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19 單元綜合測評3 第3單元 散文1_第1頁
18 19 單元綜合測評3 第3單元 散文1_第2頁
18 19 單元綜合測評3 第3單元 散文1_第3頁
18 19 單元綜合測評3 第3單元 散文1_第4頁
18 19 單元綜合測評3 第3單元 散文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 單元綜合測評(三) 第三單元 散文(1) (時間:100分鐘 滿分:120分) 一、基礎(chǔ)鞏固(15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使用,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導學號:42022115】 31周歲,對于任何一名游泳運動員而言,都是一個令人望而生畏的年紀,而菲爾普斯克服了這一切,在里約奧運會上仍拿下了5枚金牌,創(chuàng)造了奧運歷史上獲得獎牌和金牌最多的紀錄。 袁闊成先生將三國講活了,他那繪聲繪色的講解將人們帶進了那個波瀾壯闊的歷史時代。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進一步發(fā)展,安土重遷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區(qū)的人們也樂意告別家鄉(xiāng),外出闖蕩一番。 今年暑假,我和幾個小伙伴幾經(jīng)艱辛,經(jīng)于登上了西岳

2、華山絕頂。立于巔峰,放目遠眺, 天無涯際,頓覺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泛舟在美麗的漓江上,只見江水浩浩蕩蕩,兩岸叢山疊峰各具神態(tài),令人目不交睫,身在其中,倍感奇趣橫生。 這篇散文把桂林山水描寫得形象逼真,讀完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A B D C C 望而生畏:看見了就害怕。繪聲繪色:形容敘述、描寫生動逼真。安土重遷:留戀故土,不肯輕易遷移。不合語境。登高自卑:登山要從低處開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望文生義。目不交睫:形容夜間不睡覺或睡不著覺。不合語境。身臨其境:親身面臨那種境地。 2下列語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導學號:42022116】 A詐騙分子在冒充各大銀

3、行套取事主銀行卡密碼后,事主才意識到賬戶被盜,但是為時已晚,賬戶里的錢被一筆筆地迅速轉(zhuǎn)走。 B莫言的作品充滿著“懷鄉(xiāng)”以及“怨鄉(xiāng)”的復(fù)雜情感,建構(gòu)了獨特的主觀感覺世界,帶有明顯的“先鋒”色彩,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 頁 1 第 C戰(zhàn)狼2的熱映啟示我們,世界正在獎勵認真的人,拍好主旋律電影不是打上“主旋律”的旗號就萬事大吉,正確的打開方式仍然是用心制作。 D10月1日,近10萬名群眾在天安門廣場觀看國慶升旗儀式,現(xiàn)場放飛了一萬多只白鴿送出美好祝福。 C A項,中途易轍。B項,“莫言的作品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搭配不當。D項,“現(xiàn)場放飛了一萬多只白鴿送出美好祝?!本涫诫s糅。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

4、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 國慶期間,全國許多圖書館都迎來了讀者高峰,人們的閱讀熱情讓這個黃金周書香充盈。他們認為,_去景點看人山人海,_在閱讀中暢 游書山學海。不少人在難得的假期里_躲開出游的喧囂,_ 來一次精神世界“說走就走的旅行”。讓書香相伴,_能收獲知識營養(yǎng), _能讓心靈得到凈化,有助于提升道德修養(yǎng),可謂一箭數(shù)雕的事情。 所以甘愿 因為 A 選擇 / 不如 更 寧愿 與其 / 不僅不如 B 同時才能 或者 只有 / C 或者 而且 / D 只想 也要 即使 不但B 根據(jù)上下文判斷,兩處之間是選擇關(guān)系,在這組選擇中,選擇了后面的“閱讀”,因此它不是表并列或讓步,應(yīng)該填“與其不如”。同

5、理,處前后不是條件關(guān)系,不能選擇“只有才能”。分析處前后內(nèi)容可知,是遞進關(guān)系。所以答案是B。 4下列各句中,表達得體的一句是( ) 【導學號:42022117】 A先生的文章立意高遠,但仍有幾個不大暢通的語句,我斗膽作了斧正。 B令尊年過七旬仍然勤于農(nóng)耕,作為他的孩子,我感到既自豪又慚愧。 C趙老感慨得對,我今天來是為馮村的事鼎力相助的。 D得知令郎喜結(jié)良緣,謹以此致以誠摯的祝賀并請轉(zhuǎn)達最美好的祝愿。 D A項,“斧正”是請別人修改文章的敬辭,不能用于自己。B項,“令尊”, 頁 2 第 敬辭,用來稱別人的父親。C項,“鼎力相助”,敬辭,指別人對自己的大力幫助。 5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

