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六年級語文下第一單元_第1頁
北師大版六年級語文下第一單元_第2頁
北師大版六年級語文下第一單元_第3頁
北師大版六年級語文下第一單元_第4頁
北師大版六年級語文下第一單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第一單元 樂趣單元教材分析本組教材以“樂趣”為主線,一共入選了兩篇課文:養(yǎng)花、山中雜記以及兩首描寫田園風光的古詩和兩篇拓展閱讀課文爸爸帶我去爬樹、美猴王。單元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和“日積月累”中的名言警句,體會勞動之趣、田園之趣、動物之趣、游戲之趣和自然之趣,培養(yǎng)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情感。2.理解“秉燭夜游、狡猾”等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積累名言警句和古詩。3.體會從不同方面記敘描寫、按照先后順序記敘描寫的文章結(jié)構(gòu)方法,體會作者是如何在記敘和描寫中抒發(fā)感情的。4.開展“感受樂趣,分享樂趣”的綜合活動,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以及與人合

2、作的能力。單元教學重難點:1.寫自讀筆記,獨立識字學詞。認字13個,寫字17個。2.開展“感受樂趣,分享樂趣”的綜合活動,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以及與人合作的能力。3.對獨立閱讀的方法進行總結(jié)并堅持運用。課時安排: 養(yǎng)花 2課時 古詩二首2課時 山中雜記 1課時 爸爸帶我去爬樹2課時 美猴王 1課時 語文天地一 3課時養(yǎng)花教學目標:1.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能體會到樂趣所在,有所感悟。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體會作者心情,能將作者高興處讀出。3.找到你最能體會作者心境的句子,說說你是怎么感受到的。4.在閱讀活動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教學重點、難點:重點:知道課文所要

3、表達的中心是什么及養(yǎng)花帶來的樂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難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從養(yǎng)花中得到的樂趣,培養(yǎng)熱愛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課前談話,引入本課你喜歡養(yǎng)花嗎?誰說說養(yǎng)花有什么好處?那么我們看文中老舍先生是怎么看待養(yǎng)花的?板書:養(yǎng)花。二.介紹老舍、老舍養(yǎng)花三.檢查預習情況1.讀準字音:指名讀詞語,注意糾正錯誤。記清字形,理解詞義:有問題提出來大家討論。討論時查字典并結(jié)合課文理解。(如:秉燭夜游 置之不理)糾正字音:樂趣、計較、雖然、適當、盡管、傾盆2.多音字:3.讀課后“讀讀寫寫”中的詞語。如有不理解的提出來大家討論。4.指名朗

4、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是從哪幾方面來講的?(整體感知)(養(yǎng)花給“我”帶來樂趣。)5.提出不理解的詞句,質(zhì)疑。(寫?zhàn)B花的樂趣為什么還寫憂?)四.練習朗讀課文,讀熟課文五.指名分段讀課文,讀后說出段意,理清線索。老師板書 1.為什么養(yǎng)花;2.養(yǎng)什么花; 3.養(yǎng)花要摸門道;4.養(yǎng)花有益身心; 5.養(yǎng)花使人喜悅;6.養(yǎng)花使人傷心; 7.養(yǎng)花的樂趣。六.布置作業(yè)想想自己喜歡什么花草,它有什么特點和為什么喜歡,以及在養(yǎng)的過程中有什么感受?第二課時一.談話導入誰養(yǎng)過花?說說你的感受。老舍先生養(yǎng)花有什么感受呢?(樂趣)我們來繼續(xù)學習課文。二.讀講課文1.請你默讀課文,看看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寫?zhàn)B花

5、的樂趣的?(學生列提綱,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隨機解決。)請同學按提綱上的內(nèi)容讀一讀相關的段落。2.請你再默讀課文,舉例說一說,課文是怎樣把養(yǎng)花的樂趣寫具體的,還有什么問題沒解決?(自讀批注討論交流) 點撥:(1)為什么只養(yǎng)好種易活,自己能奮斗的花?什么叫“奇花異草”?有感情地朗讀。養(yǎng)花的樂趣是什么?(人生啟迪:勤勉奮斗。)(2)“多么有意思”指什么?(在養(yǎng)花實踐中摸到門道,花養(yǎng)得很好。)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用一句話歸納作者在養(yǎng)花中得到了什么?為什么養(yǎng)花能得到知識?(花種類不同,習性不同,對自然環(huán)境與管理要求不同)養(yǎng)花的樂趣在哪里?(增長知識)(3)作者的收獲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只有按規(guī)律辦

