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道家生命倫理思想探略(一)_第1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25/661b89cd-efc4-4c34-88a1-c623ae909c0c/661b89cd-efc4-4c34-88a1-c623ae909c0c1.gif)
![論中國道家生命倫理思想探略(一)_第2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25/661b89cd-efc4-4c34-88a1-c623ae909c0c/661b89cd-efc4-4c34-88a1-c623ae909c0c2.gif)
![論中國道家生命倫理思想探略(一)_第3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25/661b89cd-efc4-4c34-88a1-c623ae909c0c/661b89cd-efc4-4c34-88a1-c623ae909c0c3.gif)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論中國道家生命倫理思想探略 (一 )論文摘要:道家以 “道”和“自然”解釋生命起源、本質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堅持 “重生輕物 ” 的生命本位觀和 “無欲無為 ”的養(yǎng)生論,注重生命的社會普遍關懷,超越世俗生活的束縛,追 求本真生命和精神自由, 并且以放達的態(tài)度對待生死問題。 道家生命倫理思想自始至終充滿 著超越世俗功利、追求與天地同化的自然主義生命倫理精神和智慧。 論文關鍵詞:道法自然;生命本位;生命關懷;生命超越;生死觀傳統(tǒng)道家老子和莊子等人以 “道法自然 ”為立場,從人與自然、人與物、人與人的關系出發(fā), 深刻地考察了生命的起源與本質,注重淡化名利、 重生輕物、 返璞歸真的生命關懷意識,具 有
2、超越現(xiàn)實、 追求自由、 平靜對待生死的人生態(tài)度。 道家關注生命怎樣才能實現(xiàn)本真價值和 意義,顯示出對人的生命的真切關懷,蘊含著深邃的生命倫理思想和生存智慧。一、 “道法自然 ”的生命起源論和天人關系說 探求生命的韌始、 生存依據(jù)、物質形體與精神魂靈的關系, 以及個體生命與宇宙自然的關系, 是古代哲學與傳統(tǒng)文化的理論出發(fā)點和價值基礎,也是道家生命倫理思想的追索主題。 在傳統(tǒng)社會關于生命的宗教臆測和蒙昧恐懼中, 道家卻把生命的起源歸因于自然以及自然之 道。老子以 “道 ”為最高本體范疇,把作為規(guī)律、法則意義上的 “道”延展成為萬物本原、本體 之道,用以說明世界萬物包括人體生命產(chǎn)生的根源及其成長發(fā)展
3、的規(guī)律性問題。 “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天“地萬物包括人的生命都是由 “道 ”的作用而產(chǎn)生,從 “道”那 里獲取自己的形體、生命和性情;同時,“道 ”是生命活動的法則,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狀態(tài)之 “道”周遍地貫注于萬物之中,人的生命從產(chǎn)生到死亡的演變歷 程,都與 “道”息息相關,生命必須循 “道”而行。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 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這些觀點以唯物主義精神和 自然的 “道”表明了生命的起源和存在基礎。在繼承老子 “道 ”生天地萬物和人的基礎上,列子 提出: “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
4、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 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形變之始也。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沖和氣者 為人;故天地含精,萬物化生。 ”他認為包括人在內(nèi)的天地萬物都本諸自然之氣、天地之精 而化生。稷下學派的管子也以精氣說解釋“道 ”以及與人有關的生命現(xiàn)象: “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為人。合乃生,不合不生。人的生命是由精和形兩部分構成的, 精指精氣,比較靈動;形指粗氣,形體比較被動;前者來源于天,后者來源于地,精氣和粗 氣結合有了生命, 人是精和形的結合, 也可以說是天和地交互作用的產(chǎn)物; 形體中包含的精 氣越多,人的生命力就越旺盛, 人也就越聰明和有
5、智慧; 如果精氣離開人的形體, 生命就會 走向死亡。 在先秦道家思想集大成者莊子看來, “道 ”既是無生命的萬物之本, 也是生命之本、 人之本,人的形體、容貌、精神以及整個生命都是由“道 ”產(chǎn)生的,所謂 “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 而萬物以形相生 ”“道與之貌, 天與之形, 惡得不謂之人 ?”德充符 )漢初黃老道家進一 步強調(diào) 道”對各種生命形態(tài)的始基作用,黃老帛書 道原和淮南子 原道訓等作均指出: 宇宙萬物,從天地山川、日月星辰、陰陽四時到花草樹木、飛禽走獸乃至人類,都是由天地 自然之 “道”產(chǎn)生和由 “道”體規(guī)律所支配的。在“道法自然 ”的自然主義宇宙論和生命起源論基礎上,道家主張?zhí)烊巳f物
6、一體、和諧相處。 老子排除宗教神設、神預在天人關系中的主宰地位,把人提高到與天、地、道同等的地位, 肯定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以自然的 “道”闡明 “天”不過是客觀存在,消解了 “天”的人格神的含義,祛除了傳統(tǒng)關于“天”以及以承載天命自居的 “帝”的至高無上、主宰一切的資格,確立了科學的天人關系學說。列 子提出人與自然萬物和諧相處, “天地萬物與我并生,類也。類無貴賤,徒以小大智力而相 制,迭相食;非相為而生 ”說符,認為天地萬物與人都是自然并生的物類之一,并非相為而 生,不過是各憑智力或體能而各取所需,沒有理由厚此而薄彼,貴人而賤物,以
