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臨床技能操作考核項目第1項-胸腔穿刺術第2項-腹腔穿刺術第3項-骨髓穿刺術第1項:胸腔穿刺術1. 說出胸腔穿刺術的適應癥:常用于檢查胸腔積液的性質;抽液減壓;穿刺給藥。2. 說出胸腔穿刺術的禁忌癥:出凝血機制障礙,有出血傾向者;對麻醉劑過敏者;劇烈咳嗽或嚴重肺部疾病等不能配合者;胸膜粘連者;病情垂危者;嚴重肺結核及肺氣腫者。3. 操作方法:操作前準備:與病人交流,告知操作目的、過程并簽署同意書物診復查:血壓、脈搏測量,胸部檢查(穿刺點確認)X光片、B超檢查定位報告穿刺包、手套、消毒液、彎盤、藥操作過程中及術后均應注意病人反應并及時給予相應處理1) 體位:囑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兩前臂置于椅背上,
2、前額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位,患側前臂上舉抱于枕部。2) 穿刺點:穿刺點選在胸部叩診實音最明顯部位進行,胸液較多時一般常取肩胛線或腋后線第78肋間;有時也選腋中線第67肋間或腋前線第5肋間為穿刺點。包裹性積液可結合X線或超聲檢查確定,穿刺點用蘸龍膽紫的棉簽在皮膚上做標記。3) 洗手,戴無菌手套4) 消毒、鋪巾:檢查穿刺包消毒使用期,請助手打開消毒穿刺包,檢查消毒指示劑常規(guī)消毒皮膚(消毒鉗持拿 消毒順序和范圍),覆蓋消毒洞巾。1消毒鉗(鑷)持拿應為握筆式,兩把消毒鉗(鑷)交替?zhèn)鬟f棉球,消毒鉗(鑷)尖端不應超過持鉗手指的水平;2消毒順序和范圍:沿穿刺點同心圓消毒,由中心往外,消毒直徑范圍1
3、5-20cm以上,34碘酊消毒兩遍;3待碘酊干后,用75%酒精脫碘;4鋪巾應一次性完成,中間開孔對準穿刺部位;5消毒棉球及消毒器具不能放回穿刺包,避免鋪巾的手指觸碰到有菌部位,如有上述行為扣1-2分;5)局麻:核對麻藥,用2的利多卡因3-5ml ,在下一肋骨上緣的穿刺點打一皮丘后,從皮膚至胸膜壁層進行局部浸潤麻醉,邊進針邊回抽是否有血液,如有血液則停止注射,并更改進針位置和方向;6)穿刺抽液:1、穿刺針選擇:根據(jù)病人的胸壁厚度及胸液可能粘稠度選擇,成人多選擇粗長針頭(14號針頭);2、穿刺針通暢:穿刺前用大針筒檢查穿刺針的通暢程度;3、穿刺方向:左手食指與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膚,止血鉗夾住穿刺針
4、后方的橡皮管,右手持穿刺針(及止血鉗),垂直胸壁進針(在后胸部穿刺,還應注意沿下一肋骨上緣進針);4、進入胸腔后接上注射器,松開止血鉗,抽吸胸腔內積液,抽滿后再次用血管鉗夾閉膠管,而后取下注射器,將液體注入彎盤,記量或送檢。5、抽液結束拔出穿刺針,覆蓋無菌紗布,稍用力壓迫片刻,用膠布固定后囑患者靜臥,并進行物診復查和血壓、脈搏的測量,密切注意病人病情變化。備注:1)抗凝劑使用:蛋白量高的胸腔積液或血性胸腔積液,應在注射器內加1ml肝素液,防止胸液凝固阻塞注射器;2)抽液量:一次抽液不應過多、過快,診斷性抽液50100ml,減壓抽液,首次不超過600ml,以后每次不超過1000ml。必要時根據(jù)臨
5、床情況調整抽液量。 3)抽液標本及時按要求送檢。 第2項:腹腔穿刺術1. 說出腹腔穿刺術的適應癥:常用于檢查腹腔積液的性質,協(xié)助確定病因;腹腔內給藥;大量腹水致呼吸困難或腹部脹痛時,穿刺放液減輕癥狀。2. 說出腹腔穿刺術的禁忌癥:出凝血機制障礙,有出血傾向者;有肝性腦病先兆、嚴重腸脹氣、包蟲病、卵巢囊腫及妊娠者;結核性腹膜炎等致腹腔廣泛粘連者。3. 操作方法:操作前準備:與病人交流,告知操作目的、過程并簽署同意書物診復查:血壓、脈搏測量,腹部檢查(移動性濁音,穿刺點確認)術前須排尿以防損傷膀胱B超檢查定位報告穿刺包、手套、消毒液、彎盤、藥操作過程中及術后均應注意病人反應并及時給予相應處理1)
