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以發(fā)目的:改善言語功能,康復醫(yī)學名詞解釋:1、康復: 是指通過綜合、協(xié)調地應用各種措施,消除或減輕病、傷、殘者身心、社會功能 障礙,達到或保持最佳功能水平,增強自立能力,使其重返社會,提高生存質量。盡管有的 病理變化無法消除,但經過康復,仍然可以達到個體最佳生存狀態(tài)。2、醫(yī)學康復: 或稱醫(yī)療康復,是指通過醫(yī)學或醫(yī)療的手段來解決病、傷、殘者的功能障礙, 或者說是通過醫(yī)學的手段來達到康復的目的。3、康復治療: 是指通過各種有效的專科治療手段,最大限度的改善病、傷、殘者的功能障礙。4、旋轉軸 :骨骼會在一個與旋轉軸垂直的平面內圍繞關節(jié)旋轉 , 而軸的位置就在關節(jié)的凸 面.( 例如:肩關節(jié)在三個平面上
2、運動即有三個旋轉軸.屈曲和伸展沿內外軸即冠狀軸旋轉 , 外展和內收沿著前后即矢狀軸進行 , 內旋和外旋沿著垂直軸進行 .)5、原動肌 : 在運動的發(fā)動和維持中一直起主動作用的肌肉.6、拮抗肌 : 指與運動方向完全相反或發(fā)動和維持相反運動的肌肉.7、固定肌 : 為了發(fā)揮原動肌對肢體的動力作用 ,需將肌肉近端附著的骨骼充分固定 , 起這一作 用的肌肉為固定肌 .8、協(xié)同肌 : 一塊原動肌跨過一個單軸關節(jié)可產生單一運動, 多個原動肌跨過多軸或多個關節(jié), 就能產生復雜的運動。 這就需要其他肌肉收縮來消除某些因素, 這些肌肉可輔助完成某些運 動,稱為協(xié)同肌。9、等張收縮 : 在肌肉收縮時, 整個肌纖維的
3、長度發(fā)生改變, 張力基本不變, 可產生關節(jié)的運 動。10、等長收縮 : 肌肉收縮時,肌纖維的長度基本不變,表現(xiàn)為肌張力增高,但不產生關節(jié)的 運動。11、等速收縮 (isokinetic contraction) : 肌肉收縮時產生的張力可變,但關節(jié)的運動速度是不變的。等速收縮也分為向心性和離心性收縮,等速收縮產生的運動稱為等速運動。12、作業(yè)治療: 協(xié)助殘疾者和患者選擇、參與、應用有目的的和有意義的活動,以達到最大 限度的恢復軀體、心理和社會方面的功能,增進健康,預防能力的喪失及殘疾的發(fā)生, 展為目的,鼓勵他們參與及貢獻社會。13、言語治療: 通過各種手段對有言語障礙的患者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4、使患者獲得最大的溝通與交流能力。14、構音障礙: 指因發(fā)音器官神經、肌肉的器質性病變造成發(fā)音器官的肌肉無力癱瘓、肌張 力異常和運動不協(xié)調等而出現(xiàn)的發(fā)聲、發(fā)音、共鳴、韻律等異常。表現(xiàn)為發(fā)聲困難,發(fā)音不 準,聲響、音調及速度、節(jié)律等異常和鼻音過重等言語聽覺特征的改變。15 康復輔具: 疾病和損傷導致的功能障礙,需一些專門的器具來加強其減弱的功能或代償 其喪失的功能, 這些器械統(tǒng)稱為功能性輔助器具或康復輔助器具, 簡稱康復輔具。 作用:矯 治畸形、彌補功能缺陷、預防功能進一步退化。16、假肢: 用于彌補截肢者肢體缺損, 代償其失去的肢體功能而專門制造、 裝配的人工肢體。17、矯形器: 是裝備于人體四
5、肢、 軀干等部位的體外器具的總稱,其目的是為了預防或矯正 四肢、軀干的畸形、或治療骨關節(jié)及神經肌肉疾病并補償其功能。18、助行器: 輔助人體支撐體重、保持平衡和行走的工具。分類:無動力式助行器、功能性 電刺激助行器、動力式助行器。19、生活輔具: 指為不能獨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動、學習和工作的患者設計制作的專門器具。20、肌張力: 是指肌肉組織在靜息狀態(tài)下的一種不隨意的、持續(xù)的、微小的收縮,即在做被 動運動時, 所顯示的肌肉的緊張度。 正常的肌張力能夠維持主動肌和拮抗肌的平衡運動, 使精選文庫2根據(jù)下肢在步行時的空間最具有共性的活動。把中樞神經系統(tǒng)損傷后運動功能的恢復訓練視為一種再學習或再 運動科
6、學、生物力學行為科學等為理論基礎,以腦損傷后的可受力部位出現(xiàn)血液循環(huán)障礙關節(jié)有序固定,肢體保持一定的姿勢,有利于肢體協(xié)調運動。21、關節(jié)活動范圍:ROM即關節(jié)活動時可達到的最大弧度,是衡量一個關節(jié)運動量的尺度,常以度數(shù)表示,亦稱關節(jié)活動度,是肢體運動功能檢查的最基本內容之一。根據(jù)關節(jié)運動的動力來源分為主動關節(jié)活動度和被動關節(jié)活動度。22、步態(tài)周期:指一側下肢完成從足落地到再次落地的時間過程,位置分為支撐相和擺動相。23、 代謝當量(MET):以安靜坐位時的能量消耗為基礎,表達各種活動時相對能量代謝水平的常用指標,是評估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標。健康成年人安靜、坐位時,每千克體重、每分鐘的耗氧量為3.