7、此表達“天 人合一 ”的自然生命觀和生態(tài)觀。莊子也認為: “天 ”與“人”以及自然萬物本質上是融合為一 的,“天地與我并生, 而萬物與我為一。 ”人相對于萬物如九牛一毛, “以道觀之, 物無貴賤 ”, 人與萬物是平等的, 彼此無貴賤之分,所以人類不是自然的主宰者,而是順應者, 應該做到 “順之以天理,應之以自然 ”,“天無為以之清,地無為以之寧,故兩無為相合,萬物皆化。 人也應當 “從天之理 ”以無為, “汝徒處無為而物自化 ”,做到尊重自然規(guī)律,順應事物本性, 以實現(xiàn)事物自然成長,為此要做到萬物不傷。這種自然生命觀和生態(tài)觀正如羅素所指出的: “如果人類生活要想不變得無聊和索然無趣的話,就得認
8、識到存在著各種其價值完全不依賴 于效用的東西。 ”人類應該 “泛愛萬物 ”、 “常寬容于物 ”,按照自然的規(guī)律讓各種生命存活和 成長,不隨意摧殘扼殺,最終才能達至萬物一體、欣欣向榮的 “天樂 ”境界。二、重生輕物的 生命本位觀和無欲無爭的養(yǎng)生論 “道”和自然賦予生命的是生與死的統(tǒng)一,天命固然,人力無法絕對控制。人應該做的是順其 自然保持生命的本來面目, 不可為追求外物迷失自我甚或失去生命。 道家老子、 莊子等人宣 揚重身、貴生的生命意識,珍重人的自然生命力和生命特質。從自然生命的價值觀出發(fā),老子提出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 ”的命題, “何謂貴大患若身 ?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
9、,吾有何患?”沒有生命本身,還談何憂患榮辱 ?在他看來,與生命相比,一切聲名、貨利都是身外之物,生命才是最寶貴的和無價的,不要為追 求聲名、 財利而損害甚至喪失自己的生命。 遠離聲色貨利的縱欲生活, 安于順應自然的自足 生活,是真正的貴身和重生。以自然、無為的觀點,認為在原初社會里,人們非常淳樸;而 在現(xiàn)實社會中, 人們被自私多欲的思想誘惑, 使本來純樸的人性受到損害, 現(xiàn)實的人要獲取 寧靜,應該 “見素抱撲,少私寡欲 ”,復歸到無知無欲的嬰孩狀和自然純樸狀態(tài);提倡“不尚閑,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 使民不盜; 不見可欲, 使民心不亂。 是以圣人之治, 虛其心, 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
10、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外 物和過分的感官追求會傷性害生, 損害人的樸素本性, 使人迷失方向, 也會造成社會追逐爭 奪和混亂傷殘, “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告誡 人們應當 “知足 ”,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 知足之足常足矣。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只有常常保持 “知足 ”、善于柔弱處下的心境,不隨物遷 和沉溺,才能守護生命的本真和 “道”體。老子指出: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 勝。 ”章水甘居下流,其性柔弱,而攻堅時莫之能比,能懷山襄陵,穿石銷金。 “上善若水。 水
11、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 故幾于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 言善信,政善治, 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憂?!?章純真的德性就像水一樣,柔弱處下,與萬物不爭,所以能泰然自若。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古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圣人 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天下 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以少私寡欲、柔弱不爭的修養(yǎng)論提誡為官者 應該尊重普通百姓, 把自己的利益置于百姓的利益之后, 才能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愛戴, 通達 生命久遠之道。莊子等人繼承并發(fā)展了老子的生命本位和 “重生輕物 ”思想, 確立了貴生、 尊生
12、的人生價值取 向。莊子認為名利、家國、天下均是身外之物,真正內(nèi)在于人的、人能真正擁有并應該珍重 的只有生命本身,而不是身外之物。在養(yǎng)生主篇中,提出“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jīng),可以保全生,可以養(yǎng)親,可以盡年 ”的養(yǎng)生方法和目標,是要在人世間 “遵循自 然之中道而安其常法 ”,這樣才可以保全天性,保全生命,享盡天年。在讓王篇中,莊 子借用寓言故事批評 “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棄生以殉物 ”, “今世之人,居高官厚爵者,皆重 失之,見利輕亡其身,豈不禍哉 ! ”主張以生命為貴、以名位利祿為輕的人生哲學,“能尊生者,雖富貴不以養(yǎng)傷身,雖貧賤不以利累形 ”。莊子繼承了老子守柔處弱的思想,在天下 篇
13、中指出: “堅則毀矣,銳則挫矣。 ”柔弱不爭的思想,是調(diào)節(jié)人我、個人和社會關系的重要原則,是保存力量因而成為剛強的方法,是道家獨特的取勝之道和生存之道; “不爭 ”是以 退為進,養(yǎng)精蓄銳,厚積薄發(fā),后發(fā)制人。莊子提出了 “無用之用 ”的全生法, “桂可食,故 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人間世 ?!盁o用之用 ”便是 “順 物自然 ”。不刻意追求功名利祿,以善待生命,盡其天年,達到生命 “大用 ”。為實現(xiàn)貴生、 養(yǎng)身,維護生命的大全價值,莊子提出了包括養(yǎng)形、養(yǎng)神、節(jié)食、寡欲等一整套養(yǎng)生方法。 以“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 ”而著名的楊朱也提出過 “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 ”的
