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最新小學美術五年級上冊教案[2015]_第1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7/3b61e653-117f-43ae-b9d2-50221d985f97/3b61e653-117f-43ae-b9d2-50221d985f971.gif)
![湘教版最新小學美術五年級上冊教案[2015]_第2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7/3b61e653-117f-43ae-b9d2-50221d985f97/3b61e653-117f-43ae-b9d2-50221d985f972.gif)
![湘教版最新小學美術五年級上冊教案[2015]_第3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7/3b61e653-117f-43ae-b9d2-50221d985f97/3b61e653-117f-43ae-b9d2-50221d985f973.gif)
![湘教版最新小學美術五年級上冊教案[2015]_第4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7/3b61e653-117f-43ae-b9d2-50221d985f97/3b61e653-117f-43ae-b9d2-50221d985f974.gif)
![湘教版最新小學美術五年級上冊教案[2015]_第5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7/3b61e653-117f-43ae-b9d2-50221d985f97/3b61e653-117f-43ae-b9d2-50221d985f97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湘教版小學美術五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第1課哆來咪(活動一)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感受能力,提高藝術綜合素質; 2、認識色彩、形體漸變的規(guī)律,感受色彩、形體的秩序美; 3、學會恰當調配顏色和較均勻地著色的方法; 4、掌握立體造型的簡單方法。教學重點難點對形體、色彩漸變韻律有感性認識,并能夠調出漸變的色彩教學準備 玻璃杯7個,顏料等教學程序 欣賞導入 1課件出示戰(zhàn)國時的編鐘欣賞并講一講它的歷史。 2學生閉上眼睛一起欣賞優(yōu)美的編鐘樂曲。教師出示漸變色的圖片。 3想一想它為什么能發(fā)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 4教師小結:因為青銅鐘的大小
2、漸次變化,所以敲擊不同的音階產生了優(yōu)美的旋律。 課件出示關于編鐘的圖片。 分組制作 1出示七個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隨意加入不等量的水, 請學生敲一敲瓶子聽聽聲音。 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漸次變化的音高。講解規(guī)則:七人為一組,小組討論后,看哪組最快想出一個辦法并做好。 3敲一敲、聽一聽、調一調,聽聽音準嗎?講一講為什么能敲出漸次變化的音高。 4師生小結:瓶中的水量漸次變化就能產生音高的逐漸變化。相同的物體,空間越小音調越高,空間越大音調越低。5請學生在這七個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想一想,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 6師生小結:因為每個瓶子里的水是漸次變化的,所以加入
3、同等量的顏色后色彩就發(fā)生了漸次變化。 課件出示計時器,放背景 音樂。 裝飾美化 1思考如何將這七個能敲出音高變化的水瓶,裝飾成漂亮的打擊樂器“水瓶琴”。 2裝飾要簡單,裝飾物過多會影響水瓶琴的發(fā)音。每個瓶子所貼的裝飾物要一樣多,以免影響水瓶琴音高的準確性。 工具材料 即興表演 小組同學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簡單的曲子,比一比哪組音最準、曲子最優(yōu)美,哪組的“水瓶琴”最漂亮。 課目 第1課哆來咪(活動二) 教學程序 欣賞導入 1欣賞有漸變效果的繪畫作品。 2教師提問:這些畫在色彩變化上有什么共同的規(guī)律? 3學生答,教師小結:它們的色彩發(fā)生了逐漸變化。 在優(yōu)美的音樂旋律聲中課件展示幾張運用漸變色彩裝飾
4、的繪畫作品。 認識現象 1教師提問:你們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漸變現象嗎? 2教師出示圖片,提問:圖中哪些地方出現了色彩的漸變? 課件展示幾張有漸變色攝影圖片。 掌握規(guī)律 1教師出示紅一黃、黃一綠、綠一藍、藍一紫、紫一紅五組色彩漸變系列的卡片,請四位同學整理色彩卡片按漸變的順序擺出來貼在黑板上。 2討論:能不能把這幾種顏色串起來成為漸變色彩呢? 3學生討論后,教師調整擺出如彩虹般的色彩漸變。 4出示紅到暗紅的漸變,讓學生了解除了色相的漸變,還可以有色彩明度的漸變。 課件展示色彩明度的推移漸變。 嘗試作業(yè) 看書上的小訓練,學生自己發(fā)現調配漸變色的方法并完成小訓練。 作業(yè)反饋 根據小訓練完成的情況,