7、5ml/( kg?min),即1MET 代謝當量與熱卡有對應關系,其換算公式是:熱卡=MET 3.5 X 體重(kg)/ 200。24、ADL(日常生活活動):是指人們在每日生活中,為了照料自己的衣食住行、保持個人衛(wèi)生和獨立的社區(qū)活動所必須的一系列基本活動。是人們?yōu)榱司S持生存及適應生存環(huán)境而必須每天反復進行的、最基本的、25、運動再學習療法 MRP 訓練的過程,以神經生理學、 塑性和功能重組為理論依據(jù)。26、 腦卒中:亦稱腦血管意外 CAV曾稱“中風”,是指突然發(fā)生的、由腦血管病變引起的 局限性或全腦功能障礙,持續(xù)時間超過24小時或引起死亡的臨床癥候群。小兒性腦癱:又稱腦癱,是由胎兒期或嬰兒期
8、非進行性腦損傷所引發(fā)的一組運動和姿勢發(fā)育 異常、可以引起活動受限。27、 神經源性膀胱:控制膀胱的中樞或周圍神經傷病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礙。多見于脊髓損傷。28、 聯(lián)合反應:表現(xiàn)是患肢無隨意運動,由于健肢的運動引起患肢的肌肉收縮。是脊髓水平 的異常運動,在癱瘓恢復的早期出現(xiàn)。在上肢呈現(xiàn)對稱性;下肢內收外展為對稱性,屈伸為 相反的表現(xiàn)。它可用于誘發(fā)患肢的活動。29、壓瘡:局部皮膚長時間受壓或受摩擦力與剪應力的作用后, 而引起局部皮膚和皮下組織缺血壞死。第一章康復治療原則:早期介入、綜合實施、循序漸進、主動參與??祻椭委煹墓ぷ髂J剑?、物理治療:通過功能訓練、物理因子和手法治療的手段,重點改 善肢體功
9、能。2、作業(yè)治療:針對患者的功能障礙,制定個體化的作業(yè)活動,重點是改善上 肢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3、言語治療:重點是改善交流能力和吞咽功能。4、心理咨詢:通過心理疏導和宣泄,調節(jié)心理狀態(tài),改善心理功能。5、文體治療:借助文娛活動,調節(jié)精神心理活動,改善軀體功能。6、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治療:借助中藥、針灸、中醫(yī)手法、傳統(tǒng)鍛煉方法等,達到改善功能的目的。7、康復工程:借助現(xiàn)代科技為傷殘人士服務,主要是安裝和使用假肢、利用機器人輔助訓練等,改善患者功能。8、康復護理:主要是預防各種并發(fā)癥和健康教育,包括床上良肢位,肺部護理,預防壓瘡和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及其家屬的健康教育等。9、社會服務:主要是對病、傷
10、、殘者提供社會康復方面的指導,如職業(yè)培 訓、指導再就業(yè)等。第二章1、 人體的三個基本運動面包括 :矢狀面,冠狀面和水平面.2、 肌肉分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3、 骨骼肌按其在運動中的不同作用,可分為:原動肌,拮抗肌,固定肌,和協(xié)同肌.4、 肌肉的收縮形式:等張收縮,等長收縮,等速收縮5、 等張收縮又根據(jù)肌纖維長度變化的方向不同分為:等張向心性收縮,等張離心性收縮精選文庫36、 等張向心性收縮:肌肉收縮時肌纖維向肌腹中央收縮,長度變短,肌肉的起止點相互接近。 如肱二頭肌收縮引起的肘關節(jié)屈曲。7、 等張離心性收縮:肌肉收縮時肌纖維的長度變長,肌肉起止端遠離,此時肌肉收縮是為了 控制肢體的運動速度
11、。如下蹲時,股四頭肌收縮但長度延長,其作用是控制下蹲的速度。8、 肌肉對電刺激的反應: 單收縮,強直收縮9、 制動對機體的影響:1制動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影響:基礎心率增加,血流量減少,易發(fā)生 直立性低血壓,心室充盈量下降沒播量減少,心功能降低。2對呼吸系統(tǒng)的影響:臥位時膈肌上移,液體容量相對增加易形成墜積性肺炎,呼吸肌肌力下降,肺活量下降,呼吸運動減弱,分泌物排出困難容易誘發(fā)呼吸道感染。3,制動對骨骼肌的影響:肢體由于疼痛限制活動可以產生肌肉廢用, 肌肉固定后出現(xiàn)肌肉萎縮肌肉易疲勞,肌肉的蛋白總量下降使肌肉的收縮力下降。4制動對韌帶的影響:固定后關節(jié)出現(xiàn)僵直,導致滑膜粘連,纖維連接組織增生。韌帶的
12、彈性模量和極限拉伸強度有所下降。5,制動對關節(jié)的影響:長期制動骨骼的骨吸收加快易出現(xiàn)骨質疏松。 可出現(xiàn)嚴重的關節(jié)退變,關節(jié)攣縮活動范圍減小。 關節(jié)囊內和關節(jié)周圍結締組織重構。6制動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影響:長期制動后由于感覺輸入減少可以產 生感覺異常和痛覺異常。7制動對泌尿系統(tǒng)的影響:臥床時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排尿增加, 且由于腹壓減小不利于膀胱排空易導致尿潴留?;颊甙c瘓后導尿增加易出現(xiàn)尿路感染。8制動對皮膚系統(tǒng)的影響:制動可使皮膚及其附件產生萎縮和壓瘡,皮下組織和皮膚的堅固性下降。9制動對代謝和內分泌系統(tǒng)的影響:負氮平衡(多尿使氮排出增加,食欲減退使蛋白質 攝入減少可以產生低蛋白血癥),激素水平變
13、化(如抗利尿激素減少,腎上腺皮質激素增加, 雄激素水平降低)水電解質改變: 第三章康復醫(yī)學評定1、 肌張力:是指肌肉組織在靜息狀態(tài)下的一種不隨意的、持續(xù)的、微小的收縮,即在做被 動運動時,所顯示的肌肉的緊張度。正常的肌張力能夠維持主動肌和拮抗肌的平衡運動, 關節(jié)有序固定,肢體保持一定的姿勢,有利于肢體協(xié)調運動。2、改良 等級 0級 1級 1+級(如高鈣血癥)。Ashworth痙攣評定量表評定標準無肌張力增加,被動活動時患側肢體在整個 肌張力稍微增加,被動活動時患側肢體到 肌張力輕度增加,被動活動時患側肢體在ROM內均無阻力。ROM之末出現(xiàn)輕微阻力。ROM后 50%范圍內突然出現(xiàn)卡住,并在此后的
