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訓練安全手冊_第1頁
拓展訓練安全手冊_第2頁
拓展訓練安全手冊_第3頁
拓展訓練安全手冊_第4頁
拓展訓練安全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安全是拓展的生命 拓展訓練安全手冊內(nèi)容提要1. 安全意識 021) 安全理念 022) 安全保障 023) 安全標準 024) 器械常識 032. 訓練器材的安全標準和使用方法 061) 安全標準 062) 操作方法 083) 例行檢查、保養(yǎng)和報廢制度 094) 繩結操作 115) 上保護點的設置 116) 摘掛器械的程序 123. 項目監(jiān)控 134. 安全補充條例 201) 準備活動、游戲及晨練安全規(guī)定 202) 安全事故及安全隱患認定標準 203) 安全事故及安全隱患處罰標準 204) 事故分級及處理措施 215) 器械室管理規(guī)定 226) 器械保養(yǎng)維修檢查暫行條例 225. 新培訓師安

2、全考核 231) 新培訓師安全考核流程 232) 助理培訓師晉升培訓師考核內(nèi)容 233) 相關問題提綱 244) 法式五步保護法 255) 下降方法 256. 戶外訓練設施定期檢查表 261) 戶外訓練設施定期檢查周表 262) 戶外訓練設施定期檢查雙周表 273) 戶外訓練設施定期檢查月表 274) 戶外訓練設施定期檢查季表 285) 戶外訓練設施定期檢查半年表 296) 訓練器材例行檢查表 307) 器材檢查表 318) 培訓安全情況月報表 31安全意識沒有人會象鷹一樣監(jiān)視您,請您也不要存有“僥幸”和“差不多”心理;對一時的疏忽切不可自我原諒,因為它是釀成大錯前的積累;對安全也不必惶惶不可

3、終日或神經(jīng)過敏,要以開放、放松的心態(tài)應對一切偶發(fā)或意想不到的事件。知者維護等于縱容,知者通報應該酬謝!在拓展訓練安全方面,您的出色表現(xiàn)可能不會得到表揚,因為那是您應該做的。如果只是您的疏忽或不經(jīng)意而釀成的過失,那誰也不會原諒您,因為您觸動了我們靈魂的東西。比別人更注重細節(jié)。一個模糊的概念可以提供一種思路,但不能提供做好事情的依據(jù)。細節(jié)中顯露精專和差異,細節(jié)中見真功夫。原則、經(jīng)驗、規(guī)律、沒有細節(jié)只是教條,只有靠獨特個性的細節(jié)才被賦予生命。真正屬于自己的,就是自己在細節(jié)中的創(chuàng)造。安全理念1. 安全是拓展的生命,是人眾人公司安全理念的首條宗旨。2. 時刻保持警覺,越安全的地方越不安全。3. 備份原則

4、 保護點的備份 教學方案的備份 培訓師的備份4. 復查原則針對實踐前對器械的復查,做下一個動作前對上一個動作的復查。5. 將安全的理念從工作帶入到生活中,所有的安全理念都由一種程序變成我們?nèi)粘I钪械牧晳T,并不斷的檢驗它,改進它。6. 安全與不安全之間沒有過渡。安全與不安全之間是兩個相切的圓,只要踏出100%安全一步,就踏入了100%的不安全。安全保障1 合格的裝備2 正確的操作方法3 豐富的經(jīng)驗安全標準1 高空項目下保護不得少于3人2 拓展訓練安全表現(xiàn)的特點是安全的地方越不安全3 團隊項目培訓師是不幫學員拿、取物品的4 拓展訓練規(guī)定學員手指甲應剪短5 長發(fā)須盤到頭盔頂部6 無過失原則7 高空

5、掛摘器械,將放下的繩頭上打一個單“8”結8 高空掛摘器械,培訓師必須戴頭盔9 學員身上的保護必須由帶隊培訓師親自檢查10 高空項目,學員身上的保護有相對獨立的兩個組成11 高空項目上保護點必須有兩套組成,每套之間相互獨立、相互交錯12 培訓師在進行高空操作時,絕對不允許出現(xiàn)“真空”現(xiàn)象13 新培訓師在未通過考核之前不允許獨立收、掛器械14 拓展訓練任何超過1米的高度,不允許下跳15 在使用上升器的過程中,上升器的位置始終高于使用者的腰部16 培訓師身體狀況不佳,停止帶班17 培訓師連續(xù)帶班不允許超過10天18 安全設施、器材定期檢查,定期報廢19 安全保護器材嚴禁踩踏與扔擲20 外界因素和人為

6、因素結合在一起時,危險就將發(fā)生了器械常識1 拓展訓練安全保護繩索的種類分為動力繩、靜力繩、扁帶2 繩索拉力的大小用沖擊力來衡量3 最大沖擊力:80KG發(fā)生墜落系數(shù)為2時,最大沖擊力不大于12KN4 沖擊力:墜落被制止時傳給攀登者的力量,同時它沿著繩子傳到鐵鎖、保護點、保護人的力5 墜落系數(shù)=墜落距離/起到保護繩索的長度6 器械本身承受的最大沖擊力超過20KN,一般在2225KN7 動力繩延展性是在80公斤的拉力下單繩小于68%,延展性能吸收沖擊力8 靜力繩、扁帶延展性一般為零9 繩索的附屬標準:一個承受10公斤的單結的內(nèi)徑必須小于繩徑的1.1倍;必須能 連續(xù)五次以上系數(shù)為2的墜落;互套滑動小于