6、事,花才能養(yǎng)活,只有在實踐中總結(jié)經(jīng)驗,才能摸到門道,增長知識。)(4)“這多么有意思呀!”指什么?養(yǎng)花的樂趣在哪里?(養(yǎng)花須付出勞動,但有益身心,有所收獲。)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板書:付出勞動,有益身心。(5)那么養(yǎng)花的樂趣是什么?(板書:有喜有憂) “喜悅”是樂趣,那么“憂”也算樂趣嗎?(養(yǎng)花有喜有憂,生活中有成功也有失敗,這樣才是有趣的人生,無憂只有喜,生活平淡無味。而人生的意義就在于奮斗。)(6)齊讀最后一段,說說這段在全文中的作用,與前面幾段有什么關系?(分、總),與第一段有什么關系?(照應)養(yǎng)花的樂趣是什么?有感情地朗讀。3.自己背誦喜歡的段落。三.總結(jié)全文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7、總結(jié)養(yǎng)花的樂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找出中心句。(第7自然段)2.從養(yǎng)花中,你對老舍有什么了解?(熱愛生活,熱愛勞動,探求知識,積極奮斗。)3.課件出示本課的提綱: (1)把養(yǎng)花當作樂趣。 (2)分述養(yǎng)花的樂趣: 養(yǎng)自己能奮斗的花人生啟迪 養(yǎng)花要摸門道增長知識 養(yǎng)花要付出勞動有益身心 養(yǎng)花使人喜悅有喜 養(yǎng)花使人憂傷有憂 3.總結(jié)養(yǎng)花的樂趣。四.寫法學習選擇一種你喜歡的花草寫一個片段。要寫出它的特點和你為什么喜愛它。1.說說你喜歡的花草有哪些。2.說說這些花草的特點。3.比較一下哪種花草最有特點,然后說說你為什么喜愛它。4.構(gòu)思。5.寫出來。板書設計: 1.為什么養(yǎng)花;2.養(yǎng)什么花; 3.養(yǎng)花要

8、摸門道;4.養(yǎng)花有益身心; 5.養(yǎng)花使人喜悅;6.養(yǎng)花使人傷心; 7.養(yǎng)花的樂趣。 古詩二首教學目標:1.背誦兩首古詩,默寫四時田園雜興; 2.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想象詩句所描寫的景象,激發(fā)學習古詩的興趣; 3.感受鄉(xiāng)村生活,陶冶愛美的情趣,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教學重點、難點:1.體會詩歌的內(nèi)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2.引導學生感受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生活,培養(yǎng)學生閱讀詩歌的興趣并養(yǎng)成課外主動閱讀和積累詩歌的習慣。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導言詩歌是詩人生命的沖動,感情的傾訴?!扒閯佑谥卸砸缬诒怼钡脑娫~是語言的精華。因而學習詩歌,要反復朗讀,體會詩歌的韻

9、律美,體會詩人的感情,達到與詩人心靈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會更好地領悟詩歌。二.教授新課(一)材料交流. 介紹作者 .田園詩歌 .解題 .詩歌體裁(二)詩歌朗誦.詩歌朗誦指導(節(jié)拍、語調(diào)、重音).朗誦詩歌,體會詩歌的意境。(三)整體感知詩歌的內(nèi)容及蘊涵的思想感情?第一首詩歌描寫了農(nóng)民勞動的情景。表現(xiàn)了人人愛勞動以及勞動充滿樂趣的思想感情。(四)交流探究.詩歌一、二句寫了什么內(nèi)容?明確:農(nóng)民勞動的繁忙景象。.三、四句中寫不懂如何耕織的“童孫”也在“學種瓜”,要表現(xiàn)什么呢?明確:在農(nóng)村,無論男女老幼,人人愛勞動,人人需要勞動。另外說明勞動像游戲一樣,雖然繁忙但充滿樂趣。.詩歌的寫法(1)正面描寫