14、被動活動中均有較小的阻力。 2級肌張力較明顯增加,被動活動時患側肢體在通過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較容易地活動。 3級肌張力嚴重增加,被動活動時患側肢體在整個ROM的大部分時,阻力均明顯 增ROM內均有阻力,活動比較困難。4級肌張力高度增加,患側肢體僵硬,被動活動十分困難。3、肌力分級標準:MMT徒手肌力測試) 是根據(jù)受檢肌肉肌群的功能,選擇不同的受檢體位,在減重、抗重力和抗阻力條件下完成一定動作,按動作的活動范圍和抗重力或抗阻力的情況進行分級。級別01234零 微縮 差 尚可 良好 正常名稱 標準無可測知的肌肉收縮 0有微弱肌肉收縮,但沒有關節(jié)活動10在去重力條件下,能完成關節(jié)全范圍運動能抗重力完
15、成關節(jié)全范圍運動,不能抗阻力 能抗重力及輕微阻力完成關節(jié)全范圍運動 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關節(jié)全范圍運動相當于正常肌力的百分比(25%)5075100精選文庫4精選文庫54、關節(jié)活動范圍:ROM即關節(jié)活動時可達到的最大弧度,是衡量一個關節(jié)運動量的尺度,常以度數(shù)表示,亦稱關節(jié)活動度,是肢體運動功能檢查的最基本內容之一。根據(jù)關節(jié)運動的動力來源分為主動關節(jié)活動度和被動關節(jié)活動度。測量方法:量角器的擺放:量角器的軸心與關節(jié)中心一致,固定臂與關節(jié)近端的長軸一致, 移動臂與關節(jié)遠端的長軸一致;體位:確定關節(jié)運動范圍的體位方法為中立位法,即解剖學中立位時關節(jié)角度定為“零”起始點。測量旋轉度時選正常旋轉范圍的
16、中點作為“零”起始 點;另外,檢查者要保證被檢者體位舒適,測量在全關節(jié)活動范圍不受限的解剖位上進行; 測量方法:關節(jié)活動時,固定臂不動,移動臂隨著關節(jié)遠端肢體的移動而移動,移動臂移動 終末所顯示出的弧度即為該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5、步態(tài)周期:指一側下肢完成從足落地到再次落地的時間過程,根據(jù)下肢在步行時的空間 位置分為支撐相和擺動相。支撐相:指下肢接觸地面和承受重力的時間,占步行周期的60%分為早期、中期、末期。擺動相:指足離開地面向前邁步到再次落地之間的階段,占步行周期的40%6、常見異常步態(tài):1、 外周神經損傷導致的異常步態(tài):臀大肌步態(tài)(支撐相軀干前后擺動顯著增加,又稱鵝步)、臀中肌步態(tài)(支撐相
17、軀干左右擺動顯著增加,又稱鴨步)、屈髖肌無力步態(tài)、股四頭肌無力步態(tài)(長期處于此狀態(tài)將極大增加膝關節(jié)韌帶和關節(jié)囊的負荷,導致膝關節(jié)損傷和疼痛)、踝背伸肌無力步態(tài)(擺動相出現(xiàn)足下垂,導致下肢功能性過長,往往以過分屈髖屈膝代償,同時支撐相早期由全腳掌或前腳掌先接觸地面)、腓腸肌肌無力步態(tài)(表現(xiàn)為支撐相中期踝關節(jié)背屈控制障礙, 支撐相末期延長,下肢推進力降低,患側膝關節(jié)屈曲力矩增加,導致支撐相中期膝關節(jié)屈曲和膝塌陷)2、中樞神經疾病常見的異常步態(tài):偏癱步態(tài)(患者足內翻,擺動相時骨盆代償性增高,髖關節(jié)外展外旋,患肢下側向外側劃弧邁步,又稱劃圈步態(tài))、截癱步態(tài)(截癱患者如果損傷平面在L3以下,有可能獨立步
18、行,但由于小腿三頭肌和脛前肌癱瘓,表現(xiàn)為跨欄步態(tài))、腦癱步態(tài)(痙攣型患者常見小腿三頭肌和脛后肌痙攣導致足下垂和足內翻,股內收肌痙攣導致擺動相足偏向內側,表現(xiàn)為踮足剪刀步態(tài))、帕金森步態(tài)(普遍性肌肉張力異常增高,表現(xiàn)為步行起步困難,下肢擺動幅度減小,髖膝關節(jié)輕度屈曲,重心前移,步頻加快的慌張步態(tài))。7、平衡:是指身體保持一種姿態(tài)以及在運動或受到外力作用時自動調整并維持姿勢的能力。姿勢:是指軀體的一種非強制性、無意識狀態(tài)下的自然狀態(tài)。人體平衡的分類:靜態(tài)平衡:人體處于某種特定的姿勢時保持穩(wěn)定的狀態(tài)。動態(tài)平衡:1、自動動態(tài)平衡:指人體在進行各種自主運動是所能重新獲得穩(wěn)定狀態(tài)的能力2、他動動態(tài)平衡:指
19、人體對外界干擾產生反應,恢復穩(wěn)定狀態(tài)的能力。8、人體平衡的維持機制:感覺輸入、中樞整合、運動控制1、感覺輸入:視覺系統(tǒng):提供周圍環(huán)境及身體運動和方向的信息;軀體感覺:提供身體重心位置;支撐面變化的信息;各部位空間定位和運動方向;前庭系統(tǒng):頭部位置改變的信息2、中樞整合:三種感覺信息在脊髓、前庭核、內側縱束、腦干網狀結構、小腦及大腦皮質 等多級平衡覺神經中樞中進行整合加工,并形成運動方案。3、運動控制:踝調節(jié)機制、髖調節(jié)機制、跨步調節(jié)機制9、代謝當量(MET):以安靜坐位時的能量消耗為基礎,表達各種活動時相對能量代謝水平的常用指標,是評估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標。健康成年人安靜、坐位時,每千克體重、每
20、分鐘的耗氧量為3.5ml/ ( kg?min),即1MET 代謝當量與熱卡有對應關系,其換算公式是: 熱卡=MET 3.5 X 體重(kg)/ 200.精選文庫610、失語癥:是由于神經中樞病損導致抽象信號思維障礙,而喪失口語、文字的表達和領悟精選文庫7肌張力異半流質食物中,讓患者食入,通過X線透視來觀察患者口(2)電視內窺鏡吞咽功能檢查;(3)測壓檢查;(4)放射(6)表面肌電圖檢查;初期:了解是否存在心理和認知功能判斷康復的效果及預后,為修改康復計劃、穿衣(包括系鞋能力的臨床癥候群,實際上是由于腦損傷使原來已經獲得的語言能力受損的一種綜合征。 卒中是失語癥的最常見的原因。構音障礙:是指由于
21、發(fā)音器官神經肌肉的器質性病變而引起發(fā)音器官的肌肉無力、 常以及運動不協(xié)調等,產生發(fā)音、共鳴、韻律等言語運動控制障礙。11、吞咽功能評定方法包括(1)觸摸吞咽動作(2)反復唾液吞咽試驗(3)飲水試驗(4)攝食-吞咽過程評定。特殊 檢查:(1)吞咽造影檢查,是目前公認的最全面、可靠、有價值的吞咽功能檢查方法,把造 影劑混入不同質地的食物如流質、 腔、咽的功能并確定受損的部位; 性核素掃描檢查;(5)超聲檢查;12、 認知功能:人體高級機能的重要功能之一,認知是一種人們了解外界事物的活動,即知識的獲得、組織和應用的過程, 它是一個體現(xiàn)機能和行為的智力過程,是人類適應周圍環(huán)境的才智。認知包括感知、學習
