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間遼闊的教室》有感_第1頁
讀《一間遼闊的教室》有感_第2頁
讀《一間遼闊的教室》有感_第3頁
讀《一間遼闊的教室》有感_第4頁
讀《一間遼闊的教室》有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讀一間遼闊的教室有感 五年級組南堡實驗中學 暑假里,我讀了南師附中周春梅老師所著一間遼闊的教室一書。這是周老師的一部教育隨筆集,內容多是在教學中所引發(fā)的點滴思考以及對語文、對教育、對閱讀的感悟。周老師有著女性教師稟賦的細膩母愛,高屋建瓴的思考視角,寬廣的閱讀視野,以及一個教育者的靈敏之心。她用深入淺出的文字,記錄著每一次教育中的感悟,儲存著學生帶給她的溫暖記憶。 周春梅老師善于反思。美國學者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教學經驗+教學反思”,華東師范大學的葉瀾教授也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則可能成為名師?!边@些話語都凸顯出反思在教師專業(yè)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意義。

2、 因為學校有一重大活動,校園里突然多了一棵大樹。周春梅老師關注到了這棵樹給校園帶來的變化,更關注到了學生對這棵樹的態(tài)度。她看到,很多孩子行走在校園里,根本就不沒關心這棵樹為什么來到這里,對他們來說,生活和學習的背景是一棵樹還是一棟樓并沒有什么影響,四季的更替,只意味著衣服的增減;淅瀝雨聲,只提醒他們帶上一把傘。他們的生活里充滿了”速成”,甚至他們自己也是這樣”速成”的。他們對憑空出現(xiàn)或消失的一切安之若素,何況只是一棵樹??墒?,這是教育應該做的事情嗎。我們是如何讓一個充滿好奇的天真兒童,變成了”閉目塞聽”的”塑料兒童”。如何把遼闊天地壓縮成了紙上蒼白而扁平的世界。 在課堂上,有很多看上去習以為常

3、的細節(jié),也常引起周老師的深思。比如說,學生在完成一項學習任務時,教師就是總是過度中途干預,一會兒提醒學生要關注這個、一會兒提醒學生不要忘記了那個;在閱讀一篇文章時,教師總是過度解讀,說了很多不該說的話。結果不僅沒有縮短學生與作品之間的距離,反而讓學生產生逆反,拉大了兩者的距離。上了一節(jié)課,快要結束的時候,教師一個慣常的做法,是要求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總結。原本很活躍、話語很多的學生,一聽到要總結,一下子就沒有話要說了。教師是從教學設計、教學流程的完整性來考慮的,但卻沒有意識到不同的學生對同一個文本的理解并不相同,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為什么一定要讓學生”統(tǒng)一思想”呢。 如何為孩子們的

4、青少年時代打下明亮的底色,讓他們成為一個精神明亮的人。周春梅老師從語文教育的角度強調,要著力呵護他們在兒童時代的童趣、詩性和想象力。這些至為珍貴的品質極其脆弱,很容易被成人世界的條條框框,被所謂的”教育”所摧毀。但如果在青少年時期不能讓孩子們保有這些,以后就永遠也補不上了。正是出于這樣的考慮,她在語文教學中有很多的思考,包括利用完整的、點滴的時間和學生一起讀詩、一起研讀經典的作品。經常不斷地給他們推薦書籍,或采納學生推薦的書目,等等。這些事情看似和考試無關,但卻關乎一個人的精神世界,關乎人的氣質和修養(yǎng)。 想要在教育事業(yè)上成名,或就是堅持走出自己的教育之路,需要的不僅是師德高尚、業(yè)務精湛,還需要