10、勞動景象(2)語言清新自然,充滿了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 三.練習.小組朗讀背誦詩歌.默寫詩歌。四.小結(jié).文學常識.朗誦知識.詩歌的內(nèi)容及思想感情五.作業(yè).理解、背誦并默寫所學的詩歌。.借助工具書或者網(wǎng)絡找出一首唐代的山水田園詩歌并與所學的詩歌加以比較。第二課時一.檢查作業(yè),導入新課1.背誦詩歌。2.默寫詩歌。二.教學新課(一)交流材料?;ハ嘟涣鞑殚喌挠嘘P唐代田園詩歌并與范成大的田園詩歌進行比較。(二)朗誦詩歌,體會詩歌意境。(三)整體感知詩歌的內(nèi)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本詩描寫了一幅晚春農(nóng)村的自然景色。表現(xiàn)了作者對田園風光的熱愛。這首詩歌表現(xiàn)的樂趣在于自然景色。三.初步感知詩歌1.范讀全詩,學生小聲自

11、由讀并思考:詩中都寫了哪些景物?你是從那兒看出來的?2.指名試讀全詩,引導回答上面問題。3.交流探究。(1)詩歌前兩句寫了什么內(nèi)容?明確:前兩句寫了晚春江南農(nóng)村的景象。(2)你是怎么知道晚春呢?明確:典型的事物描繪。(梅子金黃、杏子肥、菜花稀落、雪白的麥花處處)(3)三、四句寫了什么內(nèi)容?(三、四句寫了正午時分的幽靜的景象。)(4)四句中寫了“蜻蜓蛺碟飛”顯得田野靜悄悄的,如何理解?(以動寫靜,更能襯托出田野的靜。)四.體會詩歌的寫法明確:1.點面結(jié)合。 2.動靜結(jié)合。五.小結(jié)1.詩歌的朗讀。2.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3.詩歌的寫法。六.布置作業(yè)1.背誦并默寫兩首詩歌。山中雜記教學目標:1.掌握本課

12、的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了解主要內(nèi)容,體會作者對動物的平等、關愛、尊重和欣賞的情感態(tài)度。 3.學習用詳略結(jié)合的手法敘事,用平淡、自然、流暢、親切的語言敘事,了解直接表達和間接表達的特點。 4.聯(lián)系自己觀察小動物、養(yǎng)小動物的經(jīng)歷,體會作者與動物在一起的樂趣,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教學重難點:品味作者描寫動物的句子,感受作者的博愛和從動物身上尋找到的樂趣。教學準備:收集有關作者和寫作背景的資料,制作課件。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1.你們喜歡小動物嗎?那么,你最喜歡哪種小動物?它給你怎樣的感受?2.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同學習冰心的山中雜記

13、,感受作者對動物的情感。二.檢查預習,交流資料(學生交流課前查閱的有關作者簡介和寫作背景的資料。) 出示詞語,檢查認讀,重點理解帶點的詞語。Xùn pán shn pi溫馴 焦躁 蹣 跚 嫵媚 瞥見 憨澀 幕天席地 倚枕傾聽 出其不意 自驚自跳 心魂俱靜 龐然大物 玲瓏嬌小 弱不禁風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默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作者在山中所見到的許多可愛的動物的生活情景,寫出了它們給作者帶來的無限的樂趣,也抒發(fā)了作者對它們的喜愛之情。)2.快速瀏覽課文,用筆圈出作者寫了哪幾種動物?各在課文的哪些段落里?(12自然段寫馬;3-4自然段寫狗;5-

14、6自然段寫貓;7-11自然段寫鳥;第12自然段寫蟲。)3.作者雖然寫了這么多動物,但各有側(cè)重,詳略得當,那作者詳細寫了哪一種動物呢?(鳥)四.品讀重點段落,學習寫作方法1.出示自學要求:仔細閱讀7-11自然段,思考:(1)按照敘述順序,作者依次介紹了哪些鳥?(2)你喜歡哪一段文字,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并說說喜歡的原因。2.匯報自學成果。(1)指名回答第一題:按照敘述順序,作者依次介紹了青鳥、知更雀、蜂雀、小鳥家庭。(2)學生匯報第二題,教師相機點撥,師生達成共識,并采用自讀、互讀、對讀、領讀、小組讀、男女生賽讀等形式讀出對小鳥的喜愛之情。作者為什么能把小鳥寫得栩栩如生、有情有趣呢?(一是善于觀察

15、;二是擁有一顆博愛的心以平等、尊重、關心、欣賞的態(tài)度來對待在山中所見到的動物。)你認為怎樣才能讀出作者的所見所思呢?(學生先練讀再指讀) 這篇課文語言細膩,深藏著關愛,傾灑著真情,愛對動物的愛,是貫穿全文的一條線索。你學習本文后認為應該怎樣對待動物呢? 小結(jié):在外求學的冰心思念自己的父母家人,她在呼喚愛雛鳥、愛雛鳥雙親的同時,也在想父母,愛父母。描寫和抒情結(jié)合在一起,渾然天成。這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了解了作者從小鳥身上尋找到的樂趣,品讀了作者對小鳥的喜愛、關愛之情,感悟了作者的博愛思想。五.自學其它段落,感悟作者對動物的情感六.布置作業(yè),拓展閱讀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閱讀冰