22、、記憶、思考等過程,廣義的認知可以包括與腦功能有關的任何過程。13、心理與認知功能評定可應用于康復的各個時期: 障礙及其程度,為制定康復計劃提供依據(jù)中期: 提供依據(jù)終期:為全面康復提出建議。14、日常生活活動(ADL是指人們在每日生活中,為了照顧自己的衣、食、住、行,保持 個人衛(wèi)生整潔和進行獨立的社區(qū)活動所必須的一系列的基本活動。15、ADL的范圍:包括運動、自理、交流、家務活動等。運動方面有床上運動、輪椅上運動 和轉移、室內或室外行走、公共或私人交通工具的使用。自理方面有更衣、進食、如廁、洗 漱、修飾等。交流方面有打電話、閱讀、書寫、使用電腦、識別環(huán)境標志等。家務勞動方面 有購物、備餐、洗衣
23、、使用家具及環(huán)境控制器等。16、Barthel指數(shù)項目:進食、洗澡、修飾(洗臉、梳頭、刷牙、刮臉)帶)、控制大小便、如廁、床椅轉移、行走(平地45m)、上下樓梯第四章康復治療技術 第一節(jié)物理治療 康復治療的基本原則:早期介入、綜合措施 、循序漸進、主動參與:康復治療手段:物理治療、作業(yè)治療、言語治療、心理治療、傳統(tǒng)治療、輔助器具。物理治療:包括:聲、光、電、磁、力、熱、冷;運動治療、物理因子治療、手法治療。(一)、運動治療:一、生物力學技術(關節(jié)活動技術):1、主動運動:常用各種徒手體操或器械體操2、主動助力運動:常用的有懸吊練習、滑輪練習和器械練習3、被動運動:一種由經過專門培訓的治療人員完
24、成的被動運動,另一種是借由外力由患者自己完成的被動運動。二、軟組織牽伸技術:牽伸是指拉長攣縮或縮短軟組織的治療方法。1、 目的:改善或重新獲得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的伸展性,降低肌張力,增加或恢復關節(jié)的活動 范圍,防止發(fā)生不可逆的組織攣縮,預防或降低軀體在活動或從事某項運動時出現(xiàn)的肌肉、 肌腱損傷。2、 分類:可根據(jù)牽伸力量的來源、牽伸方式和持續(xù)時間分為:手法牽伸、器械牽伸、自我 牽伸三種。3、 臨床應用:由于軟組織攣縮、粘連或瘢痕形成引起肌肉、結締組織和皮膚縮短、關節(jié)活 動范圍降低均可采用牽伸治療。三、肌力訓練技術:根據(jù)超量負荷的原理,通過肌肉的主動收縮來改善或增強肌肉的力量。1、分類:根據(jù)肌肉的收
25、縮方式:等長運動、等張運動;根據(jù)是否施加阻力:非抗阻力運動和精選文庫8后者包括等張性、等長性、等速性抗阻力1)殺菌、2)鎮(zhèn)痛;3)脫敏;4 )加速組織再生;5)促進維生素 D 6)光敏反應。4、激光治療:低強度激光對組織產生刺激、激 血液循環(huán),加快代謝產物和致痛物質的拔除,抑制痛覺,有鎮(zhèn) 增強免疫功能;增強組織代謝與生物合成,加速組織修復??棺枇\動,前者包括主動助力運動和主動運動, 運動。2、肌力訓練方法選擇:肌力1-2級:徒手肌力訓練;3級或以上:主動抗重力或抗阻力肌力訓練;四、神經發(fā)育療法常用的技術有:Bobath技術、Brunnstrom 技術、PNF技術、Rood技術1、 目的:將治
26、療與功能活動特別是ADL結合起來,在治療環(huán)境中學習動作,在實際環(huán)境中 使用已經掌握的動作并進一步發(fā)展技巧性動作。2、 治療順序:按照頭-尾、近端-遠端的順序治療,將治療變成學習和控制動作的過程。五、運動再學習療法(MRP :把中樞神經損傷后運動功能的恢復視為一種再學習和再訓練的過程,腦損傷后的功能重組需要進行針對性的練習活動,練習的越多,功能重組就越有效.其特點為:1.再學習和再訓練的過程 2.患者主觀參與3.特殊運動作業(yè)訓練,可控制的肌肉活 動練習,控制作業(yè)中的各個運動成分4.現(xiàn)實生活活動的再學習。其內容為:1、上肢功能2、口面部功能3、仰臥到床邊坐起 4、坐位平衡5、站起與坐下6、 站立平
27、衡7、步行;六、強制性使用運動治療 :CIMT在生活環(huán)境中限制腦損傷患者使用健側上肢,強制性反復 使用健側上肢。七、運動處方:包括運動治療項目、運動治療量、運動治療的注意事項;遵循的原則:1、掌握好適應癥2、循序漸進3、持之以恒4、個別對待5、及時調整; 二物理因子治療:(一)電療法: 根據(jù)所采用電流頻率的不同,電療法通常分為直流電療法、低頻電療法 (0f1000Hz ),中頻電療法 (1kHzf100kHz )、高頻電療法(100khzf300GHz).1、直流電療法與直流電藥物離子導入法:適應癥:神經炎、神經根炎、神經痛、關節(jié)炎癥 等;禁忌癥:惡性腫瘤、高熱、意識障礙等。2、神經肌肉電刺激
28、療法:TENS適應癥:適用于各種急慢性疼痛,骨折后骨愈合不良、慢性潰瘍等;禁忌癥:置入心臟起搏器者、頸動 脈竇處等。電體操療法:適應癥:下運動神經元損傷后肌肉失神經支配、廢用性肌萎縮等; 禁忌癥:痙攣性癱瘓。功能性電刺激:適應癥:腦卒中、脊髓損傷、腦癱后的足下垂、站立 步行障礙等;禁忌癥:植入心臟起搏器禁用其他部位的功能性電刺激,意識不清等。3、中頻電療法:適應癥:瘢痕、關節(jié)纖維攣縮、頸椎病、肩關節(jié)周圍炎、關節(jié)炎等;禁忌癥惡性 腫瘤、急性炎癥、出血傾向;4、高頻電療法:短波療法和超短波療法 (應用最多):適應癥: 軟組織、五官、胸腹盆腔器官的炎癥感染、關節(jié)炎、扭挫傷、骨折愈合遲緩等;禁忌癥:惡
29、 性腫瘤、活動性肺結核、出血傾向等。微波療法:同上。(二)光療法:應用人工光源或日光輻射治療疾病的方法稱為光療法。1、紅外線治療:治療作用:紅外線輻射機體組織后主要產生溫熱效應(輻射熱),紅外線穿透組織的深度很淺,近紅外線可達皮下組織,遠紅外線只達表皮。表淺組織產熱后通過熱傳導或血液傳送可使較深層組織溫度升高、血管擴張、血流加速,并降低神經的興奮性,因而有改善組織血液循環(huán)、增強組織營養(yǎng)、促進水腫吸收、炎癥消散、鎮(zhèn)痛、解痙作用。2、藍紫光治療:治療作用:藍紫光照射于人體后皮膚淺層血管擴張,血液中的膽紅素吸收藍紫光后,在光和氧的作用下經過一系列光化學變化,轉變?yōu)樗苄缘头肿恿恳子谂判沟臒o毒膽綠素,
30、經膽汁、 再由尿和糞便排出體外,使血液中過高的膽紅素下降。3、紫外線治療治療作用消炎、增加機體防衛(wèi)和免疫功能: 生成、防治佝僂病和軟骨病; 活、光化作用,可改善組織 痛效應;提高白細胞吞噬能力,照射穴位時有刺激穴位、經絡的作用,因而有“光針”之稱。作用于反射區(qū)時能調節(jié)相 節(jié)段的生理功能。精選文庫9高強度激光對組織有高熱、壓強、高電磁場作用,可使蛋白質變性凝固,甚 至炭化、汽化、用于組織止血、黏著、焊接或切割、分離。(三)超聲波療法:治療作用: 超聲波的機械振動作用于人體時引起微細按摩效應、溫熱效應、空化效應以及多種理化效應,連續(xù)式超聲波的溫熱作用較明顯,脈沖式超聲波的非熱效應較明顯。(1)神經