7、1%10 拓展訓練動力繩只用10.5MM11 拓展訓練安全器材都符合兩個標準既UIAA和CE12 拓展訓練一般采用三種鐵鎖,即“D”型,“O”型,改良“D”13 相對來講,D型承受拉力大于O型14 拓展訓練O型一般用于上保護點15 鐵鎖的非正常受力,即橫向受力=1/3縱向受力;鎖絲扣未關受力=1/3縱向受力16 拓展訓練使用三種安全帶即全身式、半身開放式、半身自鎖式17 全身式安全帶主要用于拓展訓練騰空飛行的項目18 穿開放式安全帶時,必須打反扣,反扣的長度不得少于8厘米19 對安全帶的保護與保養(yǎng)應作到:要求學員穿好安全帶后不要隨便坐在地上20 某些項目例如天梯,提醒學員不得拉扯安全帶上掛器械

8、的環(huán)和腿帶21 不得向地下拋扔安全帶,不得踩踏、墊坐安全帶,不得在安全帶附近吸煙,不得長時間曝曬安全帶22 穿安全帶時,安全帶外不要有外罩或其它衣物23 安全帶不怕雨水,但收存前必須于陰涼通風處晾干24 安全帶松緊程度應描述為比腰帶緊,以能插入手掌厚度位宜25 “8”全稱為下降保護器26 “ATC”全稱為空中交通管制器27 上升器只適用于9MM11MM的繩索28 上升器承受力不大于5KN29 上升器不能沖墜30 上升器分左、右手。黃為左手,蘭為右手31 拓展訓練金屬器械3米以上自由落體下墜,撞擊到堅硬物強制報廢;(國際規(guī)定56米)32 人眾人公司及其授權機構所有教學人員均有責任檢查訓練器材。如

9、發(fā)現(xiàn)安全隱患,有權暫停訓練33 有以下兩種情況不允許進行培訓活動。超過例行檢查時間;未消除安全隱患情況下34 拓展訓練繩索使用壽命是在每天使用頻率情況下,不能超過12個月;經(jīng)常使用時,2年強制報廢;最長使用壽命不能超過5年35 鐵鎖(金屬器材)三年必須更換36 金屬器材被繩子磨損的厚度不能超過1mm37 定期為鐵鎖滴少量潤滑油38 嚴禁拋擲和磕擊鐵鎖39 鐵鎖經(jīng)常在鋼纜上滑動的項目,須用鋼鎖40 鐵鎖絲扣不宜擰的過緊41 繩索、編織物清洗的方法是用中性柔和洗滌劑池內(nèi)浸泡,在陰涼處晾干42 戴頭盔的目的是防止高空落物和失手后頭部受到碰撞43 培訓師高空作業(yè)必須戴頭盔44 戴頭盔的要領是系好下頜護

10、帶,松緊程度不會因為搖晃或受碰撞而脫落45 戴頭盔時,一定將長發(fā)盤到頭盔內(nèi)頂部46 頭盔不允許拋擲47 禁止坐在頭盔上48 上升器活動范圍是人體腰部到舉手上最高點49 上升器須平行于繩子的方向推動50 培訓師要求單手操作上升器51 上升器分兩個部分:黑色開關、銀色半開關52 學員只操作銀色半開關53 上升器是不允許沖墜的54 上升器在受力情況下是打不開的55 繩結的特點是易結易解56 繩結依其用途不同分為三種類型:固定繩結、結繩繩結和保護操作繩結57 固定繩結:是將繩索一端固定于物體上的結繩方法。運用在保護點上;在繩尾;連接安全帶58 固定繩結一般包括:單“8”,雙“8”(改良、編式),布林結

11、59 普通結的地方,繩索的強度減少1/2,打“8”字通過結繩索的強度減少1/360 結繩繩結:將短繩結為長繩或成繩套的一種結繩方法。分為平結、水結和漁人結61 結繩繩結一般包括:漁人結,水結和平結62 漁人結:連接直徑相同的繩子(不連接扁帶)63 水結:連接扁帶64 平結:不能用做保護65 操作繩結使用率低。一般包括:“抓”結和單環(huán)結66 抓結替換上升器;單環(huán)結替換“8”字環(huán)67 6mm繩是不能用做沖墜的,但可以做靜力的保護68 6mm繩不能做單繩69 對繩子的保護應作到不許坐踏、不得在繩索附近吸煙、不得長時間暴曬、訓練用后應打開繩結、理順盤好掛于架上;繩子不怕雨水,但收存前必須于陰涼通風處晾

12、干70 上保護點應該是兩套相互獨立,相互交叉在一起的保護點71 上保護點的固定點兩端應該是封閉的72 “拓展訓練安全日”定在每年的4月18日73 每年三月的第一周定為“拓展訓練安全教育周”74 為每個參訓單位和個人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和附加醫(yī)療費保險75 市場部要以書面形式了解參訓學員身體狀況,并以書面形式通報培訓部76 下降做保護時,一定要戴手套77 定期檢查及保養(yǎng)的訓練器材包括:繩索、安全帶、鐵鎖、上升器、下降器、頭盔78 出現(xiàn)訓練器材例行檢查項目及時間表中所列正常標準之外的任何情況及有危險使用史的必須更換79 戶外訓練設施例行檢查的表格由授權機構辦公室永久保存80 填好的戶外訓練設施定期

13、檢查記錄表表格應于三日內(nèi)交機構負責人處存檔81 在安全檢查和保養(yǎng)中戶外訓練設施可被分為一類、二類、三類82 什么是安全的:完備的系統(tǒng)、裝備、學習非常好、標準明確83 是墜落系數(shù)決定你的受傷,而不是距離84 繩結是可以吸收能量的,每一次后,會降低150公斤的力85 頭低下后不呼吸4分鐘就會死亡,因此,保險繩放身前比較好,9分鐘各部位會因拉住而出現(xiàn)肌肉壞死,因此,救援要快86 當繩子沾水水后,它承受的力量會減少10%-15%87 洗繩子用清水即可,不可在陽光下曝曬88 CEN規(guī)定,一般單繩在1012mm之間稱之為A型;9mm繩稱之為雙繩-B型89 A型繩未打結可承重2200公斤的力。打結后,強度會

