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兒園小班說課稿錦集七篇_第1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9/9/4ba5a884-1119-4ff1-a2b4-dafca3941a46/4ba5a884-1119-4ff1-a2b4-dafca3941a461.gif)
![關于幼兒園小班說課稿錦集七篇_第2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9/9/4ba5a884-1119-4ff1-a2b4-dafca3941a46/4ba5a884-1119-4ff1-a2b4-dafca3941a462.gif)
![關于幼兒園小班說課稿錦集七篇_第3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9/9/4ba5a884-1119-4ff1-a2b4-dafca3941a46/4ba5a884-1119-4ff1-a2b4-dafca3941a463.gif)
![關于幼兒園小班說課稿錦集七篇_第4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9/9/4ba5a884-1119-4ff1-a2b4-dafca3941a46/4ba5a884-1119-4ff1-a2b4-dafca3941a464.gif)
![關于幼兒園小班說課稿錦集七篇_第5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9/9/4ba5a884-1119-4ff1-a2b4-dafca3941a46/4ba5a884-1119-4ff1-a2b4-dafca3941a46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opportunity has a special affinity for prepared minds.勤學樂施積極進?。撁伎蓜h)關于幼兒園小班說課稿錦集七篇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1一、教材分析小袋袋形象是著名的繪本大師查爾斯福格為孩子們塑造的,生動可人,深入人心。書中的小袋袋形象滑稽可人,孩子總是樂此不疲的模仿。除了塑造了小袋袋形象外,還出現了很多動植物。有高大的樹木,有枯萎的樹葉,有盛開的花朵,有蹦蹦跳跳的小兔子、有美麗的花蝴蝶、有小鳥、鼴鼠、卡拉熊、烏龜、蜈蚣等??梢栽陂喿x過程中,引導孩子去觀察,讓孩子想一想,說一說。發(fā)展他們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觀察力。二、學生分析幼兒期是
2、人類的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作為老師就要把握住這一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讓幼兒獲得多方面的語言信息,自由地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幼兒語言教育的目標可以概括為傾聽表述,欣賞文學作品和早期閱讀四個方面。根據這四個方面,我對小班幼兒的語言能力進行了評估,發(fā)現了小班的孩子他們傾聽的特點是:由無意識傾聽到學習有意識傾聽表述的特點是,以自身活動或經歷為內容,其中夾雜著一些想象的成分,表述的方式比較簡單,欣賞文學作品較少,早期閱讀的興趣還不明顯。所以我選擇了這個繪本。書中的小袋袋形象滑稽可人,孩子總是樂此不疲的模仿。在閱讀過程中,孩子總是會模仿小袋袋,做那些天真可愛的動作,能讓孩子覺得快樂就是我們老師最大的幸福。三、教學
3、目標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备鶕@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小班下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fā)展水平: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為中心。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1、觀察、閱讀畫面,理解小袋袋喜歡做的事情,感受小袋袋的天真活潑。2、愿意用動作語言表現畫面內容,嘗試運用“我喜歡”的句式進行講述。3、喜歡和同伴一起閱讀圖書,體驗集體閱讀的快樂。四、說教法本次教學活動以遵循“三個原則”,做到“兩個
4、注意”,體現“一個整合”的指導思想來設計教法,學法?!叭齻€原則”:一是“教師主導、幼兒主體,以問題的引導為主線”的“三為主原則”,二是“教師在前、幼兒在后”的教學原則,既當幼兒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過程時,教師要觀察了解幼兒的學習行為是怎樣產生的,并在尊重幼兒認識過程發(fā)展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和施加影響。三是“同時進行原則”,即在教學活動中,要同時顧及興趣,態(tài)度和行為的培養(yǎng),既有明確的重點,又相互滲透?!皟蓚€注意”:一是設置符合幼兒“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問題情境。既要把各教學環(huán)節(jié)與教學要求設置成問題情境展示給幼兒,這樣容易使幼兒被問題情境吸引而主動投入學習。二是注意根據幼兒的認知規(guī)律和情感發(fā)展規(guī)律,把教學目
5、標的要求分解成若干細小的層次,分散到各個具體的活動中,形成一個循序漸進的教學活動,使教學重點得以鞏固,教學目標得以實現?!耙粋€整合”:新綱要中明確的指出:要為幼兒一生的發(fā)展打好基礎,通過自主的學習,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fā)展。教學過程體現整合性,對多元智能的發(fā)展提供保證。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實際情況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我采用了直觀演示法、討論法、講述法和提問法。1、直觀演示法: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具進行表演示范,引導幼兒理解作品內容。活動中主要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整個故事制作成形象直觀的ppt,既可以完整欣賞,又能分段播放,通過觀賞課件引導幼兒了解故事情節(jié),理解故事內容。2、提問法:這是語言活
6、動中都能用到的方法。在教學中,我嘗試改變以往語言教學總是先講完故事再進行提問的模式,將單一性、回憶式、封閉式的提問方法改成多樣性、啟發(fā)式、開放式的提問,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3、討論法:是指讓幼兒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互相合作,共同探討問題答案的方法。在活動中,我將討論法結合在講述故事過程中。如:請小朋友而共同討論:小袋袋現在在做什么?他的朋友們跟它一樣嗎?五、說學法整個活動主要運用了討論談話法、發(fā)現法、講述法等學習方法。1、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能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2、發(fā)現法:教師提供適于幼兒進行發(fā)現活動的教材,使他們通過自己的探索
