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師簡明手冊.doc_第1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8/fa19987f-8035-486c-b0f0-8d4674c5c475/fa19987f-8035-486c-b0f0-8d4674c5c4751.gif)
![建筑師簡明手冊.doc_第2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8/fa19987f-8035-486c-b0f0-8d4674c5c475/fa19987f-8035-486c-b0f0-8d4674c5c4752.gif)
![建筑師簡明手冊.doc_第3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8/fa19987f-8035-486c-b0f0-8d4674c5c475/fa19987f-8035-486c-b0f0-8d4674c5c4753.gif)
![建筑師簡明手冊.doc_第4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8/fa19987f-8035-486c-b0f0-8d4674c5c475/fa19987f-8035-486c-b0f0-8d4674c5c4754.gif)
![建筑師簡明手冊.doc_第5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8/fa19987f-8035-486c-b0f0-8d4674c5c475/fa19987f-8035-486c-b0f0-8d4674c5c475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2-建筑師簡明手冊 / A技術術語- 建筑簡明手冊二00九年九月九日編者話:本手冊匯集建筑專業(yè)主要規(guī)范有關規(guī)定,以條文形式匯編成冊,供建筑專業(yè)人員參考使用。手冊分為三篇:A篇(p1p11)收集建筑常用技術術語(包括規(guī)劃、建筑、人防)、住宅設計技術經濟指標計算、住宅設計規(guī)范強條摘要、建筑面積計算規(guī)定;B篇(p1219)收集場地設計技術主要規(guī)定;C篇(p20p42)收集建筑設計技術主要規(guī)定。查閱本手冊如發(fā)現(xiàn)疑問,請對照相關規(guī)范,以規(guī)范條文為準。(編者:張忠庚)本手冊使用主要規(guī)范:1.民用建筑設計通則 GB 50352-2005 民 2.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 規(guī)劃 . 建筑 2003規(guī)定3
2、.城市居住區(qū)規(guī)劃設計規(guī)范 GB 50180-93城居4.城市道路交通規(guī)劃設計規(guī)范 GB 50220-95 城交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 JGJ 50-2001 城無 6.住宅建筑規(guī)范 GB 50368-2005 住建7.住宅設計規(guī)范 GB 50096-1999 住8.宿舍建筑設計規(guī)范 JGJ 36-2005宿舍9.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GB 50016-2006建規(guī)10.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GB 50045-95高規(guī)11.建筑工程建筑面積計算規(guī)范 GB/T 50353-2005面積12.福州市城市規(guī)劃管理技術規(guī)定(暫行)2000 榕規(guī)13.廈門市住宅設計防火暫行規(guī)定 2003廈防1
3、4.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guī)范 GB 50038-2005 防A 技術術語篇規(guī) 劃 術 語城市居住區(qū):一般稱居住區(qū),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規(guī)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線所圍合,并與居住人口規(guī)模(3000050000人)相對應,配建有一整套較完善的、能滿足該區(qū)居民物質與文化生活所需要的公共服務設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城居2.0.1居住小區(qū):一般稱小區(qū),是泛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線所圍合,并與居住人口規(guī)模(1000015000人)相對應,配建有一套能滿足該區(qū)居民基本的物質與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務設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城居2.0.2居住組團:一般稱組團,指一般被小區(qū)道路分隔,并與居住人口規(guī)模(1
