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極限計算_第1頁
爆炸極限計算_第2頁
爆炸極限計算_第3頁
爆炸極限計算_第4頁
爆炸極限計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爆炸極限計算  爆炸反應當量濃度、爆炸下限和上限、多種可燃氣體混合物的爆炸極限計算方法如下:(1)爆炸反應當量濃度。爆炸性混合物中的可燃物質(zhì)和助燃物質(zhì)的濃度比例,在恰好能發(fā)生完全的化合反應時,則爆炸所析出的熱量最多,所產(chǎn)生的壓力也最大。實際的反應當量濃度稍高于計算的反應當量濃度,這是因為爆炸性混合物通常含有雜質(zhì)。可燃氣體或蒸氣分子式一般用CHO表示,設燃燒1mol氣體所必需的氧摩爾數(shù)為n,則燃燒反應式可寫成:CHO+nO2生成氣體按照標準空氣中氧氣濃度為209,則可燃氣體在空氣中的化學當量濃度X(),可用下式表示:可燃氣體在氧氣中的化學當量濃度為Xo(),可用下式表示:也可根據(jù)完全燃

2、燒所需的氧原子數(shù)2n的數(shù)值,從表1中直接查出可燃氣體或蒸氣在空氣(或氧氣)中的化學當量濃度。其中。可燃氣體(蒸氣)在空氣中和氧氣中的化學當量濃度 (2)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各種可燃氣體和燃性液體蒸氣的爆炸極限,可用專門儀器測定出來,或用經(jīng)驗公式估算。爆炸極限的估算值與實驗值一般有些出入,其原因是在計算式中只考慮到混合物的組成,而無法考慮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影響,但仍不失去參考價值。1)根據(jù)完全燃燒反應所需的氧原子數(shù)估算有機物的爆炸下限和上限,其經(jīng)驗公式如下。爆炸下限公式:  (體積)爆炸上限公式:  (體積)式中  L下可燃性混合物爆炸下限;  L

3、上可燃性混合物爆炸上限;  n1mol可燃氣體完全燃燒所需的氧原子數(shù)。某些有機物爆炸上限和下限估算值與實驗值比較如表2: 表2石蠟烴的化學計量濃度及其爆炸極限計算值與實驗值的比較 從表中所列數(shù)值可以看出,實驗所得與計算的值有一定差別,但采用安全系數(shù)后,在實際生產(chǎn)工作中仍可供參考。2)根據(jù)化學當量濃度計算爆炸極限和爆炸性混合氣完全燃燒時的化學當量濃度,可以估算有機物的爆炸下限和上限。計算公式如下: 此計算公式用于鏈烷烴類,其計算值與實驗值比較,誤差不超過10。例如甲烷爆炸極限的實驗值為515,與計算值非常接近。但用以估算H2、C2H2以及含N2、Cl2等可燃氣體時,

4、出入較大,不可應用。(3)多種可燃氣體組成混合物的爆炸極限。由多種可燃氣體組成爆炸混合氣的爆炸極限,可根據(jù)各組分的爆炸極限進行估算,其計算公式如下:式中  Lm爆炸性混合氣的爆炸極限();L1、L2、L3、Ln組成混合氣各組分的爆炸極限();V1、V2、V3、Vn各組分在混合氣中的濃度()。V1+V2+V3+Vn=100該公式用于煤氣、水煤氣、天然氣等混合氣爆炸極限的計算比較準確,而對于氫與乙烯、氫與硫化氫、甲烷與硫化氫等混合氣及二硫化碳的混合氣體,則計算的誤差較大,不得應用。 摘自安全科學技術百科全書(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explosive lim