7、、嘗試過程,發(fā)現知識。在活動中,請幼兒觀察、討論故事中人物,通過提問和幼兒討論,引導幼兒自己得出結論,充分體現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3、講述法:主要教會幼兒能準確地回答問題,恰當地說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活動中,我采用多種形式的提問,為幼兒提供講述的空間,啟發(fā)幼兒用宏亮的聲音、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并且注意為每名幼兒創(chuàng)設講述的機會。六、教學過程整個活動分為四大部分,活動流程圖簡單明了地概括了整個活動,使大家一目了然地明白設計意圖,下面將其詳細說明一下:設計意圖:這是一本非常簡單的圖畫書,單看一幅幅精美的圖畫就能猜出故事大概。前半部分,主要描繪的小袋袋的動,一個非常頑皮的形象。后半部分,主要描繪的
8、是靜,一幅很美麗很溫馨的畫面。故事本身淺顯易懂,講述了可愛的小袋袋和他的動物朋友之間的故事。這樣可愛的形象不但深受孩子們的喜愛,而且也吊足了孩子們的閱讀興趣。較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齡特點,且能很好的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所以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因此,我選擇了這個繪本。教學過程:一、認識書中的主要人物小袋袋,猜想小袋袋喜歡做的事情。1、出示“小袋袋”圖片,并提問。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個新朋友,我們來看看他是誰?師:這是袋熊,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小袋袋。我們和它打個招呼吧!師:小袋袋的樣子是怎么樣的?它的心情怎么樣?那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它的手和腳是怎么放的?大家一
9、起來做做小袋袋的樣子吧?。ㄓ變簩W做)師:小袋袋很可愛,每天,小袋袋都要做好多有趣的事情。他喜歡大聲叫;他喜歡轉圓圈,跳到自己摔跤;他喜歡做鬼臉,還喜歡泡在爛泥塘里。不過,你知道小袋袋最喜歡做什么嗎?你們猜猜看它喜歡做什么事情?喜歡玩什么游戲?(幼兒猜想)二、初次閱讀,感受、理解并表達小袋袋扮鬼臉、玩泥巴、扮大樹等畫面內容小朋友覺得小袋袋喜歡做那么多事呀!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喜歡做什么吧!1、閱讀畫面一:扮鬼臉師:你們?yōu)槭裁葱ρ??小袋袋在干什么呀?幼:吐舌頭、鼻子這樣(幼兒做頂鼻子)、像魔鬼一樣(扮鬼臉)師:對,小袋袋特別調皮,它在吐舌頭、頂鼻子、拉耳朵。我們來學一學,給旁邊的小朋友看一看吧!小結
10、:小袋袋喜歡扮鬼臉,吐吐舌頭、頂頂鼻子、拉拉耳朵,真好玩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小袋袋喜歡扮鬼臉2、閱讀畫面二:玩泥巴師:我們再來看看,你們看到小袋袋在玩什么了嗎?幼:玩泥巴。師:小袋袋哪里有泥巴呀?幼:頭上有泥巴、手上有泥巴、肚子上有泥巴、腿上有泥巴。(教師動作提示)師:小青蛙在干什么?小兔子身上有什么?師:小袋袋在玩泥巴時心情怎么樣呀?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師: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袋袋的樣子吧。小結:小袋袋喜歡玩泥巴頭上、手上、肚子上、腿上都是泥,玩得真開心。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小袋袋喜歡玩泥巴3、閱讀畫面三:扮大樹師:你們看小動物們在干什么呀?幼:小兔在跳、小烏龜在爬師:小袋袋在干什么呀?它舉著樹葉一
11、動不動像什么呀?師:我們來學一學小袋袋的樣子吧!小結:小袋袋喜歡變成一棵大樹,一動不動地站著。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小袋袋喜歡扮大樹4、閱讀畫面四:捉迷藏師:小袋袋在干什么呀?(教師用動作表現小袋袋縮成一團的樣子。)師:誰躲起來了?誰在找它?師:我們一起來做一做小袋袋縮成一團的樣子。小結:小袋袋喜歡捉迷藏,把自己縮成一團,讓大家找不到它。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小袋袋喜歡玩捉迷藏5、閱讀畫面五:回家?guī)煟和媪艘惶炝?,小動物們都回家了。誰在門口等小袋袋呀?師:媽媽見了小袋袋心里怎么樣?小袋袋見了媽媽心里怎么樣?你怎么知道的?小結:小袋袋喜歡撲到媽媽的懷里,那里又安全又溫暖。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小袋袋喜歡躺在媽
12、媽的懷里三、完整閱讀1、完整觀看ppt,再次感知繪本內容,感受其中的語言美。師:我們再來看一遍故事吧!看看你們能不能發(fā)現更多好玩的事。2、師幼共同閱讀ppt并表述畫面內容。師:小袋袋喜歡玩這么多好玩的游戲,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說一說吧!四、運用“我喜歡”的句式,結合生活經驗進行講述。師:小袋袋喜歡玩,也喜歡做好多的事情。小朋友你們喜歡做什么呢?幼:師:你們喜歡小袋袋嗎?那今天回家以后請爸爸媽媽把這個故事找出來,你們和爸爸媽媽一起講好嗎?一、說教材小袋袋形象是著名的繪本大師查爾斯福格為孩子們塑造的,生動可人,深入人心。書中的小袋袋形象滑稽可人,孩子總是樂此不疲的模仿。除了塑造了小袋袋形象外,還出現
13、了很多動植物。有高大的樹木,有枯萎的樹葉,有盛開的花朵,有蹦蹦跳跳的小兔子、有美麗的花蝴蝶、有小鳥、鼴鼠、卡拉熊、烏龜、蜈蚣等??梢栽陂喿x過程中,引導孩子去觀察,讓孩子想一想,說一說。發(fā)展他們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觀察力。在閱讀過程中,孩子總是會模仿小袋袋,做那些天真可愛的動作,能讓孩子覺得快樂就是我們老師最大的幸福。二、說目標1、觀察、閱讀畫面,理解小袋袋喜歡做的事情,感受小袋袋的天真活潑。2、愿意用動作、語言表現畫面內容。3、嘗試運用“我喜歡的句式進行講述。三、說教法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實際情況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我采用了直觀演示法、討論法、講述法和提問法。1、直觀演示法:運用直觀、形
14、象的教具進行表演示范,引導幼兒理解作品內容。活動中主要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整個故事制作成形象直觀的ppt,既可以完整欣賞,又能分段播放,通過觀賞課件引導幼兒了解故事情節(jié),理解故事內容。2、提問法:這是語言活動中都能用到的方法。在教學中,我嘗試改變以往語言教學總是先講完故事再進行提問的模式,將單一性、回憶式、封閉式的提問方法改成多樣性、啟發(fā)式、開放式的提問,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3、討論法:是指讓幼兒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互相合作,共同探討問題答案的方法。在活動中,我將討論法結合在講述故事過程中。如:請小朋友而共同討論:小袋袋現在在做什么?他的朋友們跟它一樣嗎?四、說學法整個活動主要