31、興奮性降低,神經傳導速度減慢, 有較好的鎮(zhèn)痛、解痙作用。(2)加強組織的血液循環(huán),提高細胞通透性, 改善組織營養(yǎng),促進水腫吸收。(3)提高結締組織的彈性,使膠原纖維分解,松解粘連、攣縮,瘢痕組織變細而松軟。(4)低強度或脈沖式超聲波可刺激組織的生物合成和再生修復,加速骨痂的生長。(5)低強度超聲波作用于神經節(jié)段可以調節(jié)其支配區(qū)神經血管和內臟器官 的功能。(6)許多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超聲波有很好的溶栓效應,可使血栓形成的血管再通而恢復血流。治療作用:(四)磁療法.第二節(jié)作業(yè)治療定義:協(xié)助殘疾者和患者選擇、 參與、應用有目的的和有意義的活動, 以達到最大限度的恢 復軀體、心理和社會方面的功能, 增進健康
32、,預防能力的喪失及殘疾的發(fā)生, 以發(fā)展為目的, 鼓勵他們參與及貢獻社會。重要成分:1作業(yè)治療是一門專業(yè)學科,必須在受過專業(yè)訓練的作業(yè)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 2以作業(yè)活動為治療媒介,即作業(yè)可以作為作業(yè)治療的方法;3針對的是日常生活作業(yè)功能, 即做也可以作為作業(yè)治療的最終目的;4要求患者主動參與治療性活動,學習或者再學習新的或已失去的技能,從而使其得到最大程度的行為上的改;5非常注重利用環(huán)境改良方法減輕殘疾及殘障,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質量;6最終目的包括預防傷病帶來的殘疾和殘障,維持健康,提高生活獨立程度,使人可融入社會并對社會做出貢獻。作業(yè)治療的對象:所有作業(yè)功能有障礙的人。作業(yè)治療的分類:按作業(yè)
33、內容分:1功能性作業(yè)治療;2職業(yè)作業(yè)治療;3娛樂活動;4作業(yè) 宣教和咨詢5環(huán)境干預;6輔助技術: 矯形器、輔助器、假肢使用訓練;作業(yè)治療內容:1)軀體功能作業(yè)治療 2)社會心理作業(yè)治 3)發(fā)展性作業(yè)治療 常用的干預方法及注意事項1)日常生活活動訓練 2)轉移訓練3)生產性活動訓練 4)手功能訓練5)強制性使用運動治療 6)知覺功能訓練7)認知功能訓練8)壓力衣的制作與應用。 臨床應用:禁忌證:意識不清、病情危重、心肺肝腎功能嚴重不全、活動性出血、嚴重認知 障礙等。第三節(jié)言語與吞咽功能障礙一、言語治療定義:通過各種手段對有言語障礙的患者進行針對性的治療。目的:改善言語功能,使患者獲得最大的溝通與
34、交流能力。手段:言語訓練、交流替代設備。適應癥:有言語障礙的患者禁忌癥:無法配合言語治療的患者注意事項:(1)訓練項目的選擇(2)治療環(huán)境(3)反饋的重要性(4)確保交流手段(5)自我訓練和家庭訓練(6)觀察患者的異常反應(7)增加患者的信 任(8)注意心理治療,增強患者的信心二、失語癥的言語治療治療目標:提高患者的理解(聽覺,閱讀理解力 )和表達能力(語言表達,手勢表達以及書寫 力),最終目的是恢復患者的言語交流能力。治療時機:患者意識清楚、病情穩(wěn)定、能夠耐受集中訓練30分鐘左右,即可逐漸開始言語治療,治療前應做評估。治療原則:(1)給患者以事先選擇好的刺激(2)若患者出現(xiàn)正確的反應(正反應
35、),告訴患 者回答正確(正強化)(3)若患者反應不正確(錯誤反應),告訴患者回答錯誤(負強化)精選文庫104)脫抑制法肌張力異常和 發(fā)音不準,聲響、(1)針對言語表現(xiàn)進行治療(2)按評定結果選擇治療順序(3 )選擇合適的治療(1)松弛訓練(2)呼吸訓練(3)下頜/舌/唇訓練(4)語音訓練(5)減慢語言6)音辨別訓練(7)克服鼻音化訓練(8)韻律訓練(9)音節(jié)折指法訓練1.手勢語2.畫圖3.交流板或交流手冊用于彌補截肢者肢體缺損,代償其失去的肢體功能而專門制造、裝配的人工肢結構分:內骨骼式假肢、外骨骼式假肢用途分:裝飾式假肢、功能式假肢、運動式假肢;安裝時間分:臨時假肢、正式假肢;解剖部位分:上
36、肢假肢、下(4)使正反應增多,固定并保持下來(5)正反應固定,達到 80%以上正確進入下一項目(6 )反復進行,達到治療目標治療方法:(1) Schuell刺激促進法(2)阻斷去除法(3)程序學習法( 交流促進法(PACE:適應癥:各類型和程度的失語癥,尤其是重度失語癥。(三)構音障礙治療定義:指因發(fā)音器官神經、 肌肉的器質性病變造成發(fā)音器官的肌肉無力癱瘓、 運動不協(xié)調等而出現(xiàn)的發(fā)聲、發(fā)音、共鳴、韻律等異常。表現(xiàn)為發(fā)聲困難,音調及速度、節(jié)律等異常和鼻音過重等言語聽覺特征的改變。 治療原則: 方法和強度 訓練方法: 速度訓練(四)非言語交流方式的利用和訓練二、吞咽障礙治療治療目的:恢復或提高患者
37、的吞咽功能,改善身體的營養(yǎng)狀況;改善因不能經口進食產生的 心理恐懼和抑郁;增加進食的安全性治療方法1. 口部運動訓練(1)感官刺激:觸覺刺激;冷刺激;味覺刺激( 2)肌肉力量練 習2.間接吞咽訓練(基礎訓練):不用食物,針對功能障礙的訓練,安全性好。(1)改善咽反射訓練(2)聲門閉鎖訓練(3) 口腔周圍肌肉的運動訓練(4)頸部放松訓練(5)咳嗽 訓練(6)門德爾松(Mendelsohn)手法3.直接吞咽訓練(攝食訓練):使用食物同時并用體位、食物形態(tài)等補償手段的訓練。(1 )進食體位:軀干 30度仰臥位;頸部前屈;輔助者位于患者健側的姿勢。(2)進食姿勢:多次吞咽:指吞入食物后做多次吞咽動作;
38、空吞咽:指口中無食物時做吞 咽動作;交互吞咽:是固體食物與流食交互吞咽,或以極少量水(1-2ml )的刺激下,引發(fā)吞咽。側方吞咽:讓患者分別左轉、右轉,除去梨狀隱窩殘留的食物。點頭樣吞咽:頸后伸 時,會厭谷內的殘留食物被擠出。轉頭吞咽;低頭吞咽;頭后仰。(3)食物的性狀和質地:柔軟,密度及性狀均一;有適當粘度,不易松散;通過口腔和咽部時容易變形;不易粘在粘 膜上(4) 一 口量和進食速度(5)吞咽輔助手法4.電刺激5.球囊擴張術6.針灸治療7.輔助 器具口內矯治8.手術治療9.注意事項:以下情況不適宜經口進食:1昏迷狀態(tài)或意識尚未清醒;2對外界反應遲鈍,嚴重認知障礙;3吞咽反射、咳嗽反射消失或