5、反饋講評調色訓練中的問題。 體驗效果 1出示平面效果的圓、圓錐和有漸變效果的圓、圓錐,問:這兩幅畫給你的感覺有什么不同? 2教師小結:漸變效果物體具有立體感和光感。 3出示運用漸變裝飾的畫面和同樣內容但是用平涂方式裝飾的畫面,問:這兩幅畫給你的感覺有什么不同? 4教師小結:色彩漸變使畫面變得有動感和韻律感。 1課件出示平面效果的 圓,圓錐和有漸變效果的圓,圓錐。 2出示運用漸變裝飾的畫面和同樣內容但是用平涂方式裝飾的畫面。 學生作業(yè) 學生作業(yè),教師巡視指導。 課件出示作業(yè)要求。 賞評拓展 1賞評作業(yè)。 2展示運用漸變色裝飾的生活用品,如:紗巾、服裝、包裝盒等。讓學生課后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是運用
6、漸變色彩來裝飾的。 實物投影展示學生的作業(yè)。 (活動三) 教學程序 初步感受 1拿出幾組模型 (1)壘疊在一起的一組由小到大的圓形薄片,每兩個薄片之間用距離相等或漸變的細線串聯起來。 (2)壘疊在一起的大小相等的方形薄片或長條形立方體,一個角上安上鐵釘固定。 (3)排列整齊的一組小棒。 2請學生觀察,說說感受。 3陜速用拉、扭、排、剪等方法,將壘疊在一起的立體型排出形體、位置漸變的簡單立體構成模型。 4請學生再說說感受。 5教師將模型按無序排列,再請學生說說感受。 教學用具 欣賞感受 1欣賞生活中利用漸變原理制作的雕塑和模型,說說感受。 2教師小結:利用漸變原理制作的立體雕塑有一種韻律感和節(jié)奏
7、感。 展示攝影圖片,每個圖片配以相應的音樂旋律。 分組討論 1看看如何利用自己所帶的材料。 2除用方形、圓形、小棒來進行排列外,還可用哪些形狀? 3除剪、拉、扭、排外,還可運用哪些方法進行制作? 學生自帶材料 嘗試練習 分組進行嘗試練習,練習過后,學生集體討論矯正。 學生練習 1學生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2練習過后,同組同學相互討論矯正。 評議總結 1展示作品,展開評議活動。 2知識延伸:近大遠小的變化能使畫面產生空間感。 課件出示生活中有近大遠 小的透視現象的畫面。 第2課家鄉(xiāng)古建筑(活動一) 教學目標: 1、了解古建筑的范圍、常見類型、一般特征和有關歷史典故。 2、體驗并掌握線畫古建筑的基
8、本方法。3、培養(yǎng)和增強學生對家鄉(xiāng)人文遺產的情感聯系和對家鄉(xiāng)的熱愛。教學重點:體驗并掌握線畫古建筑的基本方法。教學難點:能運用流暢的線條表現作品的疏密關系。教學程序 一、考察小 結導人 師:我們已對家鄉(xiāng)的古建筑進行了考察,了解到古建筑有各種各樣的風格樣式,具有共同的一般特點,你能說說嗎?學生述說后 教師小結: 造型優(yōu)美,對稱、漸變、頂有脊、檐翹等。 結構科學,斗拱、柱梁、不用釘子、穩(wěn)固。 極盡裝飾,檐、雕梁、畫棟、窗飾等。 在室內用多媒體設備或幻 燈演示。 二、引導分 析 師:要畫好古建筑,先要進行觀察分析,把看似復雜的建筑物變得簡單易于理解,如亭閣的屋頂,有飛檐呈流線卻是三角形或梯形。其實它的
9、各部分均可看成大小不同的口。等形的組合,大家看是不是這樣? 多媒體演示或打出燈片,電腦制作時用閃現功能或變色效果。 三、深入了解 師:提問,古建筑的很多細部是很科學的,也是有趣的。飛檐是怎樣翹起的?重檐是怎樣建的?斗拱是怎樣結構的?梁柱是怎樣連接的?連接、支撐、穿插、卯榫卯合、竹釘。 也可利用多媒體演示,更好更快。 四、教師演示學生觀摩 1教師講授線畫寫生步驟、要求:a觀察思考后構圖定位;b從屋頂處開始下筆;c線條要流暢肯定,盡可能用長線畫;d畫出些細部,看不清的想像完成。教師邊指點實物邊畫。 可用大屏幕打出一清晰古建筑圖片進行線描。 五、布置學生作業(yè) 1在室外時教師安排學生自選一處建筑物或建
10、筑物的一部分進行寫生描畫,注意組織好學生。教師旁觀,對有問題的學生解惑、提示。 2在室內時,則按古建筑照片進行線描。 在室內用多媒體設備或幻燈演示。 六、作業(yè)相互觀摩 1在室外時教師將學生所畫之作業(yè)集中擺放一起進行評價、比較與改進,對照實景能解決很多問題。 2在室內畫古建筑照片時,所畫作業(yè)可以放在投影儀下打出,能更便于指出優(yōu)點改進不足。 七、評價總 結 教師引導學生對學習活動全過程進行評價。 1學習工具的準備情況。 2學習態(tài)度表現;表揚與批評。 3學習效果的評價;知識獲得怎樣。 第2課家鄉(xiāng)古建筑(活動二) 教學程序 一、新課導 入 1觀摩一組線畫古建筑的學生作業(yè),誘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靈感。就造型“新穎
11、、獨特”方面引導學生作簡短討論。 2教師小結:建筑就像一首凝固的詩。中國的傳統建筑從亭臺樓閣到民居小院都凝聚著建造者的智慧,每一件作品就像同學們的畫一樣,既遵循一些共同規(guī)律,又顯示著個人的獨特思考,好作品來源于創(chuàng)造。 多媒體投影儀或幻燈及燈片68張 二、引導分 析 1欣賞建筑陶藝小工藝品。 今天,老師為大家?guī)砹藥准罩菩⊥嬉猓行⊥?、小塔、小屋、小橋。這些小玩意一般用來制作假山盆景和園藝造型裝飾用品。它可以單獨擺放,也可以組合運用。同學們從前面往后面互相傳遞著摸摸看看??赐炅说耐瑢W請思考屏幕上的連線題。陶藝作品上這些局部用了哪種我們學習過的制陶方法:瓦紋(刻畫)亭柱(搓條)塔窗(鏤空)橋面(