4、0003000人)相對應,配建有居民所需的的基層公共服務設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城居2.0.3居住區(qū)用地: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綠地等四項用地的總稱。城居2.0.4住宅用地: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四周合理間距內的用地(含宅間綠地和宅間小路等)的總稱。城居2.0.5公共服務設施用地:一般稱公建用地,是與居住人口規(guī)模相對應配建的、為居民服務和使用的各類設施的用地,應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屬場院、綠地和配建停車場等。城居2.0.6道路用地:居住區(qū)道路、小區(qū)路、組團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汽車地面停放場地。城居2.0.7居住區(qū)(級)道路:一般以劃分小區(qū)的道路。在大城市中通常與城市支路同級。城居2.0
5、.8小區(qū)(級)路:一般以劃分組團的道路。城居2.0.9組團(級)路:上接小區(qū)路、下接宅間小路的道路。城居2.0.10宅間小路:住宅建筑之間連接各住宅入口的道路。城居2.0.11公共綠地:滿足規(guī)定的日照要求、適合于安排游憩活動設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綠地,包括居住區(qū)公園、小游園和組團綠地及其他塊狀帶狀綠地等。城居2.0.12配建設施:與人口規(guī)模或與住宅規(guī)模相對應配套建設的公共服務設施、道路和公共綠地的總稱。城居2.0.13公共活動中心:配套公建相對集中的居住區(qū)中心、小區(qū)中心和組團中心等。城居2.0.15道路紅線:規(guī)劃的城市道路(含居住區(qū)級道路)用地的邊界線。民2.0.8 城市道路(含居住區(qū)級道路
6、)用地的規(guī)劃控制線。城居2.0.16 規(guī)劃道路的路幅邊界線。城交2.0.6 道路規(guī)劃紅線:一般稱道路紅線,指城市道路用地規(guī)劃控制線。榕規(guī)河道規(guī)劃藍線:一般稱河道藍線,指城市各級河、渠道用地規(guī)劃控制線。榕規(guī)電力規(guī)劃黑線:一般稱電力走廊,指城電力線路規(guī)劃控制線。榕規(guī)文物保護規(guī)劃紫線:指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或建筑保護單位用地及其周圍進行規(guī)劃保護的規(guī)劃控制線。榕規(guī)建筑基地:根據用地性質和使用權屬確定的建筑工程項目的使用場地。民2.0.6建筑控制線:指根據城市規(guī)劃需要確定的建筑物可建范圍的控制線。榕規(guī)用地紅線:各類建筑工程項目用地的使用權屬范圍的邊界線。民2.0.8建筑紅線:指經規(guī)劃確定的建筑物基底位置的
7、控制線。榕規(guī) 建筑線:一般稱建筑控制線,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線。城居2.0.17 建筑密度:在一定范圍內,建筑物的基底面積總和與占用地面積的比例。民2.0.10 居住區(qū)用地內,各類建筑物的基底總面積與居住區(qū)用地面積的比率。城居2.0.31 建設用地內,各類建筑基底占地面積的總和與建筑用地面積的比率。榕規(guī) 容積率:在一定范圍內,建筑面積總和與用地面積的比值。民2.0.11 建設用地內的各類建筑,其地面以上建筑面積的總和與建筑用地面積的比值。榕規(guī)建筑面積毛密度:也稱為容積率,是每公頃居住區(qū)用地上擁有的各類建筑的建筑面積(萬m2/hm2)或以居住區(qū)總建筑面積(萬m2)與居住區(qū)用地(萬m2)的比值表
8、示。城居2.0.29 綠地率:居住區(qū)用地范圍內各類綠地面積的總和占居住區(qū)用地面積的比率。城居2.0.32一定地區(qū)內,各類綠地總面積占該地區(qū)總面積的比例。民2.0.12居住用地內各類綠地面積的總和與用地面積的比率。住建2.0.8建設用地內,各類綠地面積的總和與建筑用地面積的比率。榕規(guī)綠地應包括:公共綠地、宅旁綠地、公共服務設施所屬綠地和道路綠地(即道路紅線內的綠地),其中包括滿足綠地的總稱,包括滿足當地植樹綠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頂綠地,不包括其他屋頂、曬臺的綠地及垂直綠化。城居2.0.32綠地:居住用地內公共綠地、宅旁綠地、公共服務設施所屬綠地和道路綠地(即道路紅線內的
9、綠地)等各種形式綠地的總稱,包括滿足當地植樹綠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頂綠地,不包括其他屋頂、曬臺的綠地及垂直綠化。住建2.0.6停車率:指居住區(qū)內居民汽車的停車位數量與居住戶數的比率。城居2.0.32a地面停車率:居民汽車的地面停車位數量與居住戶數的比率。城居2.0.32b拆建比:拆除的原有,建筑總面積與新建的建筑總面積的比值。民2.0.33設計使用年限:設計規(guī)定的結構或結構構件不需進行大修即可桉其預定目的使用的時期。住建2.0.14建 筑 術 語民用建筑:供人們居住和進行公共活動的建筑。民2.0.1 居住建筑:供人們居住使用的建筑。民2.0.2 住 宅:供家庭居住使用
10、的建筑。住2.0.1 低層住宅:為一層至三層;住1.0.3 多層住宅為四層至六層住1.0.3 中高層住宅為七層至九層;住1.0.3 高層住宅為十層以上。住1.0.3 住宅建筑: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含與其他功能空間處于同一建筑中的住宅部分)。住建2.0.1 商業(yè)服務網點:居住建筑的首層或首層及二層設置的百貨店、副食店、糧店、郵政所、儲蓄所、 理發(fā)店等小型營業(yè)性用房。該用房建筑面積不超過300m2,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1.5h的樓板和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且無門窗洞口的隔墻與居住部分及其他用房完全分隔,其安全出口、疏散樓梯與居住部分的安全出口、疏散樓梯獨立設置。建規(guī)2.0.14單元式高層住宅:由