15、運用了討論談話法、發(fā)現法、講述法等學習方法。1、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能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2、發(fā)現法:教師提供適于幼兒進行發(fā)現活動的教材,使他們通過自己的探索、嘗試過程,發(fā)現知識。在活動中,請幼兒觀察、討論故事中人物,通過提問和幼兒討論,引導幼兒自己得出結論,充分體現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3、講述法:主要教會幼兒能準確地回答問題,恰當地說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活動中,我采用多種形式的提問,為幼兒提供講述的空間,啟發(fā)幼兒用宏亮的聲音、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并且注意為每名幼兒創(chuàng)設講述的機會。五、教學過程整個活動分為四大部分,活動流程圖簡單明了地概括了整個
16、活動,使大家一目了然地明白設計意圖,下面將其詳細說明一下:設計意圖:這是一本非常簡單的圖畫書,單看一幅幅精美的圖畫就能猜出故事大概。前半部分,主要描繪的小袋袋的動,一個非常頑皮的形象。后半部分,主要描繪的是靜,一幅很美麗很溫馨的畫面。故事本身淺顯易懂,講述了可愛的小袋袋和他的動物朋友之間的故事。這樣可愛的形象不但深受孩子們的喜愛,而且也吊足了孩子們的閱讀興趣。較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齡特點,且能很好的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所以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因此,我選擇了這個繪本。教學過程:一、認識書中主要人去小袋袋,猜想小袋袋喜歡做的事情。1、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新朋友
17、,看看它是誰?2、師:這是袋熊,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小袋袋,我們和它打個招呼吧!3、師:小袋袋的樣子是怎么樣的?它現在是開心的還是傷心的呀?(開心的,快樂的)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它的手和腳是怎么樣放的?(縮在一起的)大家一起來學學小袋袋的樣子。4、師:哇,小袋袋真可愛呀,它喜歡做很多事情呢!你們猜一猜,它喜歡做什么事情?(幼兒猜想,玩游戲、看電視、吃東西)5、那我們一起接下來看一看小袋袋到底喜歡做什么事情吧!二、初次閱讀,感受,理解并表達小袋袋跑步,玩泥巴,躺在媽媽懷里等畫面內容。1、閱讀畫面一:跑步師:我們看到小袋袋喜歡干什么呀?(跑步)師:我們可以從哪里看出來它是喜歡跑步的呀?它跑的時候給人
18、的感覺是怎么樣的?從哪里可以看出來?(頭、胸、腳、手分別是什么樣子的)師:對,小袋袋跑在最前面,很神氣的樣子,我們一起來學學它跑步的樣子吧!師:寶寶們看一下還有誰也在跑步?幼:考拉熊、烏龜、青蛙、小蟲。(引導幼兒用有有還有句式講述)師:所以小袋袋是喜歡一個人跑步還是和好朋友一起跑步呀?小結:哦,原來小袋袋喜歡和好朋友一起跑步,和它一起跑步的好朋友有小蟲、考拉熊、烏龜,還有青蛙。2、閱讀畫面二:捉迷藏師:哇,這回小袋袋喜歡干什么啦?師:小動物們在干什么?小袋袋又在干什么呀?(小動物們在找小袋袋你,小袋袋躲在草叢里)它的身體是怎么樣的呀?(從身體各部位說)那我們也一起來學學小袋袋的樣子,躲起來,不
19、讓別人找到我們!師:所以小袋袋喜歡干什么呀?小結:小袋袋喜歡捉迷藏,把整個人縮在一起,躲在草叢里,不讓小動物們找到它。3、閱讀畫面三:玩泥巴師:這回小袋袋在玩什么?幼:玩泥巴。師:小袋袋身上那里有泥巴呀?(有有還有)幼:頭上有泥巴,手上有泥巴,肚子上有泥巴,腿上還有泥巴。(可以適當用動作提示)師:小袋袋玩泥巴時是開心的還是不開心的呀?你怎么看出來的?師:小袋袋又喜歡干什么了呀?小結:小袋袋喜歡玩泥巴,頭上、手上、肚子上、腳上都是泥,玩得真開心。4、閱讀畫面四:睡覺師:天黑了,月亮出來了,小袋袋要睡覺了,誰抱著小袋袋?師:小袋袋躺在媽媽的懷里感覺怎么樣?(溫暖的、舒服的)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呀?師:
20、現在啊,我們的小袋袋喜歡干什么啦?小結:小袋袋喜歡躺在媽媽的懷里睡覺,又溫暖又舒服。三、完整閱讀在音樂聲中師幼共同閱讀ppt并表述畫面內容師:小袋袋喜歡做那么多事情,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說一說吧。四、運用”我喜歡“的句式,結合生活經驗進行講述。師:小袋袋喜歡玩,也喜歡做好多好多事情,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做什么呢?(和邊上的小朋友相互說一說)師:我們一起回到班里和其他小朋友也講一講吧!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2一、說教材小青蛙聽故事這個故事選自小班下學期,六個好寶貝這一主題中。知道自己有六個好寶貝:眼、耳、鼻、口和手腳是這個主題目標之一。幼兒能運用自己的“寶貝”感知事物,做自己能做的事。該故事選用了小朋
21、友生活中比較熟悉并喜歡的小青蛙和魚兒、月亮為角色,講述了一個小青蛙聽故事是不安靜、亂插嘴的故事,特別是小青蛙認真聽故事的這個情節(jié)既讓人覺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齡特點,生活中我們也會經??吹阶约喊嗟男∨笥岩灿羞@樣的。又考慮到現在的小朋友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特別是小班幼兒年齡小,個個都“以自我為中心”,缺乏集體意識,所以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因此,我準備這節(jié)活動時,并將它與語言和社會兩個領域相結合。二、說教學目標綱要中明確指出語言的目標是:“要創(chuàng)造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薄坝變阂⒁鈨A聽同伴講話,并能大膽、清楚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等。根據綱要精
22、神和孩子已有的實際能力、知識水平及教材要求,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一)活動目標1、情感目標:在感知和理解故事的過程中,愿意在集體面前發(fā)言。2、能力目標:理解詞語:夜、靜悄悄、安安靜靜、又蹦又叫。3、知識目標:知道故事的名稱,理解內容,懂得聽故事時應安安靜靜的,不能大聲說話。(二)活動重點、難點每節(jié)活動的重點、難點非常重要。根據故事教學的特點,我把知道故事的名稱,理解內容,懂得聽故事時應安安靜靜的,不能大聲說話作為本課的重點。由于小班孩子以具體形象思維能力為主,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有時只說了半句話就無法再說了,或表達不出心中的想法,根據“3-6歲幼兒發(fā)展指南”中,3歲幼兒語言發(fā)
