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積體中偏壓小間距隧道坍塌處治技術-文檔資料_第1頁
堆積體中偏壓小間距隧道坍塌處治技術-文檔資料_第2頁
堆積體中偏壓小間距隧道坍塌處治技術-文檔資料_第3頁
堆積體中偏壓小間距隧道坍塌處治技術-文檔資料_第4頁
堆積體中偏壓小間距隧道坍塌處治技術-文檔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堆積體中偏壓小間距隧道坍塌處治技術 文獻標識碼: A 1 工程概況 渝湘高速公路洪 (安)酉(陽) 段某合同段位于重慶市酉陽縣 境內,全長2.6km。標段內龍門隧道為一分離式隧道,右線長 847m左線長845m地形特點限制,隧道只能自進口施工,左 右洞出口軟弱、 破碎偏壓圍巖出洞。 另因項目地處西南重慶巖溶 發(fā)育地區(qū),隧道地質多變,施工難度較大。 2 堆積體中偏壓小間距隧道坍塌及原因分析 項目內龍門隧道右線出口段(約150m),均位于松散堆積體 上,所處山體存在偏壓,如下圖 1 所示。且龍門隧道設計為小間 距隧道(左右線間距邊至邊僅 9.5m) ,施工中雖然慎之又慎,但 仍由于松散偏壓的復雜地

2、質, 設計支護參弱等原因發(fā)生坍塌。 本 文以該隧道為例,簡單對施工處治經驗教訓進行總結與反思。 2.1 地質情況 龍門隧道出口段為寒武系宋家場組細砂巖, 巖體強風化, 破 碎,自穩(wěn)能力極差。洞口段有 415m厚坡殘積亞粘土和松散碎 石土。隧道出水形式以潮濕或滴水為主, 雨后掌子面出現小股水 滲流情況。 2.2 施工情況 龍門隧道右線施工進入砂巖段后采用上、 下臺階法施工, 至 距出口 30m處時(YK52+640-670段)采用CD法施工。上斷面左側 壁導坑于2008年9月12日貫通,此時下斷面距上部 70m,二次 襯砌已跟進仰拱距下臺階 40m。 龍門隧道右線在 YK52+535-575、Y

3、K52+620-635段開挖支護 后,受連續(xù)陰雨天氣及前方施工影響,多次出現拱頂沉降速率 4-5mmd 情況,并伴有初支噴混凝土環(huán)向開裂。施工、監(jiān)理、 設計及業(yè)主進行了現場查看,按設計意見在 8 月 9 日與 27 日對 YK52+535-575、YK52+620-635段進行了兩次徑向施作 42小導 管注漿加固處理。由于進行注漿加固時,前方停止開挖作業(yè),拱 頂沉降速率均顯著減小至 1-2mm/ d。但前方恢復施工后,該處 沉降及變形僅繼續(xù)發(fā)展,拱頂沉降速率仍3-5mmd。 YK52+550-560段部分噴射混凝土保護層脫落,原支護格柵拱架 受力彎曲,并出現多條環(huán)向裂紋。8月31日襯砌至YK5

4、2+560處。 為保證安全減小施工影響, 9 月 1 日后洞內僅進行左側導洞開挖, 并于 9 月 12 日左側壁導洞貫通。 2.3 坍塌情況 導洞貫通后,自出口進行反向開挖上臺階。 9 月 12 日至 15 日受陰雨氣等影響,量測結。 果顯示YK52+581 +645處拱頂沉降速率45mrjZd,初支 噴混凝土再出現環(huán)向裂縫。 項目部將情況匯報各方后, 經設計同 意后,9 月 15 日對 YK52+600-YK52+640段、YK52+575-YK52+590 段進行小導管鉆孔施工,準備再次進行注漿加固時, Y K52+565-YK52+585段突然發(fā)生初支破壞坍塌(此段拱頂埋深約 53m已坍

5、通至地表)。塌體為松散碎石土,無機械損失無人員傷 亡 ( 人員自導洞撤出 ) 。由于山體偏壓及出口段土體坡積松散, 2008年9月16日,YK52+64A 655段左側導洞受 Y K52+565-Y K52+585段坍方影響在偏壓山體應力調整過程中坍 塌。 2.4 坍方段支護結構說明 龍門隧道右線施工至 YK52+530處時,原設計為IV級圍巖, 采用3根 22鋼筋花拱架支護,間距1m無超前支護。實際開 挖圍巖與原設計出入較大, 為強風化砂巖, 節(jié)理發(fā)育,裂隙夾泥, 自穩(wěn)能力較差。 我部開始會同各方要求進行變更加強支護, 項目 要求變更為 118 工字鋼加強支護,未果后仍采用 4 根 22 鋼

