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并存直腸癌19例臨床分析_第1頁
痔并存直腸癌19例臨床分析_第2頁
痔并存直腸癌19例臨床分析_第3頁
痔并存直腸癌19例臨床分析_第4頁
痔并存直腸癌19例臨床分析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DOC格式論文,方便您的復制修改刪減痔并存直腸癌佃例臨床分析(作者:單位:郵編:)【關鍵詞】直腸癌直腸癌早期癥狀與痔狀很相似,一些醫(yī)生滿足于痔的診斷來解釋病 情,造成漏診,教訓深刻。我院1990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手術 直腸癌233例,其中發(fā)現(xiàn)痔與直腸癌并存19例,經(jīng)手術及病理證實, 延誤了直腸癌的診斷和治療?,F(xiàn)報告如下。1臨床資料本組19例,男13例,女6例,年齡3080歲,平均48歲。臨床 表現(xiàn):便中帶血13例,其中鮮血便1例,黏液血便2例,大便習慣 改變15例,便秘15例,不全性梗阻15例,消瘦16例,貧血18例。 18例直腸指檢中,摸到腫塊12例,腸壁僵硬縮窄4例,指套染血15

2、例。行直腸鏡檢和乙狀結腸鏡檢發(fā)現(xiàn)菜花型病變13例,潰瘍型3例,腸壁縮窄僵硬3例。位于乙狀結腸交界處腫物1例,低位直腸15例, 距齒狀線7 cm以上2例。行Miles手術15例,低位保肛手1例,Dixon 手術2例。Dukes分期,B期2例,C1期13例,C2期3例,D期1 例。術前、術后病理均為腺癌,術后均行化療,2例放療。全部病例進行隨訪,5年生存率8例,4例2年后死于肝轉移,1例1年后死于心肌梗死,3例術后1年,正在隨訪中,2例4年后死于肺轉移。1 例不同意手術行1125粒子植入內放療。隨診3個月后失訪。2討論2.1直腸為結直腸癌的好發(fā)部位,在我國位于全身惡性腫瘤的第三 位,占結直腸癌的8

3、0%。早期直腸癌根治手術后5年生存率大于90% 以上,晚期則低于20%。但癌腫初期,缺乏特異癥狀,待增大潰破 后出血,黏液血便,又易與內痔出血相混淆。有報道,誤診率達88.57 %1。本組病例,由于僅診為痔,忽視直腸癌的診斷延誤了其早期診 斷,待確診時,以Dukes C期為主,5年生存率為42%( 8/19 )。其 中1例,一直在門診按痔治療,后發(fā)現(xiàn)肝區(qū)疼痛而入院,直腸指檢及 直腸鏡檢,診為直腸癌,經(jīng)手術探查為直腸癌肝轉移,后行直腸癌姑 息性Miles術及肝轉移病灶切除,術后行綜合治療,術后只存活1年 3個月,教訓深刻。2.2文獻統(tǒng)計,約有25%的直腸癌患者因滿足于痔核的診斷而漏直腸癌2。對于

4、有便血,肛門疼痛和下墜感的直腸癌患者有 88.6 %通過直腸指診,可發(fā)現(xiàn)腫物,被誤診的病例中,未行直腸指診 者高達91.4 %2。本組病例,首發(fā)癥狀為便血式便秘為主,在門診 中醫(yī)痔??苹蛩饺嗽\所就診,診斷為痔,一直按痔病治療,后出現(xiàn)持 續(xù)便血或不全性梗阻再來就診。 經(jīng)肛檢及腸鏡檢查,取病理活檢而獲 確診。延診的原因:醫(yī)生缺乏直腸癌的防治觀念。對于直腸癌的發(fā)病 警惕性不高,滿足于痔的診斷而漏診。對于長期便血患者,應來門診 進一步作相應的檢查,以排除腸道腫瘤。此外責任心不強,檢查不仔DOC格式論文,方便您的復制修改刪減細,無跟蹤隨防制度而錯過了早期診斷時機。其次是患者缺乏直腸癌 的預防知識,診斷為

5、痔病,認為問題不大,自行用藥或多次更換就診 地點,未到??漆t(yī)院進行檢查及咨詢。至V病情發(fā)展,經(jīng)久不愈,方來 就診、為時已晚。因此,痔患者若治療效果不明顯,應警惕直腸癌并 存的可能,應行進直腸指診,直腸鏡檢及組織病檢,以免漏診直腸癌。 2.3日本一些肛腸??漆t(yī)院研究發(fā)現(xiàn),凡因便血、大便習慣改變, 腹痛等癥狀來就診的患者,初診作直腸指檢,大便隱血及纖維結腸鏡 檢,結直腸癌檢出率大約3.7 %,比普查發(fā)現(xiàn)率高78倍,且25%- 40%尚屬早期3。所以,直腸癌的早期診治對肛腸??漆t(yī)生來講任 重而道遠。應加強腫瘤專科的觀念,拓寬思路,不能只滿足于直腸良 性病的診斷。往往是舉“指”之勞,可發(fā)現(xiàn)一些非常重要的線索。有 條件的盡可能的情況下,動員患者作大便潛檢、纖維結腸鏡檢。有報 告,結直腸癌發(fā)病有多重癌3,因而即使診斷了直腸癌或癌前病變 者,應作結直腸相關檢查進行排除,以免遺漏。CEA可作為監(jiān)測指標。 同時重視直腸癌的保健知識宣傳,提高患者對結直腸癌的防治意識。 發(fā)現(xiàn)問題對及時就診。2.4對晚期直腸癌患者應采取積極措施,如手術切除、化療、放療 和生物免疫治療,仍可獲得一定生存期。本組病例經(jīng)積極治療5年生 存率仍有42% (8/19 )。【參考文獻】1 愈德洪.現(xiàn)代肛腸外科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