動,最終降解成簡單無機物或轉化為各種營養(yǎng)物及原生質(zhì)。 染料分子細微的結構變化都會大大影響脫色率,例如某些藻類對含oh、nh2的染料脫色率很高,但幾乎無法降解含ch3、och3、no2的染料分子;染料濃度對脫色率也有一定影響,高濃度染料會抑制微生物活性,影響脫色率或脫色效果。微生物通過體內(nèi)質(zhì)粒來調(diào)控不同結構的染料脫色,提高脫色微生物應用價值的有效途徑是篩選或構建具有多功能的超級菌種和提高染料的生物降解性44,并大力開發(fā)具有廣譜絮凝活性的生物絮凝劑51。 好氧工藝是常見的處理工藝,但由于染料分子的抗生物降解性強,處理過程

12、bod5/cod比值下降(可生化性變差),致使普通的好氧工藝對廢水色度、cod去除率不高(60%70%)。通過向曝氣池中投加fe(oh)3、延長難降解物質(zhì)在系統(tǒng)內(nèi)的停留時間等措施,能大幅提高曝氣池的活性污泥濃度,降低污泥負荷及單位數(shù)量菌團承擔的有機物降解量,從而提高了系統(tǒng)的脫色率和cod去除率。將固定化細胞技術應用于好氧工藝也可取得良好效果。厭氧 好氧處理工藝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好氧工藝的不足。難降解染料分子及其助劑在厭氧菌的作用下水解、酸化而分解成小分子有機物,接著被好氧菌分解成無機小分子。 總之,生物法處理印染廢水的脫色率和cod去除率不高,并且反應時間長,一般不適宜單獨應用,可作為預處理或

13、深度處理步驟。當前生物法脫色的關鍵是篩選高效降解菌及用構建具有降解能力和絮凝活性的菌株,使降解、絮凝和脫色在短時間內(nèi)完成,以提高處理效率,降低成本,并積極探索對染料分子或印染廢水的前處理方式,如電解、小劑量氧化等,以提高印染廢水的可生化降解性。 5電化學法脫色 電化學法是通過電極反應使印染廢水得到凈化。根據(jù)電極反應方式劃分,電化學方法可細分為內(nèi)電解法、電絮凝和電氣浮法、電氧化法。最著名的內(nèi)電解法是鐵屑法,即將鑄鐵屑作為濾料,使印染廢水浸沒或通過,利用fe和fec與溶液的電位差,發(fā)生電極反應,產(chǎn)生較高化學活性新生態(tài)h,能與印染廢水多種組分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破壞染料發(fā)色結構,而陽極產(chǎn)生的新生態(tài)fe

14、2+,其水解產(chǎn)物有較強的吸附和絮凝作用。為了進一步提高傳統(tǒng)鐵屑法的處理效果,鐵屑經(jīng)改性或向鐵屑中加入輔助填料,增加了印染廢水中微電池的數(shù)目或延長染料顆粒在鐵屑中的停留時間,使改性鐵屑法對不溶性染料的色度和cod去除提高了20%30%。 以fe、al作陽極,利用陰極產(chǎn)生的h2將絮體浮起,稱電氣浮法;利用電極反應產(chǎn)生的fe2+和al3+實現(xiàn)絮凝脫色,稱電絮凝法。由于施加脈沖電信號使電極反應時斷時續(xù),可降低超電勢及擴散阻力,從而降低能耗與鐵耗;同樣,當施加交流電時,兩極均可產(chǎn)生陽離子,更有利于金屬離子與膠體作用,且兩極極性經(jīng)常變化,對防止電極鈍化也有好處,所以電絮凝法的新近發(fā)展是脈沖電絮凝和交流電絮凝。以活性炭纖維作電極的電氣浮法利用電極的導電、吸附、催化、氧化還原、氣浮的綜合性能,實現(xiàn)了吸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