5、能創(chuàng)造、會引領,讓師生都在潛移默化中得以熏陶,成為更好的自己。師德用愛去塑造,業(yè)務能力用辛勤努力去提升,而能創(chuàng)造、會引領需要的則是用教師的一顆靈性的心,去閱讀、去思考、去實踐、去總結。教育本就是一場漫長的修行,教師如何更好地涅槃自己、渡化學生,大概就是終其一生的追尋吧。 2021年立春,拜讀了南師附中周春梅老師所著一間遼闊的教室一書。這是周老師的一部教育隨筆集,內容多是在教學中所引發(fā)的點滴思考以及對語文、對教育、對閱讀的感悟。周老師有著女性教師稟賦的細膩母愛,高屋建瓴的思考視角,寬廣的閱讀視野,以及一個教育者的靈敏之心。她用深入淺出的文字,記錄著每一次教育中的感悟,儲存著學生帶給她的溫暖記憶。

6、 (一)教育是點燃、是喚醒 課堂之外是一個遼闊的世界,一個個小世界連接著的,是一個大世界的遼闊與自由。人之豐富,世界之豐富,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長久的歷練才會發(fā)現(xiàn)。一味的知識灌輸,統(tǒng)一思想的標準化模式,只會讓孩子喪失了自主思考與發(fā)現(xiàn)的能力,他們就像甘愿囚禁其中的苦學僧,原本可以展翅高飛的大雁何以成為了井底之蛙。 教師是學生人生故事中的一節(jié),他們的故事是豐富的、具有無限可能的,而教師所扮演的角色是點燃的火把,喚醒靈性的引路人?!胺鹪粣廴缫痪?,萬火引之,其火如故。”點燃學生,也點燃了自己,每當看到學生的眼睛如星星一般明亮起來,教師也就會感到自己的生命也被點燃了。用智慧傳遞知識,用愛持續(xù)地傳遞美好和

7、溫暖。善與愛,正如一束火苗,傳到遠方,傳到未來。在少年時代打下明亮的底色,那么他們成年后的人生也將是精神明亮的。 給孩子一只傾聽的耳朵,以色列作家奧茲的自傳體小說愛與黑暗的故事中有一位杰爾達老師,她之所以與眾不同,是因為她不是像一位心地善良的阿姨,出于憐憫之情,疲倦地把一只經驗豐富的耳朵借給一個突然向她劈頭蓋臉傾訴的孩子,而是全神貫注地聽他講話,仿佛正在從他這里聽到令她愜意好奇的事情。愛是偽裝不來的。少年們很容易就判斷出一位教師的學識水平和為人處世的特點,并以此確定自己該以怎樣的姿態(tài)來應對這位老師。周老師所教的是高中生,而小孩子的心是透明澄凈的,他們感受得到老師的真誠亦或敷衍,只有當學生感受到

8、老師的那份真摯時,他們才會放下層層“盔甲”,用真誠面對老師,面對學習。只有飽含愛的喚醒,才是動人的、有意義的。 “教師的胸襟有多大,學生的天地就有多大?!蔽覀兊美^續(xù)做那個持續(xù)傳遞愛與美好的使者,用教師的智慧和經歷,讓孩子懂得天地的廣闊,宇宙的遼闊,生命的求索。 (二)語文之美照亮童年的夢 周老師雖不擅長“拉家常”,卻用獨特的人格魅力,帶領學生們營造了一個美麗的文學世界。抄寫詩作,浸潤在詩歌里,強調原典閱讀,角色扮演,以詩注詩,文學創(chuàng)作小小的文學社儼然一副文人墨客品鑒創(chuàng)作的詩社模樣。借助學生的隨筆,打開了周老師與學生情感交流的閘門,孩子們在隨筆中流露出來的真性情,也讓周老師讀到學生柔軟深沉的內心

9、。師生之間這些往來的文字,讓周春梅老師積累了豐富的教育資源,這是師生共同創(chuàng)造的巨大財富。非功利的熱愛文學、珍愛詩,就是珍愛理想和未來?!罢Z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語文教師所做的,莫過于能夠帶領學生多多閱讀、引發(fā)思考、激發(fā)想象。讀書是最好的修行。讓語文之美照亮童年的夢,教會學生閱讀的能力,成年之后,他們將進入更自由、更遼闊的閱讀天地和生命空間。 小學的孩子正值美好的童年時期,他們擁有那么多五彩斑斕的夢。紅色的蛇在飛翔,藍色的老虎在奔跑作為小學教師的我,怎么可以用應試教育的枷鎖讓他們從小漸漸失去想象的翅膀,給七彩童年染上一絲絲灰色呢。從中學到小學的職業(yè)轉換,我更加意識到,小學時期產生的熱愛甚至會影