6、導學號:42022118】 A散文的“形散”既指題材廣泛、寫法多樣,又指結(jié)構(gòu)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貫串全文的線索。 B散文寫人寫事都只是表面現(xiàn)象,從根本上說寫的是情感體驗。人與事、情感體驗就是“不散的神”。 C散文素有“美文”之稱,它除了有精神的見解、優(yōu)美的意境外,還有嚴密的論證、質(zhì)樸無華的文采。 D散文“優(yōu)美”是說散文的語言簡潔質(zhì)樸、自然流暢,寥寥數(shù)語就可以描繪出生動的形象,勾勒出動人的場景,顯示出深遠的意境。 A B項,“情感體驗”是“不散的神”。C項,散文沒有“嚴密的論證”的特點。D項,這說的是散文的“凝練”而不是“優(yōu)美”。 二、閱讀理解(31分) (一)閱讀下面的

7、文字,完成68題。(16分) 又見荷塘月色 吳兆民 今晚上,我終于來到了清華園的荷塘,可是來遲了,已不見滿塘的荷花荷葉。但月光很好,依然能伴我追尋當年朱自清的足跡,也不能不說是非常愜意的事。 荷塘邊隨風飄拂的楊柳,有好些一定目睹過朱自清的身影,那情意眷眷的樣子就是對故人的懷念吧?;椟S的路燈把柳影映射到荷塘里,讓人覺著塘中漂動著簇簇水草。我的身影則在這水草上滑過。今晚雖不是滿月,但它的清輝似乎不減當年,把眼前的荷塘盡情傾灑。 荷塘上雖然不見了荷花,但讓人分明感到是有荷花的。因為朱自清已將它牢牢根植于人們的頭腦里:我已從想象中活生生移植其上。看吧,這滿塘裊娜地開著、羞澀地打著朵兒的不是荷花嗎?那層

8、層疊疊鋪展在那里的不是荷葉嗎?月光正像當時那樣流瀉在荷花荷葉上,微風在那里吹拂,依然將那清新的荷香彌散。 頁 3 第 前面是石拱橋了。站在橋邊向荷塘對面望去,近春園中那些大大小小的樹木蓊蓊郁郁,白楊樹最為高大。它的身影連同高處叢生的灌木被月光切割在塘水中,顯得黝黑而錯落。 我沿著塘邊昔日的小煤屑路向前。幾盞溫和的路燈緊貼荷塘小路亮著,倒映在水里的顯出一束束昏黃,把荷塘小路照得分明。左邊是一列高高土坡,上面是密植的森森柏樹,黑壓壓一路綿延。荷塘那邊,月亮透過擺動著的高大樹枝不時瞟我一眼。 眼前的蓮橋把狹長的荷塘分成兩半,稀疏的殘荷漂浮在荷塘上,令我心生幾許凄涼。走過蓮橋,拐過小彎,我走進了近春園

9、遺址深處,置身高高的白楊樹下。眼前一片開闊地平展展的,月光輕灑,充滿空靈,草坪黑青黑青,上面有不少落葉。前面豎立著一塊碑石,記載著近春園歷史。后面小土坡的“荷塘月色”亭,顯得有些靜穆。月光在靜靜往這里揮灑,近處的一切都給抹上了清靈靈的光彩,我也被其細心涂抹。我看看月光給我的身影,又不禁抬眼凝望天上的明月,它竟是那樣邈遠、透亮而圣潔,讓人的心胸霎時跟著坦蕩起來。極目遠望,未見昔日那只有些大意的一帶遠山,恐是讓長高了的樹木遮住了吧。 75年前那個夜晚,朱自清獨自一人來到這月下荷塘,一腔心緒凝結(jié)于荷花明月,一腔情感在這里傾瀉,一生操守在這里坦白!要清潔,不要朽污;要清直,不要屈從;要清苦,不要奢靡做