5、it  可燃性氣體或蒸氣與助燃性氣體形成的均勻混合系在標準測試條件下引起爆炸的濃度極限值。助燃性氣體可以是空氣、氧氣或其他助燃性氣體。一般情況提及的爆炸極限是指可燃氣體或蒸氣在空氣中的濃度極限。能夠引起爆炸的可燃氣體的最低含量稱為爆炸下限;最高濃度稱為爆炸上限。混合系的組分不同,爆炸極限也不同。同一混合系,由于初始溫度、系統(tǒng)壓力、惰性介質(zhì)含量、混合系存在空間及器壁材質(zhì)以及點火能量的大小等的都能使爆炸極限發(fā)生變化。一般規(guī)律是:混合系原始溫度升高,則爆炸極限范圍增大,即下限降低、上限升高。因為系統(tǒng)溫度升高,分子內(nèi)能增加,使原來不燃的混合物成為可燃、可爆系統(tǒng)。系統(tǒng)壓力增大,爆炸極限范圍也擴

6、大,這是由于系統(tǒng)壓力增高,使分子間距離更為接近,碰撞幾率增高,使燃燒反應更易進行。壓力降低,則爆炸極限范圍縮?。划攭毫抵烈欢ㄖ禃r,其上限與下限重合,此時對應的壓力稱為混合系的臨界壓力。壓力降至臨界壓力以下,系統(tǒng)便不成為爆炸系統(tǒng)(個別氣體有反?,F(xiàn)象)?;旌舷抵兴栊詺怏w量增加,爆炸極限范圍縮小,惰性氣體濃度提高到某一數(shù)值,混合系就不能爆炸。容器、管子直徑越小,則爆炸范圍就越小。當管徑(火焰通道)小到一定程度時,單位體積火焰所對應的固體冷卻表面散出的熱量就會大于產(chǎn)生的熱量,火焰便會中斷熄滅。火焰不能傳播的最大管徑稱為該混合系的臨界直徑。點火能的強度高、熱表面的面積大、點火源與混合物的接觸時間不

7、等都會使爆炸極限擴大。除上述因素外,混合系接觸的封閉外殼的材質(zhì)、機械雜質(zhì)、光照、表面活性物質(zhì)等都可能影響到爆炸極限范圍??扇夹哉魵獾谋O限值是由可燃液體表面產(chǎn)生的蒸氣濃度決定的。對于可燃液體而言,爆炸下限濃度對應的閃點溫度又可以稱為爆炸下限溫度;爆炸上限濃度對應的液體溫度又可以稱為爆炸上限溫度?;旌蠚怏w、蒸汽的爆炸極限可以根據(jù)理.查特里法則計算  L下= 1/N1/L1+N2/L2.*100%L上= 1/N1/L1+N2/L2.*100%理查特公式是對兩種或多種可燃氣體或可燃蒸氣混合物爆炸極限的計算,它是根據(jù)各組分已知的爆炸極限來計算的,適用于各組分間不反應、燃燒時無催化作用的可燃

8、氣體混合物。     Lm=100/(V1/L1+V2/L2+Vn/Ln)    式中Lm混合氣體爆炸極限,%;    L1、L2、L3混合氣體中各組分的爆炸極限,%;    V1、V2、V3各組分在混合氣體中的體積分數(shù),%。· 爆炸與防爆:爆炸極限的計算(4) 安全評價師 2008/6/24 保存本文 推薦給好友 收藏本頁 1 根據(jù)化學理論體積分數(shù)近似計算 爆炸氣體完全燃燒時,其化學理論體積分數(shù)可用來確定鏈烷烴類的爆炸下限,公式如下: L下0.55c0

9、式中 0.55常數(shù); c0爆炸氣體完全燃燒時化學理論體積分數(shù)。若空氣中氧體積分數(shù)按20.9%計,c0可用下式確定 c0=20.9/(0.209+n0) 式中 n0可燃氣體完全燃燒時所需氧分子數(shù)。 如甲烷燃燒時,其反應式為 CH4+2O2CO2+2H2O 此時n0=2 則L下=0.55×20.9/(0.209+2)=5.2由此得甲烷爆炸下限計算值比實驗值5%相差不超過10%。 2 對于兩種或多種可燃氣體或可燃蒸氣混合物爆炸極限的計算 目前,比較認可的計算方法有兩種: 2.1 萊·夏特爾定律 對于兩種或多種可燃蒸氣混合物,如果已知每種可燃