23、展的特點,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用比較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愿意在集體面前發(fā)言。為了特出重點掌握難點,我在制作課件時把畫冊中的對話精簡。便于幼兒盡快理解故事內容和掌握動物間的對話。畫冊中減掉的對話放在活動延伸上去完成。三、說教學具的準備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1)物質上的準備我給小朋友們準備了小魚、小青蛙、月亮頭飾,這是為了讓幼兒更能進入到這一游戲角色中;根據故事,我布置了小河等情境,這是為幼兒在情境中游戲,并能加深故事的理解而準備的;音樂,是為了進一步營造游戲的氣氛而準備的。(2)知識上的準備我讓幼兒先認識小青蛙,了解了小青蛙的基本特征。幼兒
24、練習過游及跳這兩個基本動作。四、說教法和學法:“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為了有效地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我采用的是一種視、聽、講、做結合的方法。所謂“視聽講做結合的方法”,“視”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觀察課件中的內容;“聽”就是傾聽教師的語言啟發(fā)、引導、暗示和示范;“講”就是幼兒的講,滿足幼兒想說的愿望:“做”就是讓幼兒表演故事中小魚和小青蛙的語言,滿足幼兒樂于表現的愿望。這個方法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處于一種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當中。五、說活動過程根據本課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整個活動分為三大部分,設計了以下教學程序:一、創(chuàng)設情境,以謎語引出課題,激發(fā)興趣:師:“小朋友們,我們來猜個
25、謎語吧!”幼兒猜對后師說:有一只青蛙今天特別高興,我們來猜猜為什么,好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幼兒集中注意力,充分運用感官感知游戲內容,為實現本次活動的重點做好鋪墊。)第一環(huán)節(jié)。師幼一起觀看動畫。不出示任何教具,因為幼兒的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有意注意還不穩(wěn)定,為了避免分散幼兒的注意力,影響幼兒對故事內容的感知,所以,只運用幼兒觀看感興趣的動畫片,看完后,提出簡單的問題:“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中有誰?它們在干什么?”等問題。二、理解內容,掌握學習方法。第二環(huán)節(jié)。演示多媒體教學軟件,第二次欣賞故事。分段演示多媒體教學軟件,再次欣賞故事。播放課件,依次出示故事的幾個畫面(點擊出畫面
26、),每個畫面設計幾個開放性的問題,請幼兒思考,例如:畫面一,設計了這樣的問題:“誰能看出這是在哪兒?為什么這樣靜悄悄?”引導幼兒結合畫面及自己的生活經驗講出夜靜悄悄的主要特征。畫面二,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小魚看見月亮出來了,它心里怎么樣?”“它怎么做的?”這些開放性問題的設計具體、明了,每個幼兒通過思考能得出一個較合理的結論,都能有話說。在充分調動每個幼兒回答之后,點出課件對話,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中角色的對話。對每一個幼兒的回答,都根據幼兒的個體特點,給予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肯定。同時,老師在講述中運用豐富的表情、肢體語言來表現故事,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在這種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中,幼兒想
27、說、敢說,喜歡說,不僅初步掌握了故事中小動物的對話,而且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三、遷移故事主題,滲透思品德教育。第三環(huán)節(jié),分兩步進行。第一步故事表演。這一活動的主要目的是進一步鞏固幼兒對故事主要情節(jié)的理解,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使幼兒更加喜歡故事。這種分角色表演不但極大的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較有成效的掌握了動物間的對話,并把其中的禮貌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而且又進一步明確了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發(fā)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養(yǎng)成了幼兒注意互相傾聽,積極應答的習慣,使語言理解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第二步利用電子白板的隱藏功能,師幼一起復述故事,進一步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28、師小結時,遷移故事主題,滲透思品德教育。六、說活動延伸為幼兒準備多種材料,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像,引導幼兒開展區(qū)域活動。美工區(qū)-繪畫:通過給小青蛙穿衣服涂色活動讓幼兒進一步對小青蛙的認識。表演區(qū)-表演游戲:小青蛙聽故事。把活動中用過的頭飾放到表演區(qū),滿足活動中沒有表演的幼兒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生動逼真地表演,促進幼兒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閱讀區(qū)-多種形式的聽故事,如:邊看畫冊邊自己講故事、聽錄音故事等。一、說教材小青蛙聽故事這個故事選自小班上學期,我能干這一主題中。該故事選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較熟悉并喜歡的小青蛙和魚兒、月亮為角色,講述了一個小青蛙聽故事是不安靜、亂插嘴的故事,特別是小青蛙認真聽故事的