14、下降。用“8”結,承重1500公斤90 B型未打結承重1800公斤。打結承重1200公斤91 通常所有裝備平均承重在600公斤92 動力繩延展性在8%左右;靜力繩延展性為25%93 繩子打結后承受拉力會減弱25%-45%94 鋼纜卡子固定:最少三個、間距每個之間應是鋼纜直徑的6倍、最外邊最緊逐漸松、從短頭那邊固定(插入卡子)以防受力鋼纜受傷.訓練器材的安全標準和使用方法安全標準繩索 分類:動力繩、靜力繩、扁帶 標志:最大沖擊力 UIAA 國際登山聯(lián)合會 CE 歐洲標準 解釋:1. 沖擊力:墜落被制止時,傳給攀登者的力量,同時它也沿著繩子傳給保護點、鐵鎖和保護人。2. 墜落系數(shù)=墜落距離/有效保

15、護繩索長度墜落系數(shù)用于標定一次墜落的強度:系數(shù)越高,強度越大。數(shù)值在通常情況下介于02之間,等于墜落垂直高度與有效高度繩長之間比值。墜落強度取決于這個系數(shù)的大小,而于墜落的高度沒有直接關系。因為繩越長,就能延伸更長的距離,吸收更多的墜落能量。3. 最大沖擊力:80KN的物體發(fā)生墜落系數(shù)為2的墜落,產(chǎn)生的沖擊力最大不能超過12KN。沖擊力如果超過12KN,就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傷害。所有器材的強度均大于20KN,一般在20KN-25KN之間。繩索具有吸收墜落能量的能力,從而能夠減少墜落帶來的影響。因此,繩索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 細則:1. 動力繩:延展性在6%-8%,有一定的延展性和彈性,能有效承

16、受因攀登者墜落而產(chǎn)生的沖擊力,并不對人體造成傷害。2. 靜力繩:主要用于下降和救援,延展性在1%-2%。3. 扁帶:近似認為無延展性,主要用于保護點的設立和自我保護。4. 拓展使用的保護繩均為105MM,9MM以上的繩子才可以承受沖墜,6MM繩不可以承受沖墜的,可以用于靜力保護。 標準:1. 延展性E:當繩索連接的重物50KG增加到150KG時,繩索伸長的距離與原長度的比值。2. 打結能力K:將繩索打一個單結,并加重力10KG一分鐘,然后將重力減至1KG,并測量結點處直徑,此時K=結點處直徑/繩索直徑(K應小于1.2)這個數(shù)越小,繩子柔韌性越好。3. 下墜次數(shù):下墜次數(shù)是指下墜系數(shù)為1時,連接

17、重物點為8結時,每三分鐘下墜1次,共下墜5次.A型繩100KG重量,B型繩80KG重量,繩索的沖擊力超過6KN之前的下墜次數(shù).4. 錠數(shù):繩索由多少錠錦綸組成。錠數(shù)越多,動力性越好,更耐磨。5. 護套滑動:丙綸護套與內(nèi)部錦綸相對錯動的距離與原長度的比值。護套小于1%的繩索方可以用于保護。6. 外皮滑動率:將2米長的繩索繃緊5次,B型繩的外皮滑動不應超過15MM,A型繩的滑動不應超過20+10(D-9),其中D為繩索直徑.收縮率R將繩索在水中浸泡24小時后,集中所有外皮,外皮上整條繩索的比重不應超過30-50%.靜拉力對于A型繩來說,凈拉力應大于22KN,對于B型來說,靜拉力應大于18KN.結點

18、拉力在靜力繩繩頭上打8字結,A型繩的繩結應能承受三分鐘長的15KN拉力,B型繩應能夠承受三分鐘長的12KN拉力.鐵鎖 分類:按形狀分:D型、O型、改良D型 按材質分:鋁合金鎖、鋼鎖 性能分析:1. D型鎖受力幾乎全部由開口對面的長邊承受,承拉性能好。2. O型鎖負荷由兩邊平均承擔,承拉力較小,摩擦力小,園動性能好。3. 改良D型鎖體積小,腰果型,開口大,不帶絲扣,操作方便。 受力分析:鐵鎖的受力極限在20KN以上 非正常受力:橫向受力=1/3正常受力,鎖開縱向=1/3正常受力安全帶 分類:1. 全身式:肩帶必須勒緊2. 半身式:開放式 必須打反扣,距離大于8CM,有大小之分 自鎖式 均碼8字環(huán)

19、 又叫做下降保護器,省力、安全、操作簡便。 ATC 美國 空中交通管制器 GRIGRI 法國 自鎖,適用于10-11MM的繩子雨天性能不穩(wěn)定,下降距離不大于50米。下降器下降距離不大于200米。距離大于200米,采用雙繩下降器。上升器 原理:利用倒齒與繩索咬合 范圍:適用于9MM-11MM的繩子 分類:左手是黃色的,右手是蘭色的 承受的沖墜力不大于5KN,不能承受沖墜。操作方法頭盔 作用:防止高空墜物以及攀登者由于失手對頭部的碰撞,在攀登、跳躍、下降等高空項目時,必須佩帶頭盔。 要領: 下頜護帶必須系緊 松緊程度以頭盔不會因搖晃和碰撞而脫落 長發(fā)必須盤入頭盔頂部上升器 作用:防止在高空攀爬中突