6、筋 花拱架支護,間距75cm增加4.5m長超前小導管,間距40cm, 每2.25米施作一環(huán)。在施工YK52+576處掌子面拱頂發(fā)生大塊坍 落后,業(yè)主代表方同意拱架采用118工字鋼自YK52+575處開始 但仍按間距75cm支護。施工至YK52+580后,方按118工字鋼拱 架間距50cm進行支護,4.5m長超前小導管,每1米施作一環(huán), 變更至出口。 2.5 坍方原因分析 2.5.1地質原因。圍巖在 Y K52+550處變化較大,由灰?guī)r變 為砂巖,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節(jié)理將巖體縱橫向切割成塊狀,中間有 黃色泥質填充物,呈潮濕狀。在YK52+575處圍巖全部為碎石土, 降雨后圍巖由潮濕變?yōu)榈螡B水。 堆積

7、碎石土夾強風化砂巖, 結合 松散,整體性及自穩(wěn)能力極差。 2.5.2 支護結構與地質變化不匹配。隧道開挖后,圍巖應力 調整,松散壓力增大。支護結構屬柔性支護,存在徑向收斂,圍 巖壓力進一步加大, 表現為支護結構不收斂, 出現快速變形恒 速變形突變的曲線特征。 雖然在恒速變形階段采取了注漿加固 的措施,但加固范圍較小, 圍巖自身承載能力沒有, 結構較弱 ( 洽 位于鋼筋拱架與工字鋼拱架交接處 ) ,發(fā)生坍塌。 YK52+565-585 坍塌后, 拉動兩側結構變形, 至使偏壓側壓力最大處洞口側導洞 垮塌。 3 坍塌處治方案 3.1 坍方處治概況 隧道坍塌后, 業(yè)主方行動迅速, 及時組織相關專家在坍

8、方后 15 個工作日內即進行了處治方案討論會。簡單分析原因后,由 設計方重新進行處治設計。 3.1.1 坍方處治設計概況。坍方處治設計分三部分,首先對 地表坍穴進行回填及防排水處理, 防止地表水下滲造成進一步破 壞。然后分別自洞內及出口兩個方向處理兩個坍方段。 洞內采用 長短結合超前支護方式,利用兩環(huán)15m長R51N自進式管棚與5m 長 42小導管配合。拱架采用120b工字鋼加強支護,仰拱封閉 成環(huán)。進行系統(tǒng) 42小導管注漿加固。二襯采用鋼筋混凝土加 厚至80cm洞外采用35m長 108大管棚超前支護,洞口地表 進行注漿加固山體。 3.1.2 坍方處治施工總體順序。先地表處理,再雙向施工, 即

9、出口處理加固與洞內坍體加固與開挖相向同時進行。 3.1.3 坍體處理原則。先加固,后拆除換拱處理。 3.2 坍方處治具體措施 3.2.1 臨時處理措施 地表防水處理。坍穴四周及下口處先挖好排水溝 (30cm*30cm),覆蓋彩條布臨時覆蓋,防止雨水下滲造成坍塌繼 續(xù)擴大。地表坍穴回填。首先人工刷坡對洞外塌穴進行回填、 夯實,達到刷坡平順穩(wěn)定,坍穴回填平實不積水。坍體封閉。 YK52+580坍穴回填后表面進行人工裝土袋堆碼封閉。Y K52+640 處坍穴采用掛鋼筋網噴射 C20混凝土 20cm厚進行封閉,防止雨 水下滲。 3.2.2 地表加固 先在左、右洞出口隧道頂部山體及隧道出口處進行地表注漿

10、 加固。注漿管采用 42鋼花管(梅花型布孔 6mm間距15cm, 加長時兩根間進行焊接)。洞口處鉆孔深9m間距1.5m,梅花型 布置。左洞 ZK52+640-660 共 20m及右洞 YK52+640-670 共 30m, 洞頂山體鉆孔深度自地表至隧道開挖拱頂上2m孔間距2m梅花 型布置。漿液采用水泥漿,注漿壓力控制在 1.5-2MPa( 每孔每米 暫按 0.6 方控制 ) 。 另對龍門左右線間山體(ZK52+640-660右側)共20m(布 4排) 及右線右側(YK52+640-670)共30m布3排),采用 108鋼管進 行注漿加固。間距2m梅花型布置,深度自地表至隧道仰拱底。 漿液采用水