10、響整個人生的審美與情趣,只有那些從童年中孕育出的生命熱力,才是為人生最好的奠基。而我想做的,就是竭盡所能,用語文給孩子帶來一些亮麗的夢,種下一顆顆文學的種子。我會帶孩子讀詩、品文、誦經典、聊文化、談生活、賞藝術,用真實的體驗,努力保護孩子的童趣、詩性與想象力。也許看似和考試無關,但卻關乎一個人的精神世界,關乎修養(yǎng),關乎未來。給童年留一點做夢的空間,就像“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是我的夢,而孩子們應有更加絢爛多姿的夢。 (三)“人”高于一切 現(xiàn)代的教育充斥著太多的功利性,學生的生活里充滿了速成,甚至孩子也變成了“速成”的??墒?,這是教育應該做的事情嗎。應試教育是如何把一個純真好奇的兒童,變成了

11、“閉目塞聽”的“塑料兒童”。如何把遼闊天地壓縮成了紙上蒼白而扁平的世界。我們在飛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社會忘記了“教育是慢的藝術”,“人”高于一切。 課程,是學生認識世界、走向社會的一段旅程。在不同的階段,其價值有很大的不同?;A教育階段的核心課程,其價值就是讓學生在進入知識的細枝末節(jié)之前,能夠對他所置身的世界有一個框架性的理解和探索。這樣當他置身于自己的專業(yè)時,能夠知道自己所學習的,不過是一個巨大有機體里面的一個毛細血管。出于這樣的思考,教師就不會讓孩子整天局限于習題的演練上,而是努力呵護孩子的好奇心,不斷激發(fā)其學習的潛能,讓其擁有擁抱世界的本能。一所理想的學校,是能讓孩子們從容平和地、安心地學習的學

12、校。學校和教師不會將那些狹隘的競爭觀念和殘酷的斗爭意識灌輸給孩子,不會讓過度的關注與期望,如絲一般纏繞著孩子,構成一個幽閉的空間,讓孩子喘不過氣來。學校會從學生的需求出發(fā),為他們提供豐富的、可供選擇的課程, 周老師不僅不局限于自己所教學科那般狹隘,而是能夠用廣闊的視野思考當今教育現(xiàn)狀。不必做民國教育的凡是派,不要讓“奧數”“奧語”占滿了孩子的童年,不要讓考試成為每次驚醒的噩夢。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本性成長吧。 想要在教育事業(yè)上成名,或就是堅持走出自己的教育之路,需要的不僅是師德高尚、業(yè)務精湛,還需要能創(chuàng)造、會引領,讓師生都在潛移默化中得以熏陶,成為更好的自己。師德用愛去塑造,業(yè)務能力用辛勤努力去提

13、升,而能創(chuàng)造、會引領需要的則是用教師的一顆靈性的心,去閱讀、去思考、去實踐、去總結。教育本就是一場漫長的修行,教師如何更好地涅槃自己、渡化學生,大概就是終其一生的追尋吧。 第三篇。一間遼闊的教室讀后感大家好。感謝關注中和愛閱讀,我是中和路小學的一名語教師王建華。一直以,我都很喜歡閱讀,他給了我豐富的人生體驗。從開學到現(xiàn)在,我一直都在拜讀周春梅老師一間遼闊的教室?,F(xiàn)將我的讀后感粗獷外表下要有細膩心思與大家分享。一間遼闊的教室我已經讀了十幾篇了,周春梅老師的隨筆、故事是那樣的自然,沒有半點嬌揉造作,都是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小事,但是就是這些小事讓我們從中領悟到許多教育的真諦。 雪花飛中,周老師從一則短