20、然墜落對人體的傷害并保護高空作業(yè)。 結構:黑色的橡膠稱為上升器開關 銀色的金屬成為上升器半開關 參訓隊員只操作銀色的半開關 要求:所有培訓師可以單手操作完成所有上升器的操作 要領: 上升過程中平行繩子順方向向上推,下降過程中用大拇指扳動銀色的上升器半開關平行繩子順方向向下放。 上升器最多只能推到距繩結5CM-8CM的位置 上升器始終不能低于人的腰部。8字環(huán) 作用:固定點保護、用人體作固定點保護、下降保護 要領:繩索的饒環(huán)方向和8字環(huán)的懸掛方式鐵鎖 作用:保護點、連接安全帶 要領: 一把鐵鎖作保護點時,大頭向下,絲扣不能擰的太緊,便于操作和懸掛鐵鎖。 兩把鐵鎖作保護點時,大頭向下,絲扣不能擰的太

21、緊,開口方向相反,注意保護點之間的距離。安全帶 要領: 開放式安全帶,先緊腰帶后緊腿帶,腰帶要提到胯骨以上,且必須打反扣,距離大于8CM。 自鎖式安全帶,先緊腰帶后緊腿帶,腰帶要提到胯骨以上,且松緊程度要比平時系皮帶略緊。 全身式安全帶,先緊腿帶再緊肩帶后緊胸帶,肩帶必須勒的特別緊。 安全帶上的腿帶和器械環(huán)不能拉拽。例行檢查、保養(yǎng)和報廢制度 報廢之無過失原則: 人眾人公司認為任何人決不會有意去損壞器械 金屬器材自3米以上高度自由落體撞擊到堅硬物體上,強制報廢。 例行檢查制度: 定期檢查和保養(yǎng)訓練器材。包括:登山繩、安全帶、鐵鎖、下降器、上升器、頭盔等。 人眾人公司及其被授權的機構所有教學人員均

22、有責任對有可能造成安全隱患的情況進行檢查。 向培訓總監(jiān)或其他教學人員匯報 有權利制止或暫停培訓學習活動 建立安全器材的檢查制度,填寫檢查資料和表格并存檔,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 不允許超過規(guī)定時間未進行定期檢查而進行培訓活動 不允許在未消除安全隱患的情況下進行相關培訓活動 使用壽命: 繩索:每天都使用的不超過12個月 拓展訓練學校規(guī)定使用的繩索2年內(nèi)強制報廢 繩索最長的使用壽命不超過5年 金屬器材:三年必須更換被繩索磨損厚度不能超過1MM 器械保養(yǎng): 繩索 養(yǎng)成不踩踏與扔擲編制物、繩索的習慣 清洗:用中性柔和洗滌劑浸泡,用清水洗凈后陰涼處涼干 金屬器械 金屬器械可適當點潤滑油 主鎖的使用注意事項:

23、 主鎖勿與化學藥品接觸,盡量少的接觸泥沙。 當清洗主鎖時將其放在低于40度的溫水中清洗,然后自然干燥。 切勿使主鎖從高處摔向地面,否則其內(nèi)部的破壞是肉眼看不到的。 應在干燥、通風處儲存,避免與熱源接觸,不要在潮濕處長期放置。 在清洗后應對鎖門邊軸處進行潤滑,使用中應避免沙粒進入連軸處。 扁帶的使用及維護方法:維護 每次使用后應檢查扁帶的縫線及磨損情況,尤其在尖銳角上使用后。 不要自己維修及縫制扁帶 避免爆曬及熱源接觸,儲存扁帶應放在通風陰處,并避免與化學藥品接觸。 如須清洗應清涼水,如需用刷子應用軟刷。 當發(fā)生下列情況時,應及時更換扁帶:經(jīng)受過較大沖擊力的沖墜后;磨損情況較嚴重時;接觸過化學藥

24、品。 扁帶的使用及維護方法:使用 應避免化學物品及尖角物品接觸。 扁帶的使用及儲存溫度不得超過80度。 所有與扁帶連接的環(huán)節(jié)(安全帶、繩索、鐵鎖、保護點、保護器、下降器等)均應符合CE及UIAA認證標準。 頂繩保護點應使用至少兩根以上的扁帶。 與扁帶相連接的保護點,一定要牢固可靠,并不會磨損扁帶。 頂繩保護點的兩根扁帶夾角一定小于60度。 安全帶使用注意事項: 攀登型安全帶一定要配合動力繩使用,當使用靜力繩并且下墜系數(shù)有可能大于0.3時,請配合緩沖器使用。 安全帶與主鎖和主繩的連接點一定要放在正確位置上。 與安全帶連接的安全系統(tǒng)中的所有環(huán)節(jié),均應符合CE(歐洲安全認證)及UIAA(國際登山聯(lián)合

25、會)標準。 盡量避免泥沙及尖銳物與安全帶直接接觸。 安全帶的使用環(huán)境應在80度以下。 與安全帶連接的繩結為“8”字結。 請勿與化學藥品接觸。 安全帶的使用壽命最長不超過10年,應經(jīng)常檢查安全帶受力點處的情況,如發(fā)現(xiàn)破損,應及時更換。 請勿自行縫合及拆卸安全帶配件縫線。 安全帶的保存應放于通風干燥陰涼處,避免爆曬及與熱源直接接觸。 如安全帶需要清洗,應用涼水(不超過30度)。如用刷子,請用軟毛刷。 在每次使用后應仔細檢查縫線處,扁帶以及卡扣的使用情況,如發(fā)現(xiàn)損壞應立即停止使用。 較大沖擊力的墜落有時會傷害安全帶內(nèi)部結構,這種傷害有時是表面看不出來的,所以在攀登中應盡量避免較高沖擊力的墜落。 當安