29、這個情節(jié)既讓人覺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齡特點,生活中我們也會經??吹阶约喊嗟男∨笥岩灿羞@樣的。又考慮到現在的小朋友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特別是小班幼兒年齡小,個個都“以自我為中心”,缺乏集體意識,所以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因此,我選擇了這個故事,并將它與語言和社會兩個領域相結合。二、說教學目標綱要中明確指出語言的目標是:“要創(chuàng)造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薄坝變阂⒁鈨A聽同伴講話,并能大膽、清楚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钡?。根據綱要精神和孩子已有的能力實際、知識水平及教材要求,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一)活動目標1、情感目標:在感知和理解
30、故事的過程中,愿意在集體面前發(fā)言。2、能力目標:理解詞語:夜、靜悄悄、安安靜靜、又蹦又叫。3、知識目標:知道故事的名稱,理解內容,懂得聽故事時應安安靜靜的,不能大聲說話。(二)活動重點、難點俗話說“提領而頓,百毛皆順”,重點、難點的確定非常重要。由于小班孩子以具體形象思維能力為主,故事教學的特點所以我把知道故事的名稱,理解內容,懂得聽故事時應安安靜靜的,不能大聲說話作為本課的重點。由于小班孩子以具體形象思維能力為主,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有時只說了半句話就無法再說了,或表達不出心中的想法,根據幼兒的語言發(fā)展情況,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用比較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愿意在集體面前發(fā)言。三、說
31、教學具的準備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1)物質上的準備我給小朋友們準備了小魚、小青蛙、月亮頭飾,這是為了讓幼兒更能進入到這一游戲角色中;根據故事,我布置了小河等情境,這是為幼兒在情境中游戲,并能加深故事的理解而準備的;音樂,是為了進一步營造游戲的氣氛而準備的。(2)知識上的準備我讓幼兒先認識小青蛙,了解了小青蛙的基本特征。幼兒練習過游及跳這兩個基本動作。四、說教法和學法:(一)教法“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為了有效地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我采用的是一種視聽講做結合的方法。所謂“視聽講做結合的方法”,“視”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觀察課件中的內容;“聽
32、”就是傾聽教師的語言啟發(fā)、引導、暗示和示范;“講”就是幼兒的講,滿足幼兒想說的愿望:“做”就是讓幼兒表演故事中小魚和小青蛙的語言,滿足幼兒樂于表現的愿望。這個方法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處與一中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當中。(二)學法主要采用了“角色游戲法”、“討論談話法”、“觀察法”等。采用角色游戲法是因為角色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在幼兒身心略感疲憊時,游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在進行角色表演中能充分地表現自我,大膽說話。趣味游戲法,同中小學不同的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形式就是游戲,幼兒在游戲中發(fā)展、在游戲中學習。綱要明確提出了“創(chuàng)設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的環(huán)境,支持、促進、鼓勵、吸引
33、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還提出了讓幼兒“想說、敢說”。那么,趣味游戲法恰恰是實現綱要要求,激發(fā)幼兒想說、敢說愿望的最好途徑。觀察法是幼兒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幼兒通過觀看情境表演直接獲得印象。討論談話法是幼兒在討論、談話中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五、說活動過程根據本課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整個活動分為三大部分,設計了以下教學程序: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師:教師邊敲擊圓舞板邊有表情的說:“我是一只小青蛙,唱起歌來呱呱呱。”有一只青蛙今天特別高興,我們來猜猜為什么,好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幼兒集中注意力,充分
34、運用感官感知游戲內容,為實現本次活動的重點做好鋪墊。)1、第一次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角幼兒的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有意注意還不穩(wěn)定,為了避免分散幼兒的注意力,影響幼兒對故事內容的感知,所以,只運用豐富的表情、優(yōu)美的背景音樂來表現故事,講完后,提出簡單的問題:“故事的名字叫什么?”2、演示多媒體教學軟件,第二次欣賞故事。提問:“故事里有誰?它們在干什么?”二)、理解內容,掌握學習方法。分段演示多媒體教學軟件,再次欣賞故事。播放課件,依次出示故事的四個畫面(點擊出四個畫面),每個畫面設計幾個開放性的問題,請幼兒思考,例如:畫面一,設計了這樣的問題:“誰能看出這是在哪兒?為什么這樣靜
35、悄悄?”引導幼兒結合畫面及自己的生活經驗講出夜靜悄悄的主要特征。畫面二,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小魚看見月亮出來了,它心里怎么樣?”“它怎么做的?”這些開放性問題的設計具體、明了,每個幼兒通過思考能得出一個較合理的結論,都能有話說。在充分調動回答每個幼兒之后,點出課件對話,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中角色的對話。對每一個幼兒的回答,都根據幼兒的個體特點,給予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肯定.在這種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中,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不僅初步掌握了故事中小動物的對話,而且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三)、遷移故事主題,滲透思品教育。1、再次通過課件,結合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運用多種形式引導幼