14、信寫起,當我讀到”老師,下雪了?!蔽业乃季w飛到了去年冬天的第一場雪。間操時間,學生便叫我下去玩雪,我說你們先下,我隨后就到。到操場,孩子們和我一起打雪仗,他們拿著雪球對我窮追不舍,一有機會便朝我扔上幾個雪球。我只有四處亂竄,毫無還手的機會,非常狼狽。但我卻樂在其中,沉醉其中。當我氣喘吁吁的站立不動時,學生圍攏過,仍然意猶未盡。我只好討?zhàn)垺崩蠋熗督担淮蛄?,不打了?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的交談,臉上無不洋溢著快樂。一位女孩說的一句話讓我至今難忘,她說:”老師,老師,知道我為什么追著打你嗎。誰叫你布置那么多的作業(yè)呢。”這句話猶如當頭一棒,我的那點快樂頓時蕩然無存。孩子的話讓我陷入了沉思。我需要改變自

15、己的管理方法,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不斷學習,摒棄舊的教學方法,不斷改進,不斷提高。是啊,童言無忌,但他們玩耍的快樂是一時的,而心靈的快樂卻是永遠的。我愿意像周老師一樣給予孩子一生的快樂。 在那個雪天的故事雖然平淡,但是蘊藏著周老師的教育藝術。教育無處不在,我們不必拘泥與本,雖然是古代詩詞鑒賞復習,但今天雨雪天氣,周老師順勢帶領學生一起整理了有關雪的詩詞。學生不但學到了知識,而且永遠不會忘記那個雨雪霏霏的老師和那節(jié)。我認為這是靈活,也是周老師作為一名女教師的心思細膩。 相較于女教師,男教師給人的印象是比較粗線條,各項要求會相對松一些。意識到這個問題,每次接班以前,我都會和其他擔任班主任工作的女同

16、事一起商量班級工作的細化操作方法。比如,上學期接手1班后,衛(wèi)生工作是我每天操心的重點之一。每一個小組值日的第一天,我都會和學生一起打掃教室,指導學生用什么樣的布擦黑板,橫著擦還是豎著擦,先用濕布擦拭,后用干布擦,擦到什么程度可以稱為合格的值日生。這個過程,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日常生活能力,同時,能夠以身作則,讓學生看到,在老師粗獷的外表下有一顆細膩的心。 除了常規(guī)生活,對每一名學生的觀察與關心也很重要。有一天,間教室巡查,發(fā)現(xiàn)我們班一個性格很開朗的女孩,在班里一個人默默地坐著發(fā)呆,我從她的眼神中看出了悲傷。于是我問她:”有什么不開心的事情嗎。能不能和老師說一說?!彼戳丝次?,含淚說,自己的好友因骨折

17、出院在家休養(yǎng)了。我說:”老師能夠理解你的心情,曾經也有要好的朋友因為身體原因而離開我。但是現(xiàn)在你的朋友在醫(yī)院,她自己肯定也很難受。她需要的是你的關心和燦爛的笑容,你要是能替她分憂,幫助她樂觀起,是不是更好一些?!迸⒙犕晡业脑挘c了點頭,說:”老師,我放學后就去她家看她,給她補。”第二天,這個女孩又恢復了往日開朗的神情。下午活動時間,她特意找我說,昨天和好朋友聊天很開心,她的朋友也不是那么難受了。類似的小事,其實經常在班級里發(fā)生。 作為男性班主任,我意識到性別可能帶的工作上的弊端,但只要意識到這個問題,擦亮自己的雙眼,打開自己的雙耳,用心去感受每一名學生的情緒,男教師也能粗中有細,成為一個細心

18、的班主任。 我們身邊不缺乏小事,但是只要我們能將這些事記錄下,寫出自己的想法,記錄我們的心路歷程,相信我們會變成下一個”周春梅”。 第四篇:讀一間可以長大的教室有感讀一間可以長大的教室有感 讀一間可以長大的教室有感 近日,讀了海門新教育研究中心編著的一間可以長大的教室頗多感慨,在此我來簡單談一些自己的感受。 一、最有感觸的一句話 讀代序中朱永新在2021年新教育海門開放周上的講話“讓教室成為師生幸福的源泉”中引用圣嚴法師的話“做,就好了”,我很有觸動,四個字,道出了人生真諦。 我不禁想到魯迅的故鄉(xiāng)結尾:“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p>