6、體位:囑患者坐在靠背椅上,衰弱者可取其他適當體位如半坐位、平臥位或側臥位。2) 選擇適宜的穿刺點:左下腹臍與髂前上棘連線中、外1/3交點,此處不易損傷腹壁動脈;臍與恥骨聯(lián)合連線中點上方1.0cm、偏左或偏右1.5cm處,此處無重要器官且易愈合;側臥位,在臍水平線與腋前線或腋中線之延長線相交處,此處常用于診斷性穿刺;少量積液,尤其有包裹性分隔時,須在B超指導下定位穿刺。3) 戴無菌手套,常規(guī)消毒(注意消毒鉗持拿 消毒順序和范圍),覆蓋消毒洞巾。自皮膚至壁層腹膜以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4) 穿刺抽液:穿刺前選擇合適穿刺針,并檢查穿刺針是否通暢,術者左手固定穿刺部皮膚,右手持針經(jīng)麻醉處垂直刺入腹壁,
7、待針鋒抵抗感突然消失時,示針尖已穿過壁層腹膜,即可抽取腹水,并留樣送檢。診斷性穿刺,可直接用20ml或50ml注射器及適當針頭進行。大量放液時,可用8號或9號針頭,并于針座接一橡皮管,助手用消毒血管鉗固定針頭,并夾持膠管,以輸液夾子調整速度,將腹水引入容器中記量并送檢。5) 放液后拔出穿刺針,覆蓋消毒紗布,以手指壓迫數(shù)分鐘,再用膠布固定。大量放液后,需束以多頭腹帶,以防腹壓驟降、內臟器官擴張引起血壓下降或休克。6) 術畢,囑患者平臥,并進行物診復查和血壓、脈搏的測量,密切注意病人病情變化。備注:1、抽液量:一次抽液不應過多、過快,肝硬化患者一次抽液一般不應超過3000ml。必要時根據(jù)臨床情況調
8、整抽液量。 2、抽液標本及時按要求送檢。第3項:骨髓穿刺術1. 說出骨髓穿刺術的適應癥:常用于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也可用于造血干細胞培養(yǎng)、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分析及病原生物學檢查等,以協(xié)助某些疾病的臨床診斷、觀察療效和判斷預后等。2. 說出骨髓穿刺術的禁忌癥:血友病患者禁忌作骨髓穿刺;有出血傾向者操作時應特別注意。3. 操作方法:操作前準備:與病人交流,告知操作目的、過程并簽署同意書穿刺包、手套、消毒液、彎盤、麻藥、推片和玻片 操作過程中及術后均應注意病人反應并及時給予相應處理1) 選擇穿刺部位 髂前上棘穿刺點,位于髂前上棘后12cm,該部骨面較平,易于固定,操作方便,無危險性;髂后上棘穿刺點,位于
9、骶椎兩側,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胸骨穿刺點,胸骨柄或胸骨體相當于第1、2肋間隙的位置,胸骨較薄(1.0cm左右),其后方為心房和大血管,嚴防穿通胸骨發(fā)生意外;但由于胸骨骨髓液含量豐富,當其他部位穿刺失敗時,仍需作胸骨穿刺;腰椎棘突穿刺點,位于腰椎棘突突出處。2) 體位:采用胸骨或髂前上棘穿刺時,病人取仰臥位;采用髂后上棘穿刺時,病人取側臥位,位于下方的下肢伸直,位于上方的下肢屈曲;采用棘突穿刺時取坐位或側臥位。3) 戴無菌手套,常規(guī)消毒(注意消毒鉗持拿 消毒順序和范圍),覆蓋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皮膚、皮下及骨膜麻醉。4) 穿刺:穿刺前檢查穿刺針是否通暢,將骨髓穿刺針固定器固定在適當?shù)拈L度