10、氣的爆炸極限,那么根據(jù)萊·夏特爾定律,可以算出與空氣相混合的氣體的爆炸極限。用Pn表示一種可燃氣在混合物中的體積分數(shù),則: LEL=(P1+P2+P3)/(P1/LEL1+P2/LEL2+P3/LEL3) (V%) 混合可燃氣爆炸上限: UEL=(P1+P2+P3)/(P1/UEL1+P2/UEL2+P3/UEL3) (V%) 此定律一直被證明是有效的。 2.2 理·查特里公式 理·查特里認為,復雜組成的可燃氣體或蒸氣混合的爆炸極限,可根據(jù)各組分已知的爆炸極限按下式求之。該式適用于各組分間不反應、燃燒時無催化作用的可燃氣體混合物。 L

11、m=100/(V1/L1+V2/L2+Vn/Ln) 式中Lm混合氣體爆炸極限,%; L1、L2、L3混合氣體中各組分的爆炸極限,%; V1、V2、V3各組分在混合氣體中的體積分數(shù),%。 例如:一天然氣組成如下:甲烷80%(L下=5.0%)、乙烷15%(L下=3.22%)、丙烷4%(L下=2.37%)、丁烷1%(L下=1.86%)求爆炸下限。 Lm=100/(80/5+15/3.22+4/2.37+1/1.86)=4.369 3 可燃粉塵 許多工業(yè)可燃粉塵的爆炸下限在20-60g/m3之間,爆炸上限在2-6kg/m3之間。 碳氫化合物一類粉塵如能完全氣化燃盡,則爆炸下限可由布爾格斯-維

12、勒關系式計算: c×Q=k 式中c爆炸下限濃度; Q該物質(zhì)每靡爾的燃燒熱或每克的燃燒熱; k常數(shù)。 轉(zhuǎn)貼于:安全評價師考試_考試大【責編:ljwzmznd    糾錯】爆炸極限的意義可燃物質(zhì)(可燃氣體、蒸氣和粉塵)與空氣(或氧氣)必須在一定的濃度范圍內(nèi)均勻混合,形成預混氣,遇著火源才會發(fā)生爆炸,這個濃度范圍稱為爆炸極限,或爆炸濃度極限。例如一氧化碳與空氣混合的爆炸極限為12.580??扇夹曰旌衔锬軌虬l(fā)生爆炸的最低濃度和最高濃度,分別稱為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這兩者有時亦稱為著火下限和著火上限。在低于爆炸下限時不爆炸也不著火;在高于爆炸上限不會發(fā)生

13、爆炸,但會著火。這是由于前者的可燃物濃度不夠,過量空氣的冷卻作用,阻止了火焰的蔓延;而后者則是空氣不足,導致火焰不能蔓延的緣故。當可燃物的濃度大致相當于反應當量濃度時,具有最大的爆炸威力(即根據(jù)完全燃燒反應方程式計算的濃度比例)。 編輯本段影響爆炸極限的因素混合系的組分不同,爆炸極限也不同。同一混合系,由于初始溫度、系統(tǒng)壓力、惰性介質(zhì)含量、混合系存在空間及器壁材質(zhì)以及點火能量的大小等的都能使爆炸極限發(fā)生變化。一般規(guī)律是:混合系原始溫度升高,則爆炸極限范圍增大,即下限降低、上限升高。因為系統(tǒng)溫度升高,分子內(nèi)能增加,使原來不燃的混合物成為可燃、可爆系統(tǒng)。系統(tǒng)壓力增大,爆炸極限范圍也擴大,這是由于系

14、統(tǒng)壓力增高,使分子間距離更為接近,碰撞幾率增高,使燃燒反應更易進行。壓力降低,則爆炸極限范圍縮??;當壓力降至一定值時,其上限與下限重合,此時對應的壓力稱為混合系的臨界壓力。壓力降至臨界壓力以下,系統(tǒng)便不成為爆炸系統(tǒng)(個別氣體有反?,F(xiàn)象)?;旌舷抵兴栊詺怏w量增加,爆炸極限范圍縮小,惰性氣體濃度提高到某一數(shù)值,混合系就不能爆炸。容器、管子直徑越小,則爆炸范圍就越小。當管徑(火焰通道)小到一定程度時,單位體積火焰所對應的固體冷卻表面散出的熱量就會大于產(chǎn)生的熱量,火焰便會中斷熄滅。火焰不能傳播的最大管徑稱為該混合系的臨界直徑。點火能的強度高、熱表面的面積大、點火源與混合物的接觸時間不等都會使爆炸極