39、明顯減退;4處理唾液的能力減低,不斷流涎,口部功能嚴重受損。康復輔具定義:疾病和損傷導致的功能障礙,需一些專門的器具來加強其減弱的功能或代償其喪失的功能,這些器械統(tǒng)稱為功能性輔助器具或康復輔助器具,簡稱康復輔具。作用:矯治畸形、 彌補功能缺陷、預防功能進一步退化。一、假肢 概述:定義: 體。分類: 作業(yè)式假肢、 肢假肢 2上肢假肢 基本要求:基本達到上肢的功能、外觀逼真、容易操作、輕便耐用、方便穿脫。 常用類型:(1)裝飾性上肢假肢(2)索控式上肢假肢(3)肌電控制式上肢假肢3.下肢假肢精選文庫11與健側等長、承重良好、接觸緊代償與助 或對肌力 1.上肢矯(SEWHO認主要.基本要求:外觀逼真
40、、容易操作、輕便耐用、方便穿脫。 密、步態(tài)接近正常。二、矯形器(一)概述1.定義:是裝備于人體四肢、軀干等部位的體外器具的總稱,其目的是為了預 防或矯正四肢、軀干的畸形、或治療骨關節(jié)及神經肌肉疾病并補償其功能。2.基本功能:(1)穩(wěn)定以支持:通過限制肢體或軀干的異常運動來保持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恢復 承重或運動能力。(2)固定于矯正:對已出現(xiàn)畸形的肢體或軀干,通過固定病變部位來矯正畸形或防止畸形加重。(3 )保護與免負荷:通過固定病變的肢體或關節(jié),限制其異常運動, 保持肢體、關節(jié)的正常對線關系。對下肢承重關節(jié)可以減輕或免除長軸承重。(4)動:通過某些裝置如橡皮筋、彈簧等來提供動力或儲能,代償已失去的
41、肌肉功能,較弱的部位給予一定的助力以輔助肢體活動或使癱瘓的肢體產生活動。(二)分類形器2.下肢矯形器3.脊柱矯形器;命名: 例:肩肘腕手矯形器 Shoulder-elbow-wrist-ha nd orthosis三、助行器 定義:輔助人體支撐體重、保持平衡和行走的工具。分類:無動力式助行器、功能性電刺激 助行器、動力式助行器。1杖:長度選擇:選擇長度適的杖是保證患者安全、最大限度發(fā)揮杖的功能的關鍵;腋杖長 度:身長減去 41cm,或站立時大轉子的高度即為把手的位置,也是手杖的長度。在小趾前 外側15cm與足底平齊處即為腋杖最適當?shù)拈L度。手杖長度:患者穿上鞋或下肢支具站立, 肘關節(jié)屈曲25-3
42、0。,腕關節(jié)背伸,小趾前外側 15cm與足底平齊處即為腋杖最適當?shù)拈L度。 2步行器:1助行架:固定型:適用于下肢損傷或骨折不允許負重者;交互型:適用于立位 平衡差,下肢肌力差的患者或老年人,方便如廁;有輪型:適用于上肢肌力差,提起步行器 有困難者,可以向前推動助行器。老年人用步行車:適用于步行不穩(wěn)的老年人。2截癱行走器:鉸鏈式截癱行走器:適用于T10或以下?lián)p傷導致的完全性截癱或部分高位不完全性截癱 患者,輔助截癱患者達到治療性獨立行走的目的。交替時截癱行走器:適用于T4以下或更高節(jié)段的不完全性脊髓損傷患者,輔助患者達到獨立性行走的目的。四、輪椅:普通輪椅適用于脊髓損傷、下肢傷殘。顱腦疾患、年老
43、、體弱多病者。五、 生活輔具:定義:指為不能獨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動、學習和工作的患者設計制作的專門 器具。第五章1、 髖關節(jié)置換四種危險體位:患髖關節(jié)屈曲超過 90o ;患肢內收超過身體中線;患肢伸髖 外旋;患肢屈髖內旋2、 顱腦損傷康復評定 腦損傷嚴重程度的評定(意識障礙) 認知-知覺功能障礙認知屬于大腦皮層的高級活動范疇,它包括感覺、知覺、注意力、記憶理解和智能等。 知功能障礙包括意識的改變、記憶障礙、聽理解異常、間辨別障礙等。行為障礙,依據(jù)癥狀判斷,如攻擊、沖動、喪失自制力、無積極性及嚴重的強迫觀念、癔癥等。 言語交流功能障礙,言語障礙損傷特點:言語錯亂、構音障礙、命名障礙、失語較少見 運
44、動障礙,評定內容:肌力、肌張力、關節(jié)活動度、隨意性、協(xié)調性和平衡能力、步行能力 等.日常生活活動障礙,是指人們?yōu)楠毩⑸疃刻毂仨毞磸瓦M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性 的身體動作群,即進行衣、食、住、行、個人衛(wèi)生等基本動作和技巧社會心理等,障礙評定,情緒障礙評定精選文庫2、12短?。〤7伸肘?。湃^?。〤8L2屈髖肌(髂腰?。㎜3伸膝肌 (拇長伸?。?S1踝跖屈?。枘c積極3、通常情況下?lián)p傷后 6小時內是搶救的黃金時機4、神經平面的評定:神經平面是指身體雙側有正常的運動和感覺功能的最低脊髓節(jié)段,該 平面以上感覺和運動功能完全正常,主要以運動損傷平面為依據(jù),運動平面通過身體一側10塊關鍵肌的檢查確定
45、,肌力3級及以上的最低關鍵肌則代表運動平面,其上段肌功能正常5級。感覺平面確定:感覺平面為針刺覺和輕觸覺兩者的最低正常皮節(jié)。感覺隨著運動走。感覺平面的評定(28個關鍵感覺點)C5屈肘?。哦^肌,肱肌)C6伸腕?。飩壬焱箝L、中指屈指肌(指深屈?。?T1小指外展?。ㄐ≈竿庹辜。ü伤念^肌)L4踝背伸?。勄凹。㎜5足拇長伸趾肌肌、比目魚?。?、小兒腦癱:由胎兒期或嬰兒期非進行性顱腦損傷所引發(fā)的一組運動和姿勢異常,可以引起活動受限,主要表現(xiàn)為中樞性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同時經常經常伴有感覺、認知、交流、感知覺、和行為等多種障礙,是嚴重影響兒童生長發(fā)育及功能的疾患。7、 腦癱臨床分型及表現(xiàn):是嚴重根
46、據(jù)運動障礙的的性質可分為痙攣型、共濟失調型、手足 徐動型和混合型;根據(jù)肢體障礙可分為單肢癱、偏癱、三肢癱、四肢癱、截癱和雙癱;根據(jù) 嚴重程度分為輕、中、重。8、 腦癱診斷必備條件:1、持續(xù)存在的中樞運動障礙2、反射發(fā)育異常3、運動及姿勢發(fā)育異常4、肌張力、肌力異常 5、除外遺傳代謝性疾病,進行性變態(tài)性和進行性疾病6、參考條件:病因學依據(jù)、頭顱影像學佐證(CT B超、MRI等)。腦卒中:亦稱腦血管意外,是指突然發(fā)生的、有腦血管病變引起的局限性或全腦功能障礙, 持續(xù)時間超過24小時或引起死亡的臨床癥候群。一級預防:腦卒中的一級預防是指發(fā)病前的預防,及通過早期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主動地控制各種危險
