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主要實驗._第1頁
高中主要實驗._第2頁
高中主要實驗._第3頁
高中主要實驗._第4頁
高中主要實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中主要實驗一、氫元素單質及其化合物實驗1:如右圖所示,球形干燥管中裝有堿石灰干燥劑。導管口蘸些肥皂水,控制氫氣流速,吹出肥皂泡。當肥皂泡吹得足夠大時,輕輕擺動導管,讓肥皂泡脫離管口,觀察現(xiàn)象?,F(xiàn)象與解釋:肥皂泡迅速上升,說明氫氣比同體積的空氣輕。實驗2:在帶尖嘴的導管口點燃純凈的氫氣,觀察火焰的顏色。然后在火焰的上方罩一個冷而干燥的燒杯,過一會兒,觀察燒杯壁上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F(xiàn)象與解釋:純凈的氫氣在空氣中安靜地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用燒杯罩在火焰的上方時,燒杯壁上有水珠生成,接觸燒杯的手能感到發(fā)燙。氫氣在空氣里燃燒,實際上是氫氣跟空氣里的氧氣發(fā)生了化合反應,生成了水并放出大量的熱。實驗3:取

2、一個一端開口 ,另一端鉆有小孔的紙筒,用紙團堵住小孔,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氫氣,使紙筒充滿氫氣。移開氫氣發(fā)生裝置,拿掉堵小孔的紙團,用燃著的木條在小孔處點火,注意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現(xiàn)象與解釋:剛點燃時,氫氣安靜地燃燒,過一會兒,突然發(fā)生爆炸,聽到“砰”的聲音。點燃前,紙筒內是純凈的氫氣,遇火燃燒。隨著氫氣的消耗,空氣不斷從紙筒底部進入筒內,筒內的氣體變成氫氣和空氣的混合物,這種混合氣體遇火發(fā)生了爆炸。實驗4:在干燥的硬質試管底部鋪一層黑色的CuO,管口微向下傾斜。通入氫氣,過一會兒,再給CuO加熱。反應完全后,繼續(xù)通入氫氣,直到試管冷卻。 現(xiàn)象與解釋:黑色的氧化銅逐漸變?yōu)榱良t色固體,同時管口有水滴

3、生成。氫氣還原氧化銅生成了銅和水。二、碳族元素實驗1:把石墨電極或鉛筆芯和導線連在一起,接通電源后,燈泡是否發(fā)亮? 現(xiàn)象與解釋:燈泡發(fā)亮,說明石墨能導電。實驗2:參考左圖所示裝置,制一個凈水器,并完成實驗。 現(xiàn)象與解釋:混有紅墨水的水變?yōu)闊o色,說明木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實驗3:把木炭加熱到發(fā)紅,伸進盛有氧氣的集氣瓶里,注意木炭在空氣里和在氧氣里燃燒有什么不同。燃燒停止后,立即向瓶內倒入一些澄清的石灰水,振蕩,觀察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解釋:木炭在氧氣里燃燒比在空氣里燃燒更旺,發(fā)出白光,并放出熱量。燃燒后生成的無色氣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碳與氧氣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實驗4:把經過烘干的木炭和

4、黑色的氧化銅共同研磨均勻,小心地鋪放進試管里,把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試管口裝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導管,用酒精燈(可加網罩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溫度)加熱試管幾分鐘。觀察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解釋:黑色固體變?yōu)橛屑t色固體,說明有金屬銅生成;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實驗5:在一根細木棍的兩端各系上一個大小相同的小紙袋(或一次性水杯),在木棍的中間部位系上一根細繩,使兩端平衡,并把它系在鐵架臺上。取預先收集好的二氧化碳(注意觀察顏色、狀態(tài)),迅速倒入其中一個小紙袋中,觀察兩端的小紙袋是否繼續(xù)保持平衡。 現(xiàn)象與解釋:二氧化碳是一種沒有顏色的氣體;倒入二氧化碳的小紙袋一端向下傾斜,說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

5、大。實驗6:點燃兩支短蠟燭,分別放在白鐵皮架的兩個階梯上,把白鐵皮架放在燒杯里,沿燒杯壁傾倒二氧化碳。觀察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解釋:二氧化碳使下層階梯上的蠟燭先熄滅,上層的后熄滅。這個實驗可以說明兩點:第一,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第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實驗7:向盛有紫色試液的試管里通入二氧化碳,觀察石蕊試液顏色的變化。待石蕊試液顏色變化后,停止通入二氧化碳,并取少量溶液放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再觀察石蕊試液顏色的變化。 現(xiàn)象與解釋:當通入二氧化碳時,紫色石蕊試液變成紅色;當加熱時,紅色石蕊試液又變成紫色。這是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碳酸很不穩(wěn)定,很容

6、易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實驗8:在盛有CO的貯氣瓶的導管口點火,觀察火焰的顏色。把一個燒杯內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在火焰上,觀察石灰水有什么變化。 現(xiàn)象與解釋:燒杯內壁澄清的石灰水變混濁。CO在空氣里燃燒生成CO2,燃燒時,發(fā)出藍色的火焰。實驗9:在玻璃管里放入CuO,通入CO,并用氣球收集尾氣,然后加熱,仔細觀察實驗發(fā)生的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解釋:黑色的CuO變成了紅色的Cu,澄清的石灰水變混濁,說明CO能使CuO還原成Cu,同時生成CO2。實驗10:在一個小玻璃杯中放入少量洗凈的碎雞蛋殼,加入一些鹽酸,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蓋住。觀察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解釋:有氣體產生,有澄清石灰水變混濁。說明