12、壓板)屋頂(手捏)。 2指導答題,為學生創(chuàng)作做技術準備。 提出要求:分組討論后派一位代表上講臺并用鼠標點擊互相對應的兩個詞語。之后,老師分別請五位同學上臺答題。 3小結。同學們有了過去的學習基礎,又經過小組討論,幾位同學順利完成了答題,老師帶來的這些建筑小玩意的制作方法就這么簡單。你們想不想也做一做? 打出連線題: 瓦紋(刻畫) 亭柱(搓條) 塔窗(鏤空) 橋面(壓板) 屋頂(手捏) 三、布置作業(yè) 1師:今天我們綜合運用已有的陶藝制作方法,設計制作一件陶藝作品“泥做小亭子” (板書課題)。 2教師提問。俗話說“方法都一樣,造型各不同”,請想想你將設計制作一個怎樣新穎獨特的亭子來呢?把好主意告訴
13、大家。之后,學生討論。 3教師小結。在剛才的討論中,同學們表達了各自的創(chuàng)作思路,有圓頂亭,有四面、六面亭,還有雙層亭好!老師期待著大家新作品的成功。 板書: 泥做小亭子 四、學習活動開始 學生利用課前準備好的陶泥及其他材料做小亭子,教師行間指導,解決有關學生的個別問題。 作業(yè)所用材料及泥工工具 五、作業(yè)展示評價 1請學生“一分鐘簡介作品”。 2分組觀摩。 3課的總結:作業(yè)方面、紀律方面。 4并組織學生將自己的作品擺到架子上晾干,以備燒制。 學生作業(yè) 第3課小記者美術教案美術小記者教學目標 :1、
14、160; 引導學生通過簡單的策劃、采訪、編輯和展示活動,感受美術記者工作樂趣和成功的喜悅。美術小記者2、 培養(yǎng)團結協作精神和良好的交際能力。美術小記者教學重難點:組織學生進行采訪活動并制作采訪結果。教學準備:相機、話筒、鋼筆彩筆、紙、報紙等。美術小記者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一、 導入 :帶上相機、畫筆,小記者們上路吧!二、&
15、#160; 組織采訪活動:1、 師強調活動中應該注意的問題:文明、團結。2、 各組按原計劃進行采訪活動。三、 指導學生整理采訪結果:1、 用文字形式表達。2、 照片(待沖洗)。美術小記者3、 用繪畫或綜合方法。四、 引導欣賞報紙,簡要指導編
16、輯報紙。五、 展示采訪結果,引導學生互相觀摩交流做小記者的感受。六、 匯總編輯成一張大報紙第4課搭建框架(活動一) 教學目標 掌握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籃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培養(yǎng)學生動手制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在自己動手制作的過程中體驗創(chuàng)造的樂趣。 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和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欲望。 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準備:棍、筷子、繩、502膠
17、等,課件教學重點難點: 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籃教學程序 創(chuàng)設情境 欣賞架子 1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去參觀一個特別的展覽會架子博覽會,展出的將是一些什么呢? 2我們進入各個展廳看一看吧。請同學們自己選擇一個展廳先看。 3說說你看到了一些什么?有些什么感受呢? 4導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搭架子,讓我們把自己搭建的架子也拿來參加博覽會吧! 課件l: “架子”展覽會標題出示。 課件2:展覽會大門徐徐打開,出現了一個個小展廳的門,點擊門進入各個展廳(書架廳、古董架廳、鐵藝花架廳、CD架廳等)。配樂,教師用優(yōu)美的語言介紹各種架子。 分析方法 1欣賞教材上提供的各種圖片。
18、2你能看出它們是什么材料制作的嗎?用了什么方法? 教師小結: 圖1,主體由細竹枝搭建,周圍有軟性的藤蘿纏繞,還插上了顏色鮮艷別致的干花干果。硬和軟的材料相互對比,形狀高低錯落,色調和諧統一。 圖2,畫架由樹棍和繩子組成。用粗木棍搭建出架子以后。再用粗麻繩進行捆扎,正好適合麻質的畫布。 (用了粘貼、捆扎等方法。) 圖3,用筷子搭建出架子。 3你帶來了一些什么材料,適合用什么方法搭建起來呢? 課件展示教材上的架子圖片。 教師示范 來看老師用筷子搭建一個架子,一邊搭,一邊介紹捆扎、粘貼等制作方法??梢圆捎枚喾N方法固定架子,也可以不固定,直接搭建起來就可以了。 (教師在示范制作的時候,也可以讓學生參與
19、到制作中來,與教師一起來完成作品。) 用于示范的材料及教具 自主制作 學生用自己帶來的材料自主制作??梢詫⒋詈玫募茏臃诺浇淌抑虚g的展示臺上來。 布置展示臺 (博覽會展廳) 評價交流 1完成創(chuàng)作的同學將作業(yè)放至展示臺上,可自由欣賞各組作業(yè),與身邊的同學說一說,評一評。 2教師帶領學生參觀我們自己的“架子”展廳,先向同學們介紹你自己的作品。 3再說說你最喜歡的架子作品。誰的最美觀,誰的最牢固,誰的最有創(chuàng)意? 學生作業(yè) (活動二) 教學程序 欣賞分析 1欣賞教師制作的果籃實物,轉動觀看,想想看,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又用什么來連接的呢? (學生回答) 2教師小結:用筷子制作的,再用膠粘連??梢圆鸱止?/p>