10、一個清清白白、堂堂正正、樸樸素素的人,做一個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有益于民族的人。在那腥風血雨的歲月,有多少人經(jīng)受不住磨難變節(jié)了,經(jīng)受不住誘惑茍且了,經(jīng)受不住清貧頹廢了;而你沒有。為了民族,為了家庭,也為了自己,你活出了尊嚴。那個夜晚,你一人在這里的默想和表白,說不上莊嚴,充其量只是幾天后以荷塘月色藝術(shù)地向世人作了昭告;但你此后卻真切地用自己的生命實踐。沒有哪一個要求你去這樣做,也沒有哪一個去監(jiān)督你這樣做。你靠的完全是自覺、意志、風范。你雖沒有什么轟轟 頁 4 第 烈烈的壯舉,卻在貧病交加之際寧可餓死也不領(lǐng)美援面粉,成了承載一個民族的氣節(jié)、尊嚴和大義的人。也許有人不屑,也確實有人不屑,但這反而襯

11、托出你的崇高,因為那些不屑者不是同類。 這樣想著的時候,陣陣清寒和陰森不知從何方向我襲來,又想到這遺址就是八國聯(lián)軍焚燒圓明園而殃及近春園使之成為“荒島”的地方,我再也受不住四圍的清寒和陰森,只好回轉(zhuǎn)到有路燈的荷塘邊。放眼荷塘,只剩我一人。 我在荷塘邊漫步,回首荷塘上空,正有一束綠色聚光在不停旋掃。畢竟是現(xiàn)代文明社會了!我望望天上明月,又看看水中殘荷,總是不能釋懷。 社會發(fā)展了,人還要不要操守?融入現(xiàn)代文明,民族還要不要氣節(jié)?現(xiàn)實中的許多人和事都作否定性回答。朱自清雖是舊時代知識分子,尚且堅守操節(jié),潔身自好,成為一代楷模。就是這荷塘里的荷花也葆有自我凈潔、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質(zhì)。作為領(lǐng)受現(xiàn)代文明熏陶

12、的人,為什么就不能自我凈持、自守律令、潔身自好?作為融入現(xiàn)代文明的民族又豈能不固守氣節(jié)?我們必須重新審視人之為人這一陳舊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題,回到人之為人的本性上來:無論何時都不能消解、滅絕人的本性。不斷溫習、時時記取75年前那份富有藝術(shù)魅力和人文情懷的深情告白,是回復(fù)我們?nèi)吮拘缘囊粍┝妓帯?荷塘上的清風在月光輝映下吹拂著我,不斷清理著我的思緒。我下意識地看著眼前的一切。荷塘還是那個荷塘,月色還是那樣的月色,可我的內(nèi)心卻歷盡滄桑。今晚曲曲折折的荷塘路上,雖然不見先人踽踽獨行的風采,卻留下了我深深地思考。 6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最恰當?shù)囊豁検?3分)( ) A文章從懷著渴望已久的心情來追尋朱自清

13、先生的足跡寫起,緊接著勾勒了荷塘月色,最后聯(lián)系史實,評價先生高潔傲岸的人格。 B第四段中,作者描寫了眼前所見的月下荷塘的美景:荷花、荷葉和荷香,顯得空靈灑脫。 C文末“荷塘還是那個荷塘,月色還是那樣的月色,可我的內(nèi)心卻歷盡滄桑” 頁 5 第 一句的意思是說,荷塘、月色依舊,而我的心思既深切懷念故人,又對在險惡環(huán)境里變節(jié)投降的文人深表遺憾。 D文章綜合運用了記敘、描寫、議論、說明、抒情的表達方式,既評價了朱自清先生的人格,又結(jié)合現(xiàn)實,探求了發(fā)人深思的“陳舊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題”。 A B項,本段描寫的是想象之景,而非眼前之景。C項,“對在險惡環(huán)境里變節(jié)投降的文人深表遺憾”脫離原文。D項,沒有用說明

14、的表達方式。 7作者在第十段中說的“無論何時都不能消解、滅絕人的本性”指的是什么?作者為什么說這是“陳舊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題”?(6分) _ _ 【答案】 自覺地固守民族的氣節(jié)、尊嚴和大義,堅守節(jié)操,潔身自好。因為過去的人要面對這一問題,現(xiàn)在的人仍然需要面對并且回答這一問題。 8從全文看,作者采用虛寫手法“移植”了朱自清先生先前描寫的美景,作者描寫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7分) _ _ _ 【答案】 描寫了飄拂的楊柳、映射的路燈、月光下的灌木以及荷塘縱深處的景致。描寫這些景物是為了表達作者對朱自清先生的懷念和尊敬,倡導人們要做朱自清那樣的有民族氣節(jié)、尊嚴和大義的人。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91