10、上(胸骨穿刺約1.0cm、髂骨穿刺約1.5cm),用左手的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以右手持針向骨面垂直刺入(若為胸骨穿刺,針體略向腹部傾斜,針體與骨面成30o40o角),當針尖接觸骨質后則將穿刺針圍繞針體長軸左右旋轉,緩緩鉆刺骨質,當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針已固定在骨內時,表示已進入骨髓腔。若穿刺針未固定,則應再鉆入少許達到能固定為止。5) 抽液:拔出針芯,放于無菌盤內;接上干燥的10ml或20ml注射器,用適當力量抽吸,若針頭確在骨髓腔內,抽吸時病人感到一種輕微銳痛,隨即有少量紅色骨髓液進入注射器中。骨髓吸取量以0.10.2ml為宜。6) 涂片:將抽取的骨髓液滴于載玻片上(推片時注意推片與玻片
11、的角度,涂片要求有頭、體、尾)。涂片數(shù)張作有核細胞計數(shù)及備作形態(tài)學和細胞化學染色檢查。7) 如未能抽出骨髓液,則可能是針腔被皮膚或皮下組織塊堵塞,此時應重新插上針芯,稍加旋轉或再鉆入少許或退出少許,拔出針芯,如見針芯帶有血跡時,再行抽吸即可取得骨髓液。如仍吸不出骨髓成分或僅吸出少許稀薄血液,則稱為干抽,此種情況多見于骨髓纖維化、惡性組織細胞病、惡性腫瘤骨髓轉移等,需更換其他部位再穿。8) 抽吸完畢,將針芯重新插入;左手去無菌紗布置于針孔處,右手將穿刺針連同針芯一起拔出,隨即將紗布蓋于針孔上,并按壓12分鐘(有出血傾向者,延長按壓時間),再用膠布將紗布加壓固定。腰椎穿刺術標準化操作規(guī)范【適應證】
12、1.診斷性穿刺:取腦脊液作常規(guī)、生化、細胞學、病原學、免疫學等項檢查以助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的診斷。測量顱內壓或動力學試驗以明確顱內壓高低及脊髓腔、橫竇通暢情況。注入空氣、碘油、碘水等造影即行脊髓腔、腦室系統(tǒng)造影檢查以了解有無阻塞、狹窄、變形、移位等改變。注入放射性核素行腦、脊髓掃描。反復穿刺檢查腦脊液對比各項化驗的動態(tài)變化以助病情、預后的判斷及指導治療。2.治療性穿刺:選用治療藥物(抗生素、激素、維生素、抗癲癇藥、化療藥等)以治療相應疾病。依病情可注入液體或放出腦脊液以維持、調整顱內壓平衡或引流有刺激性的腦脊液以改善癥狀。腰麻以施行下腹部及下肢手術?!窘勺C】1. 顱內壓升高伴有明顯的視乳頭水腫
13、者和或有腦疝先兆者。如因診治需要,應于術前脫水,并按顱高壓操作實施穿刺術(穿刺針宜細,緩慢放出少量腦脊液),術后平臥并密切觀察意識、瞳孔、呼吸、血壓、脈搏變化,必要時可再行脫水治療。 2. 穿刺部位有化膿性感染灶或脊柱結核者,脊髓壓迫癥的脊髓功能已處于即將喪失的臨界狀態(tài)者。 3. 血液系統(tǒng)疾病有出血傾向者、使用肝素等藥物導致的出血傾向者,以及血小板50,000/mm3者。 4. 開放性顱腦損傷者。 5. 休克、衰竭或瀕危狀態(tài)以及后顱窩有占位性病變或伴有腦干癥狀者。 【并發(fā)癥】1. 腰穿后頭痛,低顱壓綜合征2. 出血3. 感染4. 腦疝【方法】1. 體位:合適的體位是腰穿成敗的關鍵。患者側臥于硬
14、板床上,背部與床面垂直,頭向前胸屈曲,兩手抱膝緊貼腹部,使軀干成弓形;或由助手在術者對面用一手挽患者頭部,另手挽雙腘窩處并用力抱緊,使脊柱盡量后凸以增寬椎間隙,便于進針。特殊情況下亦可取坐位進行穿刺,患者前躬,雙臂交叉置于椅背上,使脊柱明顯后凸。2. 確定穿刺點:雙側髂棘連線與后正中線的交會處為第4腰椎棘突,一般取第34腰椎棘突間隙為穿刺點,有時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棘突間隙進行。3. 常規(guī)消毒皮膚,范圍為穿刺點周圍15cm,然后戴無菌橡皮手套、蓋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膚到椎間韌帶作局部麻醉,應先打皮丘,然后逐層進針,每次進針后必須先回抽確定無回血后方可注射利多卡因。4. 術者用左手食指和拇指二