36、兒學說小魚、小青蛙的對話。如運用師引導全體幼兒說,師生分角色說.男孩女孩分角色說等。這種靈活有趣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學說方式,不但極大的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較有成效的掌握了動物間的對話,并把其中的禮貌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而且又進一步明確了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發(fā)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養(yǎng)成了幼兒注意互相傾聽,積極應答的習慣,使語言理解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2、故事表演,這一活動的主要目的是進一步鞏固幼兒對故事主要情節(jié)的理解,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使幼兒更加喜歡文學作品。六、說活動延伸為幼兒準備多種材料,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像,引導幼兒開展區(qū)域活動。美工區(qū)-繪畫:他們又去哪了?以“又有誰
37、來啦”為題讓幼兒續(xù)編故事,教師啟發(fā)幼兒大膽想像,積極動腦。引導幼兒續(xù)編小動物安安靜靜傾聽故事的故事,看誰編出的故事最新奇好聽。表演區(qū)-表演游戲:小青蛙聽故事幼兒通過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生動逼真地表演、使用道具、布置環(huán)境,促進幼兒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語言區(qū)-多種形式的聽故事,如:邊看邊聽故事、聽錄音故事、聽老師給大班哥哥姐姐講故事、集體欣賞、小組欣賞、故事區(qū)域里欣賞。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3一、首先就本課題做一個簡單的分析。這是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的幼兒園滲透式領域課程中的一節(jié)音樂的韻律活動活動,活動當時正值“六一”期間,也剛好是我們最近正在進行的話題“六一”兒童節(jié)中的一節(jié)課。韻律活動是小班幼兒非常喜
38、歡的一種活動,綱要中指出,在韻律活動中,小班幼兒重點根據音樂做上肢或下肢的簡單基本動作和模仿動作,跳簡單的集體舞蹈。這個開火車是一個邀請舞的游戲,小班幼兒喜歡游戲,在游戲中,可以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同時能夠體驗到與同伴游戲的快樂。而在之前的早操中,我們小班年級組也曾經做過開火車的律動活動,我們發(fā)現小班幼兒對于開火車的活動非常感興趣,每次做到開火車的律動時興致都特別高,幼兒對于開火車的相關動作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這也為今天的開火車活動累積了一定的經驗。開火車一直以來是小班幼兒非常喜歡的游戲,在早操、戶外游戲等環(huán)節(jié)幼兒都可以接觸到,而此次活動的創(chuàng)新之處是將開火車這樣的形式引用到了音樂游戲中,選用了
39、我們班上幼兒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的邀請舞的形式,在活動中一方面感受了游戲的樂趣,另一方面也體驗了與同伴共同舞蹈的喜悅之情。邀請舞這樣的形式需要全班幼兒的共同配合和參與,也提高了幼兒在活動中的積極參與性。二、活動目標的提出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綱要中明確提出,目標應注重全面性,它包括情感、態(tài)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自主的學習,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fā)展。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將目標定為以下幾點:1.學習模仿動作“開火車”,能跟隨音樂較輕快地做小跑步。這一條目標主要注重幼兒的動作發(fā)展,讓幼兒熟悉“開火車”的動作,并且能夠根據音樂模仿開火
40、車的動作,在開火車的動作中最主要的動作就是小跑步,在掌握了此項技能之后,再去進行之后的游戲。2.借助游戲的情境,了解邀請舞的動作及其轉換,初步明確“火車頭”和“車廂”所做的相同和不同動作。這一條目標是在第一條目標幼兒掌握開火車的動作的基礎上,進行邀請舞的游戲。在這條目標中,對于幼兒的動作技能又有了更進一步的提升,加大了動作的難度。3.知道尋找空地方開火車,感受與同伴舞蹈的快樂。這是一條情感目標,綱要中提出,在藝術活動中“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fā)展起來的,幼兒最重要的就是在這樣一個過程中體驗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而不應該把幼兒對于技能的掌握
41、結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三、活動重難點分析。這節(jié)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了解邀請舞的動作和規(guī)則,了解開火車這一邀請舞的順序:即開火車-招手邀請-跳動轉身變換車頭方向。而在這幾個動作中,我覺得對于幼兒來說比較難的就是“跳動轉身變換車頭方向”這一動作的部分,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難點部分,在跳轉身變換車頭方向時,車頭與后面當車廂的幼兒要同時向后跳轉180度,當車廂的幼兒越多,這個動作就越困難,因此在這個部分,也需要教師更多的指導與提示。四、活動之前的準備。1.知識經驗的準備:活動前,大多數幼兒都坐過或者看過火車,對于火車的基本特征都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同時在以前的早操中,我們曾經也有開火車的律動,因此幼兒對于開
42、火車的游戲形式還是比較熟悉的,也是比較感興趣的。一、活動過程的設計。1.活動進場:在活動之前,我讓幼兒開小汽車進入活動室,為今天的開火車的游戲做一個小小的鋪墊。由于這是一個音樂活動,因此在過程中我也強調音樂,幼兒開小汽車進場時,聽音樂給幼兒提示,讓幼兒聽音樂開始開汽車。2.復習歌曲:復習歌曲的部分,我選擇的是幼兒前不久剛學的好娃娃這首歌,這首歌我們班幼兒都很喜歡唱,這邊我在復習的基礎上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讓幼兒邊表演邊唱,加深了幼兒對歌曲的理解,同時也為接下來的提問做了鋪墊。3.創(chuàng)編開火車的動作:在這個部分,讓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開火車的動作,提煉出其中比較典型的動作,引導幼兒重點去觀察手臂和腳的動作,
43、注意手和腳的一起動作,并且?guī)椭變悍治鰟幼鞯暮x,創(chuàng)編好以后,讓幼兒根據教師的哼唱,集體做開火車的動作,對音樂的旋律有一個初步的認識。4.學習邀請舞開火車:這部分就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對于邀請舞,我們班幼兒還是比較陌生的,之前也沒有相關的經驗積累,所以在講解規(guī)則的這部分,就需要特別的注意。我并沒有刻意的去講解規(guī)則,而是通過自己的示范,一邊示范一邊對于游戲中需要注意的部分做重點的講解。在示范的過程中,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動作變換的部分。在整個過程中,讓幼兒自己去探索和發(fā)現游戲的玩法和規(guī)則。在教師帶領幼兒玩了一遍游戲之后,幼兒對于游戲的規(guī)則和玩法也就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接下來就讓幼兒自己游戲,教師在旁邊做