15、限擴大。除上述因素外,混合系接觸的封閉外殼的材質(zhì)、機械雜質(zhì)、光照、表面活性物質(zhì)等都可能影響到爆炸極限范圍。 編輯本段爆炸極限與可燃物的危害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極限范圍越寬、爆炸下限越低和爆炸上限越高時,其爆炸危險性越大。這是因為爆炸極限越寬則出現(xiàn)爆炸條件的機會就多;爆炸下限越低則可燃物稍有泄漏就會形成爆炸條件;爆炸上限越高則有少量空氣滲入容器,就能與容器內(nèi)的可燃物混合形成爆炸條件。應當指出,可燃性混合物的濃度高于爆炸上限時,雖然不會著火和爆炸,但當它從容器或管道里逸出,重新接觸空氣時卻能燃燒,仍有發(fā)生著火的危險。 爆炸極限的表示爆炸極限的單位氣體或蒸氣的爆炸極限的單位,是以在混合物中所占體積的百

16、分比()來表示的,如氫與空氣混合物的爆炸極限為475??扇挤蹓m的爆炸極限是以混合物中所占體積的質(zhì)量比gm3來表示的,例如鋁粉的爆炸極限為40gm3。 可燃性蒸氣的爆炸極限值是由可燃液體表面產(chǎn)生的蒸氣濃度決定的。對于可燃液體而言,爆炸下限濃度對應的閃點溫度又可以稱為爆炸下限溫度;爆炸上限濃度對應的液體溫度又可以稱為爆炸上限溫度??扇細怏w或蒸氣 分子式 爆炸極限(%) 下限 上限 氫氣 H2 4.0 75 氨 NH3 15.5 27 一氧化碳 CO 12.5 74.2 甲烷 CH4 5.3 14 乙烷 C2H6 3.0 12.5 乙烯 C2H4 3.1 32 乙炔 C2H2 2.2 81 苯 C6

17、H6 1.4 7.1 甲苯 C7H8 1.4 6.70 環(huán)氧乙烷 C2H4O 3.0 80.0 乙醚 (C2H5)O 1.9 48.0 乙醛 CH3CHO 4.1 55.0 丙酮 (CH3)2CO 3.0 11.0 乙醇 C2H5OH 4.3 19.0 甲醇 CH3OH 5.5 36 醋酸乙酯 C4H8O2 2.5 9 常用可燃氣體爆炸極限數(shù)據(jù)表(LEL/UEL及毒性)物質(zhì)名稱 分子式 爆炸濃度 (V%) 毒性 下限 LEL 上限 UEL 甲烷 CH4 5 15 乙烷 C2H6 3 15.5 丙烷 C3H8 2.1 9.5 丁烷 C4H10 1.9 8.5 戊烷(液體) C5H12 1.4 7

18、.8 己烷(液體) C6H14 1.1 7.5 庚烷(液體) CH3(CH2)5CH3 1.1 6.7 辛烷(液體) C8H18 1 6.5 乙烯 C2H4 2.7 36 丙烯 C3H6 2 11.1 丁烯 C4H8 1.6 10 丁二烯 C4H6 2 12 低毒 乙炔 C3H4 2.5 100 環(huán)丙烷 C3H6 2.4 10.4 煤油(液體) C10-C16 0.6 5 城市煤氣 4 液化石油氣 1 12 汽油(液體) C4-C12 1.1 5.9 松節(jié)油(液體) C10H16 0.8 苯(液體) C6H6 1.3 7.1 中等 甲苯 C6H5CH3 1.2 7.1 低毒 氯乙烷 C2H5CL 3.8 15.4 中等 氯乙烯 C2H3CL 3.6 33 氯丙烯 C3H5CL 2.9 11.2 中等 1.2 二氯乙烷 CLCH2CH2CL 6.2 16 高毒 四氯化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