26、全帶接觸到水和冰時更容易造成傷害。 安全帶的使用壽命最長不應超過五年。 當發(fā)生下列情況時應停止使用:經(jīng)受了非常大沖擊力的墜落后;安全帶內(nèi)的扁帶受損或過度磨損及接觸了化學藥品;縫線處受損;卡扣變形或受損。繩結操作 作用:繩結是繩索之間、繩索與其它裝備、攀登者身體或其它物體相互連接和固定的方式。 原則:科學實用、牢固可靠、簡單易結和易解。 分類:固定繩結、接繩繩結、操作繩結 細則: 固定繩結:將繩子一端固定于物體上的一種結繩方法 單8字結 雙8字結 改良8字結 繩結位置十分牢固 編式8字結 可直接與物體直接連接 布林結 通常用于下降,用于固定保護點的 接繩繩結:將短繩接為長繩或做成繩套的一種結繩方

27、法 漁人結 連接直徑相同的繩子 水結 連接扁帶 平結 連接直徑相同的繩子 操作繩結:用繩結起到類似器械的一種結繩方法 抓結 替代上升器 單環(huán)結 替代8字環(huán)上保護點的設置 確立保護點的絕對安全 材料:利用鐵鎖和扁帶構成保護點 備份原則:相互獨立、相互交叉的兩套保護 副保護的設置,連接到另外一個絕對安全的保護的位置 注意事項: 繩結不應和鐵鎖和橫梁有摩擦,注意位置和距離 注意是否封閉,若不封閉,必須受力方向與開口相反 鐵鎖大頭向下,開口位置相反,絲扣不能擰的太緊 保護角度: 在角度為0度時,每個點受力為50% 在角度為60度時,每個點受力為60% 在角度為90度時,每個點受力為70% 在角度為12

28、0度時,每個點受力為100% 在角度為150度時,每個點受力為190% 在角度為170度時,每個點受力為580% 保護點的角度盡量為0度,避免一點長期受力 保護點的角度應采取小于90度的角度摘掛器械的程序 針對項目準備項目所需的器械,項目不同,器械不同 針對項目準備培訓師所需的器械 繩套的根數(shù)、長度、身上的位置 上升器的佩帶 手套、頭盔、8字環(huán)、安全帶的佩帶 上架前自查 過路繩的位置及完好程度 項目器械是否完備或器械是否成松弛狀態(tài) 檢查自我裝備(位置、安全帶、上升器、8字環(huán)、手套、頭盔扁帶) 自查三步驟:視覺檢查、觸覺檢查、相互檢查 上架 上升器的用法及上架動作的熟練程度 做自我保護 兩套相互

29、獨立的保護 上升器的按拆方法 鐵鎖的摘掛手法 保證時刻處于安全狀態(tài),不能出現(xiàn)真空 掛或摘保護點 繩結不應和鐵鎖和橫梁有摩擦,注意位置和距離 注意是否封閉,若不封閉,必須受力方向與開口相反 鐵鎖大頭向下,開口位置相反,絲扣不能擰的太緊 繩索是否捋放的,放繩是否有呼喊,繩頭是否有防脫結。 下降準備 8字環(huán)的拆裝與繩索的饒環(huán)方向 下降手勢的方式 拆自我保護 單手獨立完成 保證時刻處于安全狀態(tài),不能出現(xiàn)真空 下降 下降的動作要領,手勢的位置 天梯項目時,對下降腳法的掌握的熟練程度 器械歸位 繩結的打法和繩子的位置 收繩的方法 器械歸位項目監(jiān)控 參訓隊員安全裝備是否正確穿戴。 參訓隊員保護是否到位。 參

30、訓隊員活動過程中穩(wěn)定性、肌體受力是否合理。 高空項目參訓隊員禁止穿雨衣進行項目。(一) 背摔(1) 活動之前要求所有學員將隨身帶的眼鏡、呼手機、發(fā)卡、胸針、戒指、手表等硬物取下(2) 背摔項目團隊少于10人,其中男性少于5人時,此項目不能進行。體重大于180斤的隊員倒下時,保護者中至少有6名男士。(3) 時刻注意背摔臺上隊員的位置,調(diào)整學員的隊行和力量分布。(4) 外訓堅硬地面必須鋪地毯或塑膠墊,如用桌椅必須堅固并安排隊員扶穩(wěn)。(5) 背摔接人隊員兩兩相對雙臂成前平舉,微成臂彎,雙臂夾一膀,掌心向上,手指觸及對方的身體,形成一個沒有明顯漏洞的平面(6) 背摔接人隊員兩兩相對,伸出同一只腳,腳內(nèi)

31、側相靠,每人兩腳前后開立約兩肩寬成弓步,腰挺直抬頭向上看(7) 學員相近的身高高度成相對站立(8) 學員左右之間要靠緊(9) 培訓師在開始之前對每對學員進行全力壓力嘗試,以強化學員手臂的肌肉感覺(10) 背摔接人時承受最大力量的區(qū)域是第二、第三、第四(11) 背摔隊員站在背摔臺上手被捆綁,雙肘緊貼肋部,聳肩,梗頭,背緊,夾臀,并腿腳,腳后跟出臺1/4腳長(12) 提醒背摔者不要后跳,后竄(13) 提醒學員在項目進行過程中禁止開玩笑(14) 接人隊員始終盯在背摔者的背部(15) 對每個學員的心理狀態(tài)要有洞察力,以便抓住捆手帶適度調(diào)整對學員的控制。培訓師在學員后倒剎那,一手緊抓住捆手帶根部(防止手

32、臂掙脫)另一手抓住背摔臺鐵欄桿(16) 時刻提醒接人學員,先放腳,后將身體扶正(17) 將人接住后,不允許將背摔者拋起(18) 若在項目進行過程中,有參訓隊員發(fā)生碰傷臉、破鼻子、未摘發(fā)卡背摔、背摔后未站穩(wěn),都將被追究。其他情況視情節(jié)給予相應的處罰,一切以結果為評判標準。(二) 求生(1) 摘下身上的一切硬物,特別是眼鏡。(2) 不可踩踏頭、頸、腰、背等人體部位向上攀爬(3) 任何時候下方保護不得少于四人,保護者須抬頭注視被保護者,做好保護姿勢(4) 全隊十人以上,其中男式不得少于五人(5) 當出現(xiàn)倒掛方式救助時,所有隊員一定要聽從倒掛者的口令,培訓師密切關注保護隊員的動作和狀態(tài),提醒注意身體關