15、1題。(15分) 【導學號:42022120】 材料一: 歷史,常常于無聲處照亮未來。兩千多年前,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拉開了中國同中亞各國友好交往的序幕,也開辟出一條橫貫東西、連接歐亞的絲綢之路,自此“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絕于途”。今天,沿著茶馬古道、沙漠絲綢之路、草原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等故道,“一帶一路”倡議正在編織出沿線國家深化交往的全新圖景。歷史與現(xiàn)實昭示人們,開放是民族成長的催化劑,文明更因交流互鑒而綻放異彩。 絲綢之路是各國人民的共同財富,“一帶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齊放的大利, 頁 6 第 不是一枝獨秀的小利。“一帶一路”建設(shè)倡導的和平發(fā)展、共同發(fā)展理念,吸引了世界的關(guān)注和參與?!耙?/p>

16、帶一路”倡議提出至今三年來,已有70多個國家、國際組織積極響應(yīng),30多個國家與中方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xié)議。2019年,中國同“一帶一路”參與國雙邊貿(mào)易額突破1萬億美元,中國企業(yè)對“一帶一路”沿線49個國家的直接投資額近150億美元?!耙粠б宦贰笨蚣芟碌幕A(chǔ)設(shè)施建設(shè),為相關(guān)國家和人民帶來豐厚福利。 “歡迎大家搭乘中國發(fā)展的列車,搭快車也好,搭便車也好,我們都歡迎?!敝袊沁@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目前,中國發(fā)起成立的“亞投行”正式運營,絲路基金、中國歐亞經(jīng)濟合作基金等陸續(xù)組建;中泰鐵路、土耳其東西高鐵、匈塞鐵路等一批重大項目正加快推進。僅以2019年上半年為例,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

17、簽承包工程合同額達514.5億美元,同比增長37%。凡此種種,映照著中國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真誠落實,更彰顯出相關(guān)合作的巨大潛力。 (摘自人民日報奏響“一帶一路”的 時代和聲,2016年7月27日) 材料二: 斯諾普科夫認為,“一帶一路”倡議不僅給白俄羅斯帶來了發(fā)展機會,也帶來了中國的發(fā)展理念和人文精神。 斯諾普科夫表示,中白工業(yè)園是目前中白兩國最重要的合作項目,它集合了很多創(chuàng)新型的企業(yè),對白俄羅斯經(jīng)濟的現(xiàn)代化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他說,中白工業(yè)園的政策不僅是面對中國的企業(yè)而且是面對全世界所有國家的企業(yè)。中白工業(yè)園的優(yōu)惠政策是前十年免稅,后十年稅減半。 (摘自央視新聞斯諾普科夫:“一帶一路” 拉近

18、歐亞大陸,2015年7月26日) 材料三: 2019“一帶一路”能源資源投資政治風險評估報告綜合了包括經(jīng)濟基 頁 7 第 礎(chǔ)、社會風險、政治風險、中國因素、能源因素和環(huán)境風險在內(nèi)的六大維度上的37個具體指標,全面量化評估了中國企業(yè)在“一帶一路”沿線64個國家的能源資源投資政治風險的程度。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能源戰(zhàn)略研究中心執(zhí)行主任劉旭在發(fā)布會上表示,與2019年的評估相比,2019年,高風險和較高風險的國家均有增多,低風險和較低風險的國家則有所減少。從區(qū)域來看,較高風險的投資地區(qū)仍在南亞、西亞和北非,投資風險較明顯提升的區(qū)域是中東歐和獨聯(lián)體國家。但是,從整體看,中東歐的投資風險仍然較低。 根據(jù)報

19、告,這些變化主要歸因于三個方面:一是歐元的大幅貶值對中東歐等國的匯率變化產(chǎn)生較大影響,二是歐美對俄羅斯采取的經(jīng)濟制裁產(chǎn)生各種后果,三是國際油價下跌打擊了資源國家的經(jīng)濟。 (摘自中國證券網(wǎng)人民大學評估報告:“一帶一路”首重 能源合作,2017年1月15日) 9下列對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3分)( ) A材料一先是回顧歷史,然后聯(lián)系現(xiàn)實,引出對“一帶一路”國家戰(zhàn)略的介紹,指出中國以此與越來越多的國家建立了經(jīng)濟合作關(guān)系。 B從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白俄羅斯認為“一帶一路”給他們帶來了發(fā)展機會,他們對于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是非常支持的。 C材料三對2019“一帶一路”能源資源投資政治風險評估報