11、多個住宅單元組合而成,每單元均設有樓梯、電梯的高層住宅。住2.0.20塔式高層住宅:以共用樓梯、電梯為核心布置多套住房的高層住宅。住2.0.21 塔式住宅:獨立單元式(也稱點式)住宅,以共用樓梯或樓梯與電梯組成的交通中心為核心,將多套住房組成一個單元獨立建造,且每套住房的進戶門至樓梯間門或前室門的距離不超過10米的住宅。廈防 塔式建筑:指長高比小于1的建筑,塔式建筑的各朝向均為長邊。規(guī)定 2.4.4 注:不規(guī)則平面的建筑其長度均以最突出部分計算,不包陽臺板式建筑:指主要朝向建筑長度大于次要朝向建筑長度2倍以上的建筑。規(guī)定 2.4.4 通廊式高層住宅:由共用樓梯、電梯通過內、外廊進入各套住房的高
12、層住宅。住2.0.22躍層住宅:套內空間跨越兩樓層及以上的住宅。住2.0.17高級住宅:建筑裝修標準高和設有空氣調節(jié)系統(tǒng)的住宅。高規(guī)2.0.11聯(lián)幢住宅:指三幢以上墻體相聯(lián)的獨院獨戶住宅組成的建筑。榕規(guī)雙拼住宅:指二幢一側墻體相聯(lián)的獨院獨戶住宅組成的建筑。榕規(guī)單幢住宅:指四周不與其他住宅相聯(lián)的獨院獨戶住宅建筑。榕規(guī)老年人住宅:供以老年人為核心的家庭居住使用的專用住宅。老年人住宅以套為單位,普通住宅樓棟中可設置若干套老年人住宅。住建2.0.2無障礙住房:在住宅建筑中,設有乘輪椅者可進入和使用的住宅套房。住建2.0.10 無障礙住房應適合行動困難者和老年人居住。規(guī)定 16.10.1 套型:按不同使
13、用面積、居住空間組成的成套住宅類型。住2.0.2居住空間:系指臥室、起居室(廳)的使用空間。住2.0.3臥室:供居住者睡眠、休息的空間。住1.0.3起居室(廳):供居住者會客、娛樂、團聚等活動的空間。住2.0.5廚房:供居住者進行炊事活動的空間。住2.0.6衛(wèi)生間:供居住者進行便溺、洗浴、盥洗等活動的空間。住2.0.7宿舍:有集中管理且供單身人士使用的居住建筑。宿舍2.0.1居室:供居住者睡眠、學習和休息的空間。宿舍2.0.2公共活動室(空間):供居住者會客、娛樂、小型集會等活動的空間。宿舍2.0.5 公共建筑:供人們進行各種公共活動的建筑。民2.0.3低層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小于、等于10米的
14、公共建筑及綜合性建筑。多層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米,小于、等于24米的公共建筑及綜合性建筑。榕規(guī)高層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公共建筑及綜合性建筑。榕規(guī)單元式辦公建筑:指根據使用需要確定一種或數種單元尺寸組成,并帶有專用衛(wèi)生間的辦公室的公共建筑榕規(guī)。一般辦公建筑:指非單元式小空間劃分,按層設置衛(wèi)生設備的辦公建筑。榕規(guī)公寓式辦公建筑:指單元式小空間劃分,并在單元式辦公室的基礎上設置臥室、會客室、廚房及廁所等房間的辦公建筑。榕規(guī)綜合樓:由二種及二種以上用途的樓層組成的公共建筑。高規(guī)2.0.7綜合樓組成形式多種,常見的形式為:若干層作商場,若干層作寫字樓層(辦公),若干層作高級公寓;若干層作
15、辦公室、若干層作旅館,若干層作車間、倉庫;若干層作銀行,經營金融業(yè)務,若干層作旅館,若干層作辦公室,等等。商住樓:底部商業(yè)營業(yè)廳與住宅組成的高層建筑。高規(guī)2.0.8 商住樓的形式,一般是下面若干層為商業(yè)營業(yè)廳,其上面為塔式普通或高級住宅商住綜合建筑:商業(yè)和住宅混合的建筑。榕規(guī)商辦綜合建筑:商業(yè)和辦公混合的建筑。榕規(guī)一般旅館建筑:指接待國內旅客為主的一般社會旅館、招待所等旅館建筑。榕規(guī)旅游賓館:指旅游涉外飯店,是按國家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可確定星級的旅館建筑,或旅游度假賓館建筑。榕規(guī)騎樓:層部分騎在人行道上的臨街樓房。面積2.0.24過街樓:有道路穿過建筑空間的樓房。面積2.0.25建筑小品:既有功
16、能要求,又具有點綴、裝飾和美化作用的、從屬于某一建筑空間環(huán)境的小體量建筑、游憩觀賞設施和指示性標志物等的統(tǒng)稱。城居2.0.19眺望間:設置在建筑物頂層或挑出房間的供人們遠眺或觀察周圍情況的建筑空間。面積2.0.17層高:建筑物各層之間以樓、地面面層(完成面)計算的垂直距離,屋頂層由該層樓面面層(完成面)至平屋面的結構面層或至坡頂的結構面層與外墻外皮延長線的交點計算的垂直距離。民2.0.14上下兩層樓面或樓面與地面之間的垂直距離。住2.0.10面積2.0.1室內凈高:從樓、地面面層(完成面)至吊頂或樓蓋、屋蓋底面之間的有效使用空間的垂直距離。民2.0.15 樓面或地面至上部樓板底面或吊頂底面之間
17、的垂直距離。住2.0.11 標準層:平面布置相同的住宅樓層。住2.0.9中間層:底層和最高住戶入口層之間的中間樓層。住2.0.19自然數層:按樓板、地板結構分層的樓層數。住2.0.18面積2.0.2架空層:僅有結構支撐而無外圍結構的開敞空間層。民2.0.20建筑物深基礎或坡地建筑吊腳架空部位不回填土石方形成的建筑空間。面積2.0.3避難層:建筑高度超過100m的高層建筑,為消防安全專門設置的供人們疏散避難的樓層。民2.0.19設備層:建筑物中專為設置暖通、空調、給水排水和配變電等的設備和管道且供人員進入操作用的空間層。民2.0.18使用面積:房間實際能使用的面積、不包括墻、柱等結構構造和保溫層
18、的面積。住2.0.8地下室:房間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過該房間凈高的1/2者為地下室。民2.0.16半地下室:房間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過該房間凈高的1/3,且不超過1/2者為半地下室。民2.0.17臺階:在室外或室內的地坪或樓層不同標高處設置的供人們行走的階梯。民2.0.21坡道:連接不同標高的樓面、地面,供人行或車行的斜坡式交通道。民2.0.22過道:住宅套內使用的水平交通空間。住2.0.14建筑物通道:為道路穿過建筑物而設置的建筑空間。面積2.0.9走廊:建筑物的水平交通空間。面積2.0.4架空走廊:建筑物與建筑物之間,在二層或二層以上專門為水平交通設置的走廊。面積2.0.1