33、節(jié)的受力方向,禁止倒掛者小腿脛腓骨伸出墻沿,禁止正掛者腰部髖關節(jié)伸出墻沿。(6) 禁止學員在墊子上助跑,不得走墻(7) 培訓師禁止為學員取拿物品(8) 培訓師時刻提醒學員注意安全(9) 培訓師時刻警覺,并采用雙手上舉,肘略屈掌心對著攀爬者的姿勢(10) 培訓師提醒下方保護者視覺不要離開攀爬者,直到他攀爬結束(11) 在向上拉隊員時,學員的前臂及肘關節(jié)不要硌在墻沿上(12) 禁止安排女學員垂下救助下方隊員(13) 同伴不必將手放在倒掛者膝關節(jié)下(14) 最后一名隊員上墻是最危險的,培訓師應加強保護(15) 注意大家的身體狀況,如傷病情況,女士是否在哺乳期等(三) 斷橋(1) 開始之前,檢查斷橋繩

34、索懸掛是否正確,短繩是參訓隊員,長繩是培訓師(2) 斷橋的木板不得抽過第二個卡扣(3) 讓隊員站在相對安全的位置,掛好鐵鎖,注意繩子不要打結(4) 培訓師安排專人檢查安全帶、頭盔穿戴是否合格(5) 了解學員病史和女士生理狀況(6) 培訓師、學員必須穿安全帶,戴頭盔(7) 在學員跨越之前,再次檢查學員安全帶、頭盔穿戴情況(8) 培訓師在幫助學員時,如果需要換位,不得解換鐵鎖(9) 學員保護繩離板面0.30.4米,培訓師保護繩離板面0.1米(10) 學員上保護點是兩把鋼鎖,開口向下,但方向相反(11) 培訓師為防止學員掉掛在空中,再為自己做個“備份”(12) 在跨越時,培訓師要求學員不允許雙手抓保

35、護繩(13) 換鐵鎖時,嚴禁學員在高空出現(xiàn)“真空”現(xiàn)象(14) 若在項目進行過程中,發(fā)生參訓隊員墜落斷橋、頭盔未正確佩戴、斷橋木板抽過第二個卡扣等,都將追究責任,其他視情況給予適當?shù)奶幜P。(四) 空中單杠(1) 檢查學員長發(fā)必須盤入頭盔頂部,手指甲不應過長(2) 主副保護者之間應相互獨立工作(3) 學員衣服拉鏈要拉緊,衣服盡量平整,使用全身安全帶(4) 培訓師做“備份”安全帶、上升器、繩套(5) 兩次呼應:上架之前,騰空抓單杠之前(6) 學員在攀爬時,及時收緊保護繩(7) 保護繩不得踩踏(8) 主保護者采用法式五步保護法(9) 培訓師對學員安全穿戴情況做最后的查驗(10) 提醒抓單杠學員前后不

36、允許抓保護繩(11) 訓練架下學員不得停留或走動(12) 全身安全帶穿法是先將腰帶系緊胸帶最后緊肩帶(13) 收緊肩帶的方法是讓穿戴者體前屈時將帶收緊(14) 上保護是四套,學員身上保護是兩套(15) 上保護兩套與兩套之間的距離大約是60CM(16) 培訓師在掛摘器械時,一定保證有兩套自我保護裝置(17) 培訓師在掛器械時,在繩頭上打個單“8”。繩子通過手掌心邊捋邊下放(18) 在活動進行過程中,若出現(xiàn)參訓隊員頭盔為正確佩戴、保護不到位、安全帶未正確穿戴都將追究責任,其他情況視情節(jié)給予相應的處罰。(五) 電網(wǎng)(1) 保證場地平整、松軟(2) 提醒隊員摘除身上的物品。特別是眼鏡、手機等(3) 培

37、訓師要關注第一個和最后一名通過的隊員(4) 培訓師要站在人數(shù)相對少的電網(wǎng)一面進行監(jiān)控(5) 時刻要求隊員,輕放腿腳,身體扶正(6) 女學員被抬過網(wǎng)洞時,要面朝上。(7) 注意女學員的心理健康(8) 天氣冷時,提醒參訓隊員及時穿好衣物??刂坪脜⒂栮爢T不要過少衣物。(9) 在項目進行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有參訓隊員未平穩(wěn)著地、有竄越動作、眼鏡未摘除、女隊員未按要求通過等都將追究責任,其他情況視情節(jié)給予相應的處罰。(六) 攀巖(1) 復查原則,在實施攀巖前首先對巖點重新禁錮,確保巖點的安全。(2) 學員在攀爬之前,必須穿安全帶,戴安全帽,指甲不宜過長。(3) 不允許任何人踩踏保護繩,在繩尾系一個單“8”結。

38、(4) 巖壁下不允許站人,對體重大力量弱的學員,在其攀爬開始時,安排學員壁前 托扶。(5) 無特殊情況,由培訓師擔當保護,特殊情況,必須安排三個學員擔任保護。(6) 攀巖前,由培訓師最后檢查安全帶穿著并掛扣鐵鎖。(7) 攀巖剛開始時最危險,時刻注意快速收繩。(8) 保護者緩慢均勻放繩,距地面兩米時,減緩下降速度。(9) 時刻關注收繩速度與攀登者的速度。(七) 罐頭鞋(1) 板上不允許超過13人。(2) 木板有刺,小心扎手;不允許跳躍上板;不允許板上人拉拽下面人。(3) 女學員上板時,須下方同伴托扶。(4) 擱置木板時,放在油桶上的木板如不足1/3時,提醒學員存在安全隱患。(5) 兩板相疊不超過