19、理想的實現(xiàn)關鍵在于有沒有人去追求,有人去追求,有更多的人去追求就有希望,沒有人去追求,或者只有極少的人去追求,就沒有或沒有更大的希望。新教育的工作者們走出了自己的路,正一步一步地實現(xiàn)著自己的理想。身為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我們也應該加入他們。記住這句話:做,就好了。從點滴做起,從可以做到的做起。如在“同讀一本書”活動中,老師應實實在在地與學生同讀,在每周的語文課中抽出一節(jié)課與學生交流即“讀書交流課”,或在每節(jié)上課前與學生同讀某篇文章的精彩之處。從讀者智慧等雜志開始,從一句話、一個笑話、一則小故事入手,激起學生閱讀興趣。教師堅持帶上一段時間,有計劃、有步驟、有目標地行動,同時培養(yǎng)“讀書小助手”。接著

20、按規(guī)定時間、規(guī)定任務、規(guī)定形式完成。設計表格或其他形式來實現(xiàn)對內容的展示,最后讓孩子們慢慢養(yǎng)成習慣,使之規(guī)范化、常態(tài)化。 二、最感動的故事 讀海門市下余初中“丑小鴨班”敘事“我們共同成長”中我被一個故事牽蝸牛去散步深深感動了。它更讓我感到深深地內疚。是的,誠如故事中所說對很多學生我們都是沒有耐性的。越是面對孩子出現(xiàn)的問題,我們越要沉住氣。昨天做不好,今天繼續(xù)做,繼續(xù)引導他,明天也不放棄。因為每個孩子都有他成長的花期的,這朵花雖然開得緩慢,但定會開出一朵美麗的花。 其實,我也想牽著蝸牛散步,也想讓蝸牛牽我去散步,如果每個老師都能做到在每個班上牽上一兩只蝸牛,帶他們去散步,聞聞路上的花香,聽聽路上

21、的鳥鳴,看看滿天的星星,我堅信,這些蝸牛定能如遲開的花蕾在某一天悄然開放,芬芳滿園。終有一天,大家會發(fā)現(xiàn)人間一切的美好。 三、最值得深思的一些片段 朱永新教授指出?!懊總€孩子每天早晨期待著到教室,不知道今天老師又帶來什么新的東西,一天的時間真的是非常短暫,這就是完美教室。當然,要做到這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是靠完美的課程來構成的,不僅是靠儀式、靠活動、靠慶典。同時,課程的目的是指向生命的,教育的最高使命是讓每一個生命都得到最大的張揚、最大的成長。” 百合班的孩子很幸福,百合班的老師很幸福,這種幸福源于老師根據孩子生命成長的需要,創(chuàng)設了“夢想課程”“書香課程”“學習課程”“生活課程”“愛的課程”

22、等等。百合班的孩子生活的每一個階段都與夢想相伴,與經典相隨;百合班的孩子會讀書,會學習,會生活,會愛就是得益于以上課程的開發(fā)。所以,請相信自己,相信歲月,總有一天,中國會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第五十六號教室”。 朱永新教授指出。一個教室,一個生活于同一個教室中的人,應該是一群有著共同夢想,遵守能夠實現(xiàn)那個共同夢想的卓越標準的同志者。他們彼此為對方的生命祝福,彼此為生命中偶然的相遇而珍惜珍重,彼此作出承諾,共同創(chuàng)造一個完美的教室,共同書寫一段生 命的傳奇。 我明白教室不應該只是知識的灌輸地,應該是一個經典世界的熏陶場、磁性場。更是個神奇的地方,在那里,任何人都可以獲得成長,它是師生共同生活棲居的家園。決