7、雞蛋殼中含有碳酸鹽。三、氮族元素實驗1:在長玻璃管中放少量白磷,玻璃管的一端用軟木塞或紙團塞緊,另一端敞開。先均勻加熱紅磷周圍的玻璃管,然后在放紅磷的地方加強熱。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解釋:加熱后,玻璃管內有黃色蒸氣產生,并且在玻璃管內壁冷的地方有黃色固體附著,此固體即為白磷。實驗2:在干燥的圓底燒瓶里充滿氨氣,用帶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預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緊瓶口。立即倒置燒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燒杯里(水里事先加入少量酚酞試液)。打開玻璃管上的夾子,擠壓滴管的膠頭,使少量水進入燒瓶。觀察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解釋:燒杯里的水由玻璃管進入燒瓶,形成噴泉,燒杯內液體呈紅色。說明氨極易溶于水,并與水反

8、應,生成具有堿性的氨水。(思考:如何用只用試管和燒杯做氨氣極易溶于水的實驗?) 實驗3:用兩根玻璃棒分別在濃氨水和濃鹽酸里蘸一下,然后將兩根玻璃棒接近,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解釋:當兩根玻璃棒接近時,產生大量的白煙。這是由于氨水揮發(fā)出來的NH3與鹽酸揮發(fā)出來的HCl化合形成微小的NH4Cl晶體。(思考:NH3與濃硝酸、濃硫酸靠近時有什么現(xiàn)象?) 實驗4:在試管中加入少量NH4Cl晶體,加熱,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解釋:加熱后不久,在試管上端的試管壁上有白色固體附著。這是由于受熱時,NH4Cl分解,生成NH3和HCl,冷卻后,NH3和HCl又重新結合,生成NH4Cl。實驗5:在兩支試管中各加

9、入少量(NH4)2SO4和NH4NO3固體,分別向兩支試管中滴加10的NaOH溶液,加熱,并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靠近試管口,觀察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解釋:加熱后,兩支試管中都有氣體產生,并可聞到刺激性氣味;同時看到濕潤的紅色石蕊試變藍。說明(NH4)2SO4和NH4NO3都能與NaOH反應生成NH3。實驗6:在兩支試管中各放入一小塊銅片,分別加入少量濃硝酸和稀硝酸,立即用透明塑料袋將試管口罩上并系緊,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然后,將加稀硝酸的試管上的塑料袋稍稍松開一會兒,使空氣進入塑料袋,再將塑料袋系緊,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解釋:反應開始后,兩支試管中都有氣泡產生,是塑料袋膨脹,加濃硝酸的試管中反應劇烈

10、,放出紅棕色氣體。加稀硝酸的試管中反應較緩慢,放出無色氣體;當空氣進入以充滿無色氣體的塑料袋后,無色氣體變成了紅棕色。 在上面的實驗中,濃硝酸與銅反應生成了NO2,稀硝酸與銅反應生成了NO,NO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又生成了NO2。四、氧族元素實驗1:將一支裝滿SO2的試管倒立在滴有紫色石蕊試液的水槽中。觀察實驗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解釋:裝有SO2的試管倒立在水槽中以后,試管中的水面上升,試管中的液體變?yōu)榧t色。實驗2:將SO2氣體通入裝有品紅溶液的試管里。觀察品紅溶液顏色的變化。給試管加熱。觀察溶液發(fā)生的變化。 現(xiàn)象與解釋:向品紅溶液中通入SO2后,品紅溶液的顏色逐漸褪去;當給試管加熱時,溶液又變?yōu)榧t色

11、。實驗說明,SO2具有漂白性,SO2跟某些有色物質化合生成不穩(wěn)定的無色物質。實驗3:在200mL的燒杯中放入20g蔗糖,加入幾滴水,攪拌均勻。然后再加入15mL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98的濃硫酸,迅速攪拌,觀察實驗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解釋:蔗糖逐漸變黑,體積膨脹,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綿狀的炭。濃硫酸具有脫水性,且反應為放熱反應,碳與濃硫酸反應有氣體產生,產生的氣體使木炭變得疏松。實驗4:在一支試管里放入一小塊銅片,然后再加入5mL濃硫酸,用裝有玻璃導管的單孔膠塞塞好,加熱。放出的氣體分別通入紫色石蕊試液或品紅溶液中。觀察反應現(xiàn)象。反應完畢,冷卻后,將試管中的液體慢慢倒入另一支盛有少量水的試管中。觀察溶液的顏色

12、。 現(xiàn)象與解釋:濃硫酸與銅在加熱時發(fā)生反應,放出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或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氣體,說明生成的氣體是SO2;反應后生成物的水溶液顯藍色,說明銅被濃硫酸氧化成Cu2。五、鹵族元素實驗1:用坩堝鉗夾住一束銅絲,灼燒后立即放入充滿氯氣的集氣瓶里。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然后把少量的水注入集氣瓶里,用玻璃片蓋住瓶口,振蕩。觀察溶液的顏色。 現(xiàn)象與解釋:紅熱的銅絲在氯氣里繼續(xù)燃燒,是集氣瓶里充滿棕黃色的煙(CuCl2的微小晶體)。氯化銅溶于水后,溶液呈藍綠色(溶液濃度不同,溶液顏色有所不同)。實驗2:在空氣中點燃H2,然后把導管伸入盛有Cl2的集氣瓶中。觀察H2在Cl2燃燒的現(xiàn)象?,F(xiàn)象與解釋:純干凈的H

13、2可以在Cl2中安靜地燃燒,發(fā)出蒼白色火焰,生成的HCl氣體在空氣里與水蒸汽結合,呈現(xiàn)霧狀。實驗3:把新收集到的一塑料瓶Cl2和一塑料瓶H2口對口地放置,抽去瓶口間的玻璃片,上下顛倒幾次使H2和Cl2充分混合。取一瓶混合氣體,用塑料片蓋好,在距瓶約10cm處點燃鎂條。觀察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 現(xiàn)象與解釋:當鎂條燃燒所產生的強光照射到混合氣體時,瓶中的H2和Cl2迅速混合而發(fā)生爆炸,把塑料片向上彈起。實驗4:取干燥和濕潤的有色布條各一條,分別放入兩個集氣瓶中,然后通入Cl2,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解釋:干燥的布條沒有褪色,濕潤的布條褪色了。說明氯氣和水反應生成的HClO具有強氧化性,能使某些染料和