14、思想, 兩者結合起 來看, 楊朱的思想是將個體生命置于高于一切的位置, 真正值得珍重的僅僅是生命本身, 天 下雖大, 與生命本身若無相關故不取。 生命本身是目的, 而天下是用來保養(yǎng)生命的手段和憑 借,相對于外在事物而言,雖爵為天子、富有天下,仍不足以與吾生相比,貴賤、輕重、安 危,均應以生命為評判標準,應該重生而輕物、輕利。黃老道家集大成之作淮南子繼承 了先秦道家看重個體生命價值這一思想傳統(tǒng),提出 “大己而小天下 ”、 “身得則萬物備 ”、 “生 尊于天下 ”等觀點,認為只有生命本身才是最值得珍貴的,主張全其身、盡天年。 三、普遍的社會生命關懷倫理 人的生命往往表現(xiàn)為在某種特定社會關系中的存在
15、。 道家諸子認為, 個體生命的持存和完善 需要社會的安寧、平等和公平, 需要社會成員共同遵守自然之道, 和平相處。老莊等人懷著 深切的救世心情, 設計了無為而治的救世之方, 表現(xiàn)出普世化的生命關懷。 對現(xiàn)實生活的深 刻洞察和批判,是老子對現(xiàn)實生命關切的一種表達方式。老子主張 “愛民治國 ”, “愛以身為 天下,若可托天下 ”。他斷言: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身,其德 乃真;修之家,其德乃余;修之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國,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溥。 ” 在實踐中因循著 “道”的自然本性,伴隨著 “德 ”的擴充和完備,從自我到家庭、鄉(xiāng)里、國族乃 至天下,由自然生命走向社會生
16、命,使社會成為和諧安泰的共同一體,“道 ”的功用也通過生命的擴充而得到顯現(xiàn)。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日慈,二日儉,三日不敢為天下先。 ”老子 以慈愛為人生處事的第一 “寶 ”,以慈愛之心對待天下萬物和社會他者。 作為老子理想人格典 范的圣人,處處心懷天下,善濟救人、善接救物,圣人無恒心,以百姓之心為心。” 章圣人有一種仁愛之心,他們 “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 “圣人無積,既 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圣人不自私自利,越幫助別人越充足;越給予別人, 自己越能得道多助。 正是有了這種無私的愛, 圣人與百姓之間、 人與人之問才能保證一種和 諧的社會關系, 這種無私的愛也是把個體生命擴充為社會生命的根本原則。以慈愛之心體盡天下萬物帶來的是人與人、 人與社會、 人與自然的和諧; 以慈愛之心審視與人所處的共在之 物,人與各種存在 (包括人、社會和自然 )之間成為共生共榮的相互依賴、互相需要、互相支 持的和諧發(fā)展關系。老子提出 “和”是生命本身所固有的精神,是自然和社會的必然態(tài)勢。在 人的原初形態(tài) 自然生命那里, “和”的生命精神表現(xiàn)為本真和理想的極致, “含德之厚者, 比于赤子。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日常,知常日明。”和”是萬物生衍的本性、依據(jù)和生機所在, 知道 “和”的規(guī)律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Unit3 It's Too Expensive(說課稿)-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一起)英語四年級上冊001
- 2025【各行各業(yè)合同協(xié)議模板】【各行各業(yè)合同協(xié)議模板】商鋪轉讓協(xié)議
- 2025常用版工程工程合同樣式
- 2023八年級英語下冊 Module 9 Friendship Unit 1 Could I ask if you've mentioned this to her第二課時說課稿 (新版)外研版
- 2025墻體廣告制作發(fā)布合同
- 2025國際貿(mào)易合同樣本參考
- Unit 3 My weekend plan Part A Let's talk Let's learn大單元整體說課稿表格式-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英語六年級上冊
- 9 生活離不開規(guī)則說課稿-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
- 3 《百合花》 (說課稿)-2024-2025學年高一語文同步說課稿與知識梳理(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
- Unit 4 My home PB Let's learn (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英語四年級上冊
- 2021利達JB-QG-LD988EL JB-QT-LD988EL 火災報警控制器 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調(diào)試手冊
- 醫(yī)院檢驗科安全風險評估報告表單
- 高一北師大版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9篇
- 2024輸血相關知識培訓
- 2023年四川省綿陽市中考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
- 夏普LCD-46LX750A電視機使用說明書
- 正大天虹方矩管鍍鋅方矩管材質書
- 2024年山東魯商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山東省泰安市2022年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生物試題
- 受賄案例心得體會
- 第六章ACS6000勵磁單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