44、觀察與指導,在動作轉換時做一定的語言提示,在這個過程中,也使所有幼兒都參與到游戲當中。最后,幼兒開著火車走出活動室,整個活動也在游戲中結束。從始至終,都以游戲的形式貫穿活動。在活動進行過程中我還有很多的不足,活動中的難點“原地跳轉180度”還沒有很好的解決,當參加游戲的幼兒比較多的時候,還是比較困難。除此之外,由于活動時間的原因,整個游戲只進行了一遍,幼兒的興趣都很高,似乎還都有些意猶未盡,因此今后我也將把這個活動延伸到日常的游戲當中。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4一、 設計意圖及教材分析:全球資源日益減少,環(huán)境保護也日顯緊迫,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而我們的孩子生活無憂,社會環(huán)
45、保意識淡泊,經常做出亂摘花草,隨意攀登樹木等行為,這些看似毫不在意的事情,卻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不得不令我們幼教工作者產生重重的憂患。而綱要中也明確指出:教育幼兒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huán)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的環(huán)保意識。所以對幼兒進行認識和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樹,在幼兒生活中隨處可觸,但幼兒對樹的認識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很少有幼兒進一步去理解樹和人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植樹造林對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益處。因此,對“樹”的深層次的探究已是一個迫不及待的工作了。故而,我為大班幼兒設計了一堂社會環(huán)保課-植樹造林。二、 活動目標:基于這樣一種教育思想,接下來我來說說為本次活
46、動制訂的目標。幼兒教育的任何一個目標都應該為幼兒的終生發(fā)展作準備,社會教育也不例外。根據幼兒的發(fā)展水平、經驗、和需要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目標,分別對幼兒知識、情感、能力方面進行積極的引導。1、知道樹木是人類、動物的好朋友,了解綠化的好處,初步產生環(huán)保意識。2、遷移生活經驗,激發(fā)幼兒熱愛和親近大自然的情感。3、通過看看、說說、聽聽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判斷能力。我把活動目標一做為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三、 活動準備:物質材料是實現活動目標的載體?;顒硬牧蠎欣谝l(fā)、支持幼兒的游戲和各種探索活動,為了能讓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提供條件,我為活動作了以下準備。1、 各種樹的照片、實物投影儀
47、2、 多媒體課件和cd(山洪爆發(fā)、沙塵暴來襲、小動物搬家)3、 植樹工具、小樹苗若干4、 知識準備:和家長一起尋找關于“植樹造林”的資料大班說課稿我想這樣飛(彭愛云)一、教材內容分析:“我想飛”是一個從“飛行”切入的主題,其更深層的內涵是:激發(fā)孩子朦朧的渴求意向,使之升華為鮮明具體的“飛天”理想,并進行順勢引導,讓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想像以及如何實現理想的現實認識都獲得發(fā)展。活動的重點和難點讓幼兒大膽想像,激發(fā)他們想“飛”的欲望,并在想像的基礎上,愿意用語言或繪畫表達自己的奇思妙想。二、幼兒情況分析大班幼兒探 索欲望增強,能較好地運用語言與同伴、成人進行溝通與交流,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
48、感。三、活動目標通過以上活動教材內容和幼兒情況分析,結合新綱要精神,滿足幼兒認知、能力、情感發(fā)展的需要,確定本次活動目標為:1、大膽想像,激發(fā)幼兒想“飛”的欲望。2、在想像的基礎上,愿意用語言或繪畫表達自己的奇思妙想。3、萌發(fā)探索未知事物的愿望,相信通過努力,想像會變成現實。四、活動準備為順利達到活動目標,在活動準備方面,特作如下安排:1、幼兒知識經驗準備:請家長和孩子共同查閱有關飛行器的知識。2、教具準備:為調動孩子的各種感官,顯示飛行器的光盤、準備了孩子們繪畫的紙、筆,以及展示繪畫作品的展板。五、活動過程本次活動分為三部分:一、我們現在這樣飛;二、未來的飛行設計師;三、“我想這樣飛”畫展。
49、總體設計思路以新綱要為指導,由淺入深,由表入里,從感官到體驗到創(chuàng)造,使原有經驗與新經驗之間建立有機聯系,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從中發(fā)展孩子們的觀察力、感知力、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幼兒園大班說課稿:認識球體一、教材內容分析幼兒天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周圍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別強,新綱要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日常生活中,幼兒其實已接觸很多球體玩具,例如皮球、羊角球、乒乓球等,對它們十分感興趣,但對幼兒來說,他們很難完全用幾何角度來理解立體圖形,往往把平面幾何圖形和立體相混淆,因此,我設計
50、了本次活動,讓幼兒通過親身經歷探究,實驗和操作感知球體的特征,獲取有關球體的科學經驗。激發(fā)幼兒探索興趣,培養(yǎng)其關心周圍事物的習慣。二、幼兒發(fā)展情況分析及目標制定大班幼兒探究欲望增強,能較好地運用語言與同伴、成人進行溝通與交流,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因此,為了滿足幼兒認知、能力、情感發(fā)展的需要。我確定本活動目標為:1、能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興趣和探索能力。2、通過觀察比較,在操作活動中初步認識球體的特征。3、引導幼兒運用討論、交流、等方式進行研究,體驗與同伴探索交往的樂趣。在游戲中體驗幾何形體的有趣。三、本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在自主的探索活動中,感知