14、有機色素褪色。實驗5:觀察溴的顏色和狀態(tài)。 現(xiàn)象與解釋:溴是深紅棕色的液體,很容易揮發(fā)。如果把溴存放在試劑瓶里,需要在瓶中加一些水,以減少揮發(fā)。實驗6:觀察碘的顏色、狀態(tài)和光澤。取內裝碘晶體且預先密封好的玻璃管,用酒精燈微熱玻璃管盛碘的一端,觀察管內發(fā)生的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解釋:碘被加熱時,不經熔化直接變成紫色蒸氣,蒸氣遇冷,重新凝成固體。碘發(fā)生了升華。實驗7:(1)將少量新制的飽和氯水分別注入盛有NaBr溶液和KI溶液的試管中,用力振蕩后,再注入少量四氯化碳。觀察四氯化碳層和水層顏色的變化。(2)將少量溴水注入盛有KI溶液的試管中,用力振蕩后,再注入少量四氯化碳。觀察四氯化碳層和水層顏色的變化。

15、現(xiàn)象與解釋:四氯化碳層和水層顏色的變化,說明氯可以把溴和碘分別從溴化物和碘化物中置換出來;溴可以把碘從碘化物中置換出來。實驗8:在裝有少量淀粉溶液的試管里,滴入幾滴碘水。觀察溶液顏色的變化。 現(xiàn)象與解釋:淀粉遇碘呈現(xiàn)出特殊的藍色。六、堿金屬元素實驗1:取一塊金屬鈉,用濾紙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觀察鈉的顏色。 現(xiàn)象與解釋:鈉很軟,可以用刀切割。切開外皮后,可以看到鈉具有銀白色的金屬光澤。實驗2:觀察用刀切開的鈉表面所發(fā)生的變化。把一小塊鈉放在石棉網上加熱,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解釋:新切開的鈉的光亮的表面很快就變暗了,這是由于鈉與氧氣反應,在鈉的表面生成了一薄層氧化膜。鈉在空氣

16、中燃燒,生成淡黃色的固體(Na2O2),發(fā)出黃色的火焰。實驗3:(1)向一個盛有水的小燒杯里滴入幾滴酚酞試液,然后把一小塊鈉投入小燒杯。觀察反應的現(xiàn)象和溶液顏色的變化。(2)切一塊綠豆大的鈉,用鋁箔(事先用針刺一些小孔)包好,再用鑷子夾住,放在試管口下,用排水法收集氣體。等試管中氣體收集滿時,小心地取出試管,把試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燈火焰,檢驗鈉與水反應生成的氣體。 現(xiàn)象與解釋:(1)鈉與水劇烈反應,熔化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動,伴有“嘶嘶”的聲音,溶液顏色變成紅色。說明鈉的密度比水小,鈉與水反應有氣體產生,是放熱反應。(2)試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燈火焰時,有輕微的爆鳴聲,說明生成的氣體是氫氣。實驗4:(1

17、)把水滴入盛有Na2O2固體的試管中,立即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試管口,檢驗生成的氣體。(2)用脫脂棉包住0.2g Na2O2粉末,放在石棉網上。在脫脂棉上滴加幾滴水。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解釋:(1)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說明生成的氣體是氧氣。(2)反應放出的熱能使脫脂棉燃燒,而反應中生成的氧氣又使脫脂棉的燃燒加劇。實驗5:在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3mL稀鹽酸,將兩個各裝有0.3gNa2CO3或NaHCO3粉末的小氣球分別套在兩支試管口。將氣球內的Na2CO3和NaHCO3同時倒入試管中,觀察反應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解釋:裝有NaHCO3的試管上的氣球膨脹得快,說明與NaHCO3與稀鹽酸的反應比與Na2CO

18、3稀鹽酸的反應劇烈。實驗6:把Na2CO3放在試管里,約占試管容積的16,往另一支試管里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然后加熱,觀察澄清石灰水是否起變化。換上一支放入同一容積NaHCO3的試管,加熱,觀察澄清石灰水的變化。 現(xiàn)象與解釋:Na2CO3受熱沒有變化,NaHCO3受熱后放出了CO2。實驗7:把一小塊鉀,擦干表面的煤油,放在石棉網上稍加熱,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并跟鈉在空氣里的燃燒現(xiàn)象進行對比。 現(xiàn)象與解釋:鉀在空氣里燃燒火焰呈紫色,比鈉在空氣里燃燒更劇烈。實驗8:仿照上述“實驗3(1)”完成鉀與水反應的實驗。 現(xiàn)象與解釋:鉀與水反應比鈉與水反應更劇烈,反應放出的熱量可以使生成的氫氣燃燒,并發(fā)生輕微的爆

19、炸,說明鉀比鈉的金屬性更強。七、鎂、鋁及其化合物實驗1:把2cm5cm的鋁箔的一端固定在粗鐵絲上,另一端裹一根火柴。點燃火柴,待火柴快燃盡時,立即把鋁箔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集氣瓶底部放一些細紗),觀察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解釋:鋁箔在氧氣中劇烈燃燒,放出大量的熱和耀眼的白光,反應生成Al2O3。實驗2:在兩支試管里分別加入10mL濃NaOH溶液,在各放入一小段鋁片和鎂條,觀察實驗現(xiàn)象。過一段時間后,用點燃的木條分別放在兩支試管口,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 現(xiàn)象與解釋:鎂不能與NaOH溶液反應,鋁能反應,并放出一種可燃性氣體氫氣,同時生成NaAlO2。實驗3:把點燃的鎂條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里(集氣瓶底