39、杠桿原理最少要求的1/3時,告訴學員不安全,并阻止活動。(6) 兩人面對面進行位置交換。(7) 學員站在板上不允許跳躍、振顫。(8) 不允許學員從板或桶上跳下;不允許學員在板與桶之間騰空跨、跳躍。(9) 培訓師保護的方法與原則是將雙手抬起,時刻保持警覺;站在移桶學員周圍;時刻觀注人員相對密集的地方;時刻大聲提醒學員注意安全。(10) 如發(fā)生參訓隊員墜落、培訓師嚴重失位、參訓隊員有竄越動作等,都將追究責任,其他情況視情節(jié)給予相應的處罰。(八) 緬甸橋(1) 高空項目學員必須穿戴安全帶、頭盔、手套。(2) 保護隊員要及時收緊保護繩索,隊員上橋后,要把保護繩索甩在前方,時刻提醒隊員注意力集中,關注隊

40、員的走位。(3) 清除場地中的障礙物。(4) 檢查上方保護點的鋼鎖、鐵鎖,保護繩及安全設施。(5) 上保護和學員身上的保護各是兩套。(6) 如無特殊要求,由培訓師擔當主保護。(7) 學員攀爬木梯時,要求保護者快速收緊繩子。(8) 下保護必須保證三人;項目學員必須帶手套;保持學員胸前保護繩的緊張程度。(9) 在繩尾打單“8”;項目學員重心投影點周圍2米處不允許站人。(10) 參訓隊員下橋時只能順一側慢慢爬下,不允許俯沖。(11) 在活動過程中,如發(fā)生參訓隊員器械未正確穿戴、上去以后未穿戴手套、墜落后騎跨在鋼纜上、墜落距離過大等,都將追究責任,其他情況視情節(jié)給予相應的處罰。(九) 天梯(1) 了解

41、學員病史。(2) 做專門的準備活動。(3) 當隊員攀上第一、二根圓木時,培訓師要注意保護;一定要注意隨時收緊繩索。(4) 培訓師必須親自檢查安全帶、頭盔的穿戴是否符合要求。(5) 學員在攀爬之前,身上鐵鎖必須由培訓師親自掛鎖。(6) 每位學員必須安排三人保護,任何時候,保護隊員都不能放松,同時三個保護無主次之分,天梯下不允許站人(7) 學員在開始攀爬時,安排學員托扶并要求保護繩快速收緊。(8) 隨時監(jiān)控保護隊員,繩索的張馳程度。(9) 提醒學員在攀爬過程中,不允許抓隊員安全帶上的器械塑料環(huán)和腿帶。(10) 當隊員完成攀登以后,要一個一個下降,下降速度不要太快,隊友幫助把圓木推開,禁止兩人同時被

42、下放。(11) 在活動過程中,如發(fā)生參訓隊員器械未正確穿戴,攀爬過程中未踩正確的部位,保護隊員不到位,攀爬過程中參訓隊員出現(xiàn)危險情況等都將追究責任,其他情況視情節(jié)給予相應的處罰。(十) 有軌電車(1) 提醒學員不要掉以輕心;選擇相對平坦的路面。(2) 腳不要放在兩塊木板之間。(3) 培訓師的站位應該在最前面離排頭1.5-2米的距離。(4) 提醒學員電車一旦突然停止時,盡快松開手中的繩子。(5) 失去重心時,要及時把手握的繩子向外側仍開,向板的外側跳開。(6) 如發(fā)生參訓隊員歪腳、摔傷、壓腳等都將追究責任,其他情況視情節(jié)給予相應的處罰。(十一) 盲人方陣(投天陷阱,牽手)(1) 清除場地雜物;讓

43、學員先了解場地環(huán)境。(2) 隨時觀注學員不要偏離活動場地。(3) 注意繩頭隊員的走動,注意在墻角、樹坑處保護,注意觀察每個隊員的位置,全神貫注地參與其中。(4) 傾聽隊員的講話,對節(jié)點和有意義的話及時記錄。(5) 眼罩不可戴的過緊。(6) 活動結束后,提醒學員摘掉眼罩時,不要馬上爭開眼睛。(7) 如發(fā)生隊員摔傷、碰傷等情況時追究責任,其他情況視情節(jié)給予相應的處罰。(十二) 扎筏(1) 了解學員尤其是女學員的生理狀況。(2) 了解學員的水性情況。(3) 救生衣的正確穿法(白色及橘黃色的帶子必須收腹系緊)。(4) 參訓隊員下水,不允許帶眼鏡和手表等。(5) 培訓師具備救生資格方可帶班;做專門準備活

44、動。(6) 注意竹竿兩端是否有破損口。(7) 學員下水必須穿救身衣;培訓師隨時準備救生。(8) 禁止學員在劃筏過程中跳離筏子游泳。(9) 要求學員在筏子上不允許嬉戲打鬧。(10) 出發(fā)及返回時一定要清點人數(shù)。(11) 如發(fā)生打鬧傷人,游戲淹到人,或扎筏時傷及參訓隊員,都將追究責任,其他情況視情節(jié)給予相應的處罰。(十三) 越障(1) 做專門準備活動。(2) 注意竹竿兩端是否有破損口,以及竹竿(細端必須直徑大于10CM)是否符合承重要求。(3) 提醒女學員穿長褲,不允許穿裙子。(4) 清除場地尖銳物。(5) 離開地面一米不得跳下。(6) 要求學員在活動之前摘去身上硬物等可能會造成身體傷害的物品。(