15、指固定穿刺點皮膚,右手持穿刺針以垂直背部的方向緩慢刺入,針尖稍斜向頭部、針體偏向臀部,針尖的斜面與軀干縱軸平行,成人進針深度約46cm,兒童約24cm。當針頭穿過韌帶與硬腦膜時,有阻力突然消失落空感,將針芯慢慢抽出(以防腦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腦疝),見腦脊液流出告成功。若無腦脊液滴出,可捻轉針頭,調整方向或更換間隙按上述步驟再行穿刺。5. 測壓:穿刺成功后,立即接上測壓裝置測初壓,并視需要行動力學檢查。正常側臥位腦脊液壓力為70180mmH2O。6. Queckenstedt試驗(壓頸試驗):了解蛛網(wǎng)膜下腔有無阻塞。手試法:即在測初壓后,由助手先壓迫一側頸靜脈約10秒,再壓另一側,最后同時按壓雙側頸靜脈,并同時觀察時間與壓力上升值至最高壓力為止,放手解壓后再觀察其壓力恢復與時間關系,以壓力數(shù)值為縱坐標,時間為橫坐標,繪制壓力變化曲線。脈壓帶法:用脈壓帶繞頸測初壓,再分別以20、40、60mmHg順序分別加壓以替代手法,同時以每5-10秒觀察記錄腦脊液壓力上升,直至不再上升為止,再放壓至0并同時觀察記錄腦脊液壓力下降速度與時間,同樣繪壓力曲線圖。壓頸試驗的結果是否正確,首先決定于穿刺針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管理人員崗前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帶答案(培優(yōu)A卷)
- 2024-2025企業(yè)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綜合卷】
- 2024-2025廠級職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a4版打印
- 2025建筑設備租賃合同范本2
- 2025遼寧省家庭居室裝飾裝修合同(LF)
- 2025專業(yè)版汽車租賃合同模板
- 2025資金協(xié)調項目居間合同
- 2025年石墨化工設備項目建議書
- 2025貸款服務合同范本
- 2025年石油產品添加劑:燃料油添加劑項目合作計劃書
- 初二地理生物會考動員家長會發(fā)言稿
- 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暑假作業(yè)
- GB/T 44555-2024電子憑證會計檔案封裝技術要求
- 國企會計崗位筆試試題
- DL∕T 1475-2015 電力安全工器具配置與存放技術要求
- 杠桿CA1340自動車床
- 食材配送服務方案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西方文明史導論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JBT 11699-2013 高處作業(yè)吊籃安裝、拆卸、使用技術規(guī)程
- 24春國家開放大學《離散數(shù)學》大作業(yè)參考答案
- 汽車發(fā)動機原理(第5版) 課件 第三章 柴油機混合氣形成和燃燒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