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的高校定位_第1頁
論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的高校定位_第2頁
論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的高校定位_第3頁
論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的高校定位_第4頁
論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的高校定位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論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的高校定位    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核心特征是高等教育的多樣性。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不斷深入,高校類型應該多樣化,不同的高校應該承擔不同的任務。高等教育的多樣化必然要求高校在新形勢、新情況下找準自己的坐標,進行科學、合理的定位,明確自己的職責功能,辦出自己的特色。其實,就高校個體來說,在其建校伊始,就存在著如何定位的問題。高校定位不準確作為一個普遍現象是在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才日益凸現出來的,具有特殊性和時代性,需要認真、具體地進行分析。一在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大眾化的任務主要由地方高校來承擔,而定位不準確的

2、高校也主要集中于此。主要表現為辦學類型的相互趨同與辦學層次的競相攀升,各類高校在辦學類型上都爭相辦成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在辦學層次上都相互攀升為碩士、博士點授予學校。原因至少有以下兩點:第一,高等教育大眾化帶來的多樣化需要多元的資源配置方式。高等教育大眾化是對資源需求最旺盛的時期,這是發(fā)展階段所決定的。這一發(fā)展時期對資源需求的強依賴帶有客觀必然性,經歷過高等教育大眾化、普及化的國家都曾經歷過這一過程。辦學資源作為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瓶頸”,正是各類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最急需的,而政府卻掌握著高校辦學資源的配置權,并把其隔離在政府層面。由于政府投資體制傾向于根據高校的行政級別、辦學規(guī)模和辦學層次來進

3、行資源配置,而在高校分層和行政級別的劃定上體現了政府權力的行政干預,從而致使有限的資源在信息非對稱、競爭不完全以及行政力量的過分干預下出現了分配不均衡現象。由于承擔高等教育大眾化任務的地方高校在現有的國家投資體制中不占優(yōu)勢,處于弱勢位置,他們要想生存和發(fā)展,必然想方設法在辦學規(guī)模和辦學層次上“升級”、模仿和借鑒成功高校的經驗與做法,以符合政府投資體制政策這一制度環(huán)境,從而使得各類高?!爸饾u向尖子院校的學術形式和風格、課程和辦學標準方向發(fā)展”的“院校趨同現象”隨處可見。由此可見,在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對辦學資源需求的強依賴性成為制約高校發(fā)展的“瓶頸”,高校定位的關鍵是為了獲得更多的資源,而資源

4、是由政府來分配,政府分配資源有其自己的一套評價標準體系,高校定位的不理智是為了獲得更可能多的資源而根據我國政府當前比較單一的投資體制政策這一社會合法性機制來進行辦學,其后果是以犧牲其辦學特色和個性為代價,高校在追求社會合法性的同時失去了其自身“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fā)展”的合法性存在。第二,高等教育大眾化必然帶來高等教育質量的多樣化,需要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辦學模式發(fā)生轉變。高校轉變辦學模式,從表面來看,是由以精英質量為標準的單一辦學向質量多元的多樣化辦學轉變。深層次來看,是由政府主導的辦學方式轉向政府引導、市場影響、高校自主辦學。轉變辦學模式需要驅動力,不同的辦學模式是高校自主抉擇和積極應對

5、外部環(huán)境的一種選擇。隨著大眾化進程的加速、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高校面向社會和市場進行自主辦學的客觀條件已經形成,但高校仍然延續(xù)著單一的精英教育發(fā)展路徑而沒有發(fā)生多大改變。雖然大眾化要求多樣化的辦學模式,但在以政府為主導、依靠單一的精英質量為評價標準的環(huán)境下,高校各自形成的辦學模式能夠很快形成競爭優(yōu)勢,而且具有強大的慣性和很強的依賴性,使得誰也不愿冒險革新,而且轉變辦學方式是一個十分痛苦的過程,所帶來的“陣痛”甚至在一段時間內會影響高等教育規(guī)模的擴張,從而使得我國的高等教育大眾化實質上只是“一種擴大的精英教育模式”、“寫得大一些的尖子型高等教育”。如,近幾年日益突出的大學生就業(yè)難問題,雖然存