51、球體的基本特征。對于突破重點采用的方法:豐富幼兒的經驗,放手讓幼兒自己去嘗試,在實際操作中來解決;建構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本活動的難點是:如何讓幼兒在探索、交流中進一步了解球體的特點,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對于突破難點采用的方法:創(chuàng)設寬松的活動氛圍;運用鼓勵表揚;榜樣示范;個別指導。方法手段注重操作性、感受性、體驗性。四、活動準備活動準備是為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huán)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fā)展的。綱要指出提供豐富、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因此,我將準備:1、大量的幾何形體玩具,皮球、乒乓球。2、橡皮泥、報紙等可塑
52、性操作材料(延伸活動)。3、創(chuàng)設較為寬敞的場地,便于幼兒的操作。五、活動過程:1、導入課題。教師:小朋友,請你們玩一玩這些玩具,找一找那些玩具可以滾動。激發(fā)幼兒探索興趣,我為幼兒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自由,讓他們任意選擇玩具,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從而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習的興趣。興趣是幼兒產生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讓孩子自由地玩玩具以激發(fā)幼兒想玩、想探索的欲望,初步感知球體的一個基本特征及可以滾動。在此基礎上,我讓幼兒進行了第一次操作,請幼兒任選兩種可以滾動的玩具。2、引導幼兒操作嘗試在幼兒選擇過兩種玩具后,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你們選的這些會滾動的東西又有什么不同呢?請小朋友們比一比,試
53、一試。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幼兒親自動手操作來感覺到自己的新發(fā)現,體驗到發(fā)現的樂趣和求知的快樂。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并上前試一試,玩一玩,指出哪些玩具能向不同方向滾動。通過集中交流統(tǒng)一認識,感知球體可以向不同方向滾動的特征。初次嘗試后,孩子們對球體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于是,我引導了幼兒進行第二次的操作。3、幼兒第二次的操作嘗試第一次操作,幼兒在自由玩的過程中發(fā)現球體可以向不同方向滾動的特點。第二次操作則更進一步,主要是讓幼兒探究球體與圓形的不同,從而更進一步了解球體的特征,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這是本活動的難點,首先引導幼兒與圓形比較觀察,認識球體,動手比一比,說一說他們有什么不同。引導孩子依據比較
54、觀察到的情況得出的結論與同伴進行交流,教師和幼兒小結:能向不同方向滾動的,無論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圓形的物體是球體。在不斷的探索中,幼兒獲取了知識,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4、鞏固對球體特征的認識。應用已獲得的經驗辨別哪些物體是球體。綱要強調,引導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中的數、量、形等現象產生興趣,因此為了讓幼兒從生活中感受到形、體的重要和有趣,我引導幼兒應用已獲得的經驗辨別我們周圍的哪些物體是球體。先請幼兒在周圍能看到的環(huán)境中找出與球體相似的物體。在深一層引導幼兒說一說日常生活中與球體相似的物體。實現了教育在生活中的延伸,體現活動的價值。5、延伸活動在延伸活動中,我創(chuàng)設操作活動情景,請幼兒幫玩具加工廠制作球
55、體的商品,激發(fā)幼兒制作球體的欲望。做好后可以試著滾一滾,是不是能朝任何方向滾動。教師提供報紙、橡皮泥等可塑性的操作材料,引導幼兒利用這些不同的材料制作球體,通過自身的參與動手制作進一步鞏固了對球體的認識。本活動設計體現了綱要中科學教育的理念,緊密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為幼兒探究活動創(chuàng)造寬松的環(huán)境,力求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在活動中,通過嘗試操作法、比較法、引導發(fā)現法、討論法、讓幼兒在操作游戲中充分體驗自由、快樂的情緒,輕松愉快地獲得知識,感受到數學的有趣,使孩子們感到:科學并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幼兒園大班說課稿美術欣賞-向日葵說活動教材向日葵是法國偉大的畫家凡高的作品。觀者在觀看此畫時。無不為其中激動人心的畫面效果而感應,心靈為之震顫,激情也噴發(fā)而出無不躍躍欲試,共同融人到凡高豐富的主觀感情中去??傊?,凡高筆下的向日葵不僅僅是植物,而是帶有原始沖動和熱情的生命體。在向日葵這幅作品中,值得幼兒欣賞和學習的是:畫面中鮮明亮麗的色彩和極富特色的線條,感受畫面?zhèn)鬟_出來的強烈、炙熱的感情。 然而對于城市的大班幼兒來說,孩子缺乏對“向日葵”這種植物的真實的感知,孩子不知道向日葵這種植物的外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現代環(huán)保材料在建筑領域的應用前景
- 現代交通工具設計中傳統(tǒng)文化的融入方式
- 基坑安全專項方案
- 現代東方風洗浴中心的節(jié)能環(huán)保裝修方案
- 2024年春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9單元 溶液 實驗活動5 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配制說課稿 (新版)新人教版
- 2023三年級英語下冊 Unit 1 Animals on the farm Lesson 3 Fish and Birds說課稿 冀教版(三起)
- 2023二年級數學上冊 一 加與減第1課時 誰的得分高配套說課稿 北師大版
- 2025蓄電池產品及零部件檢驗合同書
- 《5 奇形怪狀的熱帶魚(圖形工具)》說課稿-2023-2024學年清華版(2012)信息技術一年級上冊
- 2024秋五年級英語上冊 Module 2 Unit 1 What did you buy說課稿 外研版(三起)
- 充電樁知識培訓課件
- 2025年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主要知識點
- 2025年交通運輸部長江口航道管理局招聘4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圍術期下肢深靜脈血栓基礎預防專家共識(2024版)解讀
- 廣東省廣州市2025屆高三上學期12月調研測試(零模)英語 含解析
- 偏癱足內翻的治療
- 蘭溪市排水防澇提升雨污管網修復改造初步設計文本
- 藥企質量主管競聘
- DB35T 1345-2013蘭壽系列金魚養(yǎng)殖技術規(guī)范
- 祛痘產品原料配方與消費者祛痘方案選擇建議
- 年產一萬噸蓖麻項目可行性論證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