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文化差異比較_第1頁
東西方文化差異比較_第2頁
東西方文化差異比較_第3頁
東西方文化差異比較_第4頁
東西方文化差異比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化的含義 文化是指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 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chuàng)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確切地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guī)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東西方文學比較東西方藝術比較東西方習俗比較東西方教育比較 東西方文化的比較文學的比較文學是指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的藝術,包括戲劇、詩歌、小說、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稱作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和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京劇梅蘭芳 貴妃醉酒 歌歌劇劇東西方習俗的比較 飲食 禮儀 服

2、飾1、食物 西方以小麥為主小麥大概起源于中東的新月沃土,小麥的世界產量和種植面積居于栽培作物的首位 東方以稻米為主,稻的栽培起源于中國,而蹈的總產量占世界糧食作物第三位。2、飲食對象 西方人認為菜肴是充饑的,所以專吃大塊肉、整塊雞等“硬菜”。 東方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東方烹調在用料上也顯出極大的隨意性: 3、飲食方式 西式飲宴上將所有食物一一陳列出來,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動自由,這種方式便于個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不必將所有的話擺在桌面上,也表現了西方人對個性、對自我的尊重。 東方的宴會上大家團團圍坐,共享一席,這就從形式上造成了一種團結、禮貌、共趣的氣氛雖然從衛(wèi)生的角度看,這

3、種飲食方式有明顯的不足之處,但它符合民族“大團圓”的普遍心態(tài) 。4、餐具 西方刀叉 東方筷子1、見面問候禮儀西方擁抱 東方握手2、就餐禮儀 西方以右為尊,男女間隔而座,夫婦也分開而座,女賓客的席位比男賓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邊的女賓客拉開椅子,以示對女士的尊重。 東方從古至今大多都以左為尊,在宴請客人時,要將地位很尊貴的客人安排在左邊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 3、服飾禮儀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場合通常穿保守式樣的西裝,內穿白襯衫,打領帶。他們喜歡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場合要穿禮服套裝。西方國家,尤其是在美國,平時人們喜歡穿著休閑裝,如t恤加牛仔服。 中國傳統(tǒng)的中山裝、

4、旗袍等已退出歷史舞臺,正式場合男女著裝已與西方并無二異。在平時的市井生活中,倒會看到不少人穿著背心、短褲、拖鞋等不合禮儀的服飾。 西方 東方 現在東西方的服飾有著向國際化、標準化、同一化發(fā)展的趨勢 ,但東西方的服飾文化還是有著本質的區(qū)別。 1、學生無論品德優(yōu)劣、能力高低,無不趾高氣揚、躊躇滿志。 2、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大字不識一斗,加減乘除還在掰手指頭,就整天奢談發(fā)明創(chuàng)造。 3、重音體美,而輕數理化,無論是公立還是私立學校,音體美活動無不如火如荼,數理化則乏人問津。 4、課堂幾乎處于失控狀態(tài),學生或擠眉弄眼,或談天說地,或蹺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搖來晃去。1979年6月中國訪問團

5、考察美國初級教育后的感受: 1、中國的小學生在上課時喜歡把手放在胸前,除非老師發(fā)問時,舉起右邊的一只,否則不輕易改變;幼兒園的學生則喜歡把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動時除外。 2、中國的學生喜歡早起,七點鐘之前,在中國的大街上見到的最多的學生,并且他們喜歡邊走路邊用早點。3、中國學生有一種作業(yè)叫“家庭作業(yè)”,據一位中國老師解釋,它的意思是“學校作業(yè)在家庭的延續(xù)”。 4、中國把考試分數最高的學生稱為學習最優(yōu)秀的學生,他們在學期結束時,一般會得到一張證書,其他人則沒有。 美國考察團來到中國,他們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幾所學校后,感受是這樣的:東西方教育的不同 1、西方教育注重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設置較多的動手操作和實踐課程,降低學科知識的難度。我國用教科書來教理論,看懂的理論多就是好學生,認為理論高于技術,具有很強的連貫性、系統(tǒng)性。 2、西方的培養(yǎng)模式是揚長避短,而我國大多時候采用哪科弱補哪科的模式,淡薄了各科均衡發(f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