20、部放一些細紗),觀察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解釋:鎂條在二氧化碳里劇烈燃燒,生成白色粉末,在瓶的內壁有黑色的碳附著。實驗4:用兩張圓形濾紙分別疊成漏斗狀,套在一起,使四周都有四層。把內層濾紙取出,再底部剪一個孔,用水潤濕,再跟另一紙漏斗套在一起,架在鐵圈上,下面放置盛沙的蒸發(fā)皿。把5g炒干的氧化鐵粉末和2g鋁粉混合均勻,放在紙漏斗上,上面加少量氯酸鉀并在混合物中間插一根鎂條,用小木條點燃鎂條。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解釋:鎂條劇烈燃燒,放出一定的熱量,使氧化鐵粉末和鋁粉在較高溫度下發(fā)生劇烈反應。反應放出大量的熱,并放出耀眼的光芒。紙漏斗的下部被燒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該反應生成了Al2O3和Fe,被稱為

21、鋁熱反應。實驗5:在試管里加入少量稀的Al2(SO4)3溶液,滴加氨水,生成白色膠狀沉淀。繼續(xù)滴加氨水,直到不再產生沉淀為止。過濾,用蒸餾水沖洗沉淀,可得較純凈的Al(OH)3。取少量Al(OH)3沉淀放在蒸發(fā)皿中,加熱。 現(xiàn)象與解釋:生成的白色膠狀沉淀是Al(OH)3,Al(OH)3分解生成Al2O3和H2O。實驗6:把上述“實驗5”中制得的Al(OH)3沉淀分裝在2支試管里,往一個試管里滴加2mol/L 鹽酸,往另一個試管里滴加2mol/L NaOH溶液,邊加邊振蕩。現(xiàn)象與解釋:在酸或強堿里都能溶解。Al(OH)3是典型的兩性氫氧化物,能與酸反應生成鋁鹽,與強堿反應生成偏鋁酸鹽。八、鐵及其

22、化合物實驗1:把燒的紅熱細鐵絲伸到盛有Cl2的集氣瓶中,觀察現(xiàn)象。把少量水注入集氣瓶中,振蕩,觀察溶液的顏色。 現(xiàn)象與解釋:鐵絲在Cl2中燃燒,生成棕黃色的煙,這是FeCl3的小顆粒。加水振蕩后,生成黃色溶液。實驗2:把光亮的細鐵絲繞成螺旋狀,一端系在一根鐵絲上,另一端系上一根火柴,另一端裹一根火柴。點燃火柴,待火柴快燃盡時,緩慢插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集氣瓶里預先裝少量水或在瓶底鋪上一層細砂)里,觀察現(xiàn)象?,F(xiàn)象與解釋:細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鐵與氧氣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實驗3:在玻璃管中放入還原鐵粉和石棉絨的混合物,加熱,并通入水蒸氣。用試管收集產生的經干燥的氣體,并靠

23、近火焰點火 現(xiàn)象與解釋:紅熱的鐵能跟水蒸氣反應,放出氣體,這種氣體靠近火焰點火時,能燃燒或發(fā)出爆鳴聲,這是氫氣。實驗4:在兩支試管中各放入一根潔凈的鐵釘,然后分別注入5mL稀鹽酸和稀硫酸。觀察反應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解釋:都有氣泡產生,試管中的液體顏色由無色逐漸變?yōu)闇\綠色。說明鐵與酸反應生成Fe2+和H2。實驗5:在裝有硫酸銅溶液的試管中,放入一根潔凈的鐵絲,過一會兒取出。觀察鐵絲有什么變化。 現(xiàn)象與解釋:鐵絲表面覆蓋了一層紅色物質。說明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置換出了單質銅。實驗6:在試管里注入少量FeCl3溶液,再逐滴滴入NaOH溶液。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解釋:溶液里立即生成沉淀,這是Fe(OH

24、)3。實驗7:在試管里注入少量新制備的FeSO4溶液,用膠頭滴管吸取NaOH溶液,將滴管尖端插入試管里溶液底部,慢慢擠出NaOH溶液,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解釋:擠出NaOH溶液后,開始時析出一種白色的絮狀沉淀,這是Fe(OH)2。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這是因為白色的Fe(OH)2被空氣里的氧氣氧化成了紅褐色的Fe(OH)3。實驗8:在2支試管里分別加入10mLFeCl2溶液和FeCl3溶液,各滴入幾滴KSCN溶液。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F(xiàn)象與解釋:Fe3+遇KSCN溶液變成紅色,F(xiàn)e2+遇KSCN溶液不顯紅色。Fe3+與KSCN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可表示為:Fe3+3SCNF

25、e(SCN)3。實驗9:在上述“實驗7”中盛有FeCl2和KSCN溶液的試管里再滴入幾滴新配制的氯水,觀察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解釋:無色溶液變成紅色,說明原溶液中的Fe2+被氯氣氧化成了Fe3+。實驗10:在試管里加入5mL FeCl3溶液,加入幾滴鹽酸和適量還原鐵粉,振蕩一會兒,滴入幾滴KSCN溶液。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解釋:溶液不變成紅色,說明溶液中的Fe3+被鐵還原成了Fe2+。第二部分 有機物的性質實驗一、物理性質實驗1現(xiàn)行中學化學教材中,真正涉及有機物物理性質的實驗只有兩個:(1)石油的分餾實驗:裝配一套蒸餾裝置,將100mL 石油注入蒸餾燒瓶中,再加幾片碎瓷片以防石油暴沸。然后加熱,