19、0挑廊:挑出建筑物外墻的水平交通空間。面積2.0.5檐廊:設置在建筑物底層出檐下的水平交通空間。面積2.0.6回廊:在建筑物門廳、大廳內設置在二層或二層以上的回形走廊。面積2.0.7陽臺:供居住者進行室外活動、涼曬衣物等的空間。住2.0.12封閉陽臺:指依據專業(yè)設計規(guī)范,利用鋁合金、鋁塑、磚墻、玻璃等材料對挑陽臺三面或對凹陽臺單面進行全封閉圍合的陽臺。榕規(guī)平臺:供居住者進行室外活動的上人屋面或由住宅底層地面伸出室外的部分。住2.0.13門斗:在建筑物出入口設置的起分隔、擋風、御寒等作用的建筑過渡空間。面積2.0.3雨蓬:設置在建筑物進出口上部的遮雨、遮陽蓬。面積2.0.3飄窗:為房間采光和美化
20、造型而設置的突出外墻的窗。面積2.0.23落地櫥窗:突出外墻面根基落地的櫥窗。面積2.0.15欄桿:高度在人體胸部至腹部之間,用以保障人身安全或分隔空間用的防護分隔構件。民2.0.23樓梯:由連續(xù)行走的梯級、休息平臺和維護安全的欄桿(或欄板)、扶手以及相應的支托結構組成的作為樓層之間垂直交通用的建筑部件。民2.0.24吊頂:懸吊在房屋屋頂或樓板結構下的頂棚。民2.0.27吊柜:住宅套內上部的儲藏空間。住2.0.16壁柜:住宅套內與墻壁結合而成的落地儲藏空間。住2.0.15裝修:以建筑物主體結構為依托,對建筑內外空間進行的細部加工和藝術處理。民2.0.31建筑幕墻:由金屬構架與板材組成的、不承擔
21、主體結構荷載與作用的建筑外圍護結構。民2.0.26圍護性幕墻:直接作為外墻起圍護作用的幕墻。面積2.0.13裝飾性幕墻:設計在建筑物墻體外起裝飾作用的幕墻。面積2.0.14管道井:建筑物中用于布置豎向設備管線的豎向井道。民2.0.28煙道:排除各種煙氣的管道。民2.0.29通風道:排除室內蒸汽、潮氣或污濁空氣以及輸送新鮮空氣的管道。民2.0.30通風:為保證人們生活、工作或生產活動具有適宜的空氣環(huán)境,采用自然或機械方法,對建筑物內部使用空間進行換氣,使空氣質量滿足衛(wèi)生、安全、舒適等要求的技術。民2.0.35噪音:影響人們正常生活、工作、學習、休息、甚至損害身心健康的外界干擾聲。民2.0.36采
22、光:為保證人們生活、工作或生產活動具有適宜的光環(huán)境,使建筑物內部使用空間取得的天然光照度滿足使用、安全、舒適、美觀等要求的技術。民2.0.32采光系數:在室內給定平面上的一點,由直接或間接地接受來自假定和已知天空亮度分布的天空漫射光而產生照度與同一時刻該天空半球在室外無遮擋水平面上產生的天空漫射光照度之比。民2.0.33采光系數標準值:室內和室外天然光臨界照度時的采光數值。民2.0.34人 防 術 語平時:和平時期的簡稱。2.1.1戰(zhàn)時:戰(zhàn)爭時期的簡稱。2.1.2臨戰(zhàn)時:臨戰(zhàn)時期的簡稱。2.1.3防空地下室:具有預定戰(zhàn)時防空功能的地下室。(在房屋中室內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過該房間凈高1
23、/2的為地下室)。2.1.4人員掩蔽工程:主要用于保障人員掩蔽的人防工程(包括防空地下室)。2.1.8一等人員掩蔽所:供戰(zhàn)時堅持工作的政府機關、城市生活重要保障部門(電信、供電、供氣、供水、食品等)、重要廠礦企業(yè)和其他戰(zhàn)時有人員進出要求的人員掩蔽工程。二等人員掩蔽所:戰(zhàn)時留城的普通居民掩蔽所。主體:防空地下室中能滿足戰(zhàn)時防護及其主要功能要求的部分。對于有防毒要求的防空地下室,其主體指最里面一道密閉門以內的部分。2.1.14清潔區(qū):防空地下室中能抵御預定的爆炸動荷載作用,且滿足防毒要求的區(qū)域。2.1.15染毒區(qū):防空地下室中能抵御預定的爆炸動荷載作用,但允許染毒的區(qū)域。2.1.16防護單元:在防
24、空地下室中,其防護設施和內部設備均能自成體系的使用空間。2.1.17抗爆單元:在防空地下室中(或防護單元),用抗爆隔墻分隔的使用空間。2.1.18單元間平時通行口:為滿足平常使用需要,在防護單元隔墻上開設的供平時通行、戰(zhàn)時封堵的孔口2.1.19人防圍護結構:防空地下室承受空氣沖擊波或土中壓縮波直接作用的頂板、墻板和底板的總稱2.1.20外墻:防空地下室中一側與室外巖土接觸,直接承受土中壓縮波作用的墻體。2.1.21臨空墻:一側直接受空氣沖擊波作用,另一側為防空地下室內部的墻體。2.1.22口部:防空地下室的主體與地表面,或其他地下建筑的連接部分。 對于有防毒要求的防空地下室,其口部指最里面一道
25、密閉以外的部分,如擴散室、密閉通道、防毒通道、洗消間(簡易洗消間)、除塵室、濾毒室和豎井、防護密閉門以外的通道等。2.1.23室外出入口:通道的出地面段(無防護頂蓋段)位于防空地下室上部建筑投影范圍以外的出入口。2.1.24室內出入口:通道的出地面段(無防護頂蓋段)位于防空地下室上部建筑投影范圍以內的出入口。2.1.25連通口:在地面以下與其他人防工程(包括防空地下室)相連通的出入口。2.1.26主要出入口:戰(zhàn)時空襲前、空襲后人員或車輛進出較有保障,且使用較為方便的出入口。2.1.27次要出入口:戰(zhàn)時主要供空襲前使用、當空襲使地面建筑遭破壞后可不使用的出入口。2.1.28備用出入口:戰(zhàn)時一般情
26、況下不使用、當其他出入口遭破壞或堵塞時應急使用的出入口。2.1.29直通式出入口:防護密閉門外的通道在水平方向上沒有轉折通至地面的出入口。2.1.30單向式出入口:防護密閉門外的通道在水平方向上有垂直轉折,并從一個方向通至地面的出入口。2.1.31穿越式出入口:防護密閉門外的通道出入端從二個方向通至地面的出入口。2.1.32豎井式出入口:防護密閉門外的通道出入端從豎井通至地面的出入口。2.1.33樓梯式出入口:防護密閉門外的通道出入端從樓梯通至地面的出入口。2.1.34防護密閉門:既能阻擋沖擊波又能阻擋毒劑通過的門。2.1.35密閉門:能夠阻擋毒劑通過的門。2.1.36濾毒室:裝有通風濾毒設備