6、在著就業(yè)人數增多等原因,但勞動力結構供需失衡、大量畢業(yè)生結構性失業(yè)卻是不容忽視的,這在某種程度上是高校定位不準確在人才培養(yǎng)上的反映。雖然一段時間以來,政府不斷發(fā)出強烈信號,要求高校合理定位、辦出特色,然而,由于我國高校辦學資源的政府控制,以及在資源配置上以高校的行政級別、辦學層次和辦學規(guī)模這一單一標準來進行分配,強調的是“大、多、全”,沒有形成多元化的投資標準,從而沒有充分轉變?yōu)槭袌鲂盘柡透雍侠淼闹贫拳h(huán)境,使之成為高校轉變辦學方式的內在驅動力。其實,高等教育大眾化帶來的多樣化必然需要多元的資源配置方式。正如馬丁·特羅所言:“為20%或30%的適齡人口提供教育機會的高等教育系統(tǒng)的成本

7、若要與為4%的人口提供教育機會的精英高等教育相同,那么一個社會不管多么富裕也無法負責這樣一個高等教育系統(tǒng)?!狈从^我國高校辦學資源的來源途徑及其配置方式可以發(fā)現:在精英教育階段,政府長期控制著辦學資源,而且在資源的分配上按照其自有的一套評價標準體系,使得高校在面對資源時是向政府“爭寵”而非競爭。在大眾化教育階段,當辦學資源成為制約高校發(fā)展的“瓶頸”時,政府在財政撥款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沒有轉變資源配置方式,而且高校長期以來對政府的依賴性使得其競爭能力嚴重不足,從而沒有能力去爭取其他社會資本的參與??疾靽飧叩冉逃蟊娀l(fā)展模式,無論是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較快的美國還是大眾化發(fā)展速度緩慢的英國,無論是發(fā)

8、達國家的西歐還是作為“窮國辦大教育”的發(fā)展中國家,都充分表現出了市場化運作機制。如美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完成,是在自由市場競爭機制下進行的。各類高校為了贏得市場、贏得競爭,特別注重用自身的個性和特色去參與市場競爭。正如哈佛大學前校長德里克·博克所說,美國高校最突出的特點有三個:一是自治,二是競爭,三是反應能力。正是由于高校的自治、競爭以及積極反應社會需求的機制,才使得高校之間的類型多樣,并能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參與高等教育競爭,從而有其自身的生存基礎和發(fā)展空間。由此可見,高校定位不準確的原因是為了獲得更可能多的資源而根據政府分配資源所遵循的評價體系來進行辦學,高校這種不理智行為是為獲得更多的

9、資源而做出的一種迎合選擇或無奈舉動,其背后的實質是政府行政力量的過度干預和市場競爭機制尚未形成。無論是分析我國大眾化進程中高校定位不準確的根源,還是考察國外大眾化發(fā)展的成功模式,都反映出高校定位不準確是在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變過程中一系列制度沒有及時變遷和相應的規(guī)范舉措沒有及時跟進以保障高校辦學模式的多樣化所帶來的危機。其實,這正是馬丁·特羅大眾化理論作為“預警理論”的核心內涵之所在。雖然國內已開始有所重視,但還遠遠未能達到解決問題的程度,否則也不會出現高校定位不準確這一危機的存在甚至蔓延的趨勢。二雖然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高校定位不準確這一現象背后的實質是政府行政力量的過度干預和市

10、場競爭機制的尚未形成,但反映出的卻是高等教育系統(tǒng)轉型中一系列制度沒有及時變遷和相應的規(guī)范舉措沒有及時跟進以保障高校辦學模式的多樣化這一根本性認識。從整個高等教育系統(tǒng)的角度來看,高等教育系統(tǒng)是有組織的,其各部分是相互聯系的,但在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變過程中,某些部分的功能喪失了效用或各部分之間脫了節(jié),于是高等教育系統(tǒng)便出現了結構性的無序或混亂。也就是說,在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高等教育系統(tǒng)原有的格局被打亂了,高等教育系統(tǒng)處于舊秩序被打破和新秩序尚未形成的轉型期,在重新形成新的高等教育格局時,高校定位不準確作為一個危機和難題便在這一時期凸現出來。從功能主義的角度來分析,高等教育系統(tǒng)之所以能夠