26、分別收集60150和150300時的餾分。現(xiàn)象與解釋:石油是烴的混合物,沒有固定的沸點。在給石油加熱時,低沸點的烴先氣化,經過蒸餾分離出來;隨著溫度的升高,高沸點的烴再氣化,經過蒸餾后又分離出來。收集到的60150時的餾分是汽油,150300時的餾分是煤油。(2)蛋白質的鹽析實驗:在盛有雞蛋白溶液的試管里,緩慢地加入飽和(NH4)2 SO4或Na2SO4溶液,觀察現(xiàn)象。然后把少量帶有沉淀的液體加入盛有蒸餾水的試管里,觀察沉淀是否溶解。現(xiàn)象與解釋:有沉淀的析出,析出的沉淀可以溶解在水中。向蛋白質溶液中加入某些濃的無機鹽溶液后,蛋白質的溶解度減小,使蛋白質凝聚析出,這種作用叫鹽析。鹽析是一個可逆的

27、過程。2有機物物理性質也表現(xiàn)出一定的規(guī)律,現(xiàn)歸納如下:(1)顏色:有機物大多無色,只有少數(shù)物質有顏色。如苯酚氧化后的產物呈粉紅色。(2)狀態(tài):分子中碳原子數(shù)不大于4的烴(烷、烯、炔)、烴的衍生物中的一氯甲烷、甲醛呈氣態(tài),汽油、煤油、苯、甲苯、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等呈液態(tài),絕大多數(shù)高分子化合物常溫下呈固態(tài)。(3)氣味:中學化學中涉及到的很多有機物具有一定的氣味,如:苯有特殊氣味,硝基苯有苦杏仁味,甲醛、乙醛、乙酸有刺激性氣味,乙酸乙酯有芳香氣味。(4)密度:氣態(tài)有機物的相對分子質量大于29時,密度比空氣大;液態(tài)有機物密度比水小的有烴(烷、烯、炔、芳香烴)、低級酯、一氯代烴、乙醇、乙醛等;密度比水

28、大的有硝基苯、溴苯、四氯化碳、氯仿、溴代烴、乙二醇、丙三醇等。烷、烯、炔等烴類同系物相對密度隨著分子內碳原子數(shù)的增加的而增大;一氯代烷的相對密度隨著碳原子數(shù)的增加而減小。(5)水溶性:與水任意比混溶和易溶于水的有乙醇、乙酸、乙醛、乙二醇、丙三醇、苯酚(65以上)、甲醛、葡萄糖等;難溶于水的有烴(烷、烯、炔、芳香烴)、鹵代烴、高級脂肪酸、硝基苯、溴苯。醇、醛、羧酸等有機物的水溶性隨著分子內碳原子數(shù)的增加而逐漸減小。二、化學性質實驗1甲烷(1)甲烷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實驗:把甲烷通入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試管里,觀察紫色溶液是否有變化?現(xiàn)象與解釋:溶液顏色沒有變化。說明甲烷與KMnO4酸性溶

29、液不反應,進一步說明甲烷的性質比較穩(wěn)定。(2)甲烷的取代反應實驗:取一個100mL的大量筒,用排飽和食鹽水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陽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現(xiàn)象與解釋:大約3min后,可觀察到量筒壁上出現(xiàn)油狀液滴,量筒內飽和食鹽水液面上升。說明量筒內的混合氣體在光照下發(fā)生了化學反應;量筒上出現(xiàn)油狀液滴,說明生成了新的油狀物質;量筒內液面上升,說明隨著反應的進行,量筒內的氣壓在減小,即氣體總體積在減小。2乙烯(1)乙烯的燃燒實驗:點燃純凈的乙烯。觀察乙烯燃燒時的現(xiàn)象?,F(xiàn)象與解釋:乙烯在空氣中燃燒,火焰明亮,并伴有

30、黑煙。乙烯中碳的質量分數(shù)較高,燃燒時有黑煙產生。(2)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實驗:把乙烯通入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試管里,觀察試管里溶液顏色的變化?,F(xiàn)象與解釋:KMnO4酸性溶液的紫色褪去,說明乙烯能被氧化劑KMnO4氧化,它的化學性質比烷烴活潑。(3)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實驗:把乙烯通入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試管里,觀察試管里溶液顏色的變化?,F(xiàn)象與解釋:溴的紅棕色褪去,說明乙烯與溴發(fā)生了反應。3乙炔(1)點燃純凈的乙炔實驗:點燃純凈的乙炔。觀察乙炔燃燒時的現(xiàn)象?,F(xiàn)象與解釋:乙炔燃燒時,火焰明亮,并伴有濃烈的黑煙。這是乙炔中碳的質量分數(shù)比乙烯還高,碳沒有完全燃燒的緣故。(2)乙炔

31、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實驗:把純凈的乙炔通入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試管里,觀察試管里溶液顏色的變化。現(xiàn)象與解釋:KMnO4酸性溶液的紫色褪去,說明乙炔能與KMnO4酸性溶液反應。(3)乙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實驗:把純凈的乙炔通入盛有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試管里,觀察試管里溶液顏色的變化?,F(xiàn)象與解釋:溴的紅棕色褪去,說明乙炔也能與溴發(fā)生加成反應。4苯和苯的同系物實驗:苯、甲苯、二甲苯各2mL分別注入3支試管,各加入3滴KMnO4酸性溶液,用力振蕩,觀察溶液的顏色變化?,F(xiàn)象與解釋:苯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去,說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雙鍵或碳碳三鍵。甲苯、二甲苯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去,

32、苯說明甲苯、二甲苯能被KMnO4氧化。5 鹵代烴(1)溴乙烷的水解反應實驗:取一支試管,滴入10滴15滴溴乙烷,再加入1mL5的NaOH溶液,充分振蕩、靜置,待液體分層后,用滴管小心吸入10滴上層水溶液,移入另一盛有10mL稀硝酸溶液的試管中,然后加入2滴3滴2的AgNO3溶液,觀察反應現(xiàn)象?,F(xiàn)象與解釋:看到反應中有淺黃色沉淀生成,這種沉淀是AgBr,說明溴乙烷水解生成了Br。(2)1,2二氯乙烷的消去反應實驗:在試管里加入2mL1,2二氯乙烷和5 mL10NaOH的乙醇溶液。再向試管中加入幾塊碎瓷片。在另一支試管中加入少量溴水。用水浴加熱試管里的混合物(注意不要使水沸騰),持續(xù)加熱一段時間后