47、因素,從而達到使腦血管病不發(fā)生或推遲發(fā)病年齡的目的。腦卒中包括 缺血性腦 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缺血性腦卒中 包括腦血栓形成 、腦栓塞、腔隙性腦梗死。缺血性腦卒中 病因:動脈粥樣硬化嚴重、老年房顫多見、老年高危因素多。老年缺血性卒中的 診斷:1、老年患者,有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等腦卒中危險因素。C2枕骨粗隆外側1cmT8第八肋間(T7-T9)C3鎖骨上窩頂部T9第九肋間(T8-T10)C4肩鎖關節(jié)頂部T10第十肋間(臍水平)C5肘前窩外側T11第十一肋間(T10-T12C6拇指近節(jié)背側皮膚T12腹股溝韌帶中部C7中指近節(jié)背側皮膚L1 T12與L2之間上1/2C8小指近節(jié)背側皮膚L2大腿前中部T
48、1肘前窩內側L3股骨內側髁T2腋窩頂部L4內踝T3鎖骨中線的第三肋間L5第3跖趾關節(jié)足背側T4第四肋間(乳頭水平)S1足跟外側T5第五肋間(T4-T6)S2腘窩中點T6劍突水平S3坐骨結節(jié)T7第七肋間(T6-T8)S4-5肛門周圍5、人體10組關鍵肌肉)處精選文庫13積極TIA發(fā)作?!?】平安靜狀態(tài)下或活動中起病,部分病例在發(fā)病前可有TIA發(fā)作。3、癥狀常在數(shù)小時或數(shù)天內達高峰,出現(xiàn)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梗阻范圍與某一處動脈供應區(qū)域一致。一般無頭痛,若有頭痛且頭痛與意識障礙呈進行性加重時應警惕發(fā)生大面積梗阻。4、頭部CT早期可正常,有條件應盡早行MRI+DWI,DWIT2成像發(fā)病數(shù)小時可發(fā)現(xiàn)腦組
49、織水腫的病灶甚至微小血灶。 除腦出血、瘤卒中、和炎癥性疾病等,診斷即可確定。腦卒中1、 腦卒中:亦稱腦血管意外,是指突然發(fā)生的、有腦血管病變引起的局限性或全腦功能障 礙,持續(xù)時間超過 24小時或引起死亡的臨床癥候群。一級預防:腦卒中的一級預防是指發(fā)病前的預防,及通過早期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主動地控制各種危險因素,從而達到使腦血管病不發(fā)生或推遲發(fā)病年齡的目的。2、 腦卒中包括 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3、 缺血性腦卒中包括腦血栓形成、腦栓塞、腔隙性腦梗死。4、 缺血性腦卒中病因:動脈粥樣硬化嚴重、老年房顫多見、老年高危因素多。5、 老年缺血性卒中的診斷:(1 )老年患者,有動脈硬化、高血壓、
50、糖尿病等腦卒中危險因素。(2)安靜狀態(tài)下或活動中起病,部分病例在發(fā)病前可有(3)癥狀常在數(shù)小時或數(shù)天內達高峰,出現(xiàn)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梗阻范圍與某一處動脈 供應區(qū)域一致。一般無頭痛,若有頭痛且頭痛與意識障礙呈進行性加重時應警惕發(fā)生大面積 梗阻。(4)頭部CT早期可正常,有條件應盡早行MRI+DWI,DWIT2成像發(fā)病數(shù)小時可發(fā)現(xiàn)腦組織水 腫的病灶甚至微小血灶。排除腦出血、瘤卒中、和炎癥性疾病等,診斷即可確定。6、 腦卒中康復評定:【1】腦損害嚴重程度評定(1)格拉斯哥昏迷量表(2)腦卒中患者臨 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價標準(3)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2】運動功能評定(1)Brunnstro
51、m運動功能評定法:Brunnstrom1期為患者無隨意運動;Brunnstrom2期為患者開 始出現(xiàn)隨意運動,并能引出聯(lián)合反應,共同運動;Brunnstrom3期為患者的異常肌張力明顯增高,可隨意出現(xiàn)共同運動;Brunnstrom4期為患者的異常張力開始下降,其共同運動模式被打破,開始出現(xiàn)分離運動;Brunnstrom5期為患者記得肌張力逐漸恢復, 并出現(xiàn)精細運動; Brunnstrom6期為患者的運動能力接近正常水平,但運動速度和準確性比健側差。(2)Fugl-Meyer評定法:主要包括肢體運動、平衡和感覺積分,以及關節(jié)活動度積分。衡功能測定(1)三級平衡檢測法:1級平衡是指在靜態(tài)不借助外力
52、的條件下,患者的身體 可以保持坐位或站立位平衡;n級平衡是指在支撐面不動條件下,患者的身體的某個或幾個部位運動時可以保持平衡;川級平衡是指患者在外力作用或外來干擾的條件下,仍可保持坐位或站立位平衡。(2) Berg平衡量表【4】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主要有 Barthel指數(shù)和 功能活動問卷?!?1生存質量評定:主觀取向、客觀取向和疾病相關的 QQL三種?!?】其他: 感覺功能評定、認知功能評定、失語癥評定、構音障礙評定和心理評定等。7、 腦卒中康復治療原則:(1)選擇適合的病例和早起康復時機。(2)治療計劃應建立在功能評定的基礎上,由康復治療小組共同制訂,并在實施過程中酌情加以調整。(3)康
53、復治療應貫穿于腦卒中治療的全過程,做到循序漸進。(4)綜合康復治療要與日常生活活動和健康教育相結合,并有腦卒中 患者的主動參與及其家屬的配合。(5)積極防范并發(fā)癥,做好腦卒中的二級預防。8、 腦卒中的康復:ICF功能三個水平腦卒中患者功能受損的程度可分為三個水平:(1)器官水平的功能障礙(身體結構與功能的損害)精選文庫14(2)個體水平的功能障礙(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受限)(3)社會水平的功能障礙(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受限)9、 腦卒中康復治療:(1)急性期的康復治療:主要是預防并發(fā)癥和繼發(fā)性損害,同時為下一步功能訓練作準備 預防并發(fā)癥:預防褥瘡,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深靜脈血栓形成,肩痛和肩手綜
54、合征, 預防關節(jié)的攣縮變形。按摩、被動運動、體位治療。(2)恢復期的康復治療: 軟癱期:利用各種方法恢復或提高肌張力,誘發(fā)肢體的主動運動;痙攣期:控制肌痙攣和異常的運動模式,促進分離運動的出現(xiàn);動和速度運動更好的恢復,同時控制肌肉痙攣。10、 康復時機的選擇 早期康復的介入時機: 從臥床期即急性期開始康復治療,目前較為公認的早期康復標準為: 小時后,原發(fā)神經病學疾患無加重或有改善的情況下即可進行, 較重,一般主張發(fā)病后,1-2周,病情穩(wěn)定后開始。對伴有嚴重合并癥或并發(fā)癥者,應在治療原發(fā)病的同時,積極治療合并癥或并發(fā)癥,待患者病情穩(wěn)定48小時后方可逐步進行康復治療。急性期康復治療體位與患肢的擺放