27、的專用房間。2.1.38密閉通道:由防護密閉門與密閉門之間或兩道密閉門之間所構成的,并僅依靠密閉隔絕作用阻擋毒劑侵入室內的密閉空間。在室外染毒情況下,通道不允許人員出入。2.1.39防毒通道:由防護密閉門與密閉門之間或兩道密閉門之間所構成的,具有通風換氣條件,依靠超壓排風阻擋毒劑侵入室內的空間。在室外染毒情況下,通道允許人員出入。2.1.40洗消間:供染毒人員通過和全身清除有害物的房間。通常由脫衣室、淋浴室和檢查穿衣室組成。2.1.41簡易洗消間:供染毒人員清除局部皮膚上有害物的房間。2.1.42人防有效面積:能供人員、設備使用的面積。其值為防空地下室建筑面積與結構面積之差。2.1.45掩蔽面
28、積:供掩蔽人員、物資、車輛使用的有效面積。其值為與防護密閉門(和防爆波活門)相連接的臨空墻、外墻外邊緣形成的建筑面積扣除結構面積和下列各部位面積后的面積:1)口部房間、防毒通道、密閉通道面積;2)通風、給排水、供電、防化、通信等專業(yè)設備房間面積;3)廁所、盥洗室面積。2.1.46住 宅 設 計 技 術 經 濟 指 標住宅設計技術經濟指標計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住3.5.21.各功能空間使用面積=各功能空間墻體內表面所圍合的水平投影面積之和(m2);2.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各功能空間使用面積之和(m2/套)3.住宅標準層總使用面積=本層各套型內使用面積之和(m2);4.住宅標準層建筑面積,按外墻結構
29、外表面及柱外沿或相鄰界墻軸線所圍合的水平投影面積計算,當外墻設外保溫層時,按保溫層外表面計算(m2);5.標準層使用面積系數=標準層使用面積除以標準層建筑面積(%);6.套型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除以標準層的使用面積(m2/套);7.套型陽臺面積=套內各陽臺結構底板投影凈面積之和。(m2/套);套內使用面積計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住3.5.31.套內使用面積包括臥室、起居室(廳)、廚房、衛(wèi)生間、餐廳、過廳、過道、前室、儲藏室、壁柜等的使用面積的總和;2.躍層住宅中的套內樓梯按自然層數的使用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3.煙囪、通風道、管井等均不計入使用面積;4.室內使用面積按結構墻體表面尺寸計算,有復
30、合保溫層,按復合保溫層表面尺寸計算。5.利用坡屋頂內空間時: 頂板下表面與樓面的凈高低于1.20m的空間不計算使用面積; 凈高在1.202.1m的空間按1/2計算使用面積; 凈高超過2.1m的空間全部計入使用面積。6.坡屋頂內的使用面積應單獨計算,不得列入標準層使用面積和標準層建筑面積中,需計算建筑總面積時,利用標準層使用面積系數反求。7.陽臺面積應按結構底板投影凈面積單獨計算,不計入每套使用面積或建筑面積內。住3.5.4住 宅 設 計 規(guī) 范 (強條)摘 要1.臥室、起居室(廳)的室內凈高不應低于2.40m,局部凈高不應低于2.10m,且其面 不應大于室內使用面積的1/3。 2.利用坡屋頂內
31、空間作.臥室、起居室(廳)時,其1/2 面積的室內凈高不應低于2.10 m。3.陽臺欄桿設計應防止兒童攀登,欄桿的垂直桿件間凈距不應大于 0.11 m;放置花盆處必須采取防墜落措施。4.低層、多層住宅的陽臺欄桿凈高不應低于1.05m,中高層、高層住宅的陽臺欄桿凈不應1.10m。5.外窗窗臺距樓面、地面的凈高低于0.90 m時,應有防護設施,6.樓梯梯段凈寬不應小于 1.10 m。六層及六層以下住宅,一邊設有欄桿的梯段凈寬不應小1m。7.樓梯踏步寬度不應小于 0.26 m,踏步高度不應大于0.175 m。樓梯水平段欄桿長度大于0.50m時,其扶手高度不應小于1.05 m。樓梯欄桿垂直桿件間凈空不
32、應大于0.11m。8.樓梯井凈寬大于0.11m 時。必須采取防止兒童攀滑的措施。9.七層及以上住宅或住戶入口層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超過16m以上的住宅必須設置電梯。10.外廊、內天井及上人屋面等臨空處欄桿凈高,低層、多層住宅不應低于 1.05 m,中高層、高層住宅不應低于1.10m欄桿設計應防止兒童攀登,垂直桿件間凈空不應大于 0.11m。11.設置電梯的住宅公共出入口,當有高差時,應設輪椅坡道和扶手。 12.住宅的公共出入口位于陽臺、外廊及開敞樓梯平臺的下部時,應采取設置雨罩等防止物體墜落傷人的安全措施。13.住宅不應布置在地下室內。當布置在半地下室時,必須對采光、通風、日照、防潮、排水
33、及安全防護采取措施。14.住宅建筑內嚴禁布置存放和使用火災危險性為甲、乙類物品的商店、車間和倉庫,并不應布置產生噪聲、振動和污染環(huán)境衛(wèi)生的商店、車間和娛樂設施。15.住宅與附建公共用房的出入口應分開布置。當住宅與其他功能空間處于同一建筑內時,住宅部分與非住宅部分之間應采取防火分隔措施,且住宅部分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樓梯應獨立設置。(條文說明:本條中的其他功能空間指商業(yè)經營性場所,以及機房、倉儲用房等,不包括直接為住戶服務的物業(yè)管理辦公用房和棋牌室、健身房等活動場所。)建 筑 工 程 建 筑 面 積 計 算 規(guī) 定1.單層建筑物的建筑面積,應按其外墻勒腳以上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34、單層建筑物高度在 2.20 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高度不足 2.20 m 者應計算1/2 面積。 