20、告進行了分析,該報告對2019、2019年投資風險進行了比較。 D三則材料關(guān)注的都是“一帶一路”倡議,而且都認為該戰(zhàn)略必將加強中國與世界各國的聯(lián)系,中國應(yīng)該加大與其他國家的經(jīng)濟合作力度。 D 材料一、材料二主要說的是“一帶一路”倡議給各國人民和經(jīng)濟發(fā)展帶來的好處。材料三主要說的是“一帶一路”投資的政治風險。 10下列對上述材料的分析,最恰當?shù)膬身検?5分)( ) A三則材料來源不一,時間不同,但都聚焦“一帶一路”倡議,說明最近幾年我國政府對“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視。 B材料一,記者運用列數(shù)字、打比方、作比較等說明方法對“一帶一路”進行 頁 8 第 了詳細報道,為我們展現(xiàn)了國家戰(zhàn)略。 C材料二,中

21、白工業(yè)園作為目前中白兩國最重要的合作項目,惠及中白兩國,促進了中白兩國經(jīng)濟的現(xiàn)代化進程。 D材料三,2019“一帶一路”能源資源投資政治風險評估報告出自知名學府中國人民大學的研究團隊,可見其是最權(quán)威的。 E三則材料的來源有紙質(zhì)媒體,也有網(wǎng)絡(luò)媒體,它們對“一帶一路”報道的側(cè)重有所不同,但對事件的報道都是客觀真實的。 AE B項,材料一沒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C項,材料二只提及了促進白俄羅斯經(jīng)濟的現(xiàn)代化進程。D項,“可見其是最權(quán)威的”過于絕對。 11根據(jù)上述材料,談?wù)勀銓Α耙粠б宦贰钡恼J識。(7分) _ _ 【答案】 從歷史的角度看,“一帶一路”倡議具有歷史淵源,曾經(jīng)的茶馬古道、絲綢之路給中國和沿途

22、各國帶來了商業(yè)的繁榮。從發(fā)展的角度看,“一帶一路”能促進中國經(jīng)濟和世界經(jīng)濟的發(fā)展,使沿線國家實現(xiàn)共贏。從現(xiàn)實的角度看,“一帶一路”機遇與風險并存,它的投資具有一定的風險,應(yīng)科學規(guī)劃。 三、語言運用(24分) 12請在莊子、屈原、史鐵生中任選兩人為對象,依照下面的示例各寫一段話,要求修辭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6分) 【導學號:42022121】 示例:魯迅是寂寞的,在黑暗的悲涼中,在麻木愚昧的民眾中,獨自彷徨吶喊;但他在寂寞中找到了民族真正的病根,為昏睡的國人開出了一劑療救精神的良方。 莊子是寂寞的,_ _ _ 屈原是寂寞的,_ _ _ 史鐵生是寂寞的,_ _ _ 頁 9 第 【答案】 (示

23、例一)(莊子是寂寞的,)在喧囂的時代里,在窘迫的生活中,默默修身養(yǎng)性;但他在寂寞中頓悟出了逍遙的真諦,為無路可走的人們打開了一扇開向清風明月的窗。 (示例二)(屈原是寂寞的,)在權(quán)貴的排擠下,在世人的不解中,獨自苦苦尋覓;但他在寂寞中堅守著高潔忠貞的靈魂,為世人皆醉的社會點亮了一盞上下求索的燈。 (示例三)(史鐵生是寂寞的,)在病痛的折磨下,在蕭瑟寂靜的地壇里,苦苦掙扎思索;但他在寂寞中領(lǐng)悟了人生的意義,為失意消沉的人們找到了一扇通向幸福的門。 13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8個字。(6分) 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受矚目的機器人

24、應(yīng)用市場。作為智能機器人在醫(yī)療領(lǐng)域的高端應(yīng)用,_?現(xiàn)實中,醫(yī)生已經(jīng)感受到來自手術(shù)機器人的壓力。 不過,現(xiàn)在說手術(shù)機器人將完全取代醫(yī)生還為時尚早。手術(shù)機器人雖然更靈活、更精準,但是還不能完成所有外科手術(shù)。另外,_。首先是普及中的費 用關(guān)。與傳統(tǒng)手術(shù)相比,機器人手術(shù)會多花上千元至數(shù)萬元不等。其次是患者心理關(guān)。如果推廣普及機器人來做手術(shù),_?!皺C器人會不會亂揮 刀?”“萬一程序被黑客入侵怎么辦?”更重要的是,現(xiàn)在手術(shù)機器人仍需醫(yī)生操作,真正給患者安全感的還是操作機器的醫(yī)生。 _ _ _ 【解析】 第一處注意問句,“取代醫(yī)生”;第二處注意關(guān)鍵詞“普及”、“兩道關(guān)”;第三處注意上下文,扣“患者難以接受”