16、心的其他散文,了解寫作特點。 板書設計 山中雜記馬 溫順良善狗 可愛順良 貓 活潑歡躍 熱愛生活鳥 嬌小玲瓏蟲 可愛溫柔爸爸帶我去爬樹教學目標:.讀通課文,按照爬樹前、第一次爬樹、第二次爬樹、爬樹后順序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通過品讀重點詞句,體會小作者爬樹前、第一次爬樹、第二次爬樹、爬樹后的心情變化。.通過感悟文章主題,聯(lián)系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地“回歸自然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感情意識。教學重點:體會爸爸帶“我”去爬樹的深意,感受回歸自然的樂趣。教學難點:從小作者心情變化的描寫中比較兩次爬樹的不同,滲透對比的表達方法。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揭示主題,導入新課

17、.談話導入:平時同學們都和爸爸媽媽到哪里玩呢?爸爸帶我爬過村邊的大柳樹。.引出課題。.審題。從課文的題目中,你了解到什么?二.初讀課文,理清線索1.請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2.檢查學生字詞掌握的情況。水渠qú檜guì樹槭qì樹凹o進去恍hung惚h3.理解下列詞語的含義,說說你是用哪些方法理解詞語?大呼、小叫熱身賽莫名其妙恍恍惚惚盤算4.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5.學生瀏覽課文,看看在爬樹的過程中,作者又記敘了哪些內(nèi)容。(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板書小提綱爬樹前、第一次爬樹、第二次爬樹、爬樹后。)三.自讀課文,交流感悟(一)在爬樹的過程中,作者

18、的心情是怎樣的?有哪些變化?小組內(nèi)閱讀交流。(二)集體交流,共同品讀。1.圍繞本單元主題“樂趣”,查找文中能表示“樂趣”的相關語句。2.交流:爬樹前“我”的心情怎樣?3.學生交流,教師板書:擔心。4.交流第一次爬樹時作者的心情。抓住“爬上,抓住,翻下去,貼在”等描寫作者動作的語句體會。5.學生談自己的感受,教師板書:緊張。6.交流第二次爬樹時作者的心情。7.學生交流,老師板書:自豪。8.比較:第一次爬樹和第二次爬樹有什么不同?第一次爬樹:大呼小叫,像動物。第二次爬樹:覺得親切,像猛獸。9.交流爬樹后作者的心情。(圍繞課文第1922自然段談自己的感受。)10.教師相機板書:快樂。四.合作探究,理

19、解主題1.結(jié)合課文中的疑問句“人在樹上真的很舒服。為什么?”引導學生思考。2.引導學生感受文章通過“爬樹”來突出“回歸自然”的主題。3.引導學生深思:現(xiàn)實生活中“爬樹”不太可能,那么應該怎樣回歸自然呢?有沒有回歸自然的親身經(jīng)歷和喜悅感受想與大家分享?4.課堂練習。鼓勵學生把城市人回歸自然的設想用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或把親身經(jīng)歷和感受記錄下來。5.課堂小結(jié)。五.布置作業(yè),鞏固知識仿寫一篇習作:爸爸帶我去*或者××帶我去*。板書設計:爸爸帶我去爬樹爬樹前擔心第一次爬樹緊張回歸自然第二次爬樹自豪熱愛自然爬樹后快樂保護自然美猴王教學目標:劃分結(jié)構(gòu)層次,通過自讀、復述,理清故事情節(jié)。

20、抓住美猴王的動作和語言,分析、把握美猴王形象。理解文章詳略的處理。揣摩文章通俗、生動、簡潔的語言。理解作品的思想性。體會美猴王無拘無束的樂趣,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教學重難點:體會美猴王無拘無束的樂趣,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西游記這部書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本文在書中的地位怎樣?2.作者寫美猴王破仙石而出有何用意?3.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石猴的山間生活?有什么作用?4.作者是如何處理詳略的?課文詳略得當,重點突出。詳寫美猴成王,略寫石猴出世。因為它之所以成王,被稱為美猴王,是憑它高度的智慧,驚人的膽量,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發(fā)現(xiàn)水簾洞