利用坡屋頂內空間時凈高超過 2.10 m 部位應計算全面積;凈高在 1.20 m至 2.10 m的部位應計算 1/2面積;凈高不足 1.20 m 的部位不應計算面積。2.單層建筑物內設有局部樓層者,局部樓層的二層及以上樓層,有圍護結構的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無圍護結構的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 2.20 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 2.20 m 者應計算 1/2 面積。4.多層建筑坡屋頂內和場館看臺下,當設計加以利用時凈高超過 2.10 m 的部位應計算全面積;凈高在
35、1.20 m至 2.10 m 的部位應計算 1/2 面積;當設計不以利用或室內凈高不足 1.20 m 時不應計算面積。5.地下室、半地下室(車間、商店、車站、車庫、倉庫等),包括相應的有永久性頂蓋的出入口,應按其外墻上口(不包括采光井、外墻防潮層及其保護墻)外邊線所圍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20 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 2.20 m 者應計算 1/2 面積。6.坡地的建筑物吊腳架空層、深基礎架空, 設計加以利用并有圍護結構的,層高在 2.20 m 及以上的部位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 2.20 m 的部位應計算 1/2 面積; 設計加以利用、無圍護結構的建筑吊腳架空層,應按其利用部位水
36、平面積的 1/2 計算; 設計不利用的深基礎架空層、坡地吊腳架空層、多層建筑坡屋頂內、場館看臺下的空間不應計算面積。7.建筑物的門廳、大廳按一層計算建筑面積。門廳、大廳內設有回廊時,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 2.20 m 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 2.20 m 者應計算 1/2 面積。8.建筑物間有圍護結構的架空走廊,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 2.20 m 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 2.20 m 者應計算1/2面積。有永久性頂蓋無圍護結構的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面積的 1/2 計算。9.立體書庫、立體倉庫、立體車庫,無結構層的應按一層計算,有結構層的應按其結構層
37、面積分別計算。層高在2.20 m 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 2.20 m 者應計算 1/2 面積。10.有圍護結構的舞臺燈光控制室,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 2.20 m 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 2.20 m 者應計算 1/2 面積。11.建筑物外有圍護結構的落地櫥窗、門斗、挑廊、走廊、檐廊,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 2.20 m 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 2.20 m 者應計算1/2面積;有永久性頂蓋無圍護結構的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面積的 1/2 計算。12.有永久性頂蓋無圍護結構的場館看臺應按其頂蓋水平投影面積的 1/2 計算。13.建筑物頂部
38、有圍護結構的樓梯間、水箱間、電梯機房等,層高在 2.20 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 2.20 m 者應計算 1/2 面積。14.設有圍護結構不垂直于水平面而超出底板外沿的建筑物,應按其地板面的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 2.20 m 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 2.20 m 者應計算 1/2 面積。 15.建筑物內的室內樓梯間、電梯井、觀光電梯井、提物井、管道井、通風排氣豎井、垃圾道、附墻煙囪應按建筑物的自然層計算。16.雨蓬結構的外邊線至外墻結構外邊線的寬度超過 2.10 m者,應按雨蓬結構板的水平投影面積的 1/2 計算。17.有永久性頂蓋的室外樓梯,應按其建筑物自然層的水平投影
39、面積的 1/2 計算。18.建筑物的陽臺,應按其水平面投影積的 1/2 計算。19.有永久性頂蓋無圍護結構的車棚、貨棚、站臺、加油站、收費站等,應按其頂蓋水平投影面積的 1/2 計算。20.高低聯(lián)跨的建筑物,應以高跨結構外邊線為界分別計算面積;其高低跨內部連通時,其變形縫應計算在低跨面積內。21.以幕墻作為圍護結構的建筑物,應按幕墻外邊線 計算建筑面積。22.建筑物外墻外側有保溫隔熱層的,應按保溫隔熱層外邊線 計算建筑面積。23.建筑物的變形縫,應按其自然層合并在建筑物面積內計算。下列項目不應計算面積:1. 建筑物通道(騎樓、過街樓的底層)。2. 建筑物內的設備管道夾層3. 建筑物內分隔的單層