20、籃,讓學生對制作材料和粘貼方法進行更進一步的了解。 果籃實物或者多媒體課件 展示果籃圖片。 分組制作比 賽 1引導思維:給你一些筷子,怎樣把它搭建成三角形的籃子呢? 分組討論,嘗試拼一拼,擺一擺。找到最適合的方法。 小結:籃子有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籃底,一個部分是籃身?;@身可以用3根筷子交叉搭建,籃底可以把筷子平行擺放,然后粘貼在籃身下。 教師對502膠的使用和切割筷子的方法進行示范: (1)502膠黏性很強,如果不小心粘到手上或者不應該粘到的地方,就會帶來麻煩。所以,在使用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地將膠水點到該進行粘貼的地方。 (2)切割筷子要用到小刀,一定要小心使用,先用刀刃切割筷 子四邊,將四邊
21、切出缺口,再用手把筷子折斷就可以了。 2比賽 分組(四人一組),比賽搭建三角形果籃,看哪組分工合作得愉快,完成得最快最好。 課件出示比賽要求: 1在3分鐘之內制作一個三角形的小果籃。 2制作得精致平穩(wěn)的小組獲勝。 3課件出示快節(jié)奏的音樂,營造比賽氣氛。 反饋評價 1大家評選出最好的果籃,教師把精致的和粗糙的進行對比評價,引導學生制作的時候要注意美觀。 2說說剛才制作中有些什么困難?大家一起來解決。 用于比較的所有的果籃樣本 深入欣賞 了解做法 1欣賞其他形狀、其他材料的果籃,分析制作的方法。如教材上放雜物的方形籃子,就是用四根吸管互相穿插組成正方形。十個這樣的正方形交叉擺放,再做上底就可以了。
22、 如放蘋果的大果籃每層由8根較長的筷子組成,兩層形成16個角??曜拥臄[放都采取了漸漸朝下收縮的做法,所以大果籃上大下小。放紅棗的果籃以及紅色的雜物籃將筷子進行了切割,造型別致,顏色漂亮。 2鞏固制作步驟。 課件出示制作步驟。 評價交流 1完成創(chuàng)作的同學將作業(yè)放至展示臺上。 2學生向大家介紹自己組制作的作品。介紹的時候要突出制作的特色。教師帶領學生評一評各組制作的果籃。 布置展示臺 總結 我們今天做的果籃和雜物籃,可以放在家中,又實用又美觀。這說明,只要有心,生活會通過我們的手變得更加美好。 第5課 深淺變化(14)教學目標 1、感受色彩美認識同一種顏
23、色的特點。 2、用深淺不同的顏色作一幅畫。 教學重點 認識色彩明度變化。 教學難點 作畫時明度對比的利用。 教學準備 繪畫工具:顏料、毛筆、鉛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畫單色畫 二、新授 1、復習學生的色彩知識。 讓學生辨別不同顏色。再出示新課內容。 出示較普通的藍色、示較淡的藍色、較深的藍色請學生
24、辨別。 2、指導:得出結論是不同深淺的同種顏色。 3、問學生如何使同種顏色變深或變淺。 加白加黑還可以加水我們管這種現象叫做色彩的明度變化。(解釋色彩明度概念) 問學生還可以用什么方法改變色彩的明度。得出結論,變淡可以涂上本來就淡的顏 色。 4、教學生調色,提出要求。 三、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大膽練習,先用原色、間色來進行調配,再嘗試用復色等進行練習。 四、講評學生作品。課后反思:第6課水墨動物教學領域:造型.
25、表現教學目標 :1,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和樣貌特征,感受動物的美和可愛;感受各種水墨特性,探討巧妙運用各種技能,手法表現有創(chuàng)意的"可愛的動物"的方法.2,培養(yǎng)保護動物的環(huán)保意識,體驗合作,探究,發(fā)現的愉悅,激發(fā)自信心和美術學習的興趣.3,通過探索用水墨自由創(chuàng)作動物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教學重點:欣賞,感知,探索,理解自然界及藝術作品中的動物的形,色,動態(tài)之美,引發(fā)喜愛動物之情和環(huán)保意識, 探索運用墨色自由創(chuàng)作動物的方法,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綜合學習能力.教學難點 :巧妙運用各種水墨畫技法表現有創(chuàng)意的"可愛的動物".教學準備:1,每個同學都收集
26、一到兩個與動物相關的故事2,動物欣賞圖片和視頻資料.3.師生搜集水墨畫圖片資料,水墨畫工具材料(如毛筆,墨汁,國畫顏料等)教學過程 :一,表演,回憶,發(fā)表1,表演猜謎:你知道動物蝦 ,麻雀的動做 你能把它模仿出來讓其他小朋友去猜一猜嗎 (部分學生臺前模仿某一種動物進行表演,臺下學生猜迷)2,引導學生回憶并說出自己喜愛的動物形體,顏色,花紋等基本特征和這種動物有什么生活習性 喜歡生活在什么環(huán)境里二,觀察,賞析,感受1,播放各種動物的活動錄象和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其生活習性和活動規(guī)律.2,教學導入: 師出示水墨畫圖片,介紹有關文人畫的發(fā)展過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表現欲望.(出示課題) 欣賞:欣賞課本上