11、有序地運行,是因為有一系列的制度、規(guī)范在起著制約作用。這些制度、規(guī)范制約著高校的辦學行為,使高等教育系統(tǒng)呈現出有序的狀態(tài)。而當高等教育系統(tǒng)發(fā)生急劇變遷時,舊的行為規(guī)范受到懷疑或不再適用,而新的規(guī)范尚未建立或尚未被普遍接受,從而使得高校的辦學行為出現了偏差或混亂??梢?,高校定位的準確與否是在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高等教育系統(tǒng)發(fā)生轉型(所需要的制度舉措能否跟進)和高校自身辦學態(tài)度(是否發(fā)生變化)二者相互作用產生的結果。因此,高校定位的治理是一個多層面、全方位的過程,需要政府、社會和高校三者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建立起協同機制。由于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才初步建立,市場發(fā)育不成熟、市場機制不健全,公民社會才

12、開始崛起、社會自治力量薄弱,政府在資源配置中的主導地位在短時間內不會發(fā)生根本改變,高校定位問題只能在改革中解決、在發(fā)展中解決。在這一時代背景下,處于生存危機、面臨發(fā)展困境的高校責無旁貸地首當其沖,在培養(yǎng)目標多元、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要求中找到自身得以存在和發(fā)展的有效路徑。政府和社會也并非毫無作用可言,他們至少可以在辦學資源來源及其分配方式、高校評價標準、人才需求以及社會文化心理方面對高校進行宏觀引導和積極影響,為高校提供多樣化的辦學空間和有利于市場競爭的寬松環(huán)境。在不斷加大政府經費投入、完善高校辦學經費投入保障機制的同時,形成多元化的投資方式和多元化的投資標準;建立社會評價機制和多元化評價標準體

13、系,促進高校之間的良性競爭和多樣化發(fā)展;向高校及時發(fā)布社會對各類人才的需求或過剩信息,使其轉化成高校根據社會需求并積極做出反應的市場信號;從社會文化心理方面為高等教育大眾化所帶來的多樣化人才觀和質量觀提供生存和發(fā)展的社會空間。三政府的宏觀引導和社會的積極影響下,有利于高校在高等教育質量多樣化和社會競爭日趨激烈中進行自主選擇并做出合理的安排。當前的高校定位正處于高等教育系統(tǒng)的二次轉型而非一次成型時期,這一時期的高校定位不僅僅是簡單的高校個體的定位問題,也不僅僅是在高等教育系統(tǒng)格局形成中的一次定位,而是在高等教育系統(tǒng)從舊格局向新格局轉型中的一次重新定位,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一種轉型,必然有其新的

14、特點和改革路徑。由于定位不準確的高校大多為地方高校,而地方高校在定位上求“大、多、全”,雖然符合社會認同機制,但由于他們自身的辦學實力和社會影響在高等教育系統(tǒng)中處于中下位置,在高等教育系統(tǒng)轉型這一時期,既面臨著生存與發(fā)展的危機,也面臨著新的希望,可只要處理得當就能夠化危機為轉機。因此,地方高校定位合理與否成為了高等教育系統(tǒng)轉型能否成功的關鍵,至少以下兩條路徑可以有利于其合理定位:一是進行合理、有效的轉型,二是強化辦學特色。第一,進行合理的轉型。隨著大眾化進程的推進,地方高校應當與當地的社會需求相結合,在人才培養(yǎng)、專業(yè)設置、教學內容以及服務面向上進行轉型以符合時代需求和社會發(fā)展,遵從職業(yè)性、多樣

15、性和地方性為辦學原則不失為一種明智選擇。為此,地方高校應該在培養(yǎng)目標上從“學術導向”向“社會需求導向”轉型,對區(qū)域社會和當地經濟的發(fā)展變化做出積極、靈活的反應;在專業(yè)設置上不斷進行調整,緊緊把脈地方經濟結構戰(zhàn)略性調整所帶來的需求,實現專業(yè)建設和地方發(fā)展的“無縫對接”;在教學內容上,從重視學科性和專業(yè)性的理論知識向注重實踐和就業(yè)技能轉變,強化學生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他們成為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第二,強化辦學特色。在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高校面臨著高等教育質量多樣化和社會競爭日趨激烈這一時代背景,需要凸顯自身的辦學特色和價值,在競爭優(yōu)勢和比較優(yōu)勢上做文章。其中,遵循差異化策略(或錯位機制)是一所高校在日益競爭的環(huán)境中獲得生存、發(fā)展及成功的有效路徑。競爭就是差異,存在競爭就存在差異,戰(zhàn)略的關鍵就是樹立自己的相對競爭優(yōu)勢。伯頓·克拉克也曾表述過類似的觀點:院校的希望與其說產生于彼此間的共同點,不如說產生于相互之間的差異。由此而知,以比較優(yōu)勢、相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