40、房間,舞臺及后臺懸掛幕布、布景的天橋、挑臺等。4. 屋頂水箱、花架、涼棚、露臺、露天游泳池。5. 建筑物內的操作平臺、上料平臺、安裝箱和罐體的平臺。6. 6.勒腳、附墻柱、垛、臺階、墻面抹灰、裝飾面、鑲貼塊料面層、裝飾性幕墻、空調室外機擱板(箱)、飄窗構件、配件、寬度在 2.10 m 及以內的雨蓬以及與建筑物內不相連通的裝飾性陽臺、挑廊。7. 無永久性頂蓋的架空走廊、室外樓梯和用于檢修、消防等的室外鋼樓梯、爬梯。8. 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9. 獨立煙囪、煙道、地溝、油(水)罐、氣柜、水塔、貯油(水)池、貯倉、棧橋、地下人防通道、地鐵隧道。 44-建筑師簡明手冊 / B場地設計 - 21B 場
41、地設計篇基 地 總 平 面基地機動車出入口規(guī)定:民4.1.5與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自道路紅線交叉點量起)的距離不應小于70米。與人行橫道線、人行過街天橋、人行地道(包括引道、引橋)的最邊緣線不應小于5米。距地鐵出入口、公共交通站臺邊緣不應小于15米。距公園、學校、兒童及殘疾人使用建筑的出入口不應小于20米。當基地道路坡度大于8時,應設緩沖段與城市道路連接。大型、特大型的文化娛樂、商業(yè)服務、體育、交通等建筑的基地規(guī)定:民4.1.6基地至少有一面直接臨接城市道路,該道路應有足夠寬度?;匮爻鞘械缆烽L度不小于基地周長的1/6?;刂辽儆袃蓚€以上出口通向城市道路。基地或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不得和快速道
42、路直接連接、也不得直對主干道交叉口。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前應有供人員集散用的空地。綠化和停車場不影響集散用空地的使用。地下建筑物距離用地紅線不應小于地下建筑物深度(室外地坪至底板)的0.7倍,不得小于5m。建筑物及附屬設施不得突出道路紅線、用地紅線的規(guī)定:民*4.2.1結構擋土墻、擋土墻、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及其基礎、化糞池。門廊、連廊、陽臺、室外樓梯、臺階、坡道、花池、圍墻、平臺、散水明溝、地下室進排風口、地下室出入口、集水井、采光井。除基地內連接城市的管線、隧道、天橋外的其他設施。騎樓退距:柱外緣距道路紅線不得小于0.45米,外墻距道路紅線不得小于3.5米騎樓凈高不得小于3.6米,地面與人行道相
43、平,無人行道時應高出道路邊界0.100.20米。小學校、幼兒園入口與城市道路之間應有10米以上的緩沖距離。建筑物高度的規(guī)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重要風景區(qū)的建筑物、航線控制高度的建筑物,其高度指建筑物最高點(包括電梯間、樓梯間、水箱、煙囪)。上條以外的一般地區(qū),建筑高度自室外地坪至女兒墻(坡頂:屋檐和屋脊平均)。防火規(guī)范建筑高度自室外地坪至屋頂面或檐口的高度。居住建筑(住宅、公寓)日照要求按GB50180-93第5.0.2.1條表5.0.2-1的規(guī)定:福州市按夏熱冬暖氣候區(qū)大城市要求大寒日3小時。宿舍半數以上的居室、應能獲得同住宅居住空間相等的日照標準。托兒所、幼兒園的主要生活用房、應能獲得冬至
44、日不小于3h的日照標準。老年人住宅、殘疾人住宅的臥室、起居室,應能獲得冬至日不小于2h 的日照標準。醫(yī)院、療養(yǎng)院半數以上的病房和療養(yǎng)室,應能獲得冬至日不小于2h 的日照標準。中小學半數以上的教室,應能獲得冬至日不小于2h 的日照標準。經濟指標中用地面積單位以ha計、其他長度、面積、尺寸、標高均以m計。城市高壓走廊隔離帶寬度(帶內不得建任何建筑物)參考值500KV大于50米; 220KV大于36米;110KV大于24米;35至110KV大于20米; 35KV以下大于10米帶內不得建任何建筑物!居住區(qū)聲環(huán)境標準(db)住區(qū)內(住宅周邊):白天55,晚上45;干道兩側住宅(住宅周邊):白天70,晚上
45、55。 豎 向 設 計場地標高設置的規(guī)定:場地設計標高應高于設計洪水位標高0.51.0m。場地設計標高應比周邊道路的最低路段高程高出0.2m。場地設計標高與建筑物首層地面標高之間的高差應大于0.15m。場地地面坡度處理形式:基地地面坡度不應小于0.2%,地面坡度大于8時宜分成臺地(高度宜為1.53.0m),臺地連接處應設擋土墻或護坡。民5.3.1.1當自然地形坡度小于5時,應采用平坡式布置。臺階式用地的臺階之間應用護坡或擋土墻連接,相鄰臺地間高差大于1.5 m 時,應在擋土墻或坡比值大與0.5 的護坡頂面加設安全防護設施。住建*4.5.2.1土質護坡的坡比值不應大于0.5 住建*4.5.2.2
46、高度大于2.0m 的擋土墻和護坡的上緣與住宅間水平距離不應小于3m。下緣與住宅間水平距離不應小于2m。住建*4.5.2.3各種場地設計坡度:住宅區(qū)地面排水坡度不應小于0.2% 住建*4.5.1廣場、密實性地面適用坡度0.3(最?。?.0、廣場最大應小1.0。停車場適用坡度0.250.5 (一般)%、最大坡度1.02.0% 。兒童游戲場適用坡度0.32.5。運動場適用坡度0.20.5% 。雜用場地適用坡度0.33.0% 。一般場地適用坡度0.2 % 。綠地適用坡度0.55.0% 、最大坡度10.0山地地形坡度劃分及處理手法:平坡地(3%以下):建筑可以自由布置。緩坡地(3% 10%):建筑布局不
47、受地形約束。中坡地(10% 25%):建筑布置受到一定限制,需劃分若干臺地。陡坡地(25% 50%):處理好建筑、場地與等高線的關系。急坡地(50% 100%):建筑處理要與護坡、排截水溝統(tǒng)一考慮。懸崖坡地(100%):不適于做建設用地。場地環(huán)境:新區(qū)的綠地率不低應低于30%;公共綠地總指標不應少于1m2/人;人工景觀水體的補充水嚴禁使用自來水。無護欄水體的近岸2m范圍內及園橋、汀步附近2m范圍內,水深不應大于0.5米。住建*4.4.14.4.3道 路道路設置的規(guī)定:基地內應設道路與城市道路相連接、其連接處的車行路面應設限速設施,道路應能通達建筑物的安全出口;基地出入口距主干道交叉口(自道路紅