27、的蝦,麻雀范圖,體會獨特的風格.師生共同欣賞課前收集的風格獨特的繪畫作品,探討作品的時代特征,讓學生說說對畫面的理解.三,思考,探索,創(chuàng)作1,引導賞析學生創(chuàng)作作品的美感(從形,色,動態(tài)方面引導),探索如何巧妙的運用什么技法進行勾畫 介紹并演示表現技法 .畫法探索.筆上沾清水后再沾墨畫出來的筆畫線條先重后淡,筆上先沾墨后沾清水畫出來的的筆畫線條先淡后重.筆尖畫出的線條又細又圓,側鋒用筆畫出的線條又扁有寬.側鋒干筆可以畫出物體的明暗關系稱為皴法.書上還介紹了一些方法,大家來看書,想想這種方法我們熟悉嗎 我們了解了這些方法,你想不想試試 教師指導學生畫動物的身體,注意筆上的含水量要飽滿,各部分都要一
28、筆而成,運筆的時候要有一定的速度,大膽肯定,才能畫得生動傳神.畫時注意用筆的輕重快慢,用墨的干濕濃淡.2,教師示范:(1)以白石的蝦為例,邊畫邊講解過程.(2)瀏覽"蝦"活動場面的視頻及圖片資料,引導學生賞析比較動物的外形,顏色,動態(tài)等,認識動物之美和可愛之處.3,課堂練習:運用所學的水墨畫技法創(chuàng)作一幅水墨<>作品,要能充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表達方法要巧妙,結構要明確.四,展示,評價,延伸1,各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2,思考總結: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 了解了什么 學到了哪些知識技能 探索了什么問題3,了解我國有哪些珍稀動物,引導學生自我進行環(huán)保教育.(
29、示珍稀動物圖片請學生判斷)4,針對各小組的學習,創(chuàng)作,表演情況進行小組自評互評.(評價引導:形似,色美,花紋是否生動,是否有創(chuàng)意 本課自己和同學的學習,表現怎樣 ) 第7課布藝溫馨(活動一)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關注和美化生活的意識以及耐心細致的好習慣。 2、能運用各種布材和方法制作一件布藝小品;能靈活運用各種方法制作一個小掛袋. 3、感受、了解布的材質特征,能發(fā)現和表現出材質的美,體驗“變廢為美”的樂趣。 教學準備:裁剪衣服時剩余的邊角余料,舊衣服、襪子、手套、毛巾等,針線,剪刀,課件教學程序 看一看,試 一試 1欣賞作品,從材
30、質、色彩、款式等方面感受布藝給生活帶來的溫馨感、舒適感、個性魅力。 2以問題引導學生回憶,發(fā)現美,感受美。 (1)你看到了什么? (2)你覺得哪件布藝制品最特別? (3)它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做的呢?你們也可以用手中的材料試試! 3學生試做,自主探究。 1課件展示現代家居中的布藝制品。 2課件展示民間布藝制品。 3課件展示課題。 玩一玩,做一做 4以小組為單位玩“奇思妙想”游戲,引導學生探究質疑,發(fā)現制作方法及如何巧妙利用材料。 (1) “快樂轉盤”:用同一件原材料變換不同方向,通過聯想產生幾種形象生動的新造型,來啟發(fā)學生的求異思維以及聯想造型的思路。 (2) “百變魔方”:效仿智力魔方的玩法
31、,用原材料(半成品)局部造型的不斷改變來引導學生發(fā)現如何巧妙利用材料和制作方法。 (3) “畫面競猜”:通過使用了幾個不同制作方法的半成品實物或圖片啟發(fā)學生展開聯想。 5評一評小組游戲活動情況。 6小組討論、合作使用材料,巧妙地運用材料和制作方法,自主或合作制作一件布藝小品。 1課件展示: (1)“快樂轉盤”:將原材料設計成“轉盤”,在轉動中不斷變換觀察角度。 (2)“百變魔方”:將原材料局部向左向右或向前向后折疊、收緊或挪動一下,產生新造型。 (3)畫面競猜:一一展示學法指導提示圖。 2實物投影:展示小組作業(yè)時出現的紗線滑落、毛邊、須邊等狀況。 評一評,說一說 7學生作業(yè)觀賞交流。 (1)展
32、示作品。 (2)自評、互評。 8學習引申: (1)課件提示:布藝制品有更多可用之材(舊布鞋、舊牛仔褲、袖套等),以及更多制作方法(編織、拼縫、折疊、粘貼、穿插等)。 (2)發(fā)現其更寬廣的實用功能(表演道具、發(fā)結子、小掛袋、布藝鑲嵌畫等)。 (3)鼓勵學生利用各種布材和方法,嘗試更多的變廢為美的布藝小品制作。 課件展示: (1)各種變廢為美的布藝小品圖片資料(發(fā)結子、小掛袋、布藝鑲嵌畫、筆筒等) (2)童話劇表演:部分學 生運用布藝小品為道具表演童話劇。 (活動二)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搜集家中廢棄的衣物或布料、針線包、剪刀,以及裝飾用品,如:絲帶、絹花、紐扣等。 教師:實物掛袋,圖片,備用布料
33、,設計紙若干。 激趣 1問:你們在家時遇到過找不到東西的煩惱嗎?比如橡皮擦、小玩具不見了等等。 2隆重推介小掛袋。不要看它小,它可是個整理小能手。它能把物品有序地收納好,隨時都能準確找到。 3我們今天就來學習制作小掛袋。 事先將布藝掛袋掛在黑板上顯眼的位置。 探索 1誰能給掛袋下一個簡單的定義呢?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一個能掛起來的口袋。 2掛袋還可以做成這樣! (欣賞手工掛袋圖片,見書本) 誰來根據掛袋的不同結構來給它進行分類 ? 基本 基本型 口袋單袋型 外形 異型 布局多袋型 3出示多袋型掛袋雛形(圖) 這是一個基本成形的掛袋,怎樣才能賦予它更多的個性特色呢?你從剛才的欣賞中獲得什么靈感?