21、,才贏得眾猴的信任和擁戴的。這一點最能表現(xiàn)主題,突出美猴王的性格,并能為全書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取得圓滿結(jié)局打下基礎,所以詳寫。而石猴從石中出世,只能說明它先天出眾,來歷不凡,不必多費筆墨。 二.自主探究 1.掌握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迸裂 ( )瞑目( ) 竅( ) 石碣( ) 鐫( ) 2.掌握下列形近字的字形。 遂 開辟 石崖瀑布 疲倦 逐 怪癖 天涯 曝光 蜷縮 3.掌握下列詞語的含義。 開辟,喜不自勝,天真地秀,日精月華 4.理清文章順序。 破石而生,肢體皆全。 跳入瀑布,發(fā)現(xiàn)水源。 帶領眾猴,進入洞天。 被擁為王,勝似神仙。 三.語言揣摩 1.“忽見從雜中跳出一個石猴,高叫道:我進去!我

22、進去!” 眾猴只是欣賞瀑布,卻不敢入,石猴卻連聲高呼“我進去”。初步表現(xiàn)它膽量與眾不同。 2.“它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 這句話寫石猴進入瀑布泉,只用了十六個字,就生動地刻畫出了它的高強本領和勇敢精神。使用動詞“蹲”、“縱”、“跳”,十分貼切,讀者如聞猴聲,如見猴形,生動形象,通俗、簡潔、恰如其分。四.問題探究1.小說創(chuàng)作講究伏筆與照應,請從文中找出一例。第三段,發(fā)現(xiàn)瀑布后,眾猴約定能找到水源而不傷身體的拜他為王,這為下文石猴被擁為王作伏筆。第四段結(jié)尾處,寫石猴帶領眾猴進洞居住,被擁戴為王,與之照應。 2.有人說:“神性(幻想性)、人性(社會性)、物性(自然性)三者的有機結(jié)合,

23、是西游記人物塑造的一個突出特點”,請結(jié)合課文或小說內(nèi)容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3.第四段對石猴的動作、語言描寫屬正面描寫,表現(xiàn)了它的什么特點?此段有無通過側(cè)面描寫表現(xiàn)石猴?如果有,請指出。五.欣賞評價 1.本段使用了排比、對偶、引用等修辭手法,短句的排比寫出了石猴的活潑、伶俐;對偶使句式整齊;引用使行文有文采又有趣。生動地反映了石猴的山間生活。請你仔細閱讀第二段,從修辭、句式、內(nèi)容等角度加以賞析。 2.作者是如何抓住猴性,顯示其特征的?六.拓展閱讀七.作業(yè)設計查找有關西游記的故事,閱讀有關章節(jié)。板書設計:美猴王破石而生,肢體皆全。跳入瀑布,發(fā)現(xiàn)水源。 活潑可愛 自由自在帶領眾猴,進入洞天。被擁為

24、王,勝似神仙。綜合活動一活動目的:1.引導學生了解什么是快樂,使學生知道應該笑對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個快樂的人。2.學會更好地調(diào)節(jié)自己,使自己擁有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和情緒?;顒又攸c: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體驗別人的快樂與煩惱,找到快樂的真諦?;顒与y點:引導學生用自己所掌握的尋找快樂的策略來更好地調(diào)整自己。課時安排:1課時。活動過程:一.理解快樂:1、揭題,播放音樂,導入:在你的生活中,遇到過令你不快的事情嗎?2.趁機引導,回憶煩惱:誰都難免會遇到不愉快的事,請大家拿出小紙片,寫出最近遇到的令你煩惱的事。二.尋找快樂:1.教師導語:生活中人人有煩惱,有了煩惱怎么辦?請大家來聽一個錄音故事:國王長了一只兔耳朵。2.播放錄音故事。3、教師引導,打開話題:你有哪些感興趣的事情?三.體會快樂:1.從最喜愛的旅游門票中找一張,寫解說詞。2.我把學騎車的經(jīng)過寫出來,讓大家體會到樂趣在過程中。3.我畫了畫還錄了音。思考:你打算怎樣體驗到快樂呢?教師小結(jié):不同的想法,對人的影響多大?。∷?分享快樂:1.過渡:.是怎么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的?2.在小組交流會后全班交流:做自己喜歡的事;聽聽音樂,唱唱歌;看看漫畫3.教師點撥:怎樣才能做一個快樂的人?大家的辦法真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