23、定一間教室的,不是教室的好壞,而是誰站在教室里,關注教室里的每一個孩子,每一個角落,特別是關注特殊家庭的孩子,守住每一個孩子的心靈。 誰都想完美,但完美沒有一個終點,正如許新海博士所說“完美永遠是一種朝向”,亦如朱永新教授所說“做,就對了?!弊屛覀円黄鸪蛲昝赖那靶?,在新教育同仁的相互鼓勵與共同行動下,努力探索譜寫新的篇章。 第五篇:創(chuàng)造一間幸福教室有感讀創(chuàng)造一間幸福教室有感 教室是老師與學生共同成長的地方,有這樣一間教室,它被雷夫老師譽為“中國的56號教室”,李虹霞老師就是這間幸福教室的締造者。書中用5個章節(jié),128個小故事,向我們展示了李老師看似平凡卻又不平凡的教育歷程,記錄了李老師與家長

24、、學生們相處的點點滴滴的小故事,透過樸實的文字,我感受著故事中的溫暖與感動,一種幸福感充溢著心間。 李老師在整本書中最讓我覺得受益匪淺的地方是“當好一名老師,首先讓學生感覺到學習的快樂,學習的幸福。”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越發(fā)覺得現(xiàn)在的學生不喜歡語文,無論多好、多明白的文章都要“痛下狠嘴肢解一番”,識字寫字非要用“爛筆頭”機械記憶,老師的講解分析代替了學生的品讀體味,學生們更喜歡數學課,因為學生在數學課親身體驗多、積極思考多、迎接挑戰(zhàn)多、收獲成功多,看上去語文課離幸福好遠。李老師也有這樣的困惑,用“學生為什么不喜歡語文”“假如學語文不再為了考試”這兩個小故事來闡述。 李老師雖有困惑,但她更明白如

25、何“對癥下藥”,她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整個教材的順序,打亂重整自己的教學結構,重新組合教學資料,形成了屬于自己的課程,李老師用教學整合的方式,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李老師是教育的創(chuàng)新者。她在第一次教一年級語文時,大膽地將兒歌與音樂結合起來用于拼音教學,她沒有按常規(guī)去一個個教字母的讀音和書寫,而是滿懷期待地看著孩子們的臉,讓“虹霞拼音律動”在教室里響起來,歡樂與笑聲充盈著整個教室,短短的兩周之內完成了拼音教學,將拼音教學的時間大大縮短了,既讓孩子們掌握了拼音這一識字工具,有幫助孩子們提前兩個月進入了借助拼音的閱讀。 李老師除了在拼音教學方面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在識字教學方面也有自己的高招兒。當孩子

26、們第一次步入教室的時候,最引人注目的是講臺黑板上的幾十只彩色氣球,每只彩色氣球上面都寫上了孩子們的名字,第一堂識字課就有名字開始,在探索中與笑聲中,孩子們的識字興趣被點燃了,語文的學習開始了。我們的課堂的低效不僅僅是課程內容的索然無味,更多的是來源于教師教學方式的低效與枯燥,在不合理的課堂結構當中,學生很難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更多的是不喜歡。世界上沒有什么是一成不變的,語文課也不例外。李老師用鮮活的課堂告訴我們,學科是相互聯(lián)系的,改變課堂結構和流程,會讓孩子們對學習提升興趣,在此基礎上學習表現(xiàn)得更為生活化,更為人性化,更富有趣味,創(chuàng)意不止,精彩不停。 語文課堂需要創(chuàng)新,教師有創(chuàng)新精神不夠,還要用創(chuàng)新能力作為可靠保障和有力支撐。只有教師創(chuàng)新了,學生的思維才能多元化發(fā)展。比起李老師獨創(chuàng)的拼音教學和識字教學,我現(xiàn)在做的只是一些皮毛。比如上麥哨一課中,我問學生:如果此刻你面前有一片青草地,你最喜歡做什么。有的學生說在草地上美美地躺一會兒,看看藍天白云;有的學生說草地很柔軟,可以翻幾個跟頭;還有的說可以在草地上玩游戲。看似簡單的想法背后是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