33、,把生成的氣體通入溴水中,觀察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F(xiàn)象與解釋:生成的氣體能使溴水褪色,說明反應生成了不飽和的有機物。6乙醇(1)乙醇與金屬鈉的反應實驗:在大試管里注入2mL左右無水乙醇,再放入2小塊新切開的濾紙擦干的金屬鈉,迅速用一配有導管的單孔塞塞住試管口,用一小試管倒扣在導管上,收集反應中放出的氣體并驗純?,F(xiàn)象與解釋:乙醇與金屬鈉反應的速率比水與金屬鈉反應的速率慢,說明乙醇比水更難電離出H。(2)乙醇的消去反應實驗:在燒瓶中注入20mL酒精與濃硫酸(體積比約為1:3)的混合液,放入幾片碎瓷片。加熱混合液,使液體的溫度迅速升高到170?,F(xiàn)象與解釋:生成的氣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能使高錳酸

34、鉀酸性溶液褪色。7苯酚(1)苯酚與NaOH反應實驗:向一個盛有少量苯酚晶體的試管中加入2mL蒸餾水,振蕩試管,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再逐滴滴入5的NaOH溶液并振蕩試管,觀察試管中溶液的變化。現(xiàn)象與解釋:苯酚與水混合,液體呈混濁,說明常溫下苯酚的溶解度不大。當加入NaOH溶液后,試管中的液體由混濁變?yōu)槌吻?,這是由于苯酚與NaOH發(fā)生了反應生成了易溶于水的苯酚鈉。(2)苯酚鈉溶液與CO2的作用實驗:向苯酚與NaOH反應所得的澄清中通入CO2氣體,觀察溶液的變化?,F(xiàn)象與解釋:可以看到,二氧化碳使澄清溶液又變混濁。這是由于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易溶于水的苯酚鈉在碳酸的作用下,重新又生成了苯酚。(3)苯酚與B

35、r2的反應實驗:向盛有少量苯酚稀溶液的試管里滴入過量的濃溴水,觀察現(xiàn)象?,F(xiàn)象與解釋:可以看到,立即有白色沉淀產生。苯酚與溴在苯環(huán)上的取代反應,既不需加熱,也不需用催化劑,比溴與苯及其同系物苯環(huán)上的取代反應容易得多。這說明受羥基的影響,苯酚中苯環(huán)上的H變得更活潑了。(4)苯酚的顯色反應實驗: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試管中滴入幾滴FeCl3溶液,振蕩,觀察現(xiàn)象。現(xiàn)象與解釋:苯酚能與FeCl3反應,使溶液呈紫色。8乙醛(1)乙醛的銀鏡反應實驗:在潔凈的試管里加入1mL2的AgNO3溶液,然后一邊搖動試管,一邊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產生的沉淀恰好溶解。再滴入3滴乙醛,振蕩后把試管放在熱水浴中溫熱。觀察現(xiàn)象

36、?,F(xiàn)象與解釋:AgNO3與氨水生成的銀氨溶液中含有的Ag(NH3)2OH是一種弱氧化劑,它能把乙醛氧化成乙酸,而Ag+被還原成金屬銀。(2)乙醛與Cu(OH)2的反應實驗:在試管中加入10的NaOH溶液2 mL,滴入2的CuSO4溶液4滴6滴,振蕩后乙醛溶液0.5 mL,加熱至沸騰,觀察現(xiàn)象。現(xiàn)象與解釋:可以看到,溶液中有紅色沉淀產生。反應中產生的Cu(OH)2被乙醛還原成Cu2O。9乙酸(1)乙酸與Na2CO3的反應實驗:向1支盛有少量Na2CO3粉末的試管里,加入約3mL乙酸溶液,觀察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F(xiàn)象與解釋:可以看到試管里有氣泡產生,說明乙酸的酸性強于碳酸。(2)乙酸的酯化反應實驗:在

37、1支試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邊搖動試管邊加入2 mL濃硫酸和2 mL冰醋酸。用酒精燈小心均勻地加熱試管3min5min,產生的氣體經導管通到Na2CO3飽和溶液的液面上?,F(xiàn)象與解釋:在液面上看到有透明的油狀液體產生,并可聞到香味。這種有香味的透明油狀液體是乙酸乙酯。10乙酸乙酯實驗:在3支試管中各滴入6滴乙酸乙酯。向第一支試管里加蒸餾水5mL;向第二支試管里加稀硫酸(1:5)0.5mL、蒸餾水5mL;向第三支試管里加30的NaOH溶液0.5mL、蒸餾水5mL。振蕩均勻后,把3支試管都放入7080的水浴里加熱?,F(xiàn)象與解釋:幾分鐘后,第三支試管里乙酸乙酯的氣味消失了;第二支試管里還有一點乙酸乙酯

38、的氣味;第一支試管里乙酸乙酯的氣味沒有多大變化。實驗說明,在酸(或堿)存在的條件下,乙酸乙酯水解生成了乙酸和乙醇,堿性條件下的水解更完全。11葡萄糖(1)葡萄糖的銀鏡反應實驗:在1支潔凈的試管里配制2mL銀氨溶液,加入1mL10的葡萄糖溶液,振蕩,然后在水浴里加熱3min5min,觀察現(xiàn)象。現(xiàn)象與解釋:可以看到有銀鏡生成。葡萄糖分子中含醛基,跟醛類一樣具有還原性。(2)與Cu(OH)2的反應實驗:在試管里加入10的NaOH溶液2 mL,滴入2的CuSO4溶液5滴,再加入2mL10的葡萄糖溶液,加熱,觀察現(xiàn)象?,F(xiàn)象與解釋:可以看到有紅色沉淀生成。葡萄糖分子中含醛基,跟醛類一樣具有還原性。12蔗糖