34、 (重新展示圖片) (將雛形的設計圖紙附件分發(fā)到各組,組內交流,在紙上畫出自己的設想。) 4。展示各組設計圖,略評。欣賞教師根據雛形設計的多款變化。 思考:可在哪些地方進行突破性設計? 如:掛法的設計處理,形的修剪,袋口、邊緣的設計處理等。 5引導學生根據設想選材。 分析自己所帶布材的特點(硬度、編織方法以及花紋特點、色彩)。根據設計選擇適宜的布材。 多媒體展示圖片或幻燈、掛圖形式都可。 多媒體演示多款設計的演變。 多種布料的特性和可用的范圍。 嘗試 分發(fā)設計紙。 兩人合作完成一個掛袋設計。 充分利用自己的工具和材料完善自己的設計。 鼓勵學生大膽設計。 播放輕松的音樂。 欣賞 展示自己的設計成
35、品,介紹自己的設計意圖。評出最佳創(chuàng)意和最佳合作組合。 學生作業(yè) 分小組合作學習,組內每2人合作完成一個掛袋。 第8課飛機夢工廠教學目標 1. 學習直升飛機模型、紙飛機模型的設計與制作方法,了解直升飛機的外形構造基本知識和各種類型飛機的造型特點。 2.訓練發(fā)散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美術設計制作與應用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國防意識和熱愛科學的情感,增強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的角色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養(yǎng)成有序地進行設計與制作的工作態(tài)度與合作精神。
36、 教學重難點 學習直升飛機模型、紙飛機模型的設計與制作方法, 教學準備 有關飛機的資料、各種不同的盒子 教學程序 教學活動 媒體運用 直觀感受 1欣賞直升飛機影像片斷。 2引導提問:有誰了解有關直升飛機的知識? 學生組內交流、討論,以組為單位推舉同學發(fā)言。
37、60; 認識直升飛機的垂直起飛和飛行,小結直升飛機的簡單飛行原理和直升飛機的分類。 3欣賞直升飛機圖片。引導學生進行欣賞。 4引入新課,板書課題:直升飛機工廠。 課件出示:直升飛機飛行影像片斷課件出示;動畫課件出示;各種造型優(yōu)美的直升飛機的圖片。 展現設想 1欣賞直升飛機范作。 引導思考: 制作這些直升飛機用的什么材料?有什么
38、巧妙的地方? 2提問: 用得巧,做得妙,巧在什么地方?妙在什么地方? 學生討論,自由發(fā)言。 展示本課的重點(巧用材料,妙在出新)與制作直升飛機的穿插、粘合等方法和過程。 3小結: 根據材料的外形、質感特點,結合恰當的工具進行穿插、粘合,就能夠創(chuàng)造出新穎別致的直升飛機造型。 4漫
39、談制作設想并小組發(fā)表。 學生組內交流直升飛機的制作設想,綜合小組成員意見,推舉代表進行發(fā)言,展示制作小組的巧用材料、妙在創(chuàng)新的設計意圖。 課件出示:優(yōu)秀直升琶機造型錄像。 課件出示:動畫。 制作表現 小組組合 1角色分工。 要求:每一小組推舉一位同學擔任總工程師,負責整個制作小組的設計制作、分工與協調。并負責安排組內成員承擔
40、直升飛機各個部件的制作任務。 2制作要求: (1)時間:15分鐘。 (2)紀律:討論聲低,以組為單位,團結協作。 (3)正確操作工具,注意安全,講究衛(wèi)生。 3學生作業(yè)時,循環(huán)播放各種直升飛機圖片,拓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時間指示鐘顯示制作時間。 課件出示:各種直升琶機圖片出示;白行制作的時間指示鐘。 成果
41、展示 1播放運動員進行曲,出示“新世紀雛鷹直升飛機展”背景,并以小組為單位,總工程師輪流上臺展示各制作小組的成果。 要求:說說各直升飛機的巧妙之處,并開展簡單的推介宣傳。 2 教師或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進行采訪與參觀。 課件營造情境。 學生習作 教學拓展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水果電動直升飛機模型,激發(fā)學生進一步的創(chuàng)作和進行科學探索的興趣。
42、160; 出示:電動直升飛機模型。9課 快樂陶吧課時安排2課時教材簡析 陶藝已伴隨人類文明綿延數千年,它是包含華夏祖先在內的古代人類貢獻給世界的寶貴財富??鞓诽瞻删褪窍胪ㄟ^對我國陶藝作品的欣賞、認識,加強對陶藝的了解;通過動手制作陶藝作品,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意識,提高學生造型表現的能力。教學目標1、賞析、了解我國現代陶藝及其文化,獲得更多陶藝知識,增強學生藝術素養(yǎng)。2、運用所習得的陶藝制作的方法、技巧,自主創(chuàng)作完成12件作品。3、承傳和發(fā)揚祖國傳統文化藝術。教學重難點重點:掌握最基本的徒手成形的方法。難點:陶藝的成形方法教