48、線交叉點起)距離不小于 80m ;次干道 70m;基地出入口距地鐵出入口、人行橫道線、人行過街天橋、人行地道邊緣不小于 30m;基地出入口距公交站邊緣不小于 30m;基地出入口距學校、公園、兒童及殘疾人使用的建筑出入口不小于 20m;人員密集建筑的基地沿道路長度不小基地周長的1/6;沿街建筑應設連通街道和內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樓梯間),其間距不宜大于80m;每個住宅單元至少應有一個出入口可以通達機動車;住建*4.3.1居住區(qū)因規(guī)模較大應有兩個口與道路連接、兩口間距不小150m;居住區(qū)內盡端路長不大120m;盡端路大于35m 應設12 m X 12m回車場;道路寬度設置的規(guī)定:居住區(qū)道路紅線寬度
49、不宜小于20 m 。小區(qū)級道路路面寬度69 m ,建筑控制線之間的寬度設(無)供熱管線的不小 14m (10 m)。組團級道路路面寬度35m ,建筑控制線之間的寬度設(無)供熱管線的不小 10m (8 m)。宅前路路面寬度不小于2.5m 。在道路單側或雙側設置人行道其寬度不小于1.5m ,其他地段不小 0.75 m ?;貑诬嚨缹挾炔粦∮?4 m、雙車道不小于7m ;人行道不小于1. 5 m ?;貎热诵械拦┹喴涡凶咂碌缹挾炔恍∮?1.5 m。居住區(qū)公共活動中心無障礙通道為2. 5 m 。道路縱坡、橫坡設置的規(guī)定:機動車道: 最小縱坡大于等于0.2%; 最大縱坡小于等于8.0坡長小于等于20
50、0m; 橫坡1.5%2.5%。非機動車道: 最小縱坡大于等于0.2%, 最大縱坡小于等于3.0坡長小于等于50m; 橫坡1.5%2.5%。步 行 道: 最小縱坡大于等于0.2%, 最大縱坡小于等于8.0; 橫坡1.0%2.0%。個別困難地段道路:縱坡不宜大于11.0%,坡長不超過100米,路面應有防滑措施。縱坡在10.0%以上,坡長超過30米,應設步行梯道(每梯段不小3 級,每升高1.21.5m宜設寬度不小于1.5m 休息平臺,連續(xù)升高5m 時,除設平臺外,還要設等梯寬的轉折平臺,自行車坡道)。居住區(qū)各級道路的人行道應考慮無障礙設計,人行道縱坡不宜大于2.5%。居住區(qū)自行車行駛坡度宜在3%以下
51、,坡度達到3.0%時連續(xù)行駛距離小于50 m。道路最小轉彎半徑:小汽車6米; 大型車(車長89m)10米。住宅至道路邊緣的最小距離:住建*4.1.2住宅面向道路: 有出入口:路寬小于6m2.5m,路寬69m5m,路寬大于9m不允許; 無出入口:高層路寬小于6m2.0m,路寬69m3.0m,路寬大于9m5.0m; 無出入口:多層路寬小于6m2.0m,路寬69m3.0m,路寬大于9m3.0m; 住宅山墻面向道路 高層:路寬小于6m1.5m,路寬69m2.0m,路寬大于9m4.0m。 多層:路寬小于6m1.5m,路寬69m2.0m,路寬大于9m2.0m。圍墻面向道路:均為1.5m。消防車道:消防車道
52、的凈寬度和凈空高度均不小于4 米;建規(guī)*6.0.9 滿足消防車通行道路的最小轉彎半徑為12 米;供消防車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3% ;建規(guī)*6.0.9回車場不應小于12米12米;供大型消防車使用時,不宜小于18米18米;建規(guī) *6.0.10街區(qū)內的道路應考慮消防車的通行,其道路中心線間的距離不宜大于160 米條;建規(guī) *6.0.1建筑物沿街長度大于150 米或總長度大于220 米時,應設穿越建筑物的消防車道;高規(guī) *4.3.1有封閉內院或天井的高層建筑沿街長度超過80米應設連通街道和內院的人行通道;高規(guī)*4.3.1消防車道距高層建筑外墻宜大于5 米;消防車道與材料堆場堆垛的最小距離不應小于
53、5 米;高規(guī) *6.0.7.1停 車 場室外停車場:機動車停車用地面積按當量小汽車停車位計算,每位2530m2,摩托車每車位2.5 2.7m2車型分類/換算系數: 一類:微型汽車(L=3.5XB=1.6XH=1.8)/0.7 二類:小型汽車(L=5.0XB=2.0XH=2.2)/1.0 三類:中型汽車(L=9.0XB=2.5XH=4.0)/2.0 四類:大型汽車(L=12.0XB=2.5XH=4.0)/3.0 五類:鉸接客車(L=18.0XB=2.5XH=4.0)/4.0 旅行車:/1.2停車場車位宜分組不置,每組不超過50 輛,組與組間距不小于6 米。住宅區(qū)內采取道路一側停車時,停車帶寬度不小于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yī)療設備協(xié)議供貨合同模板
- 輪渡碼頭電力系統(tǒng)升級合同
- 鞋廠裝修租賃合同樣本
- 二零二五年度包裝行業(yè)企業(yè)職工生育保險集體勞動合同
- 醫(yī)院裝修專業(yè)工人合同
- 農業(yè)技術服務合同協(xié)議
- 公司內外墻抹灰勞務合同書
- 狄育的離婚協(xié)議書
- 三農項目評估與實施指南書
- 購房合同擔保人房子擔保書
- 演藝項目投資計劃書
- 《學習共同體-走向深度學習》讀書分享
- 醫(yī)學統(tǒng)計學:第五章 統(tǒng)計表和統(tǒng)計圖
- 醫(yī)療器械耗材售后服務承諾書
- 小學體育與健康水平三五年級體能訓練教學案例
- 公司破產解除勞動合同協(xié)議書
- 2023-2024學年天津市小學語文一年級期末通關試卷附參考答案和詳細解析
- 常見急癥的急救處理
- 長沙理工大學所有教學大綱
- 2023年重慶兩江新區(qū)開發(fā)投資集團下屬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
- GB/T 6329-1996膠粘劑對接接頭拉伸強度的測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