39、實驗:這兩支潔凈的試管里各加入20的蔗糖溶液1mL,并在其中一支試管里加入3滴稀硫酸(1:5)。把兩支試管都放在水浴中加熱5min。然后向已加入稀硫酸的試管中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堿性。最后向兩支試管里各加入2mL新制的銀氨溶液,在水浴中加熱3min5min,觀察現(xiàn)象?,F(xiàn)象與解釋:蔗糖不發(fā)生銀鏡反應,說明蔗糖分子中不含醛基,不顯還原性。蔗糖在硫酸的催化作用下,發(fā)生水解反應的產物具有還原性。13淀粉實驗:在試管1和試管2里各放入0.5g淀粉,在試管1里加入4mL 20的H2SO4溶液,在試管2里加入4mL水,都加熱3min4min。用堿液中和試管1里的H2SO4溶液,把一部分液體倒入試管3。

40、在試管2和試管3里都加入碘溶液,觀察有沒有藍色出現(xiàn)。在試管1里加入銀氨溶液,稍加熱后,觀察試管內壁有無銀鏡出現(xiàn)?,F(xiàn)象與解釋:從上述實驗可以看到,淀粉用酸催化可以發(fā)生水解,生成能發(fā)生水解反應的葡萄糖。而沒有加酸的試管中加碘溶液呈現(xiàn)藍色,說明淀粉沒有水解。14纖維素 實驗:把一小團棉花或幾小片濾紙放入試管中,加入幾滴90的濃硫酸,用玻璃棒把棉花或濾紙搗成糊狀。小火微熱,使成亮棕色溶液。稍冷,滴入3滴CuSO4溶液,并加入過量NaOH溶液使溶液中和至出現(xiàn)Cu(OH)2沉淀。加熱煮沸,觀察現(xiàn)象。現(xiàn)象與解釋:可以看到,有紅色的氧化亞銅生成,這說明纖維素水解生成了具有還原性的物質。15蛋白質(1)蛋白質的

41、變性實驗:在兩支試管里各加入3mL雞蛋白溶液,給一支試管加熱,同時向另一支試管加入少量乙酸鉛溶液,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把凝結的蛋白和生成的沉淀分別放入兩只盛有清水的試管里,觀察是否溶解?,F(xiàn)象與解釋:蛋白質受熱到一定溫度就會凝結,加入乙酸鉛會生成沉淀。除加熱外,紫外線、X射線、強酸、強堿、重金屬鹽以及一些有機物均能使蛋白質變性,蛋白質變性后,不僅失去了原有的可溶性,同時也失去了生理活性,是不可逆的。(2)蛋白質的顏色反應實驗:在盛有2mL雞蛋白溶液的試管里,滴入幾滴濃硝酸,微熱,觀察現(xiàn)象?,F(xiàn)象與解釋:雞蛋白溶液遇濃硝酸變成黃色。蛋白質可以跟許多試劑發(fā)生特殊的顏色反應。某些蛋白質跟濃硝酸作用會產生黃色

42、。第三部分 化學基本概念與原理實驗一、燃燒的條件 實驗:在500mL的燒杯中注入一定量的開水,并投入一小塊白磷。在燒杯上蓋一片銅片,銅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紅磷,另一端放一小塊已用濾紙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觀察反應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解釋:實驗進行不久,銅片上的白磷產生白煙開始燃燒,而水中的白磷和銅片上的紅磷并沒有燃燒。說明可燃物燃燒需用同時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可燃物要與氧氣接觸;二是要使可燃物達到著火點。二、分子的性質實驗:在一個玻璃容器(如小玻璃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向水中加入一個小糖塊。在容器外壁用鉛筆沿液面畫一條水平線,觀察現(xiàn)象?,F(xiàn)象與解釋:糖塊溶解后,容器內液面下降。說明分子是運動的,分子間

43、有一定的間隔。三、質量守恒定律實驗1:在底部鋪有細沙的錐形瓶中,放入一?;鸩耦^大小的白磷。在錐形瓶口的橡皮塞上安裝一根玻璃棒,并使玻璃棒能與白磷接觸。將錐形瓶放在托盤天平上用砝碼平衡。然后取下錐形瓶,將橡皮塞上的玻璃棒放到酒精燈火焰上灼燒至紅熱后,迅速用橡皮塞將錐形瓶塞緊,并將白磷引燃。待錐形瓶冷卻后,重新放到托盤天平上。觀察天平是否平衡。實驗2:把裝有無色NaOH溶液的小試管,小心地放入盛有藍色CuSO4溶液的小燒杯中。將小燒杯放在托盤天平上用砝碼平衡。取下小燒杯并將其傾斜,使兩種溶液混合,再把小燒杯放到托盤天平上。觀察天平是否平衡?,F(xiàn)象與解釋:上述兩個實驗反應前后天平都是平衡的。說明反應前

44、物質的總質量跟反應后物質的總質量相等。四、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實驗1:在各盛有10 mL 水的2支試管中,分別緩緩地加入NaCl和KNO3固體。邊加入,邊振蕩,到試管里有剩余固體?,F(xiàn)象與解釋:實驗說明,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水里,NaCl和KNO3不能無限制地溶解。實驗2:給上述“實驗1”中盛有KNO3溶液和剩余KNO3固體的試管緩慢加熱,邊加熱,邊振蕩。實驗3:給上述“實驗1”中盛有NaCl溶液和剩余NaCl固體的試管緩緩加入少量水,邊加邊振蕩。現(xiàn)象與解釋:“實驗2”中, KNO3固體繼續(xù)溶解;“實驗3”中NaCl固體繼續(xù)溶解。這兩個實驗說明,中溫度升高或增加溶劑的量的情況下,原來的飽和溶液