43、學流程教學過程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資源選擇、媒體使用及分析一、試聽導入 出示課題1、視頻展示古代彩陶作品,配上旁白:據考古發(fā)掘證明,陶器早在新石器時代初期就已經出現,到新石器時代晚期,我國制陶工藝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創(chuàng)造了異常精美的彩陶。彩陶就是在打磨光滑的陶胚上,以天然礦物為材料進行描繪,然后入窯燒制而成的陶器。燒成后的陶器質堅硬,圖案清晰美麗,多呈紅、黑、白色。彩陶和其他陶器器皿一樣,都是 生活用具,用于飲食、飲煮、儲蔽。當時制作彩陶的分布很廣,類型多樣,代表類型有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的半坡類型、廟底溝類型、馬家窯文化的馬家窯、半山馬廠類型。此外,淮河流域的大汶口文
44、化,長江流域的河姆渡和屈家?guī)X文化也各有不同的藝術特色。由于時代、地域不同,各個類型的彩陶在器型和裝飾上也不盡相同,今天,我們來初步欣賞和了解彩陶。2、教師宣布和板書課題??鞓诽瞻桑ɑ顒右?#160;多彩的陶藝)二、觀察思考 引導欣賞1、教師設定并提出欣賞要點:(1)陶器外形特點;(2)裝飾花紋特征;(3)給你的審美感覺。2、分別出示古代陶藝圖片欣賞:(1)半坡型(造型樸實、厚重,裝飾以人面、魚紋稱之為人面魚紋盆,有的盆內繪有圓形人面)。(2)廟底溝型(以鼓腹、小平底缽為典型器型,裝飾紋樣更為多樣,除運用紅彩外,還有黑彩,黑白雙關的紋飾)。(3)馬家窯型(以螺旋紋為主,具有強烈的動感,
45、裝飾花紋從器口到器足布滿全體,有豐滿繁飾感)。3、分別出示現代陶藝作品圖片:對教材上的美麗之光、石灣公仔、漁人、演奏者、神獸和牛等作品逐一講解進行欣賞。4、教師小結:陶藝發(fā)展到今天,表現內容和藝術風格呈現出豐富多彩的局面,更多地成為純粹的欣賞作品。三、知曉方法 了解流程1、教師講述:剛才,我們欣賞了古代和現代的很多陶藝作品,你知道這些作品都運用了什么方法把它們做成的?2、教師分別用課件播放展示、講授陶藝制作的基本方法。徒手成形的基本方法:團塊成形,泥條盤筑成形,泥板拼結,內挖外雕,轱轆拉胚等基本制作方法。成形泥胚的裝飾方法:刻畫、鏤空、粘貼、肌理、壓印、彩繪、紋泥、施釉等表現手法。3
46、、結合教材內容完成小訓練填空。先請學生說出教材上的陶藝作品分別使用了哪些方法技巧。先由學生自主填空,教師再講授。4、對照教材圖片了解陶藝作品從拍你4、對照教材圖片了解陶藝作品從拍泥成形裝飾晾干燒制出爐的工藝流程。5、介紹拉胚成形是陶工利用旋轉平臺制作陶容器的特殊方法。四、課堂總結 布置作業(yè)1、教師簡要而清晰地把以上陶藝欣賞的內容過程對學生進行總結。2、布置學生為下一堂動手做陶藝準備好陶泥和相關工具。第二課時一、復習舊知 導入新課1、教師設問復習。教師:上節(jié)課,我們通過欣賞知曉了陶藝的有關知識,不僅知道了中國是陶藝的故鄉(xiāng),祖先們用聰明和勞動在新石器就創(chuàng)造了樣式繁多,風格各異的
47、陶器,還知道了制作陶藝的最基本方法、裝飾技巧和燒制陶器的工藝流程。誰能說一說,做陶最基本的方法有哪些?教師小結:捻捏法、盤條法、泥板拼結法等)裝飾陶器的技巧有哪些?教師小結:刮刻、繪畫、鏤空、壓印等2、教師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學習像陶藝師一樣自主用這些方法來創(chuàng)作生動的陶器。板書:快樂陶吧(活動二 我們做陶藝)。二、講授新課 學習方法1、教師邊講邊演示。學生回答。(1)拍熟泥巴:將手中得到陶泥反復捻捏拍打,使之熟軟而好成形。(2)泥條盤筑:根據要做的器形,先把陶泥用手搓成粗細均勻而較長的泥條,然后將泥條盤繞壓結成形,泥條與泥條之間要緊密相連相粘,成為一體。不滿意處,可以用粘稠
48、的泥漿泥漿補救,不可松散。(做容器)(3)泥板拼接:根據要做的器形,先把陶泥用手或工具捏壓成厚薄均勻的整體泥板,然后根據大小需要,將泥板切割成塊,再將泥板塊分別組合捏接,要結合牢固,不可松散。(做房子、車舟)(4)捻捏成形:就是把整團陶泥用手和工具捻捏壓擠成較為整體的器形。(做動物或人物的身體)2、布置學生開始作業(yè)。要求:第一步想好做什么(器皿、動物、人物);第二步考慮整體與部分的大小關系;第三步制作,要求生動、有趣、好看;第四步進行裝飾;第五步完善,要求牢固不松散。三、學生創(chuàng)作 教師指導1、學生進入自主創(chuàng)作,允許合作形式制作。教師根據不同學生情況而定。2、教師處理好諸如陶泥分發(fā)、工
49、具準備、紀律混亂等課堂組織問題。3、教師適時提醒、啟發(fā)學生在開始階段的制作,協助有困難的同學解決“萬事開頭難”的問題。 4、教師巡視指點,發(fā)現做得好的同學予以即時肯定鼓勵和提示。5、提醒已經做好胚形的同學,在器物表面運用有關技巧進行裝飾表現。四、作業(yè)展示 自主評價1、做得較快而又完成得好的作品,教師將其移到展示處晾干。2、當有不少同學已完成作業(yè)并移放到晾干處時,教師請同學自述作品主題和創(chuàng)作情況,也可請學生評價他人作品。3、教師根據學生評價,補充完善。把晾干后沒有松散破爛的作品,上釉彩后去燒制。到時,可以看到真正的陶藝作品。五、收拾課桌 課堂總結1、收拾整理,要求干