45、7) 應站在人少的一側,注意保護學員。(8) 如發(fā)生參訓隊員墜落、劃傷等情況時,都將追究責任,其他情況視情節(jié)給予相應的處罰。(十四) 相依為命(1) 要求學員在活動之前摘去身上硬物等可能會造成身體傷害的物品。(2) 及時清理地面雜物,清除障礙物。(3) 檢查兩根鋼絲四個連接是否穩(wěn)固。(4) 每次只允許走一對隊員。(5) 兩側及內(nèi)部人員時刻保持警覺。(6) 隨時提醒保護隊員走位,注意繩索的松緊程度,集中注意力。(7) 提醒參訓隊員在掉下時,不要騎跨在鋼纜上,不要用手抓鋼纜。(8) 下面必須由6人參與保護,3人一組分別站在鋼絲內(nèi)外側攜起雙手成一圈負責一名學員的安全。(十五) 傳遞(1) 摘去身上硬

46、物。(2) 做專門準備活動。(3) 傳遞開始培訓師防止學員后傾過速。(4) 傳遞結束培訓師必須接應,防止髖部著地。(十六) 孤島(鱷魚潭)(1) 關注盲人,注意安全。(2) 搬運木板時,注意手。(3) 注意記錄相關細節(jié)。(十七) 靳棘排雷(移樁接水)(1) 注意中心隊員的安全,保護其不能摔傷。(2) 注意拉繩隊員不能摔倒或是繩子勒傷手臂。(3) 注意筷子或木樁不要傷及參訓隊員。安全補充條例準備活動、游戲及晨練安全規(guī)定1. 準備活動、游戲和晨練始終遵守適度、適量、適時的原則,結合培訓過程進行趣味、少量、強度稍小的活動,嚴禁過量、過度。2. 準備活動和晨練應結合天氣的情況,進行戶外與室內(nèi)結合的方式

47、,特別是晨練,強調(diào)強度小趣味性強;并且上午和下午的活動要與生理結合,盡量科學適度。3. 游戲的應該起到調(diào)節(jié)培訓氣氛,連接培訓流程的作用,并且應該適度、適時、適量。4. 禁止的活動明細:雙人背式壓肩、鞍馬跳、跳繩、快速跑步、老虎大象等,大家可以結合活動的強度,進行比較如果強度過大,就自動禁止,否則視情節(jié)給予相應的處罰。安全事故及安全隱患認定標準1 訓練器械不能做到在規(guī)定范圍內(nèi)的專項專用或訓練器械使用混亂;2 培訓師帶班期間被發(fā)現(xiàn)存在不安全或不規(guī)范操作行為;3 培訓期間,培訓師未能及時制止學員的不規(guī)范操作或在安全隱患條件下的操作。4 培訓期間,因培訓師保護不力而導致學員有傷害事故的發(fā)生。根據(jù)責任人

48、的責任大小、事故的級別報學校或公司。5 訓練器械未當天及時收回、入庫并歸位。未定期檢查訓練器械、設施并填寫器械、設施安全檢查表(或超過檢查時間)6 不能遵守器械室、訓練器械管理規(guī)章制度中的相關條例規(guī)定。7 拓展訓練安全理論或實際操作考核未達到規(guī)定要求。8 學員發(fā)生傷害事故,培訓師隱情不報。9 因培訓師管理不當導致訓練器械丟失。按價格賠償10 因培訓師操作不當導致訓練器械或設施的損壞。11 訓練器械的使用或設置不規(guī)范或違反規(guī)定。12 培訓師違反規(guī)定擅自使用或嘗試其它操作方法。13 將訓練器械挪做非訓練的使用。14 未經(jīng)培訓總監(jiān)許可,擅自為學員增加高空項目。15 未經(jīng)培訓總監(jiān)許可,擅自為非參訓學員

49、做拓展訓練安全保護。16 未在規(guī)定時間范圍內(nèi)安全隱患未做處理或未提供反饋。17 在器械、設施存有安全隱患的條件下進行訓練 。安全事故及安全隱患處罰標準對于安全事故,已經(jīng)對參訓隊員或當事人造成傷害的,要視情節(jié)嚴重程度,給予50-300元的罰款,對于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如殘疾、死亡、毀容等,取消其培訓師資格。對于安全隱患,視可能產(chǎn)生結果的嚴重程度,給予10-50元的罰款,對于意識嚴重有問題的給予60-100元的罰款。安全罰款的具體數(shù)額由基地安全負責人負責,與安全委員會(由所有專職培訓師組成)協(xié)商,報培訓主管、安全主管和校長。事故分級及處理程序事故級別當時處理程序一級學員遭受重大意外或疾病突發(fā),情況非常

50、危急,傷(?。┱唠S時有生命危險(如頭部受傷、內(nèi)傷受傷、脊椎或其它重要部位骨折、中暑、溺水、觸電、中毒等導致的大出血、昏迷、休克等及嚴重的心腦血管病突發(fā)),如處理不當有可能導致死亡或嚴重殘疾(如截癱、失明等)1.停止基地培訓,呼喚附近培訓師將學員解救并置于地面安全平坦處,由有急救經(jīng)驗的培訓師施以FIRST AID;2.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等待救援;3.隨即報告在基地的安全主管、培訓總監(jiān)和基地主任;4.由當事培訓師、安全主管或培訓總監(jiān)通知校長、客戶服務部總監(jiān)(由其通知保險公司),其他培訓師控制并保護現(xiàn)場二級學員遭受嚴重意外或疾病發(fā)作,情況緊急,傷(?。┱咄纯嗖豢?,需立即撤離現(xiàn)場進行緊急處理(如一般骨折,關節(jié)脫臼或嚴重扭傷,肌腱韌帶斷裂,出血等),如處理不當,可能導致殘疾或嚴重愈后不良1.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