11、泥漿,注漿壓力控制在1.5-2MPa(每孔每米暫按1.8 方控制 ) 。以加強注漿起到鋼管樁作用,利于左洞二襯結構穩(wěn)定 及右線施工安全。 3.2.3 洞內坍體處理 初支加固。先對洞內塌方體進行噴射10cm混凝土封閉, 以保證注漿時不漏漿。 然后自坍體坡腳或初支開裂處安設臨時支 撐。支撐采用 118 工字鋼拱,與原拱架間距 0.75m 相同交錯,支 撐拱縱向排距縱向采用 22 連接筋相連。每節(jié)支撐拱拱腳加設 5m長 42鎖腳導管,底部拱腳木板墊實,以加強穩(wěn)定。每榀臨 時支撐拱橫向間距2m加設豎向 80鋼管支撐,及剪刀撐。豎向 支撐拱腳全部人工平整墊實, 相接處焊牢, 以形成整體結構受力。 臨時支

12、撐安好后,采用 42鋼管搭設腳手架作業(yè)平臺,對拱架 變形部施作徑向 42小導管,導管長5m,排距0.75m,環(huán)向間 距 0.8m 梅花型布設。然后進行注漿加固,漿液采用水泥漿,注 漿壓力控制在1.0-1.5MPa。換拱應在臨時支撐完成及注漿加固 穩(wěn)定后施工。 即將變形破壞的拱架移除一榀, 立即補立鋼拱一榀。 每節(jié)拱架拱腳加設2根5m長鎖腳導管,自工字鋼中間穿過并與 拱架焊牢。超前支護。Y K52+565-590段采用長短結合超前支 護。長管棚采用15m長R51N自進式錨桿,分別自 YK52+570 YK52+580打入,搭接長度5m管棚環(huán)向間距35cm,外插角為1 度,范圍124度(即每環(huán)41

13、根)。注水泥漿,壓力按2-3Mpa控制。 短管棚采用 42小導管,長5m環(huán)向間距35cm,與R51N自進 式錨桿間隔布設,外插角 45 度,范圍 180度(即每環(huán) 58根),每 1.5m施作一排。漿液采用1:水泥漿,注漿壓力控制在0.5-1Mpa。 開挖。坍體采用人工開挖,三臺階法施工,上臺階開挖留核心 土。開挖預留變形量為12cm仰拱工字鋼封閉成環(huán)。開挖順序 為:拱部開挖初支 (留核心土噴混凝土 ) 豎向加設臨時支撐中 臺階立拱初支 ( 左右錯進 ) 一下臺階開挖支護 ( 左右錯進 ) 仰拱 開挖拱架成環(huán)(逐榀)。支護。拱架支護采用120b工字鋼拱架, 每榀間距 0.5m。 22 連接筋、

14、6.5 鋼筋網加強布設為雙層; 按設計施作25cm厚C20噴射混凝土。鎖腳導管。每節(jié)拱架相 接處增設2根 42mm鎖腳小導管,長度5米。鎖腳導管施工時, 自工字鋼拱架中部開孔穿過,并與拱架焊牢,嚴格注漿。徑向 導管注漿加固。 在每步初支完成后, 立即按處治設計施作徑向小 導管注漿加固,從而抑制圍巖變形。襯砌。在開挖仰拱及填充 完成后及時澆筑二襯混凝土,然后再向前開挖。 3.2.4 出口處舡 管棚超前支護。出口 YK52+640-670段,先自洞口處施作 4榀間距60cm的120b工字鋼并澆筑混凝土作為套拱。并按設計 布設導向管,然后施作長35m的 108超前大管棚。為增加管棚 剛度,在管棚內中

15、穿鋼筋籠。鋼筋籠采用外徑 38 鋼管,四周 均布焊接 4 根 20鋼筋。大管棚 (含中間鋼筋籠 )安裝完成后及 時進行注漿。開挖前再按設計施作 42超前小導管。CD法開 挖。由于YK52+640- 670段按偏壓設計,仍按 CD法施工。由于 原先施工的左側導洞已經完成, 故自出口開挖時, 先行施工右側 ( 襯砌加厚側 ) 導洞。 側導洞施工時分上下臺階開挖, 每節(jié)拱架拱 腳加設5m長 42鎖腳導管,自拱架穿過并焊牢。同步逐榀換除 左側變形側導拱架,下臺階錯進開挖。其它。系統(tǒng)注漿加固, 襯砌等施工同前。 3.2.5 兩坍體間施工 YK52+590-640段,加設系統(tǒng) 42注漿小導管加固,注漿導 管長度為3.5m,縱、環(huán)間距為1m*1m漿液采用水泥漿,注漿壓 力1.02.0Mpa(每孔暫控按0.81方),從而抑制圍巖變形。對 原工字鋼拱架局部變形處進行局部逐榀換除, 然后左右錯進開挖 下臺階,仰拱及時跟進;按原二襯厚度35cm變更增加鋼筋進 行二襯鋼筋混凝土緊跟。 3.3 關鍵機械 處治坍方過程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處理坍方嚴禁爆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