50、凈利索。2、教師簡要總結同學們課堂表現、作品情況等。學生收拾自己的桌子。播放背景音樂。板書設計10課水墨畫風景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走出教室,領略大自然的美、中國園林之美 2、通過看回憶、錄像,進一步了解大自然、江南古典園林的美。3、用水墨畫形式,表現山水4、通過學習,能用點、線、墨塊、色塊合理表達畫面。教學難點:用水墨畫形式表現山水、園林。教學重點:作畫過程中能合理運用點、線、墨塊、色塊。教學準備:教師:欣賞畫片、宣紙、毛筆、墨汁、水、調色盤。 學生:宣紙、墊布、毛筆、墨汁、水、調色盤。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二、小練習(水墨練習)1、你能畫幾種線條?這些線條可以用來表現什么?2、把筆側過來,
51、你能畫些什么?你能聯想著畫點什么? 3、試用干筆點于紙上,它的效果是怎么樣的?這些點象什么?4、試用濕筆點于紙上,它的效果是怎么樣的?這些點象什么? 5、分別用大筆和小筆在紙上試一下,又能畫些什么?三、放“蘇州園林”錄象讓學生了解園林、欣賞園林的美。定格:組合山水、園林,園林的建筑與周圍設施的欣賞。提問:園林有什么組成? (建筑、假山、水、植物,采用“借景”。) 你對“園林”的理解是? 你能用你練習過的那些線條來表現山水、園林嗎?四、欣賞欣賞畫家及學生的山水、園林山水作品,看看他們的作品中運用了那些手法?學生針對問題,分組進行討論。五、學生作業(yè)練習一張水墨畫,用你喜歡的表現方法。六、巡回指導1
52、、指導部分學生的執(zhí)筆姿勢。2、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表現畫面。3、以組的形式相互交流。七、小結展示作品,并請小作者自由評說。第二課時一、組織教學二、出校園,看園林(前往人民公園)分組;組長負責組內同學。安全教育1、不爬高,與生人搭訕。 2、不遠離教師視線。 3、與組內同學在一起。 4、有時間觀念,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行至公園:分幾處景點,讓學生觀察,寫生。要求:畫出園林建筑特色或表現組成園林不可缺少的植物、假山、水。三、學生寫生作業(yè)1、觀察仔細。2、盡可能把感受到的畫出來。四、巡回指導注意學生安全。注重學生的選景(不盲目、隨意)。注重學生畫面的表達。五、組織學生返校第三課時:、一、組織教學二、復習(
53、師生同畫,相互間的用筆、用墨、水分的掌握能得以交流)筆豎著能畫出些什么?筆側著能畫出些什么?筆上得水份多些能畫出什么效果?筆上得水份少些能畫出什么效果?墨多些水少些會出現什么效果?水少些墨多些會出現什么效果?相應介紹水墨畫的點、皴、擦等。三、討論各自拿出自己上節(jié)課的園林寫生作業(yè),討論每一部分的處理方法。并在紙上試畫。四、學生作業(yè)用水墨畫的形式,畫一幅以“園林”為題材的水墨畫作品。畫面有自己的想法。學生作業(yè)同時,教師以一幅學生的寫生作品為題材,在黑板上示范,以試在畫風上與學生作品進行交流。五、巡回指導選拔有意義的作品讓學生欣賞。點撥一部分學生作業(yè),讓其有成功信念。六、小結 以小組為單位,展示作品
54、。并介紹作品意圖。備注中國畫如果把它當作一種技法來教學生,那是一種痛苦,且增加了教學難度。而把它當作一種游戲來玩,那是一種快樂,使學生有了興趣,也使課堂教學更有活力。第11課 皮影 一、教學目標:1 認知目標:通過觀看皮影戲、欣賞皮影作品,了解皮影作品,了解皮影這種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特色。2 技能目標: 嘗試運用明膠片或紙板設計制作造型新穎、別致的皮影作品。3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欣賞美、表現美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對民間藝術的熱愛之情。二、教學重點:學會利用先分解、在組合的方法來制作影偶。三、教學難點:人偶的制作四、教學準備:準備皮影戲的相關知識五、教學過程:(9分)(一)、視頻導入:課件播放一段皮影戲錄像,燈光戲影間舞動的皮影精靈和具有創(chuàng)作的影像,讓學生耳目一新,教師揭開課題:皮影戲(板書)(1分4秒)(二)、了解皮影 :1 教師提問的形式讓同學說出對皮影的認識。在由教師概括和總結。教師板書:皮影戲也叫做影子戲,是影戲文化的一種,是中華民族創(chuàng)作的一種獨特的民間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五人投資合同范本
- 副總入職合同范本
- 加盟裝修公司合同范本
- 化工煤炭采購合同范本
- 關鍵崗位用工合同范本
- 產權車位交易合同范本
- 乙方專利合同范本
- 企標編制合同范本
- 業(yè)主施工安全合同范例
- 代加工木門合同范本
- 腰椎間盤突出癥(腰痹病)中醫(yī)臨床路徑
- 教學團隊建設總結報告
- 研發(fā)經費填報指標說明及核算方法
- 裝飾施工進度計劃網絡圖及橫道圖
- 一年級思維訓練(課堂PPT)
- 綠色光年20162017雙上海閔行區(qū)江川綠色光
- 實木電腦桌書桌安裝圖
- GB_T 27025-2019 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高清版)
- 俱樂部經營俱樂部經營
- 檢驗和試驗計劃(范文)11頁
- 持續(xù)質量改進降低非計劃性胃管拔管發(fā)生率(PDCA)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