25、或者“心懷擔憂”。 【答案】 手術(shù)機器人會不會有朝一日取代醫(yī)生呢 手術(shù)機器人要普及還需要跨過兩道關(guān) 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接受 14下面文段有三處推斷存在問題,請參照的方式,說明另外兩處問題。(6分) 【導學號:42022122】 頁 10 第 “熊孩子”打賞主播敗光父母積蓄的案例,被報道的早已不是一起兩起。事實上,“熊孩子”對移動支付沒有直觀概念,難以將手機上的數(shù)字變化與真實的鈔票支付建立聯(lián)系?,F(xiàn)實生活中,他們花一元鈔票買東西也許都舍不得;手機直播中,花萬元“數(shù)字”打賞主播卻可以完全無感。如果學校加強教育,就能夠讓“熊孩子”們具備金融常識和財商意識;如果父母以身作則,就可以避免這類事件的發(fā)生。

26、現(xiàn)實生活中,他們不一定花一元鈔票買東西都舍不得。 _。 _。 【答案】 學校加強教育,不一定能讓“熊孩子”具備金融常識和財商意識 父母以身作則不一定可以避免這類事件的發(fā)生 15下面是某班級春游活動的構(gòu)思框架,請把這個構(gòu)思寫成一段話。要求內(nèi)容完整,表述準確,語言連貫,不超過75個字。(6分) _ _ _ 【解析】 題目要求將這些內(nèi)容組成一段話,而且不能超過75個字。組織答案時應(yīng)先指出這是一次春游活動,然后講春游所開展的活動及要求,最后講各組的具體情形。 【答案】 這次春游活動,以班級為單位開展游藝活動和美食評比,全班級分為五組,每組由組長協(xié)調(diào),人人都要參加,做好物品準備。 四、寫作(50分) 1

27、6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一次,一學生回家,見幾只雞在樹下覓食,便抓了一把谷子撒去。雞見了谷子,爭搶著。他又接連撒了幾把谷子。這下,雞再也不搶了,相安無事地吃起來?!捌婀郑@些雞為何前后變化如此之大呢?”、“起初你撒了一把谷子,雞吃不飽,當然會爭。之后,你加了幾把谷子,雞見谷子夠大家吃了,自然就不爭了?!备赣H說。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 頁 11 第 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指導】 這是一道材料作文題。材料中的主要對象很明確,就是那幾只在樹下覓食的雞;而學生和父親這兩個人物,在材料中只起陪襯作用,不是主要

28、對象。因此,立意應(yīng)圍繞雞來確定。 我們可以先從肯定的角度立意: 雞見谷子夠喂飽自己,就不再去爭搶,這是一種知足常樂的精神,知足就不再生貪心?,F(xiàn)實生活中,一些自以為聰明的人,在這點上,還真不如雞,你就是給他們再多的“谷子”,他們也不會滿足。正是他們那無止境的貪婪,導致了一幕幕人間悲劇。為此,可以立意為:雞懂得知足,人更要懂得知足。 從否定的角度立意: 雞爭搶,是因為谷子不夠吃;雞見谷子夠喂飽自己了,就不再去爭搶,這是一種容易滿足、小富即安的思想,也可以理解成一種貪圖安逸、不求上進的表現(xiàn)。為此,可立意為:雞知足,人不能知足;安逸,讓人倦怠;有危機感,人才會奮進;追求上進,永不滿足。 從辯證的角度論

29、述知足與不知足的關(guān)系也未嘗不可,如: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學問要不知足。 還可以從材料的整體角度立意: 抓一把谷子撒去,幾只雞會爭搶;再多撒幾把谷子過去,雞不搶了,而是相安無事地吃起來。簡而言之,就是“食少雞爭斗,食多雞不爭”。由雞及人,可以想象,物質(zhì)豐富了,生活資源充裕了,人們就不再爭搶而相安無事了。也就是說,只有在滿足了人們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后,才能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此外,還可以從材料中兩個人物的角度立意: 學生從一件日常生活小事中學到了知識,懂得了道理,增長了見識。為此,可立意為:生活處處是學問,要從生活中學習知識。 頁 12 第 【范文示例】 萬鐘于我何加焉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边@番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