45、可以變成不飽和溶液。實驗4:在各盛有10 mL 水的2支試管中,分別加入2gNaCl和0.1g熟石灰,振蕩,觀察現(xiàn)象。靜置后在觀察現(xiàn)象?,F(xiàn)象與解釋:室溫下,2gNaCl完全溶解在10 mL 水中,得到均一、透明的溶液;0.1g熟石灰卻不能完全溶解,經充分振蕩并靜置后,有白色固體沉降到試管底部。說明,對于不同溶質來說,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的,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飽和的。五、結晶原理實驗:在燒杯里加入10g NaCl和KNO3的混合物(其中NaCl的量較少)。注入15mL水,加熱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然后冷卻,觀察KNO3晶體的析出?,F(xiàn)象與解釋:KNO3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大,較高溫度下的KNO3飽

46、和溶液降溫時,部分KNO3從溶液里結晶析出。而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小,降溫時,大部分NaCl仍溶解在溶液里。六、比較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實驗:把相同條件下的HCl、CH3COOH、NaOH、NaCl溶液和氨水分別倒入5個燒杯中,接通電源。觀察燈泡發(fā)光的明亮程度?,F(xiàn)象與解釋:連接插入CH3COOH溶液和氨水的電極上的燈泡比其他3個燈泡暗。HCl、NaOH、NaCl是強電解質,溶于水能完全電離成離子;CH3COOH和氨水是弱電解質,在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電離成離子。故HCl、NaOH、NaCl溶液的導電能力比CH3COOH和氨水強。七、離子反應實驗:在試管里加入少量CuSO4溶液,再

47、加入少量NaCl溶液。觀察有無變化。在另一支試管里加入5mLCuSO4溶液,再加入5mL BaCl2溶液,過濾。觀察沉淀和濾液的顏色。在第三支試管里加入少量上述濾液,并滴加AgNO3溶液,觀察沉淀的生成。再滴加稀硝酸,觀察沉淀是否溶解。現(xiàn)象與解釋:第一支試管中沒有明顯變化,溶液仍為藍色;第二支試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為藍色;第三支試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通過對上述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第一支試管中沒有發(fā)生化學反應;第二支試管中,CuSO4電離出來的Cu2和BaCl2電離出來的Cl都沒用發(fā)生化學反應,而SO42與Ba2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難溶的BaSO4白色沉淀

48、。八、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實驗1:在一支試管中加入幾小塊鋁片,再加入5mL鹽酸,當反應進行到有大量氣泡產生時,用手觸摸試管外壁,并用溫度計測量溶液的溫度變化。現(xiàn)象與解釋:手有溫暖的感覺,溫度計測量的溫度升高。說明該反應是放熱反應。實驗2:在一個小燒杯里,加入20 g已研磨成粉末的氫氧化鋇晶體Ba(OH)28H2O,將小燒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再加入10gNH4Cl晶體,并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攪拌,使Ba(OH)28H2O與NH4Cl充分反應。觀察現(xiàn)象?,F(xiàn)象與解釋:玻璃片上的水結成冰。說明該反應是吸熱反應。九、比較金屬性強弱1鈉、鎂金屬性強弱的比較實驗:向一個盛有水的小燒杯里滴入幾

49、滴酚酞試液,然后把一小塊金屬鈉投入小燒杯。觀察反應現(xiàn)象和溶液顏色變化。取兩小段鎂帶(已擦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入試管中,向試管中加入3mL水,并滴入2滴酚酞試液。觀察現(xiàn)象。然后加熱試管至水沸騰。觀察現(xiàn)象?,F(xiàn)象與解釋:金屬鈉與水劇烈反應,滴入酚酞試液的溶液呈紅色;鎂與冷水無明顯變化,加熱緩慢反應,滴入酚酞試液的溶液呈紅色。說明鎂的金屬性比鈉弱。2鎂、鋁金屬性強弱的比較實驗1:取一小片鋁和一小段鎂帶,用砂紙擦去表面的氧化膜,分別放入兩支試管,再各加入2mL1mol/L鹽酸。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F(xiàn)象與解釋:鋁與鹽酸反應產生氣泡的速率比鎂快。說明鎂的金屬性比鋁強。實驗2:分別向MgCl2溶液和AlCl3溶液滴

50、加NaOH溶液至過量,觀察現(xiàn)象?,F(xiàn)象與解釋:向Mg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繼續(xù)滴加NaOH溶液,白色沉淀不溶解;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繼續(xù)滴加NaOH溶液,白色沉淀溶解。說明Al(OH)3的堿性比Mg(OH)2弱,即鋁的金屬性比鎂弱。十、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1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實驗1:在兩支放有少量大理石的試管里,分別加入10mL1mol/L的鹽酸和10mL0.1mol/L的鹽酸。觀察現(xiàn)象?,F(xiàn)象與解釋:在加入10mL1mol/L的鹽酸的試管中有大量氣泡逸出,而在加入10mL0.1mol/L的鹽酸的試管中,氣泡產生的很慢。許多實驗證明

51、,當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反應物濃度,可以增大化學反應速率。實驗2:取三個小燒杯,編號為1、2、3。用黑筆在燒杯底部畫上“”字。按下表中的數(shù)量先分別在燒杯中加入Na2S2O3溶液和蒸餾水,搖勻。然后再同時向3個燒杯中加入2mLH2SO4溶液,攪拌并記錄開始時間,到溶液出現(xiàn)混濁現(xiàn)象使燒杯底部的“”字看不見時,停止計時。編號加Na2S2O3溶液的體積mL加H2O的體積mL加H2SO4溶液的體積mL所需時間s1552273231002現(xiàn)象與解釋:溶液出現(xiàn)混濁現(xiàn)象使燒杯底部的“”字看不見所需的時間,第1個燒杯最長,第3個燒杯時間最短。3個燒杯中,第1個燒杯Na2S2O3的濃度最小,反應速率最慢;第3個燒杯Na2S2O3的濃度最大,反應速率最快。2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實驗:用類似于上述“實驗2”的方法,根據(j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