55、癱瘓肢體被動活動(由近端到遠端關節(jié),一般每日 分鐘以上)床上活動物理因子治療傳統(tǒng)療法早期坐起訓練 對脊髓損傷后脊柱穩(wěn)定性良好者應早期(傷后或術后1周左右)練,每日2次,每次30分鐘-2小時。開始時將床頭搖起 30度,如無不良反應,改善期:促進選擇性主動運患者生命體征穩(wěn)定48腦出血患者腦水腫程度相對2-3次,每次5開始坐位訓 則每天將床頭升高15度,一直到90度,并維持繼續(xù)訓練。一般情況下,從平臥位到直立位需 1周的適應時間,適應時間長短與損傷平面相關?;謴驮缙诘目祻椭委煟耗X卒中恢復早期(亞急性期)是指發(fā)病后的3-4周相當于Brunnstrom 分期2-3期,肌肉活動均為共同活動。 本期的康復治
56、療為二級康復,其目標除前述的預防常見并發(fā)癥和腦卒中二級預防外,還應抑制肌痙攣,促進分離運動恢復, 加強患側肢體的主動活動并與日常生活活動相結合,注意減輕偏癱測肌痙攣的程度,避免加強異常運動模式 (上肢屈肌痙攣模式和下肢伸肌痙攣模式)。同時,針對患者其他方面的功能障礙配合相應的康復治療。床上與床邊活動(上肢上舉運動,床邊坐與床邊站,雙下肢交替屈伸運動,橋式運動),坐位活動(坐位平衡訓練,患側上肢負重,上肢功能活動,下肢功能活動),站立活動(站立平衡訓練,偏癱側下肢負重,上下臺階運動),減重步行訓練,平衡杠內行走,室內行走與戶外活動,物理因子治療(功能性電刺激,肌電生物反饋和低中頻電刺激等),傳統(tǒng)
57、康復療法,作業(yè)治療,步行架與輪椅的應用,言語治療。恢復中期的康復治療:一般是指發(fā)病后的4-12周,相當于Brunnstrom分期3-4期,肌肉痙 攣明顯,開始出現(xiàn)選擇性肌肉活動。本期為二向三級康復過度,目標為增加患者的強協(xié)調性和選擇性隨意活動。1.上肢和手的治療性活動: 在康復治療中,應當重視偏癱側手臂的功能訓練。酌情選用強制性運動療法,以提高偏癱側上肢和手的實用功能。常用的方法為:反射性抑制模式,尤要重視“由近到遠,由粗到細”的恢復規(guī)律。2.下肢的治療性活動:降低下肢肌張力的方法有:腰椎旋轉,偏癱側軀干肌的持續(xù)牽伸,跟腱持續(xù)牽拉。有關的功能性活動:推拿,針灸等。3.作業(yè)性治療活動4.認知功能
58、訓練恢復后期的康復治療:腦卒中恢復后期一般使指發(fā)病后的4-6月,相當于Brunnstrom分期5-6期,此期患者大多數(shù)肌肉活動為選擇性的,能自主活動,從不受肢體共同運動影響到肢 精選文庫15而且是腹式呼吸的有利體位。體肌肉痙攣消失,分離運動平穩(wěn),協(xié)調性良好,但速度較慢。為三級康復,目標是抑制痙攣, 糾正異常運動模式,改善運動控制能力,促進精細運動,提高運動速度和實用性步行能力, 掌握日常生活活動技能,提高生活質量。上肢和手的功能訓練、下肢功能訓練、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言語治療、認知功能訓練、 心理治療、支具和矯形器的應用 恢復慢性期的康復治療腦卒中常見的后遺癥主要表現(xiàn)為患側上肢運動控制能力差
59、和手功能障礙、失語、構音障礙、 面癱、吞咽困難、偏癱步態(tài)、患足下垂行走困難,二便失禁、血管性癡呆等。此期的康復治 療為三級康復,應加強殘存和已有的功能,即代償性功能訓練,包括矯形器、步行架和輪椅 等的應用,以及環(huán)境改造和必要的職業(yè)技能訓練,以適應日常生活的需要。11、 brunnstrom 評定法六期 Brunnstrom偏癱后恢復六階段(過程)理論:第I期松弛性癱瘓,無活動。第n期 在共同形式下的活動,出現(xiàn)痙攣。第川期主動運動的出現(xiàn)僅見于肢體共同運動形式時,痙攣增強。第W期在共同形式活動外,出現(xiàn)隨意運動,痙攣減輕。第V期 能出現(xiàn)對個別或單獨活動的控制。第W期恢復至接近正常活動控制12、卒中特
60、殊臨床的處理:肩部問題、肌痙攣與關節(jié)攣縮、吞咽困難、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肺炎、壓瘡、抑郁13、 影響腦卒中功能結局的因素:年齡、合并癥與繼發(fā)性功能損害、病灶部位與嚴重程度、 早期與綜合康復治療、家庭與社會的參與14、 腦卒中并發(fā)癥:肺部感染、血糖升高、心衰、腎衰、應激性潰瘍、褥瘡、骨折等。 第七章一、COPD康復的呼吸訓練1、建立腹式呼吸模式(1 )放松:用輔助呼吸肌群減少呼吸肌的耗氧量,緩解呼吸困難。具體方法為:前傾依靠位:患者坐于桌前或床前,兩臂置于棉被或枕下,以固定肩帶并放松肩帶肌群,頭靠于枕上放松頸肌。前傾位還可降低腹肌張力,使腹肌在吸氣時容易隆起,增加腹壓,有助于腹式呼吸模式的建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院子教學課件
- 文庫發(fā)布:中醫(yī)課程
- 洗車美容教學課件
- 泡綿路軌式平切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方案設計2025年發(fā)改委立項
- 介入雙語教學課件
- 教育類課件教學課件
- 課件教學設計配套
- 【龍巖】2025年福建龍巖上杭縣事業(yè)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119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易錯點11權利與義務-備戰(zhàn)2021年中考道德與法治一輪復習易錯題
- 旅游直播活動方案
- 裝修改造工程施工總平面圖6
- 教師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與專業(yè)發(fā)展課件
- (完整版)標書密封條格式word
- 《關于漢語規(guī)范化的意義探析》
- 公司一年完稅證明模板
- [湖南]5萬噸凈水廠給排水工藝全套圖紙(附170頁計算說明)
- DB33T 1203-2020 建設工程施工揚塵控制技術標準
- 外國文學名著導讀
- 腦卒中患者血壓管理
- 如何制作OruxMaps離線地圖
- 校企汽修專業(yè)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